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移民与自行车
推荐阅读:末世之三国无双、极寒之下不养刁民、道修大佬在未来写小说致富、从填线炮灰到横扫千星、全球进化:我移植了至高神心、她也有翻车的一天、科技强国:国宝竟是我自己、宠妾灭妻?反手一纸休书甩渣男脸上、我在星际重著山海经、黄泉逆行、
第421章 移民与自行车
李奕命令下达,没多长时间,内阁众臣便接到命令。
纷纷赶来了圆明园,准备参与议事。
待众人到齐之后,李奕开口说道。
“草原和辽东方面刚刚送来捷报。”
“我大唐的北伐大军,已经成功歼灭清军主力,覆灭了东西两清,成功收复辽东,以及长城外的承德等地。”
“目前,我大军还在继续进兵,准备要着手收复,东北方向的吉林,黑龙江两省。”
“以及草原方向的哲里木盟,昭乌达盟,锡林郭勒盟等地,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能再有捷报传来。”
内阁众臣闻言,忍不住齐声下拜道。
“天佑大唐,吾皇英明!”
“天佑大唐,吾皇英明!”
“……”
李奕闻言,神色不动,只是摆手道。
“哈哈,诸位卿家免礼,速速平身。”
语罢,他便又吩咐人给内阁众大臣赐座。
待众人各自落座之后,李奕这才继续说道。
“而朕今日召诸位卿家前来,便是为了商定关于辽东方面的开发事宜。”
“诸位卿家若有想说的,便畅所欲言吧!”
李奕此言一出,众人开始议论纷纷了起来。
“禀陛下,微臣以为我大唐若要开发辽东,便当以移民为要。”
“现如今,辽东之民籍户口之数,尚不如当年明末。”
“以这么些人口,想开垦辽东之地,实乃杯水车薪。”
“是故,在微臣看来,朝廷若想开发辽东,先需移民实边,方可着手开发。”
赵科最先站出来说道。
李奕闻言,摸着下巴思虑道。
“赵部长此言不错。”
“诸位卿家以为移民该从哪里移?”
李奕此言一出,叶致胜也是开口说道。
“回陛下的话,微臣以为朝廷若要向关外移民,可先由山东进行移民。”
“山东方面,本就因为前些年黄河决口之事,难民不少,好些百姓都没有一个稳定的生计,以至于山东地方上局势不稳。”
“若将这些难民移民去关外,便可稳定山东局势的同时,开发辽东关外,算是一举两得。”
“并且,从山东向关外移民,可以通过海路进行,路上所需的时间和损耗,均要小于走陆路移民。”
叶致胜这话其实可以算是拾人牙慧。
因为,早在黄河决口,大唐朝廷在山东赈灾之时,朝中便已经敲定了要从山东向关外辽南移民的事情。
且准备工作都已经开始做了!
只是,后来随着局势变化,大唐转而将主要精力放在北伐上。
是故,事情才耽搁下来。
可现如今,随着关内统一战争结束,辽东也被平定,便是时候展开移民了。
且还是大规模移民!
随后,朝堂上又开始商议起了往哪个方向进行移民的具体事宜。
怎么说呢,关外辽东的地方大着呢。
先往哪里移,后往哪里移,这里面是很有说道的。
李奕稍作思量,然后做出决定。
大唐第一步移民重点便是辽南。
紧接着,便是辽河,以及大辽河沿岸。
之所以优先往这些地方移民,原因很简单。
因为,在这个没有通铁路的时代,制约移民最大的阻碍,就是交通。
而想要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方法也就是走水路了。
而辽南,以及辽河和大辽河沿岸,全部都是水路能够抵达的地方。
如此的话,非但方便运输移民,还方便移民到位后后续的物资补给运输。
除去官方组织移民之外,李奕还又下达了命令,允许并鼓励大唐百姓自发向外移民,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去关外谋生。
关内的人口实在是太多了。
如果不移出去一些,整个关内就像是一个充满气的气球,迟早要炸。
……
下了值,最近才升任曲阜县县尉的宋康年向衙门里的同僚告辞一声,便准备回家。
来到衙门外的存车处,找到自己的脚踏车,拿出钥匙解了锁,便推着往外走去。
这是一辆使用链条传动,装有车闸,橡胶轮胎,钢管构架,和后世的二八大杠相差不多的自行车。
车身上通体漆成黑色,油漆光亮,一看就很上档次。
这自行车,是最近才出现的新玩意。
据说是由皇帝陛下亲自设计研发的新型交通工具,骑上自行车之后,人甚至可以用比肩奔马的速度,日行数百里。
虽说这玩意刚问世不久,售价高的离谱,一辆就要一百块银元。
但还是受到了极大的欢迎。
大唐皇家自行车厂第一批放出来的一千辆自行车,还未正式发售,便被抢购一空。
原因很简单,毕竟是皇帝搞出来的新东西,不管值不值这个价,大家去捧个场总没错。
李奕不一定能记住谁买了,但谁没买,他说不定就记住了。
而以宋康年的家境,自然是买不起售价一百块银元一辆的自行车的。
他这辆自行车,乃是朝廷下发给他的年终赏赐。
去年一年里,宋康年在政务上做出了相当突出贡献,功劳被报上去之后,朝中非但给他升了官,甚至皇帝还御赐了一辆自行车给他,以做表彰。
而后,宋康年便开始每天骑着自行车上下班。
虽然他身为县尉,大庭广众之下骑车,多少有些不庄重。但是,当他想到这辆自行车是皇帝御赐时,便不觉得庄不庄重的有什么了。
这车可是皇帝御赐的,其他人想要还没有呢!
