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之军工系统 第482节
推荐阅读:人在封神:微末崛起,吾乃财神、怪物来了、灾变卡皇、玄学嫡女算卦灵:吃瓜续命她最行、绝美软O被弃,军校众神争她成瘾、从火影开始成为忍者、我在英超造豪门、我刚满级,你们让我当傀儡皇帝?、给历史名人当导游,祖国又惊艳了、九姑娘她一身反骨人还狂、
这上千枚打出去,其中肯定会有几枚出问题,比如哑弹。
这可是往鬼子方向打,哑弹大概率的是落入敌人控制的范围,到时鬼子把这玩意一拆……是不是就知道“高精度火箭弹”的秘密了?
就因为这点,王学新和研发人员还组织了一次会议。
会议是在完县机场召开的,就在王学新的指挥部。
指挥部面积不大,挤着几十名研发人员。
苏教授的想法是给“高精度火箭弹”加两个引信:一个是到达目的地执行俯冲程序后的碰炸引信,另一个则是同时启动的延时引信。
苏教授是这么说的:“战前我们可以估计一下时间,比如俯冲需要两分钟,那么就将延时引信设定在三分钟,就算碰炸引信没能引爆炸弹,延时引信也会引爆并将机身炸毁!”
王学新却没有多说什么,他用手指轻轻的敲着桌面进入沉思。
史上的汉斯也是用这种方法希望能避免v1导弹落入日不落帝国手中,然而……
王学新说:“苏教授,这方法看起来似乎很稳妥,但是……我们用的是这种炸弹原则上一架飞机,它从高处俯冲至地面,如果碰炸引信没能及时引爆而延时引信又没到时间,你觉得会发生什么?”
王学新这么一说,所有人就都明白了。
“王营长说得对!”和志民说:“尤其我们的‘高精度火箭弹’,其机身用了大量木制部件,这些部件虽然有重量轻、造价低的优点,但是从高处往下俯冲这么一撞……马上就粉身碎骨到处乱飞了。到时延时引信还能正常的连接在炸药上吗?或者炸药与机身还在一起吗?重要部件比如陀螺仪在炸药附近吗?”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也就意味着原型机无法被成功炸毁,同时意味着秘密会外泄。
苏教授想了想,就问:“那么,我们要怎么才能保证秘密不外泄?多加几个引信?或者另加几个炸药?”
众人不由议论纷纷。
这的确是个麻烦事,多加几个引信或另加几个炸药似乎都不合适。
多加几个引信吧,看起来像是多重保险,但如果要有意外发生,再多的保险也是无济于事,比如机身断裂跟炸药分为两地。
另加几个炸药吧,虽说能大概率的保证重要部件被炸毁,但同样也增加了“高精度火箭弹”本身的危险和操作复杂度……
要知道这玩意装的可是八百公斤的炸药,在它旁边另装几个小炸药意味着什么?
一个不小心其它炸药引爆造成主体炸药殉爆,是不是要把自个给炸上天了?
想了想,王学新就问了声:“核心部件,应该是陀螺仪以及控制系统吧?”
这是明知故问,是个人都知道最重要的就是控制系统。
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王学新又说:“如果……我们把控制系统移到机头,你们说会怎么样?”
这一来苏教授和研发人员就都明白了。
“对啊,装在机头!”
“别说炸药起爆会将它炸毁了!就像是俯冲,首先就是把控制系统撞毁!”
“鬼子就算能得到碎片拼凑起来都没用,他们不知道控制数据!”
