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文学 > 穿越重生 > 四合院:从当医生开始的火红年代 > 第248章 开中医药研究生教育的先河

第248章 开中医药研究生教育的先河

推荐阅读:菜鸟归来,末世也飞翔被抄家流放,她要搬空皇帝的一切重生嫁疯批太子爷,让渣男火葬场女扮男装死后,她开始演柔弱绿茶i人医生,e人患者重生,但是被撤回一封来自X的信信息素真香定律和病弱老婆离婚后我后悔了天灾:开局一座山,囤货?种田!

    第248章 开中医药研究生教育的先河
    “院长,我还真有一个建议。”
    对于和京城中医学院联合办的这个医学院,王梦德心里有不少的想法。
    就算是这次鲁院长不问,他也打算找个机会提一提。
    “院长,新院校跟中医学院一样,都是6年制的普通高等本科院校,学生学习六年之后,就全部出来工作了。”
    1956年的时候,国家制定了四所中医学院的组建方案和教学计划。
    分别在京城、沪上、粤省、川渝地区,各自成立一个中医学院。
    其中规定了中医学院为普通高等本科院校,学制都是六年。
    每所中医学院可以容纳两千四百名学生,并建立一个可以容纳六百张病床的附属医院。
    “对啊,跟之前的中医院校都一样,有什么问题么?”
    鲁院长奇怪的问道。
    经过六年多的时间,除了那四个中医医院以外,各个地区,也都建立了中医学院,还有不少的中等中医药学校也相继建立。
    至此,中医药院校,就成为培养中医人才的主要基地。
    这一两年,已经开始有不少的学生毕业了,他们都进了当地的各大医院,大大的充实了各地的医疗力量。
    对于中医药人才培养的规模化、标准化和规范化、制度化,鲁院长非常的乐于见到。
    这也是他为什么,在前两年听了王孟德的建议后,一直跟上级申请建设新的中医院校的原因。
    “院长,我之前去了京城中医学院,给学生们讲了一段时间的课,甚至还有几个学生,跟我在广安门医院坐诊了几天。
    我和他们聊了一些家常,发现,大部分的学生,在进入学院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中医的知识。
    说实话,他们需要在短短的六年时间里,不仅要从最基础的理论知识学起,还要精通各种治疗的手段。
    除了天才以外,一般人学起来太吃力了,也太难为他们了。
    而且,对于有些天赋的同学,只学了六年,就去了各个医院里,也难免有些浪费了。
    所以,我觉得,是不是可以在新院校里,首开中医药研究生教育之先河。”
    王孟德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和西医不同,国内的中医院校,从56年成立之后,一直到70年代末,基本上都一直是六年制本科。
    要到78年的时候,才会由京城中医学院,开了中医药研究生教育的先河。
    而他要做的,就是把这个时间段往前提,最好是能今年就实行。
    要知道,早实行十几年,是能改变国内未来中西医关系的状况。
    “嗯,王孟德同志,你提的这个建议,确实很有道理。
    国内中医之前都是师徒、父子相承的模式,基本上都是从小跟在师父身边,言传身教,就这,也要学习一二十年,才会慢慢的出师。
    现在就算是系统性的学习,但年限还是非常的短,而中医又是博大精深,一般人短时间内,很难学的精通。
    但是想要让学校开展研究生教育,恐怕还需要上级的批准,而且之前没有过,也不知道上级多久才能批准。”
    鲁院长皱着眉头说道。
    这些问题,其实他也已经有所察觉,只是一直没有在意罢了。
    今天被王孟德点出来了,又重新勾起了他的忧虑。
    中医不仅需要大量的普通大夫,更需要很多著名的中医药专家和中医名家。
    从中医学院成立,到今年,正好是六年多的时间,第一批入学的学生,都已经在各大医院里工作了。
    想到这里,他准备调研一下,看看这些毕业生,在医院里做的如何。
    “院长,在上级领导批准之前,其实我们可以换一种方式,那就是中医带徒的模式。”
    王孟德出了一个主意道。
    所谓的中医带徒,是在56年的时候,国家提出的全中医带徒弟工作的规划方案。
    甚至还出了一个文件,叫做《1956—1962年全国中医带徒弟的规划(草案)》。
    这个规划方案,明确了有计划培育,有计划地使用,与以前自发式的中医带徒有很大的区别。
    最大的区别,就是教学方法的改进,传统中医带徒的教学方式,一般都是从小收下弟子,然后亲传口授、耳提面命。
    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理论,在实际的诊疗过程中学习中医。
    而新的模式,则变成了“集中教授,分别传授”。
    将学徒集中起来讲授理论知识,然后再分别跟师随诊。
    王孟德的八个师弟师妹,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于五八年的时候,被领导安排给蒲老的带徒学生。
    “中医带徒的模式?”
