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4.第413章 我要做圣人,三不朽之“立功”
推荐阅读:末世之三国无双、极寒之下不养刁民、道修大佬在未来写小说致富、从填线炮灰到横扫千星、全球进化:我移植了至高神心、她也有翻车的一天、科技强国:国宝竟是我自己、宠妾灭妻?反手一纸休书甩渣男脸上、我在星际重著山海经、黄泉逆行、
第413章 我要做圣人,三不朽之“立功”
“臣请旨,诛尹直!”
奉天殿上,随着徐信这一句话落下,满朝文武皆是寂静无声。
谁也没想到这位“小阁老”居然这么狠,竟然是要杀兵部尚书来祭旗。
无数双眼睛皆是看向龙椅之上,就见皇帝深沉的目光落下,不是在看徐信,而是在盯着尹直。这都不需要再说什么话了,所有人都知晓,尹直必定是要倒霉的了。
从徐信开口再到皇帝的反应,聪明人都看的出来,皇帝和这位“小阁老”早就决定了要怎么做。
这种情况很正常,朝廷的决议事情,基本上都是大事开小会,小事开大会,很多事情在早朝之前就已经定下来了。而议和的这些个人,拍到了马腿上,基本上是必定完蛋了。
“臣附议!”
许久的寂静之后,响起了第一个附议之声,是咱们的内阁首辅“刘”刘大人,要不怎么说人家是聪明人呢,纸糊三阁老里边,就属这位刘阁老还在内阁,并且还当了首辅。
“臣附议!”
“臣附议……”
……
一个又一个的附议之声响彻奉天殿,包括兵部尚书尹直在内,先前议和的那些个官员,全都两股战战,瘫软在地,呐不能言。
“大汉将军何在!”
龙椅上的朱佑樘眼睛一眯,大声的说道。
“末将在!”
一众大汉将军连忙应声,来到堂前向着皇帝行礼。
“天下没有议和的兵部!”
朱佑樘先是强调了徐信先前的那句话,而后冷眼盯着兵部尚书尹直,说道:“将兵部一干言议和者押下去,打入天牢。”
“末将领命!”
一众大汉将军应声,带人将兵部一干罪官锁拿,拖着他们押出了奉天殿。
奉天殿内,文武百官皆是噤声,所有的目光都是汇聚到徐信和皇帝的身上,等待着他们二人的表演。
……
大朝会之后,徐信罕见的下了早班,从紫禁城直接回了王府,他准备领兵离京,很多事情就得早早做准备和交代了。
“爹,守仁呢……”
徐信这边在王府安排各种出征事宜,下午的时候,刚刚得了兵部差事的王华急急忙忙的来到大堂寻找徐信,王老爷子正在喝茶养神,被儿子这么一吓,差点就被呛到了。
“兵部那边的事情,交接好了?”
徐信走入厅堂,就看到王华正给王老爷子顺背,他进来的第一件事,就是询问王华,在兵部的交接工作如何。
“我领的从五品员外郎之职,哪有多少事情,早就交接好了。守仁啊,我听你谢伯父说,这一次闹的事情有些大,收押兵部一干官员,大举调动兵马,到底要干什么啊!”
王华说话的时候提到了谢迁,所以他问的这个事情不仅仅是自己在问,同时也代表着浙系官员在问。徐信在朝中不算孤家寡人,但他毕竟还年轻,威望还略有不足。
“我要做圣人!”
徐信第一次向着王家的两位袒露真实的想法,王守仁在历史上就是一位“圣人”,不可能他徐某人穿越过来了,还把这个逼格给丢了。
“圣,圣人?”
王华被徐信的话给吓到了,古往今来,哪有读书人会这么直接说自己要做圣人的。
“守仁所言的,是三不朽?”
