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节
推荐阅读:修仙:从提取精华开始、骂谁实力派呢、致命游戏:全能大佬搞钱攻略、危机处理游戏、剥削好莱坞1980、我不是文豪、舍弟诸葛亮、抗战:野兽们的荣耀、上医至明、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我这不是高兴嘛,”张氏抬起袖子擦了擦眼泪,“自从他到京城去了以后,我这有四年没见着了啊。”说着说着她激动地哭了起来,“那是我亲儿子,打小就抱在怀里头的,如今是四年没见啊……”
“我的儿啊——”
佑哥儿手里握着信,顿时手足无措地望着曾祖父、祖父及爹娘等人。却见着曾祖父和祖父是眼眶微红,爹娘也跟着抹眼泪。
“祖母,您别伤心了,”长成了一个大人的芙姐儿已经站了起来,走到张氏身旁安慰道:“三叔就要回来了,我们让弟弟念一念信,看他什么时候能到家里头吧。”
“对对对,”一听这话张氏连忙止住泪,声音沙哑着开口道:“佑哥儿你赶紧继续念,你三叔有没有说什么时候能到家里头啊?”
“我让人晒好被褥了,都是今年新打的棉花,暖和着呢。”
佑哥儿松了口气,继续念道:“……儿将于十月初启程,路途遥远,到家后约莫是腊月光景。此番返乡除探亲外,尚有一事容禀。”
“儿已外放越城通判,从五品,年后赴任。”读到此处佑哥儿欣喜地抬头,“曾祖父、祖父、祖母还有爹娘,三叔升官了!”
“如今是从五品了!”
“又升官了?”张氏笑得合不拢嘴,“他年初那会儿才升了官,如今就又升了啊?!”
“三弟升官了?”陈世诚也跟着高兴。
“他三叔这么快又升了官?”小张氏有些惊讶,“那娘岂不是要变成那什么诰命了?”
“娘,四品以上才是诰命呢,”芙姐儿解释道:“三叔没到四品,所以祖母是赦命。”
小张氏似懂非懂地点头。
陈礼忠这几年经过历练,已变得稳重了许多,所以相比张氏几个毫不犹豫的欣喜,他犹豫着向曾老太爷道:“我怎么听到是外放?”
“爹,世文这是外放了?他往后就不在京城做官了?”
“唔,”曾老太爷点点头,他年轻的时候跟着族人在外头跑过商,见识不是村子里那些种地的可比的。而且这几年也或多或少地听人说起过朝廷的官位,所以陈礼忠这么一问他便点头答道:“这朝廷上有规矩,外放的京官都要涨上一级,世文之前是正六品,外放了自然就是从五品,这没什么奇怪的。”
“越城……”
他脑海中灵光一闪,拍着大腿道:“越城这离家里头不远啊!早些年大半个就能到,佑哥儿你快接着念一念,看你三叔在信里头还写了些什么?”
