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大聪明
推荐阅读:菜鸟归来,末世也飞翔、被抄家流放,她要搬空皇帝的一切、重生嫁疯批太子爷,让渣男火葬场、女扮男装死后,她开始演柔弱绿茶、i人医生,e人患者、重生,但是被撤回、一封来自X的信、信息素真香定律、和病弱老婆离婚后我后悔了、天灾:开局一座山,囤货?种田!、
第397章 大聪明
虽然袁崇焕不打算介入皇太极针对林丹汗的军事行动,不过袁崇焕也没闲着,他趁着满清把矛头对向蒙古的当口加强了宁远、锦州一线的防御,用的还是当年孙承宗的那一套,修筑坚城加强防务。
此外,袁崇焕还拿出了当初自己对天启皇帝的建议,就是在辽东进行屯田,实施以屯养战的方针。
袁崇焕虽然一直没能回答天启皇帝当初对他提出的反问,也无法确保屯田产生的后果,可袁崇焕依旧这么做了,说他是太过自信也罢,说他小看满清也罢,反正他现在已经是辽东经略了,辽东的军政大权都在他的手里。
再加上天启皇帝自生病以来,这身体时好时坏,朝中诸事基本都是魏忠贤一手处置,对于袁崇焕的意见,魏忠贤觉得可以一试,自此袁崇焕就在辽东调集数万辽民,搞起了轰轰烈烈的屯田之策。
马上进入冬季,这些年冬天来的越来越早,北方的天气也越来越寒冷。按理说,冬天是不适合出兵的,可皇太极却反道而行,在天启六年冬准备妥当的皇太极亲自率领八旗精锐出征察哈尔。
出征的时候,皇太极还把两个弟弟多尔衮和多铎给带上了,带上他们的缘故自然是担心自己出征时这两兄弟留在沈阳会有隐患。
借着努尔哈赤去世,皇太极毫不迟疑地逼迫大妃殉葬,免除了自己继位后的权利争夺,此外也杜绝了阿济格三兄弟在满清内部的权利过大从而对自己产生的威胁。
这一次出征对刚刚从后金转变成满清,又自称皇帝的皇太极来说异常重要,一旦从蒙古那边打败林丹汗,那么大明对满清的封锁就不再起作用。而且收服蒙古各部,也能让满清实力大增,更重要的是还能从蒙古人那边获得大量的物资、兵员,从而做到后续和大明交战的准备。
带上多尔衮兄弟就是避免自己出征后出现意外,至于阿济格这人早在皇太极的掌控中,而且他们三兄弟关系极好,只要多尔衮兄弟在自己手里,阿济格也翻不出浪来。
年末,在所有人都以为皇太极会在明年开春才出兵的时候,皇太极突然就出兵了。
这一次皇太极的目标是林丹汗的察哈尔本部,但他没有直接攻击林丹汗的主力,而是盯上了察哈尔所属的多罗特部。八旗精兵行动迅猛,从内喀尔喀直接西进,冒着风雪急行数百里,其主力突然就出现了敖木伦区域。
毫无准备的多罗特部等满清八旗抵达后才发现情况不妙,仓促之间集合部众应敌,但在装备更为精良,战斗力更强,而且是以有备打无备的满清八旗铁骑下,还没来得及组织起来的多罗特部几乎是一触及溃。
多罗特部两万多部众被皇太极的八旗精锐打得落流水,死伤万人,被俘一万两千余人,这场战役从发动到结束仅仅只有几日,一战之下多罗特部被皇太极直接被打残,引起蒙古各部震动。
此战被称为敖木伦大捷,战后皇太极因为多尔衮兄弟的战功,多尔衮被赐号墨尔根戴青,多铎赐号额尔克楚虎尔。
这两个赐号分别的意思是“聪明的将军”和“勇敢的将军”,皇太极还宣布以后对多尔衮兄弟必须要用这两个赐号来进行称呼,以表示对他们兄弟的看重和恩赐。
外人看起来皇太极和多尔衮兄弟似乎兄友弟恭,关系好的不行。可实际上皇太极给与多尔衮两兄弟赐号根本就是糊弄人呢。什么聪明的将军和勇敢的将军,还宣布所有人必须这么称呼多尔衮兄弟,无非就是给他们兄弟灌迷魂汤。
敖木伦大捷中,多尔衮兄弟身先士卒立下大功,按理说以他们兄弟的身份怎么着都要给点实际的赏赐吧。就算不给实封的贝勒之职,怎么着也得把多尔衮之前的和硕额真给还给他吧?
