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2节
推荐阅读:苟成圣人,仙官召我养马、开局赠送天生神力、我以诗歌斩妖除魔、战争领主:从厄运之地开始崛起、剥削好莱坞1980、绿龙博士、红楼琏二爷、从斩妖除魔开始长生不死、坐忘长生、从呼吸开始超凡入圣、
百姓有退路,为官者才有。
要和百姓共进退,要撑起百姓的天。
毕竟比起普通人,你手中有权。
二是,当本地无险情,听闻外地出现了灾难,作为一方父母官,请不要以为自己治理的地方太平就是平安无事。
有国才有家。
只有朝廷强大,你的小家才能吃饱饭、才能富饶。
每片雪花都不愿意承认自己是雪崩的罪魁祸首,但其实每片雪花都对雪崩负有责任。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所以各地官员,在听闻哪里有难时,请感同身受,请伸出援助之手。
因为这不止是皇上和朝廷以及当地受灾官员的事儿,是大家共同的事。
……
杨明远是第一个动笔写的,当别人全都答完时,他又是最后一个放下笔。
他知晓自己写跑题了。
他没有说这份试卷就是出自恩师之手,他只是在自己的文章中又写了一位恩师,描述宋福生的另一面,诉说他通过寥寥数句所受到的启发。
但不得不说,杨明远描述的“恩师”形象极其立体,让阅卷者都似看到了那个活生生的人,很好奇此贡生的恩师是谁。
试卷被收上去了。
长相文质彬彬的杨明远,抿了抿唇,不紧不慢的收好笔袋。
等待皇上和判卷官决定他的命运。
他心中毫不惊慌。
上一场,他就没敢写。
这一场,据说殿试不会淘汰人,最差也会有个三甲同进士出身,那他还怕什么。
瞧他,连直抒胸臆都要考虑时机,他就这点胆气。
所以,他认为自己永远也敌不上他心中的恩师、他认为最名副其实的状元宋福生。
杨明远脑中挥之不去,宋福生孤零零站在门口的那一幕。
一起来的五十六位举人,最该走进这大殿的人,最能做一名好官的人,却在门口送别他们,多讽刺。
那就同进士出身吧。
杨明远甚至赌气的想,恨不得回去当秀才,因为宋叔才是举人。这是不是说明,某些被落选的人,才是皇朝真正满腹诗华的人。
……
大殿里,贡生们都在默默等待。
今年的科举殿试和十几年前的科举流程不同。
十年前科举,要殿试后回家等着。
批卷需要一天,皇上钦点阅卷需要一天,也就是说,要先回家,隔两日后,再来到大殿听旨。
但今年,前线正在征战,皇上一副朕哪有那个空闲,还两日后?能不能提高效率。
所以,今年就成了,这面贡生们答完就被收走卷,被送到上书房。
上书房这里,有主考官连同十二名各部官员正在等待,接到卷子他们就开始批阅。
挑选出他们认为是上上者的考卷,最后集中呈交给皇上。
到时,皇上会从议事的宣政殿赶过来,亲自定夺哪几篇文章是真正的上选之作。
“孟大人,您看这位贡生的试卷?”
杨明远的运气极好,他的卷子被分到安大人的手里。
安大人也不知是不是有意的,就将这又一份感觉会争论极大的烫手山芋,扔给主考官孟景遇。
好似想看看孟大人会怎么处理。
这人呐,真讲个天时地利人和,讲究运程。
孟大人要是没被皇上训,他可能会老学究到底。
可是他刚被训,就觉得不能将这份争议大的卷子直接批名次。要总结上次的经验教训,争议大的还是由皇上说的算吧。
皇上又不是不来,一会儿就赶来了。
最主要的是,杨明远试卷中的“恩师”,还有表述的所思所想,总结出来,就一个观点,为官者要为皇上、为朝廷、为百姓着想。
老孟觉得这篇不一样。
别看这篇争议大,但是性质完全不一样。
“皇上驾到。”
所有官员急忙整理好官袍,跪地迎接。
“批的如何?”
孟大人就将各批卷官挑出的文章,弯腰双手呈上,“回皇上,这里有几篇争议较大的,需要您定夺。”
皇上瞅眼孟大人。
能看出来这几日,孟学士又干瘪清瘦了不少。
心想:争议大的,你不用帮朕定了?
皇上坐在上书房最前方。
这一翻阅,还别说,真有几份让皇上很是出乎意料的。
其中之一,就有丁坚的文章。
丁坚答卷时想着,既然这份试卷的笔者都能写到这个程度,那他还有什么可不能答的?
皇上要想让他们批判不赞同这些观点,完全不用如此大费周折。
很明显,皇上要听更言之有物的,要听实用的。
由于出身高,见得多,丁坚在宋福生原有文章的基础上,写的更加全面。
还有一位是来自五台山的贡生。
这位贡生年纪偏大一些,五十多岁的年纪,写出的文章让皇上挑了下眉。
只是一听长的不咋地,年纪又大,主要是年纪大,心中略微遗憾。
最后一位就是杨明远的试卷。
皇上全部看完。
看完端起茶杯,沉默的低头喝了几口茶,吃了两块茶点。
看来朕差些又遗落一位好官,这位考子的恩师是谁?
