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627节
推荐阅读:华娱之实绩为王、神豪从随心所欲开始、大明汉王、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重燃青葱时代、得分第一、从庆余年开始天道酬勤、1977:开局相亲女儿国王、离婚后,我继承了游戏里的财产、我就是你们的天敌、
可仔细看看,南京都有哪些王朝建都?
东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包括后来的南唐,再后来的太平天国,都选择在南京定都,可见这里确实是一个好地方。
可问题是,这些朝代里面没有一个是大一统王朝,说句不好听的,它们和割据势力差不多,都是偏安一隅,没有掌控过中原大局,而且这些王朝都有一个共性:
命短。
东晋国祚是最长的,也才一百年露头,最短的是南齐,只有二十三年(若计算天平天国,则只有十几年),其他王朝就没一个超出六十年的。
选择南京,似乎就意味着国祚不长。
抛开这些玄学方面的考虑,就地理位置来看,南京区位优势是很出色,易守难攻,还有长江天险,但南京对于大明帝国而言,实在是太南了一点,站在舆图上看,怎么都像是偏安一隅,而且从南京伸出触角,很难控制全国,尤其是大明的敌人都在北面,京师选在南京,每次出征都需要先赶一两个月的路,师老兵乏不说,后勤线实在是太长了啊。
一个国家的都城,必须能支撑起国家治理的需要。
南京只能担负起政治、经济、文化治理的需要,却无法担负起军事治理的需要,不幸的是,对于大明王朝而言,军事治理优先于经济、文化治理,而解决军事治理问题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向北迁都!
尤其是朱允炆又想要辽东,又想要西域,还需要对付鞑靼与瓦剌,在这种情况下,不迁都根本无法维持长远的统治。
可是,话题挑出来了,没有人接啊。
朱允炆看向谁,谁就低下头,生怕被喊到名字,直到看到朱棣时,朱棣没有任何躲闪,只是安静地看着朱允炆,说出了一句让其他人惊讶的话:“太祖几度想要迁都,却没有成行,刚强了一辈子,最后却留下废兴有数,只得听天的遗憾之言,皇上有心弥补太祖憾事,臣愿第一个支持。只是不知,皇上可有中意之地?”
作儿子的,理应帮着弥补父亲的遗憾,这是朱棣的态度。
第七百五十二章 都北平,天下平(三更补)
朱棣表态支持,并不出人意料,毕竟他是朱家的人,无条件拥护与支持朱允炆符合藩王一贯的政治立场。
只不过朱棣的话,得罪了其他官员。
不等朱允炆搭话,内阁大臣茹瑺便直接反对:“皇上,迁都之事绝不可行。太祖在时,尤且不能为,眼下百姓刚过几年太平日子,可经不起如此大兴土木,还请皇上三思啊。”
“还请皇上三思!”
解缙、郁新、铁铉等人纷纷表态,立场一致。
朱允炆还没有公开迁都计划,就遭遇到了内阁与朝廷重臣的一致反对,这股阻力比朱允炆预想中的更强。
“茹阁,你曾掌兵部,你来告诉朕,南京真的适合作为京师吗?”
朱允炆不想迁都计划流产,只好追击。
茹瑺看着朱允炆,脸上露出了挣扎之色。
朱允炆说得没错,南京不适合作为大明的国都,这是理性的现实。可问题是,人是感性的,是讲究利益与利害关系的,纯碎理性的人是没有朋友的。
茹瑺在京师也有家业,一旦迁都,势必从零开始,这笔损失是没人给自己补偿的。抛开自身利益,一旦迁都,无论迁向哪里,江南的百姓都需要承受更大的压力。
迁都之前打仗,朝廷只需要保证军队几个月漫长的补给线,但迁都之后,朝廷就需要每一年都维持一条漫长的补给线,而这一条线上,是需要民力来维持的啊。
不妥,严重不妥!
“臣认为南京为都虽有些不足,但国命已定,无需变改,皇上应休养生息,勿大兴土木,才是万民之福。”
茹瑺深施一礼。
朱允炆看着众人,冷冷说:“朕非是太祖,汝等才如此之态吧?”