自己骑着多威风?
骑上车,回了家。
此时的宋家已经不再是之前的窝棚,而是换做了一栋两进的大宅子。
青砖灰瓦,十分气派。
宋康年现在可是县尉,正儿八经的朝廷命官,修房子的时候,自然费了不少心思。
刚回到家,刚进院门,宋康年便见自家侄女儿迎了上来。
宋诗开口道。
“叔父回来了?”
“叔父可曾在衙门用饭?”
宋康年摇摇头。
“衙门里今天的事情很多,没来得及用饭便回来了。”
更多最新热门小说在6.9*書吧看!
宋诗见此,当即招呼自家的老妈子去为宋康年热饭。
宋康年停了车,没进堂屋,而是先往书房走去。
半道上,宋康年不禁开口询问道。
“诗儿,你弟弟最近的课业做的如何?”
宋康年忙于衙门政务,没功夫去照看自己儿子的课业。
是故,便将事情交托给了侄女宋诗,让宋诗来帮着辅导一下。
宋诗闻言,小脸上表情一僵,但还是说道。
“弟弟的进步空间很大。”
宋康年闻言,哪里还能不明白宋诗这话是什么意思。
嘴角忍不住一抽,随手抄起一旁的一根棍子,迈步往书房走去。
砰的一声,书房大门被推开。
宋康年只见自家小崽子正在看着一本小人书,眼见自己进来,忙不迭的将书往身后藏。
宋康年大步向前。
“你在看什么?”
“课业写完了吗就看小人书?”
宋词闻言,满脸惊慌的说道。
“爹……爹,我没看啥,我啥都没看……”
宋康年上前,手中的棍子挥舞,抽向了自家小崽子的屁股。
书房外,听着书房内传出的惨叫,宋诗忍不住捂脸。
实在是太残暴了!
很快,宋康年提着棍子,一脸舒爽的走出书房。
身后还跟着一个捂着屁股,抽抽噎噎,委屈的跟个小媳妇一样的宋词。
在揍了自家小崽子一顿后,宋康年在衙门里积攒了一整天的工作压力,终于算是宣泄了出来。
饭桌上,宋家三人各自坐在一边。
吃完间,宋康年给自己的儿子和侄女一人夹了一筷子菜,然后说道。
“和你们说一件事。”
“过段时间,我要被调往辽东任职,你们两个是否要随行?自己决定一下!”
“如果你们想去,便随我去辽东。”
“若不想去,留在曲阜也行,我托衙门里的同僚照顾你们。”
孩子们都长大了,宋康年并不想什么事情都替他们决定。
所以,准备征询一下他们的意见。
宋诗和宋词闻言,停下了手中扒饭的动作,两人抬头对视一眼。
宋诗开口询问道。
“叔父在曲阜官做的好好的,怎么会被调往辽东?”
宋词也是眼巴巴的看着自己的父亲,似乎是在等待自己父亲的答案。
宋康年清清嗓子,然后说道。
“朝中要移民开发辽东,需要官员随行,进行管理。”
“叔父我便主动报名了。”
“现如今,关内的官位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我这个县尉想再往上升做县令并不容易。”
“可如今的关外却是一片白地,什么都缺。”
“我如果去关外,这从县尉到县令的一步,直接就能跨过去。”
宋康年实在太想进步了!
如今的大唐刚刚改朝换代,正是具备朝气的时候。
关内虽说不至于一片死气沉沉。
但却总也比不上一片白地的关外更容易发展和进步。
宋诗闻言,抿了抿唇说道。
“我和叔父去关外。”
宋康年闻言,微微点头。
一旁的宋词却是说道。
“父亲,我想留在曲阜!”
宋康年当即转头瞪了过去。
“不行!”