“对对对,”陈礼忠附和道:“佑哥儿你快念。”
于是佑哥儿又念了起来,“……三叔说这次他和三婶、二姐姐、二哥、四弟和五弟都一起回来,从京城乘坐马车南下,准备周全而且沿途有驿站照应着,让家里不用担心。”
他翻到下一页,“唔,这一页没写什么了,三叔说这路上每天到哪儿都没定下,让家里不要写信给他了,他每隔半月会再寄一封来。”
“这坐的是马车啊,”曾老太爷感叹,“怪不得要花近三月的功夫。”
“如今还有一个多月,让门房那边都打起精神来,一旦有世文的信就赶紧送进来。”曾老太爷一件件地吩咐,“还有,莫要忘了让人去告知亲家母一声,我们好些年没见着世文和几个孩子,亲家母也是好些年没见着世文媳妇了,如今有信来就莫要瞒着。”
张氏答道:“知道了爹,我这就让人去柏树胡同和亲家母说一声。”
且不说清源县传开了陈状元老爷要回来的消息后是怎样的轰动,刘玉真等人在路上紧赶慢赶,终于在腊月十八回到了陈家。
……
“咯咯咯——”
“咯咯咯咯——”
刺耳的鸡鸣声断断续续,睡得正香的刘玉真被吵醒了,有些不耐烦地拉起被子蒙住了头。但冬天的被褥厚实得很,将头蒙住之后不一会儿她就觉得呼吸不畅,于是又把头露了出来。
只是……
睡在旁边的陈世文醒得比她早些,见状伸手替她捂住了耳朵,柔声道:“这许是隔壁人家养的鸡,乡下的公鸡厉害得很,我替你捂着你再睡一会儿。”
耳边安静了许多,刘玉真满意地微勾起嘴角,越发地将头埋入陈世文的怀抱。
“昨儿晚上,我做了个梦,梦见我在船上呢,那艘船摇摇晃晃的也不记得要去何处,奇怪得很。”
“你这是马车坐久了的缘故,好一阵子脚不沾地心里头便不踏实,这睡觉也就不安稳。”陈世文发笑,“如今到家了,过两日也就好了。”
“许是吧,”刘玉真迷迷糊糊地回答,“我要再睡一会儿……”
“睡吧,我就在此处。”陈世文的手,盖住了她的耳朵。
第159章
刘玉真在温暖的被窝里, 在暖融融的包围中真的睡了过去。不知道过了多久,她的手触碰到另一边略有些凉的被子,这才惊醒过来。
“老爷什么时候起的?”她喊来了人, 随意地问道。
“老爷半个时辰前就起了。”桂枝取来一件棉衣,展开就要侍候她穿上。
刘玉真看了一眼, “等等, 去取那件红色, 你路上新做的那一件来。南边用不着穿这般厚的衣裳。”
“是将油补缝里头的这一件吗?您当时说那样子做出来的衣裳能够防风。”桂枝在昨日整理好的柜子里找了片刻, 然后双手捧了出来。
刘玉真道:“对, 你不觉得回来之后这风大了许多吗?这北边吹来的风又冷又寒,得穿些挡风的衣裳。你让她们几个这些日子注意着些, 特别是年纪小的瑾哥儿和瑜哥儿, 可别路上没事到了家里头反而生病了。”
“太太您就放心吧, 早起老爷也吩咐过了, ”桂枝边侍候她穿上棉衣边道:“跟着回来的都是机灵的,定会把姑娘和少爷们都照顾好。”
刘玉真点头,从梳妆盒里选了一套鲜亮的头面,然后坐在椅子上任由桂枝给她梳妆。
“家里头的其他人呢?早膳可用过了?可有去和曾老太爷以及老太爷、老太太处请安?”
桂枝用梳子沾桂花水小心地梳顺她的头发,然后逐次挽起形成发髻, 最后再用钗环固定。
“今早您和姑娘都没起,两位小少爷也起得晚,老爷便都没让喊。他和大爷一块去给曾老太爷、老太爷及老太太请安, 早膳也是在正房用的。”
“太太您想用些什么早膳?”
“厨房里有好些呢,”桂枝笑道:“知道老爷和您回来了, 我那婆婆天还没亮就起床揉面, 肉粥、蛋饼子、粉面和饺子、炸酥的油条、馒头和包子等等都有。”
“她还说您有什么想吃的, 只要打发人去说一声, 就都给您送来。”
桂枝说的婆婆,就是钱贵的娘,之前走了刘玉真的门路到厨房干活的那个。他们一家都是陈世文中秀才那时买的下人,此前在京城的时候由桂枝刘玉真做主,许配给了陈世文身边的钱贵,所以这钱家的就是桂枝的婆婆。
上次回乡的时候桂枝的孩子还小没跟着一起回来,所以这回还是她第一次见‘婆婆’。
看这情形,两人相处的还可以。
“她的心我知道了,”刘玉真站了起来,“挑些好克化的让她送来吧,就摆在我们这院子的偏厅里头,然后你再让人去请慧姐儿一起过来用膳。”
“瑾哥儿和瑜哥儿可醒了?我去瞧瞧,”她抬步往外走,“他们两个也该起了,等会用完早膳便要去给老太太请安,我们许久没有回来,更不能失了礼数。”
……
昨日老三一家回来了,张氏盼子孙心切,这一见便没忍住,哭得险些晕过去。
被儿子儿媳们连番安慰许久才缓过来,止住了眼泪,但心情激动的她一整晚辗转发侧,天蒙蒙光就起来了,下床的时候险些栽了个倒葱。
“哎呦——”
“你这是怎么了?”年纪上来了,睡得并不安稳的陈礼忠被她这一声吓醒,开口问道:“急急忙忙的,这是要去哪儿?”
