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精准的预测
推荐阅读:甘愿[校园1V1]、春山暮、心跳悖论、季节性症状(1v1)、解脱(年上,1V1,H)、末世欲菟、谋臣、心头血、家族遗传精神病(nph虐)、边界 (婚后,1V1)、
众所周知,火星大气层稀薄,温室效应弱,导致地表温度非常低。
无法让人生存居住。
要想让火星变成人类文明的第二个家园,就势必要对火星的环境进行改造。
其中最为关键的,便是增加大气层厚度,提高火星表面温度。
使大气中的氧气含量增多。
另外甚至要在火星南北两极,建造人工磁场。
来保证改造后的环境能保持稳定。
而这些改造流程中的任何一项,对哪怕现在的人类文明来说,都称得上是非常浩大的工程,想完成的话不知道要做多大投入。
关键还不知道,真去做了这些之后,最终的结果是否能让人满意。
毕竟,这可不是三五年,就能看到成效的东西。
它的跨度将会是几十上百年。
如果环境改造的方案又比较柔和的话,那周期也会暴涨至几百上千年。
徐源想要改造火星环境,为人类文明未来的发展提前布局。
就需要先确定,自己拿出的方案是否可行。
只能说,幸好常温超导材料的攻克,促成了真正超导量子计算机的诞生。
刚好能帮助徐源运算为火星环境建立的大模型。
俗话说人多力量大,尤其是专业性极强的专家,这话可谓一点不假。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徐源在众多世界知名计算机模型领域专家帮助下,总算顺利把这个模型给建立起来。
——
让万千学子为之拼搏的高考,已然落下帷幕,时值酷暑夏季,众多科研人员却汇聚在全球太空探索联盟的总部大楼之内。
其中一个宽敞的大厅,早已被改造成了中控核心。
作为操控火星模型的地方。
此刻巨大的显示屏幕前,徐源穿着件短袖,虽和周围其他穿制服的人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但目光却始终注视着屏幕。
能够看到在屏幕中间,有着一颗旋转的火星。
正是这段时间大家完成的伟大作品。
火星环境大模型。
而今天聚集在这里的原因,便是要对这模型进行准确性验证。
毕竟如果不确定,模型的演算结果正确,又怎么判断那些火星环境改造方案可行。
“徐首席。”
“我们的火星模型已经调试完毕,量子计算机那边也把算力全留给了我们,现在随时可以进行摹拟。”
年过半百,目前担任箐华计院院长的彭毅恒,这时突然开口向徐源提醒道。
徐源则明显很相信对方,闻言当即点头道:“那就正式开始吧。”
彭毅恒能当上箐华的院长,正是因为在大模型领域有着很高的研究,他在得知徐源要建立火星模型,并打算通过量子计算机来尝试用模型模拟火星环境变化,顿时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所以基本上没等徐源来找,便主动表示愿意帮忙。
并在加入大模型团队后,很快便被徐源吸引,对这个火星模型越发期待。
毕竟如果真能成功,可以准确模拟火星环境变化。
那么也能应用到其它星球上。
所能产生的价值,绝对是无法估量的。
关键他从事这个领域,研究了这么多年,可还没有过使用量子计算机演算的体验。
好不容易有了这么一个机会,不牢牢抓住怎么行。
事实证明他的选择并没有错,在大家的配合下,徐源只用几个月便完成了模型。这种效率哪怕是他,都只能是望尘莫及。
不过眼下最期待的,自然还是模型的验证结果。
大家都想知道,自己参与研发的大模型,究竟会有怎么样的一个表现。
得到徐源的肯定回应后,彭毅恒哪里还会耽搁,当即便转身走过去操作安排起来。
至于具体的实验内容,则是通过模型的演算,提前得出后续火星某处环境的变化,并通过火星上的探测设备和卫星,来进行观察和最终的确认。
是的。
这几个月征途号可一点没闲着。
除多次在地球月球火星之间往返之外,还顺便在火星轨道布置了几颗卫星。
可以确保地面,能随时掌握火星的情况。
如此也能方便,后续改造环境方案实施后,来判断改造的程度。
很快,随着量子计算机的强大算力运行,屏幕上的虚拟火星也开始变化起来。
其中最显眼的,便是火星大部分地区,所标注出的环境变化。
而这个过程还没有持续多长时间,大厅内突然便响起了彭毅恒惊喜的声音。
“徐首席。”
“根据我们的模型计算预测,五个小时后,火星北极区域会出现干冰雪。”
“预计持续时间为2小时20分钟。”
徐源听到彭毅恒的喊声,面部上的表情并没有明显变化。
