第2节
推荐阅读:云de城、不伦舞台、星际团宠,一睁眼成了濒危物种、网游之一代宗师、锦鲤福妞:我在年代当团宠、玄女心经2、斗罗:我,霍雨浩,在修仙、火影教书变强,改变悲剧、给大帝收尸,我暴涨万年修为!、80年代剽悍土著女、
卢氏眉开眼笑,“我也只是瞎胡说,娘子其实自己心里通透着呢。”
出门之前,谢瑶拐回去将那把新得的匕首揣在怀里,少不得又被卢氏唠叨了几句,都被谢瑶敷衍过去。
可惜她到了内堂之后,没那么容易消停。
谢夫人在闺阁中时是典型的大家闺秀,嫁人生儿育女后以夫为天,儿子长大后又开始靠儿子。平日里甚少出门,就算有走动也是几个亲戚或者父亲的同僚内眷之间,又兼耳根子软,一贯听风就是雨,也不知她跟前的婢子们怎么跟她咬舌根的,一见到谢瑶就唠叨个不停。
从谢瑶入了饭厅到她放下筷子,谢夫人的嘴皮子就一直没停,连食不言寝不语的夫子言也抛到了脑后,苦口婆心地劝女儿少和丈夫唱反调。
谢瑶听着母亲从舅父家的表姐说到西市卖胭脂的货郎家的女儿,无不是听了父母之命嫁了个好夫家之后幸福美满。
谢瑶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直等到谢夫人说累了,才好整以暇地接过一旁侍女递上来的茶水慢吞吞地抿了一口说:“女儿明白阿娘的心意,只是太宗皇帝幺女养面首之事,阿娘怕是忘了。”
只一句话,谢夫人的脸登时就变得五颜六色。
太宗幺女宣阳公主不满太宗为其择的驸马,反而看上了大德寺的高僧,两人私下往来多年,给皇室脸上抹的黑用整条洛水都洗不净。
谢夫人身旁的锦娘见状,急忙岔开话说:“这日头不低了,今日十五,婢子估摸着出城人多,万一迟了路上怕会耽搁,误了时辰佛祖归罪不说,今晚恐怕还返不回来了。”
谢夫人信佛,最怕得罪佛祖,闻言原本想要数落女儿的话立马抛到九霄云外,风风火火地吩咐仆从们准备出发。
谢瑶看得好笑,觉得母亲嫁人这么多年还留着满身的少女气也是不易,这归根结底还是父亲的功劳,不管如何,父亲对母亲的心意是明摆着的,原本心中的怨言顿时消了不少。
府外马车早已备好,她等了一会儿见母亲还没出来,便率先携了卢氏往前堂门口去。
还未绕过影壁,管事匆匆进来,见到谢瑶后忙上前,将手里的一张折叠的纸递上道:“方才一个乞儿送来书信,说是有人托付转交给二娘子,俾子不敢随意处置,便忙送来了。”
谢瑶伸手接过,纸张仓促折叠,并无信封,也非常见的雪白宣纸,写信之人也不知是从哪儿随便寻来的泛黄草皮纸,展开后见纸上只有一句:“今日不可出洛阳城,切记。”
最后两个字行文仓促,力透纸背,看样子应是慌忙写下。
这几个字字迹俊秀挺拔,风骨凌凌,只这一行,谢瑶竟能隐隐瞧出点当代鸿儒前任尚书令廖阁老的遗风,但又和廖阁老仙风道骨的文人风格不同,带了点杀伐之气。
谢瑶将那张信纸翻来覆去看了两遍也没找出来第二行字,这没头没脑的一句话,也弄得她有些糊涂,便问管事:“来人可留下姓名?”
