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文学 > 都市言情 > 大明:史上最狠暴君 > 第991章 水利(4)

第991章 水利(4)

推荐阅读:我有一百个分身战争领主:从厄运之地开始崛起谍影:命令与征服致命打击:枪火游侠佣兵路择日走红大道惟一法力无边高大仙朕真的不务正业十方乱世,人间武圣!坐忘长生

    第991章 水利(4)
    “下设直隶厅?这不与巡河御史冲突了?”
    “是啊,今后到底是听直隶厅的,还是听巡河御史的?”
    “不会是把巡河御史裁撤了吧?”
    “不过说起来,如果黄河、运河、淮河皆设直隶厅的话,今后三河出现问题,就能找到解决渠道了。”
    “但陛下此前不是特设有漕运总署吗?这在水利总署内下设运河直隶厅,漕署这边真会同意吗?”
    刘荣嗣的话音刚落,聚集在殿内的诸臣,不少都露出惊愕的神情,随之而来的是各种议论的声音。
    本身河道总署更名为水利总署,就已经够让人震惊的了,现在牵扯到具体的水利事务,又在水利总署下设诸直隶厅,这牵扯到的就更多了,甚至闹不好,此事传到朝野间,势必也会引起更大争议的。
    坐在宝座上的朱由校,静静的看着眼前一幕,他没有任何的不悦,甚至都没有出言去讲什么。
    水利总署筹建了,想要发挥其应有作用,那么刘荣嗣这帮大臣,就必须要树立起权威与震慑才行。
    不然想解决好水利诸事,那想都不要去想。
    哪怕今后直拨再多专项银,也无法解决此事。
    “诸位静一下。”
    此等态势下,一直沉默的袁继咸,在看了眼刘荣嗣后,便上前朗声道:“关于水利总署下设诸直隶厅,水署这边已初拟了章程,诸位可以先看一下,有任何问题,本官都会进行解答的。”
    在讲这些时,殿外走进不少宦官,他们搬着一摞摞卷宗,快步朝殿内各处走去,所过之处,都有人给发放卷宗。
    “来让一下。”
    在一些声响下,本乱糟糟的人群,此刻安静下来,方震孺、杨涟、左光斗、黄守才他们拿到卷宗后,便表情各异的翻阅起来。
    他们心底有太多疑惑要解开。
    “下设黄河、长江、运河、淮河诸直隶厅,是为在地方更好掌控情况,水利跟其他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变化很大。”
    在此等态势下,袁继咸拿着一份卷宗,对殿内诸臣道:“为了能有效掌握这些,不管是在中枢层面,亦或是在地方层面,都必须要有集权的形式,如此才能解决可能出现问题。”
    “本官要事先声明一点,下设的直隶厅跟巡河御史不冲突,前者是解决所辖境内出现的各种问题,而巡河御史要做的是监察,为中枢监察,为天下监察,为万民监察,具体的职权分属也很明确。”
    作为分管这一块的袁继咸,有必要给在场众人讲明这些,水利总署筹设了不假,但今下却有一大摊子事要解决,要细化。
    想要从根上去解决水利问题,就必须要有明确的体系才行,只有把做事的,监察的,审计的等等全理顺清楚,关键是各自小的体系下,在理顺的过程中,还要有效去行使各自的职权,这样才能把问题给解决了。
    “这直隶厅细化的够精准啊,仅是黄河直隶厅就在沿途各省设分署,而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又会进一步下设机构,这样一来的话,对黄河的监察就能形成有力掌控啊。”“没错,各地的,将情况汇总到各省,各省的再汇总到黄河直隶厅,这在过去还真没有过啊。”
    “这一办法好啊,今后再出现汛期时,各省各地的情况怎样,其他地方的,都能在第一时间掌控了。”
    “只是这样一来的话,只怕发放的俸禄也不少啊,这部分用银,朝中有司会解决吗?”
    “你没有看到吗?牵扯到俸禄这一块,水利总署会统筹解决,到时会下派到各直隶厅,以解决俸禄问题。”
    “我的乖乖,居然会有这么多职官员额,还有吏役的规模也增多了,河工会择优录用,纳进吏役范畴内。”
    在听完袁继咸所讲后,殿内所聚这帮人,一个个翻阅着手中卷宗,只是在这过程中,他们彼此间交谈着。
    朱由校见到眼前一幕,没有多讲什么,想要办成一件事,就必须要扎本才行,只有这样才能留住人才,不然谁会愿意一直待在这里?
    朱由校一直想要改变的,就是单靠一个科举选拔,让那些寒窗苦读的学子,只需要将圣贤书读好,写好八股文,就能跻身进仕途的现状给逆转了。
    大明需要的官,应该是对应领域下,有对应能力的,而不是说靠读几本书,就可以走马上任了。
    这样太简单,也太容易了。
    大明的官员体系,今后肯定是要调整的。
    围绕治政这块,肯定是以内阁为首,但是现有的有司,必然会进行一次大调整,继而满足于治政需求。
    而除了治政,还有监察,司法,立法等平行体系,将上述这些悉数囊括,才构建起治国这一块的需求。
    以上体系要紧密围绕帝制而转,毕竟这才是大明的根本,倘若脱离了这一实际,那么大明就会不稳当。
    朱由校可不会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事。
    “走吧。”
    在看到殿内诸臣,一个个聊的火热,朱由校起身便离去了,仅水利这一块,在中枢有刘荣嗣、杨方兴、潘玄授、潘玄孺、吕大器、袁继咸这帮大臣,在地方有方震孺、杨涟、左光斗、黄守才这些人,他就相信在这场御前廷议的探讨与碰撞下,水利总署的职权划分,能够逐步明确下来。
    待到这些明确下来,对应的人,都知道自己该做什么,那该在地方的在地方,该在中枢的在中枢。
    他这个大明皇帝,只需将头起好就行了。
    朱由校的离开,很快就引起一些人注意,但恰恰是这些人,在看到天子无声离开了,他们就知道一点,天子召开的这场御前廷议,其根本不是天子讲什么,而是针对于水利总署的种种,有任何想法都能大胆讲出来。
    毕竟今后大明所辖江河湖诸事,要靠水利总署去解决,不能说现在不明确,后续又出现问题,那就闹笑话了,也是这样,使得这场御前廷议变得不一样了。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powenxue11.com/book/81026/2371260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powenxue11.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