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天之世 第666节
推荐阅读:华娱之实绩为王、神豪从随心所欲开始、大明汉王、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重燃青葱时代、得分第一、从庆余年开始天道酬勤、1977:开局相亲女儿国王、离婚后,我继承了游戏里的财产、我就是你们的天敌、
四品:四征、四镇将军为正,四安、四平为从。
五品:封号将军为正,校尉为从。
六品:军司马为正,军假司马为从。
七品:军侯为正,副军侯为从。
八品:屯长为正,副屯长为从。
九品:队率为正,副队率为从。
一品上将军许安并没有任命,暂时空置。
龚都原是平南将军,连越三级,被许安晋封为中领军,卸任平南将军一职,并州牧一职。
中领军掌管禁军、主持选拔武官、监督管制诸武将。可以开府,下设长史、司马。
龚都是最早跟着许安的人,许安对于龚都也是最为信任,中领军的职位重要无比交给龚都,最为适合不过。
龚都的名望在太平道内仅次于许安和阎忠、刘辟三人。
刘辟原本是典军将军,不过现在属于鹰狼卫的系统,因此已经不算武官。
这一次龚都被封为中领军,殿内的百官自然没有任何的意见。
诏书继续宣读。
徐晃被封为征东将军,吕布被封为征北将军,张燕被晋封为征南将军,郭泰被晋封征西将军。
四镇将军,暂时只有赵祗一人,作为镇南将军并么有变动。
四安将军封两人,于毒、刘石,分别为安东将军,安北将军,两人一人是太行军区的兵备道,一人是两郡军区的兵备道。
马腾平调为平南将军,平东将军由何曼接任,平北将军由张扬接任,平西将军则由张辽接任。
其余封号将军保持不变,只是有几人的封号改变了一下,还有几人被晋封将军,其中鹿台三姓的李恒和王任也被许安升为了将军。
共有封号将军十二人。
护军将军黄龙、度辽将军李德、扬威将军纪昂;
武威将军管亥、虎翼将军周仓、鹰杨将军裴元绍;
折冲将军甘宁、武威将军颜良、武安将军文丑;
昭德将军李恒、昭武将军王任、怀远将军徐荣。
刘辟原本是典军将军,不过现在属于鹰狼卫的系统,因此已经不算武官,典军将军的封号也因此被取消。
鹰狼卫如今独立于三府九部之外,归属于许安直领,自成一系。
“国家新建,原先的制度已经不适于现在,制度必须要再度改革。”
“三大军区暂时维持不变,武官制度依照现行办法。”
“三府九部制实行了已经有一段时间,其中出现了不少的问题,因此需要再度改革。”
三府九部是许安根据后世三省六部制和阎忠、许攸、贾诩等人商议之后做出的改革,只是试行,在推行了之后已经发现了弊病,所以准备改进。
三府九部容易造成冗官,开支颇大,所以许安将其进行了精简和改进。
外务部改为礼部,内务部被中书府兼并,参谋部被归拢于枢密院下属,农政部被归拢于户部下属。
宣教府被降为宣教部,和鹰狼卫一样独立于外。
新设中道府,掌管太平道内事务。
法部、吏部、工部、户部、礼部、枢密院成为新的六部。
六部下面分置二十四司处理政务,二十四司的具体设置经常会有微调,其中每个部的衙署之中均设置有一个于该部名称相同的司,称为本司,其职责相当于各部门的办公厅,本司郎中在各司郎中中最高。
中军府、中书府、中道府三府为新的三府,分别掌管军政道三事。
鹰狼卫下属的道政司,专门审核入道者的部门也被划归到了中道府中。
而除去三府六部制之外,许安还设立了一个新制度,名为“内阁制”,设立内阁。
法部、吏部独立不受三府管辖,归于内阁管理。
枢密院归于中军府节制,工部、户部、礼部归于中书府管理。
中道府下辖四司,并不管辖任何一部,只管辖太平道内事务。
第七百三十五章 晋封百官、万民之请
“内阁制?”
