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1.第1311章 11310 女人,是不被允许犯错
推荐阅读:末世之三国无双、极寒之下不养刁民、道修大佬在未来写小说致富、从填线炮灰到横扫千星、全球进化:我移植了至高神心、她也有翻车的一天、科技强国:国宝竟是我自己、宠妾灭妻?反手一纸休书甩渣男脸上、我在星际重著山海经、黄泉逆行、
女记者的计划完全不复杂。
毕竟作为类似随军记者,拥有一整节「新闻车厢」的电影报道团的重要成员,再加上多年担任《信号》杂志驻巴黎首席特派记者积累的人脉,女记者拥有相当大的影响力。
即便是在第三帝国“无限经费”支持下选角一直没有停止过的凯蒂夫人,和女记者的关系也日益紧密。
“派遣一支外拍小队?”日理万机的凯蒂夫人,从堆满办公桌的演员档案上抬起头来。
“对。”女记者将整理好的文件夹递给凯蒂夫人:“您先看。”
文件夹上前第三帝国军械和弹药部长弗里茨·托特的签名尤其显眼。凯蒂夫人伸手接过,再与女记者四目相对,顿时了然于胸:“想必您也是受人所托。”
“一切都瞒不过您,夫人。”女记者完全没有说谎。
“《关于‘sa3快速列车’的特殊战斗场景拍摄……》”凯蒂夫人立轻轻点头:“所以,这是军械和弹药部的拍摄请求。”
“还有帝国交通部。”女记者完全称得上人脉广泛。
“我听说过这个‘雄心勃勃’的计划。然而毕竟是战争时期。帝国所有的资源都要为打赢这场大战役服务。120亿帝国马克,这是天文数字。”凯蒂夫人的上流交际圈也同样广泛。
“您说的全对。所以,如果能提前让帝国雄心勃勃的‘宽轨铁路计划’在电影中实现,这无疑是极大的鼓舞。”女记者说到了最重要的宣传意义。
事实上按照历史进程,“宽轨铁路”计划也真真切切的被贯彻执行了下来。最迟到1944年秋季,德国就成功试验了3公里长的3000毫米宽轨铁路。原本按照计划,宽轨铁路的工程将率先在德国北部港口城市汉堡和奥地利林茨市的这一段距离上开始建造。
也就是说,最迟到1944年时,所有与“宽轨铁路”计划相关的难题都被攻克,而且完成了包括“电力/柴油混动车头”、“无砟轨道”等在内的全部技术储备。参考先军后民的原则,军用sa3快速列车在民用版之前就已提前完成。
被纳粹德国政府称为“德军炮台之父”的弗里茨·托特博士是一位一战老兵,1922年加入纳粹党,1933年负责德国公路建设,建立了全国高速公路网络。1938年成立半军事化“托特组织”,负责修建“大西洋壁垒”和其他军事要塞。1940年任命为军械和弹药部长,1942年2月8日,他离开希特勒狼穴总部返回的时候,由于飞机失事死亡。在1944年2月8日托特死亡二周年(也有认为是1943年11月12日),希特勒为了纪念托特博士,特设立弗里茨·托特博士奖章,授予对战争有重要贡献的发明和创造。
显然,凯蒂夫人所说的“受人所托”,一定不是指弗里茨·托特本人,而文件夹上的本人签名,更多的也是出于一种怀念。
很有可能,这个雄心勃勃的“宽轨铁路”计划,虽然被贯彻执行了下来,可失去了弗里茨·托特本人的大力推进,进度已远不如从前。这才有了女记者“受人所托”的特殊拍摄计划。目的就是为了大力宣传,引发国民的热情,为“宽轨铁路”计划注入新活力。加快整个计划的推进。
逻辑完全成立,细节毫无问题。
所以,凯蒂夫人完全没有拒绝的理由:“这次特殊拍摄的导演是谁?”
“莱妮·里芬施塔尔。”
“啊……”凯蒂夫人已经想到了;“所以你们的牢固友情始于共同经历的柏林奥运会。”
“是的,夫人。”女记者的回忆在目光中闪动。
1936年,柏林准备举办第1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台3年的纳粹党正如日中天,希特勒借此良机想把纳粹德国辉煌的经济、政治、文化、体育情景展示给全世界。
怎么展示呢?
最有力的方式当然是电影!
谁来执导呢?
除了莱妮·里芬施塔尔还能有谁?
