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文学 > 都市言情 >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 第120章 劣印快书

第120章 劣印快书

推荐阅读:人在封神:微末崛起,吾乃财神怪物来了灾变卡皇玄学嫡女算卦灵:吃瓜续命她最行绝美软O被弃,军校众神争她成瘾从火影开始成为忍者我在英超造豪门我刚满级,你们让我当傀儡皇帝?给历史名人当导游,祖国又惊艳了九姑娘她一身反骨人还狂

    第120章 劣印快书
    这时耶稣会对于入教的教徒限制可是十分严格的,规定每一个教徒必须要有耶稣会的传教士跟随,明面上的理由是可以方便指导大明的信众礼拜,但其实是一种思想控制的方式。
    徐光启在原历史上哪怕当上了阁老,幕府之中也始终有几个欧洲传教士的身影,他们定期向澳门耶稣会汇报徐光启的近况,对于徐光启的思想动态耶稣会了解的只怕比崇祯皇帝还要清楚。
    而当时徐光启还乐在其中,只觉得这是组织派“兄弟”帮他进步。
    但在这个时空徐光启心中已经对基督教有了基本印象,他又不蠢,没经过洗脑的情况下看到耶稣会的这一套哪里还不清楚他们想干嘛?
    于是对于利玛窦询问他是否想要入教之事徐光启委婉的推辞,利玛窦也只是广撒网多捞鱼的劝人入教罢了,对于徐光启这个举人不想入教也不以为意。
    利玛窦事务繁忙,既然徐光启不想入教,他也没心思为徐光启解惑,徐光启看出这些,好多藏在心中的问题都没机会问。
    两人未及深谈就失之交臂,徐光启也没去天主堂的心思了,但为了这趟来南京访友,他已经给松江的学生放了两月的假,这时回去也是没事做。
    他很想学习欧洲科技,可是也已经看出这些传教士都是有限度的教学,如果不入他们的天主教,只怕不会教什么真东西。
    徐光启颇为郁闷,然后想到的就是王文龙。
    于是他干脆雇船南下,专门来找王文龙请教西人学问。
    小船过了钞关进入福州江面,徐光启随着客船摇摇晃晃,终于到达城中码头。
    徐光启厉行节俭,一个举人老爷还是跟做生意的商贩一起挤夜航船,路上也没带仆人。
    他自己拎着行李下了船,就在码头上找船夫用官话询问:“敢问布政使司衙门往哪里走?”
    船夫见徐光启穿着简朴,只道他是个来福州应馆的先生,见徐光启态度礼貌,他便给指了个方向。
    徐光启发现腿着去还有些远,便在码头上掏钱雇了一架滑杆。
    坐上滑杆,徐光启就同那抬滑竿的两个脚夫询问王文龙的情况。
    他原本以为王文龙是个名士,但是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还是有些远,在福州城中打听王文龙,这些干苦力的人家不一定认识。
    却没想到他一提了王建阳的名字那两个抬滑竿的脚夫就起了兴致。
    他身后的脚夫直接笑道:“王老爷?那可是一位好人呢。”
    身前脚夫指指自己背着的福食兜:“咱们出来做工,中午就是吃的王老爷引种的马铃薯,去年福建旱灾,要没有王老爷的瓜菜代之法只怕要饿死好多人。”
    徐光启看着那兜中的煮马铃薯一番询问之后才明白,颇为惊讶王文龙在福州居然如此受百姓爱戴,甚至被百姓称作“王仙公”。
    他正和两个脚夫说话,这时又听旁边一个背着书匣的书客叫卖道:“王建阳算术快法、《声律启蒙》,油印新书有售了1
    徐光启更是来了兴趣,直接招手说道:“王建阳的书怎么卖?”
    脚夫见他要买东西干脆落轿歇气。
    那书客跑过来打开书匣,指着三本薄薄的《声律启蒙》《对数计算》《欧体楷书九十二法》小册子说道:“新出快印小本,一本四十文,不二价。”
    徐光启心中惊道:居然如此便宜!
    虽然这三本书都只是小册子的薄厚程度,但毕竟也是有装帧的真正书籍,并不是简单的传单之类,如果放在南京或松江至少得要价八十文。
    他直接掏出一串小钱:“南京小串收不收?”
    这年代不同地区的铜钱比价不一,甚至一串钱的数量也不确定,比如南京的一串小钱当做一百文使用其实只有九十七枚,到了福建有的地方把九十文钱当做一串。
    铜钱也是一般等价物,同样遵循供求关系,一个地方铜钱越多,铜钱的价格就越低,一串钱就越接近一百文,若是到了偏远地区铜钱供不应求,那么这年代一串钱仅仅八十多甚至七十几文的情况都是有的。
    再加上不同地区的铜钱优劣也不同,价格还要有变动,掺入大量劣质金属摔在地上一下两半的沙壳广片和足厚足铜的厚钱价格自然也不一样。
    所以这年代跨区域做生意,除非是大宗生意能使用银两,否则光是收钱一项就十分复杂。