可偏偏实际的职务一个都没给,就连阿济格三兄弟原本执掌的两黄旗都被皇太极继位后给“换”走了。现在两黄旗变成了两白旗,手中的牛录大不如从前,眼下立了大功,半点实惠的都没却只给了所谓的赐号。
再说了,这赐号只是口头上的赞誉罢了。所谓的墨尔根戴青什么的听起来不错,可用汉话真正来翻译形容就和“大聪明”没什么区别。
多尔衮莫名其妙就成了大聪明,至于他弟弟多铎也没好到哪里去,勇猛的将军用汉话来翻译和“铁牛、恶狼”之类也没什么区别,这兄弟两人落了这么个头衔,实在是哭笑不得。
敖木伦大捷之后,皇太极撤兵回辽东修整,回到沈阳后不久就找了个借口问罪阿济格,以阿济格没有请示皇太极,擅自主持弟弟多铎的婚礼为由直接撤掉了他的镶白旗旗主之职。撤掉阿济格后,皇太极考虑到内部稳定并没有把镶白旗据为己有,而是故意把多尔衮推到了镶白旗旗主之位上。这样一来,阿济格也没办法闹事,毕竟接替旗主的多尔衮是他的亲弟弟,他总不能反对让自己亲弟弟接替吧?如此阿济格只能打掉牙合血吞,生生忍下了这口气。
皇太极一手搞定了阿济格,另一手又把多尔衮给抬了起来。
任命多尔衮接替阿济格为镶白旗旗主后,皇太极还特意对多尔衮说了一番话,这话里的意思是“朕之加爱于尔,过于诸子弟,良马、鲜衣、美馔赉予独厚……。”仿佛他这个当哥哥的对多尔衮有多好一般,多尔衮也不傻,心里明白皇太极搞这一套的目的,不过当着皇太极的面,多尔衮依旧摆出一副感恩流涕的模样,磕头谢过皇太极的恩典。
回到沈阳后不久,皇太极派人和喀喇沁议和,同时联络科尔沁、喀喇沁、敖汉、奈曼及喀尔喀诸部兵马,准备再一次进攻察哈尔。
上一次打察哈尔虽然大获全胜,但皇太极很清楚虽然多罗特部被打残,他真正的敌人林丹汗实力尤在,要想压服住蒙古各部,把整个蒙古为满清所用,林丹汗这个名义上的蒙古大汗是一条拦路虎,不把林丹汗的问题解决,满清就无法彻底收服蒙古,更不用说对付大明了。
针对多罗特部的战争只是第一步,皇太极的真正目标还是林丹汗。
敖木伦大捷后,满清的威望大增,在蒙古草原的名气更是极其响亮,此外努尔哈赤在位时就和蒙古各部采取了拉拢和联姻的手段,数十年下来,蒙古各部亲近满清的不少,再加上这些年林丹汗在蒙古的倒行逆施,更让蒙古各部对这个大汗心中很是失望,在皇太极看来,眼下是对付蒙古最好的时机。
敖木伦之战仅仅只是开始,并不是结束,满清和蒙古的大战一触即发,而这一场战争一旦开打,皇太极和林丹汗两人必然只有一个胜者。
朱慎锥接到消息时已是阿济格获罪丢到镶白旗旗主的时候,他敏锐地察觉到了皇太极这一次战术应用的高明之处,而且在敖木伦之战后皇太极没有乘胜追击,直入察哈尔和林丹汗展开决战,反而见好就收在林丹汗没反应过来之前直接撤了回去,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此战已经结束,可实际上战争才刚刚开始。
皇太极是比努尔哈赤更为聪明的人,他清醒的知道林丹汗不是轻易能够打垮的,如果仅仅凭着满清八旗的军事力量,就算能赢得林丹汗,自己这边遭受的损失也必然不小。
