怠慢
推荐阅读:修仙:从提取精华开始、骂谁实力派呢、致命游戏:全能大佬搞钱攻略、危机处理游戏、剥削好莱坞1980、我不是文豪、舍弟诸葛亮、抗战:野兽们的荣耀、上医至明、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南迁这一路上陶、马两家结伴而行,可以说是朝夕相处,不管愿不愿意,双方对彼此都已算得上是有相当程度的了解,譬如马家人看得明白马老安人对陶云蔚的喜欢,陶云蔚呢,也看得明白马家五娘子对陶家的不喜欢。
鲁郡马氏虽是五等丙姓,听上去只是和身处士族末流的陶家差了一等,但士族阶级之间只一等便已有鸿沟之距,无论是士林地位还是家族积淀,都不可相提并论。何况这位五娘子的娘家还是中等士族中居上层者,平日里与出身稍逊她一筹的妯娌们都难以亲近相处,更遑论陶家这样半路贴上来求照应的低等士族?
她眼里的冷淡和敷衍几乎是显而易见的。
陶云蔚虽然想和马家搞好关系,但还不至于自弃风骨,便也只是停留于表面点头示好的态度,所以先前马老安人提起马九郎这个孙子,七娘子又顺着多捧了两句的时候,她一点都没打算参与,免得让人家多想。
然而现在看来,有些事并不是她不主动,别人就不会多想的。
于是她笑了一笑,从容开口转了话题:“再过几日便是十五了,我昨日恰好听人说起丹阳建初寺的素斋味道不错,老安人若是那天没有什么事,不如带大家一道来逛逛?也好让我们姐妹尽尽地主之谊。”
马老安人闻言,随即面露笑意:“大娘还记得我初一、十五茹素,真是有心了。”
陶云蔚佯作羞涩道:“是老安人虔诚,才度了我这俗人。”言罢又似想起什么来,“啊,对了,听说建初寺里的签很灵,不少高门世家的女眷也会去那里求。”
原本一脸如常淡漠的马五娘子不由目光微动。
马老安人却盯着陶云蔚看了看,问道:“大娘打算求什么签?”
陶云蔚微笑道:“初来落户,还是求个家宅平安心中才踏实。”
马老安人点点头,没有再多说什么。
随后经由这一话题,马家女眷们便又讨论起了下月初八的浴佛节,商量着要去金陵城看浴佛仪式,直到前面来人通报,说陶家老爷那边要回去了,陶云蔚姐妹三个才起身告了辞。
陶家人离开后,马老安人便打发走了自家晚辈,只独留了五儿媳于氏说话。
马老安人闭着眼睛捻了几转佛珠,才淡淡说道:“陶家大娘那番话可如你的意了?”
于氏一怔,忙起身低头礼道:“儿媳不明白阿娘的意思。”
马老安人叹了口气,说道:“你可想清楚了,现下陶家正是需要依附我们家的时候,等到大家都真正在这南朝安了身,像陶云蔚这样的女子,可就不一定轮得到我们家九郎了。”
于氏原本还有些畏于婆母的训斥,然而听到对方如此说,顿时忍不住有些忿忿:“阿娘也未免太过看得起那陶家大娘了,他们家不过是区区丁姓末流,连个入得了眼的经历都拿不出来。您瞧她先前说的,让我们去丹阳让她来尽地主之谊,那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陶家有多大的门面,可谁不知陶氏那点家底?阿娘只见她女代母职持家有道,可儿媳瞧着,却觉得她是心比天高,毫无自知之明。南北就算人情风俗有所不同,但像陶家这样的,也还不至于能浑水摸到高门士族里头去吧!”
马老安人看了她一眼:“所以你的意思,是想给九郎娶个高门出身的妻子?”见于氏默认,不由皱眉道,“‘低娶媳,高嫁女’,这点道理你不会不明白吧?你只看见陶氏家底薄,却怎么不睁开眼睛瞧瞧我们自家?今时不同往日,从北至南,渡江而来,这可不是寻常郊游,而是拔根迁徙!要再造根基,起码是十年起步,可儿郎们的前程眼下在何处都暂且看不清楚,你说,那些高等士族看得上九郎什么?图他长得好,还是父母能替他遮掩丑事?”
于氏听到最后一句,脸色倏变,忙压低了声音阻道:“阿娘,您怎么……”
马老安人淡淡道:“我这么说是想要提醒你,高门女虽好,但若夫家没那个本事相匹配,便是日日得小心谨慎。陶家门第是低,但低有低的好处,陶家大娘虽是个性格要强的,但这样的人也是最重大局,她既重视家族,便不会做有损于家族的事,这样的人最讲理,也最容易讲理,你可明白?”
