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不同说词
推荐阅读:重生斗:庶女皇后、师妹的修炼方法它不科学、首席,你被捕了、抢手娇妻送上门、契婚:总裁的替身娇妻、废物五小姐之天才毒妃、逆宠狂妃、帝宠一品毒后、闪婚游戏、爱神降临(西幻np)、
这一份奏章,自然是有关专利局的具体想法和章程。还有太子的联名在内,是公开上奏的那种。一时之间,自然再次在京师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你们听说了没有,兴国公又打算搞出一个新的衙门了,户部所属的专利局!”
“这事一下就传开了,谁还能没听说的?不过这一次,我觉得国公有点想当然了!”
“确实,谁会把祖传技艺给公开的?俗话说得好,教好徒弟,饿死师父不是!”
“确实是这个道理,虽然能赚一时的快钱,但子孙怎么办?”
“……”
当然了,也有一部分人,了解到的消息更多一些,因此他们的看法就又不一样了。
“如果你能把祖传的好东西一直保持下去,不被人学去,你当然可以不去公开,不去申报这个专利局的专利,反正也没人强迫你!但是,如果你的好东西,很容易被别人模仿出来,那就最好去专利局申请专利。这样受到朝廷律法保护,你就不怕被别人学去了!”
“既然这样,倒是可以哦!申请了专利之后,再传给子孙后代,有官府保证,那真是太好了!”
“你想得太美了,这专利是看你专利的重要性,是有保护的时间限制。过了时间之后,别人就都可以用了。”
“这又是为何?既然这样,何必设置专利这么折腾?”
“这你又不懂了吧?据说太子和国公的奏章上说了,这是为了鼓励我们大明百姓去发明、发现新的好东西,能改善我们百姓生活,有利于我们大明的。但是,如果一直保护下去,那就成了独门生意,反而会阻拦我们百姓过上好日子,所以又要设立这专利的保护期限,而不是无限长。”
“呀,国公真是绞尽脑汁,一心想着帮我们过上好日子啊!”
“可不是!你们怕是不知道吧,这一次连同这专利局的奏章一起送来京师的,还有国公的另外两个聚宝盘,特意要作为专利局的示范。不过国公言明,只要我们大明百姓的,就都不要钱。”
“什么,又有两个聚宝盘,什么聚宝盘?”
“……”
在京师百姓议论纷纷之时,朝堂上,崇祯皇帝觉得消息已经传得差不多了,便在皇极殿,也就是俗称的金銮殿,特意为此开了一次大朝会。
在金銮殿的中间,罕见地摆了四个稀罕物件。按理来说,是绝对不可能出现在金銮殿内的。
在殿内的文武百官,大部分都没见过这四样东西;但是,有一部分出身贫穷的官员,却是认得其中两样是什么。不过另外两样,他们也能猜出来。
如果是结合当前的传闻,那么金銮殿内的文武百官便都知道,这应该就是兴国公所献的“聚宝盘”了。
没错,这四个物件里面的其中两件,就是崇祯皇帝按照奏章上所说,让宫里特意打造出来的纺纱机和纺织机。另外两件,就是宫里招来的普通纺纱机和纺织机。
此时,就见崇祯皇帝非常兴奋地对底下群臣说道:“你们且先看看,先生此次发明出来的这两样东西有多厉害!”
说完之后,四名随侍在旁上的宫女,便立刻上前,去操作机器起来。
宫内的文武百官,知道这是生钱的聚宝盘,而且听说国公还公开了这两样东西,因此,他们一个个都瞪大了眼睛看,就想着看清楚了,回头自家就能多个赚钱的来源了。
不用说了,这种最直观的比较,顿时让文武百官不由得都是大为惊讶。他们没想到,国公发明的这种新式纺纱机和纺织机,效率竟然如此之高!
看着他们震惊的脸色,崇祯皇帝心中得意,就好像是他发明的一般,对群臣说道:“看看,如何?先生发明出来的这两样东西,不错吧?”
这还用说!
自然地,文武百官纷纷称赞起来。
等他们说了一会之后,崇祯皇帝才笑着说道:“先生说了,这两样东西,最困难的是谁先想出来!之后呢,只要有手艺的人看到,便能仿照出来。因此,发明了这东西的人,很可能会藏在家里自己一个人用。如此一来,这发明出来的东西,就只惠及一家而已。”
顿了顿,他便继续说道:“但是,这东西再怎么防,都有传出去的可能。如此一来,发明这东西的人,就会说明好处都落不着了!”
