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农家老太后 第19节
推荐阅读:甘愿[校园1V1]、春山暮、心跳悖论、季节性症状(1v1)、解脱(年上,1V1,H)、末世欲菟、谋臣、心头血、家族遗传精神病(nph虐)、边界 (婚后,1V1)、
而这场临时通知的宴会,就算有品尝红薯的由头在前,也不大符合东家一贯的行事风格,让他们意识到,来者的身份可能有些特殊,诸位先生都没有拒绝。
张文谦听到每进来一位先生,高显就会给他祖父介绍一下对方的出身,大半都是某年进士。
少数没有进士功名在身的人,也都各有特长,例如那两位曾经功勋卓著的将军,连他的祖父都会以礼相待,对他们十分敬重。
下午曾给他考核的那七位先生,无一不是进士不说,甚至还不乏取得过殿试前三甲的人物,这些信息让张文谦的脊背不自觉的弯下许多,再没有早前纵然受到些打击,仍然意气风发的劲头。
随着到来的先生越来越多,李成锋身为少东家,便招呼众人都移步到桌椅更多,明显是用来举办大规模聚会的大厅中。
刚一进入大厅,玄隐先生一眼看到的正是摆在厅中上首的一个座钟,钟盘看上去就是袋表的放大版。
“那是?”
玄隐先生正想询问,高显就已从旁解释道。
“那是去年就已研制出来的座钟,我们这些先生,现在都是一家一个,也算是东家给诸位先生们发的福利之一。”
“书院里的公共区域里,也摆放的有,太太库房里还存有现成的,回头你也可以领一个回去,太太不喜欢送人座钟,有需要就说领一个。”
玄隐先生闻言,有些失笑的回道。
“好,太太有心了,这么好用的东西,我肯定要领一个回去。”
听到二人的对话,跟在后面的众人莫名感到与有荣焉,在得知新到的这位先生,竟然是大名鼎鼎的玄隐先生后,一直充满兴奋与激动的心情,也随之平复了不少。
因为这番对话已经表明,这是真的,一直隐世不出的玄隐先生,竟然真的答应来他们南江书院任职,听得出来,他们的这位据说是东家管家出身院长,竟然与玄隐先生交情匪浅。
等到陈凤琪亲自看着红薯都熟得差不多了以后,才带着两个年龄较大的孙子孙女来到大厅中,让孩子们给众人行礼,又客气的与众人寒暄几句后,知道人已到齐,便宣布先上一些红薯做的食物。
“……这红薯很容易饱腹,却又消化的快,所以我为大家准备的份量不多,以免影响正餐,今天主要是为让大家都尝个鲜,不周之处,请诸位多包涵。”
知道这些都是陈凤琪亲自去厨房着人准备的,她的出发点也是为大家考虑,众人当然不会有异议,身为主客的玄隐先生微笑着回道。
“有劳太太费心,才会处处妥贴,让我等不胜感激,能有机会在第一时间品尝到这红薯的滋味,实在是我们的荣幸,多谢太太!”
