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推荐阅读:神话:灵性支配者、初生的东曦,击碎黑暗!、我能看穿万物信息、我杀到了影视世界、大内御猫,从虎形十式开始!、天倾之后、圣拳!、白骨道人、不正常型月、我的异世界是游戏模式、
贾诩,字文和,武威郡姑臧(甘肃武威)人,西凉毒士。董卓祸乱洛阳,李傕和郭汜等人攻破长安,天子东归。很多事,史册上没有记载贾诩在其中的作用,但根据线人署的情报来分析,这几件足以决定历史走向的大事,背后都有贾诩的影子。
说此人一句话断送了汉室江山复兴的希望,也不为过。
李傕等人失势之后,贾诩先投奔段煨,最后辗转成为同乡张绣的谋士。
张绣非常敬重贾诩,以子侄之礼相待。加入任何一方势力,都是举足轻重的人物,简直羡煞天下谋臣。
此刻,贾诩正遥望着淯水的方向,曹操应该已经临近河对岸,当然,立在宛城的城头,是看不到那么远的。
贾诩会望着那个方向,只不过是一种奇特的感应。
一直以来,都有一股力量,暗中促成李傕和郭汜的矛盾,暗中操控天子东归。而现在,那股力量又在宛城露出冰山一角,有人宣扬:张辽带着兵、带着地盘归附曹操,获得优待,封侯拜将。
究竟是谁,在暗中布局?那个人,会不会就在淯水对岸的官道上,正一点一点逼近呢?
伴随着一阵踢踢踏踏的脚步声,派去探查消息的部曲登上城头,躬身行礼:“禀告军师,刘表那边至今未发一兵一卒。他想等宛城被围,我们彻底陷入困境,再派兵救援。”
贾诩轻蔑地冷哼:“诩没有看错,刘表,平世三公才。”现在是妥妥地乱世,贾诩却有意将“平世”这两个字说得格外重,莫名透着浓浓的嘲讽。刘表之才,也就适合在太平年月,当个三公。
他说完,拂袖转身,径直去见张绣。
曹操大军逼近,张绣也正想找贾诩商议。
张绣号称北地枪王,今年三十出头,生得威武健壮,武力值正处于一个武将的巅峰状态,就是头脑过于简单,心思还像个少年一样单纯。
贾诩辅佐过好几个势力,相对而言,他最喜欢张绣。在张绣这里,他可以活得像个长辈一样受人尊敬,不用勾心斗角,日子不要太轻松,如果不是曹操的背后隐藏着整个朝廷,他都想待在这里养老,哪儿也不去。
张绣身上还戴着孝,为他叔父戴的。张绣是个实在人,说了叔侄之礼,就是叔侄之礼,恭恭敬敬站在门边,把贾诩迎进屋:“文和先生,我刚才去军营,士气低落,那些老兵跟着叔父征战多年,辗转漂泊,都打累了,不想跟朝廷的军队打,我该怎么办?”
贾诩眯起一双狐狸眼:“将军怎么想?将军若想战,我自然有办法激励士卒。将军若肯降,那更简单,我也有法子让曹操放下戒心,善待将军。”
张绣:“是战是降,我都听先生的。”
贾诩:“那咱们先降,曹操有天子诏书,占据大义,正面交锋,咱们太吃亏。”要是先诈降,再伺机而动,也未必就斗不过曹操。逆袭成功,岂不是更有趣?
