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嗣皇帝
推荐阅读:人在封神:微末崛起,吾乃财神、怪物来了、灾变卡皇、玄学嫡女算卦灵:吃瓜续命她最行、绝美软O被弃,军校众神争她成瘾、从火影开始成为忍者、我在英超造豪门、我刚满级,你们让我当傀儡皇帝?、给历史名人当导游,祖国又惊艳了、九姑娘她一身反骨人还狂、
选锋军骁骑替换政事堂(中书门下省)侍卫,在徐怀进入宣读遗诏时,赵观也在淮王府侍卫兵马的簇拥下赶到枢密院听诏。
政事堂与枢密院乃是大越中枢所在,不仅耸立于御道两侧建筑弘大,与皇宫前殿也就相隔一条宫墙。
心里已经做好最坏打算的淮王赵观坐在枢密院的衙堂之中,虽说秋意未浓,天气也只是稍有凉意,赵观却禁不住浑身颤抖,叫人点了火盆在堂前,才稍稍好些一些。
“殿下,大喜,大喜!”
汪伯潜、顾藩联袂赶到枢密院,还没有等走见衙堂,在院子里就抑不住兴奋的大叫起来。
淮王赵观此时正心神恍惚,没有听清楚汪伯潜、顾藩说什么,见他们极其夸张的手舞足蹈大喊大叫,还以为郑怀忠与徐怀派兵马攻打过来,急忙抽出腰刀,挥剁在桌案上,朝左右大叫:“诸将守住枢密院,杀退叛军,个个都有重赏……”
“殿下,错了,错了,”汪伯潜、顾藩跌跌撞撞走进衙堂,连忙七嘴八舌将刚刚政事堂所发生的一切,告诉淮王赵观,“没有叛军,没有叛军,是郑怀忠、郑聪暗谋擅行废立之事,却靖胜侯徐怀识破,此时已经将郑怀忠、郑聪父子擒下关押在政事堂,请殿下过去主持大局!”
“不会是有什么圈套等我入彀吧?”淮王赵观好不容易搞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但仍然不相信这一切,狐疑的打量汪伯潜、顾藩二人,怀疑他们二人已经被收买。
“殿下事前没有与那靖胜侯商议好?”汪伯潜、顾藩到这时候也都是晕头转向的,太多的反转交叠在一起,想到这茬问道。
“……”淮王赵观摇头否认他与徐怀有什么交易,警惕的盯着汪伯潜、顾藩的眼睛,问道,“密诏何在,确是皇兄驾崩之前就对郑怀忠、郑聪父子有所警惕?”
“密诏此时在周相手里,缨云公主看过了,也比对过皇帝之玺,确实是陛下病中手书,”汪伯潜说道,“此时除了楚山一小队精锐看管郑怀忠、郑聪父子外,靖胜侯已率大军退出政事堂,前往大梁门外的府军营舍暂歇,周相、胡相、朱沆相公以及武威郡王都请殿下率侍卫兵马前往政事堂主持大局!”
“我不去政事堂,让他们都来枢密院!”淮王赵观断然说道。
他已经将枢密院里里外外看过好几遍,淮王府甲卒也全面接管枢密院的侍卫事,至少确保枢密院每个角落里都不可能有刺客藏下,但政事堂能确保这点吗?
汪伯潜、顾藩想想也是,枢密院与政事堂并称东西二府,什么大事只能在政事堂定度,而不能移到枢密院?