解缙、茹瑺等人悚然,浑身汗毛几乎立了起来。
朱允炆这几乎已经是亮出了刀子,如果他真的是太祖朱元璋,怕还真没几个人敢反对的。
事实上,朱元璋几次提出迁都想法,并没有太大阻力。
比如洪武二年,朱元璋在已经开建中都凤阳,意图迁都凤阳的同时,还与群臣公开讨论最终定都何处。
群臣给出了四个选项:
洛阳,西安,开封,北平。
朱元璋考察洛阳,西安,开封,认为这三处地方都不错,只不过因为战乱缘故,天下初定,百废待兴,这些地方已是破败与衰落,故而放弃。
北平也在朱元璋的选择之中,只不过朱元璋认为若是选择在北平,自己是不可能住在元朝的宫殿里去的,必须重新规划与建造宫殿,而这又需要花一大笔钱,劳民伤财,且后勤压力太大,不得不放弃。
抛开了四个选项的朱元璋,转头开始不珍惜民力起来,选择在了凤阳营造都城,同时还征调民力修筑与扩建南京城……
在朱允炆看来,朱元璋最中意的定都之地应该是开封,因为朱元璋在开国之初,洪武元年,就确定了两京制,即以金陵为南京,以开封为北-京,后来还亲自跑到开封视察。
只不过后来凤阳中都成了烂尾楼,开封也被取消了北-京的称号,洪武十一年,正式定都南京。可即便如此,朱元璋也没有放弃过迁都的心思,不断派遣大臣考察长安、洛阳、北平等地。
洪武二十四年,监察御史胡子祺上疏陈言:“据百二河山之险,可以耸诸侯之望,举天下形胜所在,莫如关中。”
这封奏疏正中朱元璋心思,为表重视,特派太子朱标亲自视察西安。如果没有后来朱标去世,朱元璋极有可能在生前就开始动手筹备迁都西安的事宜,至朱标接班时迁都。
洪武朝谈论迁都很正常,也没有多少人反对,即便是反对,也只不过是反对迁都所在地的好坏,不是反对迁都本身。
可洪武朝才过去几年,朱允炆提了一嘴迁都的心思,竟然遭遇了如此多人的齐声反对,不是欺负老实人不会杀人是什么?
朱允炆看向朱棣,严肃地说:“朕欲都北平,四叔以为如何?”
北平!
朱棣心神一震,突然明白过来,自己在北平的宅子被烧的根本在这里。怪不得,怪不得啊……
“都北平,天下平!”
朱棣没有心疼宅子,而是严肃地答复。
朱允炆笑了笑,没有理会木然不言语的大臣,伸手指了指城外远处的民居之地:“对于定都一事,当年诚意伯曾劝说太祖定都于此,言说北平‘东连沧海,西接晋冀,前者弥瀦大陆之利,北有重关天险之固’,是绝佳之地,可惜当年情势不能。”
明初时期,朱元璋并没有消灭北元主力,东北、西北、西南、北部,到处都是元朝的势力与力量,直接选在北平,缺乏足够的纵深,加上连年征战,北面人口锐减,后勤保障实在困难,不得已才放弃。
“当年不能,今日未必不能!朕知朝廷中会有无数官员反对,会有诸多阻碍,但是!”朱允炆转过身,看着众官员,冷厉地说:“朕希望你们能以国事为重,以长远为重,大明不止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大明,还是朕的子孙,你们子孙的大明!”
解缙、茹瑺等人脸色有些难看,大家都是老狐狸,你朱允炆别想忽悠一句就把迁都的事给确定了。
郁新走出一步,高声反对:“北平虽是前元故都,然已是落败之地。皇上想要迁都北平,必然需要营造宫殿,大兴土木,以至于劳民伤财,国库空虚,臣以为,一动不如一静,迁都不如不迁都!”
朱允炆嘴角有些抖动,问道:“不知诸位北巡途中可遇到过疏浚会通河的民工与匠人,遇到过修筑混凝土的民工与匠人?你们有没有问过他们,朝廷耗费巨大,疏浚河流,修筑混凝土道路,有没有劳民伤财!”
