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双联装马克沁
推荐阅读:华娱之实绩为王、神豪从随心所欲开始、大明汉王、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重燃青葱时代、得分第一、从庆余年开始天道酬勤、1977:开局相亲女儿国王、离婚后,我继承了游戏里的财产、我就是你们的天敌、
制造一挺马克沁机枪并不困难,这种老古董的模型甚至在某宝上都有卖,其独特的肘节复进机构在结构上来说也并不复杂。
对照着图纸,陈新借助系统从储藏室中调出了材料。
虽然制造机枪需要高性能钢材,但对于系统而言,普通的钢材就足够了,剩下的陈新完全可以大胆放心的交给系统。
借助工作台的加工功能制造着马克沁的零件,再将这些零件一点一点的组装起来,很快一挺马克沁就出现在了陈新的工作台上。
尽管还没有完成全部的组装,陈新也只完成了枪管和枪机的部分,连最重要的支架都没有,没有上漆的枪身完全是原本的金属色,看上去白惨惨的,但却毫不掩饰这台恐怖的杀戮机器所散发出来的威势。
马克沁重机枪,它是世界上第一款真正成功的以火药燃气为能源的自动武器,一经应用便成为了人类历史上最高效的杀戮机器。
在倭国人和露西亚人爆发的战争中,被倭国人吹上天的军神乃木希典率领六万人进攻露西亚人的阵地,采取了非常无脑的猪突猛进战术,在三个小时内阵亡了五千人。
虽然最后击败了露西亚人,但等到最后攻下来的时候,乃木希典麾下六万名士兵,已经伤亡了三万多人。
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马克沁更是以其恐怖的杀伤效率赢得了寡妇制造者的称号。
索姆河战役中,数百挺马克沁组成的死亡火力网一天就制造了超过六万伤亡,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几乎可以说杀光了当时欧洲整整一代人。
这种恐怖的杀戮机器采用的是利用子弹射击时产生的后坐力来实现自动射击,比起联邦医生为了减少参战士兵伤亡发明的南无加特林大菩萨来说,效率要高太多,在使用和维护上也更加简单便捷,所以在问世之后很快就取代了加特林。
不过马克沁因为其每分钟六百发的高射速,在射击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要不了几分钟枪管就会因为射击而变得通红。
所以马克沁的枪管上会有一个巨大的圆形套筒,使用时在套筒里注入冷却水来实现枪管的冷却,只要套筒里还有水,枪管的温度就不会超过一百度,可以继续射击。
或许有人会觉得这种武器在寒冷天气里使用会有巨大的优势,毕竟环境够冷的话,冷却效果一定很好。
但实际上却是马克沁在寒冷地区使用时存在着许许多多的不便。
因为马克沁是用注水管加冷却水的,在寒冷地区滴水成冰,冷却水必须把冰雪烧化成水才能加到枪管里,而这也还经常会造成冷却水结冰,影响使用。
所以在寒冷地区使用,必须往冷却水中加入防冻液,而在当时广泛使用的防冻液就是酒精。
这也就是为什么会有露西亚人喝防冻液的段子的原因了,因为加了酒精作为防冻液的冷却水对于那个时候被称为灰色牲口的露西亚士兵来说,实在是一种美味的饮料,没事嘬两口,谁还管枪打不打的响呢?
