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354搅浑水
推荐阅读:我有一百个分身、战争领主:从厄运之地开始崛起、谍影:命令与征服、致命打击:枪火游侠佣兵路、择日走红、大道惟一、法力无边高大仙、朕真的不务正业、十方乱世,人间武圣!、坐忘长生、
李三跟着小内侍进入裕王府,没过两道门就见到了高拱。
高拱也见过李三,毕竟魏广德的马车基本都是李三在驾。
“广德现在在哪里?”
看着李三行礼后就把手伸进怀里,高拱就抢先问道。
“老爷正在陆府吊唁,他让我带封信过来。”
说着,就把手里的信双手递交给高拱。
高拱接过信抽出来看了几眼,脸上表情微变。
信上的内容,提到那些顾虑,其实高拱昨晚就想到了,只是陆府在他眼里也就那么回事儿,他根本没把陆府的安危考虑在内。
至于嘉靖皇帝那里,高拱也是不在乎的。
要是皇帝真那么在意二王拉拢朝中大臣,那景王和严嵩早就被处置了。
至于魏广德在信中提到的内容,裕王用私人身份前往陆府吊唁,其实和摆开王府仪仗前往有甚么区别,毕竟都是裕王亲临。
不过魏广德的这个提议,和他想要达成的目的并不冲突,所以高拱打算顺着魏广德的意思做。
最起码,这么做了对于裕王也是有好处的。
陆炳和裕王之间,据高拱所知,联系并不多,算不上亲密。
至少在高拱观察所得来的判断,陆炳对裕王和景王似乎都是一视同仁,并没有彼此之分。
也是因此,高拱才从来没有动过要拉拢陆炳的想法,而且他知道陆炳是绝对不会做出选择的。
“你在这里等下。”
示意带人进来的内侍把李三带到旁边上了茶点,自己带着魏广德的信就去见裕王。
他刚和裕王说了今天的安排,没想到就有了一些变化。
裕王对于今日高拱忽然回到裕王府还是很欣喜的,只是高拱来到就和他说了,今日要去陆炳府上吊唁。
对于陆炳,裕王自然早就认识,那还是在宫里的时候。
自从搬出紫禁城后,反而少有见到他了。
实际上听说陆炳因为试药而死,裕王心里还是有些唏嘘的。
或许他这样的人,内心都比较柔软,在旁人看来就是有点软弱。
高拱的提议,裕王只是稍微犹豫就答应下来。
当初派出王府属官去吊唁,不过是按惯例行事,他的身份决定了他不能去,或者说除非宫里有旨意,任何事情他都不方便亲身参与。
即便是长袖善舞的景王,也是没有亲自前去陆府吊唁的,也只是派出王府属官过府吊唁而已。
实际上,二王之中,景王还频繁出入京城官员的府邸,而裕王则显得宅多了,大多数时候都是老老实实呆在自己王府里。
裕王这么痛快的答应高拱的要求,主要也是因为他对高拱的无条件信任。
裕王在屋里等了一会儿,看见高拱手里拿着一封信走回来,连忙起身迎了上去。
很多时候,裕王在高拱面前还真没有亲王的架子,实际上在裕王的心目中,也一直拿高拱当做一个长辈来看待。
“广德这是传来什么消息?”
裕王以为这次又是魏广德提前得到了什么消息,所以派出家人送消息过来,不过高拱却是摇摇头,顺便把手里的信递给了裕王。
“殿下请看看吧。”
这也是高拱在向裕王表态,他和其他人没有背着他做事的打算,一切都是以裕王的利益为重。
裕王接过高拱递来的信看了看,高拱就看见裕王歪头似乎是在回忆,好半天才说道:“若不是看到这信,我都把那一茬给忘了。”
“殿下,信里说的那事儿,你还知道?”
