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真理问世
推荐阅读:末世之三国无双、极寒之下不养刁民、道修大佬在未来写小说致富、从填线炮灰到横扫千星、全球进化:我移植了至高神心、她也有翻车的一天、科技强国:国宝竟是我自己、宠妾灭妻?反手一纸休书甩渣男脸上、我在星际重著山海经、黄泉逆行、
“此为大唐的节杖,永远不要忘记,大唐是你的后盾。”
明德门外十里,李瑄下马向崔汉衡说道。
并将节杖交给崔汉衡。
节杖是精挑细选的筇竹制作,其上有五色斑斓的羽毛为旌。
凡持此节,代表皇帝。
“至尊放心,臣一定成功出使,并以大唐的利益为重。”
崔汉衡双手持节,向李瑄一拜。
这一拜,无比厚重。
他不是“风萧萧兮易水寒”,而是志在成功。
一去不回,不算什么。
将成果带回大唐,才算是英雄。
李瑄将崔汉衡扶正,并亲自为他整理衣冠。
在崔汉衡以后,还有随从的官吏、医者。
包括二百名禁军勇士,李瑄从他们身边一一走过,为他们整理衣袍。
为方便行进,在大唐境内不必要穿戴厚重的盔甲。
盔甲,神臂弩,都放在备用马上。
李瑄不怕神臂弩失传。
因为真理即将出现。
使团的所有人感受到至尊的温度,热泪盈眶。
这是殊荣,他们无惧万水千山的阻隔,卯足劲要完成至尊的嘱托。
“不论如何,诸位家人都将是朝廷奉养。归都以后,不必担心物是人非。朕一样会出都城迎接你们。”
最后,李瑄站在使团的前方,铿锵有力地说道。
“臣等谢过至尊,万死不辞。”
大唐使团的众人再次向李瑄一拜,喊声惊空。
随即,李瑄将亲自为使团写的送行诗交给崔汉衡。
崔汉衡当众诵读至尊的御诗……
李瑄在诗中赞扬使团有开拓者的精神,以张骞、班超的典故,鼓励他们不畏艰险的品质,也殷切地期盼他们早日归还……
众人更注入动力。
在李瑄和文武百官的注视下,以崔汉衡为首的大唐使团与罗马使团汇在一起,向西方而行。
仪仗为他们奏乐,鼓乐齐鸣。
直到大唐使团听不到方止。
这是一次带着军事、外交、政治、文化为目的的出使,对大唐意义重大。
大唐使团,不可能如骑兵一样长途奔袭,只能一步一步,积年累月地到达君士坦丁堡……
……
“启奏至尊,牛首山下的工坊已经将火药试验出最大的威力,恍若天雷一般。”
距离崔汉衡出使罗马仅三天,廖峥嵘到达甘露殿向李瑄禀告道。
甘露殿是李瑄处理政务,劳累的时候休息的地方。
除了休假时间,若没有什么活动,李瑄不在政事堂,就是在甘露殿。
大唐十日一休,还有诸多“法定节假日”。
随着朝廷局势步入正轨,李瑄会尽量休息,陪伴妻儿。
也会抽空去教育儿女,并检验他们的学习成果。
“摆驾,朕要亲自前往牛首山一观。这几日朝政,先委托于宰相们。就说朕要去樗县的工坊巡视,使兵部尚书、工部尚书陪同即可。”
李瑄面露喜色,直接从坐位上起身,向机要秘书韦应物吩咐道。
牛首山在长安西南鄠县的南端。
属于秦岭北麓。
一年多前,在那里发现硝石后,就将火药工坊建造在那里。
又不会扰民,非常隐蔽。
事实上,一年前就有火药的点燃。
不过李瑄要用他有限的知识,对火药进行改进。
火药出现后,要有一定的威力。
首先会用在修路、军事上。
李瑄认为简易的大炮和最基本的火枪,他还是能摸索出来的。
前世身为军人,枪的原理他清楚。
但那需要更高级的火药,更精密的机械。
路要一步步走,脚踏实地。
现大唐已经完全领先世界,没必要一口吃个大胖子,以免被噎着。
“遵旨!”