淯水潺潺,向东流去。斥候提前探测过水位,标记出一段浅水区域,用不着渡船,一匹快马就可以直奔河对岸。
曹军经叶县,过舞阴县,顺利地在淯水边扎下大营。留下曹洪、夏侯渊、赵昂、于禁、乐进等将领在东岸守大营。
其余的人马,渡过淯水,一直向西,直到遥遥望见宛城高耸的城墙。一路上没有遇到任何抵抗。就像郭嘉预料的那样,张绣不战而降。
众人再一次体会到郭嘉的料事如神。曹操偏过头,望着身侧的这位言行一如平常、神色淡淡的奇佐。
不能否认,曹操对这个依旧带着三分少年气的郭嘉,仍然抱有不可描述的想法。但他不敢再表露出一丝一毫。也许霸业注定是一条孤独的路,张邈、陈宫、袁术、袁绍……蓦然回首的时候,曾经的友人都离心,再也不可能推心置腹。
忽然之间,就只剩下郭嘉还敢大模大样地跟他开玩笑、耍脾气,还敢站在他身侧,跟他并肩前行。哪怕是荀彧都不敢这样,自从他成为只手遮天的权臣,荀彧每次和他同行,都要固执地落后半步。
宛城的城门突然大开,喧天的鼓乐声中,张绣单人独骑,飞驰出城,停在一射之地以外,翻身下马。
曹营这边,赵云作为张绣的同门师弟,也单人独骑迎上去。
张绣垂首,摘下兜鍪(头盔),托在手中,和赵云携手,穿过整齐的军阵,来到中军帅旗下,以军中礼节下拜,朗声说:“建忠将军张绣,拜见曹公,迎接来迟,还请曹公恕罪。”
这是贾诩教他的,把建忠将军的头衔摆出来,归顺朝廷以后,官职只能更大。绝口不提投降,只说迎接,大家都是朝廷的官员,不存在敌对关系。
“将军归顺朝廷,衷心可嘉,有功无罪。孤会上表,为将军请功。”曹操把张绣扶起来,踮着脚,亲手把兜鍪给他戴上。同时暗暗腹诽:白长这么大个儿,脑子少根筋,就不能配合我一下,把头低下嘛?够得真费劲。
一连好几天,张绣天天在宛城中宴请曹操。让贾诩和爱将胡车儿作陪。
贾诩这人,和郭嘉想象中的毒士不太一样。他生得长眉细目,挺面善的,保养得也极好,风度翩翩,折扇纶巾,同时有着中年男子的成熟气质,和青年男子的精神面貌。作为一个四十五岁的大叔,说他二十七八岁也有人相信。
曹操试着招揽贾诩,不出意料,被婉拒。贾诩称不忍离开张绣。
说此人一句话断送了汉室江山复兴的希望,也不为过。
李傕等人失势之后,贾诩先投奔段煨,最后辗转成为同乡张绣的谋士。
张绣非常敬重贾诩,以子侄之礼相待。加入任何一方势力,都是举足轻重的人物,简直羡煞天下谋臣。
此刻,贾诩正遥望着淯水的方向,曹操应该已经临近河对岸,当然,立在宛城的城头,是看不到那么远的。
贾诩会望着那个方向,只不过是一种奇特的感应。
一直以来,都有一股力量,暗中促成李傕和郭汜的矛盾,暗中操控天子东归。而现在,那股力量又在宛城露出冰山一角,有人宣扬:张辽带着兵、带着地盘归附曹操,获得优待,封侯拜将。
究竟是谁,在暗中布局?那个人,会不会就在淯水对岸的官道上,正一点一点逼近呢?
伴随着一阵踢踢踏踏的脚步声,派去探查消息的部曲登上城头,躬身行礼:“禀告军师,刘表那边至今未发一兵一卒。他想等宛城被围,我们彻底陷入困境,再派兵救援。”
贾诩轻蔑地冷哼:“诩没有看错,刘表,平世三公才。”现在是妥妥地乱世,贾诩却有意将“平世”这两个字说得格外重,莫名透着浓浓的嘲讽。刘表之才,也就适合在太平年月,当个三公。
他说完,拂袖转身,径直去见张绣。
曹操大军逼近,张绣也正想找贾诩商议。
张绣号称北地枪王,今年三十出头,生得威武健壮,武力值正处于一个武将的巅峰状态,就是头脑过于简单,心思还像个少年一样单纯。
贾诩辅佐过好几个势力,相对而言,他最喜欢张绣。在张绣这里,他可以活得像个长辈一样受人尊敬,不用勾心斗角,日子不要太轻松,如果不是曹操的背后隐藏着整个朝廷,他都想待在这里养老,哪儿也不去。
张绣身上还戴着孝,为他叔父戴的。张绣是个实在人,说了叔侄之礼,就是叔侄之礼,恭恭敬敬站在门边,把贾诩迎进屋:“文和先生,我刚才去军营,士气低落,那些老兵跟着叔父征战多年,辗转漂泊,都打累了,不想跟朝廷的军队打,我该怎么办?”
