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世大佬在六十年代 第103节
推荐阅读:重生斗:庶女皇后、师妹的修炼方法它不科学、首席,你被捕了、抢手娇妻送上门、契婚:总裁的替身娇妻、废物五小姐之天才毒妃、逆宠狂妃、帝宠一品毒后、闪婚游戏、爱神降临(西幻np)、
而那些他们不在乎的, 像重男轻女家庭里的女孩,像长辈不慈家庭里的小辈,像儿女不孝家庭里的老人……还有一些恶毒的公婆和一碗水端不平的父母,他们家里的儿媳妇和不受宠的人,这些人平常已经没少受家里苛刻了,饥荒年里更是变本加厉,不仅吃的变少了,干的活还更多,时不时还要挨打受骂。
许新月他们一家四口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许建军和杨惠虽然不是被活活饿死的,但其实跟被活活饿死也没太大的区别,特别是杨惠,她就是因为吃得少,干得多,身体承受不住去世的。
好在许新月他们姐弟俩机缘巧合下救了沈老爷子脱离了许家,不然,就许家人的许家人那德行,他们姐弟俩怕是也活不长。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像他们姐弟俩这么幸运,严格上来说,他们姐弟俩只是个例,但他们大队里却有着很多和他们姐弟俩有着类似的遭遇的人,所以,他肩上的担子才重。
和许新月他们姐弟俩了解完上面的章程后,他没有再频繁往公社跑,问救济粮的事情,而是把重心都放在大队里的人身上,确保大队里的每个人都不被饿死。
他的努力还是有成果的,秋收后的两三个月里,大队里并没有出现人被饿死的现象,但还是有些人死了。
这些人要么体弱多病,要么上了年纪身体不好,本身活得就很艰难,又遇上饥荒,吃不饱,穿不暖,还没钱看病,撑不下也挺正常的。
陈山虽然替他们感到惋惜,但也没有办法,能让他们不被饿死,已经是他能做的全部了。
其他的,便是他自己遇上,也只能听天由命。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便到了年底。
年关将近,换作往年,大家伙这会儿都该开始准备年货,哪怕是去年,也只是萧条了一点,但是今年,别说是准备年货了,不饿死已经不错了,很多人都吊着一口气等年底发粮。
整个大队里唯一不受这场饥荒影响的,大概也就许新月他们家。
许新月他们家最不缺的就是粮食了,肉也不是很缺,家里鸡和兔子养了不少,秋收那会儿沈追司还给他们抓了几只小鸭子过来,现在也长大了,偶尔再上山抓点野物,一天三顿基本没断过。
他们家的好日子在大队里也是有目共睹的,很多人家里没粮食了都动了跟他们家借粮食的念头,但真正去借的没几个。
一来是不熟,二来是觉得他们不会借。
他们姐弟俩自从搬到新家后,就不怎么跟大队里的人往来,现在大队里跟他们家算得上熟的,估计也就陈瀚民他们家和陈山他们家,而他们两家是不缺粮食的,因为许新月他们会给他们送,用不着他们上门去借。
那些和他们不熟的人,经历了上次公社的调查员过来调查的事情,觉得他们大概率不会借,就没有贸然上门来借。
这些人里其实大部分的人都是在观望,看有没有人能从他们家借到粮食,要是有,他们再上门来。
第一个来找他们借粮食的人是胡胜利。
胡胜利是知青,赚的工分没有乡下汉子多,但他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起初倒也能活,日子久了,粮食渐渐就见底了。
他想过和周围的邻居借,但周围的邻居日子过得还不如他。
所以,他就把主意打到了陆白身上。
陆白比他勤快,还比他能干,赚的工分比他多挺多的,再加上陆玉过来的那个把月的工分也都记在他的头上,他秋收的时候分的粮食都快有他的两倍了。
