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章 皇家儿媳不好做
推荐阅读:末世之三国无双、极寒之下不养刁民、道修大佬在未来写小说致富、从填线炮灰到横扫千星、全球进化:我移植了至高神心、她也有翻车的一天、科技强国:国宝竟是我自己、宠妾灭妻?反手一纸休书甩渣男脸上、我在星际重著山海经、黄泉逆行、
九月二十五,离皇帝收到南司奏报已过两天。
还没收到朱景洪的奏报,这让朱咸铭难以静得下心来,于是他撇开政务去到了坤宁宫。
其实也不止是辽东的事,如今朝廷上下的骚动,他其实也已大致掌握了情况。
所谓法不责众,这么多人要上奏弹劾,让朱咸铭感觉到头疼无比。
也只有和皇后聊天,他才能稍稍平复心情。
对于皇后,朱咸铭自是全无保留,把现实情况都说了。
“所以……老十三还得缓一阵才回来?甚至于过年都回不来了?”
听到这话,朱咸铭没好气道:“我说的是北方变局,还有朝廷风浪……你却跟我说什么过年,你可有用心听我讲话?”
“听了……你都觉得麻烦的事,难道还指望我给你解决?”杨清音淡定问道。
这些人虽是有目的而来,但襄王府也有用得着她们的地方,所以面子上还就必须过得去。
“罢了罢了……待会儿把名字留下,我替你们说几句话就是了,至于王爷怎么做,那我可无法左右!”
“你们呐……实在是高看我了,王爷行事向来独断,又岂会听我这妇人之言!”
“你们家各自家里的年轻俊杰,当然可以到辽东为朝廷立功,有本事的自当拔擢……”
不说坤宁宫的老夫妻如何相处,此时在皇城不远处的襄王府内,王妃宝钗正在接见命妇。
勋贵家族们关系盘根错节,运作这种事情虽然有难度,只要愿去努力但还是做得到。
原以为朝鲜的事处理好了,朱景洪就能返京团聚,来见见已经满了月的儿子,如今战事一起就难问归期了。
“若下面真的齐心协力,若几个儿子团结一心,我看那时你才真睡不着吧!”
怒极起身,朱咸铭指着皇后问道:“难不成……我把这皇位让给老四,你才满意?”
皇帝是孤独的,有丰功伟绩和历史污点的皇帝,那更是孤独中的佼佼者。
在场出现的六位命妇,基本都是伯爵子爵一级,其目的也是都是来走“后门”。
这些人是京营里的将官,要调辽东前线绝对很复杂,这些人没有来求调动的事情,显然这一步已经被他们搞定。
“按你的意思,老六我支走了,老四也监国了……你还要我如何?”
“这次朝鲜有战事,这孩子也想为国尽忠,所以想到王爷跟前讨个差事!”
终究是几十年的患难夫妻,对此朱咸铭早就习惯了,所以此时也没有拂袖而去。
而下一刻,杨清音说出更尖锐的话:“朝廷变动正常,只是没往你预定方向走,你才觉得心里不舒服!”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一方面恭维着宝钗,一方面表达着诉求,现场气氛非常之融洽。
皇后坦然与皇帝对视,平静说道:“我从未有过此意!”
“够了……这些话你说过多少遍了?你以为我心里好受?我也是不得已而如此,你可有体谅我的难处?”
无利不起早啊……看着眼前这些人,宝钗心中忍不住感叹。
“唉……你们呐……总是不让我自在,净拿这些琐事来烦我!”
皇家儿媳不好做,她这一个月基本没安生过,前来拜见她的人非常之多,所谓的月子可以说坐了个寂寞。
朱咸铭自觉三生有幸,身边还有患难与共的妻子,而不是如唐太宗那般做一鳏夫。
严格来说,众人来求的这些事,绝对不能说是琐事,毕竟这关系着几个家族的未来。
皇后绝对聪明睿智,把问题看得非常透彻,其实就是在指责皇帝()
矫情。
毕竟在这世上,真正能跟他掏心掏肺说心里话的,也就只有杨清音一人。
他向来喜怒不形于色,尤其在臣下面前极少事态,也就只在老婆儿子面前表达喜怒。
“说得轻巧,大明的江山社稷在我肩上担着,我的难处你岂会全知!”朱咸铭又坐了回去。
“你有难处我知道,可事情本不该如此!”
