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唐后,导师和我面面相觑 第89节
推荐阅读:万灵仙族:御兽长生、神诡长生:从镇武卫开始加点修仙、幽冥画皮卷、老祖,时代变了、北辰剑宗掌门秘录、从女王降临开始崩坏斗罗、从劈柴开始了悟万法、诡道神话、苟在异界问长生、阵问长生、
这也太惨了。
陈珠面露心疼,她阿爷虽然不善经营把祖上留下的宅子和田地都卖了,可好歹她阿爷读书识字,能帮人写信,受人尊重,也没有混账流氓敢来欺负她们一家人。
甚至她们一家人比起普通百姓来说日子过得还算不错,能吃饱穿暖,阿爷赚了钱还会给她和阿姊买零嘴。
“后来多亏了李娘子。”冯初娘面露感激,“李娘子雇我阿娘卤货,而后又开办学堂收学生还教手艺,我在学堂上了一年学,又正好遇到李娘子和衙门一起收拢流民需要能读写的人手,我就报了名。”
“我也是从管十个人开始,而后越做越好,最后就成了李娘子手下的大管事。”
陈珠已经听入了迷,她眼中异彩连连。
冯初娘轻轻握住陈珠的手:“别看我现在什么都会,可一开始我也什么都不会。我比你可差多了,我那时候在外面受了委屈就趴到我好友怀中哭……把她的帕子都哭湿了三条呢。”
想起自己的那段经历,那时候她在宁村主管水渠修建,不服她的人很多,她白天受了委屈晚上就占据好友的床趴在她怀里哭诉,冯初娘面上不由露出一丝怀念。
那时候她还以为这种暗无天日的日子永远都不会结束呢,可回过头来想,其实也只用了一个月不到的时间,那些人就都服气了,她也能游刃有余处理大大小小的事务了。
“你觉得现在还有人敢欺负我和我阿娘吗?”冯初娘问陈珠。
陈珠摇头:“他们讨好冯娘子都来不及。”
就连高高在上的那些县里的大官们见到冯娘子脸上都堆满了笑容呢!
“你呢?你现在有本事保护好你和你阿娘吗?”冯初娘反问。
陈珠不说话了,她咬着下唇,被冯初娘一提醒,她才想到了比这场天灾更遥远的以后,以前是她阿爷护着她们,可是现在她没有阿爷了,阿娘还瘸了条腿。
她想起了自己以前在县中遇到的那些讨饭的叫花子,所有人都看不起他们,就连自己脾气还算不错的阿爷也会在他们围上来讨饭的时候呵斥他们。
就是因为这些叫花子没有办法养活他们自己,而且这些叫花子里面就有好几个瘸腿的瘸子……她阿娘也瘸了一条腿……
“我该怎么做?”陈珠下意识向如今她觉得最可靠的人发出了求助。
冯初娘温柔笑笑:“你要做好你现在的任务,我可以给你透露一点消息,李娘子要在伊川县办工厂,招收工人。”
“我可以做工养活我和阿娘,我不怕吃苦。”陈珠道。
冯初娘伸出一根手指在陈珠面前摇了摇:“你熟读诗书,不要想着只满足于做一个工人,你知道为何李娘子选出的小管事都是年纪不大的年轻人吗?”
陈珠好像抓住了什么,她开始思考这个问题。
要是只为了维持灾民秩序,那说实话,陈珠觉得她这个小组里应该让郑老太来当小管事才对,郑老太年纪最大,还十分泼辣,若是她当小管事,其他的人必定服她。
可郑老太要是当小管事肯定会先济着她们一家人吃饱喝足,克扣别人粮食……
而年轻人,似乎要更公正一些,也没有那么不讲道理。
“因为年轻人更好用吗?”陈珠问。
“对,李娘子更喜欢用年轻人。”冯初娘道,“再过些日子工厂开起来了,李娘子也会先用年轻人,尤其是会从你们这些小管事中优先选取工厂的管事。”
冯初娘拍拍陈珠的肩膀:“好好干,干好了日后跟着李娘子才能出人头地。”
“那我要怎么才能管好手底下的人呢?他们不听我话,我也没有办法。”陈珠明白了冯初娘的意思。
她现在要把自己这个组的灾民管好,做出了成绩以后才能凭借着这份资历进李娘子的工厂接着当小管事,才能养活她和阿娘。
冯初娘温柔笑了笑:“你的手中有权力。你是小管事,你有分配你们这十个人粮食的权力,还有安排每个人干什么活的权力。权力就是你的倚仗。”
“干活多才能得到更多的粮食,如果他们不愿意听你的话干活,那他们就要饿肚子。”冯初娘道。
陈珠眨眨眼,似懂非懂。
“可要把他们逼急了,他们不会欺负我吗?”