虽然他的两倍也不是很多,但陆白吃住都在许新月他们家,就许新月他们家那条件,他有余粮的可能性挺大的。
而他能想到的能借他粮食的人又只有他,为了不被饿死,他就找上了他。
他并没有上门去找陆白借,而是上工的时候,趁着四下没人找他借的。
借之前,他内心挺忐忑的,怕陆白不借他,还想了一大堆的说辞,甚至做好了磨破嘴皮子的准备。
结果陆白一听他要借粮食,连犹豫都不带的,非常爽快地答应了,仿佛他跟他借的不是粮食,是他手上拿着的锄头。
下工后,他就跟他一起去了趟许新月他们家,从他们家拎走了一袋粮食,整个过程顺利得让他有种不真实感,几度怀疑自己是在做梦。
一直到回了知青点后,用陆白借给他的粮食做了顿饭,吃完有了真实的饱腹感,他才没再怀疑自己是在做梦。
而他从陆白那里借到粮食的事情,也很快在大队里小范围地传开了。
不过,因为他是跟陆白借的,那些知道消息的人倒也没有一拥而上,只是越发蠢蠢欲动。
第二个来找他们借粮食的人也是个知青,女知青。
那女知青和陆白并不熟,陆白甚至都不知道她叫什么名字,只知道她姓苗。
苗知青下乡后,一直都是跟大队里一个无儿无女的老寡妇一起住,老寡妇年纪挺大的,赚不了多少工分,苗知青在大队里当小学老师,工分倒是不少,但因为饥荒,到手的粮食并不多,她自己吃,还要得老寡妇一些,到了年底,也不是很够。
得知胡胜利从陆白这里借到粮食后,她就也想着来找他借一点,等大队发粮了再还给他。
因为和他不熟,她还找了胡胜利当中间人。
胡胜利把她想借粮食的事情跟陆白说了,陆白还是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给她的粮食,还比给胡胜利的多。
倒不是他厚此薄彼,他会多给,主要是许冬至的意思。
许冬至对苗知青的印象很好,苗知青是他们大队小学的老师,他还没上小学之前就跟她有过接触,那时候,他想上学就私底下找她问了不少问题,让她发现他的天赋。
他之后能顺利上学,也有她的一份功劳。
和陆白,还有胡胜利不同,她下乡是真的想为农村做贡献,也一直在这条道路上前进着。
许冬至挺佩服她的,也由衷地希望她能让更多的人学到有用的知识,从而改变自身和周围人的命运,不想她把教书育人的时间浪费在生计上,也不想她止步于这场饥荒。
所以,他让陆白多给她一些粮食,帮她解决困难的同时,也能帮到和她一起居住的孤寡老人。
苗知青没有拒绝他们的好意,胡胜利也没有因为陆白多给她粮食,和陆白生了间隙,因为陆白说了,这些粮食里有一些是许冬至作为苗知青的学生的心意。
还有就是,他很清楚陆白能借他粮食是情分,不是本分。
多少他都该感恩,而非斤斤计较。
况且他也没斤斤计较的立场。
他和陆白不过是同为知青,又一起住过一段时间而已,交情真算不上深,这也是他找陆白借粮食之前心里没底的原因。
他们俩都从陆白那里借到粮食的消息传开后,那些想来他们家借粮食的人终于按捺不住了,倒也没有一拥而上,但来的人不少。
一个晚上来了七八个。
嗯,苗知青是下午来借的粮食,晚上消息传开后,就陆续有人过来。
来借粮食的人基本都是家里的日子快过不下去的,许冬至对他们家里的大致情况都挺了解的,能借的,他都借。
虽然他知道这样借下去,肯定会出问题,但许新月跟他说了,有问题她来解决,他便也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第二天来借粮食的更多,有的一大早就来了,但因为动静不是很大,许新月倒也没有发飙,当然,也没好脸色就是了。
而许冬至所担心的问题,到了中午就体现出来了,来借粮食的人特别多,因为许新月不让他们进院子,他们甚至排起队来。