贾诩眯起一双狐狸眼:“将军怎么想?将军若想战,我自然有办法激励士卒。将军若肯降,那更简单,我也有法子让曹操放下戒心,善待将军。”
张绣:“是战是降,我都听先生的。”
贾诩:“那咱们先降,曹操有天子诏书,占据大义,正面交锋,咱们太吃亏。”要是先诈降,再伺机而动,也未必就斗不过曹操。逆袭成功,岂不是更有趣?
淯水潺潺,向东流去。斥候提前探测过水位,标记出一段浅水区域,用不着渡船,一匹快马就可以直奔河对岸。
曹军经叶县,过舞阴县,顺利地在淯水边扎下大营。留下曹洪、夏侯渊、赵昂、于禁、乐进等将领在东岸守大营。
其余的人马,渡过淯水,一直向西,直到遥遥望见宛城高耸的城墙。一路上没有遇到任何抵抗。就像郭嘉预料的那样,张绣不战而降。
众人再一次体会到郭嘉的料事如神。曹操偏过头,望着身侧的这位言行一如平常、神色淡淡的奇佐。
不能否认,曹操对这个依旧带着三分少年气的郭嘉,仍然抱有不可描述的想法。但他不敢再表露出一丝一毫。也许霸业注定是一条孤独的路,张邈、陈宫、袁术、袁绍……蓦然回首的时候,曾经的友人都离心,再也不可能推心置腹。
忽然之间,就只剩下郭嘉还敢大模大样地跟他开玩笑、耍脾气,还敢站在他身侧,跟他并肩前行。哪怕是荀彧都不敢这样,自从他成为只手遮天的权臣,荀彧每次和他同行,都要固执地落后半步。
宛城的城门突然大开,喧天的鼓乐声中,张绣单人独骑,飞驰出城,停在一射之地以外,翻身下马。
曹营这边,赵云作为张绣的同门师弟,也单人独骑迎上去。
张绣垂首,摘下兜鍪(头盔),托在手中,和赵云携手,穿过整齐的军阵,来到中军帅旗下,以军中礼节下拜,朗声说:“建忠将军张绣,拜见曹公,迎接来迟,还请曹公恕罪。”
这是贾诩教他的,把建忠将军的头衔摆出来,归顺朝廷以后,官职只能更大。绝口不提投降,只说迎接,大家都是朝廷的官员,不存在敌对关系。
“将军归顺朝廷,衷心可嘉,有功无罪。孤会上表,为将军请功。”曹操把张绣扶起来,踮着脚,亲手把兜鍪给他戴上。同时暗暗腹诽:白长这么大个儿,脑子少根筋,就不能配合我一下,把头低下嘛?够得真费劲。
一连好几天,张绣天天在宛城中宴请曹操。让贾诩和爱将胡车儿作陪。
贾诩这人,和郭嘉想象中的毒士不太一样。他生得长眉细目,挺面善的,保养得也极好,风度翩翩,折扇纶巾,同时有着中年男子的成熟气质,和青年男子的精神面貌。作为一个四十五岁的大叔,说他二十七八岁也有人相信。
曹操试着招揽贾诩,不出意料,被婉拒。贾诩称不忍离开张绣。
本文网址:https://www.powenxue11.com/book/70721/2045731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powenxue11.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