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广义建筑学》
推荐阅读:被俘(np)、说好的恶毒女配呢(穿书)、小说大纲里的女主觉醒后(NPH)、【足球】曼彻斯特的绿玫瑰、纏歡入骨(兄妹骨)、低级向导不能强制爱吗(NPH)、小主在上(百合ABO)、【黑篮】我意本非此(高H,NP)、静海旖旎(校园高H)、咫尺(纯百H)、
“小楼,你这个新项目做得好啊!能够因地制宜用建筑设计的手段来解决物资短缺的问题,这让我想到了当年的竹筋混凝土建筑。”今天吴委员难得悠闲,到林楼这边聊天来了。
“就跟您举得例子一样,都是权宜之计罢了,竹筋混凝土项目当年固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钢材稀缺的问题,但也留下了许多隐患;我用连桥来代替电梯的功能,虽然不会出现安全上的问题,但在居住的便利性上,终究和电梯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不过我也让他们在设计的时候,预留了外部安装电梯的空间,将来等条件具备了,想重新安装电梯,也是可以的。”林州和重庆不太一样,这栋楼大概也不会变成网红建筑,所以以后应该还是会安装电梯的。
至于林楼和吴委员所说的竹筋混凝土建筑,则是特殊时期的产物,这项技术原本是法国人蒙尼亚于1867年发明,因为当时对于竹筋混凝土的防水、防腐及粘着力增强还没有有效的解决方法,所以没有得到普及。
到了一战期间,因为战争的缘故,钢材异常稀缺,广州建筑师谭胜负责修建现在的中山医科大学主楼,被迫尝试使用竹筋混凝土代替钢筋混凝土,因为竹子韧性强,抗拉抗压力好,能增强混凝土的整体性,所以这次尝试获得了成功。
后来,另一位建筑师周良对竹筋混凝土技术产生很大兴趣,开始着手在谭胜的基础上对竹筋混凝土技术加以改善,1918年终于设计并建成王广昌寄宿舍;在其后的一些年里,周良在广州设计并亲自参与建筑了100多栋竹筋混凝土建筑楼
他对竹筋技术做了细致的钻研,选用的竹筋经过缜密的防蛀处理,灌注混凝土时有细致的操作规程,比如操作时绝对不能留气孔,竹筋必须排得很细。
所以由他设计建造的建筑质量都比较好,其中王广昌寄宿舍,梁和楼板都是用竹筋灌注以混凝土建成,整幢楼没有用过一根钢筋,楼柱用红砖砌成;该楼任凭风吹雨打和人世变迁,直到林楼穿越来的年代已久安然矗立。
建国之初,同样面临着钢材紧缺的问题,于是又有人想到了这个办法,他们来到王广昌寄宿舍考察,有专家还曾钻取竹筋标本,看见里面的竹子丝毫无腐烂趋势,都禁不住击节赞赏,并认为这是一个解决钢材稀缺问题的好办法。
于是便在武汉、长沙、广州、上海等地建造了不少这样的项目,但是由于材料取自天然,竹筋常有难以批量生产,不同种类竹材的性质差异较大,竹筋质量较难控制,弹性模量相较钢材过小,截面变形较大等缺点,到了1953年,竹筋混凝土建筑就被叫停了。
但是此后,依旧有一些地方在继续使用这项技术,直到六十年代之后才慢慢消失,不过在一些特殊场合,这种技术仍然在使用,林楼记得上一世看新闻的时候,有媒体曝光某地在打地坪的时候,竟然用竹子来取代钢筋,并将其视为豆腐渣工程的典型。
然而这却是媒体记者不懂装懂了,地坪对强度的要求并不算高,在混凝土中加入竹筋主要是为了防止开裂、增加稳固性。
纯钢筋混泥土的地坪不牢固,遭受重力的压迫会导致开裂。而竹子的柔韧性好,可以起到缓冲作用,加进混凝土中的抗压效果变强了,也不会担心遭受重力而开裂,减少了修补的费用;同时竹筋的价格只有钢筋的五分之一,所以选择竹筋反倒比钢筋更合适。
“现在想起来,当年那批竹筋建筑,早的有六七十年,晚的也有三十来年时间了!竹筋的使用寿命差不多快到了,我觉得应该对此类建筑展开一次大规模的摸查,尽量避免悲剧的发生。”想到这儿,林楼顺口提醒了一句。
其实要是竹筋加工技术和施工技术过硬,竹筋房依旧能使用很长时间,王广昌寄宿舍跨越了百年时光依旧完好,武汉青山区四十六街的红房子,也使用了六十年之久,许多老居民在这里度过了半个世纪的岁月,历经三代人,这些房子也没出过啥大问题。