玄隐先生没有说出口的真实想法,是他们吃得越少越好,多留些做种子,好早日将这一奇物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广。
众人纷纷跟着符合,虽然其他先生们其实不太明白,为什么堂堂玄隐先生竟然会对品尝红薯一事,如此重视与推崇,可是这种作物,东家的地里种的有几十亩。
即便他们过去也没见过,更没吃过红薯,亲自跟着学生一起种了几十亩,还带着学生帮那红薯地除施肥后,吃过不少红薯杆后,那一大片红薯地在他们心中,早就没了神秘感,仅剩的也就是对长在红薯根茎部位的块实味道的好奇。
毕竟陈凤琪他们虽已估算出大概的亩产,在官方还没有消息公布之前,他们并不打算公开,知情的几人都已得到嘱咐,高显会玄隐先生,是因为以玄隐先生的身份,他完全有资格成为那个意外。
就像陈凤琪临时为其举办的这场宴会般,书院里的所有先生,都没有任何异议,因为玄隐先生是文人之中的巅峰存在,在世人心中享有的地位太过崇高,值得一切礼遇和厚待。
第三十章 大恩
新出土的红薯不算甜, 但是做熟后,同样又香又糯,那种清淡的香气,清甜的口感, 基本不会有人反感。
毕竟这是来到华夏大地后, 被培育出来的第一批红薯, 还没人能有机会因为吃太多,而吃到恶心反胃,从而厌恶上这种食物。
陈凤琪说给大家准备的少, 还真不是谦虚之词,除了红薯与大米同煮的粥有大半碗外,其它每种只给每人准备一两口的量,真就是让人尝尝味,还是浅尝则止的那种。
不知是不是因为这份量实在太少, 反正红薯的味道,成功获得在场众人的一致称赞, 都认为红薯的味道出乎意料的好, 让他们都感得意犹未尽,不像是太太说的粗粮。
此时正其乐融融的品尝红薯得众人, 都不知道, 在遥远的千里之外,还有一群人也在品尝红薯,知道这是太子在流放之地,精心种植出的亩产多达十余石的作物, 不管其他人心里是什么滋味,反正皇上正龙颜大悦。
在收到这份极具特殊意义的贺礼后,随即就派由多部门的官员代表组成的队伍, 前往太子的流放地勘验及确认产量,皇上非常希望这是真的,因为有了这个发现高产作物的不世之功,他就能名正言顺的召回废太子,为他恢复太子之位。
有太子在,可以为他分担绝大多数的压力,他的儿子们,只会争相讨好他,希望他能活得更久。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除越来越势弱的那部分只忠心于他的势力外,大多数人在他面前,都当面一套背后一套,阳奉阴违的事件时有发生。
皇子们一心忙着争权夺利,越来越不将他这个父皇放在心上,每每将他气到死去活来,也让他明显感觉到,自己的身体已经变得越来越虚弱。
那些人都觉得他已到了该驾崩的地步,恨不得他能早死,而皇上自己也活得提心吊胆,生恐哪个皇子会按捺不住,选择逼宫,或是在暗地里对他下毒手。
因为深知他那几个分别聚集着一批势力的儿子们,为了争皇位,都能干出什么事,所以皇上一边派人去确认亩产十余石的高产作物,是否真正存在。
另一边,则是再次在朝堂上掀起新一轮的风波,好牵制住他那群儿子,让他们无暇分心它顾,争取能为废太子的平安抵京创造条件
不过最新一期邸报上,还是公开了废太子在万寿节上,为皇上敬献的寿礼,竟是一种产量能达到十几石以上,名为红薯的高产作物得消息,顿时在官方与民间,都掀起轩然大波。
作为高台县衙的重点支持项目,南江书院这边,也能即时收到县令让人抄送的邸报,毕竟这是让人即时了解朝廷最新政策与动向的最快方式,可以方便书院里的师生把握时政。
看到邸报上提到的亩产可达十石以上的红薯,最先看到邸报内容的柳先生,立刻回想起自己前两天刚在东家府上品尝到的红薯。
以及他们书院师生帮着东家种植,并打理过的那几十亩红薯地,立刻拿着邸报去找院长。
来到高院长的办公室时,见到玄隐先生也在,柳先生匆匆向二人行过礼后,便拿出那份邸报。
“院长,这最新一期的邸报上,有提到前太子向圣上敬献的万寿节寿礼,名为红薯,亩产可达十石以上,就是不知,这邸报上写的红薯,与我们东家种的那几十亩红薯,是不是同一种作物。”
听说最新一期邸报,在没有经过现场勘验与确认的情况下,就已经迫不及待的将废太子献上的红薯,及其惊人的产量昭告天下,这其中所透露出的信息,顿让高显感到十分欣喜。
不过当着柳先生的面,他并没有露出什么喜色,而是淡定自若的回道。
“这些红薯种都同出一源,是从那边拉过来的,你说它们是不是同一种作物?”
