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幕府雏形
推荐阅读:人在封神:微末崛起,吾乃财神、怪物来了、灾变卡皇、玄学嫡女算卦灵:吃瓜续命她最行、绝美软O被弃,军校众神争她成瘾、从火影开始成为忍者、我在英超造豪门、我刚满级,你们让我当傀儡皇帝?、给历史名人当导游,祖国又惊艳了、九姑娘她一身反骨人还狂、
楚寒平复了一下自己的心情,笑着看着眼前的陈群:“寒不才,虽然只有余姚一地,但现在也收拢近十万百姓,麾下粮草还算充盈,不知是不是符合先生所说?”
“十万百姓?”陈群也是微微发愣,有十万百姓就等于是有了一万的军队。在现在这个时代,不少人都把百姓当作累赘,楚寒居然敢收拢如此之多的百姓,看来自己刚才所说的那些他自己也很清楚。
乱世的核心不在于军事实力多么强大,也不在于国土疆域多么辽阔,关键就在于人口。如果一个国家掌握的人口越多,随之,他的赋税,他的兵员,他的人才,他的一切都要超过其他国家。
正因为这个原因,历史上的蜀国虽然善于打仗,名将极多,但是却最早灭亡。根源就在于人口稀少,人口制约了一切,越打越弱,越打越穷,到后期人才也越来越少,导致他们根本无力发展智能走向灭亡。
黄巾之乱之前的东汉虽然久不征战,但是那也不过是中央的守备军和地方各郡的郡兵。真正驻守边关的幽凉二州之兵绝对是最精锐的存在,但也正因为这样长时间中央无仗打之后,这里的防御基本上到了形同虚设的地步。
尤其是他们通过虎牢关和汜水关这二关的时候,这里的驻兵完全形同虚设,不少士兵甚至白日里都是喝的醉醺醺的,手中几个人连一把兵器都没有。如此之兵,即使是面对手持棍棒的黄巾军确实也没有一战的能力。尤其是越接近京兆一代情况越发的严重,朝廷之军甚至还不如各地郡守的郡兵。
长此下去,才导致黄巾之乱到来的时候,中央只能束手无策求助于地方。
“看来主公早已经在准备了!”陈群无奈的笑笑,本以为楚寒还未想到这里,没想到对方早已考虑到,而且已经做好了周密的安排。
“去把刘先生也请过来!”楚寒对着帐外呼喊一声,不多时,刘文静便赶来了大帐。
路上他也听手下说明了情况,匆匆赶过来,正好看见了陈群,双方寒暄了片刻,言归正传。
“刚才先生不是我是不是准备嘛!我也不怕告诉先生,从我在鄱阳立足开始,寒就已经在谋划,不断的积攒实力,招揽人才,因此才有了现在的楚寒!”
“主公高见,看来我还要尽快熟悉主公麾下的情况,才能够快速为主公谋划!”陈群本身年纪和楚寒相仿,在楚寒麾下的文武之中可以说是年纪最小的几个之一,面对刘文静这些人谦虚才是该有的礼数。
“刘先生,从今日开始,你和长文二人都暂时在我身边充当幕僚,等大军回到余姚之后再做安排!”
“遵命!”刘文静虽然之前还协管着军需物资调配的事情,但是这些事情毕竟不是他所专长,没事出出主意日子过得要轻松得多。
袁府之内,得知颍川收复的消息,袁隗立刻星夜赶到了颍川,把家族子弟之中最看好的袁绍和袁术喊了过来。
本来按照历史的走势,在黄巾之乱结束了之后,袁氏兄弟二人才慢慢的走入了政坛。在董卓入京之前袁术也坐到了河南尹、虎贲中郎将的位置。袁绍虽然之前也做过濮阳县令,因母亲病故服丧,接着又补服父丧,前后共六年。之后,袁绍拒绝朝廷辟召,隐居在洛阳,总的来说现在也是白身。但是二人因为时局改变的缘故,必须要为家族提前出仕抢夺利益。
“本初,公路,知道我叫你们来的原因吗?”
“已经知晓!”袁府本来就不是什么密不透风的墙,叔父急匆匆赶来,必然是有紧急的事情。
“此番黄巾越演越烈,本来只需要一年剿灭的贼寇现在居然已经动摇大汉之根基。而且就算剿灭,但是在我看来,也不见得日后就太平无事。但你们二人想过没有,剿灭之后呢?”