“要说麻烦,其实也不麻烦,朝鲜乱局你拨个几百万两银子就平了,至于这朝堂上……你要压也能压得住,不想压罚老十三也可以,这真的难吗?”
“回去也得跟你们孩子说,既然是要到王爷手下去做事,就一定要争气些,把握机会光宗耀祖!”
朱咸铭也不是受气包,他那积攒已久的怒火,此刻也在皇后面前咆哮出来。
本来是求安慰,哪知被如此讥讽挖苦,朱咸铭脸上自是有些挂不住。
朝鲜将有大战,这件事宝钗也就今天才知道,所以此时她的心情非常不好。
但唯一有一点不变,这老夫妻二人都充分信任对方,而且是真的为对方着想。
“王妃所言极是,只是这些小子们轻浮,若王妃能帮忙说两句话,让王爷稍微看顾一些……便是他们莫大的福分!”
这夫妻二人继续争论起来,他们近些年都是这样过的,相处融洽反倒是极少数。
说话是是一位伯爵夫人,正给任京营参将的儿子谋“前程”。
“王妃,实不相瞒……我们家那小子,大的本事没有,但牵马执鞭还是可以!”
她是八月二十生的孩子,今天已是九月下旬,狭义上的月子已经结束了。
听到这话,众人纷纷起身,而后向宝钗拜道:“多谢王妃娘娘!”
这件最重要的事说完了,这些命妇们又转移了话题,聊起了京城里的一些闲话。
其中恭维王妃,夸赞襄王嫡长子的话,那是一段接一段且不重样。
半个时辰后,这些人终于告辞离开,宝钗方扶额歇靠在榻上。
微微闭着眼睛,想着如何跟朱景洪措辞时,莺儿悄然来到了她的身侧。
“娘娘?”
任然闭着眼睛,宝钗问道:“谁又来了?”
“回娘娘的话,南城千户所的李副千户派了人来,说是有要事向娘娘通报!”
李文钊是朱景洪的人,只是这人一般不主动与襄王府来往,怕得就是别人说闲话且遭皇帝猜忌。
此刻这人突然有事禀告,那一定是了不得的大事。
待宝钗睁开眼,莺儿已将信函递到她面前。
莺儿贴身伺候着她,与宝钗可谓是形影不离,那绝对是信得过的自己人。
于是宝钗说道:“打开念来我听!”
“是!”
莺儿并未迟疑,打开信封抽出信纸后,就朗声念了起来轻声念了起来:“禀王府,朝鲜局势生变,今探得朝中大臣,有串联弹劾之行,望娘娘早做准备!”
以往朱景洪也被弹劾过,而且联名弹劾也发生过多次,但李文钊从来没有主动预警。
眼下他主动示警,显然事态已非常严重。
其实早餐得知朝鲜出了变故,宝钗就知道要出大事,眼下看来情况比她想象中更严峻。
无论如何藏拙自污,朱景洪的功绩都太耀眼了,看不惯他的人实在太多,这些人会想尽办法把他扳倒。
而这次,便是最好的机会!
所以……该如何应对?
宝钗紧皱了眉头,然后她就发现能做的事情极少。
虽与文官命妇们来往甚多,可这些()
人肯定靠不住,根本无法影响到局势。
勋贵中的命妇倒是靠得住,可这些人的身份太过敏感,出手相助更可能起反作用。
虽然能做的事不多,但宝钗很快就拟出了三个办法。
首先就是要紧靠皇后,只要皇后还宠溺小儿子,再大的风浪都淹不了襄王府。
其次则是在风波起来后,去求那两位好嫂子出手相助。
后一个办法,宝钗知道基本不会有结果,毕竟风浪就是这两家掀起来的,不淹死人他们又岂会愿意平息。
但她却必须要去做,为的就是把这两家架到火上烤。
平日都说兄弟间怎么怎么好,眼下关键时刻不帮忙,正好让帝后二人看看是什么货色。
想得多了,宝钗的焦虑也慢慢舒缓,因为她发现自己根本不用担心,襄王府完全是立于不败之地。
既然无有灭顶之灾,那么如何借助这次风波,为襄王府谋取最大的利益,就成了她接下来要考虑的事。
从榻上起身,宝钗接过莺儿手中信函,一边细看一边来回踱步。
最终,她走到了一盏灯前,取下灯罩将信件付之一炬,然后吩咐道:“去叫小红过来……”
“是!”