……
第856章 轨道
将包括陀螺仪在内的控制系统转移到“高精度火箭弹”移到机头后,原型机就算是定型并可以进行量产了。
这要是在往常甚至像鹰酱这样的工业大国都是无法想像的,前后不过只十余天的试飞就定型进入量产阶段,这简直就是开玩笑。
但在王学新手里,这一切却成为可能。
不仅成为可能,甚至还无可挑剔。
如果说有什么缺点,那就是车载发射架还没那么快……车载发射架不仅仅只是缩短发射架的问题,发射架短了,随之而来的就是“高精度火箭弹”的弹射距离也短了,于是就需要更大的推力,当然同样也需要经过试飞。
不过这也用不了多少时间。
在车载发射架研发出来前,王学新又提出了一种用于过渡的东西。
这个困难还是和志民提出来的,他在会议上略为担忧的说道:“营长,据说我们要用这种火箭弹对付鬼子的重炮……如果车载发射架已比成型,那也许没有问题,它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瞄准敌人。但我们现在只有固定发射架,原则上它只能攻击固定目标!”
和志民说的没错,这也是史上汉斯用v1导弹打日不落首都的原因之一……首都是个固定目标,它没法搬走,于是v1导弹就能使用固定的发射架朝它发射。
但王学新现在却是用来打鬼子的重炮部队。
用固定发射架只在一种情况下可以起到作用:侦察兵事先侦察到鬼子的炮兵阵地,然后八路军这边用一个多小时搭建发射架,接着发射……
这种作战方式过于死板,在作战时鬼子的重炮部队随时都有可能转移,一个多小时才能搭建完成的发射架在实战中毫无意义。
换而言之,就是原型机虽然定型可以进入批量生产,但由于车载发射架还未实现,于是“高精度火箭弹”依旧处于无法投入实战或只能在实战中发挥极为有限的作用的状态。
不过这个问题可难不倒王学新,他只是略一思索,随手拿过发射架的图纸,然后“唰唰唰”的添了几笔,然后递给了和志民,说道:“把发射架稍加改装,在两端的支架上分别装几个轨道使其可以绕着中间旋转,这样在必要时,就可以将发射架快速指向目标方向!”
和志民看着图纸不由一愣,然后就点头说道:“这的确是个解决的方法,这么一来,发射架就不需要频繁的拆拆装装,在安装好之后只需要通过旋转就能快速指向目标!”
说着就把图纸递给了苏教授。
苏教授赶忙戴上眼镜接过图纸,看了一会儿后就点头道:“我看这方案可行,增加的不过就是几个轨道,一没有难度二也不会增加多少安装时间,却使发射架能重复使用!”
这时一名研究员反对道:“苏教授、和教授,加了轨道的发射架只是可以调整方向而已,还有高度呢?我们是不是还应该设计一个能调整角度的发射架?”
苏教授看了王学新一眼,就摇了摇头说道:“完全没必要,因为我们的‘高精度火箭弹’能自行调整飞行高度,我们要做的,只是在发射前设定好飞行高度就可以了!”
研究员“哦”了一声,然后就没话说了。
苏教授虽说对此做出了解释,但心里对王学新的本领又有了新的一层认识。
王学新从一开始就没有考虑发射架的“角度”问题,是不是意味着他从始至终都知道“高精度火箭弹”可以不需要依靠发射架来调高度?