张氏弯腰揉着磕疼了的膝盖,“我去厨房,老三小时候最喜欢吃我做的酒糟煮鸡蛋了,这东西补着呢,我去给他煮一碗再放两勺糖甜甜嘴,昨晚事情多把这事给忘了。”
“那你快去吧,给几个孙子也煮一碗,”陈礼忠也跟着坐了起来,摸索着穿上衣服,“他向来起得早,这会儿莫不是已经起了。”
“当家的,你这是要去哪儿?”张氏好不容易揉妥来了膝盖,见陈礼忠要出门顿时奇怪地问道。
“我到田里转转,看看那些胡菜,”陈礼忠推开门出去,“顺便抓几条鱼回来,家里前年不是养了一些鱼在深塘里头嘛,捞两条回来中午和豆腐一起炖着吃。”
“那些鱼大得很,煮的汤也鲜甜,老三和孙子们都没吃过呢。”
张氏一想也是,便冲着那远去的背影大声喊道:“当家的,水冷得很你可不要自己下去捞啊!”
走远了的陈礼忠回了一句知道了。
“这老头子。”张氏摇摇头,她就着油灯打量了一番自己身上这半新衣裳,想了想从柜子里找了件旧的换上,这才走出了房门。
……
如今的陈家,与三四年前相比有了很大的不同。这其中之一便是地位,陈世文考中秀才之后,村里但凡有那大小事都要请陈家来人商议或者出席。
考中举人之后,这镇上、县里的人家有喜事都会派人来陈家说一声,看举人老爷有没有空闲,若是举人老爷没有空闲,那举人老爷他爹能来也是美事一桩。
这中了状元、做了官后就更了不得了,村子里的人不但帮着把陈家的新宅子建好,已经是里长的陈氏族长还专门请了个夫子来,将村塾风风火火地办了起来。陈世文以前用过的文房四宝、写过的字帖等还被他讨了来,特地摆在村塾里头,有新的学生来了都要特地带人去看一看。
至于村子外头,如今那些普通人家除非是姻亲故旧不然都不敢上门来请陈家的人去赴宴,反倒是县城的大户人家有红白事宜都会写张帖子,派个管家恭敬地送来。不管陈家人去不去,这礼数是到了的。
其二就是家业,以前的陈家连着山地才只得一百亩,每年的进项不过二十两,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但如今得益于陈世文高中,田地免税不说还有了这在田里养鱼、种胡菜榨油的营生,这日子就蒸蒸日上。
更别说后头陈世文还有了五顷职田,每年的收成都会送一部分到家里,攒着买田买地。眼见着过些年这县里头就会多出一个大户人家了。
其三就是这宅子了,完全是按照他们临走时画的图纸建造的,比如他们居住的院子后头就按着他们的意思,种了许多果树。
几个孩子见了都开心得很。
刘玉真几人用完了早膳,略喝了几口茶就纷纷起身,走出院子去正房给长辈们请安。她一手牵着一个,行走在干净的青砖路上。
这新宅子的青砖路自然是比不上老宅子的青石路,但好在青砖是窑子里烧出来的,比青石易得。所以才能在各处都铺上,不会像别的人家一样,一到雨天就一脚泥。
“娘,”瑾哥儿扯了扯刘玉真的手,指着前方道:“你看,是三哥哥!”
