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文学 > 历史军事 > 浴火大清 > 第506章 滕兴甫并非妄语

第506章 滕兴甫并非妄语

推荐阅读:封神我是萧升大内御猫,从虎形十式开始!整个诡异世界都在等着我上天从炼丹术开始肝熟练度从密修学院僧开始苟道修仙,从种田开始嫂子:我真不是傻子了太平令影视剧中的王牌特工重返88:从迎娶小姨子开始

    第506章 滕兴甫并非妄语
    李鸿章脸上神色复杂地说道,“《大国崛起》你看过吧,张香涛就跟我说起过,他说不只是咱们国人读之眼界大开,就连洋人也一样惊叹弗如。”
    “英国驻汉口公使傅磊斯告诉他,西方人读后,也都对于这部深刻解释分析了西方列强崛起过程的著作,都大为震惊,他们不敢相信,连他们西方人自己都没意识到的深层次东西,竟然被一个在他们眼中愚昧落后的清国人,看得清清楚楚,分析到了骨子里!”
    “据傅磊斯说,有好几家欧洲大学,还要准备开设国际学的课程,专门研究各大国崛起的根源,而滕兴甫的这部著作,还会列为他们的必读书籍,甚至还要授予滕兴甫博士学位呢。”
    李鸿章满是懊悔地说道,“老夫这一生最后悔的事,就是没有早一点发现和启用滕兴甫这个大才,如果甲午前,老夫就重用此人,老夫又怎会被人赶到两广”
    李鸿章的话,让张佩纶不由无语,好半晌,才又说道。
    “中堂,滕兴甫在军略上,确是一等一的大才不假,不要说当世国人无人可出其右,就是列强的那些将军们,也无法同他相提并论,可说到底,滕兴甫哪来的这么大笔银子。”
    “虽说滕兴甫从朝廷手里拿到了直隶的十年税赋,可直隶一年又有多少税赋,他还要养着数十万军队,除非他自己能从口袋里拿出银子来。”
    “就算是有各地给前锋军的大笔捐款,可也不至于超过亿两的银子,两三千万都是顶天了.”
    说到这里,张佩纶心中不由一动,看了一眼紧闭的门窗,小心地低声说道。
    “中堂,现在有传言说,去年义和团劫掠京城时,所获大笔金银财宝,大多落入追剿的滕兴甫的手中。”
    “还有传言说,天津未沦陷时,那一次义和团和绿营、练勇,还有武卫军攻入租界时,租界的很多银行和洋行都被抢了,据传损失金额十分巨大,达数千万之巨,莫非这也同滕兴甫有关,最终都落入他的腰包?”
    李鸿章瞪了张佩纶一眼说道,“那些流言蜚语,听听也就罢了。”
    李鸿章微微一叹说道,“你应该听说过,三年清知府,十万雪银这句俚语吧,不要说大清,历朝历代,有哪一个朝代能杜绝官员贪墨,不要说雍正,即便以明太祖朱元璋那样的狠辣手段,也同样没有杜绝,只不过逼得这些官员贪墨手法变得更隐秘了。”
    “清贫如海瑞的清官,只在戏文里有,现实中和珅倒是比比皆是。”
    “别人不说,就说咱们自己的那些钱,难道就都干净!”
    李鸿章的话,说得张佩纶不由有些面红耳赤,张张嘴,最终没有说出话来。
    李鸿章继续说道,“纵观滕兴甫起兵至今所作所为,无一不是谋定而后动,所以,老夫相信滕兴甫在直隶大力推动洋务的计划,并非妄语。”
    对于李鸿章的话,张佩纶还是不信,正想再开口争辩,李鸿章已经从袖子里掏出一个精致的檀香木细长小盒,递给张佩纶。
    张佩纶不明所以,小心地打开小盒,不由一声轻轻的惊呼!
    小盒中的金丝绒衬里上,竟然静静地躺着一支金色的钢笔,玻璃窗射进来的一缕阳光照耀其上,那支金笔金灿灿的光芒四射。
    钢笔这东西,张佩纶早已在报上看到过报道,只知道这是在上海的国内厂家设计制造的,还有国人在海外的专利。可钢笔这东西,在惯用毛笔的国内市面上完全见不到,据说洋商们都排着队等在工厂里,即便一只普通的钢笔都要一英镑,可洋商们依然趋之若鹜,争抢有限的产量。
    眼前的这支金笔,明显就是最高级的,张佩纶只是这一次跟随李鸿章到了武昌后,在张之洞那里第一次见到,还是张之洞拿出来显摆的,那一支同是这支一样的金笔。
    李鸿章看着张佩纶说道,“这是玉山送我的。”
    李鸿章略微一顿,接着说道。
    “我同你们说起过,玉山的儿子学熙,现在在为滕兴甫做事,这钢笔就是他们的一个厂子制造的,据玉山私下告诉我,这钢笔甚至还是滕兴甫亲自设计出来的,只是为了掩人耳目,才用滕兴甫的弟弟之名申请了西洋专利。”
    李鸿章的话,让张佩纶不由惊讶的睁大眼睛。
    李鸿章有些唏嘘说道,“仅仅在周学熙主持的《震旦实业发展公司》名下开办的工厂,就有数家,其中包括一个纱厂、一个织染厂和一个月产已经过万包的面粉厂。”
    “我在玉山那里见过他们的面粉,当真是洁白如雪!”
    见张佩纶对于他说的面粉并不感冒,李鸿章说道。
    “耳听为虚,过几天玉山就会派人给咱们送过来一些,学熙每隔一月,都会派人给他送过来一些。”
    李鸿章唏嘘感叹着又继续说道。
    “据玉山讲,这个厂的面粉除了供应少量给岘庄的总督府和上海的几个衙门外,其余悉数被洋商高价购走运出海外。”
    “还有那个织染厂,按玉山所说,他们的布匹不仅纹理细腻,染色还鲜艳牢靠,同样被洋商高价抢购。”
    “据玉山说,不仅这种面粉出自滕兴甫之手,织染手段,也同样出自滕兴甫。”
    “还不止这些日进斗金的工厂,还有新厂要陆续开办,其中专利诀窍俱都出自滕兴甫之手。”
    “这些日进斗金的工厂进出款项,甚至最初的办厂资金,都有《震旦银行》经手,来往资金巨大,假以时日,仅仅这家银行就会为直隶提供大笔银子,成为滕兴甫推行洋务的坚强后盾。”
    李鸿章有些意犹未尽地说道,“现在看来,滕兴甫不只是学贯中西那样简单,如果玉山所说属实,滕兴甫可谓学究天人!”
    只是张佩纶似乎并不完全理会李鸿章的心情,听完李鸿章的话,不由低声惊呼道。
    “中堂,这么说这《震旦银行》也是滕兴甫名下产业?”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powenxue11.com/book/78188/2258669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powenxue11.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