正当莺儿要转身离去,宝钗突然又叫住她,说道:“算了……不必了!”
她本来想的是,把贾家的事捅出来,给太子党沉重一击,再让睿王府与其相争,但细细想来又觉得不到时候。
这样的非常手段,务必要在最关键使用,达到一剑封喉的目标,现在还没到那个时候。
此刻,宝钗微微一笑,心中自嘲道:“我真是胃口太大了,扳倒东宫和睿王府,本就不是朝夕之事!”
这道理反过来说也一样,那两家人想把襄王府扳倒,也是极其困难的事情。
“准备一下,明天一早,我带桢儿进宫请安!”
“是!”
虽然大浪将起,襄王府仍旧如常运转,晚些时候宝钗还组织留守的姐妹听戏,大家高高兴兴的聊了一大晚上。
九月二十六一大早,襄王府聚集了大批仪仗和护卫,这是宝钗第一次带皇孙入宫拜见。
从她生产到现在,她本人总共请安了五次,因孩子太小所有没有随行。
但这次为演好苦情戏,宝钗不得不带上孩子,此刻她正抱着朱慕桢说话。
“儿啊……不是娘不疼你,实在是你爹不争气啊……才让你足月就得进宫替他受累!”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谁让你生在了皇家,还是襄王的儿子……”
想起这两年发生的种种事,想到管束王府上下的繁杂事务,想到与各府的人情往来……宝钗其实更是心累无比。
她虽是在跟怀中还在说话,实际上是在感慨自身……
皇家儿媳不好做,这世人眼中尊崇无比的王妃,其中酸楚只有她自己才知道。
襄王府的马车,很容易进得了东安门,然后行驶到了东华门外。
到了这里,无旨意都得下车下轿步行,宝钗当然也不例外。
就这样,她只带了几名侍女随行,便进得宫门往皇宫深处赶去。
想随时见到皇后,对九成以上命妇来说都不可能,宝钗恰恰就在那一成之内。
她这一路畅通无阻,很快进到了坤宁门内,然后直接先去了东殿,因为此时皇后正在拜佛。
东殿之内,如今只住了两人,朱云笙和湘云。
黛玉回了金陵,因其父亲病重,一直在侍奉汤药,如今应该是在苏州祖宅。
对于这新出炉的小侄子,朱云笙当然充满了兴趣,于()
是一直围着观察逗弄,反倒是宝钗跟湘云一直在聊。
“昨天你家婶子找了我,说你一位堂兄要调辽东去,让我帮忙……”
史家是上午就来的,他们作为皇帝最信任的勋贵,想要运作后背去辽东非常简单。
说起自己几位堂兄弟,湘云便仔细介绍起来,非常客观讲评了优点和缺点。
在宫里待了这么久,看惯了命妇们竭尽所能讨好皇后,只为给家族增添一点点好处,湘云当然也有极大成长。
所以,在能帮到家里的时候,她也会主动出手推一把。
毕竟她可知道,眼前这位和蔼可亲的宝姐姐,有着无比雄厚的实力。
半个时辰很快过去,最终皇后结束了早课,并命人来请宝钗过去。
于是宝钗亲自抱着孩子,就往坤宁宫正殿走了去。
进入正殿,她被引到了暖阁之内,便见到在宫女侍奉下服药。
在京这今年,宝钗非常清晰感受到了,皇后的身体是一年不如一年。
毫无疑问,眼前这是位贤德的皇后,更是一位好母亲。
宝钗深受皇后关怀,无论是曾经做侍读,还是如今嫁入皇家做了媳妇。
慈祥的长辈暮气日浓,宝钗不免感到心中酸楚,加之她今日本就是来“煽情”,所以泪水很快在她眼眶中汇聚。
当皇后放下汤匙,就看到了宝钗滑落的泪珠。
见她如此伤心,杨清音淡然一笑,问道:“好端端的……怎么哭了?谁欺负你了?”
“母后,诵经礼佛在心不在行,您……您身体不好……还是不要太劳累!”
“见您乏累至此,媳妇……着实心疼得紧!”
眼眶泛红,神色酸楚,泪水掉落……这是非常真挚的情感表达。
感受到宝钗发自内心的关切,杨清音笑着说道:“你这孩子……倒说教起我来了!”
一边拿手帕擦着泪水,宝钗一边说道:“媳妇只愿母后身体康健,其他别无所求!”
