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5章 共饮一江水
推荐阅读:阴影帝国、快穿年代之炮灰逆袭、吞噬星空,我维妮娜绝不居于人下、从灵魂熔炉开始、红楼大当家、美漫:悟道阿卡姆,飞升祖国人、入错洞房后,我跟阴鸷权臣去种田、四合院之傻柱换了人、重回九零:手握灵泉奔小康、全职高手:叶修麻了,这人心好脏、
在香港老一辈人的记忆里,几十年前,只要一遇天气干旱,就会发生可怕的水荒。
当初清廷割让香港给带英的时候,香港的人口还很少,但已经产生了缺少淡水的问题。
这是因为,香港虽然降雨充沛,却缺少湖泊,也没有大河。
香港主要由火山岩和岗岩组成,坚硬的地质条件不利于地下水储藏和开采。
为了找水,带英想了很多办法。
他们曾经派船到日本、新加坡等地买水,但成本太高,不仅要缴纳大笔的水费,还要掉大笔油钱,长途跋涉买来的水,称得上滴水贵如油。
后来,带英又修建了几座水库和蓄水池,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在差不多一百年的时间里,带英只能斥巨资,修建一个又一个的蓄水塘。
老百姓们希望这些水塘真的能解决喝水、用水的困难。
每当有水塘竣工,大家都兴高采烈,甚至还要在施工现场大摆筵席。
那时候,内地战乱频繁,许多人为了躲避战乱,不断涌入香港,用水问题反而日益严重。
平时用水就捉襟见肘,几次大旱,更是给香港人留下了痛苦的记忆。
1893年,香港连续十个月滴雨未下,旱灾导致瘟疫流行,2000多人因此丧生。
在1929年的严重旱灾中,20万人因为干渴而逃离香港。
港英政府解决不了水源的问题,就开始施行用水管制。
从1938年开始,每天定时供水。
比如说每天供水四个小时,旱点三小时,再旱点两小时,再紧张就隔天供水,隔三天供水。
在此后三十年,定时供水,成为常态!
1949年,新中国成立,收拾旧山河,日月换新天!
为了解决中华大地的缺水问题,勤劳的中国人民狠干大干,开山劈石,修建了大量的水库,水渠。
河南林县的红旗渠,更是人类工程史上的奇迹,被称之为“人工天河”!
与此同时,香港淡水供应紧张的情况愈发严重。
1962年年底开始,香港连续九个月滴雨未下。
香港苦心经营多年的蓄水设施沦落为摆设,水塘都见了底,长了草。
市内供水由最初每天8小时,改为每天4个小时,进而隔日供水4个小时,最后4天才供一次水。
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那一年,香港各个角落都出现了人与水桶排成的长龙。
人们放下工作,离开课堂,全家出动排队取水。
大批居民层层围住公共水喉,最怕的是这涓涓细流突然中断,自己只能空手而归,无奈地面对家中的期待眼神。
住在木屋区的居民就更加辛苦,取到水后,还要挑水上山。
水重、坡陡,走在前面的妈妈不时回望,害怕年幼的女儿把水洒了。
人们想尽了一切办法来抢水,用尽所有东西来装水。
商店里,除了水桶涨价,其他商品一概卖不动。
当时,一份叉烧5分钱,一个水桶却要5块钱。一些商人趁机大发水荒财。
绝境之中,香港中华总商会和港九工会联合会,代表香港向内地发出了求救信息。
旱灾不是香港有,广东也在闹旱灾。
但收到求救信息后,广东仍就伸出了援手。
广州决定,每天向香港免费供水两万吨。
刚刚建成的深圳水库,放弃了一些农田的灌溉,向香港供水318万吨,以解燃眉之急。
此外,香港方面还可以用轮船到珠江口免费取水。
来自祖国的无私帮助,让香港度过了那次可怕的大水荒。
但是,这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东江水引入香港。
只有这样,才可以永久性地解决水荒问题。
东江,古称湟水,是珠江水系的干流之一,它发源于江西,向西南进入广东,在东莞汇入珠江,全长约520公里。
东江是离香港最近、水量最充沛的自然河流,距离香港有80多公里。
然而,这短短的八十公里,却横亘着一座大山,要翻山越岭把水引入香港,困难重重。
经过水文勘测,东江供水工程的方案出来,需要3800万人民币。
六十年代,国家还很穷,这无疑是一笔巨款。
总理收到汇报后,亲自批示:供水工程,由我们国家举办,应当列入国家计划。因为香港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是自己的同胞,工程自己办比较主动,不用他们插手。
国家决定暂停其他部份项目,全力以赴建造东江深圳供水工程。