确认了自己的猜测,柳先生被震惊到有些失神。
“能亩产十石以上!天下竟能有如此奇物?”
最关键的是,他们竟然在这一消息被昭告天下之前,就已有幸品尝过这种奇物的滋味,再联想到玄隐先生当时那异常重视的态度,心中顿时浮现出一个猜测。
“莫非院长与玄隐先生,此前都已知道东家太太那几十亩红薯的产量?”
邸报既然已出,也就没了继续保密的必要,高院长微笑着颔首道。
“是啊,我们那天吃的红薯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是我与东家太太亲自从地里采出的样本,我们所估算出来的产量,要比另一边的产量更多一些。”
文人,尤其是柳先生这种很有家国情怀,纵然远离庙堂,依旧忧国忧民的文人,得知这么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顿觉欣喜不已。
想到他已尝过那奇物的滋味,既让柳先生深感自豪,同时也有些懊恼,心情复杂的感叹道。
“太太虽是一片好意,想让我们长长见识,可她那天应该耗用了不少红薯吧,若能都留着当薯种,来年应当又能栽种几亩地,收获几十石红薯,真是可惜了。”
玄隐先生看过红薯的模样,知道那天带回去的红薯总共也就二三百斤的样子,宴席上给他们吃得少,东家太太后来又让先生们一人带几个回去,好让先生们的家属也能尝个鲜。
如此算下来,分给他们这些先生们的有百余斤,太太那里据说还剩的有几十斤,那天被吃掉的红薯应该不到一百斤,结果却让这位柳先生如此遗憾,感慨损失了可栽种几亩地的种薯。
这让玄隐先生感到有些疑惑。
“几十斤红薯就能培育出几亩地的苗?”
想到东家太太种的近四十亩红薯地,也就九百斤左右的种,要不是当时的时间已经有些晚,没时间等到第四茬藤苗真正长起来,要不然,他们还能得到更多的苗,高显点头道。
“嗯,这红薯的培育,与我们现有的作物培育方式不同,每一棵薯种培育好后,会生长出好几根藤苗,每根长藤都能剪成多截,每截都是一棵苗,能采收三四茬苗。”
再结合红薯的种植不挑地,不依赖水的优点,玄隐先生忍不住感慨道。
“此物实在神奇,能找到这一奇物,泽济天下苍生,太子殿下贤明,实乃功德无量!”
这话让高显听得有些心虚,虽然红薯确实是从另一边运过来的,可是这些红薯是根据东家太太给的信息,才在海外找到并带回,也是东家太太提供的培育及食用方式。
如此大功,如今却被安在他的旧主名下,旁人不知,他自己心里却很清楚这一切,即便是东家太太不愿要,主动送给他们的,每每想起或是提起,高显仍然感到有些惭愧。
掩饰性的喝口茶后,高显才回道。
“太太那边还种的有几十亩,能收好几百石红薯,她早就有言在先,为感谢书院里的师生,为那片红薯地做出的贡献,到时会给每人送上二三十斤做薯种,即便如此,剩下的仍有许多,适当吃些,不妨事。”
这些红薯种刚从海外带回时,陈凤琪就已经惦记着想要吃,好在她还记得那些薯种得来不易,及时让人给种下去了,没值得吃。
如今栽种了几十亩,能收获几万斤,她能忍住不吃才怪,不敢多吃,是因为她知道,红薯是粗粮,吃多了会不舒服。
承诺送给一期师生的红薯,以及可能会给二期师生分的薯种,就是陈凤琪身为一普通百姓,能为红薯种植的推广,做出的最大贡献。
随着昭告红薯现世的这份邸报被遍传各府县,迅速在民间掀起巨大的议论,无数人都在打听这件事情的真假。
能亩产十石以上的作物,乃是亘古未闻之事,再加上有些别有用心之人的蓄意引导,本来都对废太子感恩戴德的舆论风向,逐渐转变成质疑,认为是废太子弄虚作假,糊弄世人。
听说这一舆论形势后,高显立刻来找陈凤琪,废太子想要重回太子之位,绝对不能背负着污名。
虽然朝廷派出的勘验队伍已经出发,不日就能抵达废太子所在的流放之地,有了勘验队伍现场采收统计的数量为证,就能确认废太子那边并没有作假。
可是世人总习惯相信先入为主的印象,就算最终的事实能够证明,红薯的高产绝对不是弄虚作假,可是随着被拖的时间越久,已经被毁的名声,也再难洗清。
