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绝书
推荐阅读:末世之三国无双、极寒之下不养刁民、道修大佬在未来写小说致富、从填线炮灰到横扫千星、全球进化:我移植了至高神心、她也有翻车的一天、科技强国:国宝竟是我自己、宠妾灭妻?反手一纸休书甩渣男脸上、我在星际重著山海经、黄泉逆行、
第141章 绝书
这会诸葛珪正在翻阅着现在牟县令,也就是前费县长的卷牍,越看越觉得此人要彻办。
这前费县长是孝廉出身,任满三年尚书郎外放来他们泰山郡做的费县长,之后三年任满又左迁到了牟县令。可以说,官运亨通。
现在此人只是个费县长就敢贪墨军饷,后面他在牟县,以后再去中央,那得贪墨多少,聚敛多少民脂民膏。所以,必须要在萌芽中就将这苗子给掐死,不然迟早长出祸害来。
按道理如是一般人,明知道此君前途无量,能结个善缘就结个,要知道指不定以后自家子侄就需要这人抬举孝廉呢。
但诸葛珪不是一般人,他们诸葛家清白人家,宁愿不入仕,也不受这样腌臜人的抬举。
他这边正要喊东部督邮过来,让他去牟县巡县。别看督邮一职虽然只是百石掾吏,但却是雄职。有权监督县令长、县丞尉以及县级各种员吏,有权抓捕审问县令长,仅仅不能擅杀而已。当然要是督邮自己要玩命,这抓了后杀了县令的也不是没有。
东部督邮虽然是太守张举所辟,但与他素来交好,是勇于任事的,将这事交给此君,不会失望的。
但这会诸葛珪看见记室史边伟走进来了,立马展颜,起身就要招呼边伟。
虽然边伟是太守张举那的人,但他诸葛珪交人从来不看他是谁的人,而只看这人是什么人。而边伟就无疑是他欣赏的一类人。家世清白,风流文辩,辞藻富逸,是个人才。
诸葛珪起身迎边伟入座,笑道:
“士哉,怎么今日有闲到我这里。你来的正好,我最近得了一份张伯英的草书帖,你来看看。”
说着诸葛珪就带边伟移步到边厢静室,拿出一卷书帖。一边递还一边赞道:
“没想到老司农戎马一生,生的儿子却善文如圣。士哉你是不知道,现在张伯英的书贴,在京都可以说是片纸不遗。就这份帖,也是我太学同窗送我的重礼。”
边伟有城府,就是心里念想着张举吩咐的事,面上仍不动声色,他打开这书贴,细细一看,就知笔法精湛,赞道:
“这草书一道虽只是本朝才兴,但非是小道。先有齐相杜度,号称善作。后有崔瑗、崔实二先生,亦称皆工。我有幸都见过几人书贴,杜氏字有骨力,而二崔字工巧,现在我看这张伯英的字,可谓二者兼有,超凡入圣矣!”
诸葛珪哈哈大笑:
“果然,我就说士哉伱一定喜欢。来来来,咱们坐下,说说吧,来我这里总不是真来看什么字的吧。”
边伟入座,敛衣拜道:
“惭愧,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也不瞒诸葛君,确实有一事想要与君商量商量。”
“请讲。”
“是有一事,太守让我来问问,是否可以让前费县长张和将所墨的钱都补上,这事就这么算了。要知道,真实办的话,这个张和死定了。郡丞,您也不忍心国家培养的人才就这么虚掷了吧。”
一听是这个事,诸葛珪拂袖而立,斥道:
“有何虚掷的,这等盗奸硕鼠正该受国法处置。要是让彼辈继续逍遥,不知道还要害多少百姓。五十万钱!你知道收这五十万钱,下面的黎庶要死多少吗?黔首之家为了省个几十钱的口算都要埋儿溺女。五十万钱!要死多少?你边士哉,不清楚?”