那阵仗,说实话,真不像是来借粮食的,更像是来领粮食的,什么人都来,有的甚至全家一起过来,好像多一个人能多一份粮食似的,热闹程度堪比大队发粮的时候。
连陈山都被惊动了,特意过来给他们镇场,怕有人闹事。
而有句话叫做,怕什么来什么。
他刚过来,就看见有人在闹事。
第95章
闹事的是大队里的几个懒汉, 之前公社的调查员过来的时候,他们也来了。
许冬至记得他们,也知道他们的为人, 不想把粮食借给他们。
他们见其他人借都很顺利,等到了他们,许冬至却不借,难免心生不快,然后, 就闹起来了。
见他们闹起来, 还隔着十来米距离的陈山,赶忙跑上前去。
刚想开口制止, 许新月已经先他一步开口道:“不想挨打就滚。”她的声音比这寒冬腊月里的雪还要冷,让人听着不由得脊背生寒。
那几个懒汉都有点怂了, 尤其是对上她那仿佛看死人一般的眼睛后,但又没脸承认,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叫嚣,说:“我们排了这么久的队,你们凭什么不借给我们。”
许新月的耐心有限, 没有跟他们争论,正准备一人给他们一脚, 用行动告诉他们,他们凭什么, 陈山开口了。
陈山说:“粮食是他们的, 他们想借就借,不想借就不借, 你们闹什么事?真当别人欠你们的。”
那几个懒汉听他这话, 也觉得自己不占理, 但他们本来就是不讲理的人,只是迟疑了一瞬,便又胡搅蛮缠道:“都是乡里乡亲的,为什么其他人借,他们都借得那么爽快,到了我们,他们就不借,这不是明摆着看不起人嘛!”
“是又怎样?”许新月一脸挑衅地看着他们,模样要多嚣张有多嚣张。
这要换做别人,那几个懒汉肯定不管不顾地上手教训一顿,但她,那几个懒汉碍于她背后的军方人员,到底还是忍了下来。
只行动上忍下来了,嘴上却还是不饶人,尤其是几个比她辈分大的,就像当爹在教训孩子似的,就差没指着她的鼻子骂她不孝了。
也亏他们没有指着鼻子骂,不然,许新月能当场把他们的手掰了。
正当她忍无可忍,打算一脚踹飞一个的时候,远处传来了车声,很明显,是每天都来他们家报到的沈追司,或者,秦让来了。
听到车声后,她没有动脚,转头对被她护在身后的许冬至说:“我饿了,今天就到这里,不借了。”她的音量不大,几乎淹没在那几个懒汉的叫嚣声中,只够许冬至一个人听清,所以,并没有引起骚动。
许冬至虽然想尽可能地多帮一些人,但还是以她为主,她说借便借,她说不借便不借了,左不过一顿饭的时间,大队里的人还是等得起的,顺便也让他们知道,他们借他们粮食是情分,不是本分,免得他们像那几个懒汉一样,觉得他们借他们粮食是理所当然。
不过,他并没有说他们不借了是因为许新月饿了,而是说,他们家里的粮食也有限,本来想着乡里乡亲,能帮一点是一点,没想到他们居然聚众闹事,想强抢粮食,他们姐弟俩,小的小,弱的弱,应付不来这场面,暂时先不借了,等之后看情况再说。
那些还在排队的人听他这么说,当下都不乐意了,他们之中虽然不乏想占便宜的人,但更多的是家里快揭不开锅的,想来借点粮食应应急,结果队排得好好的,突然不借了,他们怎么能乐意。
当然,他们的不乐意不是冲着许冬至他们姐弟俩,是冲着那几个闹事的懒汉。
要不是他们闹事,许冬至他们姐弟俩也不会突然不借。
几乎许冬至的话音刚落,他们就纷纷指责起那几个懒汉来,也有一些人劝许冬至他们别跟他们计较,说他们不想借便不借了,有他们在,他们不敢强抢的。
然,任凭他们怎么说,许冬至说不借便是不借,刚好沈追司和秦让过来了,他们更有理由让他们走。
那些人都不是很想走,但他们也知道,他们越是赖着不走,许冬至他们越是不会想把粮食借给他们,只能先离开,等晚点再过来借借看。
陈山一直等到他们都离开了,才问许冬至:“你们怎么突然拿出这么多粮食来借给队里的人?是上面的意思吗?”