刘玉真顺着他的目光看了一眼,提醒道:“还有你大伯母和芙姐儿,估计也是去给你们祖母请安的,待会过去了得向你大伯母和姐姐哥哥们问安。”
说完了瑾哥儿她又转头看向瑜哥儿,“瑜哥儿也是,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外头,见到了长辈要问好。”
“知道了,娘!”两小齐齐答道。
走在后头的刘玉真几个看见了人,先一步出门的小张氏三人自然也发现了后面一大三小,以及跟在他们身边侍候的好几个嬷嬷、丫鬟等人。
小张氏在芙姐儿的提醒下转头一看,情不自禁地后退了一步,喃喃道:“她怎么来了?”
“娘?”芙姐儿略有些奇怪地问道。
“是三婶婶、二妹妹还有四弟和五弟!”佑哥儿高兴道:“他们走过来了。”
慢步走过来的刘玉真先打了招呼,“大嫂、芙姐儿和佑哥儿,你们这是要去给老太太请安吗?”她说完了这句话又对几个孩子道:“刚刚我是怎么跟你们说的?”
“侄女给大伯母请安。”慧姐儿仪态端方地对着小张氏行了个福礼,她对面的芙姐儿吓了一跳,看着慧姐儿的动作略有些愣住了。
瑾哥儿和瑜哥儿也拱手作揖,“大伯母安,大姐姐安,三哥安。”
“快,块起来!”小张氏被这样的举动吓了一跳,连连摆手。
几个孩子行完礼后就站了起来,芙姐儿和佑哥儿这才反应过来给刘玉真行礼,刘玉真冲着他们和煦地笑了笑,伸手去扶,“好孩子,快起来吧。你们祖母怕是等急了。”
张氏并没有等急,她一早就去了厨房,然后等陈世文带着康哥儿来请安的时候,她的酒糟煮鸡蛋也好了。端上来在两个人面前摆着,满满地一大碗,开心地招呼着他们快吃。
所以等刘玉真他们来的时候,康哥儿已经在瞧瞧地打饱嗝了。
请安过后,张氏高兴地招呼他们坐下,“你们祖父他出门去了,要去给你们捞大鱼吃呢,在水里养了好几年的大鱼,补得很!”
“我的儿啊——”
佑哥儿手里握着信,顿时手足无措地望着曾祖父、祖父及爹娘等人。却见着曾祖父和祖父是眼眶微红,爹娘也跟着抹眼泪。
“祖母,您别伤心了,”长成了一个大人的芙姐儿已经站了起来,走到张氏身旁安慰道:“三叔就要回来了,我们让弟弟念一念信,看他什么时候能到家里头吧。”
“对对对,”一听这话张氏连忙止住泪,声音沙哑着开口道:“佑哥儿你赶紧继续念,你三叔有没有说什么时候能到家里头啊?”
“我让人晒好被褥了,都是今年新打的棉花,暖和着呢。”
佑哥儿松了口气,继续念道:“……儿将于十月初启程,路途遥远,到家后约莫是腊月光景。此番返乡除探亲外,尚有一事容禀。”
“儿已外放越城通判,从五品,年后赴任。”读到此处佑哥儿欣喜地抬头,“曾祖父、祖父、祖母还有爹娘,三叔升官了!”
“如今是从五品了!”
“又升官了?”张氏笑得合不拢嘴,“他年初那会儿才升了官,如今就又升了啊?!”
“三弟升官了?”陈世诚也跟着高兴。
“他三叔这么快又升了官?”小张氏有些惊讶,“那娘岂不是要变成那什么诰命了?”
“娘,四品以上才是诰命呢,”芙姐儿解释道:“三叔没到四品,所以祖母是赦命。”
小张氏似懂非懂地点头。
陈礼忠这几年经过历练,已变得稳重了许多,所以相比张氏几个毫不犹豫的欣喜,他犹豫着向曾老太爷道:“我怎么听到是外放?”
“爹,世文这是外放了?他往后就不在京城做官了?”