显然他也注意到了这一情况。
对于火星环境他肯定是非常了解的,其中有一点便是火星上面也会下雪。
只不过和地球上的雪不同,火星上面的雪是由二氧化碳构成,并且雪在落到地面之前,便会蒸发到贫薄的火星大气层中。
如果有人能够站在火星地面上赏雪,顶多只能看到雾状的东西在上面漂浮。
不过火星南极和北极虽然都会下雪,但根据已知的数据表明,火星南极的降雪量要远大于火星北极。眼下模型预测很快火星北极会出现干冰雪,这刚好是检验模型预测是否精准的机会。
基于这一点,徐源心里还是有些欣喜的。
因为越快证明模型的准确性,便能去验证他的那些对火星环境改造的方案。
确定可行的话,便不用像现在这么拘谨,立刻便能展开行动。
伴随着念头停留在这里,徐源没有丝毫耽搁时间。
顿时便转过身去,将目光停留在了何鲁平身上,并沉声告知道:
“何院,你们注意火星环境的监测,尤其是北极周围区域。”
“放心吧徐首席。”何鲁平应声回答。
就这样。
接下来的时间,现场众人的注意力,也都放在了从火星轨道卫星以及检测设备,实时传输回来的环境监测数据上面,想看看模型的预测是否真的精准。
但说其中最忐忑的,则还是要属伍德教授。首先他是最支持火星环境改造的,同时也很清楚这件事没有徐源是根本办不成的。
其他人的话语权,显然无法说服联盟所有成员国。
所以他心里无比希望,此模型能够精准预测,否则对火星环境的改造,真要变得遥遥无期了。
若人类文明还像以前那样,前往火星是奢侈的事。
那自然不会去考虑火星环境改造的问题。
毕竟那太过遥远。
可现在别说火星,太阳系内的任何星球,都和自家后园没什么区别。
依靠征途号飞船,很轻松便能到达。
再加上根本不需要担心的可控核聚变能源,显然人类文明是有能力去进行这个项目的,无非需要的投资和时间稍微大了些。但现在多做一点,就等于未来人类文明少做一点。
相当于给人类文明未来,留下了一笔庞大的财富。
于是就在大家耐心等待的过程中,伍德忍不住便主动来到彭毅恒身旁。
“彭院长,模型的预测结果,真的准确吗?”
“这可是直接精准到了分钟。”
伍德率先开口,面向彭毅恒表达了自己的疑惑,同时还有语气中的些许担忧。
若只是大概的预测范围也就罢了,可现在却把下雪持续的时间,直接精准到了分钟数,这虽说能证明模型确实无比精准,但也相当于给自己提高了难度。
要是最终实际下雪的时间,和预测数值出现偏差。
哪怕只有一分钟的时间,都不会让徐源满意。
好歹他加入全球太空探索联盟,也已经有了这么长的时间,并且还和徐源共同完成了星际飞船项目,所以很清楚徐媛在某些地方对自己和项目的要求。除了精益求精之外,还必须达到预期才行。
这让他有些担心,等实际结果出来后,徐源会重新对模型进行优化。
彭毅恒面对伍德突如其来的疑问,说实话他心里也不是很有底。
谁让这预测的可是一颗行星。
其中存在的变量实在太多了。
但不知道是脑海中突然想到了什么,只见他的神情突然变得坚定起来。
更是用斩钉截铁的口气对伍德说:“徐首席在这个模型上投入了不少心血和精力,我相信此模型能够做到精准预测,不会让大家感到失望。”讲完便又立刻把目光重新转移到屏幕上,和身旁的伍德不再多说什么。
闻言,伍德若有所思。
尽管嘴唇轻微蠕动了下,似乎还有话想说,但最终还是咽了回去。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当预测的时间到达。
大厅内的何鲁平也几乎同时惊喜喊道:“火星北极区域真的出现了范围较大的干冰雪。”
“这是卫星和地面监测器,捕捉传输回来的画面。”
话音响起的同时,双手简单操作几下,便见这些画面呈现在了大屏幕上。
能够比较清晰直观的看到,有雾状的东西在北极上空漂游。
显然正是干冰小颗粒组成的雪。
这样一个结果,可以说已经证明,此模型是成功的。
确实能对火星环境进行预测。
但在惊喜过后,现场大多数科研人员,却并没有流露出太大的情绪波动。
因为所有人都知道,后面关于北极下雪持续时间的预测才是最为重要的。
在这种氛围下,哪怕是胸有成竹的徐源,心里面也不由得些许紧张。
相比较之前等待的五个小时,持续二小时二十分钟的下雪时间,按理说应该会感觉过的比较快才对。
可实际上却不亚于度日如年。
甚至很多人,都不敢去厕所洗手间,生怕火星北极上的干冰雪突然停止。
……
……
“时间到了。”
不知过去多久,紧盯着时间变化的伍德,率先开口喊了这么一句。
使得大家原本因为紧绷,而有些疲惫的精神,瞬间便恢复到了最佳状态。
就连徐源也忍不住问了句。
“现在火星北极周围区域的情况如何?”