所以他们一定要赶在这风口浪尖上,尽快帮助废太子释清这些质疑,可是他们现在仅存的势力,不宜曝露不说,在当前的舆论大环境中,也发挥不了什么作用,更说是想要扭转当前的舆论。
总觉得离她非常遥远的事,突然被放到她面前,陈凤琪感到有些头疼,可她更知道,高显要不是因为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肯定不会求到她面前。
“这事简单,你提前退位,请玄隐先生以南江书院院长的名义,邀请巡抚、府衙、县衙以及周围邻县县衙的官员过来,参观我们南江书院的红薯地采收现场。”
“那些薯种,是太子听说玄隐先生答应出任南江书院院长,教化世人,特意送来的贺礼,你认为呢?”
高显闻言,顿时双眼一亮,他来找东家太太,的确是想请她尽快安排红薯的采收一事,并向外界公开李家庄的这块红薯地。
却没料到,对方为了帮他,竟然愿意放弃她一贯的低调作风,如此高调的邀请各级官员现场观看红薯地的采收,定能起到轰动效应,在短时间内,便可迅速洗清相关质疑不说,还能趁机拉拢人心,更加突显太子的贤名。
就是这样以来,不仅会彻底抹去东家太太的功劳,还会在无形之中‘利用’玄隐先生的声望与影响力。
“太太的大恩,谦益感激不尽!”
陈凤琪迅速制止住对方想要施大礼的举动,有些无奈的回道。
“你这不是难为我吗?明知我向来不喜这套,你还是先去找下玄隐先生,与他沟通一下吧,他一身清名,估计比我还不愿意涉及这些事。”
虽然这么做,固然会借用到玄隐先生的名声与影响力,可是有亩产十石以上的作物做媒介,其实也会让玄隐先生的影响力更上一层楼,并传出一段废太子纵然身陷困境,私下里依旧礼敬贤士的佳话。
可是玄隐先生若是特别爱惜羽毛,不容自己的清誉沾染半点污名,或是不愿弄虚做假,可不一定愿意配合。
第三十一章 新主也是主
等到高显离开东家大宅, 匆匆找到玄隐玄先生,跟他说了这件事,以及东家太太的建议,玄隐先生的神情有些微妙。
“你确定, 这是东家太太的建议, 而不是你假借东家太太之名?”
想起初见东家太太时, 她衣衫朴素,动作十分利索的从马车上跳下,既能心善的收留那三个乞儿, 又能在高显的有意提醒下,迅速配合对方,当众表明分寸与态度,绝了周围某些人的心思得表现,给玄隐先生留下过较深的印象。
正式住到家属区中为院长准备, 高显这个院长因是孤家寡人一个,没有住进去的两进院落中后, 玄隐先生更是体会到设计修建这栋房子的人, 处处用心,无不妥帖的精心设计, 让他住得十分舒心, 也非常适应。
玄隐先生本以为那些为生活提供极大方便自来水,及地下排污通道的设计,都是出自他那位见多识广的故友之手。
结果却在对方那里得知,这些竟然都是出东家太太的设计规划, 高显不过是帮忙完善,并负责监工,逐一排除工程难题, 负责将东家太太的规划一一实现而已。
玄隐先生知道,对方肯定不会在这种问题上隐瞒他,这也就意味着,看着平平无奇,与这李家庄内随处可见的妇人没什么区别的东家太太,其实远不似表面看上去的那么简单。
可是高显刚对他说的这件事,还是再次颠覆了他对东家太太的认知,这种精准的找出多方利益点,迅速调动各方面的人脉与资源。
张文谦听到每进来一位先生,高显就会给他祖父介绍一下对方的出身,大半都是某年进士。
少数没有进士功名在身的人,也都各有特长,例如那两位曾经功勋卓著的将军,连他的祖父都会以礼相待,对他们十分敬重。
下午曾给他考核的那七位先生,无一不是进士不说,甚至还不乏取得过殿试前三甲的人物,这些信息让张文谦的脊背不自觉的弯下许多,再没有早前纵然受到些打击,仍然意气风发的劲头。
随着到来的先生越来越多,李成锋身为少东家,便招呼众人都移步到桌椅更多,明显是用来举办大规模聚会的大厅中。
刚一进入大厅,玄隐先生一眼看到的正是摆在厅中上首的一个座钟,钟盘看上去就是袋表的放大版。
“那是?”
