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上楼下 第3节
推荐阅读:华娱之实绩为王、神豪从随心所欲开始、大明汉王、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重燃青葱时代、得分第一、从庆余年开始天道酬勤、1977:开局相亲女儿国王、离婚后,我继承了游戏里的财产、我就是你们的天敌、
准确来说是辞职之后才又活泼起来,前两年放假回家都透着一股疲惫。
宋明杰现在想起来都觉得深圳偷走他妹妹的灵魂,为人兄长的慈爱占上风说:“多吃点。”
宋知音则是狐疑看他,心想肯定又有事落到自己身上。
那一刻,她觉得兄妹情谊像泡沫,还是尽早消散的好。
作者有话说:
明天见
第3章 没见过
吃过宵夜,宋知音兄妹俩回家。
车灯照亮前路,也照着院子里乘凉的邻居们。
这算是宋知音每天最痛苦的时刻。
她打完招呼只想加快脚步往里走,结果刚跨出去,一位堂婶就道:“音音你快来,我问你件事。
宋知音收回脚步,心里叹口气,面上笑盈盈道:“什么事啊?”
堂婶三分忧愁道:“我们东东要出成绩了。”
成绩?宋知音恍然大悟说:“高考是吧。”
南方农村讲宗族,她算是老宋家最知名的高材生,当年大家都疯传她能上清北,成为本县十三年来的第一人。
这种名头先挂上,报志愿的时候她差点为着这个去读护理,但实在不敢见血,转而选择另外一所位于首都985——计算机专业强,录取分数稍微低点,讲出来村里好些人都不知道。
不过不妨碍大家都知道她是学霸,理所当然地在所有跟高考有关的问题上求助,仿佛全中国的大学她都该略有所知。
只是宋知音哪里懂这么多,这会说:“那也得等出来再研究。”
堂婶有一种欲盖弥彰的得意说:“东东自己估分五百呢。”
按本省一贯的分数线来说,最次是个本科,宋知音道:“那挺好的。”
又说:“文科理科?”
堂婶虽然小学都没念完,还是说:“肯定是理科,文科能做什么。”
思维定式好像都是这样,宋知音当时何尝不是。
她笑笑说:“文科专业也挺多的,看怎么选。”
堂婶不跟她讨论这些,只说:“我想让东东也去学电脑。”
学电脑,又是大家对计算机专业的误区。
宋知音大二暑假还因为把家里的台式机修坏了,被她爸指责“肯定没好好上学”,她内心第一百零八次叹息,说:“计算机好就业,就是辛苦点。”
堂婶实诚道:“到时候你看看,能不能给他带进你们公司。”
还用能不能,挺客气的。
宋知音头一回领年终奖的时候,也有心显摆,给父母都买最新的苹果手机。
郭慧出去一通炫耀,回来就说:“你给德天也在你们公司找份工作呗。”
讲得好像宋知音是什么大领导,挥挥手就能插进人。
她对着亲妈一点不客气,说:“我自己的工作还是面试四回找到的,能有这本事吗?”
