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为劳动人民而创作
推荐阅读:菜鸟归来,末世也飞翔、被抄家流放,她要搬空皇帝的一切、重生嫁疯批太子爷,让渣男火葬场、女扮男装死后,她开始演柔弱绿茶、i人医生,e人患者、重生,但是被撤回、一封来自X的信、信息素真香定律、和病弱老婆离婚后我后悔了、天灾:开局一座山,囤货?种田!、
第118章 为劳动人民而创作
方言第二天到出版社销完假,然后优哉游哉地回到办公室。
田增翔破天荒地比他早到编辑部,双手拿着报纸,抬头问他首届金鸡奖的获奖情况。
方言一五一十,说了大概,但对自己的最佳编剧奖只是轻描淡写,一笔划过。
田增翔笑着道喜:“金鸡奖的奖杯和证书下回可要带过来,让我瞅瞅究竟长什么样?”
“想看啊,干脆到我家来好了。”
方言拿起暖水瓶,给杯里倒上水。
“也好,我还没到过你家。”
田增翔道:“正好带点下酒菜,跟你好好喝一杯,庆祝庆祝,沾一沾你的喜气,你最近的好事可真不少埃”
“喜从何来啊?”
田增翔指了指公示专栏,“瞧瞧,你的《暗战》已经进了初选名单。”
“这种叫联合作者,两位或多位作者共同对一篇小说的创作,在学术上很常见。”
方言道:“不过光我们俩人可不够,等张老师回来吧,借着这个机会,我们好好给他办一个欢迎会,庆祝回归。”
随后从上到下,依次是王朦的《蝴蝶》、谌蓉的《人到中年》、古桦的《芙蓉镇》、蒋紫龙的《开拓者》、冯骥材的《啊7、陆遥的《惊心动魄的一幕》……
“确实。”
在1980年代初期的华夏文坛,文学评奖主要为由作协、文联举办的各类“政fu奖”,比如优秀短篇小说奖,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也是建国以来的第一次中篇小说评奖活动。
方言定睛一瞧,报纸上不仅刊登了《论<苦恋>的错误倾向》、《关于〈苦恋〉的通信》等文章,而且转载了作者白桦、编辑张仲锷的检讨信,毫无疑问,整场风波算是彻底平息了。
自己的《暗战》排在初选名单的第一名。
方言从上到下,扫了一眼。
方言接过另一份《文艺报》,仔细翻阅。
“评选的范围是从77年到80年的作品。”
方言说:“除了这个,还有跟我有关的好消息吗?”
“是嘛,终于要举办了。”
“有,当然有,而且是只属于你一个人的好消息1田增翔说《文艺报》正式刊登了全国优秀中篇小说评奖启事。
田增翔一拍大腿。
田增翔把前几天的《文艺报》,递了过去。
“压在咱们中长篇小组的阴霾终于散了。”
“你说这值不值得庆祝1田增翔说。
“这主意好啊,就按你说的办1
方言吹了吹冒着热气的水。
大部分入围的作家,都跟方小将有一腿!
扫到最后一名,不免意外道:“这個《土壤》,为什么会有两名作者?”
田增翔咂摸着嘴,“倒是在文学作品上比较少见。”
“评判标准跟优秀短篇小说一样,按照群众反映推荐票数和评委意见……”
方言阅读着奖项细节,不禁在想茅盾文学奖不知道什么时候成立。
聊了会儿天,田增翔忽然想了起来。
前些天,《燕京文学》的王朦来电找他,刚巧撞上方言出差去杭城,参加金鸡奖。
“他让伱回来以后,给他回个电话。”
他提醒说:“听语气,事儿还挺大的。”
“我知道了。”
方言下了楼,拔通《燕京文学》编辑部的电话,不一会儿,里面传来王朦的声音:
“岩子,恭喜你啊1
“《暗战》入围了首届优秀中篇小说奖。”
“王老师,咱们是同喜,同喜。”
方言道:“也恭喜您的《蝴蝶》入围。” “哈哈哈1
两人在电话里放声大笑,相互寒暄了几句。
“我们之间就不说车轱辘话了。”
王朦率先收敛笑意,开门见山道:“这次找你,主要是代表《燕京文学》向你约稿。”
“您放心,下篇稿子肯定投给咱娘家。”
方言早就做好了还债的准备。
“要登在《燕京文学》的这篇稿子,不是一般的稿子。”王朦强调说,“是特约稿。”
“特约稿?1
方言心里一惊。
所谓特约稿,就是约请特定的作者撰写某一特定内容的稿子,相当于命题式作文。
“没错,在小说创作上有不少要求。”
王朦如实相告。
方言一听,竟然就是前些天火车邮局上的女邮递员说的,而且内容大差不差。
铁道、医疗、邮电、钢铁、机械、林业等系统,准备和文联、作协以及其他文学团体,联合发起来一个文学创作活动,对象可以是列车员、钢铁工人、医生护士、邮递员……
听他说自己了解这件事,王朦不免意外道:“岩子,你从哪里得来的消息?”
