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6.第259章 今夜若是无事,也可勾栏听曲
推荐阅读:末世之三国无双、极寒之下不养刁民、道修大佬在未来写小说致富、从填线炮灰到横扫千星、全球进化:我移植了至高神心、她也有翻车的一天、科技强国:国宝竟是我自己、宠妾灭妻?反手一纸休书甩渣男脸上、我在星际重著山海经、黄泉逆行、
第259章 今夜若是无事,也可勾栏听曲
汴梁,又称开封、大梁、东都、东京、汴京,战国七雄的魏国、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以及现在的北宋,先后建国都于汴梁。
汴梁居天下之中,有着水陆交通便利的巨大便利,优点突出,但它的劣势也非常明显,那就是位于华北平原之上,无险可守,一马平川劣势明显。
加上北方燕云屏障未曾收复,以汴梁为国都,弊大于利。宋太祖赵匡胤之时,意欲迁都洛阳。洛阳古都,西有函谷,东有虎牢,距离汴梁也并不是很远,怎么看都比汴梁更合适当国都。
但当时的开封府尹的赵光义却反驳说道:“安天下在德而不在险,秦据关中,苛政虐民,不二世而亡。”
从后来去看,赵光义这句话就是个屁。但必须承认,这话说的很漂亮,令赵匡胤为之语塞,事后他对左右说道:“晋王之言固善,然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
烛影斧声之后,赵光义继位,驴车跑路一役丢尽颜面,终生不敢再行北望之事。
后来为了拱卫京城汴梁,北宋只能屯兵京畿及要冲之地,禁军及各地厢军百万,然可战之士不到一成,冗兵严重,实是滑天下之大稽的政策。
很多人都说,赵宋王朝对外战争胜率还要在汉唐之上。但要搞清楚一点,赵宋所谓的对外,皆是小胜,且大多为守城防御,放任外敌掳掠,这样也配称之为胜?
此时的汴梁,或许便是天下最为繁华之地。河湖纵横、气候温和、交通便利,往来诸国客商无数。
汴梁人口百万,城垣宏大,分外城、内城、皇城,三重城郭,三条护城河。城内交通水陆兼容,汴河畅通无阻。
这一日,徐信沿着汴河环游开封,看着两边无边繁华的街道。无数店家顾客盈门,商铺林立。
开封之地繁似锦,各处酒家多如牛毛,更有七十二家正店,飞桥栏槛,明暗相通,珠帘绣额,灯烛晃耀,更有数百姑娘坐在主廊,以待酒客招呼。
开封日夜繁华,到了夜间,街头巷尾以及各家茶楼里,杂剧、清唱、傀儡、说书、杂技、皮影、相扑……好一片繁华的景象。
只是谁能够知道,就在数十年之后,这汴梁城的繁华,就会在两个无能皇帝和一群文官的瞎指挥下毁于一旦。
徽宗赵佶,轻佻不似人君的东西,临战避位当太上皇,一手将华夏大地推入深渊。
谁能够想象得到,在金军兵临城下之时,徽钦二废,两个荒唐父子,想的不是如何御敌,而是想方设法去求和。
这是赵宋王朝自赵匡胤抬高文人打压武将之后留下的根子,在当朝那一群高官白痴的眼中,能打仗的将军,永远都比外寇更能让他们警惕。
不知不觉间,徐信已来到东华门外,此处位于皇城的东面,这里虽赶不上皇城南面宣德门和御街的大气,但却是人气最旺的地方。
“一朝唱名东华门,不枉年少好儿郎。”
东华门乃是北宋科举放榜之地,在这之外便是开封最热闹的一块地方,北有杨楼、樊楼,南有潘楼,夜以继日、通宵达旦,造就了鬼市子这个不夜城。
昔年权相韩琦一句东华门外唱名方为好汉,透出历经百年之后,所谓文士对武人的天然蔑视。
而这类的人,在今时庙堂之上比比皆是,元佑初年死掉的司马光,更是一个奇葩中的奇葩,人家最多赐些岁币,他是主动割地西夏。
关于这点……作为西夏的女婿,徐信现在也不知道该如何评价。这人也就死的早,要不然就他干的那些让人窝火的奇葩事,当时被徐信听说了,能亲自入京去动手宰了他。
靖康之耻,埋下了神州陆沉的祸根,比五胡乱华还要更为羞耻。
赵宋开以文驭武之先河,于中原大地余毒最深,甚至还要超越了“我大清”。此前纵有五胡乱华,但汉人还是牢牢地守住了南方的半壁江山。
可正是因为赵匡胤两兄弟为保住偷来的江山,采取了所谓的以文驭武之策,打压的武将根本就没有丝毫的容身之地。
后来的大明,出了一位“战神”之后,也是大行以文驭武之策,最后同样亡于外虏。以史为鉴,专业之事该当交于专业之人。以文驭武,祸国殃民,世之大谬也!
