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摊牌
推荐阅读:华娱之实绩为王、神豪从随心所欲开始、大明汉王、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重燃青葱时代、得分第一、从庆余年开始天道酬勤、1977:开局相亲女儿国王、离婚后,我继承了游戏里的财产、我就是你们的天敌、
把隐户逼出来,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自打大唐建立以来,就一直在做这件事情,可至今为止,效果堪忧。
“朝廷已经下令不予追究他们卖掉的土地,甚至可择乡入户,重新分配土地,难道还不够吗?”李世民有些无语道。
倒不是对李元景无语,而是对那些隐户无语。
任由朝廷开出什么样的价码,愿意重新入户的始终不多。
所以就造成了现在的问题,国家明明有很多人,但账面上的人数却不多,而朝廷的收入也只能是那二百五十万人来提供的,但是这二百五十万人也不是足额的土地。
所以现在因为隐户太多,且不用参与任何国家发布的政令,虽然他们也失去了朝廷的保护,待遇等,可依旧有不少百姓羡慕那些隐户,甚至有人直接丢下现在的家业跑出去当隐户。
“不够!”李元景虽然知道朝廷已经尽力了,但想把数以千万计的隐户逼出来,只做这些是远远不够的。
“把隐户逼出来很简单,收掉他们主家的土地就可以了!”
“说的倒是轻巧,那些主家都是谁你心里就没点数?”李世民冷哼一声。
五姓七望就是源头,就算是二李也不例外,一些关系不太近的远亲,也是能够享受到皇族带来的便利,在长安或许他们不算什么,但是在乡间地位可不一般,他们手下也有不少隐户。
真要是处理起来的话,二李才是真正最难处置的。
“很简单啊,臣弟打算准备一下就去探索新的土地,若是遇到大小合适,又适合生存的无人岛屿,这不就是朝廷收回土地的资本吗?”李元景抛出了自己的想法。
“你想通过交易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李世民愣了下,突然间想起之前李元景曾经写的那封书信。
其中第五篇破局中就详细的列举了这件事情,世家影响之大,很难通过和平手段将其清除,但任之不管,则可动摇朝廷根基,当以封王将其送离本土,世家重心必然转移属国,朝廷则可趁机填补空白,加强中央集权。
“是的,封王哪有那么容易的?若是在海外给他们一个国家,在本土还让他们拥有这么多的土地与财富,朝廷又为什么要这么做?难道是皇室的皇子填不满这些地方吗?”李元景点了点头,接着说道:
“发现岛屿之后就立即进行测量记录,将其摆在明面上让他们去挑选,一亩耕地可换五亩或者十亩,地不够的就用钱来买,一贯一亩,五贯一亩,这些皇兄考虑一下即可。”
“只有买了地才能封王,殿下这一招真是高明,就连老夫都想先排个队了!”房玄龄朝着李元景伸出了大拇指,悄悄的看了眼李世民,暗暗吞了口唾沫。
“最重要的是,他们不可能会拒绝,而这个时候他们手中的土地就到了朝廷手中,这时候朝廷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先把在籍百姓缺额的田地补齐,余下的全部计入官田,官田是不会给隐户种的,这个时候这些隐户也就只剩下两个选择了,跟着他们的主家远走他乡,或者入籍重新拿到土地。”李元景呵呵一笑,官府只要想刁难那些隐户,他们绝对会在大唐寸步难行。
背井离乡,没人愿意,就算是活不下去了,也要在这里耗一段时间,实在是走投无路的时候,才会选择离开。
“那移民怎么办?”李世民对这个建议隐隐的有些期待,随即将目光转移到了移民身上。
移民并不好做,以往的经验,就是赦免那些囚犯,但前提是让他们举家迁徙到新的地方生存,真正自愿移民的其实并不多。
“很好办,全凭自愿,各州县分配一定的名额,将第一期的目标定为耽罗,而第一批移民为两千户,前期为军民共建开垦,一年后进行第二批,逐次迁徙,而凡是参与报名移民的,身份不限。
在土地第一次产出之前,由朝廷负责他们的口粮,负责帮助他们建设房屋,除此之外,不论男女老幼,哪怕还在腹中的胎儿都算上。
有一个算一个,每人永业田一百亩,口分田一百亩,承诺全部是足授,按照亩产两石来算,一个五口之家便有一千亩地,一年产出两千石,就算因人少而管理不足导致产量下降,一千石还是可以保证的,而一家按照两个男丁来计算,也不过拿出来四石粮食而已。
这个时候他们就该头疼这么多粮食该怎么办了?物以稀为贵,物以多而贱,对于多出来的粮食,朝廷则可低价收购,这不是谷贱伤农,到处都是粮食,朝廷只要能收购,并且给个合理的价格,他们就心满意足了。
而国家人口的增长,粮食存储是必要,只需将耽罗,倭国南部,以及琉球经营十年的时间,从此以后,不论大唐是遇到了天灾还是人祸,都不会缺少粮食!”