“说来也巧。”
方言详细地说出来龙去脉。
“这的的确确是太巧了。”
王朦认真道:“这种文学创作任务,建国以来一直都有,一般每隔几年,全国各地的作协、文联会指派出优秀的专业作家去完成,只是在那段时期中断了,所以,这一次是文艺界复苏以来的头一次大型的集体创作活动。”
方言恍然大悟道:“怪不得都那么重视。”
王朦说:“不是重视,而是高度重视,这一回重大的文学创作任务,你我都要参加。”
方言心里暗道了声“果然”,国jia给专业作家这么高的工资待遇,肯定不会是白养着。
这一回是自己当专业作家的第一个任务。
“当然,这种任务不是强制性摊派,作家可以拒绝。”
王朦话锋一转,“不过,这项为广大劳动者创作的任务,不仅仅是专业作家的本职工作,也是我们当作家的重大责任。”
方言默默听着,他在电话里越说越激动。
“我们都是平凡的人。”
“都是劳动人民的一份子,在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为我们祖国的四个现代化添砖加瓦,钢铁、医疗、邮电、煤矿,等等,而我们作家的职责,就是在文学工地的第一线劳动。”
王朦斩钉截铁地说:“为这些一心奉献的劳动者记录、书写和讴歌。”
“王老师,我明白您的意思。”
方言毫不犹豫地接下任务,后天到燕京作协开会,了解具体的细节,比如截稿日期。
“好1
王朦语气里透着满意,“不只是我,丁铃先生、汪老、李老他们对你的作品也寄予厚望,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地方,我们会提供能提供的所有帮助。”
“您别这么说,越说,我越有压力。”
“伟人说过,人没有压力是不会进步的。”
“我不敢保证什么,我只能说,我会尽全力不辜负你们的期待。”
方言心里非常清楚,这一次为劳动者创作的活动,算是文坛复兴以来的一次盛举。
全国文学界,估计都会被调动起来了。
毕竟,社会各行各业各系统都卷入其中,正是文艺界大放异彩的时刻。
《燕京文学》是燕京文联旗下的期刊,而自己又是燕京作协的专业作家。
这一次,方小将既代表燕京文联,也代表燕京作协,以御林军的名义,跟陕军、湘军、直军、奉军等全国文学新军,来个以文会战。
小将!出击!
(本章完)
方言第二天到出版社销完假,然后优哉游哉地回到办公室。
田增翔破天荒地比他早到编辑部,双手拿着报纸,抬头问他首届金鸡奖的获奖情况。
方言一五一十,说了大概,但对自己的最佳编剧奖只是轻描淡写,一笔划过。
田增翔笑着道喜:“金鸡奖的奖杯和证书下回可要带过来,让我瞅瞅究竟长什么样?”
“想看啊,干脆到我家来好了。”
方言拿起暖水瓶,给杯里倒上水。
“也好,我还没到过你家。”
田增翔道:“正好带点下酒菜,跟你好好喝一杯,庆祝庆祝,沾一沾你的喜气,你最近的好事可真不少埃”
“喜从何来啊?”
田增翔指了指公示专栏,“瞧瞧,你的《暗战》已经进了初选名单。”
“这种叫联合作者,两位或多位作者共同对一篇小说的创作,在学术上很常见。”
方言道:“不过光我们俩人可不够,等张老师回来吧,借着这个机会,我们好好给他办一个欢迎会,庆祝回归。”
随后从上到下,依次是王朦的《蝴蝶》、谌蓉的《人到中年》、古桦的《芙蓉镇》、蒋紫龙的《开拓者》、冯骥材的《啊7、陆遥的《惊心动魄的一幕》……
“确实。”
在1980年代初期的华夏文坛,文学评奖主要为由作协、文联举办的各类“政fu奖”,比如优秀短篇小说奖,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也是建国以来的第一次中篇小说评奖活动。
方言定睛一瞧,报纸上不仅刊登了《论<苦恋>的错误倾向》、《关于〈苦恋〉的通信》等文章,而且转载了作者白桦、编辑张仲锷的检讨信,毫无疑问,整场风波算是彻底平息了。
自己的《暗战》排在初选名单的第一名。
方言从上到下,扫了一眼。
方言接过另一份《文艺报》,仔细翻阅。
“评选的范围是从77年到80年的作品。”
方言说:“除了这个,还有跟我有关的好消息吗?”