高拱有些惊讶的问道。
魏广德的书信里说出自己的想法,顺带也提到准备放出去的消息,那就是裕王满月时是陆炳抱他到御前的。
听了高拱的话,裕王笑着摇头,“怎么可能,那会儿我才多大啊。
我记得当初听母妃说过此事,高师傅,你也知道,我当初在宫里并不得宠,父皇的注意力全部都在二哥那里,就连四弟的处境也只是比我略好些。”
“既然确有此事自然最好,广德的提议倒是更加完善,也弥补了我之前忽略的,嗯,关于陆家安危的问题。”
高拱说道这里脸上也是挂起了笑容:“既然当初陆大都督对殿下有照拂之情,殿下更应该走这一趟,何况据广德所说,之前他传递来的一些消息都是陆家派人送过来的。”
“李芳,知会下去,我们轻车简从去陆府吊唁。”
“是。”
一旁的太监李芳躬身答应后,随即走到门前,冲门边的小内侍招招手,随即耳语几句。
这边说好,高拱也抽空出去见了李三,让他先回陆府给魏广德报信。
李三骑马离开裕王府不久,两乘小轿就出了裕王府侧门,轿外有十多个精壮汉子护卫着,一行人朝着李三离开的方向一路前进。
裕王虽然轻车简从,但是他的行迹终究还是瞒不过有心人的。
在裕王乘轿离开王府后,京城几家关注裕王的势力都先后得到了消息,只是不少人对裕王此行的目的地不甚了解。
但是随着队伍的不断前进,愈发接近目的地,在队伍临近陆府附近街口时,裕王这次出行的目的地也就呼之欲出了。
盯着裕王一举一动的不止有锦衣卫,还有景王府的人,以及京城内有更高志向的官员派出的家丁。
严世藩也是最早知道裕王行动的人之一,自是他派出去的人盯的不是裕王,而是盯的陆家。
此时严世藩还在内阁帮着严嵩处理公务,他一般上午的时候会在内阁办公,而下午才会出去天酒地,享受温柔乡一直到晚上回府,玩得高兴了彻夜不归也是有的。
此刻,他站在严嵩的公房外听一名家丁小声汇报着刚刚传来的消息。
“你说裕王的轿子直接奔着陆府去了?”
严世藩肥胖的脸上,一双眉毛微微皱起,显得很有喜感,但是此时他的表情却很是不善。
“是的少爷,今天一早,那个魏广德就又去了陆府吊唁,之后就没有离开,只是他的家人却是从陆府牵马走了一阵儿,不久前刚回到陆府,之后我们的发现了裕王爷的轿子正向这边来,那边就送来了消息。”
那家丁小声汇报道。
陆炳死了,严嵩再听闻消息的时候很是惊诧了一阵子,甚至在陆炳还在西苑的时候,他也亲自过去探望。
只是晚上回家,第一时间把严世藩找到书房厉声质问此事。
严世藩自然是不会承认的,哪怕计划已经成功,甚至他们已经知道了陆炳死亡的消息,严世藩依旧没有在严嵩跟前承认此事和他有关。
对于严世藩的死不承认,虽然严嵩直觉认为此事应该是严世藩和景王动的手,可是事已至此徒呼奈何。
他很清楚,用毒毒杀政敌,这是开了一个很不好的先例。
政争当中,为了胜利可以无所不用其极,哪怕是栽赃陷害,蒙蔽圣听都行,只要把政敌整下台,甚至整进监狱,他也不是没人把政敌弄死过,但那都不是用的暗杀的手段,而是堂堂正正在斗争中取胜。
至于之后要对方的性命,那也是在监狱里。
监狱那样的地方,什么事儿都可以发生,那也是在胜负已分的情况下。
严嵩那晚瞪着严世藩半天,也只好无奈的叹着气,吩咐府里的一应吃食以后都要小心谨慎。
他们可以对政敌用下毒这样的下作手段,难保别人不会这样对付他们。
这也是严嵩自始至终都不愿意用这些见不人的勾当的原因,你可以用,别人也能依样画葫芦,最后其实自己也吃亏。
严世藩还真没想到这一茬,在他的印象里,自打老爹严嵩做到首辅位置后,在京城里还有谁敢不给严家面子?
那样的人有,可大多不是被贬官外放到不毛之地,就是已经身首异处,谁还敢害严家?