冯初娘眉眼弯弯:“我们背后靠着县衙,如果他们敢对你动手,你就告诉衙役。”
虽然她们没有权力处置这些人,可官府有权力,拉到大牢里面是打还是罚,那就要依照唐律了。
“你只需要记住一点。”冯初娘伸出一根手指。
“任何事情只要是你能处理不了就找上级,一级一级的往上报,不要直接闹到李娘子面前,也不要强行做自己没本事做成的事情。”
冯初娘的声音依然温温柔柔:“李娘子负责安排所有人,我们则需要保证所有人都能听从李娘子的安排,懂吗?”
陈珠重重点了点头,她看着冯初娘,眼神满是崇拜和向往。
“我会记住冯娘子的恩情。”
冯初娘站起身,拍拍陈珠的肩膀:“要谢就谢李娘子吧,当年李娘子把这些东西教给了我,如今我又把这些东西教给了你……日后你遇到了看中的人,你也可以再把这些东西教给她。”
冯初娘走出院子,拢了拢衣袖,回头看了一眼陈珠。
孤女寡母相依为命,多像当年的她啊……
李娘子拉了她一把,给了她一个向上爬的机会,所以现在她也愿意帮陈珠一把,给陈珠一个机会。
能不能把握得住机会,就要看这个小姑娘自己的本事了。
冯初娘离开了院子,她还有许多事务要处理,年少时受过的委屈在她有能力之后一股脑都变成了野心。
干不好活李娘子可不会给她升职加薪。
橘红的落日余晖将冯初娘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
第85章
李长安和颜真卿到达伊川县的第七日,洪水终于开始消退,预估三日内,洪水就能再退回河道,那被淹没的半个伊川县也会从洪水中出现。
这也代表着这场灾难到了尾声,赈灾结束了,下一个阶段就是重建。
“伊川县和汝阳县一共死伤多少人?”这是李长安最关心的问题,她坐在颜真卿书房中,等着他统计死亡人数。
颜真卿面上浮现一个极其浅淡的微笑,举起了手中的纸:“溺死者五百余人,比先前预想的人数要少了许多。”
大唐建朝百余年,洛阳发生过大大小小十几次水灾,这次的水灾规模能和开元八年那一场水灾相提并论,溺死者却比开元八年那次少了一大半。
而且这二十几年来,伊川县人口还增加了许多。
综合来看,这此赈灾成果斐然。
李长安眉开眼笑。
她记得沈初告诉她的是“溺死者千余人”,可如今却是“溺死者五百余人”,虽说落在史书上只是“千余”和“五百余”的一字之差,可放在眼前的伊川县,这是她实实在在通过她的本事救了好几百人。
和先前不一样,先前李长安改变的事情只是某一个人的命运李白提前做了翰林待诏,张九龄没有对未来失去期盼死在回乡中途,杨玉环没有当女道士而是直接成为了贵妃……这些事情都只是某一个人的命运。
可这次她改变的是一个历史事件,一个白纸黑字写在玄宗朝最重要的一节史书上的历史事件。
洛水依然泛滥了,可它却并没能发挥出它历史上应有的威力,李长安带着许多人一起改变了历史,没有溺死者千余人,只有溺死者五百余人。
她有带领大唐百姓改变历史的本事。
颜真卿又拿出一本空白奏折,研磨提笔:“臣还需向朝廷上奏伊川县灾况……公主当为首功。”
这句话颜真卿说得真心实意,他从未见过有人在洪水之后能组织起一支拥有数十艘船只和数百擅长游水的百姓进入洪区救灾,事实上大部分赈灾的官员能将逃出来的灾民安抚好,让他们不要暴·乱就已经是能臣了。
大唐建国以来百余年,发生过数十次叛乱,大部分都是天灾之后百姓活不下去干脆揭竿造反,天灾之后该如何安抚民风彪悍的大唐百姓,这一向都是让唐朝臣子十分头疼的一个问题。
在颜真卿看来,这几日从洪区救出来的那七百余灾民,都是有赖李长安方能活命,灾民安置点能如此井井有条、稳定平静,也多有赖李长安的建议,因此颜真卿认为,李长安才是首功。
李长安沉默了。
她开始思考李隆基是不是一个会为了儿女有本事而真心实意高兴的好父亲。
先太子李瑛是怎么死的来着?想起来了,这件事的起因武惠妃在世时告诉过她,因为李瑛在朝内素有贤名,内外臣子都认同他的才能,所以李隆基觉得“儿子敢表现的比老子更有能力,这就是为了逼迫朕早日退位让贤”,毕竟当初李隆基对他爹就是这么做的,他爹也的确退位成了太上皇……然后李瑛就死了,死得可惨了。
“我只是为了救我自己的产业。”李长安诚恳看着颜真卿,“我救人是因为我心软看不得百姓死在我面前,我跟着你来伊川县是因为我刚在这边买了一大块土地,我心疼我的财产才执意闹着跟你来洛阳。”
心慈手软加上莽撞爱财,这才是李隆基喜欢的小孩。
可惜颜真卿只相信他自己亲眼看到的,不相信他从李长安嘴里听到的,面上的表情写满了“你再编我也不会信你的鬼话”。
李长安深吸一口气,四下看了一眼,公室之中只有她和颜真卿两人,于是李长安表情庄重了起来。
她面色严肃,看着颜真卿道:“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1]。我已经生为大唐公主,享受无数荣华富贵,岂能再奢求更多名利呢?”