他们借给每个人的粮食虽然不多,但借的人多,加起来的数量有不少,完全不是他们凭借自己能拿得出来的,哪怕他们有国家的特批,能在自己家范围里随意种植粮食,也种不了这么多的粮食。
他们家的面积大归大,但也没有大到能有这么多余粮的地步,更何况,他们搬家的时间还不长,就算一搬家就在院子里种满了粮食,也只够收一茬。
靠大队秋收那会儿分的更是不可能,他们家也就陆白在上工,还时不时请假,即便加上陆玉的,也分不了太多。
排除所有不可能,剩下就只有国家了。
“不是。”许冬至摇头,“这些粮食是我们自己囤的,原本是想用它们度过这场饥荒,后来国家给了特批让我们可以自给自足,这些粮食就闲置下来了,刚好有人过来跟我们借粮食,我们就把它们借出去。”
他其实更想说是上面的意思,但是上面的意思的话,他们就不能随心所欲,想借就借,不想借就不借,还有就是,现在缺粮食的地方很多,比他们大队更缺粮食的地方更是比比皆是,上面没理由把粮食补贴给他们,也不能把粮食补贴给他们,不然,很可能会引起民愤。
简单点说,就是不患寡而患不均。
陈山倒是没想到他们能囤这么多的粮食,不过,转念一想,他们很早就知道这场饥荒还会持续很久,又有渠道可以获取粮食,多囤一些,好像也不奇怪。
“你们有心了,我代表队里的人感谢你们。”他们的慷慨解囊,不仅解决了队里很多人的粮食危机,也让他有了几天喘息的机会。
“不用客气,都是乡里乡亲的,我们能帮一点是一点。”许冬至说,“不过,避免刚才的情况再次发生,我们不打算再把粮食借给队里的人了,但可以借给大队,借出去的粮食要怎么安排,就由叔来负责,刚好队里各家各户是什么情况,叔也比我们清楚。我们的粮食也有限,最好是能用在刀刃上。”
许新月他们一家四口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许建军和杨惠虽然不是被活活饿死的,但其实跟被活活饿死也没太大的区别,特别是杨惠,她就是因为吃得少,干得多,身体承受不住去世的。
好在许新月他们姐弟俩机缘巧合下救了沈老爷子脱离了许家,不然,就许家人的许家人那德行,他们姐弟俩怕是也活不长。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像他们姐弟俩这么幸运,严格上来说,他们姐弟俩只是个例,但他们大队里却有着很多和他们姐弟俩有着类似的遭遇的人,所以,他肩上的担子才重。
和许新月他们姐弟俩了解完上面的章程后,他没有再频繁往公社跑,问救济粮的事情,而是把重心都放在大队里的人身上,确保大队里的每个人都不被饿死。
他的努力还是有成果的,秋收后的两三个月里,大队里并没有出现人被饿死的现象,但还是有些人死了。
这些人要么体弱多病,要么上了年纪身体不好,本身活得就很艰难,又遇上饥荒,吃不饱,穿不暖,还没钱看病,撑不下也挺正常的。
陈山虽然替他们感到惋惜,但也没有办法,能让他们不被饿死,已经是他能做的全部了。
其他的,便是他自己遇上,也只能听天由命。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便到了年底。
年关将近,换作往年,大家伙这会儿都该开始准备年货,哪怕是去年,也只是萧条了一点,但是今年,别说是准备年货了,不饿死已经不错了,很多人都吊着一口气等年底发粮。