韦应物领命后离去安排李瑄的行程。
至尊在长安周边巡视,这并不奇怪。
大臣们没有多想,今百废待兴,要妥善去处理除贱为良、一条鞭法、常平新法的后续事情,还要考成天下官吏。
诸部之间,各司其职,没有人敢玩忽懈怠。
当天上午,李瑄携带锦衣卫指挥使廖峥嵘、兵部尚书封常清、工部尚书崔光远,以及上千名天策卫,离开长安。
于次日下午,到达鄠县。
鄠县令赶紧迎接李瑄入城,百姓得知至尊加林,万人空巷,夹道相迎。
鄠县令屡在县衙招待李瑄。
他知道李瑄的性格,不敢奢靡。
在鄠县居住一晚后,第二天一上午,李瑄就来到牛首山下的火药工坊。
后世考据,传闻孙思邈发明过火药。
也有传闻在两晋时期,更有在秦汉之时,甚至更早的时候,华夏就发明火药。
但人们更倾向于火药在大唐中后期定型。
火药的特性,很容易让人将它联想到军事上。
所以在火药定型的唐末,人们就意识到火药的威力。
历史上,唐昭宗天佑元年杨行密的军队围攻豫章,以所部发机飞火,烧龙沙门,带领壮士突火先登入城,焦灼被体。
这里所说的飞火,就是火炮,火箭之类。
火炮是把火药制成环状,把吊线点燃后用抛石机抛掷出去;火箭则是把火药球缚于箭镞之下,将引线点燃后用弓射出。
这里的奇思妙想,为大炮的雏形。
之后,火药的用途一步步发展。但因为固步自封和统治者“家天下”的利己思想,使华夏逐渐落后于西方。
李瑄既然全力发展火药,就一定会按照计划,诞生火炮、火枪。
会确立严格的奖惩制度,甚至对某些“发明家”封侯。
后世不肖子孙残暴,被百姓用火炮推翻,算他们没本事。
“拜见至尊!”
牛首山工坊,大概有二百多名工匠在此。
李瑄到来后,他们出现在工坊外,向李瑄行大礼。
他们已经不再是贱籍,可以百分之百拥有属于自己的田地,他们的子女可以读书参加科举。
再加上每月的工钱足够衣食无忧。
使工匠群体,是对李瑄最拥护的群体之一。
他们在各方各面上,全力以赴。
想着能改良生活用品,改良农具,改良兵器,以得到爵位的赏赐,光宗耀祖。
“诸位不必多礼。”
李瑄使工匠们平身,并将火药工程的负责人夏五丁扶起来。
夏五丁家里世代工匠,他拥有奇思妙想,曾经改良过投石车,且精通铁艺。
在锦衣卫的发掘下,李瑄让夏五丁成为火药工坊的坊主。
整个工坊的防卫,都由锦衣卫负责。
这个时代,闷头干就完事了,不必担心泄密问题。
“夏工,准备一下,让我们大开眼界。若能达到朕心中的预期,所有匠人都会赏赐。”
李瑄向夏五丁吩咐道。
“遵旨!”
夏五丁不知道至尊为啥叫他夏工,他现在听命让至尊看看火药的威力。
据说“火药”概念是至尊提出的,他心中非常钦佩。
至尊言自己在一个游方道士那里看到火药,所以要尝试一番。
现所有人都被圣人的敏锐所折服。
今日以后,史书将大书特书,将那“子虚乌有”的游方道士描绘地神秘,也会衬托出李瑄的深邃眼光。
夏五丁请李瑄和一众官吏到达一处空旷地。
“至尊请再退远一些。”
夏五丁怕伤到至尊的龙体,即便已经在三十步外,还请李瑄再退。
李瑄看着前方的竹筒,他知道不可能伤到他。
但他还是听从夏五丁的话,带着官吏们又退十几步。
封常清等官吏十分好奇,这是干什么,需要这么如此大阵仗吗?
前方的小东西是什么?
