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2章 恢复科举制,刑不上大夫
推荐阅读:我有一百个分身、战争领主:从厄运之地开始崛起、谍影:命令与征服、致命打击:枪火游侠佣兵路、择日走红、大道惟一、法力无边高大仙、朕真的不务正业、十方乱世,人间武圣!、坐忘长生、
第1792章 恢复科举制,刑不上大夫
王子晟,这个人怎么说呢,他有着少年人这个阶段该有的一切。
简单点来说,他的理想还没有被现实的棱角给磨平。
故而,遇到他认为不合理的东西,他乐意付出一些东西,哪怕是他这番话是针对的是自己的家族,自己最亲的那些人。
像四镇将军府这种畸形军事集团的存在,王子晟也是打心底里认为他是不合理的。
也正是因为不合理,王羽才想要废掉的。
准确的说,王羽想废掉的并不是镇东军,而是这种畸形的军事集团制度。他要从镇东军开始,告诉他手底下的大将,趁早熄了这份心思。在他的手中,军队只能够是国家的,而不是某个人或者某个家族的私有物。
在他看的,像大武皇朝那样才是正常的军队该有的样子。
西凉公和北凉公虽然也是军方实权派,手中掌握着大量的兵权,但他们的封地以及根基之地都不在那里,他们只是被调派过去驻扎边境。今天,大武皇朝可以将他们派过去驻扎边疆,过段时间也可以换个人过去。
他们作为军方的实权派,虽然也掌握兵权,可那些军队却并不是他们私人的,而是大武皇朝的。
可大苍的四镇将军府,军队却变成了一个人或者是一个家族的私有物。
偏偏是,几百年根深蒂固的影响下来,那些大苍的将军们都已成为四镇将军这样的人物作为他们的目标。
这种不合理的制度,必须要尽快废除,坚定不移的废除。
当然,除了作为少年人该有的理想之外!
趋使他如此做的,还包括一个女人的影响了。
不得不说,慈航静斋的人,在这方面依旧犀利无比。
都不和你实打实的来,顶多也只是一场精神恋爱,甚至有时候连精神恋爱都没有,但却能够让那么多人如同飞蛾扑火一样前仆后继。
像庞斑那样能够吃干抹净的,自古以来也就那么几例而已。
而且,大义被她们也拥有的炉火纯青她。
在慈航静斋的一个女人的影响之下,王子晟越发认识到了像这种私人军事集团对于国家的危害,故而,才有了今日大义凛然的发言。
一时间,就算王子晟是王当之的儿子,但也被朝堂之上的利益集团给骂的狗血淋头。
这里可是燕北,这里就是这个利益集团的集中地。
而漠然冷视这一切发生的王羽,当事情发展的差不多的时候,才终于制止住了炒翻天的众人,找了个理由,让人先将王子晟带了下去,算是以这种手段暂时压下了这一件事情。
在场的利益集团,都是趾高气扬地嘲讽着被押下去的王子晟。
这个军事集团的利益集团之中的最大头,可不就是王氏一族吗?换句话来说,王羽就是这个利益集团的头头,这王子晟这个小辈,往日里还看他不错,但现在看来,到底还是年轻了一些,不知所谓!
就只有赵安陵少数的几个人,可没有在场大多数人的那般轻松,而且还忧心忡忡。
王氏一族当然是最大的利益头头,如果是为臣的话,王羽绝对会坚定的站在一起,维护这个军事利益集团。
但是,问题是现在王羽的定位已经不再是臣了,而是要向君的路线发展了!能看清这一点的,到底还是少之又少!
而原本有了求死之心,已经开始准备后事的王当之,在听说了这件事情之后,一夜白头,他所有的心气都被打没了。
如今的王当之,或许已经不再是那个镇东名将,顶多只能算上只是一具行尸走肉了。
这是有人想要用他的儿子,逼他入局。
而这个所谓的有人,究竟是谁?