管事回道:“不曾,那小乞儿只说是一位郎君托付,说罢就跑了,也不好拦着。”
谢瑶又将那话看了两遍,却仍没看出个所以然来,只觉得这送信之人大概是来恶作剧的。
这时谢夫人带着一群仆妇从后面过来,谢瑶挥手让管事离开,将那封信随手塞进袖子里,上前挽着谢夫人一起出门上了马车。
与此同时,方才送信的小乞儿离开后并没有跑远,只是拐进了隔壁一道巷子,巷口站着一个穿着深色短衣的少年,斜靠在墙壁上,凌乱的黑发半散着绑在脑后,鼻梁硬挺,一张脸轮廓分明,眼中饱含和年龄不搭的沧桑,正目光沉沉地盯着墙角出神。
听到脚步声后,他身体一绷,目光瞬间森然,条件反射地往腰间一摸,却摸了个空,待抬头看到来人,身体和精神才松了下来。
但即便如此,那小乞儿还是触到了他的眼神,原本的笑意僵在脸上,欢快的脚下一个趔趄,差点一屁股坐在地上……
第二章
永安寺曾位居洛阳城内永安坊中,占据半坊之地,因高祖皇帝之母信佛,高祖打下江山登基后便将其母的灵位供奉于永安寺中。
太宗时,随着洛阳城日渐繁华,永安寺香客日隆,贵客也越来越多,往往每逢初一十五,从永安寺正门开始,车马相连数里,连累周遭几个坊都堵得水泄不通。
于是高宗在登基之初,便将永安寺迁至洛阳城外东南方向的兴坪山下,是以这一日谢府女眷是要出城的。
出了城门后,马车顺着官道行了五六里路,至一处斜坡底下,突然停了。
没多久,最前头一个仆人跑过来说,斜坡上滚下一堆大石头,挡住了去路,前面已停了两家马车,正在商议着和后来的府邸护院们一起把路清开了。
谢瑶和卢氏在一辆车上,听完下人回禀,卢氏突然“咦——”了一声,笑道:“方才没出门时听掌管马车的阿房说,今早发现两辆马车的车轴都断了,如果不是库房有备,今日恐怕都出不了门,如今这里又落下大石,看来这次佛祖给咱们出了不少难题。”
谢瑶心中微怔,手往袖子里一缩,却发现刚塞进袖子里的那张纸条没了,大概上车时已经丢了。
今日当真不该出城?
她掀开车帘探出头去,发现这片刻功夫,不少马车逶迤而来,都在后面相连停下,有人上前打听消息后,便喊了护院来帮忙一起清理障碍,看样子都是京中贵人们趁着十五到寺里上香。
谢瑶呆坐一会儿,心中不安,掀开车帘下马,走到前面谢夫人的马车旁,试着问母亲要不要回转。
谢夫人闻言掀开车帘说:“以我看,这多半是佛祖给我们出的难题,不过今日正好是十五,上香人多,眼看这路就清出来了,我们自然是要去的,这般才显得心诚。”
谢瑶虽然也知道母亲多半不会半途回转,但还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见果然如此,便也不再多言,或许是她多虑了也说不准。
过了大约半个时辰,马车终于动了,只是抵达永安寺时已经接近午时,比原本打算的要晚了许多。
谢夫人一下马车就阿弥陀佛地念着,错过了良辰唯恐佛祖责怪,谢瑶有些无奈地在旁边道:“礼佛讲究的是心诚,阿娘只要心意到了,佛祖又怎会怪罪?”
谢夫人却无论如何也说不通,只说今日错过了时辰,今晚就只能在寺里借宿一晚,明日再多参拜一日,权当弥补。
而且有这样想法的不止谢夫人一个,京中佛法盛行,同来的一些贵妇人们纷纷商议一起在寺内借宿。
谢瑶无奈,也只能留下来陪着母亲,又派了下人回府报信。
永安寺本就是皇家寺院,因距离京城有些远,常常会有香客们留宿,所以预备歇脚的客房不少,床褥棉被虽比不上家中,但还算干净。