于氏沉默了良久,终难掩犹豫地道:“可是,那陶云蔚的相貌也实在普通了些,若定要如此,不如他们家的二娘……”
“不行。”马老安人斩钉截铁地道,“她家二娘容貌太过出众,我们这样的人家恐怕得了反倒是祸患。”
不待于氏再说,她已又续道:“何况,陶家若是有那个心,陶二娘便是他们结交南方高门最好的资本,我们家与其自己得了人成日里忐忑,倒不如借着这层关系沾一沾光,将来何愁九郎得不到提携?你的眼光还是要放长远些。”
婆母将话说到这个程度,显然是早就经过了考量,于氏一时找不出话来辩驳,打心里也觉得对方确实是为自己儿子好,可她心气高,又向来把这么个儿子看得跟眼珠子似的,一想到他将来的妻子是陶云蔚这么个家世拿不出手,相貌也平平无奇的人,她就觉得心里怎么也迈不过去那道坎。
“阿娘说得是,那就先这么看看吧。”于氏说道,“反正现在也不是什么谈婚论嫁的好时机,若是等之后投了陆家,大家安安稳稳扎下根来,陶家人还没有生出别的花花心思,那到时也才不负阿娘的苦心。”
马老安人知她到底不甘心,但也不好过多插手孙儿的婚事,只好默许她去了。
而此时的陶家姐妹正坐在回程的马车里说笑。
“长姐,”小妹陶新荷懒懒歪着头往陶云蔚身上一靠,总算是问出了已在心里憋了大半天的问题,“那个建初寺真有那么灵么?那我们要不赶紧先去求一求吧,也不必定要等到十五那天和马家人一起啊,咱们的事比较急嘛,先让菩萨保佑我们家能顺顺利利过了这道坎儿再说。”
陶云蔚听得一笑,伸手在她那张小圆脸上轻轻捏了一把:“小实心眼儿。”又笑道,“那寺庙灵不灵我哪里知道,不过随意一说罢了。”
陶新荷眨眨眼睛,支起身“咦”了一声。
坐在对面的陶曦月微笑着摇了摇头,温声解释道:“阿姐这么说,不过是想给于五娘子找点盼头,也顺带转移开老安人的视线而已。”
陶新荷认真地琢磨着。
“好了,就你那直肠子,想了也是白想。”陶云蔚道,“你只要知道,阿姐不想与马家的人起冲突,也不愿被人扯进家务事里,所以只好让她们自己去解决了,管谁东风西风,都与我们无关。”
陶新荷也不知有没有真明白,反正自己一向崇拜的长姐这么说了,她也就这么点点头,老实地听了。
直到到了家门口准备下车的时候,陶新荷才突然后知后觉地一把拉住了自家长姐,恍然道:“阿姐,马老安人是不是想撮合你与马九郎?!”
陶云蔚:“……”
她微笑着轻轻拍了拍小妹的头,出厢下了车。
陶新荷又一把抓住了随后经过面前的陶曦月:“二姐,可我记得马九郎明明前两日在对你献殷勤啊!”
陶曦月:“……”
她浅浅含笑,轻轻拍了拍小妹的手,也出厢下了车。
陶新荷:“……”她气鼓鼓地瞪圆了眼睛,“你们又背着我说悄悄话!”
回到自家,陶云蔚才总算有了机会问起父兄和马家主君商议正事的结果。
陶从瑞想起来还有点激动:“谦益兄二话不说便答应了明天陪我们去陆园,正好绵绵你快去写张帖子,好好写,先多练几次手再下笔。”
陶伯璋在一旁含笑解释道:“阿爹的意思,是我们家数你的书法最有灵气,或许正好对得了陆宗主的口味,见之便心喜几分,也算开了个好头。”
陶云蔚无语。
平心而论,她阿爹这个想法还是不错的,她也不是个盲目谦虚的人,说到书法这件事,她的确是打小就有兴趣,天分么,大概也是有的。这要是给其他人家写拜帖,她必定是当仁不让,可现在他们是要给陆家投帖。
淮阳陆氏是什么样的家族?说得简单一些,你随便在路上拉住一个士人问他:“你知道普天之下有哪个世家最善书法?”