而现在,皇太极就和一个老练的拳击手一般,把打出去的拳头又收了回来,积蓄力量等待挥出更猛一拳的机会。同时,皇太极通过打击多罗特部给蒙古各部释放了一个信号,这个信号就是满清八旗的强大和林丹汗的无能,接下来采取继续拉拢蒙古各部的姿态,许于蒙古人更多的好处,那么站到满清这边的蒙古部落就会越来越多,依靠这些蒙古的力量为己所用,皇太极就能用重拳再次出击,一举ko林丹汗。
朱慎锥虽然看明白了这点,却根本无能为力,因为现在的他什么都干不了。
首先,现在可以说是大明对满清最好的机会,只要大明适当地在辽东搞点事,牵制一下满清后方,使得皇太极无法集中力量出手对付林丹汗即可,这样的话只要林丹汗能依旧在蒙古当他的大汗,满清就不可能得到蒙古人的全力支持,更不可能从林丹汗这边突破大明对满清的封锁。
二来,在满清出兵蒙古的时候,大明同时也出兵摆出坚决的姿态攻击沈阳方向,也能做到围魏救赵的目的。
这两个办法对于大明来说并不难做到,可偏偏在皇太极第一次出兵到返回沈阳期间,大明在辽东的军队丝毫没有动作,袁崇焕按兵不动,埋头在搞他的屯田之策,仿佛丝毫不关心辽东和蒙古的战事一般。
至于蒙古那边就更不用说,哪怕朱慎锥掌控着腾格尔部也起不到多少作用。对于林丹汗这个人朱慎锥心里很是清楚,他也绝对不可能拿腾格尔部的安危去救林丹汗。
再说了,就算救下林丹汗又如何?以林丹汗的做派说不定到时候反而会问罪腾格尔部。
所以哪怕就算是看明白了一切,朱慎锥也什么都干不了,这让朱慎锥感觉到十分的无奈。
(本章完)
虽然袁崇焕不打算介入皇太极针对林丹汗的军事行动,不过袁崇焕也没闲着,他趁着满清把矛头对向蒙古的当口加强了宁远、锦州一线的防御,用的还是当年孙承宗的那一套,修筑坚城加强防务。
此外,袁崇焕还拿出了当初自己对天启皇帝的建议,就是在辽东进行屯田,实施以屯养战的方针。
袁崇焕虽然一直没能回答天启皇帝当初对他提出的反问,也无法确保屯田产生的后果,可袁崇焕依旧这么做了,说他是太过自信也罢,说他小看满清也罢,反正他现在已经是辽东经略了,辽东的军政大权都在他的手里。
再加上天启皇帝自生病以来,这身体时好时坏,朝中诸事基本都是魏忠贤一手处置,对于袁崇焕的意见,魏忠贤觉得可以一试,自此袁崇焕就在辽东调集数万辽民,搞起了轰轰烈烈的屯田之策。
马上进入冬季,这些年冬天来的越来越早,北方的天气也越来越寒冷。按理说,冬天是不适合出兵的,可皇太极却反道而行,在天启六年冬准备妥当的皇太极亲自率领八旗精锐出征察哈尔。
出征的时候,皇太极还把两个弟弟多尔衮和多铎给带上了,带上他们的缘故自然是担心自己出征时这两兄弟留在沈阳会有隐患。
借着努尔哈赤去世,皇太极毫不迟疑地逼迫大妃殉葬,免除了自己继位后的权利争夺,此外也杜绝了阿济格三兄弟在满清内部的权利过大从而对自己产生的威胁。
这一次出征对刚刚从后金转变成满清,又自称皇帝的皇太极来说异常重要,一旦从蒙古那边打败林丹汗,那么大明对满清的封锁就不再起作用。而且收服蒙古各部,也能让满清实力大增,更重要的是还能从蒙古人那边获得大量的物资、兵员,从而做到后续和大明交战的准备。
带上多尔衮兄弟就是避免自己出征后出现意外,至于阿济格这人早在皇太极的掌控中,而且他们三兄弟关系极好,只要多尔衮兄弟在自己手里,阿济格也翻不出浪来。
年末,在所有人都以为皇太极会在明年开春才出兵的时候,皇太极突然就出兵了。
