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最早的“新能源汽车”
推荐阅读:菜鸟归来,末世也飞翔、被抄家流放,她要搬空皇帝的一切、重生嫁疯批太子爷,让渣男火葬场、女扮男装死后,她开始演柔弱绿茶、i人医生,e人患者、重生,但是被撤回、一封来自X的信、信息素真香定律、和病弱老婆离婚后我后悔了、天灾:开局一座山,囤货?种田!、
第19章 最早的“新能源汽车”
王孟德准备明天一早回老家。
他先把父亲以前在农村走村行医的医药箱搬了出来,擦洗干净。
这是一个类似于古代书生身上背着的那种木头箱子,除了开合处和锁扣已是锈迹斑斑外,其他的地方都没什么问题。
小心的打开箱子,里面是简单的几个隔层,在最下边发现一块罗盘,王孟德拿出来仔细端详了一下,他恍然记得,在他小时候,这个东西父亲以前经常带在身上。
很多中医大夫,因为在学习的过程中,接触过大量的阴阳五行知识,就顺理成章的成了双职业,给人治病之余还顺便兼职给别人看风水。
他父亲就是这种,不管是居家风水还是阴宅的风水,都多少有些涉猎,就连王孟德都稍微懂一些这方面的理论知识。
此前王浩就用第二职业作为掩护,经常借着去给郊区百姓家看地的时机,帮着地下组织传递一些重要的情报。
京城解放后,不在需要他传递情报了,王浩也就顺势洗手不干了,只一心一意的在医院里治病救人。
大概看了一眼,王孟德就把罗盘扔到了空间里,这东西可要收好了,再过些年,家里要是被人发现有这东西,很有可能会出人命的。
还是藏在空间里最保险。
又把箱子里边用抹布擦了擦,王孟德看着虽然陈旧,但依然完好无损的药箱,他满意的点了点头。
这也算是一种间接的传承了。
收拾干净后,他把一些常用的草药,用黄纸包着,和拔火罐用的玻璃罐一起,小心翼翼的放在了箱子最下边的隔层里。
接着依次放进去能简单处理外伤的绷带,纱布,药、酒精等,当然,这些都是他钱特意买回来的。
最后,他又把一套银针,装在布袋子里,放在了最上层。
这些就是他这次准备下乡行医的全部装备了。
一切收拾妥当后,王孟德才洗漱了一下,然后靠在床头开始闭上双眼。
当然,他不是在睡觉,而是在使用金手指中的心神模拟功能。
一开始,他还以为这个功能很不起眼,等这些天弄清楚实际功能后,他觉得,十万额度点的太值了。
这个功能,也是跟他现在的工作相关,简单来说,就是可以用心神,在空间中模拟出真实的人体,然后在人体上进行针灸、正骨、推拿等医学试验。
如果是做与医学无关的其他方面试验,人体就会消失。
最让他觉得强大的一点是,在模拟的过程中,里边的时间居然是静止的。
只要本体的精力够,他可以在里边想待多久都行,当然,实际上肯定是不行,因为在里边进行模拟操作的时候,会费他的精力,不可能无限制的模拟下去。
不过就算是这样,也让他如获至宝。
经过几天的摸索发现,他每次在空间中可以模拟练习大概两个小时时间,然后就需要退出来休息一段时间,每天除了工作和生活之外,他可以进行三到五次模拟。
也就是说,有了这个功能后,他一天练习针灸、正骨、推拿等的时间,相当于现实里的六到十个小时。这就让他比别人多了好多倍的成长时间和海量的实践经验。
王孟德相信,凭借着系统的帮助以及自己的努力,在不久的将来,他绝对会成为一个中医大拿,在正骨、针灸、推拿等方面开宗立派。
而且还有其他方面的功能等待他去发掘。
现实中,眼睛一闭一睁,他在空间里已经待了两个小时了,揉了揉有些发晕的脑袋,王孟德吐了口气,伸手拿过床头柜子上的温水喝了一大口。
这年代晚上没有什么夜生活,也没有媳妇,该睡觉了。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王孟德就起来了。
他在屋子里练习了半小时的功夫,然后简单的洗漱后,便背上小药箱,手里拎着提前准备好的礼物,药箱旁边还挂着一个小药锄和一个军绿色的水壶。
