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你还支持北伐和削藩吗?
推荐阅读:末世之三国无双、极寒之下不养刁民、道修大佬在未来写小说致富、从填线炮灰到横扫千星、全球进化:我移植了至高神心、她也有翻车的一天、科技强国:国宝竟是我自己、宠妾灭妻?反手一纸休书甩渣男脸上、我在星际重著山海经、黄泉逆行、
第70章 你还支持北伐和削藩吗?
朱简烜结束了自己的任务,回去向自己的皇帝老爹汇报。
大明皇帝朱仲林听完谈判的情况之后笑着说:
“没错啊,现在这场战争没有对我们造成太大的压力,所以咱们还能继续坚持一段时间。
“话说……你当初危言耸听的时候,也没想到会出现这种情况吧?”
朱简烜听到老爹的评价就挺无语的。
老爹觉得自己没想到的事情,是战争期间大明的财政收入并没有明显降低,民间也相对支持战争。
因为大明这几年的出口关税确实大幅度减少了,但是大明本土的商税却在逐步增加。
其中的逻辑解释起来比较麻烦,关键自己老爹虽然不算是特别愚蠢的人,可是年纪大了多少有些固执。
想要说服他需要费点心思,但是反过来自己预测出错一次,让他能够高兴一次也不错。
于是朱简烜故意非常认真和诚恳的认错:
“父皇教训的是,儿臣小时候还是太过自以为是了。
“当时考虑问题不够全面,忽略了战争对市场的促进作用。”
大明皇帝朱仲林听到儿子认错就很得意,但是听到后面的错误内容就绷不住了:
“你还小时候?说的好像你现在已经成年了似的?”
朱简烜却一本正经的说:
“儿臣已经把自己当成成年人了。”
皇帝直接摆手:
“别贫嘴,我知道你肯定有想法,你给我好好说清楚。”
朱简烜无奈了: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是咱们大明自身基础和禀赋优秀,二是儿臣这些年都在努力挽救。”
朱仲林眉头挑了挑:
“什么叫自身基础禀赋优秀,你又怎么努力挽救了什么?”
朱简烜整理了一下语言:
“首先,咱们大明与英国和法国不同,咱们自己就有两亿人的巨大内部市场,这是整个欧洲的规模。
“大明地方的藩国虽然复杂,但不会拒绝大明商人出入,仍然都能提供足够的市场。
“然后,大明北方的清国也有一亿多人,这也是大明工商业的潜在市场,相当于欧洲国家的邻国市场。
“大明商人还会会跟顺国、印度土邦、奥斯曼等国家做生意,就像英国跟欧洲大陆国家做生意。
“包括清国、顺国,以及印度和周围的这些国家,当地的手工业和都远不如大明发达。
“就算是大明偶尔会与他们处于名义上的战争状态,但双方都无法阻拦民间的商业活动持续运行。
“这就是咱们大明的基础禀赋优秀,咱们有足够的市场和足够的工匠,发动战争不依赖外部物资供应。
“不过即便如此,如果直接砍掉了利润最高的欧美奢侈品贸易,朝廷的收入同样会损失惨重。
“与其他国家的常规贸易只是保持原状,当然无法弥补奢侈品贸易衰减的亏空。
“但是儿臣这些年改进了硫化橡胶,改进了钢铁冶炼工业,发明了轴承和自行车,改进了钢筋混凝土。
“最重要的是改进了蒸汽机,由此延伸出了蒸汽机驱动的机床、纺织、轮船、火车等等产业。
“新的产业首先增加了新的工作岗位,也开发出了更多的本土和内部消费市场。
“是这部分新增投资和消费的税收,弥补了奢侈品出口衰减的损失。
“这就是儿臣这些年努力的结果。
“当然,儿臣的努力,也是在父皇和大哥的支持下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并最终产生足够的效果的。”
大明本来就站在了工业革命的门槛上。
朱简烜这几年的重要发明,是给工业革命打了催化剂,迅速爆出了大量的新产业。
朱简烜也早就知道技术升级是能够延缓社会矛盾,所以当初才会配合老爹和大哥搞宣传推广。
现在看来效果也还不错,新产业的增加值基本补上了外贸的损失。
新的投资和消费还加快了资本的流通,让整个市场的实际交易量比原来还要高。
朱仲林听了之后也是稍微点了点头:
“说的有点道理,那大明的商人为何会支持战争?你又是怎么理解的?”