王当之也只能够无奈抱以苦笑了。
他如果不入局的话,他儿子那稚嫩的肩膀,接下来,如果继续作死的话,根本就挡不住前面的风雨。
自此,存在了几百年之久的镇东军番号,距离他的撤销,也终于开始提上了路程。
各方利益集团争夺了小一年的时间,自此,这世上,终究还是已经再无镇东军。
当然,这一切结果的发生,也还是后事了。
至少在现在,这一切都还在刚刚萌芽的阶段。
而朝堂之上,在让人暂时将王子晟压下去之后,王羽就已经让人开始了下一项议题。
不管是裁撤掉镇东府这个军事利益集团,又或者是他谋划的改革,这都不是一时一日可以完成的。
而在这个推进的过程之中,他们还有无数的事情要做。
“自三王兴兵起,科举已经废除多年!”
“这几年里,或有新晋官员者,多为各地官员察举而起!”
“然察举之制,多有弊端!”
“以本将军来看,恢复科举还需提上日程了!”
这几年的时间里,不只是大苍,七大皇朝之中有四个,都已经暂时停办科举了。
也就只有大武、大魏以及大楚这三大皇朝,这几年还在正常举办科举。
毕竟,剩下的那几个皇朝这几年都是战火连天的,想举办科举也没有这个条件。
要知道,考虑到大苍面积之广,自科举开始之日的半年时间,各地就会专门组织起小型运兵车,集中输送各地士子前往帝都参加科举。
毕竟,如此广阔的土地,这么长的路程和距离,如果没有运兵车的话,仅依靠车马赶路,那些离得远一些的,怕是到了帝都之后都是几年之后的事情了。
专门组织起小型运兵车集中输送各地的士子,这也是考虑到大苍现有因素的原因。
而且,那些普通百姓出身的读书人,也很难出得起沿途的车马费。而如果是乘坐运兵车的话,那么,这一路上的吃喝拉撒都是由朝廷免费提供的。
沿途的生活所需,虽然只是最基础的供应,但是,对于那些普通老百姓出身的读书人来说,却已经是可遇不可求了。
这几年,各地烽火,所有的运兵车都被全力保障军用了,光是这一条,就暂时断绝了科举。
这几年的时间里,包括王羽在内的大苍各方势力,都曾经有过恢复科举的想法,甚至有些都开始提上日程了,但临到了那个关口,却终究还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暂时搁置。最直观一点来说,本来是要想着恢复科举了,但却突然又要开始打仗了,可不又得继续推迟了?
而连续这么几年没有举办科举,如果缺官员了,这几年又是如何解决的呢?
那当然是依靠各地官员或者是有名望之人进行推荐了。
但这种制度,本身被推荐起来的,都是清一色的世家之人。
而且,如果真的被推出来的都是有才之人的话,也并非不可以接受。关键是,相比科举来说,纯纯依靠察举来选拔官员,这个质量实在是有些良莠不齐。
沉重一点来说,如果再不尽快恢复科举,而是继续沿用这种复古的察举制度,就算是个白痴,只要家族有力量,就能当高官。
世族这种东西的存在,永远不可否认,他对于社会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但凡事过犹不及,一旦超过了一个度,他就该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一定的阻碍了。如贵族阶级永远是贵族,土地兼并愈发严重,穷人越来越穷,富人越来富,世家通过兼并土地获得收益,控制着整个地区。
故而,对王羽而言,如今,北方已经稍微稳定了下来,重新恢复科举,即使是仅仅在北方这一块区域重新恢复科举,也是如今势在必行的事情了。
“善!”
“再立科举,此事关乎国本,应速速推行!”不少的官员点头赞同道。
至少在场之中,并没有人反对重新恢复科举。
虽然说这几年依靠察举选拔官员,让他们之中的很多人都或多或少的得到了不少好处,但是,他们多数也很清楚,阻拦这件事情并没有什么意义,关键是阻拦不住的!
而且,科举虽然确实会对他们产生一定的冲击,但是,也只是冲击而已。
有人说“世家阻碍了平民的上升通道”,这种看法十分片面,世家为了巩固在朝堂上的优势,会不断在民间吸取优秀人才的,将他们发展为自己的门生。
在这种文化环境之下,门生如果背叛了自己的恩师或者是恩主,是会受到整个社会的唾弃的。故而,就算是这些民间吸引来的优秀人才为官,日后也会成为他们的助力。
至于这些民间的优秀人才乐不乐意给这些世家之人当作门生呢?
那有什么不乐意的?
又不是只是对世家单方面的好处!