但在实际操作中,竹筋建筑出问题的几率就比钢筋混凝土建筑大多了,选用的竹筋韧性不够,加工的时候没有进行充足的晾晒导致竹筋内依旧保留有水分,防腐涂料技术不过关,导致竹筋腐烂或者虫蛀严重等情况时有发生,所以进行一次比较全面的排查还是有必要的。
“嗯,你说的有道理!”林楼只是在资料里看到过,吴委员可是亲身经历过这些的,自然比他更明白问题的严重性,“回去我就开始整理资料,给武汉、长沙、广州等竹筋建筑比较多的地方打几个电话,让他们选几个项目先看看,帮我收集最新变化,然后再去汇报。”
吴委员在建筑界地位崇高,说出来的话大领导都会重视,正是因为如此,他对自己的要求就比较严格了,尽管根据自己的判断,也能得出类似的结论,但还是要有详细的论证过程,这样进行汇报才更加负责。
说完了这件小事儿,吴委员又聊起了自己最近正在琢磨的东西,“人类是在有意识地创造并美化居住环境的活动中积累知识、总结经验、不断创新,逐渐形成了一些系统的思想,建筑学作为一门学科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不断的成长起来。”
“传统建筑学发展至今天,其技术和艺术成就都达到相当的高度,但是当我们用传统建筑学的眼光去审视今天遇到的问题时发现,传统建筑学似乎陷入‘束手无策’的境地。”
“我们现在能够使用的建筑材料越来越多,性能越来越好,各种建筑设计理念也是层出不穷,但是这些经过了多年学习和严格训练的建筑师,似乎却越来越爱钻牛角尖了,目光往往只落在建筑本身上,而忽视了人和环境的重要性。”
“是的,不管是国内也好,还是国外也罢,我和其它建筑师打交道的时候,都会很容易就看到他们在‘就设计而设计’,建筑师仅参与设计环节;在建筑的功能上,他们也更看重物理上的、科学上,而忽视了居住者人文上的、心理上的需求。”林楼点头附和道。
大师不愧是大师,就在大家伙都一门心思钻研技术的时候,大师却看到了更深远的地方,同时林楼隐隐也有些激动,吴委员该不是要提出那个东西了吧?
“是啊,建筑学固然是一门科学,但同时也是一门艺术,现在大家对前者的学习激情很足,但对后者就有些忽视了,如果一直这么下去,他们最后设计的就只是冷冰冰的房子了。”吴委员叹道。
后世房地产开发领域也有类似的话,低层次的开发商是卖房子,而高层次的开发商销售的则是生活理念,为信奉某种生活理念的人送上适合他们的居所。
然而这只是说说罢了,到了最后,这些开发商全他娘的玩资本游戏去了,看重的是缩短开发周期,增加资金滚动速度,怎么样才能快速把房子卖出去,快速回笼资金,然后快速开始下一个项目的开发,谁还有闲心思管这些啊。
“艺术和技术的进步与建筑学的发展息息相关,建筑技术的进步和建筑艺术的创新绝非凭空而来。”
“一方面,建筑技术的进步要求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运用,现代建筑的萌芽与后现代建筑的兴起与钢材、玻璃等新材料的运用直接相关;另一方面,建筑艺术的创新则是社会意识形态不断变更的外在表现,哥特式建筑衰落和古典建筑的复兴与文艺复兴中人本主义思想的兴起有着莫大的关系。”
“建筑产生于人类对于遮风蔽雨的需求,但是,在当今社会赋予建筑过多本质之外的重任,已使得建筑无法实现自身的价值;许多建筑师在设计中追求建筑的个性,追求形体上怪异的同时却忽略了建筑最基本的要求。”说起这些年来建筑界的乱象,吴委员也是连连摇头。
“我毕生追求的目标是,让全社会有良好的、与自然相和谐的人居环境,让人们诗意般、画意般地栖居在大地上,要实现这一目标,经济上的发展是绝对的前提,但建筑师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
“如果继续这么发展下去,不纠正这些错误的话,我想就算到时候咱们国家有钱了,还是会出现大量造价高昂,但无法满足基本需求的建筑来!”
