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天之世 第435节
推荐阅读:甘愿[校园1V1]、春山暮、心跳悖论、季节性症状(1v1)、解脱(年上,1V1,H)、末世欲菟、谋臣、心头血、家族遗传精神病(nph虐)、边界 (婚后,1V1)、
不过那些四轮马车相比于他们乘坐的马车,看起来要差上不少,拉拖的的时候颠簸的幅度明显也要大上不少。
不同于两轮马车的车厢门是开在前方的,四轮马车的车厢门都是统一开在旁侧的,毕竟车夫坐的的位置是正中央的位置。
“踏——踏——踏——”
就在张扬和贾诩交谈之时,突然一阵整齐的踏步从远到近,喧哗声也慢慢的变得大了起来。
张扬和贾诩循声望去,只见原本纷杂的人群缓缓分离开来,一队身穿着黄色戎装,肩扛着长枪的黄巾军军卒齐步走来。
第五百二十五章 长子城
贾诩眼神微眯,眼前这数十名军兵举手投足时的距离似乎全部都是计算好了的一般。
“黎亭典农都尉杨轩见过千户官,奉府衙令,今日随同千户官一同进长子城述职。”
一名头裹着黄巾的将校面色肃穆,带着一队约二十人左右的军卒,向着汪振郑重其事的行了一礼。
张扬和贾诩两人早已经见怪不怪了,鹰狼卫的事情他们也多有耳闻。
汪振对张扬和贾诩抱歉一笑,便和杨轩低声谈论起了公事。
稍后片刻,一辆辆四轮马车,还有双轮马车,都被驱赶了过来,加入了他们的车队之中。
看样子这黎亭的典农都尉似乎想将粮草一并送往长子。
张扬和贾诩对此自然是没有多少的意见,多一班人而已,对他们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
不过这些步伐整齐的军卒还是吸引了贾诩的注意力。
他注意到这些军卒步伐一致,行走起来恍若一人,进退有序
这群人的武备很差,所有人都并没有着甲,大部分的人似乎都只有最基本的长矛,只有两名好像是什长的低级军官佩挂着环首刀。
显然这并非是黄巾军之中的精锐部队。
如今黄巾军的屯田制之中,十屯一聚,每聚千人,设典农官一名。
乡亭设典农都尉、县设典农校尉、郡设典农中郎将。
那个杨轩自称典农都尉,是乡亭级别典农官,这里还是上党郡的腹地,这些军卒理论上来说应该是缺乏战力的新兵。
但这些明明没有见过血的军卒,只是黄巾军中战力属于最差的部曲,但因为刚刚发生的事情,却让贾诩感到了一丝威胁。
黄巾军的练兵似乎自成一套系统……
他从这些军兵的身上,看到的是训练有素,是严格的纪律,这样的军队,如何不能走向胜利?
……
陈丰将最后一包粟米搬入了马车之中,虽然已是深秋,天气逐渐转冷,但是一番剧烈的劳动,还是让陈丰出了不少的汗。
陈丰拿起挂在脖颈间的麻布,抹了一把脖颈上和额头的汗珠,坐在了一众工友的旁边。
见到陈丰坐下,一名面色和善的中年男子笑道。
“算算日子,陈生去长子城也有小半年的时间了吧。”
“陈生真给我们陈家争气,我听说他已经跳了一级,现在已经开始学蒙学堂第二年的课程了,秋收的时候陈生不回来,是因为陈生蒙师的原因,想让其多学一会。”
“可不是麻,陈生还小的的时候,我就知道这个孩子以后……”
人群唧唧咋咋的议论着他陈丰的儿子陈生,一向沉默寡言的陈丰也不知道该如何应答,只能是不住的点头微笑。
“正好得了一个差事,运送着这批粮草往长子城去,老丰啊你和你儿子这么长时间不见了,你也不给陈生带点什么。”
一众乡亲,七嘴八舌的在陈丰的身旁说着话。
有说带衣物,但是又有人反驳,说学堂的衣服比他们穿的要舒服的多。
有说要带饭食的,但是又有人反驳,说在饭食万一馊了可就不好。
众人议论的话题也越来越离谱,甚至已经有人开始张罗着要给陈生说上一门亲事了。
时间就在众人的议论之中悄然流逝。
随着一声尖锐的哨音,众人的精神也为之一紧。
“要出发了,所有接了差事的人,按照原定的计划就行!”