“黄巾平定,我大汉肯定又回到过去那样一片祥和之中了嘛!”袁术撇了撇嘴,这个问题傻子都知道答案,叔父又何必多问一句。
“本初,你也是这样认为吗?”袁隗将目光转移到了袁绍的身上。
“叔父,在我看来,我们袁家代汉的时候要到了!”袁安在汉章帝刘炟时任司徒,其子袁敞任司空、孙袁汤为太尉、曾孙袁逢、袁隗分别担任司空及太傅,可以说整个大汉的世族之中除了弘农杨氏可以和他们并驾齐驱,再无一家可以与袁氏争雄。
袁氏不单单自身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实力强悍,而且门下弟子也分布在大汉的各个州郡,在这个极其注重出生的时代,袁氏的势力其实就等于插满了半个大汉。
“哦,详细说来!”袁隗的脸上没有任何的表情。
“叔父,朝廷兵少,因此才会让各郡郡守自行募兵,看似这一条不算什么,但是却恰恰击中了大汉的软肋。大汉自北驱匈奴之后中原地带和平了几十载,现在调动全部精锐对付黄巾,再经这样的一场大战恐怕精锐十不存一。到时候,京师如何调动手握重兵的各路郡守?要我我看大汉的天下恐怕国运就此要终结了!”
袁隗没有说话,缕着胡须思索着。旁边的袁术虽然嘴巴上不服气,但是通过袁绍的讲述也或多或少的认同他的观点。
“不错……本初有如等见识,大事可成!正因为如此,我才会打算安排你们兄弟二人进入此番征剿军队之中。我意你兄弟二人一南一北,公路在朱儁麾下任职,而本初则听命于卢子干。”
“叔父!您的意思是我们趁机占据州郡?”袁术的眼光毕竟没有袁绍那么长远,一时间也没看出叔父的用意。
“愚蠢!现在抢占州郡,那不等于是把我们袁家推到了和天下对立的方向去了。我观大汉就此一战应该还能够苟延残喘一段时间,你们兄弟二人就趁着这个时机招揽贤士,获得名声,为将来做好准备!”
袁氏差钱吗?封地无数的他们恐怕丝毫不差。袁氏差人?单靠他四世三公的名头往那一放,天下的贤才自然而然会投奔他的麾下。历史上,即使是被曹操称为“王佐之才”的荀彧和“鬼才”的郭嘉最先也是在袁绍的麾下,因为看穿了袁绍成不了大事这才弃了袁绍投奔曹操。
袁绍二兄弟现在差的就是一个缘由,准确来说就是一个可以取代大汉的名头。
正所谓师出有名!大汉虽然衰败,但是却不是他们一口可以随便吞下的。想要单独享用,一定要有个合适的借口。
“哦……”袁术脸色铁青很不高兴。一直以来,他都以袁氏未来家主自封,即使是袁绍他也丝毫没有放在眼里。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袁绍虽然没有出仕,但是忠孝之名早已传播在外,反倒是成了他未来家主之位的潜在对手。
“行了,你们二人早做准备,上了战场可不比在家里这么随便,要多立战功,少惹是非给家族丢脸,明白吗?”袁隗虽然是嘱咐他们二人,但还不如说是直接告诫袁术。毕竟袁家这个嫡子的名声那也是响彻整个洛阳,任何人看见袁府的人都是避而远之。
“是!”二人抱拳施了一礼,快速退了下去。
“十万百姓?”陈群也是微微发愣,有十万百姓就等于是有了一万的军队。在现在这个时代,不少人都把百姓当作累赘,楚寒居然敢收拢如此之多的百姓,看来自己刚才所说的那些他自己也很清楚。
乱世的核心不在于军事实力多么强大,也不在于国土疆域多么辽阔,关键就在于人口。如果一个国家掌握的人口越多,随之,他的赋税,他的兵员,他的人才,他的一切都要超过其他国家。
正因为这个原因,历史上的蜀国虽然善于打仗,名将极多,但是却最早灭亡。根源就在于人口稀少,人口制约了一切,越打越弱,越打越穷,到后期人才也越来越少,导致他们根本无力发展智能走向灭亡。
黄巾之乱之前的东汉虽然久不征战,但是那也不过是中央的守备军和地方各郡的郡兵。真正驻守边关的幽凉二州之兵绝对是最精锐的存在,但也正因为这样长时间中央无仗打之后,这里的防御基本上到了形同虚设的地步。
尤其是他们通过虎牢关和汜水关这二关的时候,这里的驻兵完全形同虚设,不少士兵甚至白日里都是喝的醉醺醺的,手中几个人连一把兵器都没有。如此之兵,即使是面对手持棍棒的黄巾军确实也没有一战的能力。尤其是越接近京兆一代情况越发的严重,朝廷之军甚至还不如各地郡守的郡兵。
长此下去,才导致黄巾之乱到来的时候,中央只能束手无策求助于地方。
“看来主公早已经在准备了!”陈群无奈的笑笑,本以为楚寒还未想到这里,没想到对方早已考虑到,而且已经做好了周密的安排。
“去把刘先生也请过来!”楚寒对着帐外呼喊一声,不多时,刘文静便赶来了大帐。
路上他也听手下说明了情况,匆匆赶过来,正好看见了陈群,双方寒暄了片刻,言归正传。
“刚才先生不是我是不是准备嘛!我也不怕告诉先生,从我在鄱阳立足开始,寒就已经在谋划,不断的积攒实力,招揽人才,因此才有了现在的楚寒!”