这一点,林楼可是亲身经历过的,每次看到网友们评选十大最丑建筑的时候,他都无言以对;每次看到那些地方政府为了政绩捣鼓出来的四不像,他也唯有叹息;在看到开发商为了利益,捣鼓出来一堆住着憋屈无比的房子,他只想骂娘。
“中国文化讲究返璞归真,我觉得在建筑学领域也该如此;当然,我说得并不是技术层面上,既然已经有了钢筋、水泥、玻璃等各种性能更好的新材料,我们肯定不会返回到泥土、石材和木材的时代去,钢筋混凝土的房子不管是牢固程度还是居住的舒适性都比土房子好多了。”林楼顺着吴委员的话题说下去。
“我所说的是建筑设计的核心要点上,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在两千年前提出的‘’坚固、实用、美观’的基本法则到今天依旧适用。”
“从某种程度上讲,在进行建筑创作中追求艺术上的完美、设计中保持个性,同时增加一些政治寓意、文化含义也无可厚非,但绝不应该舍本逐末,只为了追求这些而忘了建筑的经济性、安全等因素的观念与建筑的本质相背离,是不可取的。”
“对,就是这个道理!从微观上来说,建筑师在设计项目的时候,一定要秉承这样的原则;而从宏观上来讲,建筑也不只是建筑本身。”和林楼聊天让吴委员觉得很愉快,因为林楼说道他心坎上了。
只是他并不知道,林楼所说的这些东西,其实大多就是从吴委员日后的著作中得来的,用吴委员的论述来回答他的问题,那能不喜欢么?
“现如今的建筑师在做项目的时候,视野有些太狭窄了,往往只关注建筑本身,而忽视了周围的环境、城市的未来发展;一名优秀的建筑师,应该涉足更多学科,把城市规划学、风景园林学等因素也融入其中。”
“在我看来,未来建筑学的发展方向应该是,通过城市设计的核心作用,把城市与建筑、建筑与地景、建筑与生态融为一体。”
“建筑涉及的领域很多,例如聚居、地区、文化、科技、经济、艺术、政策法规、业务、教育、方法论等,以此为出发点,着眼于‘时间-空间-人间’为一体,探讨建筑若干方面的科学时空观;例如,建筑的人文时空观、建筑的地理时空观、建筑的技术经济时空观、建筑的文化时空观、建筑的艺术时空观等。”
“你之前的观点就很有道理,建筑应根植于本国、本区域土壤,在此基础上吸取外来文化精华并加以整合,最终建立一个’和而不同’的人类社会……”说着说着,吴委员便兴奋起来。
待他稍微冷静下来之后,林楼趁机提出,“吴委员,您的这些论述对中国建筑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我觉得您应该抽出时间来,把这些理论好好整理一番,最终写一本书出来,用于指导中国建筑未来发展的方向。”
“我其实早就这么想了,指导发展方向不敢当,供大家进行探讨还是可以的!”吴委员谦虚地说道,“这本书的名字我已经想好了,就叫《广义建筑学》,小楼,你愿不愿意来帮我编这本书?”
“就跟您举得例子一样,都是权宜之计罢了,竹筋混凝土项目当年固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钢材稀缺的问题,但也留下了许多隐患;我用连桥来代替电梯的功能,虽然不会出现安全上的问题,但在居住的便利性上,终究和电梯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不过我也让他们在设计的时候,预留了外部安装电梯的空间,将来等条件具备了,想重新安装电梯,也是可以的。”林州和重庆不太一样,这栋楼大概也不会变成网红建筑,所以以后应该还是会安装电梯的。
至于林楼和吴委员所说的竹筋混凝土建筑,则是特殊时期的产物,这项技术原本是法国人蒙尼亚于1867年发明,因为当时对于竹筋混凝土的防水、防腐及粘着力增强还没有有效的解决方法,所以没有得到普及。
到了一战期间,因为战争的缘故,钢材异常稀缺,广州建筑师谭胜负责修建现在的中山医科大学主楼,被迫尝试使用竹筋混凝土代替钢筋混凝土,因为竹子韧性强,抗拉抗压力好,能增强混凝土的整体性,所以这次尝试获得了成功。
后来,另一位建筑师周良对竹筋混凝土技术产生很大兴趣,开始着手在谭胜的基础上对竹筋混凝土技术加以改善,1918年终于设计并建成王广昌寄宿舍;在其后的一些年里,周良在广州设计并亲自参与建筑了100多栋竹筋混凝土建筑楼