要知道就连研究员都会因为惯性掉进这个坑,而王学新却能自然而然的避开这个错误,就像它原本就该那样似的……
王学新不是有意的,那一刻,王学新只是想到了汉斯用的巨炮,由于其炮管过重,它们也是用轨道协助转动炮身调较方向。
此时八路军用的这种“高精度火箭弹”,其实也可以把它看成一种炮。
只不过这种炮用的炮弹是一架能自动飞行的小飞机……这飞机无法调较方向但却可以在发射前调整飞行高度。
于是,王学新就没多想,把轨道的思维用在了发射架上。
但很明显,这种思维还是有缺陷的……
发射架一装,就算有轨道但也无法移动,于是就成了一个固定的“炮台”。
这原本不会有什么事,因为“高精度火箭弹”射程远,不需要担心鬼子火炮还击。
问题是鬼子有飞机,而且飞机在某种程度来说依旧占据上风,尤其是在轰炸固定目标上……
确切的说不是在飞机方面占上风,而是在雷达方面占上风。
因为鬼子有雷达,旦凡八路军战机一出动,鬼子雷达就能侦测得到并提前做出准备派出战机拦截。
八路军没雷达就头疼了。
鬼子什么时候来炸都不知道,固定的发射架又高又大,平时还可以伪装,在发射完“火箭弹”后那就藏不住了。
八路军要想防住,就得全时段的派出战机巡逻,而鬼子只要挑一个时间大规模出动就可以了。
这也是雷达的重要性,也可以说是“攻大于守”的战略优势,如果有雷达就可以在某种程度削弱这种优势。
这种原型机真到量产阶段反而就没多大的难度了。
因为原型机使用的火箭发动机原本八路军就会生产,它实际上就是规格不一样的火箭炮,里头填充发射药做燃料而已。
其它的部件……包括控制系统在内都不复杂。
这主要是得益于汉斯的设计,他们对v1导弹的定位也是“廉价的”、“能短时间批量生产的”装备。
比如对原型机的控制,直接省略了机翼的方向操作,全由尾翼控制方向和高度,而且有许多木制部件。
由此带来的好处就是……八路军生产起来同样不困难。
就像鹰酱飞行员说的,就像是一个飞机模型。
如果说有哪个部件是八路军无法生产的,那就是陀螺仪……这玩意得向鹰酱多要一些,否则有一天被鹰酱卡了脖子用来换v1的技术,那就不太妙了。
第857章 珊湖海海战
王学新跟苏教授等人粗略的计算了一下,认为至少需要一万个陀螺仪。
苏教授是这么算的:“这陀螺仪是装在‘高精度火箭弹’上的,打一发就少一个。咱们以打一场战斗需要一百枚这种‘火箭弹’计,一万个陀螺仪也仅仅只够我军打一百场战斗!这其中还没算正常的损耗和废品……”
王学新觉得这么算没毛病。
一百场战斗还是往少里算了,这往后还有好几年的仗要打呢!
更何况在赶走鬼子后还要打顽军,一万个陀螺仪的储备用不了多久。
所以最好的办法是能自己造……但陀螺仪又属于高精度仪器,这玩意需要工业基础和精密机械制造,不是说从系统那买了技术就能造得出来的。
(注:华夏用了23年时间,才打破国外战斗用陀螺仪的垄断)
然而,一万个陀螺仪,这要是跟鹰酱买,人家肯定会怀疑,到时就不是用“提高火箭弹精度”这个借口就能整得到的。
就在王学新为难时,孙尔威兴高彩烈的找到了指挥部来了。
“王!”孙尔威一见到王学新就高兴的叫了起来:“我们打胜仗了,在珊湖海!炸沉了鬼子一艘航空母舰和一艘驱逐舰……敌人还有一艘航母遭重创,而我军只是一艘航母负伤!”
王学新“哦”了一声,暗道鹰酱那的优势被扩大了,应该是因为自己给出的建议。
王学新知道珊湖海海战这场著名的战役,这场战役是鬼子在太平洋上由进攻的态势变为僵持的转折点,但不太清楚史上两军的具体战损。
不过王学新记得,这场战役是鬼子和鹰酱势均力敌,也就是输赢都差不多,因此谁都不能说“胜利”。
但是现在,却是鬼子单方面被击沉了一艘航母一艘驱逐舰,而鹰酱仅仅只是一艘航母重伤……这明显是鹰酱赢了。
然后孙尔威继续说道:“这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王!你知道的,之前我们许多人都认为在海上打不过鬼子,我们只有撤退的份,但是现在,我们让他们尝到了厉害!”
说着孙尔威又高兴的拍了拍王学新的肩膀:“这还多亏了你,我们用的就是你说的那一套对付‘零战’的战术,这使我们以损失66架飞机的代价击落了敌人77架飞机,在突破其防空网后顺利的将炸弹丢在他们军舰上!”