…………
…………
“密诏送抵楚山,徐侯从密诏里看出陛下对郑氏有所忧虑,但就算赵范当时匆忙赶到舞阳相见,徐侯也没有多想什么,以为时局动荡,人心不稳乃是寻常事。徐侯又一心牵挂着陛下的病情,昼夜驰来建邺觐见,却不想觐见之时陛下竟撒手人寰。徐侯昨日悲痛难以自已,回到龙藏浦河口庄园为陛下守夜,没想到郑怀忠竟然包藏祸心深夜潜至河口,胆大妄为蛊惑徐侯对殿下不利,徐侯这时候才彻底明白陛下留下密诏的用意,遂将计就计虚与委蛇,”
浑身上下被搜查过四五遍,甚至连羞耻之处都没有被放过的韩圭,此时站在枢密院衙堂之中,对淮王赵观、周鹤、胡楷以及朱沆、汪伯潜、顾藩等人叙述设计诱郑氏父子入彀的前因后果,
“事出突然,而郑怀忠、郑聪父子多疑成性,徐侯担心消息走漏,不敢提前知会殿下与诸相,执意要求统兵进城,以安郑氏父子之心,还请殿下与诸相明察……”
不管别人信不信,韩圭此时所言乃楚山后续将咬牙坚持下去的说辞,反正断不会承认徐怀从楚山出发之时就已经决定引诱郑怀忠、郑聪父子入彀。
“徐侯实乃大越忠良、大越干城,皇兄没有信错他!”淮王赵观拍股赞道。
且不论韩圭的话有几分可信,也不论这两天他有多恨徐怀,但楚山选锋军在将郑怀忠、郑聪父子交给淮王府侍卫看押之后,已经全部退到大梁门附近的府军营舍落脚,是确凿无疑的事实。
徐怀拿出来的密诏没有半点涉及到换嫡,也确凿无疑的事实——这也意味着淮王赵观作为皇太弟登基即位,才是唯一合乎规制的选择。
而这封密诏得到内外确认过的遗诏,也已经转交到淮王赵观他手里,这也是确凿无疑的事实。
周鹤、胡楷、朱沆及武威郡王赵翼统领群臣赶来枢密院,请淮王赵观以嗣皇帝的身份主持大丧,并率领群臣诰告天下大丧之事,也是确凿无疑的事实。
此外,刘师望依制奏请辞去皇城司提举之职,请淮王赵观另任嫡系亲信担任此职——皇城司控制皇城进出、宿卫以及察举臣民,名义上隶属于枢密院,但皇城司提举等职,皆由皇帝直接任命。
先帝驾崩,由嗣皇帝在即位前后任命新的人选,也是大越立朝以来惯例。
淮王赵观虽说猜不透徐怀为何会做这样的选择,很多细枝末节及微妙也无法静下心去仔细思量,但在这么多确凿无疑的事实面前,他除了拼命夸赞徐怀,还能说什么?
难不成他在这么多王公大臣面前,质疑徐怀居心叵测、别有所图吗?
至于徐怀是不是早就有意诱郑家父子入彀,还是在建继帝驾崩后郑怀忠找上门来临时将计就计,这重要吗?
难不成他登基之后,就不想剪除郑氏父子吗?
徐怀现在提前帮他将这事做了,他还有什么不高兴的?
待狠狠夸赞过徐怀及楚山众人一番后,周鹤、顾藩等人也不失时机请淮王赵观即刻主持诏告之事,以便天下臣民能早一刻为建继帝志哀。
他们这也是想着先将嗣皇帝的名份定下来,省得夜长梦多。
淮王赵观这时候也不再搞推却、劝进之事,半个时辰之内在将颁传诸路监司的大丧诏文准备齐妥之后,即分派驿骑信使持诏函出京驰往各方报信,同时也在建邺各处张贴诏文。
名分之事定下来,淮王赵观也就不想表现得太迫不及待,同时也是为安周鹤、高纯年等人之心,坚决不允刘师望此时交御提举皇城司的差遣,最后在周鹤、胡楷、朱沆等人的再三劝说下,才勉强使得淮王府左右卫都指挥使苏直、葛儋兼领皇城司勾当公事,与刘师望共同执掌皇城宫禁等事。
选锋军千余骁骑也在王举、郭君判、乌敕海等人于日落之前出大梁门,回驻到龙藏浦河口,徐怀则在韩圭的陪同下,前往淮王府觐见嗣皇帝赵观。
赵观不愿此时入住皇宫,坚持照旧住在淮王府与诸臣商议大丧及军机之事,淮王府也就临时成为大越新的中枢所在——淮王府这边也将前宅庭院腾出来,供周鹤、胡楷率领诸大臣入驻署理公务。
虽说徐怀有御带器械之衔,淮王也特别吩咐徐怀可以佩刀入见,但徐怀在前宅除了解下佩刀,还坚持淮王府宫侍搜检其身,之后才与奉命相迎的胡楷等人往淮王赵观日常署理公务的明德殿走去。
“拥立淮王登基,完全可以徐徐图郑氏也,何故要设计诱其入彀?你应该知道这事瞒不了多久,殿下与诸臣就会想明白过来。”走进甬道,胡楷回头看了一眼,见除了长子胡致元外,其他陪同人员都落在后,再也忍不住的出声问道。
胡楷当然不会相信这一切都是徐怀今天凌晨见到郑怀忠才将计就计,也相信赵观、汪伯潜、顾藩以及诸大臣心绪平静下来,日后也必然能琢磨出意味来。
他想不明白徐怀为何要如此迫切的轻举妄动,这事最终只会陷楚山自身于不义。
徐怀抬头看了高墙之上高悬的圆月,淡淡说道:“说其他已没有意义,胡公最好早早思谋离朝之策!”