他对竹筋技术做了细致的钻研,选用的竹筋经过缜密的防蛀处理,灌注混凝土时有细致的操作规程,比如操作时绝对不能留气孔,竹筋必须排得很细。
所以由他设计建造的建筑质量都比较好,其中王广昌寄宿舍,梁和楼板都是用竹筋灌注以混凝土建成,整幢楼没有用过一根钢筋,楼柱用红砖砌成;该楼任凭风吹雨打和人世变迁,直到林楼穿越来的年代已久安然矗立。
建国之初,同样面临着钢材紧缺的问题,于是又有人想到了这个办法,他们来到王广昌寄宿舍考察,有专家还曾钻取竹筋标本,看见里面的竹子丝毫无腐烂趋势,都禁不住击节赞赏,并认为这是一个解决钢材稀缺问题的好办法。
于是便在武汉、长沙、广州、上海等地建造了不少这样的项目,但是由于材料取自天然,竹筋常有难以批量生产,不同种类竹材的性质差异较大,竹筋质量较难控制,弹性模量相较钢材过小,截面变形较大等缺点,到了1953年,竹筋混凝土建筑就被叫停了。
但是此后,依旧有一些地方在继续使用这项技术,直到六十年代之后才慢慢消失,不过在一些特殊场合,这种技术仍然在使用,林楼记得上一世看新闻的时候,有媒体曝光某地在打地坪的时候,竟然用竹子来取代钢筋,并将其视为豆腐渣工程的典型。
然而这却是媒体记者不懂装懂了,地坪对强度的要求并不算高,在混凝土中加入竹筋主要是为了防止开裂、增加稳固性。
纯钢筋混泥土的地坪不牢固,遭受重力的压迫会导致开裂。而竹子的柔韧性好,可以起到缓冲作用,加进混凝土中的抗压效果变强了,也不会担心遭受重力而开裂,减少了修补的费用;同时竹筋的价格只有钢筋的五分之一,所以选择竹筋反倒比钢筋更合适。
“现在想起来,当年那批竹筋建筑,早的有六七十年,晚的也有三十来年时间了!竹筋的使用寿命差不多快到了,我觉得应该对此类建筑展开一次大规模的摸查,尽量避免悲剧的发生。”想到这儿,林楼顺口提醒了一句。
其实要是竹筋加工技术和施工技术过硬,竹筋房依旧能使用很长时间,王广昌寄宿舍跨越了百年时光依旧完好,武汉青山区四十六街的红房子,也使用了六十年之久,许多老居民在这里度过了半个世纪的岁月,历经三代人,这些房子也没出过啥大问题。
但在实际操作中,竹筋建筑出问题的几率就比钢筋混凝土建筑大多了,选用的竹筋韧性不够,加工的时候没有进行充足的晾晒导致竹筋内依旧保留有水分,防腐涂料技术不过关,导致竹筋腐烂或者虫蛀严重等情况时有发生,所以进行一次比较全面的排查还是有必要的。
“嗯,你说的有道理!”林楼只是在资料里看到过,吴委员可是亲身经历过这些的,自然比他更明白问题的严重性,“回去我就开始整理资料,给武汉、长沙、广州等竹筋建筑比较多的地方打几个电话,让他们选几个项目先看看,帮我收集最新变化,然后再去汇报。”
吴委员在建筑界地位崇高,说出来的话大领导都会重视,正是因为如此,他对自己的要求就比较严格了,尽管根据自己的判断,也能得出类似的结论,但还是要有详细的论证过程,这样进行汇报才更加负责。
说完了这件小事儿,吴委员又聊起了自己最近正在琢磨的东西,“人类是在有意识地创造并美化居住环境的活动中积累知识、总结经验、不断创新,逐渐形成了一些系统的思想,建筑学作为一门学科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不断的成长起来。”
“传统建筑学发展至今天,其技术和艺术成就都达到相当的高度,但是当我们用传统建筑学的眼光去审视今天遇到的问题时发现,传统建筑学似乎陷入‘束手无策’的境地。”
“我们现在能够使用的建筑材料越来越多,性能越来越好,各种建筑设计理念也是层出不穷,但是这些经过了多年学习和严格训练的建筑师,似乎却越来越爱钻牛角尖了,目光往往只落在建筑本身上,而忽视了人和环境的重要性。”
“是的,不管是国内也好,还是国外也罢,我和其它建筑师打交道的时候,都会很容易就看到他们在‘就设计而设计’,建筑师仅参与设计环节;在建筑的功能上,他们也更看重物理上的、科学上,而忽视了居住者人文上的、心理上的需求。”林楼点头附和道。
大师不愧是大师,就在大家伙都一门心思钻研技术的时候,大师却看到了更深远的地方,同时林楼隐隐也有些激动,吴委员该不是要提出那个东西了吧?