“唔,”曾老太爷点点头,他年轻的时候跟着族人在外头跑过商,见识不是村子里那些种地的可比的。而且这几年也或多或少地听人说起过朝廷的官位,所以陈礼忠这么一问他便点头答道:“这朝廷上有规矩,外放的京官都要涨上一级,世文之前是正六品,外放了自然就是从五品,这没什么奇怪的。”
“越城……”
他脑海中灵光一闪,拍着大腿道:“越城这离家里头不远啊!早些年大半个就能到,佑哥儿你快接着念一念,看你三叔在信里头还写了些什么?”
“对对对,”陈礼忠附和道:“佑哥儿你快念。”
于是佑哥儿又念了起来,“……三叔说这次他和三婶、二姐姐、二哥、四弟和五弟都一起回来,从京城乘坐马车南下,准备周全而且沿途有驿站照应着,让家里不用担心。”
他翻到下一页,“唔,这一页没写什么了,三叔说这路上每天到哪儿都没定下,让家里不要写信给他了,他每隔半月会再寄一封来。”
“这坐的是马车啊,”曾老太爷感叹,“怪不得要花近三月的功夫。”
“如今还有一个多月,让门房那边都打起精神来,一旦有世文的信就赶紧送进来。”曾老太爷一件件地吩咐,“还有,莫要忘了让人去告知亲家母一声,我们好些年没见着世文和几个孩子,亲家母也是好些年没见着世文媳妇了,如今有信来就莫要瞒着。”
张氏答道:“知道了爹,我这就让人去柏树胡同和亲家母说一声。”
且不说清源县传开了陈状元老爷要回来的消息后是怎样的轰动,刘玉真等人在路上紧赶慢赶,终于在腊月十八回到了陈家。
……
“咯咯咯——”
“咯咯咯咯——”
刺耳的鸡鸣声断断续续,睡得正香的刘玉真被吵醒了,有些不耐烦地拉起被子蒙住了头。但冬天的被褥厚实得很,将头蒙住之后不一会儿她就觉得呼吸不畅,于是又把头露了出来。
只是……
睡在旁边的陈世文醒得比她早些,见状伸手替她捂住了耳朵,柔声道:“这许是隔壁人家养的鸡,乡下的公鸡厉害得很,我替你捂着你再睡一会儿。”
耳边安静了许多,刘玉真满意地微勾起嘴角,越发地将头埋入陈世文的怀抱。
“昨儿晚上,我做了个梦,梦见我在船上呢,那艘船摇摇晃晃的也不记得要去何处,奇怪得很。”
“你这是马车坐久了的缘故,好一阵子脚不沾地心里头便不踏实,这睡觉也就不安稳。”陈世文发笑,“如今到家了,过两日也就好了。”
“许是吧,”刘玉真迷迷糊糊地回答,“我要再睡一会儿……”
“睡吧,我就在此处。”陈世文的手,盖住了她的耳朵。
第159章
刘玉真在温暖的被窝里, 在暖融融的包围中真的睡了过去。不知道过了多久,她的手触碰到另一边略有些凉的被子,这才惊醒过来。
“老爷什么时候起的?”她喊来了人, 随意地问道。
“老爷半个时辰前就起了。”桂枝取来一件棉衣,展开就要侍候她穿上。
刘玉真看了一眼, “等等, 去取那件红色, 你路上新做的那一件来。南边用不着穿这般厚的衣裳。”
“是将油补缝里头的这一件吗?您当时说那样子做出来的衣裳能够防风。”桂枝在昨日整理好的柜子里找了片刻, 然后双手捧了出来。
刘玉真道:“对, 你不觉得回来之后这风大了许多吗?这北边吹来的风又冷又寒,得穿些挡风的衣裳。你让她们几个这些日子注意着些, 特别是年纪小的瑾哥儿和瑜哥儿, 可别路上没事到了家里头反而生病了。”
“太太您就放心吧, 早起老爷也吩咐过了, ”桂枝边侍候她穿上棉衣边道:“跟着回来的都是机灵的,定会把姑娘和少爷们都照顾好。”
刘玉真点头,从梳妆盒里选了一套鲜亮的头面,然后坐在椅子上任由桂枝给她梳妆。
“家里头的其他人呢?早膳可用过了?可有去和曾老太爷以及老太爷、老太太处请安?”