被训斥的边伟脸青一阵,红一阵,他就知道这事是个苦差,但没办法,不仅为自己,也为眼前的诸葛珪,这事都最好按太守的方法办。
他努力劝谏道:
“郡丞,仆有一言如鲠在喉,不吐不快,此全为仆肺腑之言,请君一听。”
见边伟说的郑重,已经拂袖的诸葛珪又坐了下来,他倒要听这个边士哉如何说。
边伟郑重道:
“郡丞,为官之道的确是要为民请命,但说实际咱是为国家牧民,我们这牧民牧的好不好,本质还是在上官如何评。就是下面办事再多,上面的看不到,不愿看,那又有什么用呢?所以为官之道最重要的就是一团和气,和光同尘。就比如这次费县营兵哗变,要是捅上去,那不是费县一地的事,而是我们整个泰山郡的事。现在府君正处在非常关键的时期,郡丞你又何必强项,要与整个泰山郡府吏们作对。现在这事,只要将军饷补齐,那这事何不如就当没发生呢?”
见诸葛珪就要爆发,边伟突然说了句:
“君贡兄,听我一言,我这是对你好。这官场上你堵了别人路,有些人真的会下狠手的。你来我们泰山为官,可能不太清楚,人都说泰山郡民桀骜难驯,杀官之事时有发生,但你别真觉得那都是山民啊!”
说实话,边伟的提醒已经是非常明显了,就是让诸葛珪向太守张举低点头,不然真会有杀生之祸的。
这下诸葛珪沉默了,那边伟见有效,立马就成热打铁道:
“诸葛兄,我知道你们诸葛家现在就你一人仕宦,你弟还在太学求学,现在还有二子,都未长成。所以诸葛家的未来都需要仰仗诸葛兄啊。”
诸葛珪依然是沉默。
最后边伟知道事情多半是成了,见诸葛珪不说话,只当是文人傲骨,也识趣地不紧逼,就拜辞了。
半晌,诸葛珪动了,他起身在尺书上写下五个字:
“与弟绝别书”
——
泰山郡,牟县,长勺圩。
长勺圩坐落在牟县城西北三十里处,赢县东七十里处,是进出鲁山的最重要的一个出山口。所以很自然,这里形成了一个交易山货的圩市。来自赢县、牟县、奉高的商旅们都来这里用粗盐粗布与鲁山中的山寮们换取山货。
不过和其他圩市不同,这里驻守着一只百人的营兵。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此地过分紧要的地理形势。
自古从中原进攻青州,有三条路线。一条就是沿着济水南岸泰山北麓的一条狭长通道进入,此地由祝阿和历下二城一前一后作为要塞防御此条通道。历史上耿弇伐张步就是走的这条路。
而另外两条都是历史上鲁国曾走的。一条是从赢县的泰山和鲁山之间的山道穿行,从土鼓县出,就能进入青州腹地鲁北平原。另一条就是从牟县走,穿沂山蒙山之间的山道,出临朐县,可以直插青州重城临淄。
而这两条通道都坐落在汶水两侧的莱芜谷地之间。可以这么说,莱芜谷地是齐鲁之间最重要的咽喉地区。
所以在这片谷地上,奉高、赢县,牟县,三城呈一个品字型将莱芜谷地牢牢围住。
泰山郡常备的营兵有三千。其中五百兵驻费县,守尼蒙通道,控徐州入泰山郡的东部通道。然后郡治奉高有常备营兵一千,拱卫郡治。之后赢县驻兵五百,守泰山鲁山之间的山道;牟县驻兵五百,守鲁山沂山之间的山道,其余各守别的县城,或驻兵五十,或驻兵一百,甚至有些地方都没。而这长勺圩一个小小的圩市,竟然能驻兵一百,就可见泰山郡上面对此地的重视。
今日是长勺圩的大集,附近乡里的山寮里户都涌进了这片圩市,好不热闹。
这会,一处地摊上,摊上卖的都是些带泥的小物件,有戈头、有铜箭簇,甚至还有锈迹斑斑的铜剑,一看就是从土里挖的老物件。
这吸引来了两个包着黑巾头的汉子,他们蹲在摊前,边扒拉着这些小物件,边问:
“这都哪捣鼓来的?看有些年份。”
商贩正在那眯着眼瞌睡,这午日的阳光就是这样,直晒着人打瞌睡。被这话惊醒后,那人赶忙道:
“就这片挖的,都是好东西。放家里,辟邪。”
“这土里出来的?还辟邪?”