眼看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何鲁平身上,何鲁平本人也不敢有丝毫耽搁,在确定了此时火星北极的天气状况之后,猛然从座位上站起身来,随即面向徐源强忍着激动的心情回答。
“徐首席,我们成功了。”
“火星北极的干冰雪,在持续了2小时20分钟,目前已经彻底停止。”
“这和模型的预测结果分毫不差。”
尽管徐源早就猜到了这个结果,眼下听完何鲁平这几句情绪饱满的话,脸上也不由得浮现出一抹笑容。
“很好。”
简单吐出两个字后,紧接着没有任何迟疑,便开始安排新的工作内容。
“既然确定了模型的准确性,那就开始按照我们定下的方案控制变量吧,希望等一下能有一个不错的结果。”
“肯定会的。”何鲁平接过话茬附和了句。
话音落下便立刻开始执行起来。
根据徐源等人确定下来的火星环境改造方案,首先便是要想办法提高火星的大气层厚度。
针对这个问题,最常见的,无非是利用一些效果比较强大的温室气体。
通过在火星上持续释放产生这种气体,来逐步增加火星大气层的厚度,只不过通过这种方法想要使大气层的厚度达到预期目标,所需要费的时间无疑会是一个很大的数字。
所以徐源选择了另外一种办法。
即控制一颗小行星,用人为的方法手段使其与火星相撞。
从而释放大量的能量和气体,提高火星的气压。
只不过这种方法极其危险,如果不能精确的计算出小行星的撞击轨道,并对其做到百分百控制,那么过程中一旦出现偏差,甚至有可能影响到地球的安全。
但现在以人类文明的科技程度,要做到精准控制一颗小行星还是有办法的。
甚至丝毫不夸张的讲,哪怕这颗小行星偏离轨道直奔地球而来,停泊在近地轨道上的昆仑号空天母舰,也能依靠母舰上的强大武器系统,轻松将这颗小行星击碎解除掉危机。
当然这种堪称暴力直接的手段,对于彭毅恒来说还是多少有些惊恐。
(本章完)
无法让人生存居住。
要想让火星变成人类文明的第二个家园,就势必要对火星的环境进行改造。
其中最为关键的,便是增加大气层厚度,提高火星表面温度。
使大气中的氧气含量增多。
另外甚至要在火星南北两极,建造人工磁场。
来保证改造后的环境能保持稳定。
而这些改造流程中的任何一项,对哪怕现在的人类文明来说,都称得上是非常浩大的工程,想完成的话不知道要做多大投入。
关键还不知道,真去做了这些之后,最终的结果是否能让人满意。
毕竟,这可不是三五年,就能看到成效的东西。
它的跨度将会是几十上百年。
如果环境改造的方案又比较柔和的话,那周期也会暴涨至几百上千年。
徐源想要改造火星环境,为人类文明未来的发展提前布局。
就需要先确定,自己拿出的方案是否可行。
只能说,幸好常温超导材料的攻克,促成了真正超导量子计算机的诞生。
刚好能帮助徐源运算为火星环境建立的大模型。
俗话说人多力量大,尤其是专业性极强的专家,这话可谓一点不假。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徐源在众多世界知名计算机模型领域专家帮助下,总算顺利把这个模型给建立起来。
——
让万千学子为之拼搏的高考,已然落下帷幕,时值酷暑夏季,众多科研人员却汇聚在全球太空探索联盟的总部大楼之内。
其中一个宽敞的大厅,早已被改造成了中控核心。
作为操控火星模型的地方。
此刻巨大的显示屏幕前,徐源穿着件短袖,虽和周围其他穿制服的人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但目光却始终注视着屏幕。
能够看到在屏幕中间,有着一颗旋转的火星。
正是这段时间大家完成的伟大作品。
火星环境大模型。
而今天聚集在这里的原因,便是要对这模型进行准确性验证。
毕竟如果不确定,模型的演算结果正确,又怎么判断那些火星环境改造方案可行。
“徐首席。”
“我们的火星模型已经调试完毕,量子计算机那边也把算力全留给了我们,现在随时可以进行摹拟。”
年过半百,目前担任箐华计院院长的彭毅恒,这时突然开口向徐源提醒道。