他们对此闻所未闻。
看到李瑄距离他们够远以后,夏五丁才拿起一个火折子,跑到竹筒前。
竹筒前有长长的引信。
“呲……”
夏五丁将引信点燃后,迅速跑开。
众人只见竹筒前的微弱火光一直向竹筒口蔓延,还有一缕缕烟冒出。
“至尊,请赶快捂住耳朵。”
廖峥嵘经历过这种场景,连忙向李瑄说道。
李瑄心知肚明,只是象征性地捂住双耳。
“轰隆……”
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传来。刹那间,空气被撕裂,声波如汹涌的潮水般向四周滚滚扩散。
仿佛山岳大地都在颤抖。
封常清、崔光远等随行官吏皆被这突如其来的力量所震慑,他们身体陡然一颤。
有的官吏还不知所以然地蹲下。
素质极高的天策卫以为发生了什么,纷纷戒备。
“硝石、硫磺、木炭的比例应该完美,只是这个竹筒,如玩具一般,不足以伤敌。听说你们弄出震天雷,朕是为它而来的。”
在众人震惊的时候,李瑄却不太满意。
工匠们太保守,不敢直接在他面前亮出大家伙。
李瑄能理解。
但他现在只想看到能对敌人产生杀伤的东西。
未知,是最为恐惧。
6=9+
如果“震天雷”威力足够,再配合大唐失士卒的素养,应该可以轻易赢下一场战斗。
“小人领命,不过圣人需要再退后十步。”
夏五丁也担心至尊一下没回过神,想慢慢来。
他们这些试验的工匠都极为震惊,起初以为鬼神之力。
只是他们不了解李瑄的眼界。
封常清、崔光远已经惊掉下巴,迟迟没有回神。
竹筒爆炸的那一下,使他们满腹疑问,迫切地想要知道答案。
当他们再退后十步后,目不转睛地看着前方。
只见夏五丁安排工匠,抱着一个更大的“球形物体”到达原本竹筒爆炸的位置。
这个球形物体,便是李瑄口中的“震天雷”。
从远处看,震天雷好像是铁做的,看起来是空心的,身粗口小,口处还有一根如竹筒一样的引线。
震天雷搬运而来后,夏五丁并没有立刻点燃,而是吩咐工匠又搬运过来几个木头人,分别在震天雷一二三步之内。
“至尊准备一番,小人要点火了。”
夏五丁举火点燃前大喊一声。
李瑄抬手,示意夏五丁点火。
“呲……”
夏五丁将更长的引线点燃后,拔腿就跑。
周围的所有工匠都捂住耳朵。
李瑄也将耳朵捂起来。
“轰隆……”
他们听到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后,眼睁睁地看着球形物体的火光一闪而逝,然而就是漫天的黑色烟雾。
周围人的耳膜被强烈的冲击,心脏也随之剧烈跳动。
这爆炸的声音犹如雷神的战鼓,轰鸣着敲碎了平静的山野。
在封常清、崔光远等官吏的灵魂深处掀起惊涛骇浪,久久回荡。
作为见证者,他们深刻领略到了震天雷令人胆寒的强大威力,深陷于这排山倒海般的震撼之中,无法自拔。
兵部尚书封常清只看动静,就觉得这震天雷周围若有人,恐怕难以存活。
一阵轻风吹来,将烟雾吹至众人身旁。
一股刺鼻的硝烟味。
众人不知硝烟为何,还猛吸一口,神情陶醉。
当硝烟散尽,众人看到原本震天雷周围的木头人已经七歪八斜。
显然是震天雷造成的伤害。
“诸卿随朕一起近前。”
李瑄向封常清、崔光远等官吏说道。
随后,他迈步向震天雷爆炸的地方而去。
“至尊小心……”
秘书少监贾至向李瑄劝说道,他被这阵仗惊到,生怕再爆炸,伤到至尊的千金之躯。
“震天雷这种原理,只有一响。不必担心!”