整个大队里唯一不受这场饥荒影响的,大概也就许新月他们家。
许新月他们家最不缺的就是粮食了,肉也不是很缺,家里鸡和兔子养了不少,秋收那会儿沈追司还给他们抓了几只小鸭子过来,现在也长大了,偶尔再上山抓点野物,一天三顿基本没断过。
他们家的好日子在大队里也是有目共睹的,很多人家里没粮食了都动了跟他们家借粮食的念头,但真正去借的没几个。
一来是不熟,二来是觉得他们不会借。
他们姐弟俩自从搬到新家后,就不怎么跟大队里的人往来,现在大队里跟他们家算得上熟的,估计也就陈瀚民他们家和陈山他们家,而他们两家是不缺粮食的,因为许新月他们会给他们送,用不着他们上门去借。
那些和他们不熟的人,经历了上次公社的调查员过来调查的事情,觉得他们大概率不会借,就没有贸然上门来借。
这些人里其实大部分的人都是在观望,看有没有人能从他们家借到粮食,要是有,他们再上门来。
第一个来找他们借粮食的人是胡胜利。
胡胜利是知青,赚的工分没有乡下汉子多,但他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起初倒也能活,日子久了,粮食渐渐就见底了。
他想过和周围的邻居借,但周围的邻居日子过得还不如他。
所以,他就把主意打到了陆白身上。
陆白比他勤快,还比他能干,赚的工分比他多挺多的,再加上陆玉过来的那个把月的工分也都记在他的头上,他秋收的时候分的粮食都快有他的两倍了。
虽然他的两倍也不是很多,但陆白吃住都在许新月他们家,就许新月他们家那条件,他有余粮的可能性挺大的。
而他能想到的能借他粮食的人又只有他,为了不被饿死,他就找上了他。
他并没有上门去找陆白借,而是上工的时候,趁着四下没人找他借的。
借之前,他内心挺忐忑的,怕陆白不借他,还想了一大堆的说辞,甚至做好了磨破嘴皮子的准备。
结果陆白一听他要借粮食,连犹豫都不带的,非常爽快地答应了,仿佛他跟他借的不是粮食,是他手上拿着的锄头。
下工后,他就跟他一起去了趟许新月他们家,从他们家拎走了一袋粮食,整个过程顺利得让他有种不真实感,几度怀疑自己是在做梦。
一直到回了知青点后,用陆白借给他的粮食做了顿饭,吃完有了真实的饱腹感,他才没再怀疑自己是在做梦。
而他从陆白那里借到粮食的事情,也很快在大队里小范围地传开了。
不过,因为他是跟陆白借的,那些知道消息的人倒也没有一拥而上,只是越发蠢蠢欲动。
第二个来找他们借粮食的人也是个知青,女知青。
那女知青和陆白并不熟,陆白甚至都不知道她叫什么名字,只知道她姓苗。
苗知青下乡后,一直都是跟大队里一个无儿无女的老寡妇一起住,老寡妇年纪挺大的,赚不了多少工分,苗知青在大队里当小学老师,工分倒是不少,但因为饥荒,到手的粮食并不多,她自己吃,还要得老寡妇一些,到了年底,也不是很够。
得知胡胜利从陆白这里借到粮食后,她就也想着来找他借一点,等大队发粮了再还给他。
因为和他不熟,她还找了胡胜利当中间人。
胡胜利把她想借粮食的事情跟陆白说了,陆白还是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给她的粮食,还比给胡胜利的多。
倒不是他厚此薄彼,他会多给,主要是许冬至的意思。
许冬至对苗知青的印象很好,苗知青是他们大队小学的老师,他还没上小学之前就跟她有过接触,那时候,他想上学就私底下找她问了不少问题,让她发现他的天赋。