女儿能干,郭慧只以为她做什么都很轻松,嗫嗫道:“我又不知道。”
知道,无非是早晚两通电话问“有没有结果”来徒增压力。
宋知音感激父母的栽培和付出,但两代人就是在很多事情上无法拥有共同语言。
只是她对着亲近的人可以直言,对外稍微圆滑说:“估计很难,我这都离职了。”
堂婶心想这有什么,谁没个裙带关系三亲六故的。
她还待讲话,郭慧已经帮女儿把话题岔开。
宋知音如获大释,抬手给一直看好戏的哥哥一肘子,这才干净跑。
宋明杰憋着笑,猛地在自己手臂拍一下说:“蚊子真多。”
宋知音被他说得都痒起来,浑身不自在说:“我要上去了。”
他们家是自建房,总共三层楼。
一楼是客餐厅、厨房和佛堂,二楼是三间带独卫的卧室和小客厅,三楼则暂时空着,留给儿子结婚用的。
宋知音住的是楼梯右手边那间,推开房门说:“妈给开空调了。”
冷气扑面来,宋明杰径自路过,也进自己屋里打游戏。
宋知音则是锁上门,拉好窗帘,让蓝牙音箱放歌,哼着歌去洗澡。
她睡得早,洗完乱七八糟地拍个水乳就钻进被窝里闭上眼。
才十点,楼下聊天的人们都还热火朝天,郭慧余光盯着女儿房间的灯熄灭,说:“我们音音睡了。”
这也是她的信号,不用什么告别自顾自上楼去。
第二天,母女俩也是差不多的时间起床,在院子里喜相逢。
郭慧爱好六点去菜市场,恨不得站在屠宰场买最新鲜的肉,这么些年来风雨无阻。
、
宋知音反正从小到大都没理解,动着手脚热身说:“妈,我想吃油条。”
郭慧应一声,骑着摩托车出门去。
宋知音则是戴上运动手表开始跳绳。
她长着一米七的个子,从小到大都偏瘦,偏偏工作后不疾不徐胖到一百四,有时候捏着肚子上的肉,都怀疑这副身体不是自己的。
因此今年正月里胡吃海塞后,她就张罗着减肥,天天起大早做运动,四个月瘦了二十斤。
脱胎换改般,她的脖颈纤细,下巴还带着一点圆润的弧度,眼睛是不明显的内双,眼尾微微向下,看上去有些柔弱,但鼻梁的挺拔又增添五官的精致。
说实在的,大概是有前后对比,第一眼能看出惊艳来。
连宋知音都觉得自己长得不错,比上班那会更愿意打扮。
她吃过早饭还化个淡妆,小心翼翼戴上安全帽,骑着电动车出门去。
今天是周五,咖啡店仍旧开门。
她踩着08:59:47的点,把门口挂着的牌子翻到“营业中”这一面,开始消磨早晨。
早上没客人,电视的声音可以调大。
宋知音悠闲地磨着豆子,给自己做一杯冰美式,拿出昨天剩下蛋糕,像模像样地摆盘后拍照发朋友圈。
评论都大同小异,她攒着打算一起回,把手机丢边上准备开始写文案,听到铃铛声把电脑合上,心想真是稀客。
是位女客,二十出头的年纪,直奔收银台道:“宋知音,真的是你。”
小县城有熟人不足为奇,宋知音不意外,虽然没想起来名字,但已经认出人,说:“好巧。”
巧什么巧,女生直白道:“我是知道你在开店,特意来的。”
那多半是来八卦几句近况,宋知音反正闲着无聊,笑笑说:“那就坐坐,喝咖啡吗?”
女生看菜单说:“那就要拿铁,别放冰块。”
又自顾自扫码说:“十八对吧?”
宋知音没来得及拦,只能说:“冬梅,你这人真是,下回来我请你。”
总算想起来人家的名字来。
何冬梅只饶有兴致地打量着装修说:“怪好看的。”
不像别人一上来就问花多少钱,让宋知音颇有好感。
她其实想不起来太多两个人从前的交集,但还是说:“咱们有五六年没见吧。”
何冬梅模模糊糊说:“应该是。”
讲完这句,居然不知道往下接什么。
还是宋知音先开腔说:“你现在上班吗?”
何冬梅摇摇头说:“结婚就不上了,昨天带孩子回我妈那,听她提起来,我就想着来看看。”
宋知音隐约记得她没上大学,点点头说:“孩子多大了?”
何冬梅爱聊这个话题,掏出手机翻相册说:“才满周岁,男孩。”
宋知音对小朋友不反感,夸道:“很可爱。”
何冬梅便有些高兴,东拉西扯几句后说:“你怎么忽然回来了?”
人人都好奇,宋知音已经有一整套话应对,说:“加班太多。”
何冬梅知道她原来在大公司,羡慕说:“工资应该也很高。”
拿命换钱,人人听着都觉得自己可以,真要做又是另一回事,宋知音道:“花销也大,房租就要四五千。”
何冬梅咂舌道:“是不是就那种单身公寓?”
哪能啊,宋知音是和同学合租的两室一厅。
她想着都这么累,通勤上省点时间,就是讲出来总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因为县里的房子只卖七千多一平。
哪怕是年轻人,也会诧异,反正何冬梅是听得津津有味,过会把话题绕到都认识的人身上。
她道:“对了,赵旭宁的舞蹈班就在你楼上你知道吗?”
