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文学 > 穿越重生 > 定河图 > 第409章杨柳怨1

第409章杨柳怨1

推荐阅读:甘愿[校园1V1]春山暮心跳悖论季节性症状(1v1)解脱(年上,1V1,H)末世欲菟谋臣心头血家族遗传精神病(nph虐)边界 (婚后,1V1)

    百里濯缨回头看了一眼小马。
    小马和胖子并排,抢上一步,在拓拔赤松面前跪了下来。
    拓拔赤松伸出枯瘦的手掌,抬起胖子的下巴,盯着胖子的脸看了半饷,复有放下,然后抬起小马的下巴,也看了良久。
    他的手微微颤抖。
    “你们,终究是我党项子孙,既便在中原多年,也改变不了……我认出来啦——”拓拔赤松慢慢地说,“我已经多年没有接到你父亲的书信了,我还以为你们遭遇了不测……”
    “这些年战乱不断,书信已经很难寄达了,”胖子轻声道,“父亲每年都托人带了书信给你的!”
    “你父亲……还好吧?”
    “中原潮气重,遇到下雨天,他的伤疤还是痛……其它倒也没有大碍!”
    拓拔赤松点头,然后抬起头,“你们回来就好啊,回来就好啊!”
    百里濯缨看见,那一刻,老人的眼中有些湿润,仿佛春天早晨的雾气一般。
    看到这里,百里濯缨也算明白了个大概:这小马和胖子兄弟不是汉人,而是这拓拔赤松的族人!
    一直以来,百里濯缨和胖子情同手足,在襄阳武学中,百里濯缨被陷害押到断头台等待处斩,是胖子不顾自己安危,挺身相救,这一番情谊真的是情同手足。
    既便小马,偶尔出言不逊,但为人耿直,和百里濯缨也是比较知心的。
    但是,百里濯缨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这两兄弟居然是党项族人,和拓拔赤松有这么深的渊源。
    党项人是从黄河上游的高原上东迁而来的,曾经大名鼎鼎的“太白高国”便是党项人所建。
    但是,中原汉人更习惯叫它“西夏”,西夏便是太白高国,太白高国便是西夏。
    西夏国由李元昊所建,曾经在这片黄土覆盖的高原上盛极一时,和大宋和大辽呈三足鼎立之势。
    李元昊是一个极有远见的君王,他不但使西夏在军事上崛起,也十分重视文化繁荣。
    李元昊派遣知识渊博的野利仁荣,以一代宿儒的身份,前往辽吐蕃、宋等王朝境内,潜心研究文字特色,然后他将创制西夏文字的重任,交给了学识渊博野利仁荣。
    在忻州城一个僻静之所,难得有空的李元昊会前往那里,以帝王之尊和野利仁荣潜心研制文字。
    或许,他们先确定一些基本的规则,甚至是一些基本的笔划,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
    四年的时间就这样过去了,野利仁荣在闭门谢客,置身书海,潜心演绎的过程中,完成了党项人独有的西夏文字。
    李元昊还接受野利荣仁在文字推广上的建议,规定西夏国内所有的文字一律都使用新制的文字书写,从朝廷机构内部,开辟高效快捷的新文字推广渠道。
    西夏帝国的文化日渐繁荣。
    党项族原来主要从事畜牧业和狩猎,在和中原交流的过程中,广泛学习汉人的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农业经济得到迅速的发展。
    到西夏建国时,农业生产已成为西夏社会经济的主要收入。
    西夏建国后,李元昊更加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大力兴修水利工程,并亲自主持修筑了从今青铜峡至平罗的灌渠,世称“昊王渠”或“李王渠”。
    以后,兴庆府、灵州一带,一直是西夏粮食生产的主要地区。在发展农业的同时,西夏统治者也较重视畜牧业生产。国家专门设立群牧司负责畜牧业的管理。西夏的畜牧地区主要分布在横山以北和河西走廊地带,牧养的牲畜以羊、马、驼、牛为主,还有驴、骡、猪等。
    由于农、牧业的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迅速提高,西夏的手工业生产和商业贸易也随之迅速发展起来。西夏的冶炼、采盐制盐、砖瓦、陶瓷、纺织、造纸、印刷、酿造、金银木器制作等手工业生产也都具有一定的规模和水平。
