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秋收
推荐阅读:臭小子我是你的妈咪、总裁的别致盛宠、总裁的糊涂小妻子、被休三年后,渣夫携子求原谅、快穿:从甄嬛传开始嘎嘎乱杀!、人在东京,法内狂徒、双面女王:勿惹7号殿、腹黑女王闯进蓝夜学院、宫主大人要翻身、帮主,求膜拜!、
要说到这个没水没电,没游乐设备,没娱乐活动的古代,处处都难熬。
但是最难熬的还是过冬天。
取暖设备不行,到冬天冻死人的情况比比皆是。
她虽然没能在这个年代过过冬天,但以前下乡时,她可是在乡里卫生所呆了一个寒冬呢!
那时候每天开着小太阳,夜里睡觉开着电褥子她都承受不了那股刺骨的寒,更别提现代房屋保暖不行,又是原滋原味寒冬的古代了!
眼下见那师傅来了,她喜的跟什么似得,三两下就去接人了。
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确实是不容小觑。
以前她以为地龙其实跟火炕差不多,但人家背着手在院子里走了两圈,拿出图纸给她比划着大概流程,她这才知道自己先前是孤陋寡闻。
要做地龙,过程复杂程度超出她预料。
首先你得准备主烟道盖板,室内地面砖也有讲究,还要建支烟道,主烟道,支墩,垫砖,支烟道,排烟道,还要准备铁板,条石,操作坑等等等等……
那师傅摆出繁琐的烟道图,给姚蝉看了一眼就收了起来。
“小娘子,咱们有话说到前头,安上地龙呢,冬日是要暖和不少,但是呢,这钱财下来可不是小数目,我粗略估摸了下,一户要八两银子……”
“八两?”
姚蝉倒抽一口冷气。
这起个院子差不多才十几两,这弄个地龙就这么贵啊?
那师傅似乎早就想到她会有这幅表情,笑着收拾着自己的工具箱,“实话跟您说,这价格也是看在您是在村子里,家里不多富裕,要是换成在镇子上,给大户人家安,可绝对不止是这个价儿了……”
他现在也是趁冬日还没来临前,有空隙给她安的,毕竟谁也跟钱没仇不是?要放在往常他跟徒弟们最忙的时候,这点小活压根都不放在眼里的。
镇上统共就两家安地龙的。
这手艺还都是祖上传下来的,平常人谁会安啊。
这竞争少,所以收钱就多。
况且,这门手艺都不能往外传,来干活的除了他们父子三,闲杂人等根本不可能见的着,虽说是为了保密,但工程量大啊。
姚蝉这边在天人交战。
安,还是不安……
这种情绪互相打斗了许久,她还是叹了口气。
“安吧……”
挣钱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日子过的更舒坦些?
一家八两,三户就是二十四两,这价格,她得好好顺口气才行。
那师傅见她利索也乐了,知道她心疼钱,心头暗笑了一会,又正色朝她道,“小娘子放心,八两银子,换你下半辈子舒舒服服的,这生意值当!”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还能再说啥呢。
钱是王八蛋,花了咱再赚呗。
夏天的燥热,好像再一夜秋雨间,彻底消散。
天地间,除去正午炎热时候,隐约能听见几声蝉鸣外,再也追踪不到夏天的任何迹象。
羊肠小道上,沉甸甸的谷穗压弯了腰,微风吹过时,谷田里哗啦啦传来轻响,就算她对农事不擅长,如今看见这丰收的景象,也是万般喜悦。
先前房子速度建造的挺快。
但随着秋收之味儿愈浓,盖房的速度也缓了下来。
粮食成熟,大家都去抢收去了,她这给开的工钱虽多点,但无论如何都比不过地里的活重要。
姚蝉也不催促大家,知道叔公那儿要割谷子的时候,还跃跃欲试,想要帮忙。
这天天还没亮,院里就传来了套牲口的声音,她打着呵欠出来,就见二叔正从草料房往外搬东西呢,镰刀、扫帚、耙子还有扁担……
别看现在生产力低下,可这人情味是她以前生活的年代所没有的。
谁家农活都不是一家干的,有人开镰早,有人开镰晚,亲戚朋友干啥都是你帮我家干了,我去帮你家干,热热闹闹就把事给干完了。
姚家虽然今年没有粮食收,但因为姚蝉的关系,兄弟俩还是要去给叔公家帮忙。
“那你等等我,我跟你们一道去……”
邬易不在家,她要是也不出面的话,不好看。
姚青河点点头,“那你快点。”
她这收拾好,喊醒了龙凤胎,捎带了点干粮,坐在套好的驴车上,慢慢悠悠的往北边地头走。
秋天的早上,空气中带着几分干冷的气息,但走在路上,周围满是沉甸甸的谷穗,碰到的又都是面上带着收获喜悦的村民,被这种情绪感染,姚蝉自己也有种难以言喻的喜悦。
驴车路过他们买下的田地。
跟周遭庄稼成熟的模样不同,荒芜的田地上满是青黄遍布的杂丛。
二叔赶车的速度慢了下来。
谁能想到,开春还是一无所有的他们,短短一年时间不到,就拥有了这么多?