这话当然是糊弄颜真卿的,论起享受荣华富贵,李长安在皇室中根本排不上号,李隆基都还追求名利,她凭什么不能追求名利。
不过颜真卿显然不知道李长安这张正义凌然的皮囊中包裹着怎样的坏水,他听到李长安的话后面色一肃,叉手道:“公主仁义,臣自愧弗如。”
甚至颜真卿的脸皮都臊红了,他心想,自家祖宗颜回以仁德品德传世,倡导内修己德、外施爱民之政,可自己却没有学好祖先传下来的仁德思想,反观寿安公主,一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道出了颜回先祖所崇尚的仁德。
比起寿安公主的思想境界,自己真是差的太多了。
思及此,颜真卿对李长安更加敬佩。
李长安看着颜真卿面上的表情,就知道这位正义过头的文忠公估计又脑补了些什么东西。
果不其然,颜真卿写出的奏章虽然没有直接将李长安列为首功,却也处处暗示自己赈灾如此有成效离不开寿安公主鼎力相助。
李长安看了一遍奏章内容,又盯着颜真卿那张正义凛然的脸瞧了好一会,忽然觉得太正义也不完全是好事啊。
今日坐在此的人要是李林甫,估计恨不得把所有功劳都揽在自己身上,其他人连口汤都别想喝,可颜真卿却恨不得把肉连着骨头都塞进她嘴里,他自己反而只愿意喝一口稀薄肉汤……
这简直就是她想要的能臣典范。
看着奏折中自己的名字从第二列移到了第三列,李长安才勉强满意。
虽说还有些高调,可起码不是出头鸟了,毕竟她在洛阳做了这么多事,洛阳又不像荆州离长安城那么远,消息或多或少会传入朝中,藏也藏不住。
李长安看着颜真卿呼唤小吏进来将奏折拿下去,而后二人相视一笑。
“赈灾之事告一段落,往后就是要想法子恢复生产了。”李长安伸了个懒腰。
“田地今年是必定颗粒无收了,补种也来不及,不过我倒是有一些想法……洪水冲上来的淤泥可是好东西。”
这些淤泥都是洛水河底的淤泥,常年被水中腐烂的水草和鱼虾尸体粪便滋养,是不折不扣的肥沃泥土,而且土质细腻,也很适合烧砖。
拿来烧砖施肥,既处理了洪水残留物,还能当做烧砖的原材料,省了再从地里挖土的功夫,变废为宝一举两得。
李长安看向颜真卿,在荆州天高皇帝远,上面还有荆州刺史张九龄罩着她,可就算那样李长安也没有直接管理漳县事务,而是打着孟浩然这位有名无实的漳县县令的幌子组织百姓开垦荒地、兴修水利、大办工厂,就是为了不被有心人抓住把柄。
纵然是当地的世家大族,想要干涉地区治理也必须通过当地的官员,何况她对地方的掌控力远不如世家大族了。
现在她想要插手伊川县事务,也必须经过颜真卿。
“这些留下来的淤泥……”李长安刚想开口建议颜真卿将这些淤泥废物利用。
颜真卿打断了李长安道:“臣前日便从公主口中听过了淤泥的用处,随后已经组织人手去清理淤泥,这些淤泥一部分被送到县内田地内肥田,另一部分则堆在河边晾晒,公主若有其他用处可随意取用。”
啊这。
陈珠面露心疼,她阿爷虽然不善经营把祖上留下的宅子和田地都卖了,可好歹她阿爷读书识字,能帮人写信,受人尊重,也没有混账流氓敢来欺负她们一家人。
甚至她们一家人比起普通百姓来说日子过得还算不错,能吃饱穿暖,阿爷赚了钱还会给她和阿姊买零嘴。