众人慌慌张张的收拾着东西,陈丰也是收起了腰间的东西。
庞大的车队在呼喊声和交相辉映的木哨音之中缓缓的启程,向着长子城所在的方向缓缓驶去。
陈丰赶着身前拉车的战马,随着四轮马车的制造,绣衣使者在各地传授如何驾驭四轮马车。
因为成为了马夫,将会得到一笔不错的薪水,所以陈丰也趁着机会加入了其中,学会了如何驾驭四轮马车。
凌乱的马蹄声在官道之上响起,陈丰抬头看向四周,大量的马车正缓缓向前。
……
日月交替,长子城的城垣也出现在了贾诩和张扬的眼眸之中。
“长子城离晋阳城还要着一长段的距离,不过前往晋阳城就没有我们之前经过的地段那么崎岖了,倒是可以轻松一些了。”
张扬吐出了一口浊气,到了长子城,他们可以简单的休息一两日,然后再往晋阳继续进发。
目前并州的州治还在太原郡,长期的赶路,容易让陷入劳累之中。
进了城,杨轩便和汪振一行人分道扬镳了,而汪振将贾诩和张扬带到了一处宅院之后,也先行告退了,他还要前往北城的鹰狼卫署衙述职。
“看起来这里就是‘蛾……’……太平道给我们安置的宅院了。”
张扬叫习惯了蛾贼,一时间还有些不习惯,不过好在最后他还是给憋了回去。
贾诩和张扬两人联袂走入了宅院之中。
“确定这是我们两个人休息的宅院?”
刚一进入宅院,贾诩便发现了有些奇怪的地方,长廊之上几乎站满了守卫的军兵,而那些军兵身上更是煞气惊人,贾诩好歹也是带过兵打过仗的人,他知道这些卫兵绝对都是百战的精锐。
“龚都,见过张将军、贾都尉。”
一名身形魁梧的战将从旁侧走了出来,笑着见礼道。
“龚都?”
张扬心中一动,贾诩也是眼神微动,他们都知道龚都的名字。
河东郡一战,就是龚都带领骑军南下一路攻城拔寨,攻克了大半个河东郡,而且其还是最早跟随在许安麾下的精锐。
河东郡一战后,龚都因功被封为平南将军,吕布被封为了平西将军。
龚都在太平道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不知道龚将军在此相迎,是……”
贾诩有些疑惑,他不知道龚都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
不过贾诩的话刚刚问出口,便听到一道颇为熟悉的声音,直接让贾诩闭口停止了言语。
“凉州一别,我们好像有十数年没有再见面了吧?”
贾诩霍然转头,看向身侧,侧面的长廊之中,一道既陌生,又熟悉的身影映入了他的眼帘。
第五百二十六章 会面
来人身穿着一件青娟道衣,脚下云履净袜,腰上系着一条黄色的丝绦,头戴着玉清如意冠。
贾诩有些惊讶,他不由自主上前了半步,不过马上又停了下来。
他看着眼前既陌生,又熟悉的人,一时间竟然有些手足无措。
贾诩深吸了一口气,平复了一下心情,双手作揖,郑重的行了一礼。
“学生贾诩,拜见阎公。”
贾诩眼眶微红,躬身下拜,他的声音甚至有些颤抖。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昔日为他传道授业,在众人面前为他扬名,对他而言,可以算做半个老师的阎忠。
张扬闻言一滞,阎忠是太平道的大医,地位在太平道之中仅次于许安之下。
这个时候阎忠不是应该在晋阳城嘛,怎么到了长子城,而且看起来贾诩和阎忠还是旧识。
张扬见到贾诩行礼,也是连忙行礼道。
“张扬拜见阎公。”
如今他们加入黄巾,见到阎忠,自然是要表现出应有的尊重。
“凉州一别,我们两人好像许久没有再相见了,好像有十余年了吧。”
阎忠笑着回了一礼,随后缓步走上前来,扶起了躬身行礼的贾诩,自然而然的握住了贾诩的手。
“算一下时日,差不多有十九年了,阎公离开凉州入京为官后,我们两人便没有再见面的机会了。”
贾诩早年被察孝廉为郎,因病辞官。
阎忠当时离开凉州的时候,贾诩因为宗族的关系,留在了凉州任事,两人相隔数百里,上千里,见面的机会几乎没有。
阎忠并没有戴进贤冠,那些可以将头发遮的比较严实一点的冠帽,而是束发于一处的道冠。