这款水壶是我军在50年正式生产的“50式军用水壶”,铝制的壶身,赋予了他水分不容易蒸发、密封性较好的特性。
当然,缺点也很多,比如没有保温层,冬天的时候里边的水会很容易变冷,瓶口甚至容易结冰,木塞子容易掉下来等。
铝制壶身也容易变形,王孟德手上的这个,就被磕碰出了不少坑坑洼洼的地方,这些都是王援朝和王卫国两个调皮蛋的“杰作”。
至于为什么还拿着小药锄,他也是想着在乡下,这个季节会有很多蒲公英和紫地丁之类的草药,到时候挖点回来。
而且也能当防身武器使用,这个年代,农村养狗的不多,但大鹅和公鸡可是不少,作为“农村三霸”之二的存在,这“哥俩”在攻击性上可不比田园犬弱。
收拾好之后,他轻手轻脚的出了院子,顺着胡同,不一会儿,就来到了地安门大街上,随便找了一个早点铺子,要了三个油饼和一碗豆浆。
一个油饼6分钱,一碗不加的豆浆2分钱,这顿早饭加起来正好了他2毛钱。
吃了个肚饱,王孟德付了钱,舒服的打了个饱嗝,然后顺着地安门往西走,不一会儿,就到了德胜门。
没让他多等,很快,第一班从德胜门开往昌平的公交车就过来了。
这是一辆“受气包”公交车。
由于国外的封锁,国内燃料严重匮乏,连城市里的公交车都缺少油料,只能利用煤气来作为燃料。
在常压下将煤气储于车顶上的大橡胶气囊中,老百姓戏称为“受气包”,川渝地区也称之为“脑壳有包”,算是我国最早的“新能源汽车”了。
等人上的差不多了,公交车缓慢的行驶起来。
王孟德顺着车窗往外望去,这时候天色已经开始放亮了,正好能看到德胜门的箭楼矗立在那里,可惜德胜门的瓮城、闸楼和城楼早在解放前就被拆除了。
车辆过了德胜门,紧接着穿过北护城河,再往前走不远,就来到了京城的郊区地界。
一路颠颠簸簸,沿着前世g6高速的大致路线,了一个多小时,车辆终于来到了昌平县沙河镇。
55年昌平还属于冀省通县专区,要到明年的一月份,才会划给京城,作为一个区。
(本章完)
王孟德准备明天一早回老家。
他先把父亲以前在农村走村行医的医药箱搬了出来,擦洗干净。
这是一个类似于古代书生身上背着的那种木头箱子,除了开合处和锁扣已是锈迹斑斑外,其他的地方都没什么问题。
小心的打开箱子,里面是简单的几个隔层,在最下边发现一块罗盘,王孟德拿出来仔细端详了一下,他恍然记得,在他小时候,这个东西父亲以前经常带在身上。
很多中医大夫,因为在学习的过程中,接触过大量的阴阳五行知识,就顺理成章的成了双职业,给人治病之余还顺便兼职给别人看风水。
他父亲就是这种,不管是居家风水还是阴宅的风水,都多少有些涉猎,就连王孟德都稍微懂一些这方面的理论知识。
此前王浩就用第二职业作为掩护,经常借着去给郊区百姓家看地的时机,帮着地下组织传递一些重要的情报。
京城解放后,不在需要他传递情报了,王浩也就顺势洗手不干了,只一心一意的在医院里治病救人。
大概看了一眼,王孟德就把罗盘扔到了空间里,这东西可要收好了,再过些年,家里要是被人发现有这东西,很有可能会出人命的。
还是藏在空间里最保险。
又把箱子里边用抹布擦了擦,王孟德看着虽然陈旧,但依然完好无损的药箱,他满意的点了点头。
这也算是一种间接的传承了。
收拾干净后,他把一些常用的草药,用黄纸包着,和拔火罐用的玻璃罐一起,小心翼翼的放在了箱子最下边的隔层里。
接着依次放进去能简单处理外伤的绷带,纱布,药、酒精等,当然,这些都是他钱特意买回来的。
最后,他又把一套银针,装在布袋子里,放在了最上层。
这些就是他这次准备下乡行医的全部装备了。
一切收拾妥当后,王孟德才洗漱了一下,然后靠在床头开始闭上双眼。
当然,他不是在睡觉,而是在使用金手指中的心神模拟功能。
一开始,他还以为这个功能很不起眼,等这些天弄清楚实际功能后,他觉得,十万额度点的太值了。
这个功能,也是跟他现在的工作相关,简单来说,就是可以用心神,在空间中模拟出真实的人体,然后在人体上进行针灸、正骨、推拿等医学试验。