“……”胡楷愣怔的看向徐怀,却见徐怀似乎完全没有跟他说过话一般,径直往甬道另一端走去。
胡楷随后加快步伐跟了上去。
胡致元却完全蒙了,一时间不明白徐怀说这话是什么意思:淮王不值得期待,才劝他父亲不要留在中枢?问题是,淮王不值期待,徐怀为何要设计引郑氏入彀助淮王即位?
韩圭将胡楷、胡致元的反应都看在眼里,心里微微一叹,想到徐怀对他说过的话:
两个都是猪队伍,而偏偏抵御胡虏最为重要的淮南防线却分别掌握这两个猪队伍手里——建继帝当初这么安排,不过是为了使郑氏与淮王府相互制衡,从而能更好的掌握,却没想到他在淮南大捷过后仅一年时间身体就垮掉。
说到底还是天不假年。
为了避免两个猪队伍在淮南防线上先自先残杀起来,徐怀只能丢弃自己的声名,先诛除其一。
现在郑氏已除,淮王登基已成定局,整个淮南接下来都将变成新帝的基本盘,唯有如此才能全力抵挡住赤扈人的东路攻势……
政事堂与枢密院乃是大越中枢所在,不仅耸立于御道两侧建筑弘大,与皇宫前殿也就相隔一条宫墙。
心里已经做好最坏打算的淮王赵观坐在枢密院的衙堂之中,虽说秋意未浓,天气也只是稍有凉意,赵观却禁不住浑身颤抖,叫人点了火盆在堂前,才稍稍好些一些。
“殿下,大喜,大喜!”
汪伯潜、顾藩联袂赶到枢密院,还没有等走见衙堂,在院子里就抑不住兴奋的大叫起来。
淮王赵观此时正心神恍惚,没有听清楚汪伯潜、顾藩说什么,见他们极其夸张的手舞足蹈大喊大叫,还以为郑怀忠与徐怀派兵马攻打过来,急忙抽出腰刀,挥剁在桌案上,朝左右大叫:“诸将守住枢密院,杀退叛军,个个都有重赏……”
“殿下,错了,错了,”汪伯潜、顾藩跌跌撞撞走进衙堂,连忙七嘴八舌将刚刚政事堂所发生的一切,告诉淮王赵观,“没有叛军,没有叛军,是郑怀忠、郑聪暗谋擅行废立之事,却靖胜侯徐怀识破,此时已经将郑怀忠、郑聪父子擒下关押在政事堂,请殿下过去主持大局!”
“不会是有什么圈套等我入彀吧?”淮王赵观好不容易搞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但仍然不相信这一切,狐疑的打量汪伯潜、顾藩二人,怀疑他们二人已经被收买。
“殿下事前没有与那靖胜侯商议好?”汪伯潜、顾藩到这时候也都是晕头转向的,太多的反转交叠在一起,想到这茬问道。
“……”淮王赵观摇头否认他与徐怀有什么交易,警惕的盯着汪伯潜、顾藩的眼睛,问道,“密诏何在,确是皇兄驾崩之前就对郑怀忠、郑聪父子有所警惕?”
