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2章 得失谈
推荐阅读:重生斗:庶女皇后、师妹的修炼方法它不科学、首席,你被捕了、抢手娇妻送上门、契婚:总裁的替身娇妻、废物五小姐之天才毒妃、逆宠狂妃、帝宠一品毒后、闪婚游戏、爱神降临(西幻np)、
朝廷对北辽轻敌了吗?没有,从来就没有敢轻视过北辽。
太宗时,国朝大军曾兵临析津府,最后不也功败垂成了吗?这一次仅仅是抵达易州、永清、武清等地······
也正是因为朝廷的谨慎,才没有经历过大战就撤军了。
苏辙的分析和推演,仿佛是证明了朝廷这次撤军是正确的。诸位阁老看着沙盘,也都认同了苏辙的推演······
奏报到了赵曦案头,赵曦只是随意的看了看······
“说说吧,你怎样看待这次出兵北上,又如何看内阁议定的撤军,以及苏阁老的推演和分析?”
赵曦并没有束之高阁,而是单独留下了太子。
“虽然苏阁老的分析和推演在理,孩儿还是有疑惑的。毕竟,北辽内乱时事实,派不出精兵也是事实。至于苏阁老所言,北辽会在国朝大军深入北辽境地后,会出现分割攻击的可能,孩儿也认同。”
“只不过,这需要建立在北辽内乱得以平息的基础上。若我方深入,而北辽内乱不能平息,耶律乙辛同时借助国朝进军的时机。孩儿以为,这次出兵建功的可能也不是没有。”
还不错。太子有这样的想法,赵曦还是满意的。
“很好。要懂得独立思考,不要人云也云。内阁有内阁的立场,这次出兵是内阁一致议定的,并且是内阁说服朕方得以出兵的。”
“这样的基础,就造成了内阁诸位存在一定的担忧······非君臣一致的出兵,内阁不敢去承担败北的结果,也就有患得患失的心思。前方将士也会如此。这是其一。”
“其二,这次出兵的整件事,都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国朝想要取胜,在一定程度上,是希望耶律乙辛不在乎北辽朝廷死;而北辽朝廷,这样放任大军师深入,同样是希望能在短期内完成平乱。”
“还有一点,内阁之所以认同苏辙的分析和推演,也有一定程度的推卸责任。毕竟这一次算是没有任何建功的出兵······”
赵曦停顿了一下,给儿子思考的时间。
一直以来,赵曦是让太子把精力放在内阁的。这不仅仅是促进关系融洽的问题,更是想让太子能全面的接触朝政。
至于开封府尹的角色······权知开封府的职衔,朝廷一直没有取缔了,太子领开封府,也算是挂名,并不需要直接处理开封府的政务。
太子有过地方治政的经历,没必要再经历那些琐事。
也正是这样,赵曦担心太子受内阁的影响过深,从而在思考问题时,习惯于内阁的立场。
从这件事上,太子还算不错,虽然考虑不全面,还不能完全想明白,最起码他还是清楚自己的身份,还是有自己的立场的。
“你看看皇城司的奏报吧······”
赵曦将皇城司从北辽那边传来的信息奏报,递给了儿子。
这场兴师动众的出兵,该怎样评价呢?赵曦也说不好。
国朝出兵初期,在北辽的内乱战场,首先降下战争烈度的居然是耶律乙辛。
这老小子,或许真以为自己最终能拿下北辽的帝位吧,到这时候还舍不得燕云,还想着自己最后能得到一个完整的北辽。
到后来,北辽朝廷并没有抽调精锐骑兵后,耶律乙辛又提高了攻击的烈度······
都在演戏,谁也不明白谁的真实意图,只能是猜测。
再往后,当北辽朝廷放任国朝大军北上时,耶律乙辛又一次降低了烈度。
皇城司没有关于北辽朝廷是否与耶律乙辛有谈判的奏报,想来也是没法探知到这样的消息。
赵曦也不敢随意的猜测。
在赵曦看来,北辽一致对外也不是不可能。也就是说,苏辙的分析还是有可能发生的。
毕竟,吃掉国朝三五万大军,火器的战利品,不管是北辽朝廷还是耶律乙辛,都是有相当诱惑力的。
再反过来想,北辽故作玄虚也不是不可能。内战如火如荼,北辽朝廷跟耶律乙辛,谁也不舍得将精锐调离,也就默认了这种放任大宋队伍入境的情况。
战场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战略和战术也可以随时调整。
同样,兵者,诡道也。虚虚假假、真真实实,虚假和真实之间,各方的想法,又如何能确定?