“后来多亏了李娘子。”冯初娘面露感激,“李娘子雇我阿娘卤货,而后又开办学堂收学生还教手艺,我在学堂上了一年学,又正好遇到李娘子和衙门一起收拢流民需要能读写的人手,我就报了名。”
“我也是从管十个人开始,而后越做越好,最后就成了李娘子手下的大管事。”
陈珠已经听入了迷,她眼中异彩连连。
冯初娘轻轻握住陈珠的手:“别看我现在什么都会,可一开始我也什么都不会。我比你可差多了,我那时候在外面受了委屈就趴到我好友怀中哭……把她的帕子都哭湿了三条呢。”
想起自己的那段经历,那时候她在宁村主管水渠修建,不服她的人很多,她白天受了委屈晚上就占据好友的床趴在她怀里哭诉,冯初娘面上不由露出一丝怀念。
那时候她还以为这种暗无天日的日子永远都不会结束呢,可回过头来想,其实也只用了一个月不到的时间,那些人就都服气了,她也能游刃有余处理大大小小的事务了。
“你觉得现在还有人敢欺负我和我阿娘吗?”冯初娘问陈珠。
陈珠摇头:“他们讨好冯娘子都来不及。”
就连高高在上的那些县里的大官们见到冯娘子脸上都堆满了笑容呢!
“你呢?你现在有本事保护好你和你阿娘吗?”冯初娘反问。
陈珠不说话了,她咬着下唇,被冯初娘一提醒,她才想到了比这场天灾更遥远的以后,以前是她阿爷护着她们,可是现在她没有阿爷了,阿娘还瘸了条腿。
她想起了自己以前在县中遇到的那些讨饭的叫花子,所有人都看不起他们,就连自己脾气还算不错的阿爷也会在他们围上来讨饭的时候呵斥他们。
就是因为这些叫花子没有办法养活他们自己,而且这些叫花子里面就有好几个瘸腿的瘸子……她阿娘也瘸了一条腿……
“我该怎么做?”陈珠下意识向如今她觉得最可靠的人发出了求助。
冯初娘温柔笑笑:“你要做好你现在的任务,我可以给你透露一点消息,李娘子要在伊川县办工厂,招收工人。”
“我可以做工养活我和阿娘,我不怕吃苦。”陈珠道。
冯初娘伸出一根手指在陈珠面前摇了摇:“你熟读诗书,不要想着只满足于做一个工人,你知道为何李娘子选出的小管事都是年纪不大的年轻人吗?”
陈珠好像抓住了什么,她开始思考这个问题。
要是只为了维持灾民秩序,那说实话,陈珠觉得她这个小组里应该让郑老太来当小管事才对,郑老太年纪最大,还十分泼辣,若是她当小管事,其他的人必定服她。
可郑老太要是当小管事肯定会先济着她们一家人吃饱喝足,克扣别人粮食……
而年轻人,似乎要更公正一些,也没有那么不讲道理。
“因为年轻人更好用吗?”陈珠问。
“对,李娘子更喜欢用年轻人。”冯初娘道,“再过些日子工厂开起来了,李娘子也会先用年轻人,尤其是会从你们这些小管事中优先选取工厂的管事。”
冯初娘拍拍陈珠的肩膀:“好好干,干好了日后跟着李娘子才能出人头地。”
“那我要怎么才能管好手底下的人呢?他们不听我话,我也没有办法。”陈珠明白了冯初娘的意思。
她现在要把自己这个组的灾民管好,做出了成绩以后才能凭借着这份资历进李娘子的工厂接着当小管事,才能养活她和阿娘。
冯初娘温柔笑了笑:“你的手中有权力。你是小管事,你有分配你们这十个人粮食的权力,还有安排每个人干什么活的权力。权力就是你的倚仗。”
“干活多才能得到更多的粮食,如果他们不愿意听你的话干活,那他们就要饿肚子。”冯初娘道。
陈珠眨眨眼,似懂非懂。
“可要把他们逼急了,他们不会欺负我吗?”