还在会议室里苏教授等人听到这话也个个都喜形于色,有些人甚至还握着拳头叫好助威。
王学新理解他们的想法。
此时的鹰酱是华夏的盟友,鹰酱的胜利就是华夏的胜利,因为他们有共同的敌人。
但王学新心下却有一丝担忧。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
这可是往鬼子方向打,哑弹大概率的是落入敌人控制的范围,到时鬼子把这玩意一拆……是不是就知道“高精度火箭弹”的秘密了?
就因为这点,王学新和研发人员还组织了一次会议。
会议是在完县机场召开的,就在王学新的指挥部。
指挥部面积不大,挤着几十名研发人员。
苏教授的想法是给“高精度火箭弹”加两个引信:一个是到达目的地执行俯冲程序后的碰炸引信,另一个则是同时启动的延时引信。
苏教授是这么说的:“战前我们可以估计一下时间,比如俯冲需要两分钟,那么就将延时引信设定在三分钟,就算碰炸引信没能引爆炸弹,延时引信也会引爆并将机身炸毁!”
王学新却没有多说什么,他用手指轻轻的敲着桌面进入沉思。
史上的汉斯也是用这种方法希望能避免v1导弹落入日不落帝国手中,然而……
王学新说:“苏教授,这方法看起来似乎很稳妥,但是……我们用的是这种炸弹原则上一架飞机,它从高处俯冲至地面,如果碰炸引信没能及时引爆而延时引信又没到时间,你觉得会发生什么?”
王学新这么一说,所有人就都明白了。
“王营长说得对!”和志民说:“尤其我们的‘高精度火箭弹’,其机身用了大量木制部件,这些部件虽然有重量轻、造价低的优点,但是从高处往下俯冲这么一撞……马上就粉身碎骨到处乱飞了。到时延时引信还能正常的连接在炸药上吗?或者炸药与机身还在一起吗?重要部件比如陀螺仪在炸药附近吗?”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也就意味着原型机无法被成功炸毁,同时意味着秘密会外泄。
苏教授想了想,就问:“那么,我们要怎么才能保证秘密不外泄?多加几个引信?或者另加几个炸药?”
众人不由议论纷纷。
这的确是个麻烦事,多加几个引信或另加几个炸药似乎都不合适。
多加几个引信吧,看起来像是多重保险,但如果要有意外发生,再多的保险也是无济于事,比如机身断裂跟炸药分为两地。
另加几个炸药吧,虽说能大概率的保证重要部件被炸毁,但同样也增加了“高精度火箭弹”本身的危险和操作复杂度……
要知道这玩意装的可是八百公斤的炸药,在它旁边另装几个小炸药意味着什么?
一个不小心其它炸药引爆造成主体炸药殉爆,是不是要把自个给炸上天了?
想了想,王学新就问了声:“核心部件,应该是陀螺仪以及控制系统吧?”
这是明知故问,是个人都知道最重要的就是控制系统。
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王学新又说:“如果……我们把控制系统移到机头,你们说会怎么样?”
这一来苏教授和研发人员就都明白了。
“对啊,装在机头!”
“别说炸药起爆会将它炸毁了!就像是俯冲,首先就是把控制系统撞毁!”
“鬼子就算能得到碎片拼凑起来都没用,他们不知道控制数据!”
……
第856章 轨道
将包括陀螺仪在内的控制系统转移到“高精度火箭弹”移到机头后,原型机就算是定型并可以进行量产了。
这要是在往常甚至像鹰酱这样的工业大国都是无法想像的,前后不过只十余天的试飞就定型进入量产阶段,这简直就是开玩笑。
但在王学新手里,这一切却成为可能。
不仅成为可能,甚至还无可挑剔。
如果说有什么缺点,那就是车载发射架还没那么快……车载发射架不仅仅只是缩短发射架的问题,发射架短了,随之而来的就是“高精度火箭弹”的弹射距离也短了,于是就需要更大的推力,当然同样也需要经过试飞。
不过这也用不了多少时间。
在车载发射架研发出来前,王学新又提出了一种用于过渡的东西。
这个困难还是和志民提出来的,他在会议上略为担忧的说道:“营长,据说我们要用这种火箭弹对付鬼子的重炮……如果车载发射架已比成型,那也许没有问题,它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瞄准敌人。但我们现在只有固定发射架,原则上它只能攻击固定目标!”