这个问题就有点考校的成分在内了。
朱简烜对此早就有自己的想法了:
“藩国确实有市场,但是商人在藩国经营确实比较麻烦,不像在中央朝廷下去那样的自由。
“所以大明的商人们近些年就在持续不断地鼓吹削藩。
“他们真的在乎削藩吗?他们在乎的是市场。
“大明商人在清国会受到打压,很多产业投资和交易都是偷偷摸摸的搞。
“商人需要跟清国的官员和贵族搞好关系,需要拿出很大的精力和利润去打点经营。
“所以商人也在持续不断地鼓吹北伐,要求朝廷收复故土旧都。
“他们真的在乎故土旧都吗?他们在乎的还是市场。
“大明商人到了印度土邦、到了阿曼和奥斯曼,文化都与神洲中原明显不同了。“大明商人需要适应的规矩更多,受到的限制也更多。
“所以商人就会鼓吹扩张,希望把自己经营的地方变成中央朝廷的殖民地。
“商人们还是想要这些地方的市场。
“因为大明中央朝廷鼓励工商业,是神洲工匠和商人最如鱼得水的地方。
“所以大明出身的商人有一种倾向,希望将有将中央朝廷制度推广到他们正在经营的地方。
“直接表现就是大明商人支持大明中央朝廷的对外战争。
“消除他们在经营中遇到的各种障碍,包括满清的八旗贵族和印度的婆罗门。
“与此同时,澳洲开发和美洲战争,对于朝廷而言当然是钱的,但对于民间而言就是赚钱了。
“朝廷要钱雇佣工匠、钱采购物资、钱组织船队。
“民间经营相应产业的工匠和商人能赚到钱,而朝廷还会反过来再收取税金。
“像这样把供应战争的开支,在商业氛围浓厚的本土市场,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战争繁荣’。
“但战争繁荣相当于虎狼药,本身就无法长期维持,用多了还会损害根基。
“所以在发动战争之前,就首先要考虑如何结束战争。
“儿臣虽然恐吓英国人,说大明不着急结束战争,但实际上还是越快越好的。”
这都是朱简烜的历史经验总结,而且还有很多没有直接说出来。
对于大明的根本矛盾而言,无论是新产业开拓还是新殖民地开拓或者战争繁荣,都是治标不治本的。
如果不能在环境有利的情况下,大刀阔斧的改革既有的生产关系,矛盾迟早要再次爆发出来。
这个改革的问题可以说是非常紧迫的。
但眼下却还有更紧迫的事情。
大明接下来最大的挑战,是神洲地区持续五年的自然灾害,这是完全没办法人为的规避的。
地球上的一个人引发的的蝴蝶效应,还扇不动地球外的太阳的活动规律。
所以大明目前的所有战争都必须在1783年之前结束。
之后大明朝廷要专心应对自然灾害,处理大明本土甚至北方逃荒而来的难民。
最佳手段就是直接送去北美,这要求战争必须在1782年之前结束。
自己要在1783年之前当上美国国王,并准备好移民船。
这些预测未来的事情没办法跟老爹解释。
皇帝听完了朱简烜的解释,颇为感慨的说:
“你现在既然都都‘长大了’,那你还和商人们一样支持北伐和削藩吗?”
朱简烜马上说:
“是的,儿臣支持北伐和削藩,儿臣这辈子都会始终如一的支持。
“若是父皇和大哥都不支持,儿臣会在就藩之后用藩国的力量北伐!”
皇帝立刻狠狠瞪了朱简烜一眼:
“闭嘴!”
朱简烜立刻住口,同时心中也隐约明白了,老爹可能并不反对自己的方案。
否则就不会直接喊闭嘴了,应该严肃的驳斥和训诫。
商人们整天喊削藩,地方的藩镇肯定很不舒服,肯定会经常跟皇帝抱怨。
自己作为皇帝最喜欢的小儿子,在没有就藩之前公开喊削藩,藩镇可能会认为皇帝真的在准备削藩了。
那藩镇肯定会紧张,肯定会准备应对,甚至按捺不住主动搞事。
现在削藩和北伐其实是同一件事情,这件事情的状态应该说了就不要做,能做就不要瞎说。
老爹既然让自己闭嘴不要说,那就是让自己直接去做吗?
朱简烜心中这么考虑着,就相应的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父皇,等到北美停战协议签了,儿臣也该十二三岁了,是真的可以做点正事了。
“所以儿臣到时候想要去自己的藩国看看。
“想要去澳洲看看当地的工业建设情况如何,也想要去北美搞个就任国王的活动,把这个美国王位拿稳了。
“如果您还不嫌儿子烦人,那儿子就转一圈之后再回来看您。”
皇帝沉默了几秒钟,最终轻轻的点了点头:
“想去就去吧,不过要注意安全,最好不要去欧洲人的城市和房子里面居住。
“他们生活的地方都太脏了,在里面生活容易犯各种病。
“最好是住在自己的护卫军营里。”
朱简烜立刻答应着:
“儿臣明白。”
(本章完)
朱简烜结束了自己的任务,回去向自己的皇帝老爹汇报。
大明皇帝朱仲林听完谈判的情况之后笑着说:
“没错啊,现在这场战争没有对我们造成太大的压力,所以咱们还能继续坚持一段时间。
“话说……你当初危言耸听的时候,也没想到会出现这种情况吧?”