无论是谁,都一定会回答你:“淮阳陆氏。”
陆氏子弟修书法跟别家儿郎根本是两个概念,一个是奔着名家修炼去的,一个就是单纯的要学好六艺。陶云蔚也不敢说自己读的书多,但就她看过的史书而言,凡是有淮阳陆氏人出现的地方,都必会伴随着一句“擅书”或者“以书侍君”。
所以就算是在如今的北朝,也多有达官贵人私下收藏陆书,而这种可称之为“珍品”的东西向来只在上层流传,像陶氏这样的人家是根本没有机会瞻仰到的。
陶云蔚猜测着,就自己那点造诣,在陆氏宗主面前不失礼还可以,但要说什么让人见之心喜,那就基本上是有点异想天开了。
于是她也不着急写,想了想,唤了自家小管事薛瑶,吩咐他下午出门去打听些消息回来。
鲁郡马氏虽是五等丙姓,听上去只是和身处士族末流的陶家差了一等,但士族阶级之间只一等便已有鸿沟之距,无论是士林地位还是家族积淀,都不可相提并论。何况这位五娘子的娘家还是中等士族中居上层者,平日里与出身稍逊她一筹的妯娌们都难以亲近相处,更遑论陶家这样半路贴上来求照应的低等士族?
她眼里的冷淡和敷衍几乎是显而易见的。
陶云蔚虽然想和马家搞好关系,但还不至于自弃风骨,便也只是停留于表面点头示好的态度,所以先前马老安人提起马九郎这个孙子,七娘子又顺着多捧了两句的时候,她一点都没打算参与,免得让人家多想。
然而现在看来,有些事并不是她不主动,别人就不会多想的。
于是她笑了一笑,从容开口转了话题:“再过几日便是十五了,我昨日恰好听人说起丹阳建初寺的素斋味道不错,老安人若是那天没有什么事,不如带大家一道来逛逛?也好让我们姐妹尽尽地主之谊。”
马老安人闻言,随即面露笑意:“大娘还记得我初一、十五茹素,真是有心了。”
陶云蔚佯作羞涩道:“是老安人虔诚,才度了我这俗人。”言罢又似想起什么来,“啊,对了,听说建初寺里的签很灵,不少高门世家的女眷也会去那里求。”
原本一脸如常淡漠的马五娘子不由目光微动。
马老安人却盯着陶云蔚看了看,问道:“大娘打算求什么签?”
陶云蔚微笑道:“初来落户,还是求个家宅平安心中才踏实。”
马老安人点点头,没有再多说什么。
随后经由这一话题,马家女眷们便又讨论起了下月初八的浴佛节,商量着要去金陵城看浴佛仪式,直到前面来人通报,说陶家老爷那边要回去了,陶云蔚姐妹三个才起身告了辞。
陶家人离开后,马老安人便打发走了自家晚辈,只独留了五儿媳于氏说话。
马老安人闭着眼睛捻了几转佛珠,才淡淡说道:“陶家大娘那番话可如你的意了?”
于氏一怔,忙起身低头礼道:“儿媳不明白阿娘的意思。”
马老安人叹了口气,说道:“你可想清楚了,现下陶家正是需要依附我们家的时候,等到大家都真正在这南朝安了身,像陶云蔚这样的女子,可就不一定轮得到我们家九郎了。”
于氏原本还有些畏于婆母的训斥,然而听到对方如此说,顿时忍不住有些忿忿:“阿娘也未免太过看得起那陶家大娘了,他们家不过是区区丁姓末流,连个入得了眼的经历都拿不出来。您瞧她先前说的,让我们去丹阳让她来尽地主之谊,那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陶家有多大的门面,可谁不知陶氏那点家底?阿娘只见她女代母职持家有道,可儿媳瞧着,却觉得她是心比天高,毫无自知之明。南北就算人情风俗有所不同,但像陶家这样的,也还不至于能浑水摸到高门士族里头去吧!”
马老安人看了她一眼:“所以你的意思,是想给九郎娶个高门出身的妻子?”见于氏默认,不由皱眉道,“‘低娶媳,高嫁女’,这点道理你不会不明白吧?你只看见陶氏家底薄,却怎么不睁开眼睛瞧瞧我们自家?今时不同往日,从北至南,渡江而来,这可不是寻常郊游,而是拔根迁徙!要再造根基,起码是十年起步,可儿郎们的前程眼下在何处都暂且看不清楚,你说,那些高等士族看得上九郎什么?图他长得好,还是父母能替他遮掩丑事?”
于氏听到最后一句,脸色倏变,忙压低了声音阻道:“阿娘,您怎么……”
马老安人淡淡道:“我这么说是想要提醒你,高门女虽好,但若夫家没那个本事相匹配,便是日日得小心谨慎。陶家门第是低,但低有低的好处,陶家大娘虽是个性格要强的,但这样的人也是最重大局,她既重视家族,便不会做有损于家族的事,这样的人最讲理,也最容易讲理,你可明白?”