    鲁院长若有所思的自言自语道。
    “是的,就是中医带徒模式,咱们可以从中医学院里,挑选一批有天赋的尖子生。
    然后分配给研究院的各个中医药专家和中医名家,由他们负责带着随诊。”
    王孟德又补充道。
    中医研究院,从一开始,就从全国抽调了三十多名中医药专家和中医名家,后来,有的因为各种原因离开了,但也补充了更多。
    每个人带三五名徒弟,这就是一百多个了。
    这批学生,有了六年的基础,再跟随名师学习几年。
    他相信,再过二三十年,这些人,以后绝对会成为中医未来的顶梁柱。
    “对啊,我怎么把中医带徒给忘记了,之前了解过西医以及其他学校的研究生教学模式,跟中医带徒非常的类似。
    而且,挑选出来的学生,肯定都是有天赋、优秀的人才。”
    鲁院长大喜道。
    和只学了两三年基础知识的学徒相比,从中医学院毕业出来的学生,会更快的学习和成长。
    以后,会有源源不断的优质中医种子,不断的走出来。
    高兴了一会儿,鲁院长抬头看了一眼王孟德,然后笑着说道:
    “王孟德同志,你现在也是一个科室的负责人了。
    之前因为年龄问题,一直推脱不愿意收徒弟。
    但现在可不一样了,作为中医研究院的一面旗帜,你要做出表率,今年必须要收五个以上的徒弟才行。”
    几年前,他就想让对方收几个弟子,但都被拒绝了。
    当时,因为蒲老的八个学生,实际上大部分是由王孟德在教,于是他也就没有强求。
    现在据他所知,那八个学生,已经差不多可以出师了,便有起了心思。
    就王孟德身上的知识,如果不找几个徒弟早点继承,那可是太可惜了。
    “院长,我这段时间也想好了,准备六七月份的时候,从中医学院的毕业生里,挑几个人跟我身边学习。”
    王孟德笑着说道。
    “太好了,那就说定了,到时候我跟王校长打电话,让他给物色几个天赋出色的学生。
    到时候伱直接去学校里亲自把关,满意了就收下,不满意,就让他继续挑选。”
    鲁院长趁机把这件事情给定了下来,一点反悔的余地都不给他留。
    从院长办公室里出来。
    他直接先去找了蒲老,两个人说了大概有半个多小时的时间,他才出来。
    回到自己的办公室,王孟德想了一回儿,然后便把几个师弟师妹叫了过来。“师兄,您找我们。”
    李响率先说道。
    “嗯,有个事儿,给你们说一下。
    就是你们跟我也学了整整五年的时间,算是学了不少的东西,也该出师了。”
    王孟德看了一眼这几个人,然后有些不舍的说道。
    五年来,师弟师妹们的勤学苦练,他都看在眼里。
    说实话,要不是准备收几个徒弟,他真的还想让他们跟着再学习两年。
    但没办法,他的精力有限,没办法教这么多人。
    “师兄,我们还差得远呢,还有很多地方需要继续学习。”
    张巧玉听了这话,连忙一脸慌张的说道。
    其他几个人,也都脸色大变。
    师兄这是要让他们几个人走呢,对于已经熟悉了师兄的辛勤教导,一想到要离开了,心里都有些接受不了。
    “咳咳,这事儿不是我定的,是师父发话了。
    再说了,你们几个学得怎么样,我还能不知道么。
    大部分的疑难杂症,也都有把握了,就算没把握,不是还有我么,以后遇到了难治的病,都可以转到我这边。
    而且,你们也不是去其他的地方,还是能留在中医研究院或者广安门医院的。”
    王孟德轻声的劝说道。
    说了半天,最终,李响几个人,也只能无奈的接受了现实。
    其实他们也就是一开始有些接受不了罢了。
    等过了一会儿,心里也都想明白了,他们不可能一辈子跟在师兄的身边学习。
    独立坐诊,是早晚的事情。
    把几个人劝走了之后,王孟德心里也有些空落落的。
    几天后。
    经过蒲老的协调,李响他们,也有了最终的去处。