这一次皇太极的目标是林丹汗的察哈尔本部,但他没有直接攻击林丹汗的主力,而是盯上了察哈尔所属的多罗特部。八旗精兵行动迅猛,从内喀尔喀直接西进,冒着风雪急行数百里,其主力突然就出现了敖木伦区域。
毫无准备的多罗特部等满清八旗抵达后才发现情况不妙,仓促之间集合部众应敌,但在装备更为精良,战斗力更强,而且是以有备打无备的满清八旗铁骑下,还没来得及组织起来的多罗特部几乎是一触及溃。
多罗特部两万多部众被皇太极的八旗精锐打得落流水,死伤万人,被俘一万两千余人,这场战役从发动到结束仅仅只有几日,一战之下多罗特部被皇太极直接被打残,引起蒙古各部震动。
此战被称为敖木伦大捷,战后皇太极因为多尔衮兄弟的战功,多尔衮被赐号墨尔根戴青,多铎赐号额尔克楚虎尔。
这两个赐号分别的意思是“聪明的将军”和“勇敢的将军”,皇太极还宣布以后对多尔衮兄弟必须要用这两个赐号来进行称呼,以表示对他们兄弟的看重和恩赐。
外人看起来皇太极和多尔衮兄弟似乎兄友弟恭,关系好的不行。可实际上皇太极给与多尔衮两兄弟赐号根本就是糊弄人呢。什么聪明的将军和勇敢的将军,还宣布所有人必须这么称呼多尔衮兄弟,无非就是给他们兄弟灌迷魂汤。
敖木伦大捷中,多尔衮兄弟身先士卒立下大功,按理说以他们兄弟的身份怎么着都要给点实际的赏赐吧。就算不给实封的贝勒之职,怎么着也得把多尔衮之前的和硕额真给还给他吧?
可偏偏实际的职务一个都没给,就连阿济格三兄弟原本执掌的两黄旗都被皇太极继位后给“换”走了。现在两黄旗变成了两白旗,手中的牛录大不如从前,眼下立了大功,半点实惠的都没却只给了所谓的赐号。
再说了,这赐号只是口头上的赞誉罢了。所谓的墨尔根戴青什么的听起来不错,可用汉话真正来翻译形容就和“大聪明”没什么区别。
多尔衮莫名其妙就成了大聪明,至于他弟弟多铎也没好到哪里去,勇猛的将军用汉话来翻译和“铁牛、恶狼”之类也没什么区别,这兄弟两人落了这么个头衔,实在是哭笑不得。
敖木伦大捷之后,皇太极撤兵回辽东修整,回到沈阳后不久就找了个借口问罪阿济格,以阿济格没有请示皇太极,擅自主持弟弟多铎的婚礼为由直接撤掉了他的镶白旗旗主之职。撤掉阿济格后,皇太极考虑到内部稳定并没有把镶白旗据为己有,而是故意把多尔衮推到了镶白旗旗主之位上。这样一来,阿济格也没办法闹事,毕竟接替旗主的多尔衮是他的亲弟弟,他总不能反对让自己亲弟弟接替吧?如此阿济格只能打掉牙合血吞,生生忍下了这口气。
皇太极一手搞定了阿济格,另一手又把多尔衮给抬了起来。
任命多尔衮接替阿济格为镶白旗旗主后,皇太极还特意对多尔衮说了一番话,这话里的意思是“朕之加爱于尔,过于诸子弟,良马、鲜衣、美馔赉予独厚……。”仿佛他这个当哥哥的对多尔衮有多好一般,多尔衮也不傻,心里明白皇太极搞这一套的目的,不过当着皇太极的面,多尔衮依旧摆出一副感恩流涕的模样,磕头谢过皇太极的恩典。
回到沈阳后不久,皇太极派人和喀喇沁议和,同时联络科尔沁、喀喇沁、敖汉、奈曼及喀尔喀诸部兵马,准备再一次进攻察哈尔。
上一次打察哈尔虽然大获全胜,但皇太极很清楚虽然多罗特部被打残,他真正的敌人林丹汗实力尤在,要想压服住蒙古各部,把整个蒙古为满清所用,林丹汗这个名义上的蒙古大汗是一条拦路虎,不把林丹汗的问题解决,满清就无法彻底收服蒙古,更不用说对付大明了。
