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文学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178节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178节

推荐阅读:人在封神:微末崛起,吾乃财神怪物来了灾变卡皇玄学嫡女算卦灵:吃瓜续命她最行绝美软O被弃,军校众神争她成瘾从火影开始成为忍者我在英超造豪门我刚满级,你们让我当傀儡皇帝?给历史名人当导游,祖国又惊艳了九姑娘她一身反骨人还狂

    眼下八月中旬,秋收不远,只要今年财政充分,明年年初新军之策便可扩大至其他藩王属地,将藩王三卫,彻底笼络过来,完全听命于朝廷。
    朱允炆摊开舆图,目光看向大宁府与东北的朵颜三卫,最终摇了摇头,将手指重重点在了开封。
    周王朱橚!
    开封乃是军事重地,不容有失。
    白莲教问题不小,背后的黑手更具威胁!
    瞿佑倒是一个硬骨头,雄武成在定远审讯多次,竟都没有让其透露出谁是古今先生,身体的折磨,他都抗了下来。
    安全局之人去了钱塘,找寻瞿佑家人,结果却扑了个空。
    这让朱允炆意识到,潜藏在暗处的古今先生,不仅有谋略、手段,而且还有巨大的能量,有一支不为人知的人手为其驱使。
    “朕的地盘朕做主,想要玩花样,那就试试看,谁的花样多。”
    朱允炆暗暗咬牙。
    郁新、黄子澄等人在去开封的路上了吧,洪武二十四年的黄河夺淮,是不是与白莲教、周王存在关联,朱允炆很想知道真相。
    “皇上,瞿佑已秘密羁押至京师,此时正关在刑部大牢最深处,安全局派有专人把守。”
    顾三审汇报道。
    朱允炆思考了下,说道:“瞿佑能挺住不交代,说明他很清楚,一旦说出来会死很多人,包括他自己的家人。刑罚对他已经没作用了,换个法子吧,让他不要睡觉,一刻都不准睡。”
    顾三审皱眉,什么狠厉的折磨手段都用了,全然不管用,不让他睡觉,这算什么惩罚?
    朱允炆眼神微微一寒,道:“安排去吧,让他醒着,什么时候交代了,什么时候让他休息。”
    顾三审不敢怠慢,准备亲自去安排。
    睡眠剥夺是一种不人道的酷刑,后世研究表明,人一旦两天不睡觉,很可能会丧失对现实的感知,出现幻觉,三天不睡觉,情绪调控的能力基本丧失,更不要说守住秘密。
    朱允炆知道这是后世禁止的酷刑,但这是大明朝,自己是皇帝,没人能禁止自己啊……
    对不人道的白莲教,施加不人道的酷刑,多少也算还施彼身。
    第二百一十六章 新式教学,帝王论(二更)
    为了壮大国子监,杨士奇动用了一切能动用的资源,以谦虚、诚恳的姿态,邀请了一批高人加入国子监。
    四书院、五经院的院长是方孝孺,为国子监中唯一一位身兼两院的人物。
    以方孝孺的学问造诣,可谓当之无愧。
    数学院院长为记忆超群、精通珠算之法的钦天监监副马哈麻。
    医学院院长为太医院院使戴原礼……
    无论哪一学院,杨士奇所选皆是德高望重,学问精深之人,其中不乏朝廷官员、地方名人,如匡愚、郁震,是江南名医。
    明伦堂。
    国子监官员、院长、博士、助教等纷纷入场,一些朝廷官员也走入明伦堂。
    解缙、张紞含笑入场,坐在了前排。
    祭酒杨士奇亲自招待内阁、六部、都督府官员,当看到朱棣冷着脸来的时候,杨士奇脸色丝毫未变,瞥了一眼其身后的朱高炽三兄弟,迎上前道:“燕王亲临,国子监生辉熠熠,还请王爷、世子入座。”
    朱棣呵呵笑了笑,言道:“本王希望国子监一直生辉熠熠,而不是总噼里啪啦。”
    杨士奇知道朱棣在怨自己打朱高炽三人,也不退让,直言道:“王爷说得有理,只是依我看,噼里啪啦也好过翻墙,毕竟,国子监大门是可以走人的。”
    朱棣脸色一沉。
    杨士奇是在警告自己,朱高煦等人再胡来,就把他们赶出国子监。
    一个小小祭酒,敢威胁王爷?