那么大的招牌挂着,小地方又没有秘密,但宋知音一脸惊讶道:“真的啊,我没见过。”
何冬梅不可置信道:“不会吧,这么近的地方。”
人,宋知音是真没见过。
宋明杰现在想起来都觉得深圳偷走他妹妹的灵魂,为人兄长的慈爱占上风说:“多吃点。”
宋知音则是狐疑看他,心想肯定又有事落到自己身上。
那一刻,她觉得兄妹情谊像泡沫,还是尽早消散的好。
作者有话说:
明天见
第3章 没见过
吃过宵夜,宋知音兄妹俩回家。
车灯照亮前路,也照着院子里乘凉的邻居们。
这算是宋知音每天最痛苦的时刻。
她打完招呼只想加快脚步往里走,结果刚跨出去,一位堂婶就道:“音音你快来,我问你件事。
宋知音收回脚步,心里叹口气,面上笑盈盈道:“什么事啊?”
堂婶三分忧愁道:“我们东东要出成绩了。”
成绩?宋知音恍然大悟说:“高考是吧。”
南方农村讲宗族,她算是老宋家最知名的高材生,当年大家都疯传她能上清北,成为本县十三年来的第一人。
这种名头先挂上,报志愿的时候她差点为着这个去读护理,但实在不敢见血,转而选择另外一所位于首都985——计算机专业强,录取分数稍微低点,讲出来村里好些人都不知道。
不过不妨碍大家都知道她是学霸,理所当然地在所有跟高考有关的问题上求助,仿佛全中国的大学她都该略有所知。
只是宋知音哪里懂这么多,这会说:“那也得等出来再研究。”
堂婶有一种欲盖弥彰的得意说:“东东自己估分五百呢。”
按本省一贯的分数线来说,最次是个本科,宋知音道:“那挺好的。”
又说:“文科理科?”
堂婶虽然小学都没念完,还是说:“肯定是理科,文科能做什么。”
思维定式好像都是这样,宋知音当时何尝不是。
她笑笑说:“文科专业也挺多的,看怎么选。”
堂婶不跟她讨论这些,只说:“我想让东东也去学电脑。”
学电脑,又是大家对计算机专业的误区。
宋知音大二暑假还因为把家里的台式机修坏了,被她爸指责“肯定没好好上学”,她内心第一百零八次叹息,说:“计算机好就业,就是辛苦点。”
堂婶实诚道:“到时候你看看,能不能给他带进你们公司。”
还用能不能,挺客气的。
宋知音头一回领年终奖的时候,也有心显摆,给父母都买最新的苹果手机。
郭慧出去一通炫耀,回来就说:“你给德天也在你们公司找份工作呗。”
讲得好像宋知音是什么大领导,挥挥手就能插进人。
她对着亲妈一点不客气,说:“我自己的工作还是面试四回找到的,能有这本事吗?”
女儿能干,郭慧只以为她做什么都很轻松,嗫嗫道:“我又不知道。”
知道,无非是早晚两通电话问“有没有结果”来徒增压力。
宋知音感激父母的栽培和付出,但两代人就是在很多事情上无法拥有共同语言。
只是她对着亲近的人可以直言,对外稍微圆滑说:“估计很难,我这都离职了。”
堂婶心想这有什么,谁没个裙带关系三亲六故的。
她还待讲话,郭慧已经帮女儿把话题岔开。
宋知音如获大释,抬手给一直看好戏的哥哥一肘子,这才干净跑。
宋明杰憋着笑,猛地在自己手臂拍一下说:“蚊子真多。”
宋知音被他说得都痒起来,浑身不自在说:“我要上去了。”
他们家是自建房,总共三层楼。
一楼是客餐厅、厨房和佛堂,二楼是三间带独卫的卧室和小客厅,三楼则暂时空着,留给儿子结婚用的。
宋知音住的是楼梯右手边那间,推开房门说:“妈给开空调了。”
冷气扑面来,宋明杰径自路过,也进自己屋里打游戏。
宋知音则是锁上门,拉好窗帘,让蓝牙音箱放歌,哼着歌去洗澡。
她睡得早,洗完乱七八糟地拍个水乳就钻进被窝里闭上眼。
才十点,楼下聊天的人们都还热火朝天,郭慧余光盯着女儿房间的灯熄灭,说:“我们音音睡了。”
这也是她的信号,不用什么告别自顾自上楼去。
第二天,母女俩也是差不多的时间起床,在院子里喜相逢。
郭慧爱好六点去菜市场,恨不得站在屠宰场买最新鲜的肉,这么些年来风雨无阻。