好吧,或许是顺风顺水惯了,在严世藩的心里就没有被人整的想法。
可这时候听到严嵩吩咐加强府里饮食的安全,严世藩才后知后觉的感觉脊背发凉。
在陆炳被毒死后的这些天里,他也自觉减少了在外面吃饭喝酒的次数,大多数时候都是回府或者在别院里面玩乐。
当然,他也没有耽误正事儿,比如观察宫里的情况,监视陆家的反应。
陆炳接手锦衣卫十数年,早已培养了一支可靠的班底。
虽然随着陆炳的死亡,这些人里面难免有首鼠两端,甚至趁机背叛陆家投到朱希忠门下的人,但是依旧忠于陆家的人也是不少。
而且,这段时间里,朱希忠也没有要全盘接手锦衣卫的动作,毕竟他的根基是在京营。
但不管怎么说,被严嵩一番训斥后,严世藩还是派人盯住了陆家,也派人关注锦衣卫,他还是有些担心陆家依靠锦衣卫查出点什么来。
对于这帮丘八来说,有时候不需要讲证据,只要有充分的怀疑理由,他们就可以动手实施报复,而且手段也是让人防不胜防。
想想赵文华的死,严世藩虽然没有亲眼见到,但是听人说起也是让人毛骨悚然的。
至于民间流传的报应一说,严世藩是绝对不会相信的。
要是真有报应,作恶的时候怎么不遭报应?
今日,盯着陆家的人送来的消息让严世藩有点担心。
实际上在一开始,景王就提出,万一毒杀陆炳的行动失败或者事后被内廷追查该如何应对。
严世藩自然也对此有过考虑,现在内廷中不少人已经听说了他们释放出去的传闻,相信很快就会传到外廷来。
把水搅浑,和高拱猜测的一样,这也是严世藩的打算。
传闻中并没有说是哪位王爷外出就藩,所以裕王和景王自然都有怀疑。
虽然按照太祖定下的制度,裕王上位的几率最大,可是太祖自己都破坏了自己定下的继承制,当今皇帝也不是个因循守旧的主儿。
只能说,一切皆有可能,更何况景王在宫里还有母妃做为奥援,没到最后那一步,还真说不准会怎么样。
对于严家来说,他们退路还真不多。
景王上位,他们严家依旧可以继续现在的生活,而一旦裕王上台,严世藩相信自己除了致仕外再无他途可走,那时候能够全身而退都是难得。
这也是他考虑的最下册,认输,我离开朝堂。
既然是最下册,严世藩自然也会不甘,在知道西苑那两个内侍失踪以后,他们就启动了后手。
目的,自然就是要把污水泼向裕王。
众所周知,严家和陆家有党争,但是拉扯进二王,水就够浑了。
严家和人争斗,不管输赢都会在外面津津乐道,因为几乎都是他们获得最后的胜利,他们可以用胜利者的姿态嘲笑失败者。
而这次,严家包括严世藩在内的人都是缄口不言,其实就是给外界一个他们严家不知道此事的感觉,因为这次的表现和以往大相径庭。
实际上,在严家除了严世藩外,其他人还真不知道此事,根本不怕查。
表面看上去,此事和严家无关,那么就只剩下传言中的二王可能牵扯其中。
景王为了严家出手,或者为了自己出手?
对于大部分清流来说,如果说谁会害陆炳,想来大部分人都会先指着严嵩,然后就是景王。
既然嫌疑这么大,他们还会傻到出手害人吗?
这就是严世藩做这个计划时候考虑要给人的印象,按照计划后面还会有他找的官员上书弹劾景王,然后景王一副受气宝宝的模样,把自己刻画成为事件的受害者。
非此即彼之下,裕王自然就会被人怀疑。
老实人,有时候也是阴着坏。
现在消息还没有传到外廷,裕王怎么就往陆家跑去了?
严世藩有些惊疑不定,不过对家丁之前提到过的魏广德就更是满怀恨意。
毫无疑问,魏广德早不去晚不去,偏偏今日又去陆府吊唁,而裕王也恰恰这时候往陆府跑,说是偶然也得有人信才行。
严家的人对于去陆府吊唁的宾客都是暗中有记录的,魏广德之前去的那次还属于正常行为,许多不认识陆炳的京官也去陆府走了一遭,那是给皇帝的面子。
今日不是什么特殊的时间,魏广德自然不会无缘无故去陆府,特别是哪个家丁。
“问问裕王府那边的消息,还有裕王是不是真进了陆家,查查他去陆家做什么。”
严世藩闭眼望天,好一会儿才开口说道。
高拱也见过李三,毕竟魏广德的马车基本都是李三在驾。
“广德现在在哪里?”