他之后能顺利上学,也有她的一份功劳。
和陆白,还有胡胜利不同,她下乡是真的想为农村做贡献,也一直在这条道路上前进着。
许冬至挺佩服她的,也由衷地希望她能让更多的人学到有用的知识,从而改变自身和周围人的命运,不想她把教书育人的时间浪费在生计上,也不想她止步于这场饥荒。
所以,他让陆白多给她一些粮食,帮她解决困难的同时,也能帮到和她一起居住的孤寡老人。
苗知青没有拒绝他们的好意,胡胜利也没有因为陆白多给她粮食,和陆白生了间隙,因为陆白说了,这些粮食里有一些是许冬至作为苗知青的学生的心意。
还有就是,他很清楚陆白能借他粮食是情分,不是本分。
多少他都该感恩,而非斤斤计较。
况且他也没斤斤计较的立场。
他和陆白不过是同为知青,又一起住过一段时间而已,交情真算不上深,这也是他找陆白借粮食之前心里没底的原因。
他们俩都从陆白那里借到粮食的消息传开后,那些想来他们家借粮食的人终于按捺不住了,倒也没有一拥而上,但来的人不少。
一个晚上来了七八个。
嗯,苗知青是下午来借的粮食,晚上消息传开后,就陆续有人过来。
来借粮食的人基本都是家里的日子快过不下去的,许冬至对他们家里的大致情况都挺了解的,能借的,他都借。
虽然他知道这样借下去,肯定会出问题,但许新月跟他说了,有问题她来解决,他便也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第二天来借粮食的更多,有的一大早就来了,但因为动静不是很大,许新月倒也没有发飙,当然,也没好脸色就是了。
而许冬至所担心的问题,到了中午就体现出来了,来借粮食的人特别多,因为许新月不让他们进院子,他们甚至排起队来。
那阵仗,说实话,真不像是来借粮食的,更像是来领粮食的,什么人都来,有的甚至全家一起过来,好像多一个人能多一份粮食似的,热闹程度堪比大队发粮的时候。
连陈山都被惊动了,特意过来给他们镇场,怕有人闹事。
而有句话叫做,怕什么来什么。
他刚过来,就看见有人在闹事。
第95章
闹事的是大队里的几个懒汉, 之前公社的调查员过来的时候,他们也来了。
许冬至记得他们,也知道他们的为人, 不想把粮食借给他们。
他们见其他人借都很顺利,等到了他们,许冬至却不借,难免心生不快,然后, 就闹起来了。
见他们闹起来, 还隔着十来米距离的陈山,赶忙跑上前去。
刚想开口制止, 许新月已经先他一步开口道:“不想挨打就滚。”她的声音比这寒冬腊月里的雪还要冷,让人听着不由得脊背生寒。
那几个懒汉都有点怂了, 尤其是对上她那仿佛看死人一般的眼睛后,但又没脸承认,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叫嚣,说:“我们排了这么久的队,你们凭什么不借给我们。”
许新月的耐心有限, 没有跟他们争论,正准备一人给他们一脚, 用行动告诉他们,他们凭什么, 陈山开口了。
陈山说:“粮食是他们的, 他们想借就借,不想借就不借, 你们闹什么事?真当别人欠你们的。”
那几个懒汉听他这话, 也觉得自己不占理, 但他们本来就是不讲理的人,只是迟疑了一瞬,便又胡搅蛮缠道:“都是乡里乡亲的,为什么其他人借,他们都借得那么爽快,到了我们,他们就不借,这不是明摆着看不起人嘛!”