贾诩清楚的看到了阎忠头上的白发,也看到了阎忠脸上的皱纹,还有眼中的疲惫,唯一不变的便是阎忠的脊背依旧挺得笔直。
阎忠昔日在凉州之时,被誉为名士,那个时候贾诩见到阎忠的时候,最让贾诩记忆深刻的便是阎忠的双眼。
若用一个词来形容阎忠的眼睛,那便是“目似朗星”。
无论是什么情况,甚至是在阎忠处于最低谷的时候,那个时候阎忠愤然辞去了信都县令一职。
他的双目依旧明亮无比,但是现在贾诩却从阎忠的眼眸之中看到了一丝浑浊。
“多年不见,阎公风采更胜当年。”
贾诩微微低头,避开了阎忠的视线,笑着说道。
阎忠听到贾诩的言语,不由的露出了笑容:“文和说话还是如同以前一样让人听得舒服。”
不同于两轮马车的车厢门是开在前方的,四轮马车的车厢门都是统一开在旁侧的,毕竟车夫坐的的位置是正中央的位置。
“踏——踏——踏——”
就在张扬和贾诩交谈之时,突然一阵整齐的踏步从远到近,喧哗声也慢慢的变得大了起来。
张扬和贾诩循声望去,只见原本纷杂的人群缓缓分离开来,一队身穿着黄色戎装,肩扛着长枪的黄巾军军卒齐步走来。
第五百二十五章 长子城
贾诩眼神微眯,眼前这数十名军兵举手投足时的距离似乎全部都是计算好了的一般。
“黎亭典农都尉杨轩见过千户官,奉府衙令,今日随同千户官一同进长子城述职。”
一名头裹着黄巾的将校面色肃穆,带着一队约二十人左右的军卒,向着汪振郑重其事的行了一礼。
张扬和贾诩两人早已经见怪不怪了,鹰狼卫的事情他们也多有耳闻。
汪振对张扬和贾诩抱歉一笑,便和杨轩低声谈论起了公事。
稍后片刻,一辆辆四轮马车,还有双轮马车,都被驱赶了过来,加入了他们的车队之中。
看样子这黎亭的典农都尉似乎想将粮草一并送往长子。
张扬和贾诩对此自然是没有多少的意见,多一班人而已,对他们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
不过这些步伐整齐的军卒还是吸引了贾诩的注意力。
他注意到这些军卒步伐一致,行走起来恍若一人,进退有序
这群人的武备很差,所有人都并没有着甲,大部分的人似乎都只有最基本的长矛,只有两名好像是什长的低级军官佩挂着环首刀。
显然这并非是黄巾军之中的精锐部队。
如今黄巾军的屯田制之中,十屯一聚,每聚千人,设典农官一名。
乡亭设典农都尉、县设典农校尉、郡设典农中郎将。
那个杨轩自称典农都尉,是乡亭级别典农官,这里还是上党郡的腹地,这些军卒理论上来说应该是缺乏战力的新兵。
但这些明明没有见过血的军卒,只是黄巾军中战力属于最差的部曲,但因为刚刚发生的事情,却让贾诩感到了一丝威胁。
黄巾军的练兵似乎自成一套系统……
他从这些军兵的身上,看到的是训练有素,是严格的纪律,这样的军队,如何不能走向胜利?
……
陈丰将最后一包粟米搬入了马车之中,虽然已是深秋,天气逐渐转冷,但是一番剧烈的劳动,还是让陈丰出了不少的汗。
陈丰拿起挂在脖颈间的麻布,抹了一把脖颈上和额头的汗珠,坐在了一众工友的旁边。
见到陈丰坐下,一名面色和善的中年男子笑道。
“算算日子,陈生去长子城也有小半年的时间了吧。”
“陈生真给我们陈家争气,我听说他已经跳了一级,现在已经开始学蒙学堂第二年的课程了,秋收的时候陈生不回来,是因为陈生蒙师的原因,想让其多学一会。”
“可不是麻,陈生还小的的时候,我就知道这个孩子以后……”
人群唧唧咋咋的议论着他陈丰的儿子陈生,一向沉默寡言的陈丰也不知道该如何应答,只能是不住的点头微笑。
“正好得了一个差事,运送着这批粮草往长子城去,老丰啊你和你儿子这么长时间不见了,你也不给陈生带点什么。”
一众乡亲,七嘴八舌的在陈丰的身旁说着话。
有说带衣物,但是又有人反驳,说学堂的衣服比他们穿的要舒服的多。
有说要带饭食的,但是又有人反驳,说在饭食万一馊了可就不好。
众人议论的话题也越来越离谱,甚至已经有人开始张罗着要给陈生说上一门亲事了。
时间就在众人的议论之中悄然流逝。
随着一声尖锐的哨音,众人的精神也为之一紧。
“要出发了,所有接了差事的人,按照原定的计划就行!”