一听这两人不信,那商贩急了,这话一定要反驳,不然自己的东西在这片可卖不出了。他急道:
“就是这土里的他才辟邪,你不知道这土里的兵戈都是鬼将鬼卒用,专杀那些游魂野鬼。你将这些戈矛放家里,寻常邪祟怎敢来?”
这话说得有点道理,边上一个黑巾头摸了摸戈头上的泥,对边上同伴说:
“这东西估摸就是以前齐鲁相争时的战场遗物,咱来都来了,买一把回去,也有个说头。”
说着就回首问商贩:
“这戈头几钱?”
一听有生意,那商贩伸出了三个指头:
“这个数。”
“三十钱?”
商贩摇头,伸出的三个指头,又比划了一下。
二黑巾头懂了,接着不约而同起身,转到下面一个商贩。
开玩笑呢,三百钱?一把破戈要三百钱,咋不去抢?
二人正要走,那商贩一把就抓住一人的手,神神秘秘道:
“汉子,我孙二这对眼就没看错过,你二人头上龙盘虎踞,日后必是将侯之命,这把古戈正兴你二人,更助你二人添杀伐气,走过就是错过。”
二黑巾头听这话,眼色就是一凝,其中一个手已经别在宽袖里了,然后森然道:
“那你可千万要看破别说破哦,不然……”
此人正要威胁,突然圩市外喧哗声起,接着就听到一阵阵警备鼓大作,把守圩市的营兵们大喊:
“来贼了,备兵啊!”
(本章完)
这会诸葛珪正在翻阅着现在牟县令,也就是前费县长的卷牍,越看越觉得此人要彻办。
这前费县长是孝廉出身,任满三年尚书郎外放来他们泰山郡做的费县长,之后三年任满又左迁到了牟县令。可以说,官运亨通。
现在此人只是个费县长就敢贪墨军饷,后面他在牟县,以后再去中央,那得贪墨多少,聚敛多少民脂民膏。所以,必须要在萌芽中就将这苗子给掐死,不然迟早长出祸害来。
按道理如是一般人,明知道此君前途无量,能结个善缘就结个,要知道指不定以后自家子侄就需要这人抬举孝廉呢。
但诸葛珪不是一般人,他们诸葛家清白人家,宁愿不入仕,也不受这样腌臜人的抬举。
他这边正要喊东部督邮过来,让他去牟县巡县。别看督邮一职虽然只是百石掾吏,但却是雄职。有权监督县令长、县丞尉以及县级各种员吏,有权抓捕审问县令长,仅仅不能擅杀而已。当然要是督邮自己要玩命,这抓了后杀了县令的也不是没有。
东部督邮虽然是太守张举所辟,但与他素来交好,是勇于任事的,将这事交给此君,不会失望的。
但这会诸葛珪看见记室史边伟走进来了,立马展颜,起身就要招呼边伟。
虽然边伟是太守张举那的人,但他诸葛珪交人从来不看他是谁的人,而只看这人是什么人。而边伟就无疑是他欣赏的一类人。家世清白,风流文辩,辞藻富逸,是个人才。
诸葛珪起身迎边伟入座,笑道:
“士哉,怎么今日有闲到我这里。你来的正好,我最近得了一份张伯英的草书帖,你来看看。”
说着诸葛珪就带边伟移步到边厢静室,拿出一卷书帖。一边递还一边赞道:
“没想到老司农戎马一生,生的儿子却善文如圣。士哉你是不知道,现在张伯英的书贴,在京都可以说是片纸不遗。就这份帖,也是我太学同窗送我的重礼。”
边伟有城府,就是心里念想着张举吩咐的事,面上仍不动声色,他打开这书贴,细细一看,就知笔法精湛,赞道:
“这草书一道虽只是本朝才兴,但非是小道。先有齐相杜度,号称善作。后有崔瑗、崔实二先生,亦称皆工。我有幸都见过几人书贴,杜氏字有骨力,而二崔字工巧,现在我看这张伯英的字,可谓二者兼有,超凡入圣矣!”