日后,他们为官的话,同样也可以享受到世家的政治资源,本来就是互惠互利的事情。
你以为蓝星隋文帝杨坚的科举制是怎么来的?那是杨坚把科举从门阀内部搬到朝堂上来的。
世家爱冒险,喜功业、好进取;科举系的“中小地主~文官”则多数谨小慎微,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日趋保守。
如果将世家比如成大型企业的话,那么,普通百姓也只是一些个体工商户。
以蓝星为例,同样是半壁江山,东晋远远强于南宋,这就是门阀和小地主的区别!
五姓七望叱咤北魏朝堂,并且大大增强了北魏的武德;小地主却匍匐在金朝的铁骑之下,后来侵蚀了金朝的武德,减弱了金朝的力量;这就是门阀和小地主的区别!
南北朝的时候,关陇八大家组建了跨时代的“府兵~豪族制”,逐渐创造了隋朝和唐朝;南宋的时候,长城以南的北方没有诞生出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力量;这就是门阀和小地主的区别!
古代的庄园主、士族、贵族、门阀会为了家族的利益去尚武、研究经书、传承科技、留存艺术、经营财富,乃至立言立德立功,所以对外战争的热情很高涨;由于其家族产业的实力雄厚,积累了管理经验,所以战争的后勤保障很高,对国家有好处;也传承了华夏文明,发展了华夷之辩。
而通过科举制而发展起来的中小地主根本没有能力、没有野心去做这些事情。
至于想要通过科举制发展出新的世家,那可不是简单的事情。想要成为一个世家,可从来不是一代人的事情。绝大多数,最终也只是发展成一个小地主阶级。
“善!”
“既然众卿无异!”
“即日起,礼部昭告天下,明年三月,再兴科举!”
“左相,科举一事,事关重大,此次科举,还麻烦左相一力主持了!”王羽转向赵安陵的方向道。
有了王当之的事情在前,这个时候突然被加担子,赵安陵本能的就是以为又有什么阴谋在等自己!
不过,想了想之后,他就将这没来由的猜测抛之脑后。
连续对他们两个人下手,如果王羽真的这样做的话,那这个吃相就未免太难看了。
虽然不知道未来等待的他的是什么,他成为左相的意图何在?但至少,现在的他还是安全的,还可以再享受一段左相的风光。
而且,科举乃朝廷选官之本,王羽就算是要干什么,也不会在恢复科举这样的事情上发力。
故而,赵安陵经过片刻的迟疑之后,也就印下了这一件事情。
虽然说,主持科举之事,按道理还没有到了让一位丞相出手的地步,基本上交由礼部主持即可。
但是,毕竟是经历了这么多年之后的重新恢复科举,隆重一些,倒也能够理解。
而在不久之后,当北地重新恢复科举的消息传遍大苍之后,“北上,去燕北!”成了时下文人的口号,于是三五成群,或是独行,天下文人开始向燕北汇聚。
虽然说,除了北地能够依靠运兵车及时到达之外,其他大苍各方势力治下的那些才子,靠他们两条腿赶路的话,想要赶到大苍的最北边,那真的很可能是几年之后。
不过,科举对于很多人来说绝对是无比疯狂的一件事情,甚至能够让他们为之拼搏一辈子。
不就是几年的时间吗?
那些天南海北的,在收到这个消息之后,依旧执意要赶往燕北参加科举,搞不好本身就不是为了参加这一次的科举,而是为了参加下一次的科举。
这一次赶不上,还能够赶不上下一次吗?
“王鹏飞这是要借恢复科举的名头,挖空天下有才的学子聚到他的帐下,今后还有何人为我等治理政务!”依旧还没有从四大皇商事件之中抽身而出的轩辕黄疾呼道。
然而,王羽可以恢复科举,那是因为他已经实现了北地的安定。至少,山阳、河东、河北、燕南、燕北几道的学子可以畅通无阻的来参加科举。
但是,他们其他几方势力却没有自己这个基础!
现在他们还没有完全脱离交战的状态,这战火连天的,来参加科举的学子这一路上搞不好就被波及了,在这种情况之下,谁敢大老远的跋山涉水来参加科举?
