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文学 > 都市言情 > 1979:文豪,从知青回城开始 > 第42章 《伤痕》注定难以持久!

第42章 《伤痕》注定难以持久!

推荐阅读:斗罗:绝世唐门之写轮眼截胡天梦洪荒:我奎牛,开局指点女娲造人诡异:快逃,他有概念级能力!杂交系灵植修仙从修改呼吸法开始变强我在现实世界单机种田湿卵胎化人在斗罗,武魂掌天瓶魔王大人深不可测暴君亲娘重生,文武百官喜极而泣

    第42章 《伤痕》注定难以持久!
    他天天和同学们讨论《高山》这篇小说,还有作者春风,没成想今天在这遇上了。
    “今日幸会。我早已听闻您的笔名,今天终于能当面请教。”
    刘振云热情地站起身,伸出胳膊越过桌面,再次和许跃新握手道。
    许跃新也站起身,握完手示意他坐下:“大家都是朋友,用不着客气。”
    “嘿,那我继续喊您许大哥了。”
    刘振云情绪高涨道,“许大哥,我想请教一下,您当初到底是在怎样的心境下,写出了《高山》这样脍炙人口的作品?”
    “就是想写点儿不一样的。”
    许跃新微微一笑,言简意赅道。
    在他发表《高山下的环》前,文坛《伤痕》当道,各大刊物上有很多和《伤痕》题材一致,情节大同小异的作品。
    凭许跃新的笔力,发表一篇类似的东西完全易如反掌。
    问题是他觉得,像《伤痕》这一类作品,注定难以拥有持久生命力。何况在题材大量雷同的情况下,跟风很难取得令人眼前一亮的成绩。
    正是因为如此,许跃新最后才选择了《高山》,作为自己的首秀作品。
    桌边,王潮垠、陈健功、刘振云三人听到他的答复后,隐隐察觉到其中的深意。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
    王潮垠微微颔首,语气赞许道,“有《高山》这样的作品在前引领创新,是咱们国家近两年文学发展形势一片大好的重要因素。”
    “总不能一打开杂志、报纸,上边都是《伤痕》啊。”
    身为编辑组长,他这句话的倾向性很明显,引起了在座所有人共鸣。
    “《伤痕》发表后,和它类似的小说实在是太多了。”
    陈健功语气凝重道,“王组长,您觉得呢?”
    “颇有同感。”
    王潮垠苦笑道,“我现在收到每收到十篇投稿,里边至少有八篇是伤痕文学。”
    “不是我说,其中一些的文学性着实堪忧,过度沉浸于个人情感表达,整体风格过于沉闷阴暗。”
    “偏偏不少刊物还喜欢刊登这种。”
    刘振云弱弱地发出疑问:“这样的情况会长久吗?”
    陈健功“嘶”地一声,陷入了思考。
    尽管陈健功和王潮垠观点一致,认为伤痕文学过于泛滥,存在诸多毛病,不过他还无法确认这种情况能持续多久。
    也许人家偏偏能繁荣上个几十年呢?
    就像唐朝的韩愈一样,后人称赞他是文起八代之衰。而这也意味着……在这中间,全国的文学事业足足衰弱了八个朝代。
    有鉴于此,陈健功心里也很没有底,无法给出答案。
    这时许跃新作出了表态。
    “再过两三年,伤痕文学的潮就该退了。”
    许跃新无比笃定道,“从本质上来说,它就是一种缺少长久生命力的文学。”
    经他一提点,王潮垠想起上次的采访:“我记得你在记者同志面前说过这话……”
    “嗯,我至今仍是这个观点。”
    许跃新面沉如水,有条不紊地分析道,“随着咱们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越来越多人会把注意力集中到社会发展中取得的新成就,以及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上。”
    “像《伤痕》那样的小说,通篇都是过去时代引发的个人情绪,与时代脱节,能获得的共鸣只会越来越少。”“读者不爱看,它最后自然就消亡了。”
    增长、发展……
    这两个词就像一记重锤,敲在了在座每个人的心脏上。
    文学,和社会的变迁之间终究密不可分。
    正如许跃新所说,与时代脱节的文学,最终的命运只会是被大众抛弃。
    那么问题来了……在接下来的新时代中,又有哪些类型的文学题材能够引领风骚?
    王潮垠、陈健功还有刘振云很想知道答案。
    “那个,许大哥,请问今后两年,您比较看好哪些题材?”
    刘振云虚心请教道,他很想和面前的许跃新、陈健功一样,拿出过硬的作品,从而在文坛拥有一席之地。
    “改革开放文学,这是个必定经久不衰的题材。”
    “去年开完大会以来,社会各个方面的面貌焕然一新,从农村到城市,从田间到工厂,到党政机关,都出现了许多可喜变化。”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推进,社会上类似的进步还会越来越多。随便抓住某一个方面作为题材,都有写出好作品的可能。”
    许跃新不假思索道。
    从70年代末的经典作品《乔厂长上任记》,乃至于后世的《人民的名义》,都属于广义上的改革开放文学范畴。
    只要肯在这一题材上下功夫,出成绩的希望就很大。
    “嗯嗯,谢谢许大哥,您的观点确实鞭辟入里。”
    “我得好好记一下。”
    刘振云反复回味许跃新刚才的指点,用心揣摩道。
    “我同意老许的观点。”
    陈健功语气赞同道,“除了改开文学呢?你在其他方面还有没有看好的题材。”
    “历史题材。我们国家有5000年历史,中间值得写的朝代、人物数不胜数。”
    许跃新胸有成竹道,“再进一步细化探讨,最有写头的还是汉、唐、明三个持续时间长的大一统王朝。”
    “而且从本质上来说,历史属于文化的范畴。物质繁荣后,相应对文化的需求就会增多,从而增加社会上对优秀历史题材作品的需求,为本题材文学作品提供现实发展土壤。”
    “老许讲得在理,历史题材是座富矿。”
    陈健功听罢沉吟道,“只等着我们去发掘、开采。”
    王潮垠则陷入若有所思中。
    历史题材?
    经他这么一说,的确是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啊。
    和陈健功、刘振云一样,王潮垠全程认真听着许跃新在分析,至此感觉脑海中有什么被点亮了。
    前些年,许多历史人物、王朝都成了被破除的对象,作者们一度对历史题材噤若寒蝉,不敢触及。
    还有什么,比一个空白了十几年的领域更加富有开拓空间?
    许跃新很有眼光啊!
    王潮垠振奋地想道。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powenxue11.com/book/83084/2432590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powenxue11.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