诸葛珪哈哈大笑:
“果然,我就说士哉伱一定喜欢。来来来,咱们坐下,说说吧,来我这里总不是真来看什么字的吧。”
边伟入座,敛衣拜道:
“惭愧,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也不瞒诸葛君,确实有一事想要与君商量商量。”
“请讲。”
“是有一事,太守让我来问问,是否可以让前费县长张和将所墨的钱都补上,这事就这么算了。要知道,真实办的话,这个张和死定了。郡丞,您也不忍心国家培养的人才就这么虚掷了吧。”
一听是这个事,诸葛珪拂袖而立,斥道:
“有何虚掷的,这等盗奸硕鼠正该受国法处置。要是让彼辈继续逍遥,不知道还要害多少百姓。五十万钱!你知道收这五十万钱,下面的黎庶要死多少吗?黔首之家为了省个几十钱的口算都要埋儿溺女。五十万钱!要死多少?你边士哉,不清楚?”
被训斥的边伟脸青一阵,红一阵,他就知道这事是个苦差,但没办法,不仅为自己,也为眼前的诸葛珪,这事都最好按太守的方法办。
他努力劝谏道:
“郡丞,仆有一言如鲠在喉,不吐不快,此全为仆肺腑之言,请君一听。”
见边伟说的郑重,已经拂袖的诸葛珪又坐了下来,他倒要听这个边士哉如何说。
边伟郑重道:
“郡丞,为官之道的确是要为民请命,但说实际咱是为国家牧民,我们这牧民牧的好不好,本质还是在上官如何评。就是下面办事再多,上面的看不到,不愿看,那又有什么用呢?所以为官之道最重要的就是一团和气,和光同尘。就比如这次费县营兵哗变,要是捅上去,那不是费县一地的事,而是我们整个泰山郡的事。现在府君正处在非常关键的时期,郡丞你又何必强项,要与整个泰山郡府吏们作对。现在这事,只要将军饷补齐,那这事何不如就当没发生呢?”
见诸葛珪就要爆发,边伟突然说了句:
“君贡兄,听我一言,我这是对你好。这官场上你堵了别人路,有些人真的会下狠手的。你来我们泰山为官,可能不太清楚,人都说泰山郡民桀骜难驯,杀官之事时有发生,但你别真觉得那都是山民啊!”