阎忠说出了设立内阁制之后,殿内百官皆是面面相觑,因为他们从未有听过所谓的“内阁制”。
不过因为对于许安的尊崇,殿内并没有出现喧哗的声音。
不过众人的异常,许安并非没有注意到。
许攸双眼微眯,他虽然不知道内阁制到底是什么,但是他敏锐的察觉到了,内阁制应该是限制中书府权力的一个机构。
不过许攸内心之中也没有太多的反感,毕竟中书府的权力实在是有点大,一向重视平衡的许安不可能不做出反应。
“内阁设首辅一人,次辅一人,阁臣五人,共计七人,暂不设品级,内阁只作为顾问,作为试行,内阁人选不由吏部决断,由君王直接选任。”
汉时的三公,还有丞相制许安都不准备实行。
宰相位高权重,拥有决策权、议政权和行政权,西方的内阁制,许安也不准备实行。
在这个时代实行广泛的民主,最大的问题不是说选举之类的被有心人操纵,而是并没有足够的通讯手段,要想实行广泛民主,那么财政上来说,和交通上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
如果许安真的给予了每一个人选举权,让他们去选举官吏,甚至选举内阁的阁臣,不说普通的民众认不认识被选举人,就是收集选票,也需要耗费如今明廷大量的财政。
这显然是不现实的,明国如今占据四州之地,无论是东西还是南北都长达数千里之地,可不是十七世纪末,某个面积还没有如今太平道中州一州之地大的岛国。
所以许安实行的内阁制是类似明朝的内阁制,准确来说是朱元璋时期的内阁制度,当然其中有一小部分的区别。
宰相拥有的决策权被许安牢牢把持在自己手中。
议政权分给三府,行政权分给六部,地方上分给了州牧、三司,州牧管辖一地,受三司制约,三司分管司法、军事、行政,直接对六部负责,州牧直接向许安负责。
而内阁现在只是作为顾问,没有其他的权力。
“只有顾问之权?”
许安每一次推行新的制度,都是暂行,试行,以便在出现了问题以后好及时更改。
这一次推行的内阁制度也不例外,不过许攸感觉,恐怕内阁制度若是存在,后期这内阁制度恐怕就是明庭真正的权力机构,那内阁首辅很大程度上就是秦时的丞相,只不过权柄自然是不可能有秦时丞相那么大。
内阁人选全部是许安来挑选,越过了吏部……
“内阁首辅以阎忠担任,暂不设次辅,阁臣分别由许攸、贾诩、魏律、杨尉、葛舟担任。”
许攸眼神微凝,脸色没有多少的变化,和其余几人一起作揖应诺。
他和贾诩两人都进入了内阁,阎忠也作为内阁作为首辅。
另外三人,许攸也认识,那三人都是太平道出身的老人。
其中魏律和杨尉两人都是当初跟随着许安进入太行山的黄天使者,后来加入了鹰狼卫中。
魏律原来是狼卫的镇抚使,而杨尉则是鹰卫的镇抚使,两人先后经过了道堂、国学院的修习。
后来魏律被许安委任为法司的主官,法司升任法部后,魏律也成为了法部尚书,作为一部的主官。
而杨尉则是从鹰卫的主官,先是平调成了道政司的主官,负责审理入道之事,而后三府九部制被确立后不久,在国学院修习期间被评定为上甲,后被许安升任为户部尚书。
葛舟是太平道的符祝,其入道的时间很早。
据说在大贤良师张角刚传道不久,就加入了其中,后面一直便待在太行山内四处传道,治病救人。
许安在上党郡设立道堂之时,葛舟被其任命为学正。
因为身体的原因退任,申请调任蒙学堂中,负责教导蒙学堂的学童道科。
但是身体的疾病后来被华佗治愈,许安便又征召葛舟为官。
道堂、郡学院、国学院这些年来培养出来的学生终究是能力还不够,人数也不够多。
