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文学 > 都市言情 > 大明不革命 > 第230章 移藩移民

第230章 移藩移民

推荐阅读:末世之三国无双极寒之下不养刁民道修大佬在未来写小说致富从填线炮灰到横扫千星全球进化:我移植了至高神心她也有翻车的一天科技强国:国宝竟是我自己宠妾灭妻?反手一纸休书甩渣男脸上我在星际重著山海经黄泉逆行

    第230章 移藩移民
    咸宁四十三年八月十五日宗室藩王朝会上,皇帝让朱简烜宣布了撤藩和移藩的圣旨后,就宣布朝会结束了。
    皇帝和皇太子依次离场,其他的几十个宗室亲王和藩王们松了口气。
    内地的宗室亲王们仍然颇为小心,没有敢在大殿上随意喧哗议论,而且这次的事情也跟他们无关。
    但是海外的藩王们,早就习惯了一国之君的身份,没有那么多的顾虑。
    等皇帝离开之后,藩王们就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一边不紧不慢的往大殿外走,一边小声议论起来了:
    “果然如传说那样,皇太子给的出路确实是移藩,还是陛下出面宣布的……”
    “咱们现在倒是不用担惊受怕了,但是要开始发愁了……”
    “你们怎么想的?是撤藩还是移封?”
    “要是去应天府居住还行,十万银钞的俸禄也不算少。”
    “这顺天府跟个军营似的,城内一个百姓都没有,会喘气的全是在衙门当差的。”
    “连做饭的厨子都是皇商的伙计!”
    “反而就我们这些宗室,在这个城里是真的无权无势,陛下若是不照顾,指不定被官员怎么欺负的。”
    “以往咱们在海外,好歹都是一国之君,到了顺天府就变成亡国之君了。”
    “当这样的亲王还不如去非洲当国王呢。”
    “谁说不是啊,要是能跟崇祯以前那样,在地方府城内建个王宫也行啊。”
    “你们想什么好事呢,崇祯以前的规矩到崇祯朝就没了,咱们这些宗室只有去海外开荒才能有权,”
    “这哪是移封啊,这又是去开荒,和崇祯年一样的……”
    “话虽如此,该去还是得去,崇祯以后内地宗室爵位是要代降的,出五服之后直接出籍为民。”
    “就算是我们能接受,子孙也接受不了……”
    “非洲的天气……应该跟南洋差不多,咱们在南洋习惯了,去了非洲应该也不至于水土不服。”
    “哎——走吧,走吧——”
    已经当过国王的藩王,与尚未建国的亲王,思维方式相差甚远。
    南洋藩国的君主们,大多都是从小生长在南洋的,他们早就已经习惯了南洋的生活,同时并没有长期体验本土的生活。
    已经当了多年实权国王,习惯于在一国之内唯我独尊,就很难放弃现有的身份和权力。
    而且,藩王不只是要考虑自己,还要考虑自己已经成年的子孙们的想法,贸然决定撤藩留京可能会导致父子反目。
    非洲虽然是更加遥远的海外,但南洋同样不是什么好地方……
    甚至于,就算是有些藩王现在南洋的封地不太好,现在还希冀着到非洲之后重新选封地,新封地能比原来的封地更好。
    结果现有的三十三个海外藩王,最终只有四个撤藩,剩下的二十九个决定继续去非洲开荒。
    咸宁四十三年八月十九日,大明皇帝朱仲林再次在武英殿举行朝会,召见大明本土所有外姓藩镇君主。
    崇祯所授藩镇,只有公、侯、伯三种,公使用单字国名封号,侯、伯使用双字封号,大多是地名或者是区域名。
    没有郡伯、州伯之分,也没有子、男封号。
    所有的外姓藩镇,本来以闽国公郑芝龙、蜀国公张献忠、渝国公李定国、鄂国公左良玉、黔国公沐天波五个本土国公为首。
    现在鄂国公因阻碍北伐被废,淮南侯以北伐有功进封,还是五个国公。
    崇祯中期的时候,南直隶、浙江、江西、湖南等地,也有一些候、伯级别的小藩镇,最初的君主是当地的士族家族。