“知道你的心意……”
“我那孙儿来了?现在何处?”杨清音转移了话题。
“母后,您别怪媳妇多嘴,您要多……”
“好了……我自有分寸,快把我那孙儿抱来!”
(本章完)
还没收到朱景洪的奏报,这让朱咸铭难以静得下心来,于是他撇开政务去到了坤宁宫。
其实也不止是辽东的事,如今朝廷上下的骚动,他其实也已大致掌握了情况。
所谓法不责众,这么多人要上奏弹劾,让朱咸铭感觉到头疼无比。
也只有和皇后聊天,他才能稍稍平复心情。
对于皇后,朱咸铭自是全无保留,把现实情况都说了。
“所以……老十三还得缓一阵才回来?甚至于过年都回不来了?”
听到这话,朱咸铭没好气道:“我说的是北方变局,还有朝廷风浪……你却跟我说什么过年,你可有用心听我讲话?”
“听了……你都觉得麻烦的事,难道还指望我给你解决?”杨清音淡定问道。
这些人虽是有目的而来,但襄王府也有用得着她们的地方,所以面子上还就必须过得去。
“罢了罢了……待会儿把名字留下,我替你们说几句话就是了,至于王爷怎么做,那我可无法左右!”
“你们呐……实在是高看我了,王爷行事向来独断,又岂会听我这妇人之言!”
“你们家各自家里的年轻俊杰,当然可以到辽东为朝廷立功,有本事的自当拔擢……”
不说坤宁宫的老夫妻如何相处,此时在皇城不远处的襄王府内,王妃宝钗正在接见命妇。
勋贵家族们关系盘根错节,运作这种事情虽然有难度,只要愿去努力但还是做得到。
原以为朝鲜的事处理好了,朱景洪就能返京团聚,来见见已经满了月的儿子,如今战事一起就难问归期了。
“若下面真的齐心协力,若几个儿子团结一心,我看那时你才真睡不着吧!”
怒极起身,朱咸铭指着皇后问道:“难不成……我把这皇位让给老四,你才满意?”
皇帝是孤独的,有丰功伟绩和历史污点的皇帝,那更是孤独中的佼佼者。
在场出现的六位命妇,基本都是伯爵子爵一级,其目的也是都是来走“后门”。
这些人是京营里的将官,要调辽东前线绝对很复杂,这些人没有来求调动的事情,显然这一步已经被他们搞定。
“按你的意思,老六我支走了,老四也监国了……你还要我如何?”
“这次朝鲜有战事,这孩子也想为国尽忠,所以想到王爷跟前讨个差事!”
终究是几十年的患难夫妻,对此朱咸铭早就习惯了,所以此时也没有拂袖而去。
而下一刻,杨清音说出更尖锐的话:“朝廷变动正常,只是没往你预定方向走,你才觉得心里不舒服!”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一方面恭维着宝钗,一方面表达着诉求,现场气氛非常之融洽。
皇后坦然与皇帝对视,平静说道:“我从未有过此意!”
“够了……这些话你说过多少遍了?你以为我心里好受?我也是不得已而如此,你可有体谅我的难处?”
无利不起早啊……看着眼前这些人,宝钗心中忍不住感叹。
“唉……你们呐……总是不让我自在,净拿这些琐事来烦我!”
皇家儿媳不好做,她这一个月基本没安生过,前来拜见她的人非常之多,所谓的月子可以说坐了个寂寞。
朱咸铭自觉三生有幸,身边还有患难与共的妻子,而不是如唐太宗那般做一鳏夫。
严格来说,众人来求的这些事,绝对不能说是琐事,毕竟这关系着几个家族的未来。
皇后绝对聪明睿智,把问题看得非常透彻,其实就是在指责皇帝()
矫情。
毕竟在这世上,真正能跟他掏心掏肺说心里话的,也就只有杨清音一人。
他向来喜怒不形于色,尤其在臣下面前极少事态,也就只在老婆儿子面前表达喜怒。
“说得轻巧,大明的江山社稷在我肩上担着,我的难处你岂会全知!”朱咸铭又坐了回去。
“你有难处我知道,可事情本不该如此!”
“要说麻烦,其实也不麻烦,朝鲜乱局你拨个几百万两银子就平了,至于这朝堂上……你要压也能压得住,不想压罚老十三也可以,这真的难吗?”
“回去也得跟你们孩子说,既然是要到王爷手下去做事,就一定要争气些,把握机会光宗耀祖!”