说到这里,他扫视了下底下文武百官,脸色变得严肃起来,认真地说道:“因此先生提议,设立专利局。一则是由朝廷来保护第一个想出来的人,以此鼓励更多的人去动脑子,发明更多好的东西;二则能让发明的人把他们不利于保密的东西早点拿出来,惠及更多的百姓。”
说到这里,崇祯皇帝又感慨一声道:“为此,先生都专门发明出了这两样东西来做示范。又是对我大明百姓免费!”
说着,他指着底下一群人道:“你们说说,谁能有先生这本事,谁又有先生之风范?”
“哼!”崇祯皇帝紧接着重哼了一声道,“朕要再听到谁敢非议先生的,朕就让厂卫查谁,看看到底是否有资格来非议先生!”
一听这话,有人昂首挺胸,有人低头不语,显然各自立场不同。偌大的金銮殿内,顿时就安静了下来。
作为江南人的闵洪学,盯着那两个样子,眼睛放光了好久之后,感觉到大殿内安静下来之后,他才忽然回过神来,便问崇祯皇帝道:“陛下,刚才说这两样好东西对大明百姓免费,那意思是对外人不免费了?”
其他人一听,都没发现这个细节,便连忙抬头看向崇祯皇帝。
“当然!”崇祯皇帝听了,便笑着说道,“不但是这两样东西,还包括之前已经公开的水泥配方,都只对大明百姓免费而已。外人要想用,就得交……专利费。不过先生的这几样东西,专利费已经捐给了朝廷。”
听到这话,闵洪学顿时皱眉道:“外人如果真要用而不给……专利费的话,如之奈何?”
“呵呵!”崇祯皇帝听了,便笑着说道,“先生说过,只要大明的拳头够硬,就不怕他们不交专利费;而要是大明的拳头不够硬,他们都能来我大明抢!拳头够硬与否,便是关键!”
一听这话,所有人听得都有点傻眼。
不过仔细想来,这话虽然似乎有点粗俗,可是很有道理的样子。
看他们这样子,崇祯皇帝便接着说道:“有了这个专利局,相信大明所产的好东西必定能多起来。到时候大明境内有多了,还可以卖到外面去。不过这个时候,必须要朝廷能保护他们去外面做买卖,不会受到他人的抢夺。因此,朝廷自然要收专利费,还有买卖兴隆起来之后,商税也必定增加。如此循环之下,朝廷的税收收入必定大增。”
说到这里,他忽然有点感慨起来,实在是之前穷怕了,便带着感情说道:“如果朝廷税收多了,就能做更多的事情,相应的,我们大明老百姓的负担,便也能减轻一些。如果要是有可能,朕非常想要喊出,大明百姓免税三年,五年,甚至十年等等。你们说,是不是?”
崇祯皇帝的这个问话,一下便让文武百官没有第二种回答。于是,金銮殿内,全都是应声称“是”。
张明伟给崇祯皇帝设计的这种说词,是附和这个时代人的三观。毕竟你要来偷我东西,我不兴去讨回来?
反之,如果张明伟说,海外有不少好东西,我们要去抢,因为西夷已经在抢了,我们去晚了就抢不过别人。
真要这么说的话,肯定会有人反对。别人是强盗,难道你也跟着当强盗?
而如今,张明伟给出的角度,甚至是还到了为国为民的地步,朝廷有钱,大明百姓受益,谁敢对此有异议?
此时,看到底下人都是赞同的,崇祯皇帝便给他们说道:“之前朕强行要颁行《大明军人抚恤优待条例》,也是要使我们大明的拳头够硬才行,光凭嘴皮子,别人是不会理我们的。”
殿内的大部分人一听这话,都是为之一惊,原来皇上和兴国公竟然早就在谋划这些了?
他们正在想着,却听崇祯皇帝接着又道:“有关这专利局的事情,就由内阁和户部尚书牵头,在先生的这份奏章上,议个章程出来。年底之前,朕要颁行天下!”
专利局将会归户部管着,户部尚书当然最积极了。
………………
与此同时,这个事情的始作俑者张明伟,也已经带兵离开武昌府,领着已经完成换装的十万大军,分三路齐头并进,向西进发,追击流贼去了。
只要张献忠往西逃去,他就不急着追,慢慢地赶路便是。
不过事情往往并不会如意,就按照你所想的发展。
在张明伟领中路主力共五万人马刚过了汉阳时,之前早就出发,吊着张献忠所部的周遇吉,便派了急使赶回来禀告消息了。
“你们听说了没有,兴国公又打算搞出一个新的衙门了,户部所属的专利局!”