“是又怎样?”许新月一脸挑衅地看着他们,模样要多嚣张有多嚣张。
这要换做别人,那几个懒汉肯定不管不顾地上手教训一顿,但她,那几个懒汉碍于她背后的军方人员,到底还是忍了下来。
只行动上忍下来了,嘴上却还是不饶人,尤其是几个比她辈分大的,就像当爹在教训孩子似的,就差没指着她的鼻子骂她不孝了。
也亏他们没有指着鼻子骂,不然,许新月能当场把他们的手掰了。
正当她忍无可忍,打算一脚踹飞一个的时候,远处传来了车声,很明显,是每天都来他们家报到的沈追司,或者,秦让来了。
听到车声后,她没有动脚,转头对被她护在身后的许冬至说:“我饿了,今天就到这里,不借了。”她的音量不大,几乎淹没在那几个懒汉的叫嚣声中,只够许冬至一个人听清,所以,并没有引起骚动。
许冬至虽然想尽可能地多帮一些人,但还是以她为主,她说借便借,她说不借便不借了,左不过一顿饭的时间,大队里的人还是等得起的,顺便也让他们知道,他们借他们粮食是情分,不是本分,免得他们像那几个懒汉一样,觉得他们借他们粮食是理所当然。
不过,他并没有说他们不借了是因为许新月饿了,而是说,他们家里的粮食也有限,本来想着乡里乡亲,能帮一点是一点,没想到他们居然聚众闹事,想强抢粮食,他们姐弟俩,小的小,弱的弱,应付不来这场面,暂时先不借了,等之后看情况再说。
那些还在排队的人听他这么说,当下都不乐意了,他们之中虽然不乏想占便宜的人,但更多的是家里快揭不开锅的,想来借点粮食应应急,结果队排得好好的,突然不借了,他们怎么能乐意。
当然,他们的不乐意不是冲着许冬至他们姐弟俩,是冲着那几个闹事的懒汉。
要不是他们闹事,许冬至他们姐弟俩也不会突然不借。
几乎许冬至的话音刚落,他们就纷纷指责起那几个懒汉来,也有一些人劝许冬至他们别跟他们计较,说他们不想借便不借了,有他们在,他们不敢强抢的。
然,任凭他们怎么说,许冬至说不借便是不借,刚好沈追司和秦让过来了,他们更有理由让他们走。
那些人都不是很想走,但他们也知道,他们越是赖着不走,许冬至他们越是不会想把粮食借给他们,只能先离开,等晚点再过来借借看。
陈山一直等到他们都离开了,才问许冬至:“你们怎么突然拿出这么多粮食来借给队里的人?是上面的意思吗?”
他们借给每个人的粮食虽然不多,但借的人多,加起来的数量有不少,完全不是他们凭借自己能拿得出来的,哪怕他们有国家的特批,能在自己家范围里随意种植粮食,也种不了这么多的粮食。
他们家的面积大归大,但也没有大到能有这么多余粮的地步,更何况,他们搬家的时间还不长,就算一搬家就在院子里种满了粮食,也只够收一茬。
靠大队秋收那会儿分的更是不可能,他们家也就陆白在上工,还时不时请假,即便加上陆玉的,也分不了太多。
排除所有不可能,剩下就只有国家了。
“不是。”许冬至摇头,“这些粮食是我们自己囤的,原本是想用它们度过这场饥荒,后来国家给了特批让我们可以自给自足,这些粮食就闲置下来了,刚好有人过来跟我们借粮食,我们就把它们借出去。”
他其实更想说是上面的意思,但是上面的意思的话,他们就不能随心所欲,想借就借,不想借就不借,还有就是,现在缺粮食的地方很多,比他们大队更缺粮食的地方更是比比皆是,上面没理由把粮食补贴给他们,也不能把粮食补贴给他们,不然,很可能会引起民愤。
简单点说,就是不患寡而患不均。
陈山倒是没想到他们能囤这么多的粮食,不过,转念一想,他们很早就知道这场饥荒还会持续很久,又有渠道可以获取粮食,多囤一些,好像也不奇怪。
“你们有心了,我代表队里的人感谢你们。”他们的慷慨解囊,不仅解决了队里很多人的粮食危机,也让他有了几天喘息的机会。
“不用客气,都是乡里乡亲的,我们能帮一点是一点。”许冬至说,“不过,避免刚才的情况再次发生,我们不打算再把粮食借给队里的人了,但可以借给大队,借出去的粮食要怎么安排,就由叔来负责,刚好队里各家各户是什么情况,叔也比我们清楚。我们的粮食也有限,最好是能用在刀刃上。”
本文网址:https://www.powenxue11.com/book/47066/1131345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powenxue11.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