“密诏此时在周相手里,缨云公主看过了,也比对过皇帝之玺,确实是陛下病中手书,”汪伯潜说道,“此时除了楚山一小队精锐看管郑怀忠、郑聪父子外,靖胜侯已率大军退出政事堂,前往大梁门外的府军营舍暂歇,周相、胡相、朱沆相公以及武威郡王都请殿下率侍卫兵马前往政事堂主持大局!”
“我不去政事堂,让他们都来枢密院!”淮王赵观断然说道。
他已经将枢密院里里外外看过好几遍,淮王府甲卒也全面接管枢密院的侍卫事,至少确保枢密院每个角落里都不可能有刺客藏下,但政事堂能确保这点吗?
汪伯潜、顾藩想想也是,枢密院与政事堂并称东西二府,什么大事只能在政事堂定度,而不能移到枢密院?
…………
…………
“密诏送抵楚山,徐侯从密诏里看出陛下对郑氏有所忧虑,但就算赵范当时匆忙赶到舞阳相见,徐侯也没有多想什么,以为时局动荡,人心不稳乃是寻常事。徐侯又一心牵挂着陛下的病情,昼夜驰来建邺觐见,却不想觐见之时陛下竟撒手人寰。徐侯昨日悲痛难以自已,回到龙藏浦河口庄园为陛下守夜,没想到郑怀忠竟然包藏祸心深夜潜至河口,胆大妄为蛊惑徐侯对殿下不利,徐侯这时候才彻底明白陛下留下密诏的用意,遂将计就计虚与委蛇,”
浑身上下被搜查过四五遍,甚至连羞耻之处都没有被放过的韩圭,此时站在枢密院衙堂之中,对淮王赵观、周鹤、胡楷以及朱沆、汪伯潜、顾藩等人叙述设计诱郑氏父子入彀的前因后果,
“事出突然,而郑怀忠、郑聪父子多疑成性,徐侯担心消息走漏,不敢提前知会殿下与诸相,执意要求统兵进城,以安郑氏父子之心,还请殿下与诸相明察……”
不管别人信不信,韩圭此时所言乃楚山后续将咬牙坚持下去的说辞,反正断不会承认徐怀从楚山出发之时就已经决定引诱郑怀忠、郑聪父子入彀。
“徐侯实乃大越忠良、大越干城,皇兄没有信错他!”淮王赵观拍股赞道。
且不论韩圭的话有几分可信,也不论这两天他有多恨徐怀,但楚山选锋军在将郑怀忠、郑聪父子交给淮王府侍卫看押之后,已经全部退到大梁门附近的府军营舍落脚,是确凿无疑的事实。
徐怀拿出来的密诏没有半点涉及到换嫡,也确凿无疑的事实——这也意味着淮王赵观作为皇太弟登基即位,才是唯一合乎规制的选择。
而这封密诏得到内外确认过的遗诏,也已经转交到淮王赵观他手里,这也是确凿无疑的事实。
周鹤、胡楷、朱沆及武威郡王赵翼统领群臣赶来枢密院,请淮王赵观以嗣皇帝的身份主持大丧,并率领群臣诰告天下大丧之事,也是确凿无疑的事实。
此外,刘师望依制奏请辞去皇城司提举之职,请淮王赵观另任嫡系亲信担任此职——皇城司控制皇城进出、宿卫以及察举臣民,名义上隶属于枢密院,但皇城司提举等职,皆由皇帝直接任命。
先帝驾崩,由嗣皇帝在即位前后任命新的人选,也是大越立朝以来惯例。
淮王赵观虽说猜不透徐怀为何会做这样的选择,很多细枝末节及微妙也无法静下心去仔细思量,但在这么多确凿无疑的事实面前,他除了拼命夸赞徐怀,还能说什么?
难不成他在这么多王公大臣面前,质疑徐怀居心叵测、别有所图吗?