为了确保这项重大任务的完成,纳粹政权不惜再次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这一次,莱妮·里芬施塔尔不仅集导演、编剧与剪辑等诸项重任于一身,而且统领着一支由43人组成的庞大摄制组。还提供了40辆专用汽车,一幢位于运动场附近拥有120张床铺的办公宿舍楼,一个电影器材库,以及一个可供300人进餐的食堂,专门供摄制组人员使用。
而莱妮·里芬施塔尔也没有让希特勒失望,第一次把奥林匹克圣火从希腊传递到举办地柏林!第一次为奥林匹克运动会拍摄纪录片!第一次比赛时的慢动作!第一次从地面仰拍的镜头!第一次从飞艇向下俯拍的全景!第一次摄像机与跳水运动员保持同步!第一次轨道跟拍100米赛跑……
可以说,现在人们经常看到的体育比赛拍摄手法,很多都是当年莱妮·里芬施塔尔开创并流传下来的。
希特勒称此片为“对纳粹党壮美的无与伦比的赞颂”。从这两部影片后,莱妮·里芬施塔尔被欧洲媒体称为:第三帝国的电影天使!成为纳粹德国著名的一个符号!
二战结束后,莱妮·里芬施塔尔因为和希特勒、戈培尔、希姆莱等纳粹高层交好的关系,先是被被美军逮捕,后又成为法军的阶下囚,先后五次被投入盟军监狱。盟军为了确认希特勒的死亡,不厌其烦的多次询问被认为是元首情妇的莱妮·里芬施塔尔与希特勒相处的细节。随后在监狱中度过了4年时光,还一度被关进精神病院。
在西德的非纳粹化(entnazifizierung)运动中,莱妮·里芬施塔尔是希特勒情妇的各种八卦不翼而飞,就算1952年,西柏林法庭做出终审判决:“「莱妮·里芬施塔尔没有从事过应受惩处的支持纳粹统治的政治活动,没有致力于建立与自己艺术事业无关的联系,她与希特勒之间不存在暧昧关系。」”也没能阻止谣言的传播,而且她本人也因为纳粹时代巨大的成功更受到欧美电影人的排斥。
战后,为纳粹工作过的卡拉扬、海德格尔等艺术家都恢复了正常的生活,只有她孤独地生活在慕尼黑郊外的寓所中。她常感叹:“女人,是不被允许犯错的。”
当然,就像所有类现实剧情人物一样,女记者认识的莱妮·里芬施塔尔,其实是1993年个人传记电影《图像的力量:莱妮·里芬施塔尔(die macht der bilder: leni riefenstahl)》中的剧中人。
并不是现实世界的那个她,请注意。
毕竟作为类似随军记者,拥有一整节「新闻车厢」的电影报道团的重要成员,再加上多年担任《信号》杂志驻巴黎首席特派记者积累的人脉,女记者拥有相当大的影响力。
即便是在第三帝国“无限经费”支持下选角一直没有停止过的凯蒂夫人,和女记者的关系也日益紧密。
“派遣一支外拍小队?”日理万机的凯蒂夫人,从堆满办公桌的演员档案上抬起头来。
“对。”女记者将整理好的文件夹递给凯蒂夫人:“您先看。”
文件夹上前第三帝国军械和弹药部长弗里茨·托特的签名尤其显眼。凯蒂夫人伸手接过,再与女记者四目相对,顿时了然于胸:“想必您也是受人所托。”
“一切都瞒不过您,夫人。”女记者完全没有说谎。
“《关于‘sa3快速列车’的特殊战斗场景拍摄……》”凯蒂夫人立轻轻点头:“所以,这是军械和弹药部的拍摄请求。”
“还有帝国交通部。”女记者完全称得上人脉广泛。
“我听说过这个‘雄心勃勃’的计划。然而毕竟是战争时期。帝国所有的资源都要为打赢这场大战役服务。120亿帝国马克,这是天文数字。”凯蒂夫人的上流交际圈也同样广泛。
“您说的全对。所以,如果能提前让帝国雄心勃勃的‘宽轨铁路计划’在电影中实现,这无疑是极大的鼓舞。”女记者说到了最重要的宣传意义。
事实上按照历史进程,“宽轨铁路”计划也真真切切的被贯彻执行了下来。最迟到1944年秋季,德国就成功试验了3公里长的3000毫米宽轨铁路。原本按照计划,宽轨铁路的工程将率先在德国北部港口城市汉堡和奥地利林茨市的这一段距离上开始建造。
也就是说,最迟到1944年时,所有与“宽轨铁路”计划相关的难题都被攻克,而且完成了包括“电力/柴油混动车头”、“无砟轨道”等在内的全部技术储备。参考先军后民的原则,军用sa3快速列车在民用版之前就已提前完成。
被纳粹德国政府称为“德军炮台之父”的弗里茨·托特博士是一位一战老兵,1922年加入纳粹党,1933年负责德国公路建设,建立了全国高速公路网络。1938年成立半军事化“托特组织”,负责修建“大西洋壁垒”和其他军事要塞。1940年任命为军械和弹药部长,1942年2月8日,他离开希特勒狼穴总部返回的时候,由于飞机失事死亡。在1944年2月8日托特死亡二周年(也有认为是1943年11月12日),希特勒为了纪念托特博士,特设立弗里茨·托特博士奖章,授予对战争有重要贡献的发明和创造。
显然,凯蒂夫人所说的“受人所托”,一定不是指弗里茨·托特本人,而文件夹上的本人签名,更多的也是出于一种怀念。
很有可能,这个雄心勃勃的“宽轨铁路”计划,虽然被贯彻执行了下来,可失去了弗里茨·托特本人的大力推进,进度已远不如从前。这才有了女记者“受人所托”的特殊拍摄计划。目的就是为了大力宣传,引发国民的热情,为“宽轨铁路”计划注入新活力。加快整个计划的推进。
逻辑完全成立,细节毫无问题。
所以,凯蒂夫人完全没有拒绝的理由:“这次特殊拍摄的导演是谁?”