“是啊,建筑学固然是一门科学,但同时也是一门艺术,现在大家对前者的学习激情很足,但对后者就有些忽视了,如果一直这么下去,他们最后设计的就只是冷冰冰的房子了。”吴委员叹道。
后世房地产开发领域也有类似的话,低层次的开发商是卖房子,而高层次的开发商销售的则是生活理念,为信奉某种生活理念的人送上适合他们的居所。
然而这只是说说罢了,到了最后,这些开发商全他娘的玩资本游戏去了,看重的是缩短开发周期,增加资金滚动速度,怎么样才能快速把房子卖出去,快速回笼资金,然后快速开始下一个项目的开发,谁还有闲心思管这些啊。
“艺术和技术的进步与建筑学的发展息息相关,建筑技术的进步和建筑艺术的创新绝非凭空而来。”
“一方面,建筑技术的进步要求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运用,现代建筑的萌芽与后现代建筑的兴起与钢材、玻璃等新材料的运用直接相关;另一方面,建筑艺术的创新则是社会意识形态不断变更的外在表现,哥特式建筑衰落和古典建筑的复兴与文艺复兴中人本主义思想的兴起有着莫大的关系。”
“建筑产生于人类对于遮风蔽雨的需求,但是,在当今社会赋予建筑过多本质之外的重任,已使得建筑无法实现自身的价值;许多建筑师在设计中追求建筑的个性,追求形体上怪异的同时却忽略了建筑最基本的要求。”说起这些年来建筑界的乱象,吴委员也是连连摇头。
“我毕生追求的目标是,让全社会有良好的、与自然相和谐的人居环境,让人们诗意般、画意般地栖居在大地上,要实现这一目标,经济上的发展是绝对的前提,但建筑师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
“如果继续这么发展下去,不纠正这些错误的话,我想就算到时候咱们国家有钱了,还是会出现大量造价高昂,但无法满足基本需求的建筑来!”
这一点,林楼可是亲身经历过的,每次看到网友们评选十大最丑建筑的时候,他都无言以对;每次看到那些地方政府为了政绩捣鼓出来的四不像,他也唯有叹息;在看到开发商为了利益,捣鼓出来一堆住着憋屈无比的房子,他只想骂娘。
“中国文化讲究返璞归真,我觉得在建筑学领域也该如此;当然,我说得并不是技术层面上,既然已经有了钢筋、水泥、玻璃等各种性能更好的新材料,我们肯定不会返回到泥土、石材和木材的时代去,钢筋混凝土的房子不管是牢固程度还是居住的舒适性都比土房子好多了。”林楼顺着吴委员的话题说下去。
“我所说的是建筑设计的核心要点上,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在两千年前提出的‘’坚固、实用、美观’的基本法则到今天依旧适用。”
“从某种程度上讲,在进行建筑创作中追求艺术上的完美、设计中保持个性,同时增加一些政治寓意、文化含义也无可厚非,但绝不应该舍本逐末,只为了追求这些而忘了建筑的经济性、安全等因素的观念与建筑的本质相背离,是不可取的。”
“对,就是这个道理!从微观上来说,建筑师在设计项目的时候,一定要秉承这样的原则;而从宏观上来讲,建筑也不只是建筑本身。”和林楼聊天让吴委员觉得很愉快,因为林楼说道他心坎上了。
只是他并不知道,林楼所说的这些东西,其实大多就是从吴委员日后的著作中得来的,用吴委员的论述来回答他的问题,那能不喜欢么?
“现如今的建筑师在做项目的时候,视野有些太狭窄了,往往只关注建筑本身,而忽视了周围的环境、城市的未来发展;一名优秀的建筑师,应该涉足更多学科,把城市规划学、风景园林学等因素也融入其中。”
“在我看来,未来建筑学的发展方向应该是,通过城市设计的核心作用,把城市与建筑、建筑与地景、建筑与生态融为一体。”
“建筑涉及的领域很多,例如聚居、地区、文化、科技、经济、艺术、政策法规、业务、教育、方法论等,以此为出发点,着眼于‘时间-空间-人间’为一体,探讨建筑若干方面的科学时空观;例如,建筑的人文时空观、建筑的地理时空观、建筑的技术经济时空观、建筑的文化时空观、建筑的艺术时空观等。”
“你之前的观点就很有道理,建筑应根植于本国、本区域土壤,在此基础上吸取外来文化精华并加以整合,最终建立一个’和而不同’的人类社会……”说着说着,吴委员便兴奋起来。
待他稍微冷静下来之后,林楼趁机提出,“吴委员,您的这些论述对中国建筑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我觉得您应该抽出时间来,把这些理论好好整理一番,最终写一本书出来,用于指导中国建筑未来发展的方向。”
“我其实早就这么想了,指导发展方向不敢当,供大家进行探讨还是可以的!”吴委员谦虚地说道,“这本书的名字我已经想好了,就叫《广义建筑学》,小楼,你愿不愿意来帮我编这本书?”
本文网址:https://www.powenxue11.com/book/50057/1234159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powenxue11.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