“爹爹,这次若不撤军,大军有可能建功?”
太子对照着朝廷和皇城司的奏报,越发糊涂了。
“说不定。在所谓的势均力敌的情况下,或者说没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像这样的战事,任何情况都有可能发生。”
“北辽朝廷和耶律乙辛相互猜忌,有可能这次出征真的兵至析津府。同样,北辽朝廷和也与一心达成一致对外的意见也有可能,毕竟,一个没有了燕云农耕之地的北辽,并不是耶律乙辛想要的。”
“同样,也存在耶律乙辛完全背叛他的族群,联络国朝军伍的可能······”
没有发生的事,谁又能捉的准?
“但是,你要记住,出征取胜,不能寄希望于他人。北辽内耗也罢,还是耶律乙辛丧心病狂也好,那终归不属于自己能掌控的。”
“在绝对实力面前,任何阴谋阳谋都是白瞎。内阁出兵的缘由,便是有北辽意外的幻想,撤军也就不意外了。有些事没有来回,也不能设想。”
“如果不是想法太大,朕倒是以为这次出兵可以集中二十万兵力于一地······易州、永清、武清等都可以,只要集中兵力拿下一城,并将其与国朝州城连接起来,建立稳固的防线,也算是建功。”
太子有些消化不了老爹的话。既然老爹能有把握建功,为何却让这一次出兵无功而返呢?至于说内阁和老爹,太子相信,只要是老爹决断了,内阁绝不会有任何异议······老爹是有这样的威望的。
“朕不觉得朝堂成为一言堂是一件好事。同样,这样的一次无功而返的出征,或许会给北辽造成另外一个印象,或许对真正的大战有好处。”
太宗时,国朝大军曾兵临析津府,最后不也功败垂成了吗?这一次仅仅是抵达易州、永清、武清等地······
也正是因为朝廷的谨慎,才没有经历过大战就撤军了。
苏辙的分析和推演,仿佛是证明了朝廷这次撤军是正确的。诸位阁老看着沙盘,也都认同了苏辙的推演······
奏报到了赵曦案头,赵曦只是随意的看了看······
“说说吧,你怎样看待这次出兵北上,又如何看内阁议定的撤军,以及苏阁老的推演和分析?”
赵曦并没有束之高阁,而是单独留下了太子。
“虽然苏阁老的分析和推演在理,孩儿还是有疑惑的。毕竟,北辽内乱时事实,派不出精兵也是事实。至于苏阁老所言,北辽会在国朝大军深入北辽境地后,会出现分割攻击的可能,孩儿也认同。”
“只不过,这需要建立在北辽内乱得以平息的基础上。若我方深入,而北辽内乱不能平息,耶律乙辛同时借助国朝进军的时机。孩儿以为,这次出兵建功的可能也不是没有。”
还不错。太子有这样的想法,赵曦还是满意的。
“很好。要懂得独立思考,不要人云也云。内阁有内阁的立场,这次出兵是内阁一致议定的,并且是内阁说服朕方得以出兵的。”
“这样的基础,就造成了内阁诸位存在一定的担忧······非君臣一致的出兵,内阁不敢去承担败北的结果,也就有患得患失的心思。前方将士也会如此。这是其一。”
“其二,这次出兵的整件事,都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国朝想要取胜,在一定程度上,是希望耶律乙辛不在乎北辽朝廷死;而北辽朝廷,这样放任大军师深入,同样是希望能在短期内完成平乱。”
“还有一点,内阁之所以认同苏辙的分析和推演,也有一定程度的推卸责任。毕竟这一次算是没有任何建功的出兵······”
赵曦停顿了一下,给儿子思考的时间。
一直以来,赵曦是让太子把精力放在内阁的。这不仅仅是促进关系融洽的问题,更是想让太子能全面的接触朝政。
至于开封府尹的角色······权知开封府的职衔,朝廷一直没有取缔了,太子领开封府,也算是挂名,并不需要直接处理开封府的政务。