“莱妮·里芬施塔尔。”
“啊……”凯蒂夫人已经想到了;“所以你们的牢固友情始于共同经历的柏林奥运会。”
“是的,夫人。”女记者的回忆在目光中闪动。
1936年,柏林准备举办第1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台3年的纳粹党正如日中天,希特勒借此良机想把纳粹德国辉煌的经济、政治、文化、体育情景展示给全世界。
怎么展示呢?
最有力的方式当然是电影!
谁来执导呢?
除了莱妮·里芬施塔尔还能有谁?
为了确保这项重大任务的完成,纳粹政权不惜再次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这一次,莱妮·里芬施塔尔不仅集导演、编剧与剪辑等诸项重任于一身,而且统领着一支由43人组成的庞大摄制组。还提供了40辆专用汽车,一幢位于运动场附近拥有120张床铺的办公宿舍楼,一个电影器材库,以及一个可供300人进餐的食堂,专门供摄制组人员使用。
而莱妮·里芬施塔尔也没有让希特勒失望,第一次把奥林匹克圣火从希腊传递到举办地柏林!第一次为奥林匹克运动会拍摄纪录片!第一次比赛时的慢动作!第一次从地面仰拍的镜头!第一次从飞艇向下俯拍的全景!第一次摄像机与跳水运动员保持同步!第一次轨道跟拍100米赛跑……
可以说,现在人们经常看到的体育比赛拍摄手法,很多都是当年莱妮·里芬施塔尔开创并流传下来的。
希特勒称此片为“对纳粹党壮美的无与伦比的赞颂”。从这两部影片后,莱妮·里芬施塔尔被欧洲媒体称为:第三帝国的电影天使!成为纳粹德国著名的一个符号!
二战结束后,莱妮·里芬施塔尔因为和希特勒、戈培尔、希姆莱等纳粹高层交好的关系,先是被被美军逮捕,后又成为法军的阶下囚,先后五次被投入盟军监狱。盟军为了确认希特勒的死亡,不厌其烦的多次询问被认为是元首情妇的莱妮·里芬施塔尔与希特勒相处的细节。随后在监狱中度过了4年时光,还一度被关进精神病院。
在西德的非纳粹化(entnazifizierung)运动中,莱妮·里芬施塔尔是希特勒情妇的各种八卦不翼而飞,就算1952年,西柏林法庭做出终审判决:“「莱妮·里芬施塔尔没有从事过应受惩处的支持纳粹统治的政治活动,没有致力于建立与自己艺术事业无关的联系,她与希特勒之间不存在暧昧关系。」”也没能阻止谣言的传播,而且她本人也因为纳粹时代巨大的成功更受到欧美电影人的排斥。
战后,为纳粹工作过的卡拉扬、海德格尔等艺术家都恢复了正常的生活,只有她孤独地生活在慕尼黑郊外的寓所中。她常感叹:“女人,是不被允许犯错的。”
当然,就像所有类现实剧情人物一样,女记者认识的莱妮·里芬施塔尔,其实是1993年个人传记电影《图像的力量:莱妮·里芬施塔尔(die macht der bilder: leni riefenstahl)》中的剧中人。
并不是现实世界的那个她,请注意。
本文网址:https://www.powenxue11.com/book/79877/2322798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powenxue11.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