后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索薇娅人学习芬兰人改进了枪身套筒上的注水口,把它变成了一个大翻盖,可以直接往里面填充冰雪,这才有效解决了这个问题。
当然对于陈新来说,他不会采用这么麻烦的方式来对枪管进行降温,毕竟他就只有一个人,哪怕秦岚和丁宁来了也才三个人,门口加装防御武器,最好还是设计成全自动的,可以在避难所内远程操控最好。
至于说冷却这个问题,对于马克沁那个时代的人来说或许是个难解决的问题,但对于现代军工来说,换成可循环的冷却剂,进循环利用也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只不过对于军队来说,早已换装了风冷机枪,完全没有必要在水冷机枪上死磕。
对于陈新来说,他倒是不用太操心冷却剂的问题,只要保持较低射速,并不长时间的使用,现代工艺制造的马克沁对于冷却和散热其实并没有太大的需求,毕竟制造工艺和使用的材料已经完全不同了。
将最后一个零件装到了枪身上,又在枪身零件之间加入枪油润滑,一挺没有支撑架的马克沁就制作完成了。
看着这个如同圆形滚筒一样的铁家伙,陈新伸手拍了拍,试着双手将其抱了起来。
虽然有点沉重,但还在陈新可以抱起来的范围之内,不过这依旧是一个需要支撑架来作为固定的武器,指望像轻机枪在影视剧里那样抱起来射击是完全不可能的。
所以陈新要使用这种机枪的话,还需要为它制造一个支架。
不过陈新在准备制作支架的时候,却忽然想起自己曾经看过的一副图片,想了一下之后,决定再做一挺。
因为制作马克沁只需要用到钢铁,很快第二挺马克沁也同样出现在了工作台上。
看着两挺一模一样的马克沁重机枪摆在了自己的工作台上,陈新这才满意的点点头,开始制作支撑架。
比起马克沁机枪本身来说,它的支架其实结构更复杂一些,因为除了作为支撑之外,马克沁的支架有着诸多不同的功能。
有的添加了防盾,可以抵挡流弹和破片的溅射;有的加装了座椅,可以坐在支架上射击;有的干脆把备用枪管整合在了支架上,必要的时候可以拆卸更换……
而陈新所做的,则是可以将两挺马克沁装在一起的并联支架,将原本一挺的马克沁变成双联装。
因为有着原本的支架结构作为参考,双联装支架并不难制作,陈新只是稍微费了点时间便做出了一个可以将两挺马克沁都装上去的支架。
尽管结构有些不合理,也有点简陋,几乎不能调整射界和角度,但它依旧是一个完整的支架。
将两挺马克沁装了上去,使其在系统界面的名称从马克沁水冷机枪变成双联装马克沁水冷机枪,陈新这才点下了升级。
依旧是熟悉的绿光,一百点的生存点和一部分钢材的消耗,让原本还显得粗糙简陋的双联装马克沁在绿光扫过之后,瞬间变得不一样起来。
原本白惨惨的金属本色外表变成了黑色,部分结构被工程塑料所替代,粗大的水冷套筒直径变细了,但长度却被拉长了,更长的套筒、更长的枪管,提高了散热性能的同时,也增强了从枪膛中射出的子弹的威力。
简陋的支架也得到了提升,从原本简单的三根支撑脚变成了完整的支撑结构,陈新原本没有做的活动连接结构也被加了上去,在去掉固定之后,枪身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转动,实现多角度射击。
扳机的部分同样也被修改,从两把枪两个扳机变成了两把枪一个扳机,合并了结构的同时,降低了操作的复杂程度。
至于上弹口也被从原本朝向同一边调整成了一边一个,并且按照陈新的设想,在上弹口上加装了大容量弹匣。
这种大容量弹匣里面依旧使用的是弹链,或者简单来说弹匣就只是一个装子弹的弹药箱而已,不过因为系统升级的原因,这个弹匣上多出了一个送弹机构,只要装到机枪上,就能直接将子弹送入上弹口。
完成了机枪的制作,只要将这挺双联装马克沁装到避难所的大门口,陈新相信没有重型载具或者重武器,是没人能硬闯进来了。
不过一挺机枪有着射击角度的限制,考虑了一下之后,陈新还是决定装两挺比较合适。
于是乎他又再做了一挺同样双联装的马克沁机枪,这才准备将它们安装到自己避难所的大门上。
两挺机枪被陈新分别安装在了大门的左右两侧,因为避难所大门外呈现出倒丿乁形的地形,周围虽然积雪堆积,但地势却依旧平坦,想要进入陈新的避难所就必须站到大门前,也就是被两挺双联装马克沁火力覆盖的范围之内。
在这个范围内,如果没有足够的防护,再多的人也只会是被打成筛子。
再加上陈新是把这两挺机枪装在墙体里,只开了一个很小的射击口,就算想要摧毁这两挺机枪,在没有重火力的情况下,想要摧毁它们,就算是用人命堆也只能是徒劳的消耗陈新的子弹而已。
而大容量弹匣载弹量是两百发,两挺双联装,就是八百发子弹。