看着李三行礼后就把手伸进怀里,高拱就抢先问道。
“老爷正在陆府吊唁,他让我带封信过来。”
说着,就把手里的信双手递交给高拱。
高拱接过信抽出来看了几眼,脸上表情微变。
信上的内容,提到那些顾虑,其实高拱昨晚就想到了,只是陆府在他眼里也就那么回事儿,他根本没把陆府的安危考虑在内。
至于嘉靖皇帝那里,高拱也是不在乎的。
要是皇帝真那么在意二王拉拢朝中大臣,那景王和严嵩早就被处置了。
至于魏广德在信中提到的内容,裕王用私人身份前往陆府吊唁,其实和摆开王府仪仗前往有甚么区别,毕竟都是裕王亲临。
不过魏广德的这个提议,和他想要达成的目的并不冲突,所以高拱打算顺着魏广德的意思做。
最起码,这么做了对于裕王也是有好处的。
陆炳和裕王之间,据高拱所知,联系并不多,算不上亲密。
至少在高拱观察所得来的判断,陆炳对裕王和景王似乎都是一视同仁,并没有彼此之分。
也是因此,高拱才从来没有动过要拉拢陆炳的想法,而且他知道陆炳是绝对不会做出选择的。
“你在这里等下。”
示意带人进来的内侍把李三带到旁边上了茶点,自己带着魏广德的信就去见裕王。
他刚和裕王说了今天的安排,没想到就有了一些变化。
裕王对于今日高拱忽然回到裕王府还是很欣喜的,只是高拱来到就和他说了,今日要去陆炳府上吊唁。
对于陆炳,裕王自然早就认识,那还是在宫里的时候。
自从搬出紫禁城后,反而少有见到他了。
实际上听说陆炳因为试药而死,裕王心里还是有些唏嘘的。
或许他这样的人,内心都比较柔软,在旁人看来就是有点软弱。
高拱的提议,裕王只是稍微犹豫就答应下来。
当初派出王府属官去吊唁,不过是按惯例行事,他的身份决定了他不能去,或者说除非宫里有旨意,任何事情他都不方便亲身参与。
即便是长袖善舞的景王,也是没有亲自前去陆府吊唁的,也只是派出王府属官过府吊唁而已。
实际上,二王之中,景王还频繁出入京城官员的府邸,而裕王则显得宅多了,大多数时候都是老老实实呆在自己王府里。
裕王这么痛快的答应高拱的要求,主要也是因为他对高拱的无条件信任。
裕王在屋里等了一会儿,看见高拱手里拿着一封信走回来,连忙起身迎了上去。
很多时候,裕王在高拱面前还真没有亲王的架子,实际上在裕王的心目中,也一直拿高拱当做一个长辈来看待。
“广德这是传来什么消息?”
裕王以为这次又是魏广德提前得到了什么消息,所以派出家人送消息过来,不过高拱却是摇摇头,顺便把手里的信递给了裕王。
“殿下请看看吧。”
这也是高拱在向裕王表态,他和其他人没有背着他做事的打算,一切都是以裕王的利益为重。
裕王接过高拱递来的信看了看,高拱就看见裕王歪头似乎是在回忆,好半天才说道:“若不是看到这信,我都把那一茬给忘了。”
“殿下,信里说的那事儿,你还知道?”