    是崇祯南迁之后,为了重建和控制南京朝廷,将这些地头蛇封到了地方。
    崇祯中期以后威权越来越盛,也逐步掌握了更多的军事力量,再加上南洋地区也逐渐开垦出来了。
    崇祯就半威逼、半强迫的,将这些武力虚弱的中小藩镇迁到了南洋。
    朝廷控制了淮河以南的南直隶大部分地区,浙江、江西、湖南、广东的绝大部分地区。但是封地广阔,主要是掌握着大量军队的大藩镇,实在是折腾不动。
    现在终于有机会动一动他们了。
    老皇帝升座,再次让朱简烜宣旨。
    首先正式宣布,因鄂国公、淮安伯阻挠北伐、勾连清虏,罪无可恕,夺爵治罪,当事人处死,家族亲属终身劳役。
    然后宣布闽国公世子、淮南侯协助北伐有功,闽国公世子郑瑞安封州伯爵,淮南侯进封皖国公。
    最后宣布本土和南洋不再保留藩镇,现有全部全部藩镇撤藩或者移藩非洲。
    撤藩和移藩的条件与宗室藩王类似。
    以现有封地财政和人口支援新封国的建设,不过支援的周期比宗室更短。
    普通藩镇为十年,自咸宁四十四年开始算起,每年减少百分之十。
    有功藩镇特批,皖国公由湖北布政使司支援,周期为二十年。
    闽国公由现有封地支援,周期为三十年。
    朝廷为国公提供一个师的新步枪装备,为侯爵提供一个旅的新步枪装备,为伯爵提供一个团的新步枪装备。
    朱简烜也给了所有人三天的时间考虑,是撤藩还是移藩。
    外姓藩镇的选择比宗室更加的果断,全部都决定移藩去非洲开拓,没有一个决定留下的。
    宗室藩王就算是撤藩了,名义上也还是天下最尊贵的人。
    他们这些外姓藩镇就不同了,撤藩之后头上不但会压着一批宗室王爵,关键是还会有一批实权的新勋贵。
    他们这些旧勋贵,在新朝廷是不可能得到信任的,也没有机会得到实际权力。
    未来在京师的生活,肯定会被新勋贵不经意的挤兑,甚至可能会被故意打压,故意迫害以让自己犯错好彻底夺爵。
    所以外姓藩镇更加不敢选择撤藩。
    朝廷的安排和藩镇的决定确定之后,朝廷开始办理移藩册封的手续了。
    宗人府和礼部提醒他们,虽然朝廷圣旨上
    到了九月份,朝廷的官方手续办完,藩镇拿到了新的册封诏书。
    然后无论是移藩还是撤藩的藩镇,都赶紧离京返回现在的封地,立刻开始准备“搬家”。
    朱简烜的兄长们是新设藩镇,而且是朝廷的宗亲藩镇,第一座城市就是王都,将由朝廷给协助他们建立。
    他们的税收支援,从王都城市建立之日开始计算,所以不需要着急尽快建立王都城市。
    他们手上也没有实际权力和资源,就算是心里着急也没用。
    而普通藩镇的税收支持,是直接从咸宁四十四年开始算的,无论有没有建立城市或者居民点。
    后续的税收支持会迅速降低。
    所以要在前期税收支援最多的时候,展开最大规模的建设。
    也就是要尽快开始移民。
    他们首先要组织一批精锐部队,等朝廷的通知去指定地点领取装备,然后护送第一批移民前往新封地。
    最先行动起来的还是闽国公。
    闽国公府曾经安排了三万部队,由郑瑞安率领参与了北伐行动。
    他们在济州岛驻扎,接受过朱简烜主力师的训练,已经换装了新的步枪和装备,后来还参与了一些小规模的战斗。
    现在朱简烜直接让三万人带着装备返回闽国公府,随时可以直接乘船出发。
    闽国公郑海康回到泉州之后,马上就集合了自己家的武装商船队伍,组织第一批移民前往非洲开荒。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powenxue11.com/book/78593/2269587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powenxue11.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