故而,他们现在就算是想要恢复科举,但也还没有这个基础。
而在这种情况之下,各方势力做出的应对,也就截然不同。
靖王与镇西府不约而同的对内发掘世家的力量,依靠利益交换,来获得大量世家的支持。
尤其是镇西府,在赵匡胤的建议之下,直接喊出了刑不上大夫的口号,一时间得到了大量世家的支持。
王子晟,这个人怎么说呢,他有着少年人这个阶段该有的一切。
简单点来说,他的理想还没有被现实的棱角给磨平。
故而,遇到他认为不合理的东西,他乐意付出一些东西,哪怕是他这番话是针对的是自己的家族,自己最亲的那些人。
像四镇将军府这种畸形军事集团的存在,王子晟也是打心底里认为他是不合理的。
也正是因为不合理,王羽才想要废掉的。
准确的说,王羽想废掉的并不是镇东军,而是这种畸形的军事集团制度。他要从镇东军开始,告诉他手底下的大将,趁早熄了这份心思。在他的手中,军队只能够是国家的,而不是某个人或者某个家族的私有物。
在他看的,像大武皇朝那样才是正常的军队该有的样子。
西凉公和北凉公虽然也是军方实权派,手中掌握着大量的兵权,但他们的封地以及根基之地都不在那里,他们只是被调派过去驻扎边境。今天,大武皇朝可以将他们派过去驻扎边疆,过段时间也可以换个人过去。
他们作为军方的实权派,虽然也掌握兵权,可那些军队却并不是他们私人的,而是大武皇朝的。
可大苍的四镇将军府,军队却变成了一个人或者是一个家族的私有物。
偏偏是,几百年根深蒂固的影响下来,那些大苍的将军们都已成为四镇将军这样的人物作为他们的目标。
这种不合理的制度,必须要尽快废除,坚定不移的废除。
当然,除了作为少年人该有的理想之外!
趋使他如此做的,还包括一个女人的影响了。
不得不说,慈航静斋的人,在这方面依旧犀利无比。
都不和你实打实的来,顶多也只是一场精神恋爱,甚至有时候连精神恋爱都没有,但却能够让那么多人如同飞蛾扑火一样前仆后继。
像庞斑那样能够吃干抹净的,自古以来也就那么几例而已。
而且,大义被她们也拥有的炉火纯青她。
在慈航静斋的一个女人的影响之下,王子晟越发认识到了像这种私人军事集团对于国家的危害,故而,才有了今日大义凛然的发言。
一时间,就算王子晟是王当之的儿子,但也被朝堂之上的利益集团给骂的狗血淋头。
这里可是燕北,这里就是这个利益集团的集中地。
而漠然冷视这一切发生的王羽,当事情发展的差不多的时候,才终于制止住了炒翻天的众人,找了个理由,让人先将王子晟带了下去,算是以这种手段暂时压下了这一件事情。
在场的利益集团,都是趾高气扬地嘲讽着被押下去的王子晟。
这个军事集团的利益集团之中的最大头,可不就是王氏一族吗?换句话来说,王羽就是这个利益集团的头头,这王子晟这个小辈,往日里还看他不错,但现在看来,到底还是年轻了一些,不知所谓!
就只有赵安陵少数的几个人,可没有在场大多数人的那般轻松,而且还忧心忡忡。
王氏一族当然是最大的利益头头,如果是为臣的话,王羽绝对会坚定的站在一起,维护这个军事利益集团。
但是,问题是现在王羽的定位已经不再是臣了,而是要向君的路线发展了!能看清这一点的,到底还是少之又少!
而原本有了求死之心,已经开始准备后事的王当之,在听说了这件事情之后,一夜白头,他所有的心气都被打没了。
如今的王当之,或许已经不再是那个镇东名将,顶多只能算上只是一具行尸走肉了。
这是有人想要用他的儿子,逼他入局。
而这个所谓的有人,究竟是谁?
王当之也只能够无奈抱以苦笑了。
他如果不入局的话,他儿子那稚嫩的肩膀,接下来,如果继续作死的话,根本就挡不住前面的风雨。
自此,存在了几百年之久的镇东军番号,距离他的撤销,也终于开始提上了路程。
各方利益集团争夺了小一年的时间,自此,这世上,终究还是已经再无镇东军。
当然,这一切结果的发生,也还是后事了。
至少在现在,这一切都还在刚刚萌芽的阶段。
而朝堂之上,在让人暂时将王子晟压下去之后,王羽就已经让人开始了下一项议题。
不管是裁撤掉镇东府这个军事利益集团,又或者是他谋划的改革,这都不是一时一日可以完成的。
而在这个推进的过程之中,他们还有无数的事情要做。
“自三王兴兵起,科举已经废除多年!”