    “四哥。”
    朱桂、朱耿联袂而至,见朱棣在门口挡着路,不由喊道。
    朱棣换了一副尊容,与朱桂、朱耿等人打着招呼,一起进入了明伦堂。
    “大人,燕王似乎不高兴。”
    李志刚走到杨士奇身旁,低声说道。
    杨士奇淡然一笑,道:“燕王不是小气之人,我们看到的,只是他让我们看到的一面罢了。你要记住,人对你抱有敌意,未必是敌人,人对你投之以桃,未必是朋友。你虽年轻,但未来可期,莫要走错了路。”
    李志刚听闻,对杨士奇深施一礼。
    官场之路,有人带,康庄大道,没人带,步步荆棘。杨士奇能如此教导自己,可见其心宽广、仁厚。
    “那是什么?”
    李志刚看了一眼外面,几个内侍抬着一个黑色的木板走了过来,不由问道。
    杨士奇凝眸看了看,便上前拦住,问道:“此为何物?”
    “杨祭酒,此物名为黑板,依皇上旨意,需榫卯于明伦堂中。”
    内侍解释过之后,便带着几个匠人进入其中。
    杨士奇站在门口,看着这些匠人抬着“黑板”进入其中,在明伦堂的北面墙上,用凿子开了小洞,然后用木销将黑板与墙壁契合,打牢固之后,还在黑板上侧打了九个木销,木梢之上有绳结,短小的绳子末端,挂着稍大于鱼钩的钩子。
    国子监之人看不懂,官员也看不懂。
    双喜来了,安排人将一摞厚厚的宽大纸张挂在黑板西侧,最外是空白白纸,众人看不到底下纸张内容。
    杨士奇正疑惑者,一声“皇上驾到”惊醒了杨士奇,连忙跪迎。
    朱允炆一身常服,挥手让杨士奇起身,走入明伦堂,不等众人拥挤着下跪行礼,便道:“此处乃是学问之地,无须多礼,大家请坐吧。”
    匡愚、郁震坐下之后,看着登台的朱允炆,依旧有些震惊。
    皇上言说的人体秘密,当真存在吗?难道说,医学不止是经脉阴阳,还有更多的奥秘?
    也许,应该找个机会再与皇上探讨下。
    朱允炆从讲桌之上的盒子中,抽出了一根白色粉笔,侧身看了看熟悉的黑板,然后对众人说道:“朕今日并非是讲述某一种课业,只讲述一点。”
    解缙看着朱允炆走向黑板,抬手便书写下两行字: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看着黑白分明的字迹,解缙有些惊讶,杨士奇也瞪大眼。
    这是什么?
    竟可以直接书写文字?
    哎呀,皇上写了错字,呃,擦掉了,竟然可以将字擦掉?擦掉之后,黑板依旧是黑板,并不妨碍再次书写,这种物件,古来不曾一见。
    如此神奇,用于教学岂不是一件大利器?
    方孝孺眼神有些放光,似乎看到了文盛的未来,制约文教的一大因素,那不就是缺乏书籍吗?
    有了这黑板,哪怕学子没书,也可以完全识字、背诵经义学问,可让学堂内的所有人,一起看释义。这黑板,是个好东西啊,一定要在国子监,不,是在全国省府州县推而广之!
    凡教化之地,皆应黑板悬墙,教识文字,以传薪火。
    朱棣盯着黑板,深吸了一口气,这东西可以写字,那岂不是也可以绘制舆图,演示兵法?