和志民说的没错,这也是史上汉斯用v1导弹打日不落首都的原因之一……首都是个固定目标,它没法搬走,于是v1导弹就能使用固定的发射架朝它发射。
但王学新现在却是用来打鬼子的重炮部队。
用固定发射架只在一种情况下可以起到作用:侦察兵事先侦察到鬼子的炮兵阵地,然后八路军这边用一个多小时搭建发射架,接着发射……
这种作战方式过于死板,在作战时鬼子的重炮部队随时都有可能转移,一个多小时才能搭建完成的发射架在实战中毫无意义。
换而言之,就是原型机虽然定型可以进入批量生产,但由于车载发射架还未实现,于是“高精度火箭弹”依旧处于无法投入实战或只能在实战中发挥极为有限的作用的状态。
不过这个问题可难不倒王学新,他只是略一思索,随手拿过发射架的图纸,然后“唰唰唰”的添了几笔,然后递给了和志民,说道:“把发射架稍加改装,在两端的支架上分别装几个轨道使其可以绕着中间旋转,这样在必要时,就可以将发射架快速指向目标方向!”
和志民看着图纸不由一愣,然后就点头说道:“这的确是个解决的方法,这么一来,发射架就不需要频繁的拆拆装装,在安装好之后只需要通过旋转就能快速指向目标!”
说着就把图纸递给了苏教授。
苏教授赶忙戴上眼镜接过图纸,看了一会儿后就点头道:“我看这方案可行,增加的不过就是几个轨道,一没有难度二也不会增加多少安装时间,却使发射架能重复使用!”
这时一名研究员反对道:“苏教授、和教授,加了轨道的发射架只是可以调整方向而已,还有高度呢?我们是不是还应该设计一个能调整角度的发射架?”
苏教授看了王学新一眼,就摇了摇头说道:“完全没必要,因为我们的‘高精度火箭弹’能自行调整飞行高度,我们要做的,只是在发射前设定好飞行高度就可以了!”
研究员“哦”了一声,然后就没话说了。
苏教授虽说对此做出了解释,但心里对王学新的本领又有了新的一层认识。
王学新从一开始就没有考虑发射架的“角度”问题,是不是意味着他从始至终都知道“高精度火箭弹”可以不需要依靠发射架来调高度?
要知道就连研究员都会因为惯性掉进这个坑,而王学新却能自然而然的避开这个错误,就像它原本就该那样似的……
王学新不是有意的,那一刻,王学新只是想到了汉斯用的巨炮,由于其炮管过重,它们也是用轨道协助转动炮身调较方向。
此时八路军用的这种“高精度火箭弹”,其实也可以把它看成一种炮。
只不过这种炮用的炮弹是一架能自动飞行的小飞机……这飞机无法调较方向但却可以在发射前调整飞行高度。
于是,王学新就没多想,把轨道的思维用在了发射架上。
但很明显,这种思维还是有缺陷的……
发射架一装,就算有轨道但也无法移动,于是就成了一个固定的“炮台”。
这原本不会有什么事,因为“高精度火箭弹”射程远,不需要担心鬼子火炮还击。
问题是鬼子有飞机,而且飞机在某种程度来说依旧占据上风,尤其是在轰炸固定目标上……
确切的说不是在飞机方面占上风,而是在雷达方面占上风。
因为鬼子有雷达,旦凡八路军战机一出动,鬼子雷达就能侦测得到并提前做出准备派出战机拦截。
八路军没雷达就头疼了。
鬼子什么时候来炸都不知道,固定的发射架又高又大,平时还可以伪装,在发射完“火箭弹”后那就藏不住了。
八路军要想防住,就得全时段的派出战机巡逻,而鬼子只要挑一个时间大规模出动就可以了。
这也是雷达的重要性,也可以说是“攻大于守”的战略优势,如果有雷达就可以在某种程度削弱这种优势。
这种原型机真到量产阶段反而就没多大的难度了。
因为原型机使用的火箭发动机原本八路军就会生产,它实际上就是规格不一样的火箭炮,里头填充发射药做燃料而已。