1964年,东莞桥头镇,一夜之间,聚集了上万名工程人员。
全国14个省市,60多家工厂为东江深圳供水工程生产专用的水泵、电动机、变压器和其他设备,总数多达2160多台。
总理亲自批示,要求铁道部以该项工程物资运输优先,第一时间运到现场。
1965年2月27日,东江深圳供水一期工程胜利竣工。
3月1日,广东各界和香港同胞共同见证了一江清水越过高山奔流入港。
自此,东江水开始源源不断地供应香港。
自此,香港的水荒成为历史,香港市民想用水,拧开水龙头就行。
……
华东水灾,让许多香港人想起了三十年前香港旱灾,内地同胞对香港的帮助。
许多人自发走上街头,给灾民捐钱捐物。
繁华的铜锣湾街头,几个简易凳子搭起的小台子,上面盖一块白布,放几个募捐箱。
后面用红色的字体写着:请踊跃捐款!为华东灾区同胞献出一份力!
无数市民在此驻足,慷慨解囊,献出了自己的爱心。
一些背着书包的学生,捐出了自己的午餐钱。
一位残疾人也来到捐款箱前捐款,由于身体原因,由于他的身体不听使唤,颤颤巍巍好久才掏出钱包。
他掏出十块钱,但由于手抖,募捐箱的口子又不大,还是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才能进去。这一幕被现场的记者用摄影机记录了下来,播出之后,感动了无数人。
一位阿婆捐出了自己的棺材本,面对记者的采访,她说:“28年前,香港大旱,四天才能领一次水。内地那边听说我们遭了灾,好多人自发担水到香港,要不是他们,香港不知道要死多少人,这是救命之恩,不能不报啊!”
记者听到阿婆的这番话,十分感动,对着摄影机说道:“1964年香港遭逢百年一遇的大旱灾,正是内地同胞无私的援助,才帮助我们香港人度过了难关。现在内地正遭遇百年一遇的大水灾,也请大家伸出援助之手,一起帮助我们的同胞度过难关!”
你捐,我捐,大家一起捐,一时之间,捐款救灾成为香港市民的口头禅,三句不离一句:你今日捐咗未?
灾难面前,所有人都结成了一条心,因为大家都是血浓于水的骨肉同胞!
由于杨叶在华人世界拥有无与伦比的影响力,所以他处理完美国的事务后,便第一时间赶回了香港。
……
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周楠握着杨叶的手,感激地说道:“杨先生,你回来的正是时候啊!”
杨叶说道:“同胞受难,有用得着我的地方,我在所不辞。”
本时空,内地的形象要比原时空好很多,沿海一带经济发展欣欣向荣,学生们看到了希望,也都很安稳。
只不过今年的灾情席卷大半个国家,实在过于严重,不得以才向国际社会请求人道主义援助。
周楠向杨叶介绍了一下现在的情况,香港各大富豪都是慨慷解囊,巨款从几百万到几千万不等,民间捐款捐物也十分踊跃。
出力最大的是霍家,不仅捐款两千万,还搞到了大批的物资,其中最紧要的,就是急缺的药品。
杨叶不好抢霍家的风头,他也捐两千万,随后说出了两个方案。
第一,把演艺界的艺人们都组织起来,进行一场赈灾义演,筹集善款。
第二,组织演艺界的艺人们共同拍摄一部电影,所收票房全部捐出。
……
杨叶说干就干,从新华社出来,立马召集香港院线联盟,编剧家协会、导演协会、演员协会等各大公会的负责人一起到白杨影业开会。
会上,杨叶直截了当地说道:“我准备团结香港演艺界的力量,大家共同拍摄一部公益电影,所收到的票房,全部捐给灾民,大家有什么想法。”
这正是众志成城的时刻,大家自然一致赞同。
杨叶说道:“由于时间紧迫,而且还要满足大量明星同时参演,现编剧本肯定是来不及了,我的想法是将1959年的《豪门夜宴》拿出来,进行翻拍。”
曾志纬上次被杨叶打得太惨了,到现在还心有余悸,他也没本事报复,反而拍起了马屁:“这个主意好啊,这个《豪门夜宴》本身也是公益电影来的,当时也是有好几十位明星参加,非常的适合我们现在的情况。”
现场老资格的人知道这部电影,于是一起表示赞同。
杨叶道:“那现在开始分工,编剧协会,三个小时的时间对剧本进行改编。然后,你们要派遣编剧在拍摄现场,随时候命。”
编剧协会的会长南燕立刻答应了下来。
杨叶继续道:“导演协会负责出导演,由于时间紧迫,我建议分成四组拍摄,有谁愿意的,可以报名。我先说,我负责一组。”
大家纷纷举手,由于报名人数太多,最后干脆让四大电影公司各出一名导演。
于是,这部电影的导演除了杨叶之外,还有嘉禾的张坚庭,德宝的高志森、永盛的王京。
随后是主演,曾志纬自告奋勇要演男主角,杨叶笑道;“这个电影我们要一周之内拍完上映,演男主角的话,你基本上没法睡觉,想清楚哦!”