    横空出世的黑板,惊讶了所有在场之人。
    朱允炆看着沉默的众人,也有些纳闷。
    古人虽然学礼知礼,但一个个都是不文明的主,尤其善于乱写乱画。
    比如苏轼,爬个庐山,回头一看有个墙,拿起笔就开始写: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再比如辛弃疾,睡不着觉,就在客栈墙壁之上乱写: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当然,乱写乱画最出名的,估计还是陆游的《钗头凤·红酥手》与唐婉的《钗头凤·世情薄》,不仅留名于当时,还收费于后世……
    这些人搁在后世,估计是要上旅游黑名单的。
    也不知道古人为什么那么喜欢乱写乱画,就没一个人想到,在课堂上弄个黑板,满足下自己无处安放的躁动?
    几千年来,不是拿着竹简上下抬头,便是拿着书籍左右摇头,就没一个想过变通,弄点教学设施啥的?
    朱允炆拿起板擦,啪地一声拍在桌子上,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朕希望诸位可以明白,学问如海,而海洋之中,不仅有四书五经,还有数学、商学、农学、医学……”
    “有人告诉朕,学问只需学习四书五经,便可掌治民之道,看察天下至理。呵呵,朕不信这一点。在朕看来,种种学问,皆如人之奥秘。”
    朱允炆说着,走至黑板一侧,将最上面的白纸扯落,显露出了一张图画,画中所展示的,则为人体图,以不同颜色,刻画着五脏六腑、骨骼与经络。
    拿起竹棍,朱允炆点了点纸中画的人结构图上,严肃地说道:“四书五经,便如人之心脏,如人之骨骼,人无心脏不活,无骨骼不立。然于人而言,仅有心脏与骨骼,是活不下去的。农学便如人之胃肠,诸位不主张学习农学,岂不是要饿肚子?”
    “商学便如人之皮肤,不研究商学,岂不是连皮肉都不顾了?人总是要穿衣要脸的,一个个过得像是乞丐,灰头土脸,朕也不敢喊出盛世之言。”
    “兵学便人之脾肾,主精神。若是一个人少了肾,你还有力气吗?若是一个国家少了肾,还能硬起来吗?”
    “天文学……”
    方孝孺、陈迪、练子宁、杨博、金幼孜……
    众人第一次感知到思维的拓展,意识到原来除了四书五经之外,那些往日里看不上的杂学,竟都与自己息息相关,从不曾离开过。
    它们也是重要的,也是需要学习,钻研的,也是有用处的。
    只靠四书五经,只靠诗词歌赋,是种不出来粮食,买不来衣服,打不出兵器,赶不走敌人的。
    真正的学问,应该是海纳百川,而不是三千弱水只取一瓢饮!
    在这一刻,众人对于杂学的鄙夷,逐渐消解,转而以平视的目光,审视那些曾经不入眼的学问。
    扯下人体结构图之后,下面展示的则是大明疆域简图,朱允炆讲述道:“朕主科考,以大治天下为纲,大明之大,如何大治,状元杨荣曾言,以农业为基,为百姓为基,垒出大治天下!朕深以为然,朝廷运转,官员俸禄,军士武备,哪一样不是以百姓为基?”
    “可有些人,欺百姓如狗!没错,便是这里,凤阳怀远!甚至还有白莲教作恶于定远!”朱允炆指点着两地位置,然后说道:“朕深居京师,难去地方,可地方之黑暗,不可不察,这才有了郁阁亲出京师。”
    “前段时日,有官员弹劾张显宗,说其以邻为壑,转嫁灾祸于山东,置山东子民于水火。呵呵,诸位你们且看看,当时大雨倾盆,黄河暴涨,已至堤岸!若不行分洪之举,开封、淮安、宿迁、涡阳、亳州乃至整个凤阳府,都会陷入沼国!”
    “张显宗以身许国,浩然正气,竟也有官员污其名誉,朕答应,百姓也不答应!”
    “再说新军之策,屡屡有官员上书,弹劾军费开支增大,甚至还有人提出,眼下江山安定,河海清宴,应马放南山,刀枪入库,成百姓之福。呵呵,在朕看来,如此之人,就应该去边疆戍边!”

本文网址:https://www.powenxue11.com/book/75011/2146667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powenxue11.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