徐源则明显很相信对方,闻言当即点头道:“那就正式开始吧。”
彭毅恒能当上箐华的院长,正是因为在大模型领域有着很高的研究,他在得知徐源要建立火星模型,并打算通过量子计算机来尝试用模型模拟火星环境变化,顿时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所以基本上没等徐源来找,便主动表示愿意帮忙。
并在加入大模型团队后,很快便被徐源吸引,对这个火星模型越发期待。
毕竟如果真能成功,可以准确模拟火星环境变化。
那么也能应用到其它星球上。
所能产生的价值,绝对是无法估量的。
关键他从事这个领域,研究了这么多年,可还没有过使用量子计算机演算的体验。
好不容易有了这么一个机会,不牢牢抓住怎么行。
事实证明他的选择并没有错,在大家的配合下,徐源只用几个月便完成了模型。这种效率哪怕是他,都只能是望尘莫及。
不过眼下最期待的,自然还是模型的验证结果。
大家都想知道,自己参与研发的大模型,究竟会有怎么样的一个表现。
得到徐源的肯定回应后,彭毅恒哪里还会耽搁,当即便转身走过去操作安排起来。
至于具体的实验内容,则是通过模型的演算,提前得出后续火星某处环境的变化,并通过火星上的探测设备和卫星,来进行观察和最终的确认。
是的。
这几个月征途号可一点没闲着。
除多次在地球月球火星之间往返之外,还顺便在火星轨道布置了几颗卫星。
可以确保地面,能随时掌握火星的情况。
如此也能方便,后续改造环境方案实施后,来判断改造的程度。
很快,随着量子计算机的强大算力运行,屏幕上的虚拟火星也开始变化起来。
其中最显眼的,便是火星大部分地区,所标注出的环境变化。
而这个过程还没有持续多长时间,大厅内突然便响起了彭毅恒惊喜的声音。
“徐首席。”
“根据我们的模型计算预测,五个小时后,火星北极区域会出现干冰雪。”
“预计持续时间为2小时20分钟。”
徐源听到彭毅恒的喊声,面部上的表情并没有明显变化。
显然他也注意到了这一情况。
对于火星环境他肯定是非常了解的,其中有一点便是火星上面也会下雪。
只不过和地球上的雪不同,火星上面的雪是由二氧化碳构成,并且雪在落到地面之前,便会蒸发到贫薄的火星大气层中。
如果有人能够站在火星地面上赏雪,顶多只能看到雾状的东西在上面漂浮。
不过火星南极和北极虽然都会下雪,但根据已知的数据表明,火星南极的降雪量要远大于火星北极。眼下模型预测很快火星北极会出现干冰雪,这刚好是检验模型预测是否精准的机会。
基于这一点,徐源心里还是有些欣喜的。
因为越快证明模型的准确性,便能去验证他的那些对火星环境改造的方案。
确定可行的话,便不用像现在这么拘谨,立刻便能展开行动。
伴随着念头停留在这里,徐源没有丝毫耽搁时间。
顿时便转过身去,将目光停留在了何鲁平身上,并沉声告知道:
“何院,你们注意火星环境的监测,尤其是北极周围区域。”
“放心吧徐首席。”何鲁平应声回答。
就这样。
接下来的时间,现场众人的注意力,也都放在了从火星轨道卫星以及检测设备,实时传输回来的环境监测数据上面,想看看模型的预测是否真的精准。
但说其中最忐忑的,则还是要属伍德教授。首先他是最支持火星环境改造的,同时也很清楚这件事没有徐源是根本办不成的。
其他人的话语权,显然无法说服联盟所有成员国。
所以他心里无比希望,此模型能够精准预测,否则对火星环境的改造,真要变得遥遥无期了。
若人类文明还像以前那样,前往火星是奢侈的事。
那自然不会去考虑火星环境改造的问题。
毕竟那太过遥远。
可现在别说火星,太阳系内的任何星球,都和自家后园没什么区别。
依靠征途号飞船,很轻松便能到达。
再加上根本不需要担心的可控核聚变能源,显然人类文明是有能力去进行这个项目的,无非需要的投资和时间稍微大了些。但现在多做一点,就等于未来人类文明少做一点。
相当于给人类文明未来,留下了一笔庞大的财富。
于是就在大家耐心等待的过程中,伍德忍不住便主动来到彭毅恒身旁。
“彭院长,模型的预测结果,真的准确吗?”