“主公高见,看来我还要尽快熟悉主公麾下的情况,才能够快速为主公谋划!”陈群本身年纪和楚寒相仿,在楚寒麾下的文武之中可以说是年纪最小的几个之一,面对刘文静这些人谦虚才是该有的礼数。
“刘先生,从今日开始,你和长文二人都暂时在我身边充当幕僚,等大军回到余姚之后再做安排!”
“遵命!”刘文静虽然之前还协管着军需物资调配的事情,但是这些事情毕竟不是他所专长,没事出出主意日子过得要轻松得多。
袁府之内,得知颍川收复的消息,袁隗立刻星夜赶到了颍川,把家族子弟之中最看好的袁绍和袁术喊了过来。
本来按照历史的走势,在黄巾之乱结束了之后,袁氏兄弟二人才慢慢的走入了政坛。在董卓入京之前袁术也坐到了河南尹、虎贲中郎将的位置。袁绍虽然之前也做过濮阳县令,因母亲病故服丧,接着又补服父丧,前后共六年。之后,袁绍拒绝朝廷辟召,隐居在洛阳,总的来说现在也是白身。但是二人因为时局改变的缘故,必须要为家族提前出仕抢夺利益。
“本初,公路,知道我叫你们来的原因吗?”
“已经知晓!”袁府本来就不是什么密不透风的墙,叔父急匆匆赶来,必然是有紧急的事情。
“此番黄巾越演越烈,本来只需要一年剿灭的贼寇现在居然已经动摇大汉之根基。而且就算剿灭,但是在我看来,也不见得日后就太平无事。但你们二人想过没有,剿灭之后呢?”
“黄巾平定,我大汉肯定又回到过去那样一片祥和之中了嘛!”袁术撇了撇嘴,这个问题傻子都知道答案,叔父又何必多问一句。
“本初,你也是这样认为吗?”袁隗将目光转移到了袁绍的身上。
“叔父,在我看来,我们袁家代汉的时候要到了!”袁安在汉章帝刘炟时任司徒,其子袁敞任司空、孙袁汤为太尉、曾孙袁逢、袁隗分别担任司空及太傅,可以说整个大汉的世族之中除了弘农杨氏可以和他们并驾齐驱,再无一家可以与袁氏争雄。
袁氏不单单自身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实力强悍,而且门下弟子也分布在大汉的各个州郡,在这个极其注重出生的时代,袁氏的势力其实就等于插满了半个大汉。
“哦,详细说来!”袁隗的脸上没有任何的表情。
“叔父,朝廷兵少,因此才会让各郡郡守自行募兵,看似这一条不算什么,但是却恰恰击中了大汉的软肋。大汉自北驱匈奴之后中原地带和平了几十载,现在调动全部精锐对付黄巾,再经这样的一场大战恐怕精锐十不存一。到时候,京师如何调动手握重兵的各路郡守?要我我看大汉的天下恐怕国运就此要终结了!”
袁隗没有说话,缕着胡须思索着。旁边的袁术虽然嘴巴上不服气,但是通过袁绍的讲述也或多或少的认同他的观点。
“不错……本初有如等见识,大事可成!正因为如此,我才会打算安排你们兄弟二人进入此番征剿军队之中。我意你兄弟二人一南一北,公路在朱儁麾下任职,而本初则听命于卢子干。”
“叔父!您的意思是我们趁机占据州郡?”袁术的眼光毕竟没有袁绍那么长远,一时间也没看出叔父的用意。
“愚蠢!现在抢占州郡,那不等于是把我们袁家推到了和天下对立的方向去了。我观大汉就此一战应该还能够苟延残喘一段时间,你们兄弟二人就趁着这个时机招揽贤士,获得名声,为将来做好准备!”
袁氏差钱吗?封地无数的他们恐怕丝毫不差。袁氏差人?单靠他四世三公的名头往那一放,天下的贤才自然而然会投奔他的麾下。历史上,即使是被曹操称为“王佐之才”的荀彧和“鬼才”的郭嘉最先也是在袁绍的麾下,因为看穿了袁绍成不了大事这才弃了袁绍投奔曹操。
袁绍二兄弟现在差的就是一个缘由,准确来说就是一个可以取代大汉的名头。
正所谓师出有名!大汉虽然衰败,但是却不是他们一口可以随便吞下的。想要单独享用,一定要有个合适的借口。
“哦……”袁术脸色铁青很不高兴。一直以来,他都以袁氏未来家主自封,即使是袁绍他也丝毫没有放在眼里。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袁绍虽然没有出仕,但是忠孝之名早已传播在外,反倒是成了他未来家主之位的潜在对手。
“行了,你们二人早做准备,上了战场可不比在家里这么随便,要多立战功,少惹是非给家族丢脸,明白吗?”袁隗虽然是嘱咐他们二人,但还不如说是直接告诫袁术。毕竟袁家这个嫡子的名声那也是响彻整个洛阳,任何人看见袁府的人都是避而远之。
“是!”二人抱拳施了一礼,快速退了下去。
本文网址:https://www.powenxue11.com/book/65883/1883797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powenxue11.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