冯初娘眉眼弯弯:“我们背后靠着县衙,如果他们敢对你动手,你就告诉衙役。”
虽然她们没有权力处置这些人,可官府有权力,拉到大牢里面是打还是罚,那就要依照唐律了。
“你只需要记住一点。”冯初娘伸出一根手指。
“任何事情只要是你能处理不了就找上级,一级一级的往上报,不要直接闹到李娘子面前,也不要强行做自己没本事做成的事情。”
冯初娘的声音依然温温柔柔:“李娘子负责安排所有人,我们则需要保证所有人都能听从李娘子的安排,懂吗?”
陈珠重重点了点头,她看着冯初娘,眼神满是崇拜和向往。
“我会记住冯娘子的恩情。”
冯初娘站起身,拍拍陈珠的肩膀:“要谢就谢李娘子吧,当年李娘子把这些东西教给了我,如今我又把这些东西教给了你……日后你遇到了看中的人,你也可以再把这些东西教给她。”
冯初娘走出院子,拢了拢衣袖,回头看了一眼陈珠。
孤女寡母相依为命,多像当年的她啊……
李娘子拉了她一把,给了她一个向上爬的机会,所以现在她也愿意帮陈珠一把,给陈珠一个机会。
能不能把握得住机会,就要看这个小姑娘自己的本事了。
冯初娘离开了院子,她还有许多事务要处理,年少时受过的委屈在她有能力之后一股脑都变成了野心。
干不好活李娘子可不会给她升职加薪。
橘红的落日余晖将冯初娘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
第85章
李长安和颜真卿到达伊川县的第七日,洪水终于开始消退,预估三日内,洪水就能再退回河道,那被淹没的半个伊川县也会从洪水中出现。
这也代表着这场灾难到了尾声,赈灾结束了,下一个阶段就是重建。
“伊川县和汝阳县一共死伤多少人?”这是李长安最关心的问题,她坐在颜真卿书房中,等着他统计死亡人数。
颜真卿面上浮现一个极其浅淡的微笑,举起了手中的纸:“溺死者五百余人,比先前预想的人数要少了许多。”
大唐建朝百余年,洛阳发生过大大小小十几次水灾,这次的水灾规模能和开元八年那一场水灾相提并论,溺死者却比开元八年那次少了一大半。
而且这二十几年来,伊川县人口还增加了许多。
综合来看,这此赈灾成果斐然。
李长安眉开眼笑。
她记得沈初告诉她的是“溺死者千余人”,可如今却是“溺死者五百余人”,虽说落在史书上只是“千余”和“五百余”的一字之差,可放在眼前的伊川县,这是她实实在在通过她的本事救了好几百人。
和先前不一样,先前李长安改变的事情只是某一个人的命运李白提前做了翰林待诏,张九龄没有对未来失去期盼死在回乡中途,杨玉环没有当女道士而是直接成为了贵妃……这些事情都只是某一个人的命运。
可这次她改变的是一个历史事件,一个白纸黑字写在玄宗朝最重要的一节史书上的历史事件。
洛水依然泛滥了,可它却并没能发挥出它历史上应有的威力,李长安带着许多人一起改变了历史,没有溺死者千余人,只有溺死者五百余人。
她有带领大唐百姓改变历史的本事。
颜真卿又拿出一本空白奏折,研磨提笔:“臣还需向朝廷上奏伊川县灾况……公主当为首功。”
这句话颜真卿说得真心实意,他从未见过有人在洪水之后能组织起一支拥有数十艘船只和数百擅长游水的百姓进入洪区救灾,事实上大部分赈灾的官员能将逃出来的灾民安抚好,让他们不要暴·乱就已经是能臣了。
大唐建国以来百余年,发生过数十次叛乱,大部分都是天灾之后百姓活不下去干脆揭竿造反,天灾之后该如何安抚民风彪悍的大唐百姓,这一向都是让唐朝臣子十分头疼的一个问题。
在颜真卿看来,这几日从洪区救出来的那七百余灾民,都是有赖李长安方能活命,灾民安置点能如此井井有条、稳定平静,也多有赖李长安的建议,因此颜真卿认为,李长安才是首功。
李长安沉默了。
她开始思考李隆基是不是一个会为了儿女有本事而真心实意高兴的好父亲。
先太子李瑛是怎么死的来着?想起来了,这件事的起因武惠妃在世时告诉过她,因为李瑛在朝内素有贤名,内外臣子都认同他的才能,所以李隆基觉得“儿子敢表现的比老子更有能力,这就是为了逼迫朕早日退位让贤”,毕竟当初李隆基对他爹就是这么做的,他爹也的确退位成了太上皇……然后李瑛就死了,死得可惨了。
“我只是为了救我自己的产业。”李长安诚恳看着颜真卿,“我救人是因为我心软看不得百姓死在我面前,我跟着你来伊川县是因为我刚在这边买了一大块土地,我心疼我的财产才执意闹着跟你来洛阳。”
心慈手软加上莽撞爱财,这才是李隆基喜欢的小孩。
可惜颜真卿只相信他自己亲眼看到的,不相信他从李长安嘴里听到的,面上的表情写满了“你再编我也不会信你的鬼话”。
李长安深吸一口气,四下看了一眼,公室之中只有她和颜真卿两人,于是李长安表情庄重了起来。
她面色严肃,看着颜真卿道:“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1]。我已经生为大唐公主,享受无数荣华富贵,岂能再奢求更多名利呢?”