至于徐怀是不是早就有意诱郑家父子入彀,还是在建继帝驾崩后郑怀忠找上门来临时将计就计,这重要吗?
难不成他登基之后,就不想剪除郑氏父子吗?
徐怀现在提前帮他将这事做了,他还有什么不高兴的?
待狠狠夸赞过徐怀及楚山众人一番后,周鹤、顾藩等人也不失时机请淮王赵观即刻主持诏告之事,以便天下臣民能早一刻为建继帝志哀。
他们这也是想着先将嗣皇帝的名份定下来,省得夜长梦多。
淮王赵观这时候也不再搞推却、劝进之事,半个时辰之内在将颁传诸路监司的大丧诏文准备齐妥之后,即分派驿骑信使持诏函出京驰往各方报信,同时也在建邺各处张贴诏文。
名分之事定下来,淮王赵观也就不想表现得太迫不及待,同时也是为安周鹤、高纯年等人之心,坚决不允刘师望此时交御提举皇城司的差遣,最后在周鹤、胡楷、朱沆等人的再三劝说下,才勉强使得淮王府左右卫都指挥使苏直、葛儋兼领皇城司勾当公事,与刘师望共同执掌皇城宫禁等事。
选锋军千余骁骑也在王举、郭君判、乌敕海等人于日落之前出大梁门,回驻到龙藏浦河口,徐怀则在韩圭的陪同下,前往淮王府觐见嗣皇帝赵观。
赵观不愿此时入住皇宫,坚持照旧住在淮王府与诸臣商议大丧及军机之事,淮王府也就临时成为大越新的中枢所在——淮王府这边也将前宅庭院腾出来,供周鹤、胡楷率领诸大臣入驻署理公务。
虽说徐怀有御带器械之衔,淮王也特别吩咐徐怀可以佩刀入见,但徐怀在前宅除了解下佩刀,还坚持淮王府宫侍搜检其身,之后才与奉命相迎的胡楷等人往淮王赵观日常署理公务的明德殿走去。
“拥立淮王登基,完全可以徐徐图郑氏也,何故要设计诱其入彀?你应该知道这事瞒不了多久,殿下与诸臣就会想明白过来。”走进甬道,胡楷回头看了一眼,见除了长子胡致元外,其他陪同人员都落在后,再也忍不住的出声问道。
胡楷当然不会相信这一切都是徐怀今天凌晨见到郑怀忠才将计就计,也相信赵观、汪伯潜、顾藩以及诸大臣心绪平静下来,日后也必然能琢磨出意味来。
他想不明白徐怀为何要如此迫切的轻举妄动,这事最终只会陷楚山自身于不义。
徐怀抬头看了高墙之上高悬的圆月,淡淡说道:“说其他已没有意义,胡公最好早早思谋离朝之策!”
“……”胡楷愣怔的看向徐怀,却见徐怀似乎完全没有跟他说过话一般,径直往甬道另一端走去。
胡楷随后加快步伐跟了上去。
胡致元却完全蒙了,一时间不明白徐怀说这话是什么意思:淮王不值得期待,才劝他父亲不要留在中枢?问题是,淮王不值期待,徐怀为何要设计引郑氏入彀助淮王即位?
韩圭将胡楷、胡致元的反应都看在眼里,心里微微一叹,想到徐怀对他说过的话:
两个都是猪队伍,而偏偏抵御胡虏最为重要的淮南防线却分别掌握这两个猪队伍手里——建继帝当初这么安排,不过是为了使郑氏与淮王府相互制衡,从而能更好的掌握,却没想到他在淮南大捷过后仅一年时间身体就垮掉。
说到底还是天不假年。
为了避免两个猪队伍在淮南防线上先自先残杀起来,徐怀只能丢弃自己的声名,先诛除其一。
现在郑氏已除,淮王登基已成定局,整个淮南接下来都将变成新帝的基本盘,唯有如此才能全力抵挡住赤扈人的东路攻势……
本文网址:https://www.powenxue11.com/book/38100/913129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powenxue11.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