高拱有些惊讶的问道。
魏广德的书信里说出自己的想法,顺带也提到准备放出去的消息,那就是裕王满月时是陆炳抱他到御前的。
听了高拱的话,裕王笑着摇头,“怎么可能,那会儿我才多大啊。
我记得当初听母妃说过此事,高师傅,你也知道,我当初在宫里并不得宠,父皇的注意力全部都在二哥那里,就连四弟的处境也只是比我略好些。”
“既然确有此事自然最好,广德的提议倒是更加完善,也弥补了我之前忽略的,嗯,关于陆家安危的问题。”
高拱说道这里脸上也是挂起了笑容:“既然当初陆大都督对殿下有照拂之情,殿下更应该走这一趟,何况据广德所说,之前他传递来的一些消息都是陆家派人送过来的。”
“李芳,知会下去,我们轻车简从去陆府吊唁。”
“是。”
一旁的太监李芳躬身答应后,随即走到门前,冲门边的小内侍招招手,随即耳语几句。
这边说好,高拱也抽空出去见了李三,让他先回陆府给魏广德报信。
李三骑马离开裕王府不久,两乘小轿就出了裕王府侧门,轿外有十多个精壮汉子护卫着,一行人朝着李三离开的方向一路前进。
裕王虽然轻车简从,但是他的行迹终究还是瞒不过有心人的。
在裕王乘轿离开王府后,京城几家关注裕王的势力都先后得到了消息,只是不少人对裕王此行的目的地不甚了解。
但是随着队伍的不断前进,愈发接近目的地,在队伍临近陆府附近街口时,裕王这次出行的目的地也就呼之欲出了。
盯着裕王一举一动的不止有锦衣卫,还有景王府的人,以及京城内有更高志向的官员派出的家丁。
严世藩也是最早知道裕王行动的人之一,自是他派出去的人盯的不是裕王,而是盯的陆家。
此时严世藩还在内阁帮着严嵩处理公务,他一般上午的时候会在内阁办公,而下午才会出去天酒地,享受温柔乡一直到晚上回府,玩得高兴了彻夜不归也是有的。
此刻,他站在严嵩的公房外听一名家丁小声汇报着刚刚传来的消息。
“你说裕王的轿子直接奔着陆府去了?”
严世藩肥胖的脸上,一双眉毛微微皱起,显得很有喜感,但是此时他的表情却很是不善。
“是的少爷,今天一早,那个魏广德就又去了陆府吊唁,之后就没有离开,只是他的家人却是从陆府牵马走了一阵儿,不久前刚回到陆府,之后我们的发现了裕王爷的轿子正向这边来,那边就送来了消息。”
那家丁小声汇报道。
陆炳死了,严嵩再听闻消息的时候很是惊诧了一阵子,甚至在陆炳还在西苑的时候,他也亲自过去探望。
只是晚上回家,第一时间把严世藩找到书房厉声质问此事。
严世藩自然是不会承认的,哪怕计划已经成功,甚至他们已经知道了陆炳死亡的消息,严世藩依旧没有在严嵩跟前承认此事和他有关。
对于严世藩的死不承认,虽然严嵩直觉认为此事应该是严世藩和景王动的手,可是事已至此徒呼奈何。
他很清楚,用毒毒杀政敌,这是开了一个很不好的先例。
政争当中,为了胜利可以无所不用其极,哪怕是栽赃陷害,蒙蔽圣听都行,只要把政敌整下台,甚至整进监狱,他也不是没人把政敌弄死过,但那都不是用的暗杀的手段,而是堂堂正正在斗争中取胜。
至于之后要对方的性命,那也是在监狱里。
监狱那样的地方,什么事儿都可以发生,那也是在胜负已分的情况下。
严嵩那晚瞪着严世藩半天,也只好无奈的叹着气,吩咐府里的一应吃食以后都要小心谨慎。
他们可以对政敌用下毒这样的下作手段,难保别人不会这样对付他们。
这也是严嵩自始至终都不愿意用这些见不人的勾当的原因,你可以用,别人也能依样画葫芦,最后其实自己也吃亏。
严世藩还真没想到这一茬,在他的印象里,自打老爹严嵩做到首辅位置后,在京城里还有谁敢不给严家面子?
那样的人有,可大多不是被贬官外放到不毛之地,就是已经身首异处,谁还敢害严家?