葛舟先是管辖中州水利营造、道路修缮一事,因为功绩卓著得到了升迁,而后所有安排的事务都被其妥善解决,于是一路升任为了工部尚书。
听说此前郡试,也就是童生试的案首陈生好像就是他的弟子。
如今六部的主官,分别是:
法部尚书魏律、吏部尚书杨尉、工部尚书葛舟、户部尚书傅祁、礼部尚书杨绩、枢密使龚都。
三府的主官品级被定为正二品,六部的主官被定为正三品。
原来的三府九部经过了改革,虽然有些部降级为了司,但是其主官并没有改变,当然品级还是得到了一定的降低,只不过当初是太平道还没有开国的时候设立的三府九部,当时所有人的品级都很低,所以并没有引起多少的反感。
六部主官有四部主官都是太平道中的老人。
这一次内阁的人选,次辅悬而未决,只选了六人,太平道老人占据了三席,而他们这些豪强世家出身的人占据了另外三席,勉强平衡。
虽然威望和官职来说,阎忠和许攸、贾诩三人要远比魏律、杨尉、葛舟三人要高,但是真正做出决策,却还是许安。
许安作为太平道的道主,黄巾军的统领,本就声望极高。
中军府的府令虽说是贾诩,贾诩拥有兵权,各州的州牧权柄也颇重拥有不小的兵权。
但实际上,无论是各地的守备军还是直辖军,他们虽然明面上看都是在听从虎符,听没有虎符,就算是各部的主官,也没有办法调遣部曲。
各大军区的部曲除去虎符之外,只听从兵备道的军令,但是那些兵备道的权力却是直接来自于许安。
所有人都清楚,许安的话远比什么军令、虎符要份量重得多。
整个明廷,太平道本就是因为许安的声望凝聚在了一起,又因为黄巾军强盛的军力而作为保障。
许安本就有极大的权力,他手中掌握的权力早已经超过了历朝开国的君主。
如今许安设立三府六部,又设内阁,这更是从制度上确立了自己能够牢牢的权力。
“内阁制……”
许攸看着坐在首座的许安,他发现他好像从来没有看透过许安,从来都不知道许安心中在想什么。
“黄天之世……”
五品:封号将军为正,校尉为从。
六品:军司马为正,军假司马为从。
七品:军侯为正,副军侯为从。
八品:屯长为正,副屯长为从。
九品:队率为正,副队率为从。
一品上将军许安并没有任命,暂时空置。
龚都原是平南将军,连越三级,被许安晋封为中领军,卸任平南将军一职,并州牧一职。
中领军掌管禁军、主持选拔武官、监督管制诸武将。可以开府,下设长史、司马。
龚都是最早跟着许安的人,许安对于龚都也是最为信任,中领军的职位重要无比交给龚都,最为适合不过。
龚都的名望在太平道内仅次于许安和阎忠、刘辟三人。
刘辟原本是典军将军,不过现在属于鹰狼卫的系统,因此已经不算武官。
这一次龚都被封为中领军,殿内的百官自然没有任何的意见。
诏书继续宣读。
徐晃被封为征东将军,吕布被封为征北将军,张燕被晋封为征南将军,郭泰被晋封征西将军。
四镇将军,暂时只有赵祗一人,作为镇南将军并么有变动。
四安将军封两人,于毒、刘石,分别为安东将军,安北将军,两人一人是太行军区的兵备道,一人是两郡军区的兵备道。
马腾平调为平南将军,平东将军由何曼接任,平北将军由张扬接任,平西将军则由张辽接任。
其余封号将军保持不变,只是有几人的封号改变了一下,还有几人被晋封将军,其中鹿台三姓的李恒和王任也被许安升为了将军。
共有封号将军十二人。
护军将军黄龙、度辽将军李德、扬威将军纪昂;
武威将军管亥、虎翼将军周仓、鹰杨将军裴元绍;
折冲将军甘宁、武威将军颜良、武安将军文丑;
昭德将军李恒、昭武将军王任、怀远将军徐荣。