桂枝用梳子沾桂花水小心地梳顺她的头发,然后逐次挽起形成发髻, 最后再用钗环固定。
“今早您和姑娘都没起,两位小少爷也起得晚,老爷便都没让喊。他和大爷一块去给曾老太爷、老太爷及老太太请安, 早膳也是在正房用的。”
“太太您想用些什么早膳?”
“厨房里有好些呢,”桂枝笑道:“知道老爷和您回来了, 我那婆婆天还没亮就起床揉面, 肉粥、蛋饼子、粉面和饺子、炸酥的油条、馒头和包子等等都有。”
“她还说您有什么想吃的, 只要打发人去说一声, 就都给您送来。”
桂枝说的婆婆,就是钱贵的娘,之前走了刘玉真的门路到厨房干活的那个。他们一家都是陈世文中秀才那时买的下人,此前在京城的时候由桂枝刘玉真做主,许配给了陈世文身边的钱贵,所以这钱家的就是桂枝的婆婆。
上次回乡的时候桂枝的孩子还小没跟着一起回来,所以这回还是她第一次见‘婆婆’。
看这情形,两人相处的还可以。
“她的心我知道了,”刘玉真站了起来,“挑些好克化的让她送来吧,就摆在我们这院子的偏厅里头,然后你再让人去请慧姐儿一起过来用膳。”
“瑾哥儿和瑜哥儿可醒了?我去瞧瞧,”她抬步往外走,“他们两个也该起了,等会用完早膳便要去给老太太请安,我们许久没有回来,更不能失了礼数。”
……
昨日老三一家回来了,张氏盼子孙心切,这一见便没忍住,哭得险些晕过去。
被儿子儿媳们连番安慰许久才缓过来,止住了眼泪,但心情激动的她一整晚辗转发侧,天蒙蒙光就起来了,下床的时候险些栽了个倒葱。
“哎呦——”
“你这是怎么了?”年纪上来了,睡得并不安稳的陈礼忠被她这一声吓醒,开口问道:“急急忙忙的,这是要去哪儿?”
张氏弯腰揉着磕疼了的膝盖,“我去厨房,老三小时候最喜欢吃我做的酒糟煮鸡蛋了,这东西补着呢,我去给他煮一碗再放两勺糖甜甜嘴,昨晚事情多把这事给忘了。”
“那你快去吧,给几个孙子也煮一碗,”陈礼忠也跟着坐了起来,摸索着穿上衣服,“他向来起得早,这会儿莫不是已经起了。”
“当家的,你这是要去哪儿?”张氏好不容易揉妥来了膝盖,见陈礼忠要出门顿时奇怪地问道。
“我到田里转转,看看那些胡菜,”陈礼忠推开门出去,“顺便抓几条鱼回来,家里前年不是养了一些鱼在深塘里头嘛,捞两条回来中午和豆腐一起炖着吃。”
“那些鱼大得很,煮的汤也鲜甜,老三和孙子们都没吃过呢。”
张氏一想也是,便冲着那远去的背影大声喊道:“当家的,水冷得很你可不要自己下去捞啊!”
