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 说服赵昚
推荐阅读:华娱之实绩为王、神豪从随心所欲开始、大明汉王、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重燃青葱时代、得分第一、从庆余年开始天道酬勤、1977:开局相亲女儿国王、离婚后,我继承了游戏里的财产、我就是你们的天敌、
北宋一朝,最为节俭勤政的仁宗赵祯。
南宋一朝,最为节俭勤政的则有两人,一者高宗赵构,一者仁宗赵昚。
在元初,南宋皇陵被盗,所有皇帝陵室中,赵构和赵昚的皇陵最为简单,甚至简单低调得有点失去了帝王应有的待遇。
南宋皇陵是在元初遭盗掘的,是中国帝王陵寝被盗掘事件最悲惨的一次。
南宋皇陵实为“攒宫”,即为攒集梓宫、暂葬地。
这主要是考虑到以后迁回河南巩义祖陵区内,所以棺椁葬得比较浅,也正因如此,盗掘起来很容易。
盗掘南宋皇陵的是一个叫杨辇真珈的西域和尚,也就是蕃僧,作为一个出家僧人,本该好好修行,但这人不是个善茬,只是个披着佛衣的败类。
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深受忽必烈青睐的杨辇真珈被任命为江南释教总摄,这个官职,是总管江南地区佛教事务。
按理说就是宗教头子。
但据宋末元初人周密所著《癸辛杂识》、元末明初黄岩人陶宗仪所著《辍耕录》记载,杨辇真珈当上这个官后,便对南宋皇陵打起了注意。
至元二十二年九月,杨辇真珈伙同僧人允泽等人,带人到陵区。
被当时负责护陵的罗铣阻止,允泽当场一刀杀了罗铣,然后开始洗劫南宋皇陵。
在毁陵盗物之外,还有最令人发指的事情:
杨辇真珈将帝、后们的骨骸全部掘出,弃之荒野。理宗赵昀是大头,杨辇真珈将他的头颅从尸身上取下来带回北方,镶银涂漆,制成盛酒的器具使用,又将帝后的尸骨收集于临安皇宫中,上筑高13丈的白塔压之,名日“镇本”。
对这段历史,《明史》有详细记载:“至元间,西僧嗣古妙高欲毁宋会稽诸陵。夏人杨辇真珈为江南总摄,悉掘徽宗以下诸陵,攫取金宝,裒帝后遗骨,瘗于杭之故宫,筑浮屠其上,名曰镇南,以示厌胜,又截理宗颅骨为饮器。真珈败,其资皆籍于官,颅骨亦入宣政院,以赐所谓帝师者……”
南宋皇帝至死也无一人能回到祖陵处,反而遭陵毁尸抛。
可以说,南宋皇帝们是历史上最凄凉的皇帝。
时人唐珏看不下去,召集乡人用兽骨置换收藏了帝后的尸骨。
最后还是明太祖朱元璋做了一回善事,将南宋帝王的尸骨重新归葬原处,重修了皇陵,史书记载了此事。又根据《南宋诸陵图》记载,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朱元璋下诏将遗留在元宫中赵昀的头颅送回南方,并将其他五帝遗骸迁回攒宫。
南宋皇帝们这才得以入土为安。
这是历史闲话,且说回正文。
李凤梧上次被赐过一次膳食,对赵昚的早食并不抱多少希望,果不其然,早食的饭菜丰盛程度,也就仅仅是民间富贾的水准。
没有什么鱼翅羹作漱口水的奢侈。
食不言寝不语。
赵昚一桌,李凤梧一桌,两人默默吃着早食。
赵昚心情甚好。
李凤梧心情大好。
任谁像他今日这般,心情都会难以抑制的激动难安。
不过激动归激动,李凤梧还是没有忘记正事:如何阻止不久后的金人渡江南下。
现在就有这么个机会摆在自己眼前。
李凤梧很快呼噜着吃了些早食——在小传胪之前,喝过一碗热粥吃了两个小笼包,现在碍于官家面子,还是得意思意思。
吃完之后,并没有告退。
赵昚吃得极慢,许久才放下筷子,擦拭了嘴角,看着李凤梧,“若是有事,随我去垂拱殿罢。”
这小子一看就有事要说。
垂拱殿是廊院式建筑群,前后两进。
第一进院落主要殿宇为垂拱殿,殿东西两侧带有朵殿,过二十间东西廊后,转到南廊,两端各九间,中央夹一门。
第二进院主要建筑即为拥舍七间了。其右侧有一小门,通后殿。
殿南檐屋三间,设于垂拱殿前檐下,以抱厦形式存在。
赵昚坐到御书桌后,身影几乎被桌子上的厚厚的几叠奏呈遮住,对谢盛堂说道:“你先着人去宣礼部侍郎江君烈和国子监司业赵云宸。”
然后又笑问李凤梧,“说吧,有什么事。”
李凤梧已想好说辞,闻言朗声道:“微臣虽只是个承事郎,且为科举倍为忙碌,然微臣之初衷,当为天家分忧,有些话臣不得不说,还请官家恕罪。”
赵昚好笑,这小子,说话搞得这老气作甚,不知道的还以为是钱端礼啊洪适啊这些官场老油条啊。
谁能想到,这话的主人不过是个十八岁的士子。
点头示意,“但说无妨。”
李凤梧率性放开了说,“因臣之过失,枢密使张浚致仕,令官家失去了守备两淮之肱骨——”
赵昚瞪了瞪眼,打断了李凤梧,“原来你还知晓是你的过失啊!”