    那书商接过徐光启的铜钱串子检查了一番,道:“这钱厚,用得用得。”
    徐光启于是掏了一串钱又排出二十文散的,一口气把三本书全部买下,那书商道:“多谢老爷。”
    书商拿着钱高兴的去了。
    起轿之后徐光启就靠在滑竿上看书,才翻了两页就皱起眉头。
    “嘶……你这书印的也太……”他连忙回头,却见那书商已经跑得不见人影。
    徐光启叹口气,自嘲一笑,终于知道自己被骗。      所谓快本就是蜡版油印的缩印本,印刷质量潦草不堪。
    徐光启第一本翻开的就是《欧体楷书九十二发》。
    余象斗的三台馆印刷《欧体楷书九十二法》成本就要五十文,这快印小本的售价却连三台馆的成本价都不到,印刷质量可想而知。
    徐光启翻开书页之后就见书页上的字全部挤挤挨挨的堆在一起,甚至还有错别字,而王文龙给出的例字直接被缩到了指甲盖大小,如果是学习写字的人买去,想要跟着仿写都有困难。
    如果徐光启买到的是王文龙授权的书刻绝不会出现这种现象,说白了这三本书全都是在王文龙的作品面世之后自己翻印的,而这年头还偏偏没有什么版权概念,王文龙想要维权都维不了。
    这也是伴随着新技术出现之后的新问题,福州的抄书铺已经渐渐普及蜡版印刷,用蜡版印刷翻刻书籍的成本实在太低了,盗版书的生存空间瞬间扩大。
    好处也有:许多过去家贫无从致书以观的人家在那版印刷普及之后也有了读书的机会。
    此时福州市面上蜡板印刷的劣质四书五经已经被打到每本二三十文的低价,还是朱子注述版本,中等人家基本都能买得起。
    可想而知几年后福州的科举将要卷到什么程度。
    徐光启看了两眼那《欧体楷书九十二法》就丢在一边,不是他想浪费钱,实在是书籍的印刷字号太小,加上滑杆上摇摇晃晃,他看了两页就头晕,怎么可能静心揣摩书法?
    倒是第二本《对数计算》让徐光启很快读了进去。
    王文龙抄的其实就是布里格斯的常用对数表,总共才三十二页,计算精度也很有限,但是用于应付日常的四五位数的精确度计算还是足够。
    对数表这玩意儿只要多一位数厚度就得乘十,计算量也是之前的十倍,更厚的对数表王文龙没看过,想抄也没地方抄。
    至于自己计算……布里格斯对数表在历史上大概算了两年,如果再多一位数的对数表,那计算时间直接乘十,大约需要二十年。王文龙自己算完时都快五十岁了,这项伟业还是留给此时更有热情的数学家吧。
    而理解了对数概念之后徐光启不禁兴奋。
    从和传教士的交流之中他已经理解了数学是自然哲学之母的概念,一切天文航海知识都离不开数学。
    徐光启心道:“王建阳果然对历算颇为精通,看来这次福州是来对了1
    到了油印作坊,徐光启在门口便问作坊里的工人:“王建阳可是在家中?”
    工人见他一副读书人打扮,点点头:“王老爷就在里头。”
    王文龙这时正准备出门,突然接到了徐光启的帖子,打开一看“徐光启,字子先”王文龙不禁好奇。
    这位可是未来的大明阁老,只是不知道此时他怎么会找到福州来。
    王文龙连忙出来迎接:“幸会幸会,在下便是王文龙了。”
    徐光启看他模样好奇问道:“建阳此时可是要外出做事?若有打扰,我明日再来。”
    王文龙笑着说道:“外出去找商人谈点事情。”
    “商人?”
    “最近福建正在推广救荒的地瓜,农民们收了地瓜不好交税,所以我想联系商人,看能否打通卖地瓜粉的渠道。”
    徐光启正是喜欢这种实际上有利于民生的事情,闻言颇为好奇,于是主动要求跟着王文龙一起出门。
    王文龙先带着徐光启一起去了布政使司衙门,同众人介绍了徐光启的身份。
    听说徐光启是个举人,大家也都自然觉得他是王文龙的朋友。
    而徐光启则对王文龙这热情的态度颇感觉亲切。
    接着王文龙就对众人分派工作:“今天经纶、景南,你们去跟文人大户接洽,我则去找商人,看有没有人愿意做这地瓜粉的生意。”
    “哪怕是小商人小生意,咱们也可以让他们来尝试,千万不要轻视了。”
    陈经纶、邓志谟全都点头表示明白。
    商量好分工王文龙带着王平保走出衙门,徐光启跟在后面奇怪问道:“建阳,像你们这般推广新东西能有作用吗?”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powenxue11.com/book/76427/2194840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powenxue11.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