曾志纬道:“没问题!”
男主角确定,其他的角色就交给演员协会会长许贯文去搞定了。
接下来是摄影师协会派遣摄影师,跟组拍摄,这个也好说。
最后是院线联盟负责在电影制作完成之后,协调出场次,全港上映。
由于所收的票房都会拿来捐赠,所以院线联盟是不收取费用的。
一切商议妥当之后,各路人马立刻开始行动。
……
听说杨叶要搞义演,跑马地马场免费提供了场地,香港各路明星全都放下手头的工作,从四面八方赶来。
原时空的这次义演,是谭咏麟和梅艳方这两位乐坛的大哥大姐站出来发起的。
谭咏麟还连夜买了一首曲子,请人填词,作为义演的主题曲,叫做《滔滔千里心》。
现在他们倒不是不想挺身而出,只不过杨叶才是名副其实的香港娱乐大亨。
他们也知道杨叶一定会站出来,所以两人都没有出头,只是默默在后面出力。
而杨叶倒也不是想抢他们的功劳,只不过他明白自己的影响力有多大,这件事只有让他来做,影响力才能达到最大。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原时空参加这次义演的艺人超过100人,连续演了七个小时。
这次人数则更多,超过两百位明星出场,连演了两天。
除了香港艺人悉数到场,台湾也有大批艺人赶来。
李宗盛、罗大右、周华建、苏慧伦、伊能静、任闲棋……滚石群星义不容辞。
王杰、小虎队,庾澄庆、蔡琴……飞碟群星也纷纷赶来。
原时空大陆方面只有老崔和巩莉登台,这一次还有王非、杨钰莹、老狼、朱琳、傅艺玮等人登场。
新加坡、马来西亚、甚至还有日本人、韩国人都有人登场。
“共饮一江水,同是中国人!”
这次义演的主题,更加突出了香港人是喝着东江水长大的这件事。
演出一开始,夏梦就登台宣布,今天到场的艺人们捐多少钱,白杨公司就捐出同等数量的善款,顿时引来一阵热烈的掌声。
随后,杨叶的两个学生,杨钰莹和刘小慧分别代表大陆和香港,一起演唱了义演的主题曲《同饮一江水》。
两人登上舞台,首先一人捐了五万块。
然后,刘小慧拿着话筒说道:“大家好,我是刘小慧。听说大陆同胞正在受难,我们的老师杨叶爵士连夜赶回香港,号召赈灾。
他在电视上看到一个阿婆说起28年香港大水荒,大陆同胞组织担水过新界,非常感动,连夜写下了这首《同饮一江水》,送给大家。
26年前,大陆同胞将东江水引入香港,我们香港人都是喝着东江水长大的,现在同胞有难,希望大家伸出自己的援助之手。”
杨钰莹说道:“大家好,我是杨钰莹,来自江西,这些天我看到大家踊跃走上街头,慷慨解囊,十分感动,我代表内地同胞,谢谢大家的帮助,谢谢!”