朱咸铭也不是受气包,他那积攒已久的怒火,此刻也在皇后面前咆哮出来。
本来是求安慰,哪知被如此讥讽挖苦,朱咸铭脸上自是有些挂不住。
朝鲜将有大战,这件事宝钗也就今天才知道,所以此时她的心情非常不好。
但唯一有一点不变,这老夫妻二人都充分信任对方,而且是真的为对方着想。
“王妃所言极是,只是这些小子们轻浮,若王妃能帮忙说两句话,让王爷稍微看顾一些……便是他们莫大的福分!”
这夫妻二人继续争论起来,他们近些年都是这样过的,相处融洽反倒是极少数。
说话是是一位伯爵夫人,正给任京营参将的儿子谋“前程”。
“王妃,实不相瞒……我们家那小子,大的本事没有,但牵马执鞭还是可以!”
她是八月二十生的孩子,今天已是九月下旬,狭义上的月子已经结束了。
听到这话,众人纷纷起身,而后向宝钗拜道:“多谢王妃娘娘!”
这件最重要的事说完了,这些命妇们又转移了话题,聊起了京城里的一些闲话。
其中恭维王妃,夸赞襄王嫡长子的话,那是一段接一段且不重样。
半个时辰后,这些人终于告辞离开,宝钗方扶额歇靠在榻上。
微微闭着眼睛,想着如何跟朱景洪措辞时,莺儿悄然来到了她的身侧。
“娘娘?”
任然闭着眼睛,宝钗问道:“谁又来了?”
“回娘娘的话,南城千户所的李副千户派了人来,说是有要事向娘娘通报!”
李文钊是朱景洪的人,只是这人一般不主动与襄王府来往,怕得就是别人说闲话且遭皇帝猜忌。
此刻这人突然有事禀告,那一定是了不得的大事。
待宝钗睁开眼,莺儿已将信函递到她面前。
莺儿贴身伺候着她,与宝钗可谓是形影不离,那绝对是信得过的自己人。
于是宝钗说道:“打开念来我听!”
“是!”
莺儿并未迟疑,打开信封抽出信纸后,就朗声念了起来轻声念了起来:“禀王府,朝鲜局势生变,今探得朝中大臣,有串联弹劾之行,望娘娘早做准备!”
以往朱景洪也被弹劾过,而且联名弹劾也发生过多次,但李文钊从来没有主动预警。
眼下他主动示警,显然事态已非常严重。
其实早餐得知朝鲜出了变故,宝钗就知道要出大事,眼下看来情况比她想象中更严峻。
无论如何藏拙自污,朱景洪的功绩都太耀眼了,看不惯他的人实在太多,这些人会想尽办法把他扳倒。
而这次,便是最好的机会!
所以……该如何应对?
宝钗紧皱了眉头,然后她就发现能做的事情极少。
虽与文官命妇们来往甚多,可这些()
人肯定靠不住,根本无法影响到局势。
勋贵中的命妇倒是靠得住,可这些人的身份太过敏感,出手相助更可能起反作用。
虽然能做的事不多,但宝钗很快就拟出了三个办法。
首先就是要紧靠皇后,只要皇后还宠溺小儿子,再大的风浪都淹不了襄王府。
其次则是在风波起来后,去求那两位好嫂子出手相助。
后一个办法,宝钗知道基本不会有结果,毕竟风浪就是这两家掀起来的,不淹死人他们又岂会愿意平息。
但她却必须要去做,为的就是把这两家架到火上烤。
平日都说兄弟间怎么怎么好,眼下关键时刻不帮忙,正好让帝后二人看看是什么货色。
想得多了,宝钗的焦虑也慢慢舒缓,因为她发现自己根本不用担心,襄王府完全是立于不败之地。
既然无有灭顶之灾,那么如何借助这次风波,为襄王府谋取最大的利益,就成了她接下来要考虑的事。
从榻上起身,宝钗接过莺儿手中信函,一边细看一边来回踱步。
最终,她走到了一盏灯前,取下灯罩将信件付之一炬,然后吩咐道:“去叫小红过来……”
“是!”
正当莺儿要转身离去,宝钗突然又叫住她,说道:“算了……不必了!”