其它的部件……包括控制系统在内都不复杂。
这主要是得益于汉斯的设计,他们对v1导弹的定位也是“廉价的”、“能短时间批量生产的”装备。
比如对原型机的控制,直接省略了机翼的方向操作,全由尾翼控制方向和高度,而且有许多木制部件。
由此带来的好处就是……八路军生产起来同样不困难。
就像鹰酱飞行员说的,就像是一个飞机模型。
如果说有哪个部件是八路军无法生产的,那就是陀螺仪……这玩意得向鹰酱多要一些,否则有一天被鹰酱卡了脖子用来换v1的技术,那就不太妙了。
第857章 珊湖海海战
王学新跟苏教授等人粗略的计算了一下,认为至少需要一万个陀螺仪。
苏教授是这么算的:“这陀螺仪是装在‘高精度火箭弹’上的,打一发就少一个。咱们以打一场战斗需要一百枚这种‘火箭弹’计,一万个陀螺仪也仅仅只够我军打一百场战斗!这其中还没算正常的损耗和废品……”
王学新觉得这么算没毛病。
一百场战斗还是往少里算了,这往后还有好几年的仗要打呢!
更何况在赶走鬼子后还要打顽军,一万个陀螺仪的储备用不了多久。
所以最好的办法是能自己造……但陀螺仪又属于高精度仪器,这玩意需要工业基础和精密机械制造,不是说从系统那买了技术就能造得出来的。
(注:华夏用了23年时间,才打破国外战斗用陀螺仪的垄断)
然而,一万个陀螺仪,这要是跟鹰酱买,人家肯定会怀疑,到时就不是用“提高火箭弹精度”这个借口就能整得到的。
就在王学新为难时,孙尔威兴高彩烈的找到了指挥部来了。
“王!”孙尔威一见到王学新就高兴的叫了起来:“我们打胜仗了,在珊湖海!炸沉了鬼子一艘航空母舰和一艘驱逐舰……敌人还有一艘航母遭重创,而我军只是一艘航母负伤!”
王学新“哦”了一声,暗道鹰酱那的优势被扩大了,应该是因为自己给出的建议。
王学新知道珊湖海海战这场著名的战役,这场战役是鬼子在太平洋上由进攻的态势变为僵持的转折点,但不太清楚史上两军的具体战损。
不过王学新记得,这场战役是鬼子和鹰酱势均力敌,也就是输赢都差不多,因此谁都不能说“胜利”。
但是现在,却是鬼子单方面被击沉了一艘航母一艘驱逐舰,而鹰酱仅仅只是一艘航母重伤……这明显是鹰酱赢了。
然后孙尔威继续说道:“这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王!你知道的,之前我们许多人都认为在海上打不过鬼子,我们只有撤退的份,但是现在,我们让他们尝到了厉害!”
说着孙尔威又高兴的拍了拍王学新的肩膀:“这还多亏了你,我们用的就是你说的那一套对付‘零战’的战术,这使我们以损失66架飞机的代价击落了敌人77架飞机,在突破其防空网后顺利的将炸弹丢在他们军舰上!”
还在会议室里苏教授等人听到这话也个个都喜形于色,有些人甚至还握着拳头叫好助威。
王学新理解他们的想法。
此时的鹰酱是华夏的盟友,鹰酱的胜利就是华夏的胜利,因为他们有共同的敌人。
但王学新心下却有一丝担忧。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
本文网址:https://www.powenxue11.com/book/72864/2105768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powenxue11.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