夏元吉与杨士奇微微皱眉,两个人一直都陪在朱允炆身旁,曾亲自与这些民工与匠人交流过,令人惊讶的是,他们中的许多人都在问朝廷疏浚完会通河之后,要不要再疏浚其他河道,这些人意犹未尽,这些人担心会通河工程结束之后只能回家耕田。
民工与匠人渴望参与这样的工程,劳民这两个字已经谈不上了。至于伤财,也未必如此。
夏元吉最初以为国库支出钱财开展各项工程,是耗费国孥,拖累国家的行为,可朱允炆不以为然,认为这是为国为民的好事,甚至还多次怂恿与鼓励户部大胆一点,在河道治理、道路修筑等方面多花点钱。
面对朱允炆的怪异思维与观点,夏元吉保持着高度怀疑,但一路走来,夏元吉终于还是理解了朱允炆的观点。
朝廷要大兴土木,就需要征调民力,只要朝廷不让民力白劳动,给民力发工钱,那户部支出的银两自然而然会进入到民工手中,而民工在拿到这些钱之后,并不是全都埋起来,而是会拿出来给家里人置办东西,可以是布匹,可以是书籍,可以是朱钗,可以是蔬菜和肉……
无论哪一种,这些钱都会重新流入商人或小贩的手中,而这些人也不会将钱全部存起来,而是拿出钱来购置货物,做大生意,再创辉煌……
一文钱,一票钞,通过一条无形的链,最终以税收的方式回到户部手中,钱还是那个钱,中间却增加了无数的货物。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如果朱允炆开启营造北平城这一大型工程,户部虽然会拿出不少钱,但对于整个大明而言,未必是一件坏事,伤财吗?从长远看,似乎也谈不上,甚至随着税收增加,户部似乎根本没花多少国孥……
劳民伤财,基本上都是财政小气与贪污的结果,不是朝廷免费征用徭役,百姓怨声载道,就是每个月就给发一袋米,都没办法补贴家用,亦或是贪污一层接一层,到底层民工与匠人手中就剩下渣渣辉了。
朱允炆不是一个小气的人,从改免费徭役为有偿征用就可以看得出来,夏元吉也不是小气的户部尚书,家里有钱,花点不慌,足以支撑起大型工程的民力支出,贪污已经不好使了,会通河如此大的工程,硬是没爆出一幢大型贪污案,原因就是因为监察主体太多了,账本太公开了,一笔账跑到谁口袋里去了,都有记录,对不上账,大家都别想好过……
夏元吉甚至隐隐感觉到,营造北平城如此大的工程,可以成为一项利民工程,移民中不是有许多人家劳力过剩吗?完全可以送过来打工啊……
“户部尚书,你倒是说句话啊。”
铁铉反对迁都,理由是户部无力支撑,但铁铉毕竟是兵部尚书,户部的事还需要夏元吉亲口说。
夏元吉从思绪中走了出来,抬头迎上了朱允炆锐利的目光:“只要皇上、内阁与其他同僚没意见,户部没有问题。”
“什么?!”
解缙吃了一惊,茹瑺瞪大双眼,郁新胡子更乱了,铁铉难以置信。
杨士奇平静地看着这一幕,暗想:不愧是户部第一号人物,这蹴鞠踢的,水平太高了……
第七百五十三章 帝王的战略定力
夏元吉没有无条件地站在反对的立场上,而是将球踢给了内阁与其他大臣,态度很明确:只要你们点头,户部没意见,如果你们不点头,仅仅户部同意也办不了事。
一句话,看你们。
解缙、茹瑺、郁新等人都有些不安,夏元吉主户部,此人态度至关重要,他若是旗帜鲜明地反对,户部不给钱营造北平城,那朱允炆再多想法也是徒然。
可现在夏元吉看似与内阁、兵部等官员站在一起,实则是变相的支持朱允炆。
迁都这等大事,官员就两个立场,支持与反对,不反对就等同于支持,不存在搞模棱两。夏元吉的态度,如同锋利的刀锋划过,一条裂缝赫然显现出来。
可如此大事,谁都别想想置身在外,铁铉冷漠地看着夏元吉,道:“夏尚书此言不妥吧,天下国孥皆有定数,若朝廷大兴土木,肆意挥霍,致使国库空虚,无力支用卫所,无财赈灾救民,你当如何给天下人交代?”
夏元吉瞥了一眼铁铉,淡淡地回了句:“铁尚书,这话是在说夏某人支持迁都吗?方才之言是何意,相信诸位都听得清楚,无需赘述。”
“你!”