神州大地两次陆沉,最大的祸根就是赵宋王朝,也就他当皇帝已经当腻了,加上在赵宋搞事成本比较大,要不然他真不介意造个反。
东华门的樊楼之外,徐信的心思百转千回,心里虽然对赵宋王朝鄙视练练,但是面上却不动声色。
“这樊楼看着不错,今夜若是无事的话,倒是可来此勾栏听曲。”
东华门外的樊楼名冠京都,常有名妓驻留,日常顾客常在千人以上,徐信这好不容易出门一趟,也是萌生勾栏听曲的心思。
不过他并未在东华门外久留,而是顺着人潮,一并朝着前方更繁华的地方去了。
从东华门至南熏门,这里正对着御街。帝王出行,皆从此门过,粉白墙,红门楼,金门钉,十分雄伟。
“官家出行了!”
徐信来到汴京的这一日,却不知是正好赶上了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居然正碰上皇帝出宫至大相国寺祈福,御街之上皆是禁卫,浩浩荡荡的队伍自皇城中行出。
徐信混杂在人流当中,眼神有些古怪的看向那一辆辆华贵的马车出行,那里边该当是赵宋的后宫妃嫔,倒不是他色心大起想要做些刺激的,又或者生出什么大丈夫当如是之类的念头。
而是他发觉前边某辆马车当中,有一股气息令他心生感应,那里边有逍遥派的人?
徐信的心念一动,顺着人流,沿御街跟着这浩荡的出行队伍一起走,很快他便是跟着来到了大相国寺。
从周边百姓的议论当中,他也知道了很多事情。
这些天的汴梁颇为不平静,执政多年的高太后染病。吐蕃王子于京城纵马伤人。成年的皇帝想要亲政……
徐信听着这一桩桩一件件,脑袋里思索的事情隐约连成一线。他混迹人流之中看热闹,默默锁定了鸠摩智和那个陌生的逍遥派高手的气息,接着便是找了个地方歇息,等到晚上再行动。
(本章完)
汴梁,又称开封、大梁、东都、东京、汴京,战国七雄的魏国、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以及现在的北宋,先后建国都于汴梁。
汴梁居天下之中,有着水陆交通便利的巨大便利,优点突出,但它的劣势也非常明显,那就是位于华北平原之上,无险可守,一马平川劣势明显。
加上北方燕云屏障未曾收复,以汴梁为国都,弊大于利。宋太祖赵匡胤之时,意欲迁都洛阳。洛阳古都,西有函谷,东有虎牢,距离汴梁也并不是很远,怎么看都比汴梁更合适当国都。
但当时的开封府尹的赵光义却反驳说道:“安天下在德而不在险,秦据关中,苛政虐民,不二世而亡。”
从后来去看,赵光义这句话就是个屁。但必须承认,这话说的很漂亮,令赵匡胤为之语塞,事后他对左右说道:“晋王之言固善,然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
烛影斧声之后,赵光义继位,驴车跑路一役丢尽颜面,终生不敢再行北望之事。
后来为了拱卫京城汴梁,北宋只能屯兵京畿及要冲之地,禁军及各地厢军百万,然可战之士不到一成,冗兵严重,实是滑天下之大稽的政策。
很多人都说,赵宋王朝对外战争胜率还要在汉唐之上。但要搞清楚一点,赵宋所谓的对外,皆是小胜,且大多为守城防御,放任外敌掳掠,这样也配称之为胜?