    除了黄四忠以后主要在京城基因研究所上班以外,剩下的七个人,都留在了广安门医院。
    这个结果,可谓是皆大欢喜。
    黄师弟那是没有办法,他之前费了太多的精力在疫苗和基因的研究上。
    导致其他的医学知识,学的不够,就算是强行留在广安门医院,也是害人害己。
    还不如以后专门潜心研究基因和疫苗这一块呢。
    省的芝麻和西瓜都没捡到。
    自从几个师弟师妹独立出去坐诊之后,王孟德感觉轻松了不少。
    他也终于有了些许时间,专心的编写起教材来。
    这段时间,因为流脑疫情,以及其他的事情耽搁,他才编了三本出来。
    加上之前编写的三本,加起来已经有六本了。
    但这些还远远不够。
    他的目标,可是想着以后,每个学习中医的学生,拿出的教材,一半以上都是他编写的。
    为了这个目标,他准备再十年左右的时间,来彻底的完成。
    这天。
    五月的一个周末,阳光明媚,不冷不热。
    看到这么好的天气,王孟德动了出去玩的心思。
    于是,吃完早饭,等家里的锅碗瓢盆收拾利落之后,他冲着何胜男提议道:
    “胜男,咱们今天,带着几个孩子,出去逛一逛吧。
    看看电影院看看电影,今年新上映的小兵张嘎,听说很好看,看完再去北海公园转一转。”
    1963年一月,由崔嵬、欧阳红缨导演的抗战片《小兵张嘎》,上映了。
    “好啊,咱们好久没出去了,正好趁着天气好,去玩一天。”
    何胜男心里也起了意动。
    至于王援朝他们,听说可以去看电影,也开始兴高采烈的嚷嚷起来了。
    王府井大街。
    先把两辆自行车找地儿停好,然后王孟德赶紧去了附近的京城红星新闻电影院,了半个小时排队的时间,买了六张电影票。
    今天是周末,电影院门口乌央乌央的全是人,去晚了,今天可就别想看了。
    六张电影票,两张成人票,一共了五毛钱,四张儿童票,一共四毛钱,至于丫丫,因为太小,则是不收费。
    “这一下子,就了九毛四分钱了,要是买肉,都能买一斤多了。”
    何胜男手里拿着几张电影票,有些心疼的说道。
    她把存两辆自行车需要交的四分钱,也算进销里了。
    “哈哈,挣钱不就是留着的么,再说了,咱们家也不缺钱。
    只要出来玩的开心,点钱不算什么,别心疼了。”
    王孟德小声的安慰道。
    他和这个年代大部分人的想法都不一样。
    也可能是因为身负空间,又有一身过人的医术,对金钱看的并不重。
    因为他知道,只要愿意,凭借着自己的本事,分分钟,就能赚到别人一辈子都赚不到的钱财。
    看完了电影。
    几个小家伙,依然沉浸在剧情之中,叽叽喳喳的讨论着。
    看了看天色,发现已经到中午了,王孟德便带着他们来到了路东的萃华楼饭庄。
    这家饭庄是京城少数不要票的十几家饭店之一。
    当然,价格也是非常的昂贵,比一般的价格,要贵四五倍左右。
    等吃完饭出来,何胜男依然还在心疼的不行。
    要不是自家男人点菜付钱太快,饭菜也没办法退,早知道这么贵,她说什么都不会进这家饭店。
    一顿饭,他们几个人,居然吃了二十来块钱。
    这可是普通人大半个月的工资了,居然一顿饭就吃没了。
    “回家,赶紧回家,不能在外边了。”
    何胜男嘴里嘟囔道。
    她生怕下午,王孟德又大手大脚的钱。
    “胜男,先别回去,我带你去个好地方,那里不了多少钱。
    真的,我不骗你。”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powenxue11.com/book/78071/2254039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powenxue11.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