“这几年里,或有新晋官员者,多为各地官员察举而起!”
“然察举之制,多有弊端!”
“以本将军来看,恢复科举还需提上日程了!”
这几年的时间里,不只是大苍,七大皇朝之中有四个,都已经暂时停办科举了。
也就只有大武、大魏以及大楚这三大皇朝,这几年还在正常举办科举。
毕竟,剩下的那几个皇朝这几年都是战火连天的,想举办科举也没有这个条件。
要知道,考虑到大苍面积之广,自科举开始之日的半年时间,各地就会专门组织起小型运兵车,集中输送各地士子前往帝都参加科举。
毕竟,如此广阔的土地,这么长的路程和距离,如果没有运兵车的话,仅依靠车马赶路,那些离得远一些的,怕是到了帝都之后都是几年之后的事情了。
专门组织起小型运兵车集中输送各地的士子,这也是考虑到大苍现有因素的原因。
而且,那些普通百姓出身的读书人,也很难出得起沿途的车马费。而如果是乘坐运兵车的话,那么,这一路上的吃喝拉撒都是由朝廷免费提供的。
沿途的生活所需,虽然只是最基础的供应,但是,对于那些普通老百姓出身的读书人来说,却已经是可遇不可求了。
这几年,各地烽火,所有的运兵车都被全力保障军用了,光是这一条,就暂时断绝了科举。
这几年的时间里,包括王羽在内的大苍各方势力,都曾经有过恢复科举的想法,甚至有些都开始提上日程了,但临到了那个关口,却终究还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暂时搁置。最直观一点来说,本来是要想着恢复科举了,但却突然又要开始打仗了,可不又得继续推迟了?
而连续这么几年没有举办科举,如果缺官员了,这几年又是如何解决的呢?
那当然是依靠各地官员或者是有名望之人进行推荐了。
但这种制度,本身被推荐起来的,都是清一色的世家之人。
而且,如果真的被推出来的都是有才之人的话,也并非不可以接受。关键是,相比科举来说,纯纯依靠察举来选拔官员,这个质量实在是有些良莠不齐。
沉重一点来说,如果再不尽快恢复科举,而是继续沿用这种复古的察举制度,就算是个白痴,只要家族有力量,就能当高官。
世族这种东西的存在,永远不可否认,他对于社会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但凡事过犹不及,一旦超过了一个度,他就该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一定的阻碍了。如贵族阶级永远是贵族,土地兼并愈发严重,穷人越来越穷,富人越来富,世家通过兼并土地获得收益,控制着整个地区。
故而,对王羽而言,如今,北方已经稍微稳定了下来,重新恢复科举,即使是仅仅在北方这一块区域重新恢复科举,也是如今势在必行的事情了。
“善!”
“再立科举,此事关乎国本,应速速推行!”不少的官员点头赞同道。
至少在场之中,并没有人反对重新恢复科举。
虽然说这几年依靠察举选拔官员,让他们之中的很多人都或多或少的得到了不少好处,但是,他们多数也很清楚,阻拦这件事情并没有什么意义,关键是阻拦不住的!
而且,科举虽然确实会对他们产生一定的冲击,但是,也只是冲击而已。
有人说“世家阻碍了平民的上升通道”,这种看法十分片面,世家为了巩固在朝堂上的优势,会不断在民间吸取优秀人才的,将他们发展为自己的门生。
在这种文化环境之下,门生如果背叛了自己的恩师或者是恩主,是会受到整个社会的唾弃的。故而,就算是这些民间吸引来的优秀人才为官,日后也会成为他们的助力。
至于这些民间的优秀人才乐不乐意给这些世家之人当作门生呢?
那有什么不乐意的?
又不是只是对世家单方面的好处!
日后,他们为官的话,同样也可以享受到世家的政治资源,本来就是互惠互利的事情。
你以为蓝星隋文帝杨坚的科举制是怎么来的?那是杨坚把科举从门阀内部搬到朝堂上来的。
世家爱冒险,喜功业、好进取;科举系的“中小地主~文官”则多数谨小慎微,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日趋保守。
如果将世家比如成大型企业的话,那么,普通百姓也只是一些个体工商户。
以蓝星为例,同样是半壁江山,东晋远远强于南宋,这就是门阀和小地主的区别!