众人慌慌张张的收拾着东西,陈丰也是收起了腰间的东西。
庞大的车队在呼喊声和交相辉映的木哨音之中缓缓的启程,向着长子城所在的方向缓缓驶去。
陈丰赶着身前拉车的战马,随着四轮马车的制造,绣衣使者在各地传授如何驾驭四轮马车。
因为成为了马夫,将会得到一笔不错的薪水,所以陈丰也趁着机会加入了其中,学会了如何驾驭四轮马车。
凌乱的马蹄声在官道之上响起,陈丰抬头看向四周,大量的马车正缓缓向前。
……
日月交替,长子城的城垣也出现在了贾诩和张扬的眼眸之中。
“长子城离晋阳城还要着一长段的距离,不过前往晋阳城就没有我们之前经过的地段那么崎岖了,倒是可以轻松一些了。”
张扬吐出了一口浊气,到了长子城,他们可以简单的休息一两日,然后再往晋阳继续进发。
目前并州的州治还在太原郡,长期的赶路,容易让陷入劳累之中。
进了城,杨轩便和汪振一行人分道扬镳了,而汪振将贾诩和张扬带到了一处宅院之后,也先行告退了,他还要前往北城的鹰狼卫署衙述职。
“看起来这里就是‘蛾……’……太平道给我们安置的宅院了。”
张扬叫习惯了蛾贼,一时间还有些不习惯,不过好在最后他还是给憋了回去。
贾诩和张扬两人联袂走入了宅院之中。
“确定这是我们两个人休息的宅院?”
刚一进入宅院,贾诩便发现了有些奇怪的地方,长廊之上几乎站满了守卫的军兵,而那些军兵身上更是煞气惊人,贾诩好歹也是带过兵打过仗的人,他知道这些卫兵绝对都是百战的精锐。
“龚都,见过张将军、贾都尉。”
一名身形魁梧的战将从旁侧走了出来,笑着见礼道。
“龚都?”
张扬心中一动,贾诩也是眼神微动,他们都知道龚都的名字。
河东郡一战,就是龚都带领骑军南下一路攻城拔寨,攻克了大半个河东郡,而且其还是最早跟随在许安麾下的精锐。
河东郡一战后,龚都因功被封为平南将军,吕布被封为了平西将军。
龚都在太平道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不知道龚将军在此相迎,是……”
贾诩有些疑惑,他不知道龚都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
不过贾诩的话刚刚问出口,便听到一道颇为熟悉的声音,直接让贾诩闭口停止了言语。
“凉州一别,我们好像有十数年没有再见面了吧?”
贾诩霍然转头,看向身侧,侧面的长廊之中,一道既陌生,又熟悉的身影映入了他的眼帘。
第五百二十六章 会面
来人身穿着一件青娟道衣,脚下云履净袜,腰上系着一条黄色的丝绦,头戴着玉清如意冠。
贾诩有些惊讶,他不由自主上前了半步,不过马上又停了下来。
他看着眼前既陌生,又熟悉的人,一时间竟然有些手足无措。
贾诩深吸了一口气,平复了一下心情,双手作揖,郑重的行了一礼。
“学生贾诩,拜见阎公。”
贾诩眼眶微红,躬身下拜,他的声音甚至有些颤抖。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昔日为他传道授业,在众人面前为他扬名,对他而言,可以算做半个老师的阎忠。
张扬闻言一滞,阎忠是太平道的大医,地位在太平道之中仅次于许安之下。
这个时候阎忠不是应该在晋阳城嘛,怎么到了长子城,而且看起来贾诩和阎忠还是旧识。
张扬见到贾诩行礼,也是连忙行礼道。
“张扬拜见阎公。”
如今他们加入黄巾,见到阎忠,自然是要表现出应有的尊重。
“凉州一别,我们两人好像许久没有再相见了,好像有十余年了吧。”
阎忠笑着回了一礼,随后缓步走上前来,扶起了躬身行礼的贾诩,自然而然的握住了贾诩的手。
“算一下时日,差不多有十九年了,阎公离开凉州入京为官后,我们两人便没有再见面的机会了。”
贾诩早年被察孝廉为郎,因病辞官。
阎忠当时离开凉州的时候,贾诩因为宗族的关系,留在了凉州任事,两人相隔数百里,上千里,见面的机会几乎没有。
阎忠并没有戴进贤冠,那些可以将头发遮的比较严实一点的冠帽,而是束发于一处的道冠。
贾诩清楚的看到了阎忠头上的白发,也看到了阎忠脸上的皱纹,还有眼中的疲惫,唯一不变的便是阎忠的脊背依旧挺得笔直。
阎忠昔日在凉州之时,被誉为名士,那个时候贾诩见到阎忠的时候,最让贾诩记忆深刻的便是阎忠的双眼。
若用一个词来形容阎忠的眼睛,那便是“目似朗星”。
无论是什么情况,甚至是在阎忠处于最低谷的时候,那个时候阎忠愤然辞去了信都县令一职。
他的双目依旧明亮无比,但是现在贾诩却从阎忠的眼眸之中看到了一丝浑浊。
“多年不见,阎公风采更胜当年。”
贾诩微微低头,避开了阎忠的视线,笑着说道。
阎忠听到贾诩的言语,不由的露出了笑容:“文和说话还是如同以前一样让人听得舒服。”
本文网址:https://www.powenxue11.com/book/46785/1125380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powenxue11.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