“这可是直接精准到了分钟。”
伍德率先开口,面向彭毅恒表达了自己的疑惑,同时还有语气中的些许担忧。
若只是大概的预测范围也就罢了,可现在却把下雪持续的时间,直接精准到了分钟数,这虽说能证明模型确实无比精准,但也相当于给自己提高了难度。
要是最终实际下雪的时间,和预测数值出现偏差。
哪怕只有一分钟的时间,都不会让徐源满意。
好歹他加入全球太空探索联盟,也已经有了这么长的时间,并且还和徐源共同完成了星际飞船项目,所以很清楚徐媛在某些地方对自己和项目的要求。除了精益求精之外,还必须达到预期才行。
这让他有些担心,等实际结果出来后,徐源会重新对模型进行优化。
彭毅恒面对伍德突如其来的疑问,说实话他心里也不是很有底。
谁让这预测的可是一颗行星。
其中存在的变量实在太多了。
但不知道是脑海中突然想到了什么,只见他的神情突然变得坚定起来。
更是用斩钉截铁的口气对伍德说:“徐首席在这个模型上投入了不少心血和精力,我相信此模型能够做到精准预测,不会让大家感到失望。”讲完便又立刻把目光重新转移到屏幕上,和身旁的伍德不再多说什么。
闻言,伍德若有所思。
尽管嘴唇轻微蠕动了下,似乎还有话想说,但最终还是咽了回去。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当预测的时间到达。
大厅内的何鲁平也几乎同时惊喜喊道:“火星北极区域真的出现了范围较大的干冰雪。”
“这是卫星和地面监测器,捕捉传输回来的画面。”
话音响起的同时,双手简单操作几下,便见这些画面呈现在了大屏幕上。
能够比较清晰直观的看到,有雾状的东西在北极上空漂游。
显然正是干冰小颗粒组成的雪。
这样一个结果,可以说已经证明,此模型是成功的。
确实能对火星环境进行预测。
但在惊喜过后,现场大多数科研人员,却并没有流露出太大的情绪波动。
因为所有人都知道,后面关于北极下雪持续时间的预测才是最为重要的。
在这种氛围下,哪怕是胸有成竹的徐源,心里面也不由得些许紧张。
相比较之前等待的五个小时,持续二小时二十分钟的下雪时间,按理说应该会感觉过的比较快才对。
可实际上却不亚于度日如年。
甚至很多人,都不敢去厕所洗手间,生怕火星北极上的干冰雪突然停止。
……
……
“时间到了。”
不知过去多久,紧盯着时间变化的伍德,率先开口喊了这么一句。
使得大家原本因为紧绷,而有些疲惫的精神,瞬间便恢复到了最佳状态。
就连徐源也忍不住问了句。
“现在火星北极周围区域的情况如何?”
眼看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何鲁平身上,何鲁平本人也不敢有丝毫耽搁,在确定了此时火星北极的天气状况之后,猛然从座位上站起身来,随即面向徐源强忍着激动的心情回答。
“徐首席,我们成功了。”
“火星北极的干冰雪,在持续了2小时20分钟,目前已经彻底停止。”
“这和模型的预测结果分毫不差。”
尽管徐源早就猜到了这个结果,眼下听完何鲁平这几句情绪饱满的话,脸上也不由得浮现出一抹笑容。
“很好。”
简单吐出两个字后,紧接着没有任何迟疑,便开始安排新的工作内容。
“既然确定了模型的准确性,那就开始按照我们定下的方案控制变量吧,希望等一下能有一个不错的结果。”
“肯定会的。”何鲁平接过话茬附和了句。
话音落下便立刻开始执行起来。
根据徐源等人确定下来的火星环境改造方案,首先便是要想办法提高火星的大气层厚度。
针对这个问题,最常见的,无非是利用一些效果比较强大的温室气体。
通过在火星上持续释放产生这种气体,来逐步增加火星大气层的厚度,只不过通过这种方法想要使大气层的厚度达到预期目标,所需要费的时间无疑会是一个很大的数字。
所以徐源选择了另外一种办法。
即控制一颗小行星,用人为的方法手段使其与火星相撞。
从而释放大量的能量和气体,提高火星的气压。
只不过这种方法极其危险,如果不能精确的计算出小行星的撞击轨道,并对其做到百分百控制,那么过程中一旦出现偏差,甚至有可能影响到地球的安全。
但现在以人类文明的科技程度,要做到精准控制一颗小行星还是有办法的。
甚至丝毫不夸张的讲,哪怕这颗小行星偏离轨道直奔地球而来,停泊在近地轨道上的昆仑号空天母舰,也能依靠母舰上的强大武器系统,轻松将这颗小行星击碎解除掉危机。
当然这种堪称暴力直接的手段,对于彭毅恒来说还是多少有些惊恐。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powenxue11.com/book/77443/2404824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powenxue11.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