朱简烜听到老爹的评价就挺无语的。
老爹觉得自己没想到的事情,是战争期间大明的财政收入并没有明显降低,民间也相对支持战争。
因为大明这几年的出口关税确实大幅度减少了,但是大明本土的商税却在逐步增加。
其中的逻辑解释起来比较麻烦,关键自己老爹虽然不算是特别愚蠢的人,可是年纪大了多少有些固执。
想要说服他需要费点心思,但是反过来自己预测出错一次,让他能够高兴一次也不错。
于是朱简烜故意非常认真和诚恳的认错:
“父皇教训的是,儿臣小时候还是太过自以为是了。
“当时考虑问题不够全面,忽略了战争对市场的促进作用。”
大明皇帝朱仲林听到儿子认错就很得意,但是听到后面的错误内容就绷不住了:
“你还小时候?说的好像你现在已经成年了似的?”
朱简烜却一本正经的说:
“儿臣已经把自己当成成年人了。”
皇帝直接摆手:
“别贫嘴,我知道你肯定有想法,你给我好好说清楚。”
朱简烜无奈了: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是咱们大明自身基础和禀赋优秀,二是儿臣这些年都在努力挽救。”
朱仲林眉头挑了挑:
“什么叫自身基础禀赋优秀,你又怎么努力挽救了什么?”
朱简烜整理了一下语言:
“首先,咱们大明与英国和法国不同,咱们自己就有两亿人的巨大内部市场,这是整个欧洲的规模。
“大明地方的藩国虽然复杂,但不会拒绝大明商人出入,仍然都能提供足够的市场。
“然后,大明北方的清国也有一亿多人,这也是大明工商业的潜在市场,相当于欧洲国家的邻国市场。
“大明商人还会会跟顺国、印度土邦、奥斯曼等国家做生意,就像英国跟欧洲大陆国家做生意。
“包括清国、顺国,以及印度和周围的这些国家,当地的手工业和都远不如大明发达。
“就算是大明偶尔会与他们处于名义上的战争状态,但双方都无法阻拦民间的商业活动持续运行。
“这就是咱们大明的基础禀赋优秀,咱们有足够的市场和足够的工匠,发动战争不依赖外部物资供应。
“不过即便如此,如果直接砍掉了利润最高的欧美奢侈品贸易,朝廷的收入同样会损失惨重。
“与其他国家的常规贸易只是保持原状,当然无法弥补奢侈品贸易衰减的亏空。
“但是儿臣这些年改进了硫化橡胶,改进了钢铁冶炼工业,发明了轴承和自行车,改进了钢筋混凝土。
“最重要的是改进了蒸汽机,由此延伸出了蒸汽机驱动的机床、纺织、轮船、火车等等产业。
“新的产业首先增加了新的工作岗位,也开发出了更多的本土和内部消费市场。
“是这部分新增投资和消费的税收,弥补了奢侈品出口衰减的损失。
“这就是儿臣这些年努力的结果。
“当然,儿臣的努力,也是在父皇和大哥的支持下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并最终产生足够的效果的。”
大明本来就站在了工业革命的门槛上。
朱简烜这几年的重要发明,是给工业革命打了催化剂,迅速爆出了大量的新产业。
朱简烜也早就知道技术升级是能够延缓社会矛盾,所以当初才会配合老爹和大哥搞宣传推广。
现在看来效果也还不错,新产业的增加值基本补上了外贸的损失。
新的投资和消费还加快了资本的流通,让整个市场的实际交易量比原来还要高。
朱仲林听了之后也是稍微点了点头:
“说的有点道理,那大明的商人为何会支持战争?你又是怎么理解的?”