“二叔,这会你很高兴吧?”
连驴车都不走了,这心里是多美啊。
姚青河尴尬的移回视线,也不回答他的话,甩甩鞭子往前走。
“等这段时间咱们忙完了,找个田里的好把式,把这地里的草处理了,看看再下点啥肥料养一冬天的地,等明年这时候,咱们也能忙秋收了……”
人之所以能乐观的活,还不是因为心中有期盼会寄托于美好的明天吗?
“姐姐,这地都是咱家的?”
姚月秋扎着俩小啾啾,瞠目结舌的看着眼前好大好大,看不到头的田地,发出痴汉般的感慨。
姚蝉摸摸她脑袋,“是啊,都是咱家的!”
她掰着手指头,“那咱家有四亩,还是七亩,还是九亩地啊………”
最近姚蝉在教俩孩子学数数,她伸出纤细的指头,苦恼的数算着自家现在的财产。
天真活泼的话语,逗的几个大人喜笑颜开。
伴随着童言童语,驴车终于到了地头。
跳下车,嫂子家的桃花蹦跶着过来,牵着龙凤胎去玩了,姚蝉跳下去,看着弯腰在地头的好些人,他们都是好手,弯腰在金黄的谷田里,挥舞着镰刀,快速的收割着。
开镰第一天,地里的活并不繁琐。
先把谷子收割了,然后连谷带杆一道搬回到晒谷厂里,把谷穗切下来,然后就是晒谷穗,然后再将谷穗分离,扬过几遍后,晒干水分后,再收到圈里。
这边割着,那边就得裹好,再用车拉到谷厂那边。
但是最难熬的还是过冬天。
取暖设备不行,到冬天冻死人的情况比比皆是。
她虽然没能在这个年代过过冬天,但以前下乡时,她可是在乡里卫生所呆了一个寒冬呢!
那时候每天开着小太阳,夜里睡觉开着电褥子她都承受不了那股刺骨的寒,更别提现代房屋保暖不行,又是原滋原味寒冬的古代了!
眼下见那师傅来了,她喜的跟什么似得,三两下就去接人了。
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确实是不容小觑。
以前她以为地龙其实跟火炕差不多,但人家背着手在院子里走了两圈,拿出图纸给她比划着大概流程,她这才知道自己先前是孤陋寡闻。
要做地龙,过程复杂程度超出她预料。
首先你得准备主烟道盖板,室内地面砖也有讲究,还要建支烟道,主烟道,支墩,垫砖,支烟道,排烟道,还要准备铁板,条石,操作坑等等等等……
那师傅摆出繁琐的烟道图,给姚蝉看了一眼就收了起来。
“小娘子,咱们有话说到前头,安上地龙呢,冬日是要暖和不少,但是呢,这钱财下来可不是小数目,我粗略估摸了下,一户要八两银子……”
“八两?”
姚蝉倒抽一口冷气。
这起个院子差不多才十几两,这弄个地龙就这么贵啊?
那师傅似乎早就想到她会有这幅表情,笑着收拾着自己的工具箱,“实话跟您说,这价格也是看在您是在村子里,家里不多富裕,要是换成在镇子上,给大户人家安,可绝对不止是这个价儿了……”
他现在也是趁冬日还没来临前,有空隙给她安的,毕竟谁也跟钱没仇不是?要放在往常他跟徒弟们最忙的时候,这点小活压根都不放在眼里的。
镇上统共就两家安地龙的。
这手艺还都是祖上传下来的,平常人谁会安啊。
这竞争少,所以收钱就多。
况且,这门手艺都不能往外传,来干活的除了他们父子三,闲杂人等根本不可能见的着,虽说是为了保密,但工程量大啊。
姚蝉这边在天人交战。
安,还是不安……
这种情绪互相打斗了许久,她还是叹了口气。
“安吧……”
挣钱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日子过的更舒坦些?