铁铉没想到夏元吉如此不给情面。
夏元吉侧身,不再看众人。
户部的事,由户部说了算,你们再怎么说,也管不到自己头上来。对于迁都,燕王朱棣给出的是“都北平,天下平”六个字,足见他是支持迁都的。
虽然自己领户部,不懂兵法军事,但也知道大明的主要敌人在北面,更知道鞭长莫及的道理。
从南京到宣府镇有两千多里,到山海关有两千二百多里,到大同有两千五百多里,到嘉峪关有五千多里。如此长的距离,一旦发生重大军情,京师根本来不及反应,太长的纵深虽然保护了京师,但也留下了太大的破绽。
反过来看,若是迁都北平,从北平至大同、雁门关、山海关等,也只有六七百余里,到嘉峪关更是比在南京节省了一千多里,宣府镇更是在北平不远的西北方向。
虽然大明会为此失去了一定战略纵深,但完全可以及时收到军情军报,从容调兵遣将,而不是收到情报时,距离战争开始已经过去半个月了,等朝廷反应过来,准备出兵,出兵,抵达,最快也得两个月,游牧骑兵怎么可能给大明两个月的时间。
夏元吉不能表态支持迁都,是因为那样会被文官集体所孤立,但夏元吉也不想违背自己的良知,反对迁都这种事关大明根基与后世的大事。
郁新见铁铉碰了一鼻子灰,连忙补救:“皇上,北平周围并没有足够的产粮区,根本不足以供养数十万军士,供养百万百姓……”
朱允炆指了指南面:“所以,朕下旨疏浚了会通河,京杭大运河再次贯通南北,漕运必然大兴,在三年后,年漕运二百万石粮食不成问题,加上移民三十万开垦的田地,北平原本田地,盐引开中,供养二百万人口绰绰有余吧?”
郁新瞳孔一凝,心头大骇。
解缙、茹瑺、徐辉祖等人也震惊起来,如此来说,朱允炆筹划迁都北平的想法甚至可以追溯到建文二年?
现在还有十几日就是建文五年了,他竟然将自己迁都的想法隐藏了长达三年之久,直至现在时机接近成熟了才拿出来!
东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包括后来的南唐,再后来的太平天国,都选择在南京定都,可见这里确实是一个好地方。
可问题是,这些朝代里面没有一个是大一统王朝,说句不好听的,它们和割据势力差不多,都是偏安一隅,没有掌控过中原大局,而且这些王朝都有一个共性:
命短。
东晋国祚是最长的,也才一百年露头,最短的是南齐,只有二十三年(若计算天平天国,则只有十几年),其他王朝就没一个超出六十年的。
选择南京,似乎就意味着国祚不长。
抛开这些玄学方面的考虑,就地理位置来看,南京区位优势是很出色,易守难攻,还有长江天险,但南京对于大明帝国而言,实在是太南了一点,站在舆图上看,怎么都像是偏安一隅,而且从南京伸出触角,很难控制全国,尤其是大明的敌人都在北面,京师选在南京,每次出征都需要先赶一两个月的路,师老兵乏不说,后勤线实在是太长了啊。
一个国家的都城,必须能支撑起国家治理的需要。
南京只能担负起政治、经济、文化治理的需要,却无法担负起军事治理的需要,不幸的是,对于大明王朝而言,军事治理优先于经济、文化治理,而解决军事治理问题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向北迁都!
尤其是朱允炆又想要辽东,又想要西域,还需要对付鞑靼与瓦剌,在这种情况下,不迁都根本无法维持长远的统治。
可是,话题挑出来了,没有人接啊。
朱允炆看向谁,谁就低下头,生怕被喊到名字,直到看到朱棣时,朱棣没有任何躲闪,只是安静地看着朱允炆,说出了一句让其他人惊讶的话:“太祖几度想要迁都,却没有成行,刚强了一辈子,最后却留下废兴有数,只得听天的遗憾之言,皇上有心弥补太祖憾事,臣愿第一个支持。只是不知,皇上可有中意之地?”