她本来想的是,把贾家的事捅出来,给太子党沉重一击,再让睿王府与其相争,但细细想来又觉得不到时候。
这样的非常手段,务必要在最关键使用,达到一剑封喉的目标,现在还没到那个时候。
此刻,宝钗微微一笑,心中自嘲道:“我真是胃口太大了,扳倒东宫和睿王府,本就不是朝夕之事!”
这道理反过来说也一样,那两家人想把襄王府扳倒,也是极其困难的事情。
“准备一下,明天一早,我带桢儿进宫请安!”
“是!”
虽然大浪将起,襄王府仍旧如常运转,晚些时候宝钗还组织留守的姐妹听戏,大家高高兴兴的聊了一大晚上。
九月二十六一大早,襄王府聚集了大批仪仗和护卫,这是宝钗第一次带皇孙入宫拜见。
从她生产到现在,她本人总共请安了五次,因孩子太小所有没有随行。
但这次为演好苦情戏,宝钗不得不带上孩子,此刻她正抱着朱慕桢说话。
“儿啊……不是娘不疼你,实在是你爹不争气啊……才让你足月就得进宫替他受累!”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谁让你生在了皇家,还是襄王的儿子……”
想起这两年发生的种种事,想到管束王府上下的繁杂事务,想到与各府的人情往来……宝钗其实更是心累无比。
她虽是在跟怀中还在说话,实际上是在感慨自身……
皇家儿媳不好做,这世人眼中尊崇无比的王妃,其中酸楚只有她自己才知道。
襄王府的马车,很容易进得了东安门,然后行驶到了东华门外。
到了这里,无旨意都得下车下轿步行,宝钗当然也不例外。
就这样,她只带了几名侍女随行,便进得宫门往皇宫深处赶去。
想随时见到皇后,对九成以上命妇来说都不可能,宝钗恰恰就在那一成之内。
她这一路畅通无阻,很快进到了坤宁门内,然后直接先去了东殿,因为此时皇后正在拜佛。
东殿之内,如今只住了两人,朱云笙和湘云。
黛玉回了金陵,因其父亲病重,一直在侍奉汤药,如今应该是在苏州祖宅。
对于这新出炉的小侄子,朱云笙当然充满了兴趣,于()
是一直围着观察逗弄,反倒是宝钗跟湘云一直在聊。
“昨天你家婶子找了我,说你一位堂兄要调辽东去,让我帮忙……”
史家是上午就来的,他们作为皇帝最信任的勋贵,想要运作后背去辽东非常简单。
说起自己几位堂兄弟,湘云便仔细介绍起来,非常客观讲评了优点和缺点。
在宫里待了这么久,看惯了命妇们竭尽所能讨好皇后,只为给家族增添一点点好处,湘云当然也有极大成长。
所以,在能帮到家里的时候,她也会主动出手推一把。
毕竟她可知道,眼前这位和蔼可亲的宝姐姐,有着无比雄厚的实力。
半个时辰很快过去,最终皇后结束了早课,并命人来请宝钗过去。
于是宝钗亲自抱着孩子,就往坤宁宫正殿走了去。
进入正殿,她被引到了暖阁之内,便见到在宫女侍奉下服药。
在京这今年,宝钗非常清晰感受到了,皇后的身体是一年不如一年。
毫无疑问,眼前这是位贤德的皇后,更是一位好母亲。
宝钗深受皇后关怀,无论是曾经做侍读,还是如今嫁入皇家做了媳妇。
慈祥的长辈暮气日浓,宝钗不免感到心中酸楚,加之她今日本就是来“煽情”,所以泪水很快在她眼眶中汇聚。
当皇后放下汤匙,就看到了宝钗滑落的泪珠。
见她如此伤心,杨清音淡然一笑,问道:“好端端的……怎么哭了?谁欺负你了?”
“母后,诵经礼佛在心不在行,您……您身体不好……还是不要太劳累!”
“见您乏累至此,媳妇……着实心疼得紧!”
眼眶泛红,神色酸楚,泪水掉落……这是非常真挚的情感表达。
感受到宝钗发自内心的关切,杨清音笑着说道:“你这孩子……倒说教起我来了!”
一边拿手帕擦着泪水,宝钗一边说道:“媳妇只愿母后身体康健,其他别无所求!”
“知道你的心意……”
“我那孙儿来了?现在何处?”杨清音转移了话题。
“母后,您别怪媳妇多嘴,您要多……”
“好了……我自有分寸,快把我那孙儿抱来!”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powenxue11.com/book/79263/2294332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powenxue11.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