“是嘛,终于要举办了。”
“有,当然有,而且是只属于你一个人的好消息1田增翔说《文艺报》正式刊登了全国优秀中篇小说评奖启事。
田增翔一拍大腿。
田增翔把前几天的《文艺报》,递了过去。
“压在咱们中长篇小组的阴霾终于散了。”
“你说这值不值得庆祝1田增翔说。
“这主意好啊,就按你说的办1
方言吹了吹冒着热气的水。
大部分入围的作家,都跟方小将有一腿!
扫到最后一名,不免意外道:“这個《土壤》,为什么会有两名作者?”
田增翔咂摸着嘴,“倒是在文学作品上比较少见。”
“评判标准跟优秀短篇小说一样,按照群众反映推荐票数和评委意见……”
方言阅读着奖项细节,不禁在想茅盾文学奖不知道什么时候成立。
聊了会儿天,田增翔忽然想了起来。
前些天,《燕京文学》的王朦来电找他,刚巧撞上方言出差去杭城,参加金鸡奖。
“他让伱回来以后,给他回个电话。”
他提醒说:“听语气,事儿还挺大的。”
“我知道了。”
方言下了楼,拔通《燕京文学》编辑部的电话,不一会儿,里面传来王朦的声音:
“岩子,恭喜你啊1
“《暗战》入围了首届优秀中篇小说奖。”
“王老师,咱们是同喜,同喜。”
方言道:“也恭喜您的《蝴蝶》入围。” “哈哈哈1
两人在电话里放声大笑,相互寒暄了几句。
“我们之间就不说车轱辘话了。”
王朦率先收敛笑意,开门见山道:“这次找你,主要是代表《燕京文学》向你约稿。”
“您放心,下篇稿子肯定投给咱娘家。”
方言早就做好了还债的准备。
“要登在《燕京文学》的这篇稿子,不是一般的稿子。”王朦强调说,“是特约稿。”
“特约稿?1
方言心里一惊。
所谓特约稿,就是约请特定的作者撰写某一特定内容的稿子,相当于命题式作文。
“没错,在小说创作上有不少要求。”
王朦如实相告。
方言一听,竟然就是前些天火车邮局上的女邮递员说的,而且内容大差不差。
铁道、医疗、邮电、钢铁、机械、林业等系统,准备和文联、作协以及其他文学团体,联合发起来一个文学创作活动,对象可以是列车员、钢铁工人、医生护士、邮递员……
听他说自己了解这件事,王朦不免意外道:“岩子,你从哪里得来的消息?”
“说来也巧。”
方言详细地说出来龙去脉。
“这的的确确是太巧了。”
王朦认真道:“这种文学创作任务,建国以来一直都有,一般每隔几年,全国各地的作协、文联会指派出优秀的专业作家去完成,只是在那段时期中断了,所以,这一次是文艺界复苏以来的头一次大型的集体创作活动。”
方言恍然大悟道:“怪不得都那么重视。”
王朦说:“不是重视,而是高度重视,这一回重大的文学创作任务,你我都要参加。”
方言心里暗道了声“果然”,国jia给专业作家这么高的工资待遇,肯定不会是白养着。
这一回是自己当专业作家的第一个任务。
“当然,这种任务不是强制性摊派,作家可以拒绝。”
王朦话锋一转,“不过,这项为广大劳动者创作的任务,不仅仅是专业作家的本职工作,也是我们当作家的重大责任。”
方言默默听着,他在电话里越说越激动。
“我们都是平凡的人。”
“都是劳动人民的一份子,在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为我们祖国的四个现代化添砖加瓦,钢铁、医疗、邮电、煤矿,等等,而我们作家的职责,就是在文学工地的第一线劳动。”
王朦斩钉截铁地说:“为这些一心奉献的劳动者记录、书写和讴歌。”
“王老师,我明白您的意思。”
方言毫不犹豫地接下任务,后天到燕京作协开会,了解具体的细节,比如截稿日期。
“好1
王朦语气里透着满意,“不只是我,丁铃先生、汪老、李老他们对你的作品也寄予厚望,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地方,我们会提供能提供的所有帮助。”
“您别这么说,越说,我越有压力。”
“伟人说过,人没有压力是不会进步的。”
“我不敢保证什么,我只能说,我会尽全力不辜负你们的期待。”
方言心里非常清楚,这一次为劳动者创作的活动,算是文坛复兴以来的一次盛举。
全国文学界,估计都会被调动起来了。
毕竟,社会各行各业各系统都卷入其中,正是文艺界大放异彩的时刻。
《燕京文学》是燕京文联旗下的期刊,而自己又是燕京作协的专业作家。
这一次,方小将既代表燕京文联,也代表燕京作协,以御林军的名义,跟陕军、湘军、直军、奉军等全国文学新军,来个以文会战。
小将!出击!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powenxue11.com/book/76244/2185712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powenxue11.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