说实话,边伟的提醒已经是非常明显了,就是让诸葛珪向太守张举低点头,不然真会有杀生之祸的。
这下诸葛珪沉默了,那边伟见有效,立马就成热打铁道:
“诸葛兄,我知道你们诸葛家现在就你一人仕宦,你弟还在太学求学,现在还有二子,都未长成。所以诸葛家的未来都需要仰仗诸葛兄啊。”
诸葛珪依然是沉默。
最后边伟知道事情多半是成了,见诸葛珪不说话,只当是文人傲骨,也识趣地不紧逼,就拜辞了。
半晌,诸葛珪动了,他起身在尺书上写下五个字:
“与弟绝别书”
——
泰山郡,牟县,长勺圩。
长勺圩坐落在牟县城西北三十里处,赢县东七十里处,是进出鲁山的最重要的一个出山口。所以很自然,这里形成了一个交易山货的圩市。来自赢县、牟县、奉高的商旅们都来这里用粗盐粗布与鲁山中的山寮们换取山货。
不过和其他圩市不同,这里驻守着一只百人的营兵。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此地过分紧要的地理形势。
自古从中原进攻青州,有三条路线。一条就是沿着济水南岸泰山北麓的一条狭长通道进入,此地由祝阿和历下二城一前一后作为要塞防御此条通道。历史上耿弇伐张步就是走的这条路。
而另外两条都是历史上鲁国曾走的。一条是从赢县的泰山和鲁山之间的山道穿行,从土鼓县出,就能进入青州腹地鲁北平原。另一条就是从牟县走,穿沂山蒙山之间的山道,出临朐县,可以直插青州重城临淄。
而这两条通道都坐落在汶水两侧的莱芜谷地之间。可以这么说,莱芜谷地是齐鲁之间最重要的咽喉地区。
所以在这片谷地上,奉高、赢县,牟县,三城呈一个品字型将莱芜谷地牢牢围住。
泰山郡常备的营兵有三千。其中五百兵驻费县,守尼蒙通道,控徐州入泰山郡的东部通道。然后郡治奉高有常备营兵一千,拱卫郡治。之后赢县驻兵五百,守泰山鲁山之间的山道;牟县驻兵五百,守鲁山沂山之间的山道,其余各守别的县城,或驻兵五十,或驻兵一百,甚至有些地方都没。而这长勺圩一个小小的圩市,竟然能驻兵一百,就可见泰山郡上面对此地的重视。
今日是长勺圩的大集,附近乡里的山寮里户都涌进了这片圩市,好不热闹。
这会,一处地摊上,摊上卖的都是些带泥的小物件,有戈头、有铜箭簇,甚至还有锈迹斑斑的铜剑,一看就是从土里挖的老物件。
这吸引来了两个包着黑巾头的汉子,他们蹲在摊前,边扒拉着这些小物件,边问:
“这都哪捣鼓来的?看有些年份。”
商贩正在那眯着眼瞌睡,这午日的阳光就是这样,直晒着人打瞌睡。被这话惊醒后,那人赶忙道:
“就这片挖的,都是好东西。放家里,辟邪。”
“这土里出来的?还辟邪?”
一听这两人不信,那商贩急了,这话一定要反驳,不然自己的东西在这片可卖不出了。他急道:
“就是这土里的他才辟邪,你不知道这土里的兵戈都是鬼将鬼卒用,专杀那些游魂野鬼。你将这些戈矛放家里,寻常邪祟怎敢来?”
这话说得有点道理,边上一个黑巾头摸了摸戈头上的泥,对边上同伴说:
“这东西估摸就是以前齐鲁相争时的战场遗物,咱来都来了,买一把回去,也有个说头。”
说着就回首问商贩:
“这戈头几钱?”
一听有生意,那商贩伸出了三个指头:
“这个数。”
“三十钱?”
商贩摇头,伸出的三个指头,又比划了一下。
二黑巾头懂了,接着不约而同起身,转到下面一个商贩。
开玩笑呢,三百钱?一把破戈要三百钱,咋不去抢?
二人正要走,那商贩一把就抓住一人的手,神神秘秘道:
“汉子,我孙二这对眼就没看错过,你二人头上龙盘虎踞,日后必是将侯之命,这把古戈正兴你二人,更助你二人添杀伐气,走过就是错过。”
二黑巾头听这话,眼色就是一凝,其中一个手已经别在宽袖里了,然后森然道:
“那你可千万要看破别说破哦,不然……”
此人正要威胁,突然圩市外喧哗声起,接着就听到一阵阵警备鼓大作,把守圩市的营兵们大喊:
“来贼了,备兵啊!”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powenxue11.com/book/79915/2325222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powenxue11.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