    在西夏统治者的倡导下,党项族是同时期接受汉文化较多的一个民族。可以说,西夏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文化。
    二百年后,随着蒙古铁蹄溅起的尘土,伴随着党项人饱含血泪的悲啼,曾经辉煌的帝国如同大漠中的落日,缓缓下沉。
    在灵州城被攻破、德任太子被杀之后,蒙古铁骑逼近都城中兴府,最后的决战发生在中兴府。
    中兴府的军民一心,坚守城池,蒙古铁骑攻打了几个月也不能攻下城池。
    便在这时,成吉思汗去世,临死前,他留下了要灭绝西夏的遗嘱。
    然而,成吉思汗去世的消息被封锁,西夏人不得而知。
    末帝李晛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作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投降,但条件是一个月后献城投降。
    这是一个屈辱的决定,但也是一个无奈的决定。
    李晛担心西夏血脉就此断绝,在必败的情形之下,作出投降的决定,但却一个月之后,他其实是想要利用这一个月的时间,秘密转移西夏的子弟,为党项族保留住最后的血脉。
    一个月后,李晛投降,随即被杀。
    蒙古铁骑按照成吉思汗的遗嘱,在西夏投降之后,依然对中兴府进行屠城,一时间“白骨盈于野,满城无鸡鸣,得以幸存者百无一二”。
    这是一段泣血的历史,一段尘封的往事。
    血迹随着岁月的流逝慢慢泯没,被鲜血浸透的土地开出鲜花,在风中摇曳。
    在别人都以为党项被灭族时,一个百多人的队伍昼伏夜行。
    他们都是精选出来的党项精兵,从一个秘密的空穴中掘土而出。
    他们保护这末帝李晛的哥哥李梘及其两个儿子,正在远离中兴府的逃亡路上。
    在都城中兴府中男子几被杀光的情况下,忽必烈依然担心党项人再起,决定亡其文字,尽焚其书,这便是所谓的“欲亡其族,先亡其史;欲亡其史,先亡其文。”
    但末帝李睍的哥哥李梘秘密逃往甘州,逃过一劫。
    党项遗民寻到李梘,立其为帝,密谋复国。
    一年后,蒙古追兵又到,李梘病危,乃遗诏长子李延兹继位,命次子辗转东逃。
    为了它日亲人相认,约定以一曲羌笛《杨柳怨》相传,只是这一曲《杨柳怨》经过了李梘的改动,与原来的曲调略有不同,别人未必会留意到,到李氏皇族却以之为亲人相见的密码!
    甘州再破,李延兹再次逃亡。
    西夏“李”姓本是大唐时代的封姓,在颠簸流离的生活中,李延兹逃到了这弱水之畔。
    他决定恢复党项本姓,改名“拓拔锋”,其子嗣也恢复拓拔姓,传到如今,便是拓拔赤松和拓拔岩了。
    他们在弱水之畔聚集族人,低调生活,暗中却一日不忘亡国亡家的仇恨,蓄发明志,等待报仇的机会。
    党项人有蓄发明志的传统,若是大仇未报,便不理发不洗脸,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是以百里濯缨看到的这些人都散开长发,披在背上。
    拓拔岩是拓拔赤松的孙子。拓拔赤松只有一个儿子,叫作拓拔荣,在一次和蒙古人的冲突中受重视而死。
    拓拔岩由于幼小时受到惊吓,心智不全,一直是拓拔赤松的一块心病。
    再说李梘的次子逃至襄阳,为了掩人耳目,屡次改姓,数十年后,李梘一脉传至胖子和小马。
    传到到小马和胖子兄弟俩,他们已经不知改过了多少次姓了。
    因此,从血脉上说,拓拔赤松是胖子和小马的叔爷爷。虽然他们从未相见,但是双方曾经书信不断,彼此的长相也都有叙述,故而一见便知。

本文网址:https://www.powenxue11.com/book/66034/1887223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powenxue11.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