李瑄笑了一声。
震天雷已经四分五裂,不可能再爆炸,又不是哑炮。
夏五丁也来到李瑄面前,请李瑄近观,众官吏这才放心。
走近爆炸的位置后,他们发现周围到处都是碎铁片。
最近的木头人被炸碎。
三部之外的木头人身上裹着一层铁皮。
细看之下,铁皮竟然镶嵌着铁片。
这铁片明显是刚才爆炸的残余。
众人舌挢不下,没想到震天雷有如此威力。
先前这附近若有人,即便穿着盔甲,也必死无疑。
“至尊,这震天雷的外壳为生铁制作,里面填充火药。其爆炸后的生铁碎片可以将铠甲片刺穿……”
夏五丁向李瑄解释震天雷的威力。
“不错,震天雷的威力出乎朕之预料。工坊匠人每人奖励精美的彩锻一匹。望尔等再接再厉,研制出威力更大的震天雷。”
李瑄勉强满意,对工坊的匠人进行奖赏。
“小人拜谢至尊……”
夏五丁替工匠们领了这份恩典。
“夏工,你觉得此震天雷该如何伤到敌人?”
李瑄又向夏五丁询问道。
“可用投石车将其投掷出去……”
夏五丁想也不想地回答。
这么大的东西,肯定无法扔出去,只能投石车投掷。
“不失为一个办法。但局限性太大。我大唐国力蒸蒸日上,将来要驰骋天地。用巨大的投石车,去投掷震天雷,只是下策。”
李瑄知道,许多事情,他要向工匠们提供思路,去引导工匠。
尽可能地使工匠少走弯路,以奠定他的大局。
“小人会与匠人们再想出好策略。”
夏五丁一时间伤脑筋。
“这是朕的想象,我会让铜匠配合火药工坊,你们试试可行性。”
李瑄说着,从怀中掏出一沓纸,递给夏五丁。
图纸上正是元代、明代时期的“大炮”。
以铜制作的大炮,炮筒有碗口大小。
还有关于炮弹的制造。
虽然铜贵重,但铜更能适应简单的大炮。
只要大炮问世,就可以在各种地形作战。
“小人一定仔细研究至尊的真言。”
夏五丁粗瞄一眼,并不太懂。但后面有文字解释。
皇帝能“天人感应”,他对皇帝拿出的东西,奉为圭臬。
又在工坊内参观其他火药用途后,李瑄和官吏们到达工坊的正堂。
“诸位有什么意见吗?”
入座后,李瑄向封常清、崔光远等官吏问道。
“火药之威,若鬼神咆哮,叹为观止,我何尝不是坐井观天。”
封常清直接此刻,都未消震惊。
若非亲眼所见,他不敢相信人能拥有如此力量。
“此物如此厉害,一定要加强管制,不能流落民间。”
崔光远也说道。
“火药不过初成。我们人类是富有智慧的,当时时刻刻去进步,所以朕创立智慧宫,一切皆有可能。你们可能觉得火药是用在军事上,用以杀伤敌人。实际上它会有许多用处。”
李瑄向众官吏说道。
许多东西,都会在军事上,实现发展。
但李瑄不可能只是如此。
现火药在战争中,不过是为大唐锦上添而已。
“朕曾说过,要将天堑变通途。大唐对南方的控制,远远不如北方。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道路不通畅。以至于湘西、黔中、岭南等地,许多疆土,还是以蛮夷的土官控制。我们想要改土归流,彻底实现大一统。必须将路打通。总会有山地阻隔,一凿一凿,不知要多少年。巨量的火药,崩碎一块大石头,可能会减少一个月的施工进程。这才是大唐当今最需要的。”
李瑄向众官吏解释火药诞生的意义。
他带兵部尚书和工部尚书来参观。
除了军事上,还有道路的修建。
这是大唐快速打通东西南北道路的捷径。
“臣等一定遵从至尊的指示,将火药用于正道之上,使大唐繁荣昌盛。”
封常清、崔光远等官吏连忙向李瑄一拜。
封常清想得太多。
崔光远则一时间没有想到用火药去修路。
他们都很惭愧。
“等各种火药的制作成熟,将会在各地开设火药工坊。兵部和工部,要随时跟进……”
李瑄明白许多大臣没有基础,与他们说相当于对牛弹琴。
他需要各部完成调度,他自己去抓技术上的事情。
“臣遵旨!”