杨钰莹给观众们深深鞠了个躬,开口唱道:“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彼此情无限,共饮一江水。”
刘小慧接着唱道:“君住江之头,我住江之尾,彼此情无限,共饮一江水。”
两人一起合唱:“我们的山相连,我们的水同源,我们心相通,我们手相牵。我们的山相连,我们的水同源,我们歌声美,唱出同一个家园,同一个家园……”(本章完)
当初清廷割让香港给带英的时候,香港的人口还很少,但已经产生了缺少淡水的问题。
这是因为,香港虽然降雨充沛,却缺少湖泊,也没有大河。
香港主要由火山岩和岗岩组成,坚硬的地质条件不利于地下水储藏和开采。
为了找水,带英想了很多办法。
他们曾经派船到日本、新加坡等地买水,但成本太高,不仅要缴纳大笔的水费,还要掉大笔油钱,长途跋涉买来的水,称得上滴水贵如油。
后来,带英又修建了几座水库和蓄水池,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在差不多一百年的时间里,带英只能斥巨资,修建一个又一个的蓄水塘。
老百姓们希望这些水塘真的能解决喝水、用水的困难。
每当有水塘竣工,大家都兴高采烈,甚至还要在施工现场大摆筵席。
那时候,内地战乱频繁,许多人为了躲避战乱,不断涌入香港,用水问题反而日益严重。
平时用水就捉襟见肘,几次大旱,更是给香港人留下了痛苦的记忆。
1893年,香港连续十个月滴雨未下,旱灾导致瘟疫流行,2000多人因此丧生。
在1929年的严重旱灾中,20万人因为干渴而逃离香港。
港英政府解决不了水源的问题,就开始施行用水管制。
从1938年开始,每天定时供水。
比如说每天供水四个小时,旱点三小时,再旱点两小时,再紧张就隔天供水,隔三天供水。
在此后三十年,定时供水,成为常态!
1949年,新中国成立,收拾旧山河,日月换新天!
为了解决中华大地的缺水问题,勤劳的中国人民狠干大干,开山劈石,修建了大量的水库,水渠。
河南林县的红旗渠,更是人类工程史上的奇迹,被称之为“人工天河”!
与此同时,香港淡水供应紧张的情况愈发严重。
1962年年底开始,香港连续九个月滴雨未下。
香港苦心经营多年的蓄水设施沦落为摆设,水塘都见了底,长了草。
市内供水由最初每天8小时,改为每天4个小时,进而隔日供水4个小时,最后4天才供一次水。
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那一年,香港各个角落都出现了人与水桶排成的长龙。
人们放下工作,离开课堂,全家出动排队取水。
大批居民层层围住公共水喉,最怕的是这涓涓细流突然中断,自己只能空手而归,无奈地面对家中的期待眼神。
住在木屋区的居民就更加辛苦,取到水后,还要挑水上山。
水重、坡陡,走在前面的妈妈不时回望,害怕年幼的女儿把水洒了。
人们想尽了一切办法来抢水,用尽所有东西来装水。
商店里,除了水桶涨价,其他商品一概卖不动。
当时,一份叉烧5分钱,一个水桶却要5块钱。一些商人趁机大发水荒财。
绝境之中,香港中华总商会和港九工会联合会,代表香港向内地发出了求救信息。
旱灾不是香港有,广东也在闹旱灾。
但收到求救信息后,广东仍就伸出了援手。
广州决定,每天向香港免费供水两万吨。
刚刚建成的深圳水库,放弃了一些农田的灌溉,向香港供水318万吨,以解燃眉之急。
此外,香港方面还可以用轮船到珠江口免费取水。
来自祖国的无私帮助,让香港度过了那次可怕的大水荒。
但是,这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东江水引入香港。
只有这样,才可以永久性地解决水荒问题。
东江,古称湟水,是珠江水系的干流之一,它发源于江西,向西南进入广东,在东莞汇入珠江,全长约520公里。
东江是离香港最近、水量最充沛的自然河流,距离香港有80多公里。
然而,这短短的八十公里,却横亘着一座大山,要翻山越岭把水引入香港,困难重重。
经过水文勘测,东江供水工程的方案出来,需要3800万人民币。
六十年代,国家还很穷,这无疑是一笔巨款。
总理收到汇报后,亲自批示:供水工程,由我们国家举办,应当列入国家计划。因为香港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是自己的同胞,工程自己办比较主动,不用他们插手。
国家决定暂停其他部份项目,全力以赴建造东江深圳供水工程。
1964年,东莞桥头镇,一夜之间,聚集了上万名工程人员。
全国14个省市,60多家工厂为东江深圳供水工程生产专用的水泵、电动机、变压器和其他设备,总数多达2160多台。
总理亲自批示,要求铁道部以该项工程物资运输优先,第一时间运到现场。
1965年2月27日,东江深圳供水一期工程胜利竣工。
3月1日,广东各界和香港同胞共同见证了一江清水越过高山奔流入港。
自此,东江水开始源源不断地供应香港。
自此,香港的水荒成为历史,香港市民想用水,拧开水龙头就行。
……
华东水灾,让许多香港人想起了三十年前香港旱灾,内地同胞对香港的帮助。
许多人自发走上街头,给灾民捐钱捐物。
繁华的铜锣湾街头,几个简易凳子搭起的小台子,上面盖一块白布,放几个募捐箱。
后面用红色的字体写着:请踊跃捐款!为华东灾区同胞献出一份力!