“你乖乖跟我去关外!”
宋词整个人都傻愣在了原地,心中不由得响起一句话。
我应该在桌底,不应该在桌上……
(本章完)
李奕命令下达,没多长时间,内阁众臣便接到命令。
纷纷赶来了圆明园,准备参与议事。
待众人到齐之后,李奕开口说道。
“草原和辽东方面刚刚送来捷报。”
“我大唐的北伐大军,已经成功歼灭清军主力,覆灭了东西两清,成功收复辽东,以及长城外的承德等地。”
“目前,我大军还在继续进兵,准备要着手收复,东北方向的吉林,黑龙江两省。”
“以及草原方向的哲里木盟,昭乌达盟,锡林郭勒盟等地,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能再有捷报传来。”
内阁众臣闻言,忍不住齐声下拜道。
“天佑大唐,吾皇英明!”
“天佑大唐,吾皇英明!”
“……”
李奕闻言,神色不动,只是摆手道。
“哈哈,诸位卿家免礼,速速平身。”
语罢,他便又吩咐人给内阁众大臣赐座。
待众人各自落座之后,李奕这才继续说道。
“而朕今日召诸位卿家前来,便是为了商定关于辽东方面的开发事宜。”
“诸位卿家若有想说的,便畅所欲言吧!”
李奕此言一出,众人开始议论纷纷了起来。
“禀陛下,微臣以为我大唐若要开发辽东,便当以移民为要。”
“现如今,辽东之民籍户口之数,尚不如当年明末。”
“以这么些人口,想开垦辽东之地,实乃杯水车薪。”
“是故,在微臣看来,朝廷若想开发辽东,先需移民实边,方可着手开发。”
赵科最先站出来说道。
李奕闻言,摸着下巴思虑道。
“赵部长此言不错。”
“诸位卿家以为移民该从哪里移?”
李奕此言一出,叶致胜也是开口说道。
“回陛下的话,微臣以为朝廷若要向关外移民,可先由山东进行移民。”
“山东方面,本就因为前些年黄河决口之事,难民不少,好些百姓都没有一个稳定的生计,以至于山东地方上局势不稳。”
“若将这些难民移民去关外,便可稳定山东局势的同时,开发辽东关外,算是一举两得。”
“并且,从山东向关外移民,可以通过海路进行,路上所需的时间和损耗,均要小于走陆路移民。”
叶致胜这话其实可以算是拾人牙慧。
因为,早在黄河决口,大唐朝廷在山东赈灾之时,朝中便已经敲定了要从山东向关外辽南移民的事情。
且准备工作都已经开始做了!
只是,后来随着局势变化,大唐转而将主要精力放在北伐上。
是故,事情才耽搁下来。
可现如今,随着关内统一战争结束,辽东也被平定,便是时候展开移民了。
且还是大规模移民!
随后,朝堂上又开始商议起了往哪个方向进行移民的具体事宜。
怎么说呢,关外辽东的地方大着呢。
先往哪里移,后往哪里移,这里面是很有说道的。
李奕稍作思量,然后做出决定。
大唐第一步移民重点便是辽南。
紧接着,便是辽河,以及大辽河沿岸。
之所以优先往这些地方移民,原因很简单。
因为,在这个没有通铁路的时代,制约移民最大的阻碍,就是交通。
而想要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方法也就是走水路了。
而辽南,以及辽河和大辽河沿岸,全部都是水路能够抵达的地方。
如此的话,非但方便运输移民,还方便移民到位后后续的物资补给运输。
除去官方组织移民之外,李奕还又下达了命令,允许并鼓励大唐百姓自发向外移民,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去关外谋生。
关内的人口实在是太多了。
如果不移出去一些,整个关内就像是一个充满气的气球,迟早要炸。
……
下了值,最近才升任曲阜县县尉的宋康年向衙门里的同僚告辞一声,便准备回家。
来到衙门外的存车处,找到自己的脚踏车,拿出钥匙解了锁,便推着往外走去。
这是一辆使用链条传动,装有车闸,橡胶轮胎,钢管构架,和后世的二八大杠相差不多的自行车。
车身上通体漆成黑色,油漆光亮,一看就很上档次。
这自行车,是最近才出现的新玩意。
据说是由皇帝陛下亲自设计研发的新型交通工具,骑上自行车之后,人甚至可以用比肩奔马的速度,日行数百里。
虽说这玩意刚问世不久,售价高的离谱,一辆就要一百块银元。
但还是受到了极大的欢迎。
大唐皇家自行车厂第一批放出来的一千辆自行车,还未正式发售,便被抢购一空。
原因很简单,毕竟是皇帝搞出来的新东西,不管值不值这个价,大家去捧个场总没错。
李奕不一定能记住谁买了,但谁没买,他说不定就记住了。
而以宋康年的家境,自然是买不起售价一百块银元一辆的自行车的。
他这辆自行车,乃是朝廷下发给他的年终赏赐。
去年一年里,宋康年在政务上做出了相当突出贡献,功劳被报上去之后,朝中非但给他升了官,甚至皇帝还御赐了一辆自行车给他,以做表彰。
而后,宋康年便开始每天骑着自行车上下班。
虽然他身为县尉,大庭广众之下骑车,多少有些不庄重。但是,当他想到这辆自行车是皇帝御赐时,便不觉得庄不庄重的有什么了。
这车可是皇帝御赐的,其他人想要还没有呢!