这个问题就有点考校的成分在内了。
朱简烜对此早就有自己的想法了:
“藩国确实有市场,但是商人在藩国经营确实比较麻烦,不像在中央朝廷下去那样的自由。
“所以大明的商人们近些年就在持续不断地鼓吹削藩。
“他们真的在乎削藩吗?他们在乎的是市场。
“大明商人在清国会受到打压,很多产业投资和交易都是偷偷摸摸的搞。
“商人需要跟清国的官员和贵族搞好关系,需要拿出很大的精力和利润去打点经营。
“所以商人也在持续不断地鼓吹北伐,要求朝廷收复故土旧都。
“他们真的在乎故土旧都吗?他们在乎的还是市场。
“大明商人到了印度土邦、到了阿曼和奥斯曼,文化都与神洲中原明显不同了。“大明商人需要适应的规矩更多,受到的限制也更多。
“所以商人就会鼓吹扩张,希望把自己经营的地方变成中央朝廷的殖民地。
“商人们还是想要这些地方的市场。
“因为大明中央朝廷鼓励工商业,是神洲工匠和商人最如鱼得水的地方。
“所以大明出身的商人有一种倾向,希望将有将中央朝廷制度推广到他们正在经营的地方。
“直接表现就是大明商人支持大明中央朝廷的对外战争。
“消除他们在经营中遇到的各种障碍,包括满清的八旗贵族和印度的婆罗门。
“与此同时,澳洲开发和美洲战争,对于朝廷而言当然是钱的,但对于民间而言就是赚钱了。
“朝廷要钱雇佣工匠、钱采购物资、钱组织船队。
“民间经营相应产业的工匠和商人能赚到钱,而朝廷还会反过来再收取税金。
“像这样把供应战争的开支,在商业氛围浓厚的本土市场,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战争繁荣’。
“但战争繁荣相当于虎狼药,本身就无法长期维持,用多了还会损害根基。
“所以在发动战争之前,就首先要考虑如何结束战争。
“儿臣虽然恐吓英国人,说大明不着急结束战争,但实际上还是越快越好的。”
这都是朱简烜的历史经验总结,而且还有很多没有直接说出来。
对于大明的根本矛盾而言,无论是新产业开拓还是新殖民地开拓或者战争繁荣,都是治标不治本的。
如果不能在环境有利的情况下,大刀阔斧的改革既有的生产关系,矛盾迟早要再次爆发出来。
这个改革的问题可以说是非常紧迫的。
但眼下却还有更紧迫的事情。
大明接下来最大的挑战,是神洲地区持续五年的自然灾害,这是完全没办法人为的规避的。
地球上的一个人引发的的蝴蝶效应,还扇不动地球外的太阳的活动规律。
所以大明目前的所有战争都必须在1783年之前结束。
之后大明朝廷要专心应对自然灾害,处理大明本土甚至北方逃荒而来的难民。
最佳手段就是直接送去北美,这要求战争必须在1782年之前结束。
自己要在1783年之前当上美国国王,并准备好移民船。
这些预测未来的事情没办法跟老爹解释。
皇帝听完了朱简烜的解释,颇为感慨的说:
“你现在既然都都‘长大了’,那你还和商人们一样支持北伐和削藩吗?”
朱简烜马上说:
“是的,儿臣支持北伐和削藩,儿臣这辈子都会始终如一的支持。
“若是父皇和大哥都不支持,儿臣会在就藩之后用藩国的力量北伐!”
皇帝立刻狠狠瞪了朱简烜一眼:
“闭嘴!”
朱简烜立刻住口,同时心中也隐约明白了,老爹可能并不反对自己的方案。
否则就不会直接喊闭嘴了,应该严肃的驳斥和训诫。
商人们整天喊削藩,地方的藩镇肯定很不舒服,肯定会经常跟皇帝抱怨。
自己作为皇帝最喜欢的小儿子,在没有就藩之前公开喊削藩,藩镇可能会认为皇帝真的在准备削藩了。
那藩镇肯定会紧张,肯定会准备应对,甚至按捺不住主动搞事。
现在削藩和北伐其实是同一件事情,这件事情的状态应该说了就不要做,能做就不要瞎说。
老爹既然让自己闭嘴不要说,那就是让自己直接去做吗?
朱简烜心中这么考虑着,就相应的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父皇,等到北美停战协议签了,儿臣也该十二三岁了,是真的可以做点正事了。
“所以儿臣到时候想要去自己的藩国看看。
“想要去澳洲看看当地的工业建设情况如何,也想要去北美搞个就任国王的活动,把这个美国王位拿稳了。
“如果您还不嫌儿子烦人,那儿子就转一圈之后再回来看您。”
皇帝沉默了几秒钟,最终轻轻的点了点头:
“想去就去吧,不过要注意安全,最好不要去欧洲人的城市和房子里面居住。
“他们生活的地方都太脏了,在里面生活容易犯各种病。
“最好是住在自己的护卫军营里。”
朱简烜立刻答应着:
“儿臣明白。”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powenxue11.com/book/78593/2269571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powenxue11.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