玄隐先生正想询问,高显就已从旁解释道。
“那是去年就已研制出来的座钟,我们这些先生,现在都是一家一个,也算是东家给诸位先生们发的福利之一。”
“书院里的公共区域里,也摆放的有,太太库房里还存有现成的,回头你也可以领一个回去,太太不喜欢送人座钟,有需要就说领一个。”
玄隐先生闻言,有些失笑的回道。
“好,太太有心了,这么好用的东西,我肯定要领一个回去。”
听到二人的对话,跟在后面的众人莫名感到与有荣焉,在得知新到的这位先生,竟然是大名鼎鼎的玄隐先生后,一直充满兴奋与激动的心情,也随之平复了不少。
因为这番对话已经表明,这是真的,一直隐世不出的玄隐先生,竟然真的答应来他们南江书院任职,听得出来,他们的这位据说是东家管家出身院长,竟然与玄隐先生交情匪浅。
等到陈凤琪亲自看着红薯都熟得差不多了以后,才带着两个年龄较大的孙子孙女来到大厅中,让孩子们给众人行礼,又客气的与众人寒暄几句后,知道人已到齐,便宣布先上一些红薯做的食物。
“……这红薯很容易饱腹,却又消化的快,所以我为大家准备的份量不多,以免影响正餐,今天主要是为让大家都尝个鲜,不周之处,请诸位多包涵。”
知道这些都是陈凤琪亲自去厨房着人准备的,她的出发点也是为大家考虑,众人当然不会有异议,身为主客的玄隐先生微笑着回道。
“有劳太太费心,才会处处妥贴,让我等不胜感激,能有机会在第一时间品尝到这红薯的滋味,实在是我们的荣幸,多谢太太!”
玄隐先生没有说出口的真实想法,是他们吃得越少越好,多留些做种子,好早日将这一奇物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广。
众人纷纷跟着符合,虽然其他先生们其实不太明白,为什么堂堂玄隐先生竟然会对品尝红薯一事,如此重视与推崇,可是这种作物,东家的地里种的有几十亩。
即便他们过去也没见过,更没吃过红薯,亲自跟着学生一起种了几十亩,还带着学生帮那红薯地除施肥后,吃过不少红薯杆后,那一大片红薯地在他们心中,早就没了神秘感,仅剩的也就是对长在红薯根茎部位的块实味道的好奇。
毕竟陈凤琪他们虽已估算出大概的亩产,在官方还没有消息公布之前,他们并不打算公开,知情的几人都已得到嘱咐,高显会玄隐先生,是因为以玄隐先生的身份,他完全有资格成为那个意外。
就像陈凤琪临时为其举办的这场宴会般,书院里的所有先生,都没有任何异议,因为玄隐先生是文人之中的巅峰存在,在世人心中享有的地位太过崇高,值得一切礼遇和厚待。
第三十章 大恩
新出土的红薯不算甜, 但是做熟后,同样又香又糯,那种清淡的香气,清甜的口感, 基本不会有人反感。
毕竟这是来到华夏大地后, 被培育出来的第一批红薯, 还没人能有机会因为吃太多,而吃到恶心反胃,从而厌恶上这种食物。
陈凤琪说给大家准备的少, 还真不是谦虚之词,除了红薯与大米同煮的粥有大半碗外,其它每种只给每人准备一两口的量,真就是让人尝尝味,还是浅尝则止的那种。