自己骑着多威风?
骑上车,回了家。
此时的宋家已经不再是之前的窝棚,而是换做了一栋两进的大宅子。
青砖灰瓦,十分气派。
宋康年现在可是县尉,正儿八经的朝廷命官,修房子的时候,自然费了不少心思。
刚回到家,刚进院门,宋康年便见自家侄女儿迎了上来。
宋诗开口道。
“叔父回来了?”
“叔父可曾在衙门用饭?”
宋康年摇摇头。
“衙门里今天的事情很多,没来得及用饭便回来了。”
更多最新热门小说在6.9*書吧看!
宋诗见此,当即招呼自家的老妈子去为宋康年热饭。
宋康年停了车,没进堂屋,而是先往书房走去。
半道上,宋康年不禁开口询问道。
“诗儿,你弟弟最近的课业做的如何?”
宋康年忙于衙门政务,没功夫去照看自己儿子的课业。
是故,便将事情交托给了侄女宋诗,让宋诗来帮着辅导一下。
宋诗闻言,小脸上表情一僵,但还是说道。
“弟弟的进步空间很大。”
宋康年闻言,哪里还能不明白宋诗这话是什么意思。
嘴角忍不住一抽,随手抄起一旁的一根棍子,迈步往书房走去。
砰的一声,书房大门被推开。
宋康年只见自家小崽子正在看着一本小人书,眼见自己进来,忙不迭的将书往身后藏。
宋康年大步向前。
“你在看什么?”
“课业写完了吗就看小人书?”
宋词闻言,满脸惊慌的说道。
“爹……爹,我没看啥,我啥都没看……”
宋康年上前,手中的棍子挥舞,抽向了自家小崽子的屁股。
书房外,听着书房内传出的惨叫,宋诗忍不住捂脸。
实在是太残暴了!
很快,宋康年提着棍子,一脸舒爽的走出书房。
身后还跟着一个捂着屁股,抽抽噎噎,委屈的跟个小媳妇一样的宋词。
在揍了自家小崽子一顿后,宋康年在衙门里积攒了一整天的工作压力,终于算是宣泄了出来。
饭桌上,宋家三人各自坐在一边。
吃完间,宋康年给自己的儿子和侄女一人夹了一筷子菜,然后说道。
“和你们说一件事。”
“过段时间,我要被调往辽东任职,你们两个是否要随行?自己决定一下!”
“如果你们想去,便随我去辽东。”
“若不想去,留在曲阜也行,我托衙门里的同僚照顾你们。”
孩子们都长大了,宋康年并不想什么事情都替他们决定。
所以,准备征询一下他们的意见。
宋诗和宋词闻言,停下了手中扒饭的动作,两人抬头对视一眼。
宋诗开口询问道。
“叔父在曲阜官做的好好的,怎么会被调往辽东?”
宋词也是眼巴巴的看着自己的父亲,似乎是在等待自己父亲的答案。
宋康年清清嗓子,然后说道。
“朝中要移民开发辽东,需要官员随行,进行管理。”
“叔父我便主动报名了。”
“现如今,关内的官位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我这个县尉想再往上升做县令并不容易。”
“可如今的关外却是一片白地,什么都缺。”
“我如果去关外,这从县尉到县令的一步,直接就能跨过去。”
宋康年实在太想进步了!
如今的大唐刚刚改朝换代,正是具备朝气的时候。
关内虽说不至于一片死气沉沉。
但却总也比不上一片白地的关外更容易发展和进步。
宋诗闻言,抿了抿唇说道。
“我和叔父去关外。”
宋康年闻言,微微点头。
一旁的宋词却是说道。
“父亲,我想留在曲阜!”
宋康年当即转头瞪了过去。
“不行!”
“你乖乖跟我去关外!”
宋词整个人都傻愣在了原地,心中不由得响起一句话。
我应该在桌底,不应该在桌上……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powenxue11.com/book/77900/2415491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powenxue11.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