即便是扫射,单挺机枪两百发子弹,也够扫上差不多一分钟了,如果是短促点射,想要把这些子弹消耗完,怕不是要用几百条人命来堆。
尤其是陈新还在安装完机枪之后,对大门狠砸了一千点生存点和不少材料进行升级,在加固了大门强度,变人力推拉式开门为电动液压升降式开门的同时,也为两挺机枪增加自动瞄准功能,并且在大门上加装了红外夜视监视器和动态感应。
红外夜视监视器和动态感应直接连通了陈新卧室里的电脑,同时也和两挺机枪相连,陈新在卧室里就可以操作它们。
只要有可疑人员出现,触发了动态感应,陈新在卧室里就会被警铃声叫醒,可以通过电脑画面来看到大门外的情况。
如果有人图谋不轨……交叉覆盖的四条火舌,即便是在战场上都是一场噩梦。
对照着图纸,陈新借助系统从储藏室中调出了材料。
虽然制造机枪需要高性能钢材,但对于系统而言,普通的钢材就足够了,剩下的陈新完全可以大胆放心的交给系统。
借助工作台的加工功能制造着马克沁的零件,再将这些零件一点一点的组装起来,很快一挺马克沁就出现在了陈新的工作台上。
尽管还没有完成全部的组装,陈新也只完成了枪管和枪机的部分,连最重要的支架都没有,没有上漆的枪身完全是原本的金属色,看上去白惨惨的,但却毫不掩饰这台恐怖的杀戮机器所散发出来的威势。
马克沁重机枪,它是世界上第一款真正成功的以火药燃气为能源的自动武器,一经应用便成为了人类历史上最高效的杀戮机器。
在倭国人和露西亚人爆发的战争中,被倭国人吹上天的军神乃木希典率领六万人进攻露西亚人的阵地,采取了非常无脑的猪突猛进战术,在三个小时内阵亡了五千人。
虽然最后击败了露西亚人,但等到最后攻下来的时候,乃木希典麾下六万名士兵,已经伤亡了三万多人。
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马克沁更是以其恐怖的杀伤效率赢得了寡妇制造者的称号。
索姆河战役中,数百挺马克沁组成的死亡火力网一天就制造了超过六万伤亡,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几乎可以说杀光了当时欧洲整整一代人。
这种恐怖的杀戮机器采用的是利用子弹射击时产生的后坐力来实现自动射击,比起联邦医生为了减少参战士兵伤亡发明的南无加特林大菩萨来说,效率要高太多,在使用和维护上也更加简单便捷,所以在问世之后很快就取代了加特林。
不过马克沁因为其每分钟六百发的高射速,在射击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要不了几分钟枪管就会因为射击而变得通红。
所以马克沁的枪管上会有一个巨大的圆形套筒,使用时在套筒里注入冷却水来实现枪管的冷却,只要套筒里还有水,枪管的温度就不会超过一百度,可以继续射击。
或许有人会觉得这种武器在寒冷天气里使用会有巨大的优势,毕竟环境够冷的话,冷却效果一定很好。
但实际上却是马克沁在寒冷地区使用时存在着许许多多的不便。
因为马克沁是用注水管加冷却水的,在寒冷地区滴水成冰,冷却水必须把冰雪烧化成水才能加到枪管里,而这也还经常会造成冷却水结冰,影响使用。
所以在寒冷地区使用,必须往冷却水中加入防冻液,而在当时广泛使用的防冻液就是酒精。
这也就是为什么会有露西亚人喝防冻液的段子的原因了,因为加了酒精作为防冻液的冷却水对于那个时候被称为灰色牲口的露西亚士兵来说,实在是一种美味的饮料,没事嘬两口,谁还管枪打不打的响呢?
后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索薇娅人学习芬兰人改进了枪身套筒上的注水口,把它变成了一个大翻盖,可以直接往里面填充冰雪,这才有效解决了这个问题。
当然对于陈新来说,他不会采用这么麻烦的方式来对枪管进行降温,毕竟他就只有一个人,哪怕秦岚和丁宁来了也才三个人,门口加装防御武器,最好还是设计成全自动的,可以在避难所内远程操控最好。
至于说冷却这个问题,对于马克沁那个时代的人来说或许是个难解决的问题,但对于现代军工来说,换成可循环的冷却剂,进循环利用也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只不过对于军队来说,早已换装了风冷机枪,完全没有必要在水冷机枪上死磕。
对于陈新来说,他倒是不用太操心冷却剂的问题,只要保持较低射速,并不长时间的使用,现代工艺制造的马克沁对于冷却和散热其实并没有太大的需求,毕竟制造工艺和使用的材料已经完全不同了。
将最后一个零件装到了枪身上,又在枪身零件之间加入枪油润滑,一挺没有支撑架的马克沁就制作完成了。