刘辟原本是典军将军,不过现在属于鹰狼卫的系统,因此已经不算武官,典军将军的封号也因此被取消。
鹰狼卫如今独立于三府九部之外,归属于许安直领,自成一系。
“国家新建,原先的制度已经不适于现在,制度必须要再度改革。”
“三大军区暂时维持不变,武官制度依照现行办法。”
“三府九部制实行了已经有一段时间,其中出现了不少的问题,因此需要再度改革。”
三府九部是许安根据后世三省六部制和阎忠、许攸、贾诩等人商议之后做出的改革,只是试行,在推行了之后已经发现了弊病,所以准备改进。
三府九部容易造成冗官,开支颇大,所以许安将其进行了精简和改进。
外务部改为礼部,内务部被中书府兼并,参谋部被归拢于枢密院下属,农政部被归拢于户部下属。
宣教府被降为宣教部,和鹰狼卫一样独立于外。
新设中道府,掌管太平道内事务。
法部、吏部、工部、户部、礼部、枢密院成为新的六部。
六部下面分置二十四司处理政务,二十四司的具体设置经常会有微调,其中每个部的衙署之中均设置有一个于该部名称相同的司,称为本司,其职责相当于各部门的办公厅,本司郎中在各司郎中中最高。
中军府、中书府、中道府三府为新的三府,分别掌管军政道三事。
鹰狼卫下属的道政司,专门审核入道者的部门也被划归到了中道府中。
而除去三府六部制之外,许安还设立了一个新制度,名为“内阁制”,设立内阁。
法部、吏部独立不受三府管辖,归于内阁管理。
枢密院归于中军府节制,工部、户部、礼部归于中书府管理。
中道府下辖四司,并不管辖任何一部,只管辖太平道内事务。
第七百三十五章 晋封百官、万民之请
“内阁制?”
阎忠说出了设立内阁制之后,殿内百官皆是面面相觑,因为他们从未有听过所谓的“内阁制”。
不过因为对于许安的尊崇,殿内并没有出现喧哗的声音。
不过众人的异常,许安并非没有注意到。
许攸双眼微眯,他虽然不知道内阁制到底是什么,但是他敏锐的察觉到了,内阁制应该是限制中书府权力的一个机构。
不过许攸内心之中也没有太多的反感,毕竟中书府的权力实在是有点大,一向重视平衡的许安不可能不做出反应。
“内阁设首辅一人,次辅一人,阁臣五人,共计七人,暂不设品级,内阁只作为顾问,作为试行,内阁人选不由吏部决断,由君王直接选任。”
汉时的三公,还有丞相制许安都不准备实行。
宰相位高权重,拥有决策权、议政权和行政权,西方的内阁制,许安也不准备实行。
在这个时代实行广泛的民主,最大的问题不是说选举之类的被有心人操纵,而是并没有足够的通讯手段,要想实行广泛民主,那么财政上来说,和交通上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
如果许安真的给予了每一个人选举权,让他们去选举官吏,甚至选举内阁的阁臣,不说普通的民众认不认识被选举人,就是收集选票,也需要耗费如今明廷大量的财政。
这显然是不现实的,明国如今占据四州之地,无论是东西还是南北都长达数千里之地,可不是十七世纪末,某个面积还没有如今太平道中州一州之地大的岛国。
所以许安实行的内阁制是类似明朝的内阁制,准确来说是朱元璋时期的内阁制度,当然其中有一小部分的区别。
宰相拥有的决策权被许安牢牢把持在自己手中。
议政权分给三府,行政权分给六部,地方上分给了州牧、三司,州牧管辖一地,受三司制约,三司分管司法、军事、行政,直接对六部负责,州牧直接向许安负责。
而内阁现在只是作为顾问,没有其他的权力。
“只有顾问之权?”