太子有过地方治政的经历,没必要再经历那些琐事。
也正是这样,赵曦担心太子受内阁的影响过深,从而在思考问题时,习惯于内阁的立场。
从这件事上,太子还算不错,虽然考虑不全面,还不能完全想明白,最起码他还是清楚自己的身份,还是有自己的立场的。
“你看看皇城司的奏报吧······”
赵曦将皇城司从北辽那边传来的信息奏报,递给了儿子。
这场兴师动众的出兵,该怎样评价呢?赵曦也说不好。
国朝出兵初期,在北辽的内乱战场,首先降下战争烈度的居然是耶律乙辛。
这老小子,或许真以为自己最终能拿下北辽的帝位吧,到这时候还舍不得燕云,还想着自己最后能得到一个完整的北辽。
到后来,北辽朝廷并没有抽调精锐骑兵后,耶律乙辛又提高了攻击的烈度······
都在演戏,谁也不明白谁的真实意图,只能是猜测。
再往后,当北辽朝廷放任国朝大军北上时,耶律乙辛又一次降低了烈度。
皇城司没有关于北辽朝廷是否与耶律乙辛有谈判的奏报,想来也是没法探知到这样的消息。
赵曦也不敢随意的猜测。
在赵曦看来,北辽一致对外也不是不可能。也就是说,苏辙的分析还是有可能发生的。
毕竟,吃掉国朝三五万大军,火器的战利品,不管是北辽朝廷还是耶律乙辛,都是有相当诱惑力的。
再反过来想,北辽故作玄虚也不是不可能。内战如火如荼,北辽朝廷跟耶律乙辛,谁也不舍得将精锐调离,也就默认了这种放任大宋队伍入境的情况。
战场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战略和战术也可以随时调整。
同样,兵者,诡道也。虚虚假假、真真实实,虚假和真实之间,各方的想法,又如何能确定?
“爹爹,这次若不撤军,大军有可能建功?”
太子对照着朝廷和皇城司的奏报,越发糊涂了。
“说不定。在所谓的势均力敌的情况下,或者说没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像这样的战事,任何情况都有可能发生。”
“北辽朝廷和耶律乙辛相互猜忌,有可能这次出征真的兵至析津府。同样,北辽朝廷和也与一心达成一致对外的意见也有可能,毕竟,一个没有了燕云农耕之地的北辽,并不是耶律乙辛想要的。”
“同样,也存在耶律乙辛完全背叛他的族群,联络国朝军伍的可能······”
没有发生的事,谁又能捉的准?
“但是,你要记住,出征取胜,不能寄希望于他人。北辽内耗也罢,还是耶律乙辛丧心病狂也好,那终归不属于自己能掌控的。”
“在绝对实力面前,任何阴谋阳谋都是白瞎。内阁出兵的缘由,便是有北辽意外的幻想,撤军也就不意外了。有些事没有来回,也不能设想。”
“如果不是想法太大,朕倒是以为这次出兵可以集中二十万兵力于一地······易州、永清、武清等都可以,只要集中兵力拿下一城,并将其与国朝州城连接起来,建立稳固的防线,也算是建功。”
太子有些消化不了老爹的话。既然老爹能有把握建功,为何却让这一次出兵无功而返呢?至于说内阁和老爹,太子相信,只要是老爹决断了,内阁绝不会有任何异议······老爹是有这样的威望的。
“朕不觉得朝堂成为一言堂是一件好事。同样,这样的一次无功而返的出征,或许会给北辽造成另外一个印象,或许对真正的大战有好处。”
本文网址:https://www.powenxue11.com/book/57547/1541751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powenxue11.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