现在的大唐几乎就没有足授的地,好一些的能给个一半,也就是加起来五十亩左右,有些狭乡一个男丁甚至只能给一二十亩,官府也不想这么做,但是没办法啊,根本没有足够的地。
所以别看纸面规定是八十亩永业田,二十亩口分田,男丁人均一百亩,实际上里面水份大了去了。
朝廷只要敢做出承诺人均二百亩足授,只要有第一批敢吃螃蟹的跟着去了,后面马上就会有更多的人挤破脑袋想要跟着去。
“另外就是朝廷承诺在这些地方建立书院,所有孩子都可免费进入学习,日后若是参加科举,可适当加分!”李元景接着说道。
没人想祖祖辈辈都当农民,没条件的时候是不想了,但只要有条件,大多数百姓还是想让后辈去学习文化的,朝廷建立书院,免费学习,而且科举还有加分项,这一套组合拳打出来,绝对能把大多数人打懵!
“加分?”李世民愣了下,加分又是什么操作?虽然他知道这么做对自己是有好处的,可这件事情该怎么操作?“难道有同样成绩的考生,因为他来自于海外,所以就排在其他人前面吗?这样岂不是有失公允?”
“不,可以分列两榜,若是能够杀入榜单,则优先安排,落榜之人中再选一定人数进行补录,补录这些人待遇与榜末相同,无须区别对待。随着越来越多的地方被发现,大唐的州县会设置到各个地方,所需要的官员仅仅只靠现在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这是一个很好的补充!”
李世民忽然间明白了李元景的意思,科举的本意就是加强中央集权,用寒门士子来对抗世家门阀,从而达到拒绝垄断的目的。
但寒门士子由于缺乏资源,所以经过几十年来的科举证明,他们的质量真的很一般,但若是朝廷在那些地方开办书院,又有加分项的话,绝对是个好选择。
“你想要什么?”李世民面色有些沉重的看向李元景,一心为公的李元景,不是他想要的李元景,他也不敢放心的去用。
李元景微微一笑,自己这个王爷想要活的舒坦,活的自由自在,就只能离开大唐,不然在这里也是处处受限制,造反什么的就别想了,根本不可能的,也不现实,这个时期大唐就没有适合造反的土壤。
所以,李元景很有自知之明的说道:“当然是想要一个能够让我满意的封国,臣弟不仅不会出钱购买,朝廷反倒是还要支援一下臣弟,另外,迁徙的百姓至少二十万户起!”
“朝廷已经下令不予追究他们卖掉的土地,甚至可择乡入户,重新分配土地,难道还不够吗?”李世民有些无语道。
倒不是对李元景无语,而是对那些隐户无语。
任由朝廷开出什么样的价码,愿意重新入户的始终不多。
所以就造成了现在的问题,国家明明有很多人,但账面上的人数却不多,而朝廷的收入也只能是那二百五十万人来提供的,但是这二百五十万人也不是足额的土地。
所以现在因为隐户太多,且不用参与任何国家发布的政令,虽然他们也失去了朝廷的保护,待遇等,可依旧有不少百姓羡慕那些隐户,甚至有人直接丢下现在的家业跑出去当隐户。
“不够!”李元景虽然知道朝廷已经尽力了,但想把数以千万计的隐户逼出来,只做这些是远远不够的。
“把隐户逼出来很简单,收掉他们主家的土地就可以了!”