封常清、崔光远等官吏领命。
他们一定要深挖此功,不能让至尊失望。
五相制度下,尚书是最容易拜相的。
谁都想留名于乾元变革……
(本章完)
明德门外十里,李瑄下马向崔汉衡说道。
并将节杖交给崔汉衡。
节杖是精挑细选的筇竹制作,其上有五色斑斓的羽毛为旌。
凡持此节,代表皇帝。
“至尊放心,臣一定成功出使,并以大唐的利益为重。”
崔汉衡双手持节,向李瑄一拜。
这一拜,无比厚重。
他不是“风萧萧兮易水寒”,而是志在成功。
一去不回,不算什么。
将成果带回大唐,才算是英雄。
李瑄将崔汉衡扶正,并亲自为他整理衣冠。
在崔汉衡以后,还有随从的官吏、医者。
包括二百名禁军勇士,李瑄从他们身边一一走过,为他们整理衣袍。
为方便行进,在大唐境内不必要穿戴厚重的盔甲。
盔甲,神臂弩,都放在备用马上。
李瑄不怕神臂弩失传。
因为真理即将出现。
使团的所有人感受到至尊的温度,热泪盈眶。
这是殊荣,他们无惧万水千山的阻隔,卯足劲要完成至尊的嘱托。
“不论如何,诸位家人都将是朝廷奉养。归都以后,不必担心物是人非。朕一样会出都城迎接你们。”
最后,李瑄站在使团的前方,铿锵有力地说道。
“臣等谢过至尊,万死不辞。”
大唐使团的众人再次向李瑄一拜,喊声惊空。
随即,李瑄将亲自为使团写的送行诗交给崔汉衡。
崔汉衡当众诵读至尊的御诗……
李瑄在诗中赞扬使团有开拓者的精神,以张骞、班超的典故,鼓励他们不畏艰险的品质,也殷切地期盼他们早日归还……
众人更注入动力。
在李瑄和文武百官的注视下,以崔汉衡为首的大唐使团与罗马使团汇在一起,向西方而行。
仪仗为他们奏乐,鼓乐齐鸣。
直到大唐使团听不到方止。
这是一次带着军事、外交、政治、文化为目的的出使,对大唐意义重大。
大唐使团,不可能如骑兵一样长途奔袭,只能一步一步,积年累月地到达君士坦丁堡……
……
“启奏至尊,牛首山下的工坊已经将火药试验出最大的威力,恍若天雷一般。”
距离崔汉衡出使罗马仅三天,廖峥嵘到达甘露殿向李瑄禀告道。
甘露殿是李瑄处理政务,劳累的时候休息的地方。
除了休假时间,若没有什么活动,李瑄不在政事堂,就是在甘露殿。
大唐十日一休,还有诸多“法定节假日”。
随着朝廷局势步入正轨,李瑄会尽量休息,陪伴妻儿。
也会抽空去教育儿女,并检验他们的学习成果。
“摆驾,朕要亲自前往牛首山一观。这几日朝政,先委托于宰相们。就说朕要去樗县的工坊巡视,使兵部尚书、工部尚书陪同即可。”
李瑄面露喜色,直接从坐位上起身,向机要秘书韦应物吩咐道。
牛首山在长安西南鄠县的南端。
属于秦岭北麓。
一年多前,在那里发现硝石后,就将火药工坊建造在那里。
又不会扰民,非常隐蔽。
事实上,一年前就有火药的点燃。
不过李瑄要用他有限的知识,对火药进行改进。
火药出现后,要有一定的威力。
首先会用在修路、军事上。
李瑄认为简易的大炮和最基本的火枪,他还是能摸索出来的。
前世身为军人,枪的原理他清楚。
但那需要更高级的火药,更精密的机械。
路要一步步走,脚踏实地。
现大唐已经完全领先世界,没必要一口吃个大胖子,以免被噎着。
“遵旨!”