无数市民在此驻足,慷慨解囊,献出了自己的爱心。
一些背着书包的学生,捐出了自己的午餐钱。
一位残疾人也来到捐款箱前捐款,由于身体原因,由于他的身体不听使唤,颤颤巍巍好久才掏出钱包。
他掏出十块钱,但由于手抖,募捐箱的口子又不大,还是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才能进去。这一幕被现场的记者用摄影机记录了下来,播出之后,感动了无数人。
一位阿婆捐出了自己的棺材本,面对记者的采访,她说:“28年前,香港大旱,四天才能领一次水。内地那边听说我们遭了灾,好多人自发担水到香港,要不是他们,香港不知道要死多少人,这是救命之恩,不能不报啊!”
记者听到阿婆的这番话,十分感动,对着摄影机说道:“1964年香港遭逢百年一遇的大旱灾,正是内地同胞无私的援助,才帮助我们香港人度过了难关。现在内地正遭遇百年一遇的大水灾,也请大家伸出援助之手,一起帮助我们的同胞度过难关!”
你捐,我捐,大家一起捐,一时之间,捐款救灾成为香港市民的口头禅,三句不离一句:你今日捐咗未?
灾难面前,所有人都结成了一条心,因为大家都是血浓于水的骨肉同胞!
由于杨叶在华人世界拥有无与伦比的影响力,所以他处理完美国的事务后,便第一时间赶回了香港。
……
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周楠握着杨叶的手,感激地说道:“杨先生,你回来的正是时候啊!”
杨叶说道:“同胞受难,有用得着我的地方,我在所不辞。”
本时空,内地的形象要比原时空好很多,沿海一带经济发展欣欣向荣,学生们看到了希望,也都很安稳。
只不过今年的灾情席卷大半个国家,实在过于严重,不得以才向国际社会请求人道主义援助。
周楠向杨叶介绍了一下现在的情况,香港各大富豪都是慨慷解囊,巨款从几百万到几千万不等,民间捐款捐物也十分踊跃。
出力最大的是霍家,不仅捐款两千万,还搞到了大批的物资,其中最紧要的,就是急缺的药品。
杨叶不好抢霍家的风头,他也捐两千万,随后说出了两个方案。
第一,把演艺界的艺人们都组织起来,进行一场赈灾义演,筹集善款。
第二,组织演艺界的艺人们共同拍摄一部电影,所收票房全部捐出。
……
杨叶说干就干,从新华社出来,立马召集香港院线联盟,编剧家协会、导演协会、演员协会等各大公会的负责人一起到白杨影业开会。
会上,杨叶直截了当地说道:“我准备团结香港演艺界的力量,大家共同拍摄一部公益电影,所收到的票房,全部捐给灾民,大家有什么想法。”
这正是众志成城的时刻,大家自然一致赞同。
杨叶说道:“由于时间紧迫,而且还要满足大量明星同时参演,现编剧本肯定是来不及了,我的想法是将1959年的《豪门夜宴》拿出来,进行翻拍。”
曾志纬上次被杨叶打得太惨了,到现在还心有余悸,他也没本事报复,反而拍起了马屁:“这个主意好啊,这个《豪门夜宴》本身也是公益电影来的,当时也是有好几十位明星参加,非常的适合我们现在的情况。”
现场老资格的人知道这部电影,于是一起表示赞同。
杨叶道:“那现在开始分工,编剧协会,三个小时的时间对剧本进行改编。然后,你们要派遣编剧在拍摄现场,随时候命。”
编剧协会的会长南燕立刻答应了下来。
杨叶继续道:“导演协会负责出导演,由于时间紧迫,我建议分成四组拍摄,有谁愿意的,可以报名。我先说,我负责一组。”
大家纷纷举手,由于报名人数太多,最后干脆让四大电影公司各出一名导演。
于是,这部电影的导演除了杨叶之外,还有嘉禾的张坚庭,德宝的高志森、永盛的王京。
随后是主演,曾志纬自告奋勇要演男主角,杨叶笑道;“这个电影我们要一周之内拍完上映,演男主角的话,你基本上没法睡觉,想清楚哦!”