“这事一下就传开了,谁还能没听说的?不过这一次,我觉得国公有点想当然了!”
“确实,谁会把祖传技艺给公开的?俗话说得好,教好徒弟,饿死师父不是!”
“确实是这个道理,虽然能赚一时的快钱,但子孙怎么办?”
“……”
当然了,也有一部分人,了解到的消息更多一些,因此他们的看法就又不一样了。
“如果你能把祖传的好东西一直保持下去,不被人学去,你当然可以不去公开,不去申报这个专利局的专利,反正也没人强迫你!但是,如果你的好东西,很容易被别人模仿出来,那就最好去专利局申请专利。这样受到朝廷律法保护,你就不怕被别人学去了!”
“既然这样,倒是可以哦!申请了专利之后,再传给子孙后代,有官府保证,那真是太好了!”
“你想得太美了,这专利是看你专利的重要性,是有保护的时间限制。过了时间之后,别人就都可以用了。”
“这又是为何?既然这样,何必设置专利这么折腾?”
“这你又不懂了吧?据说太子和国公的奏章上说了,这是为了鼓励我们大明百姓去发明、发现新的好东西,能改善我们百姓生活,有利于我们大明的。但是,如果一直保护下去,那就成了独门生意,反而会阻拦我们百姓过上好日子,所以又要设立这专利的保护期限,而不是无限长。”
“呀,国公真是绞尽脑汁,一心想着帮我们过上好日子啊!”
“可不是!你们怕是不知道吧,这一次连同这专利局的奏章一起送来京师的,还有国公的另外两个聚宝盘,特意要作为专利局的示范。不过国公言明,只要我们大明百姓的,就都不要钱。”
“什么,又有两个聚宝盘,什么聚宝盘?”
“……”
在京师百姓议论纷纷之时,朝堂上,崇祯皇帝觉得消息已经传得差不多了,便在皇极殿,也就是俗称的金銮殿,特意为此开了一次大朝会。
在金銮殿的中间,罕见地摆了四个稀罕物件。按理来说,是绝对不可能出现在金銮殿内的。
在殿内的文武百官,大部分都没见过这四样东西;但是,有一部分出身贫穷的官员,却是认得其中两样是什么。不过另外两样,他们也能猜出来。
如果是结合当前的传闻,那么金銮殿内的文武百官便都知道,这应该就是兴国公所献的“聚宝盘”了。
没错,这四个物件里面的其中两件,就是崇祯皇帝按照奏章上所说,让宫里特意打造出来的纺纱机和纺织机。另外两件,就是宫里招来的普通纺纱机和纺织机。
此时,就见崇祯皇帝非常兴奋地对底下群臣说道:“你们且先看看,先生此次发明出来的这两样东西有多厉害!”
说完之后,四名随侍在旁上的宫女,便立刻上前,去操作机器起来。
宫内的文武百官,知道这是生钱的聚宝盘,而且听说国公还公开了这两样东西,因此,他们一个个都瞪大了眼睛看,就想着看清楚了,回头自家就能多个赚钱的来源了。
不用说了,这种最直观的比较,顿时让文武百官不由得都是大为惊讶。他们没想到,国公发明的这种新式纺纱机和纺织机,效率竟然如此之高!
看着他们震惊的脸色,崇祯皇帝心中得意,就好像是他发明的一般,对群臣说道:“看看,如何?先生发明出来的这两样东西,不错吧?”
这还用说!
自然地,文武百官纷纷称赞起来。
等他们说了一会之后,崇祯皇帝才笑着说道:“先生说了,这两样东西,最困难的是谁先想出来!之后呢,只要有手艺的人看到,便能仿照出来。因此,发明了这东西的人,很可能会藏在家里自己一个人用。如此一来,这发明出来的东西,就只惠及一家而已。”
顿了顿,他便继续说道:“但是,这东西再怎么防,都有传出去的可能。如此一来,发明这东西的人,就会说明好处都落不着了!”