韦应物领命后离去安排李瑄的行程。
至尊在长安周边巡视,这并不奇怪。
大臣们没有多想,今百废待兴,要妥善去处理除贱为良、一条鞭法、常平新法的后续事情,还要考成天下官吏。
诸部之间,各司其职,没有人敢玩忽懈怠。
当天上午,李瑄携带锦衣卫指挥使廖峥嵘、兵部尚书封常清、工部尚书崔光远,以及上千名天策卫,离开长安。
于次日下午,到达鄠县。
鄠县令赶紧迎接李瑄入城,百姓得知至尊加林,万人空巷,夹道相迎。
鄠县令屡在县衙招待李瑄。
他知道李瑄的性格,不敢奢靡。
在鄠县居住一晚后,第二天一上午,李瑄就来到牛首山下的火药工坊。
后世考据,传闻孙思邈发明过火药。
也有传闻在两晋时期,更有在秦汉之时,甚至更早的时候,华夏就发明火药。
但人们更倾向于火药在大唐中后期定型。
火药的特性,很容易让人将它联想到军事上。
所以在火药定型的唐末,人们就意识到火药的威力。
历史上,唐昭宗天佑元年杨行密的军队围攻豫章,以所部发机飞火,烧龙沙门,带领壮士突火先登入城,焦灼被体。
这里所说的飞火,就是火炮,火箭之类。
火炮是把火药制成环状,把吊线点燃后用抛石机抛掷出去;火箭则是把火药球缚于箭镞之下,将引线点燃后用弓射出。
这里的奇思妙想,为大炮的雏形。
之后,火药的用途一步步发展。但因为固步自封和统治者“家天下”的利己思想,使华夏逐渐落后于西方。
李瑄既然全力发展火药,就一定会按照计划,诞生火炮、火枪。
会确立严格的奖惩制度,甚至对某些“发明家”封侯。
后世不肖子孙残暴,被百姓用火炮推翻,算他们没本事。
“拜见至尊!”
牛首山工坊,大概有二百多名工匠在此。
李瑄到来后,他们出现在工坊外,向李瑄行大礼。
他们已经不再是贱籍,可以百分之百拥有属于自己的田地,他们的子女可以读书参加科举。
再加上每月的工钱足够衣食无忧。
使工匠群体,是对李瑄最拥护的群体之一。
他们在各方各面上,全力以赴。
想着能改良生活用品,改良农具,改良兵器,以得到爵位的赏赐,光宗耀祖。
“诸位不必多礼。”
李瑄使工匠们平身,并将火药工程的负责人夏五丁扶起来。
夏五丁家里世代工匠,他拥有奇思妙想,曾经改良过投石车,且精通铁艺。
在锦衣卫的发掘下,李瑄让夏五丁成为火药工坊的坊主。
整个工坊的防卫,都由锦衣卫负责。
这个时代,闷头干就完事了,不必担心泄密问题。
“夏工,准备一下,让我们大开眼界。若能达到朕心中的预期,所有匠人都会赏赐。”
李瑄向夏五丁吩咐道。
“遵旨!”
夏五丁不知道至尊为啥叫他夏工,他现在听命让至尊看看火药的威力。
据说“火药”概念是至尊提出的,他心中非常钦佩。
至尊言自己在一个游方道士那里看到火药,所以要尝试一番。
现所有人都被圣人的敏锐所折服。
今日以后,史书将大书特书,将那“子虚乌有”的游方道士描绘地神秘,也会衬托出李瑄的深邃眼光。
夏五丁请李瑄和一众官吏到达一处空旷地。
“至尊请再退远一些。”
夏五丁怕伤到至尊的龙体,即便已经在三十步外,还请李瑄再退。
李瑄看着前方的竹筒,他知道不可能伤到他。
但他还是听从夏五丁的话,带着官吏们又退十几步。
封常清等官吏十分好奇,这是干什么,需要这么如此大阵仗吗?
前方的小东西是什么?