“说的倒是轻巧,那些主家都是谁你心里就没点数?”李世民冷哼一声。
五姓七望就是源头,就算是二李也不例外,一些关系不太近的远亲,也是能够享受到皇族带来的便利,在长安或许他们不算什么,但是在乡间地位可不一般,他们手下也有不少隐户。
真要是处理起来的话,二李才是真正最难处置的。
“很简单啊,臣弟打算准备一下就去探索新的土地,若是遇到大小合适,又适合生存的无人岛屿,这不就是朝廷收回土地的资本吗?”李元景抛出了自己的想法。
“你想通过交易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李世民愣了下,突然间想起之前李元景曾经写的那封书信。
其中第五篇破局中就详细的列举了这件事情,世家影响之大,很难通过和平手段将其清除,但任之不管,则可动摇朝廷根基,当以封王将其送离本土,世家重心必然转移属国,朝廷则可趁机填补空白,加强中央集权。
“是的,封王哪有那么容易的?若是在海外给他们一个国家,在本土还让他们拥有这么多的土地与财富,朝廷又为什么要这么做?难道是皇室的皇子填不满这些地方吗?”李元景点了点头,接着说道:
“发现岛屿之后就立即进行测量记录,将其摆在明面上让他们去挑选,一亩耕地可换五亩或者十亩,地不够的就用钱来买,一贯一亩,五贯一亩,这些皇兄考虑一下即可。”
“只有买了地才能封王,殿下这一招真是高明,就连老夫都想先排个队了!”房玄龄朝着李元景伸出了大拇指,悄悄的看了眼李世民,暗暗吞了口唾沫。
“最重要的是,他们不可能会拒绝,而这个时候他们手中的土地就到了朝廷手中,这时候朝廷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先把在籍百姓缺额的田地补齐,余下的全部计入官田,官田是不会给隐户种的,这个时候这些隐户也就只剩下两个选择了,跟着他们的主家远走他乡,或者入籍重新拿到土地。”李元景呵呵一笑,官府只要想刁难那些隐户,他们绝对会在大唐寸步难行。
背井离乡,没人愿意,就算是活不下去了,也要在这里耗一段时间,实在是走投无路的时候,才会选择离开。
“那移民怎么办?”李世民对这个建议隐隐的有些期待,随即将目光转移到了移民身上。
移民并不好做,以往的经验,就是赦免那些囚犯,但前提是让他们举家迁徙到新的地方生存,真正自愿移民的其实并不多。
“很好办,全凭自愿,各州县分配一定的名额,将第一期的目标定为耽罗,而第一批移民为两千户,前期为军民共建开垦,一年后进行第二批,逐次迁徙,而凡是参与报名移民的,身份不限。
在土地第一次产出之前,由朝廷负责他们的口粮,负责帮助他们建设房屋,除此之外,不论男女老幼,哪怕还在腹中的胎儿都算上。
有一个算一个,每人永业田一百亩,口分田一百亩,承诺全部是足授,按照亩产两石来算,一个五口之家便有一千亩地,一年产出两千石,就算因人少而管理不足导致产量下降,一千石还是可以保证的,而一家按照两个男丁来计算,也不过拿出来四石粮食而已。
这个时候他们就该头疼这么多粮食该怎么办了?物以稀为贵,物以多而贱,对于多出来的粮食,朝廷则可低价收购,这不是谷贱伤农,到处都是粮食,朝廷只要能收购,并且给个合理的价格,他们就心满意足了。
而国家人口的增长,粮食存储是必要,只需将耽罗,倭国南部,以及琉球经营十年的时间,从此以后,不论大唐是遇到了天灾还是人祸,都不会缺少粮食!”
现在的大唐几乎就没有足授的地,好一些的能给个一半,也就是加起来五十亩左右,有些狭乡一个男丁甚至只能给一二十亩,官府也不想这么做,但是没办法啊,根本没有足够的地。
所以别看纸面规定是八十亩永业田,二十亩口分田,男丁人均一百亩,实际上里面水份大了去了。
朝廷只要敢做出承诺人均二百亩足授,只要有第一批敢吃螃蟹的跟着去了,后面马上就会有更多的人挤破脑袋想要跟着去。
“另外就是朝廷承诺在这些地方建立书院,所有孩子都可免费进入学习,日后若是参加科举,可适当加分!”李元景接着说道。
没人想祖祖辈辈都当农民,没条件的时候是不想了,但只要有条件,大多数百姓还是想让后辈去学习文化的,朝廷建立书院,免费学习,而且科举还有加分项,这一套组合拳打出来,绝对能把大多数人打懵!
“加分?”李世民愣了下,加分又是什么操作?虽然他知道这么做对自己是有好处的,可这件事情该怎么操作?“难道有同样成绩的考生,因为他来自于海外,所以就排在其他人前面吗?这样岂不是有失公允?”
“不,可以分列两榜,若是能够杀入榜单,则优先安排,落榜之人中再选一定人数进行补录,补录这些人待遇与榜末相同,无须区别对待。随着越来越多的地方被发现,大唐的州县会设置到各个地方,所需要的官员仅仅只靠现在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这是一个很好的补充!”
李世民忽然间明白了李元景的意思,科举的本意就是加强中央集权,用寒门士子来对抗世家门阀,从而达到拒绝垄断的目的。
但寒门士子由于缺乏资源,所以经过几十年来的科举证明,他们的质量真的很一般,但若是朝廷在那些地方开办书院,又有加分项的话,绝对是个好选择。
“你想要什么?”李世民面色有些沉重的看向李元景,一心为公的李元景,不是他想要的李元景,他也不敢放心的去用。
李元景微微一笑,自己这个王爷想要活的舒坦,活的自由自在,就只能离开大唐,不然在这里也是处处受限制,造反什么的就别想了,根本不可能的,也不现实,这个时期大唐就没有适合造反的土壤。
所以,李元景很有自知之明的说道:“当然是想要一个能够让我满意的封国,臣弟不仅不会出钱购买,朝廷反倒是还要支援一下臣弟,另外,迁徙的百姓至少二十万户起!”
本文网址:https://www.powenxue11.com/book/46084/1107282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powenxue11.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