此时的汴梁,或许便是天下最为繁华之地。河湖纵横、气候温和、交通便利,往来诸国客商无数。
汴梁人口百万,城垣宏大,分外城、内城、皇城,三重城郭,三条护城河。城内交通水陆兼容,汴河畅通无阻。
这一日,徐信沿着汴河环游开封,看着两边无边繁华的街道。无数店家顾客盈门,商铺林立。
开封之地繁似锦,各处酒家多如牛毛,更有七十二家正店,飞桥栏槛,明暗相通,珠帘绣额,灯烛晃耀,更有数百姑娘坐在主廊,以待酒客招呼。
开封日夜繁华,到了夜间,街头巷尾以及各家茶楼里,杂剧、清唱、傀儡、说书、杂技、皮影、相扑……好一片繁华的景象。
只是谁能够知道,就在数十年之后,这汴梁城的繁华,就会在两个无能皇帝和一群文官的瞎指挥下毁于一旦。
徽宗赵佶,轻佻不似人君的东西,临战避位当太上皇,一手将华夏大地推入深渊。
谁能够想象得到,在金军兵临城下之时,徽钦二废,两个荒唐父子,想的不是如何御敌,而是想方设法去求和。
这是赵宋王朝自赵匡胤抬高文人打压武将之后留下的根子,在当朝那一群高官白痴的眼中,能打仗的将军,永远都比外寇更能让他们警惕。
不知不觉间,徐信已来到东华门外,此处位于皇城的东面,这里虽赶不上皇城南面宣德门和御街的大气,但却是人气最旺的地方。
“一朝唱名东华门,不枉年少好儿郎。”
东华门乃是北宋科举放榜之地,在这之外便是开封最热闹的一块地方,北有杨楼、樊楼,南有潘楼,夜以继日、通宵达旦,造就了鬼市子这个不夜城。
昔年权相韩琦一句东华门外唱名方为好汉,透出历经百年之后,所谓文士对武人的天然蔑视。
而这类的人,在今时庙堂之上比比皆是,元佑初年死掉的司马光,更是一个奇葩中的奇葩,人家最多赐些岁币,他是主动割地西夏。
关于这点……作为西夏的女婿,徐信现在也不知道该如何评价。这人也就死的早,要不然就他干的那些让人窝火的奇葩事,当时被徐信听说了,能亲自入京去动手宰了他。
靖康之耻,埋下了神州陆沉的祸根,比五胡乱华还要更为羞耻。
赵宋开以文驭武之先河,于中原大地余毒最深,甚至还要超越了“我大清”。此前纵有五胡乱华,但汉人还是牢牢地守住了南方的半壁江山。
可正是因为赵匡胤两兄弟为保住偷来的江山,采取了所谓的以文驭武之策,打压的武将根本就没有丝毫的容身之地。
后来的大明,出了一位“战神”之后,也是大行以文驭武之策,最后同样亡于外虏。以史为鉴,专业之事该当交于专业之人。以文驭武,祸国殃民,世之大谬也!
神州大地两次陆沉,最大的祸根就是赵宋王朝,也就他当皇帝已经当腻了,加上在赵宋搞事成本比较大,要不然他真不介意造个反。
东华门的樊楼之外,徐信的心思百转千回,心里虽然对赵宋王朝鄙视练练,但是面上却不动声色。
“这樊楼看着不错,今夜若是无事的话,倒是可来此勾栏听曲。”
东华门外的樊楼名冠京都,常有名妓驻留,日常顾客常在千人以上,徐信这好不容易出门一趟,也是萌生勾栏听曲的心思。
不过他并未在东华门外久留,而是顺着人潮,一并朝着前方更繁华的地方去了。
从东华门至南熏门,这里正对着御街。帝王出行,皆从此门过,粉白墙,红门楼,金门钉,十分雄伟。
“官家出行了!”
徐信来到汴京的这一日,却不知是正好赶上了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居然正碰上皇帝出宫至大相国寺祈福,御街之上皆是禁卫,浩浩荡荡的队伍自皇城中行出。
徐信混杂在人流当中,眼神有些古怪的看向那一辆辆华贵的马车出行,那里边该当是赵宋的后宫妃嫔,倒不是他色心大起想要做些刺激的,又或者生出什么大丈夫当如是之类的念头。
而是他发觉前边某辆马车当中,有一股气息令他心生感应,那里边有逍遥派的人?
徐信的心念一动,顺着人流,沿御街跟着这浩荡的出行队伍一起走,很快他便是跟着来到了大相国寺。
从周边百姓的议论当中,他也知道了很多事情。
这些天的汴梁颇为不平静,执政多年的高太后染病。吐蕃王子于京城纵马伤人。成年的皇帝想要亲政……
徐信听着这一桩桩一件件,脑袋里思索的事情隐约连成一线。他混迹人流之中看热闹,默默锁定了鸠摩智和那个陌生的逍遥派高手的气息,接着便是找了个地方歇息,等到晚上再行动。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powenxue11.com/book/82633/2417314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powenxue11.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