、
宋知音反正从小到大都没理解,动着手脚热身说:“妈,我想吃油条。”
郭慧应一声,骑着摩托车出门去。
宋知音则是戴上运动手表开始跳绳。
她长着一米七的个子,从小到大都偏瘦,偏偏工作后不疾不徐胖到一百四,有时候捏着肚子上的肉,都怀疑这副身体不是自己的。
因此今年正月里胡吃海塞后,她就张罗着减肥,天天起大早做运动,四个月瘦了二十斤。
脱胎换改般,她的脖颈纤细,下巴还带着一点圆润的弧度,眼睛是不明显的内双,眼尾微微向下,看上去有些柔弱,但鼻梁的挺拔又增添五官的精致。
说实在的,大概是有前后对比,第一眼能看出惊艳来。
连宋知音都觉得自己长得不错,比上班那会更愿意打扮。
她吃过早饭还化个淡妆,小心翼翼戴上安全帽,骑着电动车出门去。
今天是周五,咖啡店仍旧开门。
她踩着08:59:47的点,把门口挂着的牌子翻到“营业中”这一面,开始消磨早晨。
早上没客人,电视的声音可以调大。
宋知音悠闲地磨着豆子,给自己做一杯冰美式,拿出昨天剩下蛋糕,像模像样地摆盘后拍照发朋友圈。
评论都大同小异,她攒着打算一起回,把手机丢边上准备开始写文案,听到铃铛声把电脑合上,心想真是稀客。
是位女客,二十出头的年纪,直奔收银台道:“宋知音,真的是你。”
小县城有熟人不足为奇,宋知音不意外,虽然没想起来名字,但已经认出人,说:“好巧。”
巧什么巧,女生直白道:“我是知道你在开店,特意来的。”
那多半是来八卦几句近况,宋知音反正闲着无聊,笑笑说:“那就坐坐,喝咖啡吗?”
女生看菜单说:“那就要拿铁,别放冰块。”
又自顾自扫码说:“十八对吧?”
宋知音没来得及拦,只能说:“冬梅,你这人真是,下回来我请你。”
总算想起来人家的名字来。
何冬梅只饶有兴致地打量着装修说:“怪好看的。”
不像别人一上来就问花多少钱,让宋知音颇有好感。
她其实想不起来太多两个人从前的交集,但还是说:“咱们有五六年没见吧。”
何冬梅模模糊糊说:“应该是。”
讲完这句,居然不知道往下接什么。
还是宋知音先开腔说:“你现在上班吗?”
何冬梅摇摇头说:“结婚就不上了,昨天带孩子回我妈那,听她提起来,我就想着来看看。”
宋知音隐约记得她没上大学,点点头说:“孩子多大了?”
何冬梅爱聊这个话题,掏出手机翻相册说:“才满周岁,男孩。”
宋知音对小朋友不反感,夸道:“很可爱。”
何冬梅便有些高兴,东拉西扯几句后说:“你怎么忽然回来了?”
人人都好奇,宋知音已经有一整套话应对,说:“加班太多。”
何冬梅知道她原来在大公司,羡慕说:“工资应该也很高。”
拿命换钱,人人听着都觉得自己可以,真要做又是另一回事,宋知音道:“花销也大,房租就要四五千。”
何冬梅咂舌道:“是不是就那种单身公寓?”
哪能啊,宋知音是和同学合租的两室一厅。
她想着都这么累,通勤上省点时间,就是讲出来总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因为县里的房子只卖七千多一平。
哪怕是年轻人,也会诧异,反正何冬梅是听得津津有味,过会把话题绕到都认识的人身上。
她道:“对了,赵旭宁的舞蹈班就在你楼上你知道吗?”
那么大的招牌挂着,小地方又没有秘密,但宋知音一脸惊讶道:“真的啊,我没见过。”
何冬梅不可置信道:“不会吧,这么近的地方。”
人,宋知音是真没见过。
本文网址:https://www.powenxue11.com/book/46096/1107646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powenxue11.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