走远了的陈礼忠回了一句知道了。
“这老头子。”张氏摇摇头,她就着油灯打量了一番自己身上这半新衣裳,想了想从柜子里找了件旧的换上,这才走出了房门。
……
如今的陈家,与三四年前相比有了很大的不同。这其中之一便是地位,陈世文考中秀才之后,村里但凡有那大小事都要请陈家来人商议或者出席。
考中举人之后,这镇上、县里的人家有喜事都会派人来陈家说一声,看举人老爷有没有空闲,若是举人老爷没有空闲,那举人老爷他爹能来也是美事一桩。
这中了状元、做了官后就更了不得了,村子里的人不但帮着把陈家的新宅子建好,已经是里长的陈氏族长还专门请了个夫子来,将村塾风风火火地办了起来。陈世文以前用过的文房四宝、写过的字帖等还被他讨了来,特地摆在村塾里头,有新的学生来了都要特地带人去看一看。
至于村子外头,如今那些普通人家除非是姻亲故旧不然都不敢上门来请陈家的人去赴宴,反倒是县城的大户人家有红白事宜都会写张帖子,派个管家恭敬地送来。不管陈家人去不去,这礼数是到了的。
其二就是家业,以前的陈家连着山地才只得一百亩,每年的进项不过二十两,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但如今得益于陈世文高中,田地免税不说还有了这在田里养鱼、种胡菜榨油的营生,这日子就蒸蒸日上。
更别说后头陈世文还有了五顷职田,每年的收成都会送一部分到家里,攒着买田买地。眼见着过些年这县里头就会多出一个大户人家了。
其三就是这宅子了,完全是按照他们临走时画的图纸建造的,比如他们居住的院子后头就按着他们的意思,种了许多果树。
几个孩子见了都开心得很。
刘玉真几人用完了早膳,略喝了几口茶就纷纷起身,走出院子去正房给长辈们请安。她一手牵着一个,行走在干净的青砖路上。
这新宅子的青砖路自然是比不上老宅子的青石路,但好在青砖是窑子里烧出来的,比青石易得。所以才能在各处都铺上,不会像别的人家一样,一到雨天就一脚泥。
“娘,”瑾哥儿扯了扯刘玉真的手,指着前方道:“你看,是三哥哥!”
刘玉真顺着他的目光看了一眼,提醒道:“还有你大伯母和芙姐儿,估计也是去给你们祖母请安的,待会过去了得向你大伯母和姐姐哥哥们问安。”
说完了瑾哥儿她又转头看向瑜哥儿,“瑜哥儿也是,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外头,见到了长辈要问好。”
“知道了,娘!”两小齐齐答道。
走在后头的刘玉真几个看见了人,先一步出门的小张氏三人自然也发现了后面一大三小,以及跟在他们身边侍候的好几个嬷嬷、丫鬟等人。
小张氏在芙姐儿的提醒下转头一看,情不自禁地后退了一步,喃喃道:“她怎么来了?”
“娘?”芙姐儿略有些奇怪地问道。
“是三婶婶、二妹妹还有四弟和五弟!”佑哥儿高兴道:“他们走过来了。”
慢步走过来的刘玉真先打了招呼,“大嫂、芙姐儿和佑哥儿,你们这是要去给老太太请安吗?”她说完了这句话又对几个孩子道:“刚刚我是怎么跟你们说的?”
“侄女给大伯母请安。”慧姐儿仪态端方地对着小张氏行了个福礼,她对面的芙姐儿吓了一跳,看着慧姐儿的动作略有些愣住了。
瑾哥儿和瑜哥儿也拱手作揖,“大伯母安,大姐姐安,三哥安。”
“快,块起来!”小张氏被这样的举动吓了一跳,连连摆手。
几个孩子行完礼后就站了起来,芙姐儿和佑哥儿这才反应过来给刘玉真行礼,刘玉真冲着他们和煦地笑了笑,伸手去扶,“好孩子,快起来吧。你们祖母怕是等急了。”
张氏并没有等急,她一早就去了厨房,然后等陈世文带着康哥儿来请安的时候,她的酒糟煮鸡蛋也好了。端上来在两个人面前摆着,满满地一大碗,开心地招呼着他们快吃。
所以等刘玉真他们来的时候,康哥儿已经在瞧瞧地打饱嗝了。
请安过后,张氏高兴地招呼他们坐下,“你们祖父他出门去了,要去给你们捞大鱼吃呢,在水里养了好几年的大鱼,补得很!”
本文网址:https://www.powenxue11.com/book/64710/1849167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powenxue11.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