当晚这些京城高官家眷们便浩浩荡荡地留了下来,大部分都是熟识的,有个别不相识的报上主家姓名也就聊开了,在后院石桌上摆上各色瓜果点心,一群妇人聚在一起喝茶聊天等着小沙弥们上晚饭,俨然把佛门净地当成了自家后花园。
谢瑶站在廊下,认了认母亲身边的那些贵妇们,发现都是熟面孔,比如阿兄谢琼的上官,户部李尚书的夫人和幺女,还有父亲的下属,礼部江侍郎的二房,以及忠勇侯的夫人带着儿媳和孙女,黄门侍郎的夫人和两个双胞胎小儿子,还有几个是谢瑶不认识的,数下来大概有十多家。
这小小后院俨然囊括了大周小半个朝堂的后院家眷,谢瑶啧啧两声,没兴趣掺和进去,见小沙弥端了饭菜来,随便用了点便让卢氏打了热水洗漱休息,伴着院子里的一群贵人们顶着初上华灯的聊天声睡了过去。
……
夜里谢瑶是突然惊醒的,毫无预兆,突然就睁开了眼。
而后她就发现了不对劲,除了呼吸平稳的卢氏之外,屋内竟还有一个人。
意识到这件事后,她浑身汗毛瞬间倒竖,身上立马出了一层冷汗。
出门之前,谢瑶拐回去将那把新得的匕首揣在怀里,少不得又被卢氏唠叨了几句,都被谢瑶敷衍过去。
可惜她到了内堂之后,没那么容易消停。
谢夫人在闺阁中时是典型的大家闺秀,嫁人生儿育女后以夫为天,儿子长大后又开始靠儿子。平日里甚少出门,就算有走动也是几个亲戚或者父亲的同僚内眷之间,又兼耳根子软,一贯听风就是雨,也不知她跟前的婢子们怎么跟她咬舌根的,一见到谢瑶就唠叨个不停。
从谢瑶入了饭厅到她放下筷子,谢夫人的嘴皮子就一直没停,连食不言寝不语的夫子言也抛到了脑后,苦口婆心地劝女儿少和丈夫唱反调。
谢瑶听着母亲从舅父家的表姐说到西市卖胭脂的货郎家的女儿,无不是听了父母之命嫁了个好夫家之后幸福美满。
谢瑶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直等到谢夫人说累了,才好整以暇地接过一旁侍女递上来的茶水慢吞吞地抿了一口说:“女儿明白阿娘的心意,只是太宗皇帝幺女养面首之事,阿娘怕是忘了。”
只一句话,谢夫人的脸登时就变得五颜六色。
太宗幺女宣阳公主不满太宗为其择的驸马,反而看上了大德寺的高僧,两人私下往来多年,给皇室脸上抹的黑用整条洛水都洗不净。
谢夫人身旁的锦娘见状,急忙岔开话说:“这日头不低了,今日十五,婢子估摸着出城人多,万一迟了路上怕会耽搁,误了时辰佛祖归罪不说,今晚恐怕还返不回来了。”
谢夫人信佛,最怕得罪佛祖,闻言原本想要数落女儿的话立马抛到九霄云外,风风火火地吩咐仆从们准备出发。
谢瑶看得好笑,觉得母亲嫁人这么多年还留着满身的少女气也是不易,这归根结底还是父亲的功劳,不管如何,父亲对母亲的心意是明摆着的,原本心中的怨言顿时消了不少。
府外马车早已备好,她等了一会儿见母亲还没出来,便率先携了卢氏往前堂门口去。
还未绕过影壁,管事匆匆进来,见到谢瑶后忙上前,将手里的一张折叠的纸递上道:“方才一个乞儿送来书信,说是有人托付转交给二娘子,俾子不敢随意处置,便忙送来了。”
谢瑶伸手接过,纸张仓促折叠,并无信封,也非常见的雪白宣纸,写信之人也不知是从哪儿随便寻来的泛黄草皮纸,展开后见纸上只有一句:“今日不可出洛阳城,切记。”
最后两个字行文仓促,力透纸背,看样子应是慌忙写下。
这几个字字迹俊秀挺拔,风骨凌凌,只这一行,谢瑶竟能隐隐瞧出点当代鸿儒前任尚书令廖阁老的遗风,但又和廖阁老仙风道骨的文人风格不同,带了点杀伐之气。
谢瑶将那张信纸翻来覆去看了两遍也没找出来第二行字,这没头没脑的一句话,也弄得她有些糊涂,便问管事:“来人可留下姓名?”