李凤梧干笑两声。
赵昚示意继续。
“枢密使张浚致仕,两淮守备以江淮宣抚使王之望为瞻,非微臣谬议朝臣,实乃认为,王使之才,不足以拒金人于江北,此等隐患并非远虑,而是近忧。”
赵昚挑挑眉,好家伙,才给了你点颜色,就要给我开染坊啊,竟然跟我说两淮守备的军国大事。
不过并没有生气。
犹记得这小子殴打陈伸之后,枢密使张浚从建康赶回来,第一次见自己,就说了一件事:侄孙、承事郎李凤梧,确有凤舞之资,其眼光智睿,可堪龙泉,臣不如也,且赤心耿炽,请官家放心重用之。
意思是说李凤梧的眼光锐利宛若宝剑锋芒,又忠心耿耿,官家你就放心大胆的用他吧。
能让张浚自叹弗如,这小子肯定是有真本事的,倒想听听他还有什么惊人之言。
“朕听着呐,继续。”
李凤梧见赵昚脸色如常,心里松了口气,“微臣以为,金人虎狼之心贪得无厌,势必在近期起兵事,意图渡江南下侵扰我疆土,还望官家早作筹谋。”
赵昚沉默了下来。
宋金和谈崩了,金人妄图得到海泗唐邓四州,接下来是继续谈判还是兵锋相向,朝堂众臣看法不一,连自己也不知道金人的下一步行动。
李凤梧却看出金人意图渡江南下……
这小子的眼光真的靠谱么?
赵昚有些犹豫。
这可不是什么小事,若是金人渡江南下成功,整个大宋都将陷入危境。
南宋一朝,最为节俭勤政的则有两人,一者高宗赵构,一者仁宗赵昚。
在元初,南宋皇陵被盗,所有皇帝陵室中,赵构和赵昚的皇陵最为简单,甚至简单低调得有点失去了帝王应有的待遇。
南宋皇陵是在元初遭盗掘的,是中国帝王陵寝被盗掘事件最悲惨的一次。
南宋皇陵实为“攒宫”,即为攒集梓宫、暂葬地。
这主要是考虑到以后迁回河南巩义祖陵区内,所以棺椁葬得比较浅,也正因如此,盗掘起来很容易。
盗掘南宋皇陵的是一个叫杨辇真珈的西域和尚,也就是蕃僧,作为一个出家僧人,本该好好修行,但这人不是个善茬,只是个披着佛衣的败类。
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深受忽必烈青睐的杨辇真珈被任命为江南释教总摄,这个官职,是总管江南地区佛教事务。
按理说就是宗教头子。
但据宋末元初人周密所著《癸辛杂识》、元末明初黄岩人陶宗仪所著《辍耕录》记载,杨辇真珈当上这个官后,便对南宋皇陵打起了注意。
至元二十二年九月,杨辇真珈伙同僧人允泽等人,带人到陵区。
被当时负责护陵的罗铣阻止,允泽当场一刀杀了罗铣,然后开始洗劫南宋皇陵。
在毁陵盗物之外,还有最令人发指的事情:
杨辇真珈将帝、后们的骨骸全部掘出,弃之荒野。理宗赵昀是大头,杨辇真珈将他的头颅从尸身上取下来带回北方,镶银涂漆,制成盛酒的器具使用,又将帝后的尸骨收集于临安皇宫中,上筑高13丈的白塔压之,名日“镇本”。
对这段历史,《明史》有详细记载:“至元间,西僧嗣古妙高欲毁宋会稽诸陵。夏人杨辇真珈为江南总摄,悉掘徽宗以下诸陵,攫取金宝,裒帝后遗骨,瘗于杭之故宫,筑浮屠其上,名曰镇南,以示厌胜,又截理宗颅骨为饮器。真珈败,其资皆籍于官,颅骨亦入宣政院,以赐所谓帝师者……”
南宋皇帝至死也无一人能回到祖陵处,反而遭陵毁尸抛。
可以说,南宋皇帝们是历史上最凄凉的皇帝。
时人唐珏看不下去,召集乡人用兽骨置换收藏了帝后的尸骨。
最后还是明太祖朱元璋做了一回善事,将南宋帝王的尸骨重新归葬原处,重修了皇陵,史书记载了此事。又根据《南宋诸陵图》记载,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朱元璋下诏将遗留在元宫中赵昀的头颅送回南方,并将其他五帝遗骸迁回攒宫。