不知是不是因为这份量实在太少, 反正红薯的味道,成功获得在场众人的一致称赞, 都认为红薯的味道出乎意料的好, 让他们都感得意犹未尽,不像是太太说的粗粮。
此时正其乐融融的品尝红薯得众人, 都不知道, 在遥远的千里之外,还有一群人也在品尝红薯,知道这是太子在流放之地,精心种植出的亩产多达十余石的作物, 不管其他人心里是什么滋味,反正皇上正龙颜大悦。
在收到这份极具特殊意义的贺礼后,随即就派由多部门的官员代表组成的队伍, 前往太子的流放地勘验及确认产量,皇上非常希望这是真的,因为有了这个发现高产作物的不世之功,他就能名正言顺的召回废太子,为他恢复太子之位。
有太子在,可以为他分担绝大多数的压力,他的儿子们,只会争相讨好他,希望他能活得更久。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除越来越势弱的那部分只忠心于他的势力外,大多数人在他面前,都当面一套背后一套,阳奉阴违的事件时有发生。
皇子们一心忙着争权夺利,越来越不将他这个父皇放在心上,每每将他气到死去活来,也让他明显感觉到,自己的身体已经变得越来越虚弱。
那些人都觉得他已到了该驾崩的地步,恨不得他能早死,而皇上自己也活得提心吊胆,生恐哪个皇子会按捺不住,选择逼宫,或是在暗地里对他下毒手。
因为深知他那几个分别聚集着一批势力的儿子们,为了争皇位,都能干出什么事,所以皇上一边派人去确认亩产十余石的高产作物,是否真正存在。
另一边,则是再次在朝堂上掀起新一轮的风波,好牵制住他那群儿子,让他们无暇分心它顾,争取能为废太子的平安抵京创造条件
不过最新一期邸报上,还是公开了废太子在万寿节上,为皇上敬献的寿礼,竟是一种产量能达到十几石以上,名为红薯的高产作物得消息,顿时在官方与民间,都掀起轩然大波。
作为高台县衙的重点支持项目,南江书院这边,也能即时收到县令让人抄送的邸报,毕竟这是让人即时了解朝廷最新政策与动向的最快方式,可以方便书院里的师生把握时政。
看到邸报上提到的亩产可达十石以上的红薯,最先看到邸报内容的柳先生,立刻回想起自己前两天刚在东家府上品尝到的红薯。
以及他们书院师生帮着东家种植,并打理过的那几十亩红薯地,立刻拿着邸报去找院长。
来到高院长的办公室时,见到玄隐先生也在,柳先生匆匆向二人行过礼后,便拿出那份邸报。
“院长,这最新一期的邸报上,有提到前太子向圣上敬献的万寿节寿礼,名为红薯,亩产可达十石以上,就是不知,这邸报上写的红薯,与我们东家种的那几十亩红薯,是不是同一种作物。”
听说最新一期邸报,在没有经过现场勘验与确认的情况下,就已经迫不及待的将废太子献上的红薯,及其惊人的产量昭告天下,这其中所透露出的信息,顿让高显感到十分欣喜。
不过当着柳先生的面,他并没有露出什么喜色,而是淡定自若的回道。
“这些红薯种都同出一源,是从那边拉过来的,你说它们是不是同一种作物?”
确认了自己的猜测,柳先生被震惊到有些失神。
“能亩产十石以上!天下竟能有如此奇物?”