好吧,或许是顺风顺水惯了,在严世藩的心里就没有被人整的想法。
可这时候听到严嵩吩咐加强府里饮食的安全,严世藩才后知后觉的感觉脊背发凉。
在陆炳被毒死后的这些天里,他也自觉减少了在外面吃饭喝酒的次数,大多数时候都是回府或者在别院里面玩乐。
当然,他也没有耽误正事儿,比如观察宫里的情况,监视陆家的反应。
陆炳接手锦衣卫十数年,早已培养了一支可靠的班底。
虽然随着陆炳的死亡,这些人里面难免有首鼠两端,甚至趁机背叛陆家投到朱希忠门下的人,但是依旧忠于陆家的人也是不少。
而且,这段时间里,朱希忠也没有要全盘接手锦衣卫的动作,毕竟他的根基是在京营。
但不管怎么说,被严嵩一番训斥后,严世藩还是派人盯住了陆家,也派人关注锦衣卫,他还是有些担心陆家依靠锦衣卫查出点什么来。
对于这帮丘八来说,有时候不需要讲证据,只要有充分的怀疑理由,他们就可以动手实施报复,而且手段也是让人防不胜防。
想想赵文华的死,严世藩虽然没有亲眼见到,但是听人说起也是让人毛骨悚然的。
至于民间流传的报应一说,严世藩是绝对不会相信的。
要是真有报应,作恶的时候怎么不遭报应?
今日,盯着陆家的人送来的消息让严世藩有点担心。
实际上在一开始,景王就提出,万一毒杀陆炳的行动失败或者事后被内廷追查该如何应对。
严世藩自然也对此有过考虑,现在内廷中不少人已经听说了他们释放出去的传闻,相信很快就会传到外廷来。
把水搅浑,和高拱猜测的一样,这也是严世藩的打算。
传闻中并没有说是哪位王爷外出就藩,所以裕王和景王自然都有怀疑。
虽然按照太祖定下的制度,裕王上位的几率最大,可是太祖自己都破坏了自己定下的继承制,当今皇帝也不是个因循守旧的主儿。
只能说,一切皆有可能,更何况景王在宫里还有母妃做为奥援,没到最后那一步,还真说不准会怎么样。
对于严家来说,他们退路还真不多。
景王上位,他们严家依旧可以继续现在的生活,而一旦裕王上台,严世藩相信自己除了致仕外再无他途可走,那时候能够全身而退都是难得。
这也是他考虑的最下册,认输,我离开朝堂。
既然是最下册,严世藩自然也会不甘,在知道西苑那两个内侍失踪以后,他们就启动了后手。
目的,自然就是要把污水泼向裕王。
众所周知,严家和陆家有党争,但是拉扯进二王,水就够浑了。
严家和人争斗,不管输赢都会在外面津津乐道,因为几乎都是他们获得最后的胜利,他们可以用胜利者的姿态嘲笑失败者。
而这次,严家包括严世藩在内的人都是缄口不言,其实就是给外界一个他们严家不知道此事的感觉,因为这次的表现和以往大相径庭。
实际上,在严家除了严世藩外,其他人还真不知道此事,根本不怕查。
表面看上去,此事和严家无关,那么就只剩下传言中的二王可能牵扯其中。
景王为了严家出手,或者为了自己出手?
对于大部分清流来说,如果说谁会害陆炳,想来大部分人都会先指着严嵩,然后就是景王。
既然嫌疑这么大,他们还会傻到出手害人吗?
这就是严世藩做这个计划时候考虑要给人的印象,按照计划后面还会有他找的官员上书弹劾景王,然后景王一副受气宝宝的模样,把自己刻画成为事件的受害者。
非此即彼之下,裕王自然就会被人怀疑。
老实人,有时候也是阴着坏。
现在消息还没有传到外廷,裕王怎么就往陆家跑去了?
严世藩有些惊疑不定,不过对家丁之前提到过的魏广德就更是满怀恨意。
毫无疑问,魏广德早不去晚不去,偏偏今日又去陆府吊唁,而裕王也恰恰这时候往陆府跑,说是偶然也得有人信才行。
严家的人对于去陆府吊唁的宾客都是暗中有记录的,魏广德之前去的那次还属于正常行为,许多不认识陆炳的京官也去陆府走了一遭,那是给皇帝的面子。
今日不是什么特殊的时间,魏广德自然不会无缘无故去陆府,特别是哪个家丁。
“问问裕王府那边的消息,还有裕王是不是真进了陆家,查查他去陆家做什么。”
严世藩闭眼望天,好一会儿才开口说道。
本文网址:https://www.powenxue11.com/book/82004/2399409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powenxue11.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