一家八两,三户就是二十四两,这价格,她得好好顺口气才行。
那师傅见她利索也乐了,知道她心疼钱,心头暗笑了一会,又正色朝她道,“小娘子放心,八两银子,换你下半辈子舒舒服服的,这生意值当!”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还能再说啥呢。
钱是王八蛋,花了咱再赚呗。
夏天的燥热,好像再一夜秋雨间,彻底消散。
天地间,除去正午炎热时候,隐约能听见几声蝉鸣外,再也追踪不到夏天的任何迹象。
羊肠小道上,沉甸甸的谷穗压弯了腰,微风吹过时,谷田里哗啦啦传来轻响,就算她对农事不擅长,如今看见这丰收的景象,也是万般喜悦。
先前房子速度建造的挺快。
但随着秋收之味儿愈浓,盖房的速度也缓了下来。
粮食成熟,大家都去抢收去了,她这给开的工钱虽多点,但无论如何都比不过地里的活重要。
姚蝉也不催促大家,知道叔公那儿要割谷子的时候,还跃跃欲试,想要帮忙。
这天天还没亮,院里就传来了套牲口的声音,她打着呵欠出来,就见二叔正从草料房往外搬东西呢,镰刀、扫帚、耙子还有扁担……
别看现在生产力低下,可这人情味是她以前生活的年代所没有的。
谁家农活都不是一家干的,有人开镰早,有人开镰晚,亲戚朋友干啥都是你帮我家干了,我去帮你家干,热热闹闹就把事给干完了。
姚家虽然今年没有粮食收,但因为姚蝉的关系,兄弟俩还是要去给叔公家帮忙。
“那你等等我,我跟你们一道去……”
邬易不在家,她要是也不出面的话,不好看。
姚青河点点头,“那你快点。”
她这收拾好,喊醒了龙凤胎,捎带了点干粮,坐在套好的驴车上,慢慢悠悠的往北边地头走。
秋天的早上,空气中带着几分干冷的气息,但走在路上,周围满是沉甸甸的谷穗,碰到的又都是面上带着收获喜悦的村民,被这种情绪感染,姚蝉自己也有种难以言喻的喜悦。
驴车路过他们买下的田地。
跟周遭庄稼成熟的模样不同,荒芜的田地上满是青黄遍布的杂丛。
二叔赶车的速度慢了下来。
谁能想到,开春还是一无所有的他们,短短一年时间不到,就拥有了这么多?
“二叔,这会你很高兴吧?”
连驴车都不走了,这心里是多美啊。
姚青河尴尬的移回视线,也不回答他的话,甩甩鞭子往前走。
“等这段时间咱们忙完了,找个田里的好把式,把这地里的草处理了,看看再下点啥肥料养一冬天的地,等明年这时候,咱们也能忙秋收了……”
人之所以能乐观的活,还不是因为心中有期盼会寄托于美好的明天吗?
“姐姐,这地都是咱家的?”
姚月秋扎着俩小啾啾,瞠目结舌的看着眼前好大好大,看不到头的田地,发出痴汉般的感慨。
姚蝉摸摸她脑袋,“是啊,都是咱家的!”
她掰着手指头,“那咱家有四亩,还是七亩,还是九亩地啊………”
最近姚蝉在教俩孩子学数数,她伸出纤细的指头,苦恼的数算着自家现在的财产。
天真活泼的话语,逗的几个大人喜笑颜开。
伴随着童言童语,驴车终于到了地头。
跳下车,嫂子家的桃花蹦跶着过来,牵着龙凤胎去玩了,姚蝉跳下去,看着弯腰在地头的好些人,他们都是好手,弯腰在金黄的谷田里,挥舞着镰刀,快速的收割着。
开镰第一天,地里的活并不繁琐。
先把谷子收割了,然后连谷带杆一道搬回到晒谷厂里,把谷穗切下来,然后就是晒谷穗,然后再将谷穗分离,扬过几遍后,晒干水分后,再收到圈里。
这边割着,那边就得裹好,再用车拉到谷厂那边。
本文网址:https://www.powenxue11.com/book/52329/1331365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powenxue11.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