于氏沉默了良久,终难掩犹豫地道:“可是,那陶云蔚的相貌也实在普通了些,若定要如此,不如他们家的二娘……”
“不行。”马老安人斩钉截铁地道,“她家二娘容貌太过出众,我们这样的人家恐怕得了反倒是祸患。”
不待于氏再说,她已又续道:“何况,陶家若是有那个心,陶二娘便是他们结交南方高门最好的资本,我们家与其自己得了人成日里忐忑,倒不如借着这层关系沾一沾光,将来何愁九郎得不到提携?你的眼光还是要放长远些。”
婆母将话说到这个程度,显然是早就经过了考量,于氏一时找不出话来辩驳,打心里也觉得对方确实是为自己儿子好,可她心气高,又向来把这么个儿子看得跟眼珠子似的,一想到他将来的妻子是陶云蔚这么个家世拿不出手,相貌也平平无奇的人,她就觉得心里怎么也迈不过去那道坎。
“阿娘说得是,那就先这么看看吧。”于氏说道,“反正现在也不是什么谈婚论嫁的好时机,若是等之后投了陆家,大家安安稳稳扎下根来,陶家人还没有生出别的花花心思,那到时也才不负阿娘的苦心。”
马老安人知她到底不甘心,但也不好过多插手孙儿的婚事,只好默许她去了。
而此时的陶家姐妹正坐在回程的马车里说笑。
“长姐,”小妹陶新荷懒懒歪着头往陶云蔚身上一靠,总算是问出了已在心里憋了大半天的问题,“那个建初寺真有那么灵么?那我们要不赶紧先去求一求吧,也不必定要等到十五那天和马家人一起啊,咱们的事比较急嘛,先让菩萨保佑我们家能顺顺利利过了这道坎儿再说。”
陶云蔚听得一笑,伸手在她那张小圆脸上轻轻捏了一把:“小实心眼儿。”又笑道,“那寺庙灵不灵我哪里知道,不过随意一说罢了。”
陶新荷眨眨眼睛,支起身“咦”了一声。
坐在对面的陶曦月微笑着摇了摇头,温声解释道:“阿姐这么说,不过是想给于五娘子找点盼头,也顺带转移开老安人的视线而已。”
陶新荷认真地琢磨着。
“好了,就你那直肠子,想了也是白想。”陶云蔚道,“你只要知道,阿姐不想与马家的人起冲突,也不愿被人扯进家务事里,所以只好让她们自己去解决了,管谁东风西风,都与我们无关。”
陶新荷也不知有没有真明白,反正自己一向崇拜的长姐这么说了,她也就这么点点头,老实地听了。
直到到了家门口准备下车的时候,陶新荷才突然后知后觉地一把拉住了自家长姐,恍然道:“阿姐,马老安人是不是想撮合你与马九郎?!”
陶云蔚:“……”
她微笑着轻轻拍了拍小妹的头,出厢下了车。
陶新荷又一把抓住了随后经过面前的陶曦月:“二姐,可我记得马九郎明明前两日在对你献殷勤啊!”
陶曦月:“……”
她浅浅含笑,轻轻拍了拍小妹的手,也出厢下了车。
陶新荷:“……”她气鼓鼓地瞪圆了眼睛,“你们又背着我说悄悄话!”
回到自家,陶云蔚才总算有了机会问起父兄和马家主君商议正事的结果。
陶从瑞想起来还有点激动:“谦益兄二话不说便答应了明天陪我们去陆园,正好绵绵你快去写张帖子,好好写,先多练几次手再下笔。”
陶伯璋在一旁含笑解释道:“阿爹的意思,是我们家数你的书法最有灵气,或许正好对得了陆宗主的口味,见之便心喜几分,也算开了个好头。”
陶云蔚无语。
平心而论,她阿爹这个想法还是不错的,她也不是个盲目谦虚的人,说到书法这件事,她的确是打小就有兴趣,天分么,大概也是有的。这要是给其他人家写拜帖,她必定是当仁不让,可现在他们是要给陆家投帖。
淮阳陆氏是什么样的家族?说得简单一些,你随便在路上拉住一个士人问他:“你知道普天之下有哪个世家最善书法?”
无论是谁,都一定会回答你:“淮阳陆氏。”
陆氏子弟修书法跟别家儿郎根本是两个概念,一个是奔着名家修炼去的,一个就是单纯的要学好六艺。陶云蔚也不敢说自己读的书多,但就她看过的史书而言,凡是有淮阳陆氏人出现的地方,都必会伴随着一句“擅书”或者“以书侍君”。
所以就算是在如今的北朝,也多有达官贵人私下收藏陆书,而这种可称之为“珍品”的东西向来只在上层流传,像陶氏这样的人家是根本没有机会瞻仰到的。
陶云蔚猜测着,就自己那点造诣,在陆氏宗主面前不失礼还可以,但要说什么让人见之心喜,那就基本上是有点异想天开了。
于是她也不着急写,想了想,唤了自家小管事薛瑶,吩咐他下午出门去打听些消息回来。
本文网址:https://www.powenxue11.com/book/68567/1995158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powenxue11.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