最关键的是,他们竟然在这一消息被昭告天下之前,就已有幸品尝过这种奇物的滋味,再联想到玄隐先生当时那异常重视的态度,心中顿时浮现出一个猜测。
“莫非院长与玄隐先生,此前都已知道东家太太那几十亩红薯的产量?”
邸报既然已出,也就没了继续保密的必要,高院长微笑着颔首道。
“是啊,我们那天吃的红薯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是我与东家太太亲自从地里采出的样本,我们所估算出来的产量,要比另一边的产量更多一些。”
文人,尤其是柳先生这种很有家国情怀,纵然远离庙堂,依旧忧国忧民的文人,得知这么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顿觉欣喜不已。
想到他已尝过那奇物的滋味,既让柳先生深感自豪,同时也有些懊恼,心情复杂的感叹道。
“太太虽是一片好意,想让我们长长见识,可她那天应该耗用了不少红薯吧,若能都留着当薯种,来年应当又能栽种几亩地,收获几十石红薯,真是可惜了。”
玄隐先生看过红薯的模样,知道那天带回去的红薯总共也就二三百斤的样子,宴席上给他们吃得少,东家太太后来又让先生们一人带几个回去,好让先生们的家属也能尝个鲜。
如此算下来,分给他们这些先生们的有百余斤,太太那里据说还剩的有几十斤,那天被吃掉的红薯应该不到一百斤,结果却让这位柳先生如此遗憾,感慨损失了可栽种几亩地的种薯。
这让玄隐先生感到有些疑惑。
“几十斤红薯就能培育出几亩地的苗?”
想到东家太太种的近四十亩红薯地,也就九百斤左右的种,要不是当时的时间已经有些晚,没时间等到第四茬藤苗真正长起来,要不然,他们还能得到更多的苗,高显点头道。
“嗯,这红薯的培育,与我们现有的作物培育方式不同,每一棵薯种培育好后,会生长出好几根藤苗,每根长藤都能剪成多截,每截都是一棵苗,能采收三四茬苗。”
再结合红薯的种植不挑地,不依赖水的优点,玄隐先生忍不住感慨道。
“此物实在神奇,能找到这一奇物,泽济天下苍生,太子殿下贤明,实乃功德无量!”
这话让高显听得有些心虚,虽然红薯确实是从另一边运过来的,可是这些红薯是根据东家太太给的信息,才在海外找到并带回,也是东家太太提供的培育及食用方式。
如此大功,如今却被安在他的旧主名下,旁人不知,他自己心里却很清楚这一切,即便是东家太太不愿要,主动送给他们的,每每想起或是提起,高显仍然感到有些惭愧。
掩饰性的喝口茶后,高显才回道。
“太太那边还种的有几十亩,能收好几百石红薯,她早就有言在先,为感谢书院里的师生,为那片红薯地做出的贡献,到时会给每人送上二三十斤做薯种,即便如此,剩下的仍有许多,适当吃些,不妨事。”
这些红薯种刚从海外带回时,陈凤琪就已经惦记着想要吃,好在她还记得那些薯种得来不易,及时让人给种下去了,没值得吃。
如今栽种了几十亩,能收获几万斤,她能忍住不吃才怪,不敢多吃,是因为她知道,红薯是粗粮,吃多了会不舒服。
承诺送给一期师生的红薯,以及可能会给二期师生分的薯种,就是陈凤琪身为一普通百姓,能为红薯种植的推广,做出的最大贡献。
随着昭告红薯现世的这份邸报被遍传各府县,迅速在民间掀起巨大的议论,无数人都在打听这件事情的真假。
能亩产十石以上的作物,乃是亘古未闻之事,再加上有些别有用心之人的蓄意引导,本来都对废太子感恩戴德的舆论风向,逐渐转变成质疑,认为是废太子弄虚作假,糊弄世人。
听说这一舆论形势后,高显立刻来找陈凤琪,废太子想要重回太子之位,绝对不能背负着污名。
虽然朝廷派出的勘验队伍已经出发,不日就能抵达废太子所在的流放之地,有了勘验队伍现场采收统计的数量为证,就能确认废太子那边并没有作假。
可是世人总习惯相信先入为主的印象,就算最终的事实能够证明,红薯的高产绝对不是弄虚作假,可是随着被拖的时间越久,已经被毁的名声,也再难洗清。
所以他们一定要赶在这风口浪尖上,尽快帮助废太子释清这些质疑,可是他们现在仅存的势力,不宜曝露不说,在当前的舆论大环境中,也发挥不了什么作用,更说是想要扭转当前的舆论。
总觉得离她非常遥远的事,突然被放到她面前,陈凤琪感到有些头疼,可她更知道,高显要不是因为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肯定不会求到她面前。
“这事简单,你提前退位,请玄隐先生以南江书院院长的名义,邀请巡抚、府衙、县衙以及周围邻县县衙的官员过来,参观我们南江书院的红薯地采收现场。”
“那些薯种,是太子听说玄隐先生答应出任南江书院院长,教化世人,特意送来的贺礼,你认为呢?”