这话当然是糊弄颜真卿的,论起享受荣华富贵,李长安在皇室中根本排不上号,李隆基都还追求名利,她凭什么不能追求名利。
不过颜真卿显然不知道李长安这张正义凌然的皮囊中包裹着怎样的坏水,他听到李长安的话后面色一肃,叉手道:“公主仁义,臣自愧弗如。”
甚至颜真卿的脸皮都臊红了,他心想,自家祖宗颜回以仁德品德传世,倡导内修己德、外施爱民之政,可自己却没有学好祖先传下来的仁德思想,反观寿安公主,一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道出了颜回先祖所崇尚的仁德。
比起寿安公主的思想境界,自己真是差的太多了。
思及此,颜真卿对李长安更加敬佩。
李长安看着颜真卿面上的表情,就知道这位正义过头的文忠公估计又脑补了些什么东西。
果不其然,颜真卿写出的奏章虽然没有直接将李长安列为首功,却也处处暗示自己赈灾如此有成效离不开寿安公主鼎力相助。
李长安看了一遍奏章内容,又盯着颜真卿那张正义凛然的脸瞧了好一会,忽然觉得太正义也不完全是好事啊。
今日坐在此的人要是李林甫,估计恨不得把所有功劳都揽在自己身上,其他人连口汤都别想喝,可颜真卿却恨不得把肉连着骨头都塞进她嘴里,他自己反而只愿意喝一口稀薄肉汤……
这简直就是她想要的能臣典范。
看着奏折中自己的名字从第二列移到了第三列,李长安才勉强满意。
虽说还有些高调,可起码不是出头鸟了,毕竟她在洛阳做了这么多事,洛阳又不像荆州离长安城那么远,消息或多或少会传入朝中,藏也藏不住。
李长安看着颜真卿呼唤小吏进来将奏折拿下去,而后二人相视一笑。
“赈灾之事告一段落,往后就是要想法子恢复生产了。”李长安伸了个懒腰。
“田地今年是必定颗粒无收了,补种也来不及,不过我倒是有一些想法……洪水冲上来的淤泥可是好东西。”
这些淤泥都是洛水河底的淤泥,常年被水中腐烂的水草和鱼虾尸体粪便滋养,是不折不扣的肥沃泥土,而且土质细腻,也很适合烧砖。
拿来烧砖施肥,既处理了洪水残留物,还能当做烧砖的原材料,省了再从地里挖土的功夫,变废为宝一举两得。
李长安看向颜真卿,在荆州天高皇帝远,上面还有荆州刺史张九龄罩着她,可就算那样李长安也没有直接管理漳县事务,而是打着孟浩然这位有名无实的漳县县令的幌子组织百姓开垦荒地、兴修水利、大办工厂,就是为了不被有心人抓住把柄。
纵然是当地的世家大族,想要干涉地区治理也必须通过当地的官员,何况她对地方的掌控力远不如世家大族了。
现在她想要插手伊川县事务,也必须经过颜真卿。
“这些留下来的淤泥……”李长安刚想开口建议颜真卿将这些淤泥废物利用。
颜真卿打断了李长安道:“臣前日便从公主口中听过了淤泥的用处,随后已经组织人手去清理淤泥,这些淤泥一部分被送到县内田地内肥田,另一部分则堆在河边晾晒,公主若有其他用处可随意取用。”
啊这。
本文网址:https://www.powenxue11.com/book/83212/2436659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powenxue11.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