他们对此闻所未闻。
看到李瑄距离他们够远以后,夏五丁才拿起一个火折子,跑到竹筒前。
竹筒前有长长的引信。
“呲……”
夏五丁将引信点燃后,迅速跑开。
众人只见竹筒前的微弱火光一直向竹筒口蔓延,还有一缕缕烟冒出。
“至尊,请赶快捂住耳朵。”
廖峥嵘经历过这种场景,连忙向李瑄说道。
李瑄心知肚明,只是象征性地捂住双耳。
“轰隆……”
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传来。刹那间,空气被撕裂,声波如汹涌的潮水般向四周滚滚扩散。
仿佛山岳大地都在颤抖。
封常清、崔光远等随行官吏皆被这突如其来的力量所震慑,他们身体陡然一颤。
有的官吏还不知所以然地蹲下。
素质极高的天策卫以为发生了什么,纷纷戒备。
“硝石、硫磺、木炭的比例应该完美,只是这个竹筒,如玩具一般,不足以伤敌。听说你们弄出震天雷,朕是为它而来的。”
在众人震惊的时候,李瑄却不太满意。
工匠们太保守,不敢直接在他面前亮出大家伙。
李瑄能理解。
但他现在只想看到能对敌人产生杀伤的东西。
未知,是最为恐惧。
6=9+
如果“震天雷”威力足够,再配合大唐失士卒的素养,应该可以轻易赢下一场战斗。
“小人领命,不过圣人需要再退后十步。”
夏五丁也担心至尊一下没回过神,想慢慢来。
他们这些试验的工匠都极为震惊,起初以为鬼神之力。
只是他们不了解李瑄的眼界。
封常清、崔光远已经惊掉下巴,迟迟没有回神。
竹筒爆炸的那一下,使他们满腹疑问,迫切地想要知道答案。
当他们再退后十步后,目不转睛地看着前方。
只见夏五丁安排工匠,抱着一个更大的“球形物体”到达原本竹筒爆炸的位置。
这个球形物体,便是李瑄口中的“震天雷”。
从远处看,震天雷好像是铁做的,看起来是空心的,身粗口小,口处还有一根如竹筒一样的引线。
震天雷搬运而来后,夏五丁并没有立刻点燃,而是吩咐工匠又搬运过来几个木头人,分别在震天雷一二三步之内。
“至尊准备一番,小人要点火了。”
夏五丁举火点燃前大喊一声。
李瑄抬手,示意夏五丁点火。
“呲……”
夏五丁将更长的引线点燃后,拔腿就跑。
周围的所有工匠都捂住耳朵。
李瑄也将耳朵捂起来。
“轰隆……”
他们听到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后,眼睁睁地看着球形物体的火光一闪而逝,然而就是漫天的黑色烟雾。
周围人的耳膜被强烈的冲击,心脏也随之剧烈跳动。
这爆炸的声音犹如雷神的战鼓,轰鸣着敲碎了平静的山野。
在封常清、崔光远等官吏的灵魂深处掀起惊涛骇浪,久久回荡。
作为见证者,他们深刻领略到了震天雷令人胆寒的强大威力,深陷于这排山倒海般的震撼之中,无法自拔。
兵部尚书封常清只看动静,就觉得这震天雷周围若有人,恐怕难以存活。
一阵轻风吹来,将烟雾吹至众人身旁。
一股刺鼻的硝烟味。
众人不知硝烟为何,还猛吸一口,神情陶醉。
当硝烟散尽,众人看到原本震天雷周围的木头人已经七歪八斜。
显然是震天雷造成的伤害。
“诸卿随朕一起近前。”
李瑄向封常清、崔光远等官吏说道。
随后,他迈步向震天雷爆炸的地方而去。
“至尊小心……”
秘书少监贾至向李瑄劝说道,他被这阵仗惊到,生怕再爆炸,伤到至尊的千金之躯。
“震天雷这种原理,只有一响。不必担心!”