南宋皇帝们这才得以入土为安。
这是历史闲话,且说回正文。
李凤梧上次被赐过一次膳食,对赵昚的早食并不抱多少希望,果不其然,早食的饭菜丰盛程度,也就仅仅是民间富贾的水准。
没有什么鱼翅羹作漱口水的奢侈。
食不言寝不语。
赵昚一桌,李凤梧一桌,两人默默吃着早食。
赵昚心情甚好。
李凤梧心情大好。
任谁像他今日这般,心情都会难以抑制的激动难安。
不过激动归激动,李凤梧还是没有忘记正事:如何阻止不久后的金人渡江南下。
现在就有这么个机会摆在自己眼前。
李凤梧很快呼噜着吃了些早食——在小传胪之前,喝过一碗热粥吃了两个小笼包,现在碍于官家面子,还是得意思意思。
吃完之后,并没有告退。
赵昚吃得极慢,许久才放下筷子,擦拭了嘴角,看着李凤梧,“若是有事,随我去垂拱殿罢。”
这小子一看就有事要说。
垂拱殿是廊院式建筑群,前后两进。
第一进院落主要殿宇为垂拱殿,殿东西两侧带有朵殿,过二十间东西廊后,转到南廊,两端各九间,中央夹一门。
第二进院主要建筑即为拥舍七间了。其右侧有一小门,通后殿。
殿南檐屋三间,设于垂拱殿前檐下,以抱厦形式存在。
赵昚坐到御书桌后,身影几乎被桌子上的厚厚的几叠奏呈遮住,对谢盛堂说道:“你先着人去宣礼部侍郎江君烈和国子监司业赵云宸。”
然后又笑问李凤梧,“说吧,有什么事。”
李凤梧已想好说辞,闻言朗声道:“微臣虽只是个承事郎,且为科举倍为忙碌,然微臣之初衷,当为天家分忧,有些话臣不得不说,还请官家恕罪。”
赵昚好笑,这小子,说话搞得这老气作甚,不知道的还以为是钱端礼啊洪适啊这些官场老油条啊。
谁能想到,这话的主人不过是个十八岁的士子。
点头示意,“但说无妨。”
李凤梧率性放开了说,“因臣之过失,枢密使张浚致仕,令官家失去了守备两淮之肱骨——”
赵昚瞪了瞪眼,打断了李凤梧,“原来你还知晓是你的过失啊!”
李凤梧干笑两声。
赵昚示意继续。
“枢密使张浚致仕,两淮守备以江淮宣抚使王之望为瞻,非微臣谬议朝臣,实乃认为,王使之才,不足以拒金人于江北,此等隐患并非远虑,而是近忧。”
赵昚挑挑眉,好家伙,才给了你点颜色,就要给我开染坊啊,竟然跟我说两淮守备的军国大事。
不过并没有生气。
犹记得这小子殴打陈伸之后,枢密使张浚从建康赶回来,第一次见自己,就说了一件事:侄孙、承事郎李凤梧,确有凤舞之资,其眼光智睿,可堪龙泉,臣不如也,且赤心耿炽,请官家放心重用之。
意思是说李凤梧的眼光锐利宛若宝剑锋芒,又忠心耿耿,官家你就放心大胆的用他吧。
能让张浚自叹弗如,这小子肯定是有真本事的,倒想听听他还有什么惊人之言。
“朕听着呐,继续。”
李凤梧见赵昚脸色如常,心里松了口气,“微臣以为,金人虎狼之心贪得无厌,势必在近期起兵事,意图渡江南下侵扰我疆土,还望官家早作筹谋。”
赵昚沉默了下来。
宋金和谈崩了,金人妄图得到海泗唐邓四州,接下来是继续谈判还是兵锋相向,朝堂众臣看法不一,连自己也不知道金人的下一步行动。
李凤梧却看出金人意图渡江南下……
这小子的眼光真的靠谱么?
赵昚有些犹豫。
这可不是什么小事,若是金人渡江南下成功,整个大宋都将陷入危境。
本文网址:https://www.powenxue11.com/book/59678/1648828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powenxue11.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