还是王老爷子反应更快一些,或者说老爷子平时和徐信更能聊到一起,谈论的比较多,所以更了解他一些。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有提到:“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所谓的三不朽,就是源自于此,指的是一种理想境界,包括立德、立功、立言三个方面。
这一概念强调,个人要在品德、业绩和言论等三个方面都达到一定高度,能称之为“不朽”,便可称为圣贤。
按照苛刻一点的标准来算,儒家的祖师孔子、孟子这些,都达不到三不朽圣人的标准。
古往今来,似乎也没人真正达到过三不朽。
孔子虽然被后世吹嘘的很厉害,但他在世时的“立功”稍显不足。
最接近这个目标的是诸葛亮,如果他能扶汉灭魏、吴,让三分天下重归汉,再在“立言”上的成就更高一些,那就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三不朽。
可惜,诸葛亮病逝五丈原,终是没能再兴炎汉。而除了孔子和诸葛亮之外,历史上另外还有一些名人,在理工和立言方面都算不错,但立德方面……咳咳,算起来孔子在这方面也是有问题,诛少正卯什么的。
徐信记忆中王阳明似乎是在这三个方面都算有所成就,而他徐某人自然也不能落下,“立言”方面,《格物致知》之类的书早就成体系了,待他日后掌权,他徐某人开创的“科学之道”才会是科举正途,所以“立言”压根不是问题。
“立功”的话,马马虎虎搞个封狼居胥、燕然勒石、饮马瀚海什么的,基本也算是可以了吧!要不然再来一次弘治犁庭?或者东征日本?反正打仗什么的对他来说毫无压力。
“立德”这方面,至少到现在为止,他的名声一直都很好,以后也会很好,毕竟在明面上,他可是毫无污点的“君子”来着。
“守仁,这件事有多少把握,打仗可不是闹着玩,兵凶战危,一个不好就是身败名裂。”
王华听了徐信的话后,也没有再劝说的意思,只是询问徐信这一仗的把握,他回头好去说服同僚给予支持。
“我向陛下要了两个人,十皇子为我麾下战将,曹公公为我大军监军,此战必胜……”
徐信表现得信心十足,挑了一些自己的安排与王家的两位稍微说了说,这一次的西北领军之行,徐信其实是没什么压力的。
打仗嘛,元末那种混乱的局他都干过来了,现在只是个什么蒙古小王子,那算个屁啊!
别说蒙古小王子,就是他祖宗成吉思汗铁木真再世,徐信也不怂。
大家都是当过开国皇帝,徐信还将他那蒙古帝国的几大汗国全灭了个干净,干蒙古人,他熟门熟路啊!
(本章完)
“臣请旨,诛尹直!”
奉天殿上,随着徐信这一句话落下,满朝文武皆是寂静无声。
谁也没想到这位“小阁老”居然这么狠,竟然是要杀兵部尚书来祭旗。
无数双眼睛皆是看向龙椅之上,就见皇帝深沉的目光落下,不是在看徐信,而是在盯着尹直。这都不需要再说什么话了,所有人都知晓,尹直必定是要倒霉的了。
从徐信开口再到皇帝的反应,聪明人都看的出来,皇帝和这位“小阁老”早就决定了要怎么做。
这种情况很正常,朝廷的决议事情,基本上都是大事开小会,小事开大会,很多事情在早朝之前就已经定下来了。而议和的这些个人,拍到了马腿上,基本上是必定完蛋了。
“臣附议!”
许久的寂静之后,响起了第一个附议之声,是咱们的内阁首辅“刘”刘大人,要不怎么说人家是聪明人呢,纸糊三阁老里边,就属这位刘阁老还在内阁,并且还当了首辅。
“臣附议!”
“臣附议……”
……
一个又一个的附议之声响彻奉天殿,包括兵部尚书尹直在内,先前议和的那些个官员,全都两股战战,瘫软在地,呐不能言。
“大汉将军何在!”
龙椅上的朱佑樘眼睛一眯,大声的说道。
“末将在!”
一众大汉将军连忙应声,来到堂前向着皇帝行礼。
“天下没有议和的兵部!”
朱佑樘先是强调了徐信先前的那句话,而后冷眼盯着兵部尚书尹直,说道:“将兵部一干言议和者押下去,打入天牢。”
“末将领命!”