如果是做与医学无关的其他方面试验,人体就会消失。
最让他觉得强大的一点是,在模拟的过程中,里边的时间居然是静止的。
只要本体的精力够,他可以在里边想待多久都行,当然,实际上肯定是不行,因为在里边进行模拟操作的时候,会费他的精力,不可能无限制的模拟下去。
不过就算是这样,也让他如获至宝。
经过几天的摸索发现,他每次在空间中可以模拟练习大概两个小时时间,然后就需要退出来休息一段时间,每天除了工作和生活之外,他可以进行三到五次模拟。
也就是说,有了这个功能后,他一天练习针灸、正骨、推拿等的时间,相当于现实里的六到十个小时。这就让他比别人多了好多倍的成长时间和海量的实践经验。
王孟德相信,凭借着系统的帮助以及自己的努力,在不久的将来,他绝对会成为一个中医大拿,在正骨、针灸、推拿等方面开宗立派。
而且还有其他方面的功能等待他去发掘。
现实中,眼睛一闭一睁,他在空间里已经待了两个小时了,揉了揉有些发晕的脑袋,王孟德吐了口气,伸手拿过床头柜子上的温水喝了一大口。
这年代晚上没有什么夜生活,也没有媳妇,该睡觉了。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王孟德就起来了。
他在屋子里练习了半小时的功夫,然后简单的洗漱后,便背上小药箱,手里拎着提前准备好的礼物,药箱旁边还挂着一个小药锄和一个军绿色的水壶。
这款水壶是我军在50年正式生产的“50式军用水壶”,铝制的壶身,赋予了他水分不容易蒸发、密封性较好的特性。
当然,缺点也很多,比如没有保温层,冬天的时候里边的水会很容易变冷,瓶口甚至容易结冰,木塞子容易掉下来等。
铝制壶身也容易变形,王孟德手上的这个,就被磕碰出了不少坑坑洼洼的地方,这些都是王援朝和王卫国两个调皮蛋的“杰作”。
至于为什么还拿着小药锄,他也是想着在乡下,这个季节会有很多蒲公英和紫地丁之类的草药,到时候挖点回来。
而且也能当防身武器使用,这个年代,农村养狗的不多,但大鹅和公鸡可是不少,作为“农村三霸”之二的存在,这“哥俩”在攻击性上可不比田园犬弱。
收拾好之后,他轻手轻脚的出了院子,顺着胡同,不一会儿,就来到了地安门大街上,随便找了一个早点铺子,要了三个油饼和一碗豆浆。
一个油饼6分钱,一碗不加的豆浆2分钱,这顿早饭加起来正好了他2毛钱。
吃了个肚饱,王孟德付了钱,舒服的打了个饱嗝,然后顺着地安门往西走,不一会儿,就到了德胜门。
没让他多等,很快,第一班从德胜门开往昌平的公交车就过来了。
这是一辆“受气包”公交车。
由于国外的封锁,国内燃料严重匮乏,连城市里的公交车都缺少油料,只能利用煤气来作为燃料。
在常压下将煤气储于车顶上的大橡胶气囊中,老百姓戏称为“受气包”,川渝地区也称之为“脑壳有包”,算是我国最早的“新能源汽车”了。
等人上的差不多了,公交车缓慢的行驶起来。
王孟德顺着车窗往外望去,这时候天色已经开始放亮了,正好能看到德胜门的箭楼矗立在那里,可惜德胜门的瓮城、闸楼和城楼早在解放前就被拆除了。
车辆过了德胜门,紧接着穿过北护城河,再往前走不远,就来到了京城的郊区地界。
一路颠颠簸簸,沿着前世g6高速的大致路线,了一个多小时,车辆终于来到了昌平县沙河镇。
55年昌平还属于冀省通县专区,要到明年的一月份,才会划给京城,作为一个区。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powenxue11.com/book/78071/2254016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powenxue11.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