看着这个如同圆形滚筒一样的铁家伙,陈新伸手拍了拍,试着双手将其抱了起来。
虽然有点沉重,但还在陈新可以抱起来的范围之内,不过这依旧是一个需要支撑架来作为固定的武器,指望像轻机枪在影视剧里那样抱起来射击是完全不可能的。
所以陈新要使用这种机枪的话,还需要为它制造一个支架。
不过陈新在准备制作支架的时候,却忽然想起自己曾经看过的一副图片,想了一下之后,决定再做一挺。
因为制作马克沁只需要用到钢铁,很快第二挺马克沁也同样出现在了工作台上。
看着两挺一模一样的马克沁重机枪摆在了自己的工作台上,陈新这才满意的点点头,开始制作支撑架。
比起马克沁机枪本身来说,它的支架其实结构更复杂一些,因为除了作为支撑之外,马克沁的支架有着诸多不同的功能。
有的添加了防盾,可以抵挡流弹和破片的溅射;有的加装了座椅,可以坐在支架上射击;有的干脆把备用枪管整合在了支架上,必要的时候可以拆卸更换……
而陈新所做的,则是可以将两挺马克沁装在一起的并联支架,将原本一挺的马克沁变成双联装。
因为有着原本的支架结构作为参考,双联装支架并不难制作,陈新只是稍微费了点时间便做出了一个可以将两挺马克沁都装上去的支架。
尽管结构有些不合理,也有点简陋,几乎不能调整射界和角度,但它依旧是一个完整的支架。
将两挺马克沁装了上去,使其在系统界面的名称从马克沁水冷机枪变成双联装马克沁水冷机枪,陈新这才点下了升级。
依旧是熟悉的绿光,一百点的生存点和一部分钢材的消耗,让原本还显得粗糙简陋的双联装马克沁在绿光扫过之后,瞬间变得不一样起来。
原本白惨惨的金属本色外表变成了黑色,部分结构被工程塑料所替代,粗大的水冷套筒直径变细了,但长度却被拉长了,更长的套筒、更长的枪管,提高了散热性能的同时,也增强了从枪膛中射出的子弹的威力。
简陋的支架也得到了提升,从原本简单的三根支撑脚变成了完整的支撑结构,陈新原本没有做的活动连接结构也被加了上去,在去掉固定之后,枪身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转动,实现多角度射击。
扳机的部分同样也被修改,从两把枪两个扳机变成了两把枪一个扳机,合并了结构的同时,降低了操作的复杂程度。
至于上弹口也被从原本朝向同一边调整成了一边一个,并且按照陈新的设想,在上弹口上加装了大容量弹匣。
这种大容量弹匣里面依旧使用的是弹链,或者简单来说弹匣就只是一个装子弹的弹药箱而已,不过因为系统升级的原因,这个弹匣上多出了一个送弹机构,只要装到机枪上,就能直接将子弹送入上弹口。
完成了机枪的制作,只要将这挺双联装马克沁装到避难所的大门口,陈新相信没有重型载具或者重武器,是没人能硬闯进来了。
不过一挺机枪有着射击角度的限制,考虑了一下之后,陈新还是决定装两挺比较合适。
于是乎他又再做了一挺同样双联装的马克沁机枪,这才准备将它们安装到自己避难所的大门上。
两挺机枪被陈新分别安装在了大门的左右两侧,因为避难所大门外呈现出倒丿乁形的地形,周围虽然积雪堆积,但地势却依旧平坦,想要进入陈新的避难所就必须站到大门前,也就是被两挺双联装马克沁火力覆盖的范围之内。
在这个范围内,如果没有足够的防护,再多的人也只会是被打成筛子。
再加上陈新是把这两挺机枪装在墙体里,只开了一个很小的射击口,就算想要摧毁这两挺机枪,在没有重火力的情况下,想要摧毁它们,就算是用人命堆也只能是徒劳的消耗陈新的子弹而已。
而大容量弹匣载弹量是两百发,两挺双联装,就是八百发子弹。
即便是扫射,单挺机枪两百发子弹,也够扫上差不多一分钟了,如果是短促点射,想要把这些子弹消耗完,怕不是要用几百条人命来堆。
尤其是陈新还在安装完机枪之后,对大门狠砸了一千点生存点和不少材料进行升级,在加固了大门强度,变人力推拉式开门为电动液压升降式开门的同时,也为两挺机枪增加自动瞄准功能,并且在大门上加装了红外夜视监视器和动态感应。
红外夜视监视器和动态感应直接连通了陈新卧室里的电脑,同时也和两挺机枪相连,陈新在卧室里就可以操作它们。
只要有可疑人员出现,触发了动态感应,陈新在卧室里就会被警铃声叫醒,可以通过电脑画面来看到大门外的情况。
如果有人图谋不轨……交叉覆盖的四条火舌,即便是在战场上都是一场噩梦。
本文网址:https://www.powenxue11.com/book/51761/1308355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powenxue11.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