管事回道:“不曾,那小乞儿只说是一位郎君托付,说罢就跑了,也不好拦着。”
谢瑶又将那话看了两遍,却仍没看出个所以然来,只觉得这送信之人大概是来恶作剧的。
这时谢夫人带着一群仆妇从后面过来,谢瑶挥手让管事离开,将那封信随手塞进袖子里,上前挽着谢夫人一起出门上了马车。
与此同时,方才送信的小乞儿离开后并没有跑远,只是拐进了隔壁一道巷子,巷口站着一个穿着深色短衣的少年,斜靠在墙壁上,凌乱的黑发半散着绑在脑后,鼻梁硬挺,一张脸轮廓分明,眼中饱含和年龄不搭的沧桑,正目光沉沉地盯着墙角出神。
听到脚步声后,他身体一绷,目光瞬间森然,条件反射地往腰间一摸,却摸了个空,待抬头看到来人,身体和精神才松了下来。
但即便如此,那小乞儿还是触到了他的眼神,原本的笑意僵在脸上,欢快的脚下一个趔趄,差点一屁股坐在地上……
第二章
永安寺曾位居洛阳城内永安坊中,占据半坊之地,因高祖皇帝之母信佛,高祖打下江山登基后便将其母的灵位供奉于永安寺中。
太宗时,随着洛阳城日渐繁华,永安寺香客日隆,贵客也越来越多,往往每逢初一十五,从永安寺正门开始,车马相连数里,连累周遭几个坊都堵得水泄不通。
于是高宗在登基之初,便将永安寺迁至洛阳城外东南方向的兴坪山下,是以这一日谢府女眷是要出城的。
出了城门后,马车顺着官道行了五六里路,至一处斜坡底下,突然停了。
没多久,最前头一个仆人跑过来说,斜坡上滚下一堆大石头,挡住了去路,前面已停了两家马车,正在商议着和后来的府邸护院们一起把路清开了。
谢瑶和卢氏在一辆车上,听完下人回禀,卢氏突然“咦——”了一声,笑道:“方才没出门时听掌管马车的阿房说,今早发现两辆马车的车轴都断了,如果不是库房有备,今日恐怕都出不了门,如今这里又落下大石,看来这次佛祖给咱们出了不少难题。”
谢瑶心中微怔,手往袖子里一缩,却发现刚塞进袖子里的那张纸条没了,大概上车时已经丢了。
今日当真不该出城?
她掀开车帘探出头去,发现这片刻功夫,不少马车逶迤而来,都在后面相连停下,有人上前打听消息后,便喊了护院来帮忙一起清理障碍,看样子都是京中贵人们趁着十五到寺里上香。
谢瑶呆坐一会儿,心中不安,掀开车帘下马,走到前面谢夫人的马车旁,试着问母亲要不要回转。
谢夫人闻言掀开车帘说:“以我看,这多半是佛祖给我们出的难题,不过今日正好是十五,上香人多,眼看这路就清出来了,我们自然是要去的,这般才显得心诚。”
谢瑶虽然也知道母亲多半不会半途回转,但还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见果然如此,便也不再多言,或许是她多虑了也说不准。
过了大约半个时辰,马车终于动了,只是抵达永安寺时已经接近午时,比原本打算的要晚了许多。
谢夫人一下马车就阿弥陀佛地念着,错过了良辰唯恐佛祖责怪,谢瑶有些无奈地在旁边道:“礼佛讲究的是心诚,阿娘只要心意到了,佛祖又怎会怪罪?”
谢夫人却无论如何也说不通,只说今日错过了时辰,今晚就只能在寺里借宿一晚,明日再多参拜一日,权当弥补。
而且有这样想法的不止谢夫人一个,京中佛法盛行,同来的一些贵妇人们纷纷商议一起在寺内借宿。
谢瑶无奈,也只能留下来陪着母亲,又派了下人回府报信。
永安寺本就是皇家寺院,因距离京城有些远,常常会有香客们留宿,所以预备歇脚的客房不少,床褥棉被虽比不上家中,但还算干净。
当晚这些京城高官家眷们便浩浩荡荡地留了下来,大部分都是熟识的,有个别不相识的报上主家姓名也就聊开了,在后院石桌上摆上各色瓜果点心,一群妇人聚在一起喝茶聊天等着小沙弥们上晚饭,俨然把佛门净地当成了自家后花园。
谢瑶站在廊下,认了认母亲身边的那些贵妇们,发现都是熟面孔,比如阿兄谢琼的上官,户部李尚书的夫人和幺女,还有父亲的下属,礼部江侍郎的二房,以及忠勇侯的夫人带着儿媳和孙女,黄门侍郎的夫人和两个双胞胎小儿子,还有几个是谢瑶不认识的,数下来大概有十多家。
这小小后院俨然囊括了大周小半个朝堂的后院家眷,谢瑶啧啧两声,没兴趣掺和进去,见小沙弥端了饭菜来,随便用了点便让卢氏打了热水洗漱休息,伴着院子里的一群贵人们顶着初上华灯的聊天声睡了过去。
……
夜里谢瑶是突然惊醒的,毫无预兆,突然就睁开了眼。
而后她就发现了不对劲,除了呼吸平稳的卢氏之外,屋内竟还有一个人。
意识到这件事后,她浑身汗毛瞬间倒竖,身上立马出了一层冷汗。
本文网址:https://www.powenxue11.com/book/9026/124085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powenxue11.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