针对多罗特部的战争只是第一步,皇太极的真正目标还是林丹汗。
敖木伦大捷后,满清的威望大增,在蒙古草原的名气更是极其响亮,此外努尔哈赤在位时就和蒙古各部采取了拉拢和联姻的手段,数十年下来,蒙古各部亲近满清的不少,再加上这些年林丹汗在蒙古的倒行逆施,更让蒙古各部对这个大汗心中很是失望,在皇太极看来,眼下是对付蒙古最好的时机。
敖木伦之战仅仅只是开始,并不是结束,满清和蒙古的大战一触即发,而这一场战争一旦开打,皇太极和林丹汗两人必然只有一个胜者。
朱慎锥接到消息时已是阿济格获罪丢到镶白旗旗主的时候,他敏锐地察觉到了皇太极这一次战术应用的高明之处,而且在敖木伦之战后皇太极没有乘胜追击,直入察哈尔和林丹汗展开决战,反而见好就收在林丹汗没反应过来之前直接撤了回去,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此战已经结束,可实际上战争才刚刚开始。
皇太极是比努尔哈赤更为聪明的人,他清醒的知道林丹汗不是轻易能够打垮的,如果仅仅凭着满清八旗的军事力量,就算能赢得林丹汗,自己这边遭受的损失也必然不小。
而现在,皇太极就和一个老练的拳击手一般,把打出去的拳头又收了回来,积蓄力量等待挥出更猛一拳的机会。同时,皇太极通过打击多罗特部给蒙古各部释放了一个信号,这个信号就是满清八旗的强大和林丹汗的无能,接下来采取继续拉拢蒙古各部的姿态,许于蒙古人更多的好处,那么站到满清这边的蒙古部落就会越来越多,依靠这些蒙古的力量为己所用,皇太极就能用重拳再次出击,一举ko林丹汗。
朱慎锥虽然看明白了这点,却根本无能为力,因为现在的他什么都干不了。
首先,现在可以说是大明对满清最好的机会,只要大明适当地在辽东搞点事,牵制一下满清后方,使得皇太极无法集中力量出手对付林丹汗即可,这样的话只要林丹汗能依旧在蒙古当他的大汗,满清就不可能得到蒙古人的全力支持,更不可能从林丹汗这边突破大明对满清的封锁。
二来,在满清出兵蒙古的时候,大明同时也出兵摆出坚决的姿态攻击沈阳方向,也能做到围魏救赵的目的。
这两个办法对于大明来说并不难做到,可偏偏在皇太极第一次出兵到返回沈阳期间,大明在辽东的军队丝毫没有动作,袁崇焕按兵不动,埋头在搞他的屯田之策,仿佛丝毫不关心辽东和蒙古的战事一般。
至于蒙古那边就更不用说,哪怕朱慎锥掌控着腾格尔部也起不到多少作用。对于林丹汗这个人朱慎锥心里很是清楚,他也绝对不可能拿腾格尔部的安危去救林丹汗。
再说了,就算救下林丹汗又如何?以林丹汗的做派说不定到时候反而会问罪腾格尔部。
所以哪怕就算是看明白了一切,朱慎锥也什么都干不了,这让朱慎锥感觉到十分的无奈。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powenxue11.com/book/78831/2276754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powenxue11.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