五姓七望叱咤北魏朝堂,并且大大增强了北魏的武德;小地主却匍匐在金朝的铁骑之下,后来侵蚀了金朝的武德,减弱了金朝的力量;这就是门阀和小地主的区别!
南北朝的时候,关陇八大家组建了跨时代的“府兵~豪族制”,逐渐创造了隋朝和唐朝;南宋的时候,长城以南的北方没有诞生出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力量;这就是门阀和小地主的区别!
古代的庄园主、士族、贵族、门阀会为了家族的利益去尚武、研究经书、传承科技、留存艺术、经营财富,乃至立言立德立功,所以对外战争的热情很高涨;由于其家族产业的实力雄厚,积累了管理经验,所以战争的后勤保障很高,对国家有好处;也传承了华夏文明,发展了华夷之辩。
而通过科举制而发展起来的中小地主根本没有能力、没有野心去做这些事情。
至于想要通过科举制发展出新的世家,那可不是简单的事情。想要成为一个世家,可从来不是一代人的事情。绝大多数,最终也只是发展成一个小地主阶级。
“善!”
“既然众卿无异!”
“即日起,礼部昭告天下,明年三月,再兴科举!”
“左相,科举一事,事关重大,此次科举,还麻烦左相一力主持了!”王羽转向赵安陵的方向道。
有了王当之的事情在前,这个时候突然被加担子,赵安陵本能的就是以为又有什么阴谋在等自己!
不过,想了想之后,他就将这没来由的猜测抛之脑后。
连续对他们两个人下手,如果王羽真的这样做的话,那这个吃相就未免太难看了。
虽然不知道未来等待的他的是什么,他成为左相的意图何在?但至少,现在的他还是安全的,还可以再享受一段左相的风光。
而且,科举乃朝廷选官之本,王羽就算是要干什么,也不会在恢复科举这样的事情上发力。
故而,赵安陵经过片刻的迟疑之后,也就印下了这一件事情。
虽然说,主持科举之事,按道理还没有到了让一位丞相出手的地步,基本上交由礼部主持即可。
但是,毕竟是经历了这么多年之后的重新恢复科举,隆重一些,倒也能够理解。
而在不久之后,当北地重新恢复科举的消息传遍大苍之后,“北上,去燕北!”成了时下文人的口号,于是三五成群,或是独行,天下文人开始向燕北汇聚。
虽然说,除了北地能够依靠运兵车及时到达之外,其他大苍各方势力治下的那些才子,靠他们两条腿赶路的话,想要赶到大苍的最北边,那真的很可能是几年之后。
不过,科举对于很多人来说绝对是无比疯狂的一件事情,甚至能够让他们为之拼搏一辈子。
不就是几年的时间吗?
那些天南海北的,在收到这个消息之后,依旧执意要赶往燕北参加科举,搞不好本身就不是为了参加这一次的科举,而是为了参加下一次的科举。
这一次赶不上,还能够赶不上下一次吗?
“王鹏飞这是要借恢复科举的名头,挖空天下有才的学子聚到他的帐下,今后还有何人为我等治理政务!”依旧还没有从四大皇商事件之中抽身而出的轩辕黄疾呼道。
然而,王羽可以恢复科举,那是因为他已经实现了北地的安定。至少,山阳、河东、河北、燕南、燕北几道的学子可以畅通无阻的来参加科举。
但是,他们其他几方势力却没有自己这个基础!
现在他们还没有完全脱离交战的状态,这战火连天的,来参加科举的学子这一路上搞不好就被波及了,在这种情况之下,谁敢大老远的跋山涉水来参加科举?
故而,他们现在就算是想要恢复科举,但也还没有这个基础。
而在这种情况之下,各方势力做出的应对,也就截然不同。
靖王与镇西府不约而同的对内发掘世家的力量,依靠利益交换,来获得大量世家的支持。
尤其是镇西府,在赵匡胤的建议之下,直接喊出了刑不上大夫的口号,一时间得到了大量世家的支持。
本文网址:https://www.powenxue11.com/book/82013/2399993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powenxue11.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