李瑄笑了一声。
震天雷已经四分五裂,不可能再爆炸,又不是哑炮。
夏五丁也来到李瑄面前,请李瑄近观,众官吏这才放心。
走近爆炸的位置后,他们发现周围到处都是碎铁片。
最近的木头人被炸碎。
三部之外的木头人身上裹着一层铁皮。
细看之下,铁皮竟然镶嵌着铁片。
这铁片明显是刚才爆炸的残余。
众人舌挢不下,没想到震天雷有如此威力。
先前这附近若有人,即便穿着盔甲,也必死无疑。
“至尊,这震天雷的外壳为生铁制作,里面填充火药。其爆炸后的生铁碎片可以将铠甲片刺穿……”
夏五丁向李瑄解释震天雷的威力。
“不错,震天雷的威力出乎朕之预料。工坊匠人每人奖励精美的彩锻一匹。望尔等再接再厉,研制出威力更大的震天雷。”
李瑄勉强满意,对工坊的匠人进行奖赏。
“小人拜谢至尊……”
夏五丁替工匠们领了这份恩典。
“夏工,你觉得此震天雷该如何伤到敌人?”
李瑄又向夏五丁询问道。
“可用投石车将其投掷出去……”
夏五丁想也不想地回答。
这么大的东西,肯定无法扔出去,只能投石车投掷。
“不失为一个办法。但局限性太大。我大唐国力蒸蒸日上,将来要驰骋天地。用巨大的投石车,去投掷震天雷,只是下策。”
李瑄知道,许多事情,他要向工匠们提供思路,去引导工匠。
尽可能地使工匠少走弯路,以奠定他的大局。
“小人会与匠人们再想出好策略。”
夏五丁一时间伤脑筋。
“这是朕的想象,我会让铜匠配合火药工坊,你们试试可行性。”
李瑄说着,从怀中掏出一沓纸,递给夏五丁。
图纸上正是元代、明代时期的“大炮”。
以铜制作的大炮,炮筒有碗口大小。
还有关于炮弹的制造。
虽然铜贵重,但铜更能适应简单的大炮。
只要大炮问世,就可以在各种地形作战。
“小人一定仔细研究至尊的真言。”
夏五丁粗瞄一眼,并不太懂。但后面有文字解释。
皇帝能“天人感应”,他对皇帝拿出的东西,奉为圭臬。
又在工坊内参观其他火药用途后,李瑄和官吏们到达工坊的正堂。
“诸位有什么意见吗?”
入座后,李瑄向封常清、崔光远等官吏问道。
“火药之威,若鬼神咆哮,叹为观止,我何尝不是坐井观天。”
封常清直接此刻,都未消震惊。
若非亲眼所见,他不敢相信人能拥有如此力量。
“此物如此厉害,一定要加强管制,不能流落民间。”
崔光远也说道。
“火药不过初成。我们人类是富有智慧的,当时时刻刻去进步,所以朕创立智慧宫,一切皆有可能。你们可能觉得火药是用在军事上,用以杀伤敌人。实际上它会有许多用处。”
李瑄向众官吏说道。
许多东西,都会在军事上,实现发展。
但李瑄不可能只是如此。
现火药在战争中,不过是为大唐锦上添而已。
“朕曾说过,要将天堑变通途。大唐对南方的控制,远远不如北方。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道路不通畅。以至于湘西、黔中、岭南等地,许多疆土,还是以蛮夷的土官控制。我们想要改土归流,彻底实现大一统。必须将路打通。总会有山地阻隔,一凿一凿,不知要多少年。巨量的火药,崩碎一块大石头,可能会减少一个月的施工进程。这才是大唐当今最需要的。”
李瑄向众官吏解释火药诞生的意义。
他带兵部尚书和工部尚书来参观。
除了军事上,还有道路的修建。
这是大唐快速打通东西南北道路的捷径。
“臣等一定遵从至尊的指示,将火药用于正道之上,使大唐繁荣昌盛。”
封常清、崔光远等官吏连忙向李瑄一拜。
封常清想得太多。
崔光远则一时间没有想到用火药去修路。
他们都很惭愧。
“等各种火药的制作成熟,将会在各地开设火药工坊。兵部和工部,要随时跟进……”
李瑄明白许多大臣没有基础,与他们说相当于对牛弹琴。
他需要各部完成调度,他自己去抓技术上的事情。
“臣遵旨!”
封常清、崔光远等官吏领命。
他们一定要深挖此功,不能让至尊失望。
五相制度下,尚书是最容易拜相的。
谁都想留名于乾元变革……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powenxue11.com/book/75967/2416286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powenxue11.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