作儿子的,理应帮着弥补父亲的遗憾,这是朱棣的态度。
第七百五十二章 都北平,天下平(三更补)
朱棣表态支持,并不出人意料,毕竟他是朱家的人,无条件拥护与支持朱允炆符合藩王一贯的政治立场。
只不过朱棣的话,得罪了其他官员。
不等朱允炆搭话,内阁大臣茹瑺便直接反对:“皇上,迁都之事绝不可行。太祖在时,尤且不能为,眼下百姓刚过几年太平日子,可经不起如此大兴土木,还请皇上三思啊。”
“还请皇上三思!”
解缙、郁新、铁铉等人纷纷表态,立场一致。
朱允炆还没有公开迁都计划,就遭遇到了内阁与朝廷重臣的一致反对,这股阻力比朱允炆预想中的更强。
“茹阁,你曾掌兵部,你来告诉朕,南京真的适合作为京师吗?”
朱允炆不想迁都计划流产,只好追击。
茹瑺看着朱允炆,脸上露出了挣扎之色。
朱允炆说得没错,南京不适合作为大明的国都,这是理性的现实。可问题是,人是感性的,是讲究利益与利害关系的,纯碎理性的人是没有朋友的。
茹瑺在京师也有家业,一旦迁都,势必从零开始,这笔损失是没人给自己补偿的。抛开自身利益,一旦迁都,无论迁向哪里,江南的百姓都需要承受更大的压力。
迁都之前打仗,朝廷只需要保证军队几个月漫长的补给线,但迁都之后,朝廷就需要每一年都维持一条漫长的补给线,而这一条线上,是需要民力来维持的啊。
不妥,严重不妥!
“臣认为南京为都虽有些不足,但国命已定,无需变改,皇上应休养生息,勿大兴土木,才是万民之福。”
茹瑺深施一礼。
朱允炆看着众人,冷冷说:“朕非是太祖,汝等才如此之态吧?”
解缙、茹瑺等人悚然,浑身汗毛几乎立了起来。
朱允炆这几乎已经是亮出了刀子,如果他真的是太祖朱元璋,怕还真没几个人敢反对的。
事实上,朱元璋几次提出迁都想法,并没有太大阻力。
比如洪武二年,朱元璋在已经开建中都凤阳,意图迁都凤阳的同时,还与群臣公开讨论最终定都何处。
群臣给出了四个选项:
洛阳,西安,开封,北平。
朱元璋考察洛阳,西安,开封,认为这三处地方都不错,只不过因为战乱缘故,天下初定,百废待兴,这些地方已是破败与衰落,故而放弃。
北平也在朱元璋的选择之中,只不过朱元璋认为若是选择在北平,自己是不可能住在元朝的宫殿里去的,必须重新规划与建造宫殿,而这又需要花一大笔钱,劳民伤财,且后勤压力太大,不得不放弃。
抛开了四个选项的朱元璋,转头开始不珍惜民力起来,选择在了凤阳营造都城,同时还征调民力修筑与扩建南京城……
在朱允炆看来,朱元璋最中意的定都之地应该是开封,因为朱元璋在开国之初,洪武元年,就确定了两京制,即以金陵为南京,以开封为北-京,后来还亲自跑到开封视察。
只不过后来凤阳中都成了烂尾楼,开封也被取消了北-京的称号,洪武十一年,正式定都南京。可即便如此,朱元璋也没有放弃过迁都的心思,不断派遣大臣考察长安、洛阳、北平等地。
洪武二十四年,监察御史胡子祺上疏陈言:“据百二河山之险,可以耸诸侯之望,举天下形胜所在,莫如关中。”
这封奏疏正中朱元璋心思,为表重视,特派太子朱标亲自视察西安。如果没有后来朱标去世,朱元璋极有可能在生前就开始动手筹备迁都西安的事宜,至朱标接班时迁都。
洪武朝谈论迁都很正常,也没有多少人反对,即便是反对,也只不过是反对迁都所在地的好坏,不是反对迁都本身。
可洪武朝才过去几年,朱允炆提了一嘴迁都的心思,竟然遭遇了如此多人的齐声反对,不是欺负老实人不会杀人是什么?
朱允炆看向朱棣,严肃地说:“朕欲都北平,四叔以为如何?”
北平!
朱棣心神一震,突然明白过来,自己在北平的宅子被烧的根本在这里。怪不得,怪不得啊……
“都北平,天下平!”