曾志纬道:“没问题!”
男主角确定,其他的角色就交给演员协会会长许贯文去搞定了。
接下来是摄影师协会派遣摄影师,跟组拍摄,这个也好说。
最后是院线联盟负责在电影制作完成之后,协调出场次,全港上映。
由于所收的票房都会拿来捐赠,所以院线联盟是不收取费用的。
一切商议妥当之后,各路人马立刻开始行动。
……
听说杨叶要搞义演,跑马地马场免费提供了场地,香港各路明星全都放下手头的工作,从四面八方赶来。
原时空的这次义演,是谭咏麟和梅艳方这两位乐坛的大哥大姐站出来发起的。
谭咏麟还连夜买了一首曲子,请人填词,作为义演的主题曲,叫做《滔滔千里心》。
现在他们倒不是不想挺身而出,只不过杨叶才是名副其实的香港娱乐大亨。
他们也知道杨叶一定会站出来,所以两人都没有出头,只是默默在后面出力。
而杨叶倒也不是想抢他们的功劳,只不过他明白自己的影响力有多大,这件事只有让他来做,影响力才能达到最大。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原时空参加这次义演的艺人超过100人,连续演了七个小时。
这次人数则更多,超过两百位明星出场,连演了两天。
除了香港艺人悉数到场,台湾也有大批艺人赶来。
李宗盛、罗大右、周华建、苏慧伦、伊能静、任闲棋……滚石群星义不容辞。
王杰、小虎队,庾澄庆、蔡琴……飞碟群星也纷纷赶来。
原时空大陆方面只有老崔和巩莉登台,这一次还有王非、杨钰莹、老狼、朱琳、傅艺玮等人登场。
新加坡、马来西亚、甚至还有日本人、韩国人都有人登场。
“共饮一江水,同是中国人!”
这次义演的主题,更加突出了香港人是喝着东江水长大的这件事。
演出一开始,夏梦就登台宣布,今天到场的艺人们捐多少钱,白杨公司就捐出同等数量的善款,顿时引来一阵热烈的掌声。
随后,杨叶的两个学生,杨钰莹和刘小慧分别代表大陆和香港,一起演唱了义演的主题曲《同饮一江水》。
两人登上舞台,首先一人捐了五万块。
然后,刘小慧拿着话筒说道:“大家好,我是刘小慧。听说大陆同胞正在受难,我们的老师杨叶爵士连夜赶回香港,号召赈灾。
他在电视上看到一个阿婆说起28年香港大水荒,大陆同胞组织担水过新界,非常感动,连夜写下了这首《同饮一江水》,送给大家。
26年前,大陆同胞将东江水引入香港,我们香港人都是喝着东江水长大的,现在同胞有难,希望大家伸出自己的援助之手。”
杨钰莹说道:“大家好,我是杨钰莹,来自江西,这些天我看到大家踊跃走上街头,慷慨解囊,十分感动,我代表内地同胞,谢谢大家的帮助,谢谢!”
杨钰莹给观众们深深鞠了个躬,开口唱道:“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彼此情无限,共饮一江水。”
刘小慧接着唱道:“君住江之头,我住江之尾,彼此情无限,共饮一江水。”
两人一起合唱:“我们的山相连,我们的水同源,我们心相通,我们手相牵。我们的山相连,我们的水同源,我们歌声美,唱出同一个家园,同一个家园……”(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powenxue11.com/book/78498/2265749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powenxue11.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