一众大汉将军应声,带人将兵部一干罪官锁拿,拖着他们押出了奉天殿。
奉天殿内,文武百官皆是噤声,所有的目光都是汇聚到徐信和皇帝的身上,等待着他们二人的表演。
……
大朝会之后,徐信罕见的下了早班,从紫禁城直接回了王府,他准备领兵离京,很多事情就得早早做准备和交代了。
“爹,守仁呢……”
徐信这边在王府安排各种出征事宜,下午的时候,刚刚得了兵部差事的王华急急忙忙的来到大堂寻找徐信,王老爷子正在喝茶养神,被儿子这么一吓,差点就被呛到了。
“兵部那边的事情,交接好了?”
徐信走入厅堂,就看到王华正给王老爷子顺背,他进来的第一件事,就是询问王华,在兵部的交接工作如何。
“我领的从五品员外郎之职,哪有多少事情,早就交接好了。守仁啊,我听你谢伯父说,这一次闹的事情有些大,收押兵部一干官员,大举调动兵马,到底要干什么啊!”
王华说话的时候提到了谢迁,所以他问的这个事情不仅仅是自己在问,同时也代表着浙系官员在问。徐信在朝中不算孤家寡人,但他毕竟还年轻,威望还略有不足。
“我要做圣人!”
徐信第一次向着王家的两位袒露真实的想法,王守仁在历史上就是一位“圣人”,不可能他徐某人穿越过来了,还把这个逼格给丢了。
“圣,圣人?”
王华被徐信的话给吓到了,古往今来,哪有读书人会这么直接说自己要做圣人的。
“守仁所言的,是三不朽?”
还是王老爷子反应更快一些,或者说老爷子平时和徐信更能聊到一起,谈论的比较多,所以更了解他一些。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有提到:“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所谓的三不朽,就是源自于此,指的是一种理想境界,包括立德、立功、立言三个方面。
这一概念强调,个人要在品德、业绩和言论等三个方面都达到一定高度,能称之为“不朽”,便可称为圣贤。
按照苛刻一点的标准来算,儒家的祖师孔子、孟子这些,都达不到三不朽圣人的标准。
古往今来,似乎也没人真正达到过三不朽。
孔子虽然被后世吹嘘的很厉害,但他在世时的“立功”稍显不足。
最接近这个目标的是诸葛亮,如果他能扶汉灭魏、吴,让三分天下重归汉,再在“立言”上的成就更高一些,那就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三不朽。
可惜,诸葛亮病逝五丈原,终是没能再兴炎汉。而除了孔子和诸葛亮之外,历史上另外还有一些名人,在理工和立言方面都算不错,但立德方面……咳咳,算起来孔子在这方面也是有问题,诛少正卯什么的。
徐信记忆中王阳明似乎是在这三个方面都算有所成就,而他徐某人自然也不能落下,“立言”方面,《格物致知》之类的书早就成体系了,待他日后掌权,他徐某人开创的“科学之道”才会是科举正途,所以“立言”压根不是问题。
“立功”的话,马马虎虎搞个封狼居胥、燕然勒石、饮马瀚海什么的,基本也算是可以了吧!要不然再来一次弘治犁庭?或者东征日本?反正打仗什么的对他来说毫无压力。
“立德”这方面,至少到现在为止,他的名声一直都很好,以后也会很好,毕竟在明面上,他可是毫无污点的“君子”来着。
“守仁,这件事有多少把握,打仗可不是闹着玩,兵凶战危,一个不好就是身败名裂。”
王华听了徐信的话后,也没有再劝说的意思,只是询问徐信这一仗的把握,他回头好去说服同僚给予支持。
“我向陛下要了两个人,十皇子为我麾下战将,曹公公为我大军监军,此战必胜……”
徐信表现得信心十足,挑了一些自己的安排与王家的两位稍微说了说,这一次的西北领军之行,徐信其实是没什么压力的。
打仗嘛,元末那种混乱的局他都干过来了,现在只是个什么蒙古小王子,那算个屁啊!
别说蒙古小王子,就是他祖宗成吉思汗铁木真再世,徐信也不怂。
大家都是当过开国皇帝,徐信还将他那蒙古帝国的几大汗国全灭了个干净,干蒙古人,他熟门熟路啊!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powenxue11.com/book/82633/2417330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powenxue11.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