许安每一次推行新的制度,都是暂行,试行,以便在出现了问题以后好及时更改。
这一次推行的内阁制度也不例外,不过许攸感觉,恐怕内阁制度若是存在,后期这内阁制度恐怕就是明庭真正的权力机构,那内阁首辅很大程度上就是秦时的丞相,只不过权柄自然是不可能有秦时丞相那么大。
内阁人选全部是许安来挑选,越过了吏部……
“内阁首辅以阎忠担任,暂不设次辅,阁臣分别由许攸、贾诩、魏律、杨尉、葛舟担任。”
许攸眼神微凝,脸色没有多少的变化,和其余几人一起作揖应诺。
他和贾诩两人都进入了内阁,阎忠也作为内阁作为首辅。
另外三人,许攸也认识,那三人都是太平道出身的老人。
其中魏律和杨尉两人都是当初跟随着许安进入太行山的黄天使者,后来加入了鹰狼卫中。
魏律原来是狼卫的镇抚使,而杨尉则是鹰卫的镇抚使,两人先后经过了道堂、国学院的修习。
后来魏律被许安委任为法司的主官,法司升任法部后,魏律也成为了法部尚书,作为一部的主官。
而杨尉则是从鹰卫的主官,先是平调成了道政司的主官,负责审理入道之事,而后三府九部制被确立后不久,在国学院修习期间被评定为上甲,后被许安升任为户部尚书。
葛舟是太平道的符祝,其入道的时间很早。
据说在大贤良师张角刚传道不久,就加入了其中,后面一直便待在太行山内四处传道,治病救人。
许安在上党郡设立道堂之时,葛舟被其任命为学正。
因为身体的原因退任,申请调任蒙学堂中,负责教导蒙学堂的学童道科。
但是身体的疾病后来被华佗治愈,许安便又征召葛舟为官。
道堂、郡学院、国学院这些年来培养出来的学生终究是能力还不够,人数也不够多。
葛舟先是管辖中州水利营造、道路修缮一事,因为功绩卓著得到了升迁,而后所有安排的事务都被其妥善解决,于是一路升任为了工部尚书。
听说此前郡试,也就是童生试的案首陈生好像就是他的弟子。
如今六部的主官,分别是:
法部尚书魏律、吏部尚书杨尉、工部尚书葛舟、户部尚书傅祁、礼部尚书杨绩、枢密使龚都。
三府的主官品级被定为正二品,六部的主官被定为正三品。
原来的三府九部经过了改革,虽然有些部降级为了司,但是其主官并没有改变,当然品级还是得到了一定的降低,只不过当初是太平道还没有开国的时候设立的三府九部,当时所有人的品级都很低,所以并没有引起多少的反感。
六部主官有四部主官都是太平道中的老人。
这一次内阁的人选,次辅悬而未决,只选了六人,太平道老人占据了三席,而他们这些豪强世家出身的人占据了另外三席,勉强平衡。
虽然威望和官职来说,阎忠和许攸、贾诩三人要远比魏律、杨尉、葛舟三人要高,但是真正做出决策,却还是许安。
许安作为太平道的道主,黄巾军的统领,本就声望极高。
中军府的府令虽说是贾诩,贾诩拥有兵权,各州的州牧权柄也颇重拥有不小的兵权。
但实际上,无论是各地的守备军还是直辖军,他们虽然明面上看都是在听从虎符,听没有虎符,就算是各部的主官,也没有办法调遣部曲。
各大军区的部曲除去虎符之外,只听从兵备道的军令,但是那些兵备道的权力却是直接来自于许安。
所有人都清楚,许安的话远比什么军令、虎符要份量重得多。
整个明廷,太平道本就是因为许安的声望凝聚在了一起,又因为黄巾军强盛的军力而作为保障。
许安本就有极大的权力,他手中掌握的权力早已经超过了历朝开国的君主。
如今许安设立三府六部,又设内阁,这更是从制度上确立了自己能够牢牢的权力。
“内阁制……”
许攸看着坐在首座的许安,他发现他好像从来没有看透过许安,从来都不知道许安心中在想什么。
“黄天之世……”
本文网址:https://www.powenxue11.com/book/46785/1125416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powenxue11.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