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文学 > 综合其它 > 我成了仁宗之子 > 第689章 官家的推断

第689章 官家的推断

推荐阅读:来,打一架[ABO]高冷神兽对我心怀不轨踹了总裁后,被迫娇养了反派大佬天灾求生:空间囤货躺赢日常被读心后,真千金成了娱乐圈团宠团宠年代:锦鲤崽崽三岁半重生斗:庶女皇后师妹的修炼方法它不科学首席,你被捕了抢手娇妻送上门

    董毡是真见识了,鬼章也同样。
    首先见识的是工坊城的戒备,接下来见识的是让他们滋生无力感的火器。心底里可能还有得一点点乱七八糟的想法,因为工坊城的见识,彻底打消了。
    宋国攻打邈川城,他俩都没有亲临前线,所有对于火器的了解,都来源于道听途说。因为,传言宋国一旦使用火器,火器之下绝无生还······王韶在河湟,对于使用武力的部落,一律都是全歼的。
    这一次工坊城的见识,终于让他们死心了。还想什么呢?这都是借天威的凶器!
    赵曦乃至整个内阁,已经忘记了董毡这回事,这时候需要考虑已经进入青塘以西那部分队伍的过冬事宜。
    “时间上还能走一趟商队,应该不会引起西夏和黄头回纥的注意。这一趟,所有的驮马、骆驼,全数带上工坊城新出的棉衣棉被,带上尽可能多的石炭。”
    “另外,让太自馆准备足量的治冻疮的药……富相,可以尝试着从太医馆找些忠诚度较高的医馆,直接派遣到前方……”
    赵曦纯粹就是在安排,这时候不能客气,他需要把所能想到的全部想到,尽可能的让在前方过冬的军卒们出现非战斗减员。
    对于朝堂而言,对寒冷的了解,因为国朝疆域的原因,仅限于河北和河东的冷,根本无法知晓真正寒冬的感觉。
    所以,赵曦必须尽可能的想周全了。
    “官家,十二个据点,探路者队伍将收缴的战利品全数留在了各据点上。臣以为过一个冬天应该没问题。”
    王安石觉得官家真的有点小题大做了。
    都是军卒,还是受讲武堂训练的军卒,他可是听说官家那一套训练方法很残酷的。不至于连一个冬天都熬不过来。
    若真是这样,那一旦对战西夏了该怎样?一旦对西夏作战时战事不利,又该怎样?
    王安石南方人,不会想到,取暖会成为人生存的第一需要。
    更不会想到,赵曦之所以前期在没有讲明那条通道寒冬具体情况下,仍然让王韶派兵进入,他并不是担心探路者队伍不能应付,而是用先进入这条通道的军卒,来体验那一路冬季怎么过,为将来运兵,乃至最终控制这条通道做准备。
    在赵曦心里,第一个冬季在那条通道上过的军卒,在功劳上并不比探路者差。
    “物资朝廷不需要考虑,这一次运送也不再携带生活物资。但是,保暖和取暖的物品,必须尽最大限度的供给!”
    赵曦再一次强调了保暖和取暖。
    “官家,那条通道上冬季会有多冷?”
    富弼大概看明白了,官家一直在强调取暖保暖。
    富弼出使过北辽,也曾闲聊过北辽如何过冬的事。无非是袍子热炕,这条通道并不特别北向,大概与河北一带相当,又能有多冷?
    “是你们想象不到的冷!”
    这时代,即便是北辽也没有真正占领了辽东。前朝虽然也有些记载,也是靠近鸭绿江一带,还不是冷到极致的那种。
    “滴水成冰?”
    这已经是内阁各位想象的最冷的天气了。
    “不,应该可能是滴热水即成冰!”
    赵曦也不确定。但是他记得后世有玩撒热水变冰花的游戏。想来在海拔三千米的青藏高原,应该也有这种可能。
    他记得,他去青海时,大白天穿半袖,到晚上是保暖衣加冲锋衣…~
    不管信不信吧,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内阁大臣没必要跟官家较这个劲,随了就是了。
    “另外,告诉王韶,让他责令前方的军卒,务必要做好记录……”
    赵曦说到这,突然想起来,这时候根本没有温度的概念,也没法记录温度。
    算了,就这么一说,具体怎样记录,随他们吧。
    ……
    临近夏末时,走这条通道行商的,是准备穿过这条通道,在那里的冬季来临之前,抵达巴格达的。
    以往也有,本来这条通道上的商贾也不算多。
    这时候,王韶已经西移了自己的营帐,将河湟直接交给了苏辙。
    王韶一直是个讲规矩的人。
    从朝廷接受皇命开始,他就应该是这支偏师的大帅了。之所以留在河湟,是为了辅助苏辙和章惇顺利接管。
    从青塘董毡内附后,河湟一带已经不再有任何可能的意外了。关键是,他看得出,苏辙在处理政务上,比他强。
    随同王韶西移营帐的,还有章惇。
    朝廷的用意很清楚,章惇也是个有自知的人。那怕是做王韶的副手,也没必要继续在河湟待着。
    在河湟,每当遇到一些繁琐事务时,章惇老有把吐蕃人杀一批的念头……还是作战吧,自己适合。
    既然青塘已经被国朝掌控了,在西行的商队上,自己就好掩盖,很容易瞒过西夏。
    几次,连续几次,探路者的这几位,都要求继续带队西行…~
    让他们留在河湟,这可是皇命。
    ……
    入冬后河湟督府带来的奏报,终于让诸位内阁信服了。
    河湟督府这边,在入冬后,也曾尝试过再派人西行…~
    结果是,别说再往西行,就一场大雪,连河州跟青塘都没法联系了……
    “苏辙奏报,青塘以西全部被大雪覆盖,根本就没有路线和方向,放眼往全是雪,走不了多远就会导致雪盲。”
    “即便是用吐蕃人的方法,用皮子遮了眼,也根本不知道该往那边去!白皑皑的,都是雪,四向都一个样…~”
    “听牧民们讲,这一场大雪,一直到开春都未必能融化了……”
    “青塘一带,牧民都围绕着青塘城集中。这样的白毛雪,那些游牧的小家族,不仅仅会冻死牲口,恐怕冻死的人都有……”
    “唉,以苏辙的这些奏报,官家再一次判断对了。若没有官家配备的那些物品,西进的军卒,十能存七就不错了。”
    “官家又是如何知晓的?”
    “其实,这不能推断。按照官家的那条理论,就是用已知条件来推断未知。官家摘录的所有记载,以此来判断那条通道的寒冬,从而有备无患。”
    内阁大臣们在讨论苏辙的奏报,从而也就想起了当初官家所做的准备。
    要说赵曦这是推断…~高看了。其实赵曦纯粹是评多出来那千年的见识在做准备。

本文网址:https://www.powenxue11.com/book/57547/1541730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powenxue11.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