朱棣没有心疼宅子,而是严肃地答复。
朱允炆笑了笑,没有理会木然不言语的大臣,伸手指了指城外远处的民居之地:“对于定都一事,当年诚意伯曾劝说太祖定都于此,言说北平‘东连沧海,西接晋冀,前者弥瀦大陆之利,北有重关天险之固’,是绝佳之地,可惜当年情势不能。”
明初时期,朱元璋并没有消灭北元主力,东北、西北、西南、北部,到处都是元朝的势力与力量,直接选在北平,缺乏足够的纵深,加上连年征战,北面人口锐减,后勤保障实在困难,不得已才放弃。
“当年不能,今日未必不能!朕知朝廷中会有无数官员反对,会有诸多阻碍,但是!”朱允炆转过身,看着众官员,冷厉地说:“朕希望你们能以国事为重,以长远为重,大明不止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大明,还是朕的子孙,你们子孙的大明!”
解缙、茹瑺等人脸色有些难看,大家都是老狐狸,你朱允炆别想忽悠一句就把迁都的事给确定了。
郁新走出一步,高声反对:“北平虽是前元故都,然已是落败之地。皇上想要迁都北平,必然需要营造宫殿,大兴土木,以至于劳民伤财,国库空虚,臣以为,一动不如一静,迁都不如不迁都!”
朱允炆嘴角有些抖动,问道:“不知诸位北巡途中可遇到过疏浚会通河的民工与匠人,遇到过修筑混凝土的民工与匠人?你们有没有问过他们,朝廷耗费巨大,疏浚河流,修筑混凝土道路,有没有劳民伤财!”
夏元吉与杨士奇微微皱眉,两个人一直都陪在朱允炆身旁,曾亲自与这些民工与匠人交流过,令人惊讶的是,他们中的许多人都在问朝廷疏浚完会通河之后,要不要再疏浚其他河道,这些人意犹未尽,这些人担心会通河工程结束之后只能回家耕田。
民工与匠人渴望参与这样的工程,劳民这两个字已经谈不上了。至于伤财,也未必如此。
夏元吉最初以为国库支出钱财开展各项工程,是耗费国孥,拖累国家的行为,可朱允炆不以为然,认为这是为国为民的好事,甚至还多次怂恿与鼓励户部大胆一点,在河道治理、道路修筑等方面多花点钱。
面对朱允炆的怪异思维与观点,夏元吉保持着高度怀疑,但一路走来,夏元吉终于还是理解了朱允炆的观点。
朝廷要大兴土木,就需要征调民力,只要朝廷不让民力白劳动,给民力发工钱,那户部支出的银两自然而然会进入到民工手中,而民工在拿到这些钱之后,并不是全都埋起来,而是会拿出来给家里人置办东西,可以是布匹,可以是书籍,可以是朱钗,可以是蔬菜和肉……
无论哪一种,这些钱都会重新流入商人或小贩的手中,而这些人也不会将钱全部存起来,而是拿出钱来购置货物,做大生意,再创辉煌……
一文钱,一票钞,通过一条无形的链,最终以税收的方式回到户部手中,钱还是那个钱,中间却增加了无数的货物。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如果朱允炆开启营造北平城这一大型工程,户部虽然会拿出不少钱,但对于整个大明而言,未必是一件坏事,伤财吗?从长远看,似乎也谈不上,甚至随着税收增加,户部似乎根本没花多少国孥……
劳民伤财,基本上都是财政小气与贪污的结果,不是朝廷免费征用徭役,百姓怨声载道,就是每个月就给发一袋米,都没办法补贴家用,亦或是贪污一层接一层,到底层民工与匠人手中就剩下渣渣辉了。
朱允炆不是一个小气的人,从改免费徭役为有偿征用就可以看得出来,夏元吉也不是小气的户部尚书,家里有钱,花点不慌,足以支撑起大型工程的民力支出,贪污已经不好使了,会通河如此大的工程,硬是没爆出一幢大型贪污案,原因就是因为监察主体太多了,账本太公开了,一笔账跑到谁口袋里去了,都有记录,对不上账,大家都别想好过……
夏元吉甚至隐隐感觉到,营造北平城如此大的工程,可以成为一项利民工程,移民中不是有许多人家劳力过剩吗?完全可以送过来打工啊……
“户部尚书,你倒是说句话啊。”
铁铉反对迁都,理由是户部无力支撑,但铁铉毕竟是兵部尚书,户部的事还需要夏元吉亲口说。
夏元吉从思绪中走了出来,抬头迎上了朱允炆锐利的目光:“只要皇上、内阁与其他同僚没意见,户部没有问题。”
“什么?!”