说到这里,他扫视了下底下文武百官,脸色变得严肃起来,认真地说道:“因此先生提议,设立专利局。一则是由朝廷来保护第一个想出来的人,以此鼓励更多的人去动脑子,发明更多好的东西;二则能让发明的人把他们不利于保密的东西早点拿出来,惠及更多的百姓。”
说到这里,崇祯皇帝又感慨一声道:“为此,先生都专门发明出了这两样东西来做示范。又是对我大明百姓免费!”
说着,他指着底下一群人道:“你们说说,谁能有先生这本事,谁又有先生之风范?”
“哼!”崇祯皇帝紧接着重哼了一声道,“朕要再听到谁敢非议先生的,朕就让厂卫查谁,看看到底是否有资格来非议先生!”
一听这话,有人昂首挺胸,有人低头不语,显然各自立场不同。偌大的金銮殿内,顿时就安静了下来。
作为江南人的闵洪学,盯着那两个样子,眼睛放光了好久之后,感觉到大殿内安静下来之后,他才忽然回过神来,便问崇祯皇帝道:“陛下,刚才说这两样好东西对大明百姓免费,那意思是对外人不免费了?”
其他人一听,都没发现这个细节,便连忙抬头看向崇祯皇帝。
“当然!”崇祯皇帝听了,便笑着说道,“不但是这两样东西,还包括之前已经公开的水泥配方,都只对大明百姓免费而已。外人要想用,就得交……专利费。不过先生的这几样东西,专利费已经捐给了朝廷。”
听到这话,闵洪学顿时皱眉道:“外人如果真要用而不给……专利费的话,如之奈何?”
“呵呵!”崇祯皇帝听了,便笑着说道,“先生说过,只要大明的拳头够硬,就不怕他们不交专利费;而要是大明的拳头不够硬,他们都能来我大明抢!拳头够硬与否,便是关键!”
一听这话,所有人听得都有点傻眼。
不过仔细想来,这话虽然似乎有点粗俗,可是很有道理的样子。
看他们这样子,崇祯皇帝便接着说道:“有了这个专利局,相信大明所产的好东西必定能多起来。到时候大明境内有多了,还可以卖到外面去。不过这个时候,必须要朝廷能保护他们去外面做买卖,不会受到他人的抢夺。因此,朝廷自然要收专利费,还有买卖兴隆起来之后,商税也必定增加。如此循环之下,朝廷的税收收入必定大增。”
说到这里,他忽然有点感慨起来,实在是之前穷怕了,便带着感情说道:“如果朝廷税收多了,就能做更多的事情,相应的,我们大明老百姓的负担,便也能减轻一些。如果要是有可能,朕非常想要喊出,大明百姓免税三年,五年,甚至十年等等。你们说,是不是?”
崇祯皇帝的这个问话,一下便让文武百官没有第二种回答。于是,金銮殿内,全都是应声称“是”。
张明伟给崇祯皇帝设计的这种说词,是附和这个时代人的三观。毕竟你要来偷我东西,我不兴去讨回来?
反之,如果张明伟说,海外有不少好东西,我们要去抢,因为西夷已经在抢了,我们去晚了就抢不过别人。
真要这么说的话,肯定会有人反对。别人是强盗,难道你也跟着当强盗?
而如今,张明伟给出的角度,甚至是还到了为国为民的地步,朝廷有钱,大明百姓受益,谁敢对此有异议?
此时,看到底下人都是赞同的,崇祯皇帝便给他们说道:“之前朕强行要颁行《大明军人抚恤优待条例》,也是要使我们大明的拳头够硬才行,光凭嘴皮子,别人是不会理我们的。”
殿内的大部分人一听这话,都是为之一惊,原来皇上和兴国公竟然早就在谋划这些了?
他们正在想着,却听崇祯皇帝接着又道:“有关这专利局的事情,就由内阁和户部尚书牵头,在先生的这份奏章上,议个章程出来。年底之前,朕要颁行天下!”
专利局将会归户部管着,户部尚书当然最积极了。
………………
与此同时,这个事情的始作俑者张明伟,也已经带兵离开武昌府,领着已经完成换装的十万大军,分三路齐头并进,向西进发,追击流贼去了。
只要张献忠往西逃去,他就不急着追,慢慢地赶路便是。
不过事情往往并不会如意,就按照你所想的发展。
在张明伟领中路主力共五万人马刚过了汉阳时,之前早就出发,吊着张献忠所部的周遇吉,便派了急使赶回来禀告消息了。
本文网址:https://www.powenxue11.com/book/57848/1553196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powenxue11.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