高显闻言,顿时双眼一亮,他来找东家太太,的确是想请她尽快安排红薯的采收一事,并向外界公开李家庄的这块红薯地。
却没料到,对方为了帮他,竟然愿意放弃她一贯的低调作风,如此高调的邀请各级官员现场观看红薯地的采收,定能起到轰动效应,在短时间内,便可迅速洗清相关质疑不说,还能趁机拉拢人心,更加突显太子的贤名。
就是这样以来,不仅会彻底抹去东家太太的功劳,还会在无形之中‘利用’玄隐先生的声望与影响力。
“太太的大恩,谦益感激不尽!”
陈凤琪迅速制止住对方想要施大礼的举动,有些无奈的回道。
“你这不是难为我吗?明知我向来不喜这套,你还是先去找下玄隐先生,与他沟通一下吧,他一身清名,估计比我还不愿意涉及这些事。”
虽然这么做,固然会借用到玄隐先生的名声与影响力,可是有亩产十石以上的作物做媒介,其实也会让玄隐先生的影响力更上一层楼,并传出一段废太子纵然身陷困境,私下里依旧礼敬贤士的佳话。
可是玄隐先生若是特别爱惜羽毛,不容自己的清誉沾染半点污名,或是不愿弄虚做假,可不一定愿意配合。
第三十一章 新主也是主
等到高显离开东家大宅, 匆匆找到玄隐玄先生,跟他说了这件事,以及东家太太的建议,玄隐先生的神情有些微妙。
“你确定, 这是东家太太的建议, 而不是你假借东家太太之名?”
想起初见东家太太时, 她衣衫朴素,动作十分利索的从马车上跳下,既能心善的收留那三个乞儿, 又能在高显的有意提醒下,迅速配合对方,当众表明分寸与态度,绝了周围某些人的心思得表现,给玄隐先生留下过较深的印象。
正式住到家属区中为院长准备, 高显这个院长因是孤家寡人一个,没有住进去的两进院落中后, 玄隐先生更是体会到设计修建这栋房子的人, 处处用心,无不妥帖的精心设计, 让他住得十分舒心, 也非常适应。
玄隐先生本以为那些为生活提供极大方便自来水,及地下排污通道的设计,都是出自他那位见多识广的故友之手。
结果却在对方那里得知,这些竟然都是出东家太太的设计规划, 高显不过是帮忙完善,并负责监工,逐一排除工程难题, 负责将东家太太的规划一一实现而已。
玄隐先生知道,对方肯定不会在这种问题上隐瞒他,这也就意味着,看着平平无奇,与这李家庄内随处可见的妇人没什么区别的东家太太,其实远不似表面看上去的那么简单。
可是高显刚对他说的这件事,还是再次颠覆了他对东家太太的认知,这种精准的找出多方利益点,迅速调动各方面的人脉与资源。
本文网址:https://www.powenxue11.com/book/48350/1170359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powenxue11.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