解缙吃了一惊,茹瑺瞪大双眼,郁新胡子更乱了,铁铉难以置信。
杨士奇平静地看着这一幕,暗想:不愧是户部第一号人物,这蹴鞠踢的,水平太高了……
第七百五十三章 帝王的战略定力
夏元吉没有无条件地站在反对的立场上,而是将球踢给了内阁与其他大臣,态度很明确:只要你们点头,户部没意见,如果你们不点头,仅仅户部同意也办不了事。
一句话,看你们。
解缙、茹瑺、郁新等人都有些不安,夏元吉主户部,此人态度至关重要,他若是旗帜鲜明地反对,户部不给钱营造北平城,那朱允炆再多想法也是徒然。
可现在夏元吉看似与内阁、兵部等官员站在一起,实则是变相的支持朱允炆。
迁都这等大事,官员就两个立场,支持与反对,不反对就等同于支持,不存在搞模棱两。夏元吉的态度,如同锋利的刀锋划过,一条裂缝赫然显现出来。
可如此大事,谁都别想想置身在外,铁铉冷漠地看着夏元吉,道:“夏尚书此言不妥吧,天下国孥皆有定数,若朝廷大兴土木,肆意挥霍,致使国库空虚,无力支用卫所,无财赈灾救民,你当如何给天下人交代?”
夏元吉瞥了一眼铁铉,淡淡地回了句:“铁尚书,这话是在说夏某人支持迁都吗?方才之言是何意,相信诸位都听得清楚,无需赘述。”
“你!”
铁铉没想到夏元吉如此不给情面。
夏元吉侧身,不再看众人。
户部的事,由户部说了算,你们再怎么说,也管不到自己头上来。对于迁都,燕王朱棣给出的是“都北平,天下平”六个字,足见他是支持迁都的。
虽然自己领户部,不懂兵法军事,但也知道大明的主要敌人在北面,更知道鞭长莫及的道理。
从南京到宣府镇有两千多里,到山海关有两千二百多里,到大同有两千五百多里,到嘉峪关有五千多里。如此长的距离,一旦发生重大军情,京师根本来不及反应,太长的纵深虽然保护了京师,但也留下了太大的破绽。
反过来看,若是迁都北平,从北平至大同、雁门关、山海关等,也只有六七百余里,到嘉峪关更是比在南京节省了一千多里,宣府镇更是在北平不远的西北方向。
虽然大明会为此失去了一定战略纵深,但完全可以及时收到军情军报,从容调兵遣将,而不是收到情报时,距离战争开始已经过去半个月了,等朝廷反应过来,准备出兵,出兵,抵达,最快也得两个月,游牧骑兵怎么可能给大明两个月的时间。
夏元吉不能表态支持迁都,是因为那样会被文官集体所孤立,但夏元吉也不想违背自己的良知,反对迁都这种事关大明根基与后世的大事。
郁新见铁铉碰了一鼻子灰,连忙补救:“皇上,北平周围并没有足够的产粮区,根本不足以供养数十万军士,供养百万百姓……”
朱允炆指了指南面:“所以,朕下旨疏浚了会通河,京杭大运河再次贯通南北,漕运必然大兴,在三年后,年漕运二百万石粮食不成问题,加上移民三十万开垦的田地,北平原本田地,盐引开中,供养二百万人口绰绰有余吧?”
郁新瞳孔一凝,心头大骇。
解缙、茹瑺、徐辉祖等人也震惊起来,如此来说,朱允炆筹划迁都北平的想法甚至可以追溯到建文二年?
现在还有十几日就是建文五年了,他竟然将自己迁都的想法隐藏了长达三年之久,直至现在时机接近成熟了才拿出来!
本文网址:https://www.powenxue11.com/book/75011/2146755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powenxue11.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