皇上接过李德全递过的帕子,擦了擦手,拿起御笔,郑重的刚要落笔。
孟大人忍了忍,实在忍无可忍。
他太紧张了,这可是三甲,落笔就定,不可随意啊皇上。
孟景遇上前道:“皇上,臣以为,这份试卷的贡生最后写跑题了,在定夺时,需要考虑进去。”
你给朕闭嘴。
本来刚才朕还想着,让你主考过后,回府休养两日,瞧你瘦的,麻杆一样。
眼下,哼,看来你还是那个你啊。
皇上一边盯着孟大人,直给孟大人盯到紧张的用官袖低头抹抹汗,一边御笔落下。
——
太和殿,丹墀前。
杨明远头戴金花乌纱帽,身穿大红袍,手捧钦点圣召,一脸缓不过神的站在鳌头之上。
发生了什么。
皇上,那您既然欣赏这样的文章,欣赏臣的恩师,那您为何让他孤零零的剩下,而我们这些不如他的却走到这里。
恩师,明远竟然成了状元。
杨明远的身后,是数百人的新晋进士们。
那数百人打头者是榜眼,来自五台山年纪极大的老举人,探花,丁坚。
李德全宣旨:
此年新科状元杨哲,字明远,奉天籍人,封授翰林院修撰,品阶从六品。
新科榜眼、探花被封授翰林院编修,品阶正七品。
一身大红状元服的杨明远,带领众数进士们跪下,“吾皇万岁万万岁。”
李德全寻到机会,私下小声问新科状元,“敢问状元,师承何人?”
“宋福生,字子帧,奉天籍人士。”杨明远不傻,介绍的那叫一个详细,他怕皇上寻错了人。
皇上转头就知晓了。
在新科状元被礼部官员引领,预备要骑马列队去游街时。
皇上笑着又看了看杨明远的文章:“好,好一个宋子帧。”
陆丞相低头间,也微微一笑。
公平有很多方式,不是非要重新张贴榜单的。
——
“爹,你瞧,状元郎来啦,”梳着两个冲天辫的小女孩,在爹的怀里一边举着糖人,一边兴奋的叫嚷着。
百姓们夹道欢呼:“来啦来啦,新科状元。”
只看远方队伍前,有两牌开路,牌上写着四字:肃静,回避。
要和百姓共进退,要撑起百姓的天。
毕竟比起普通人,你手中有权。
二是,当本地无险情,听闻外地出现了灾难,作为一方父母官,请不要以为自己治理的地方太平就是平安无事。
有国才有家。
只有朝廷强大,你的小家才能吃饱饭、才能富饶。
每片雪花都不愿意承认自己是雪崩的罪魁祸首,但其实每片雪花都对雪崩负有责任。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所以各地官员,在听闻哪里有难时,请感同身受,请伸出援助之手。
因为这不止是皇上和朝廷以及当地受灾官员的事儿,是大家共同的事。
……
杨明远是第一个动笔写的,当别人全都答完时,他又是最后一个放下笔。
他知晓自己写跑题了。
他没有说这份试卷就是出自恩师之手,他只是在自己的文章中又写了一位恩师,描述宋福生的另一面,诉说他通过寥寥数句所受到的启发。
但不得不说,杨明远描述的“恩师”形象极其立体,让阅卷者都似看到了那个活生生的人,很好奇此贡生的恩师是谁。
试卷被收上去了。
长相文质彬彬的杨明远,抿了抿唇,不紧不慢的收好笔袋。
等待皇上和判卷官决定他的命运。
他心中毫不惊慌。
上一场,他就没敢写。
这一场,据说殿试不会淘汰人,最差也会有个三甲同进士出身,那他还怕什么。
瞧他,连直抒胸臆都要考虑时机,他就这点胆气。
所以,他认为自己永远也敌不上他心中的恩师、他认为最名副其实的状元宋福生。
杨明远脑中挥之不去,宋福生孤零零站在门口的那一幕。
一起来的五十六位举人,最该走进这大殿的人,最能做一名好官的人,却在门口送别他们,多讽刺。
那就同进士出身吧。
杨明远甚至赌气的想,恨不得回去当秀才,因为宋叔才是举人。这是不是说明,某些被落选的人,才是皇朝真正满腹诗华的人。
……
大殿里,贡生们都在默默等待。
今年的科举殿试和十几年前的科举流程不同。
十年前科举,要殿试后回家等着。
批卷需要一天,皇上钦点阅卷需要一天,也就是说,要先回家,隔两日后,再来到大殿听旨。
但今年,前线正在征战,皇上一副朕哪有那个空闲,还两日后?能不能提高效率。
所以,今年就成了,这面贡生们答完就被收走卷,被送到上书房。
上书房这里,有主考官连同十二名各部官员正在等待,接到卷子他们就开始批阅。
挑选出他们认为是上上者的考卷,最后集中呈交给皇上。
到时,皇上会从议事的宣政殿赶过来,亲自定夺哪几篇文章是真正的上选之作。
“孟大人,您看这位贡生的试卷?”
杨明远的运气极好,他的卷子被分到安大人的手里。
安大人也不知是不是有意的,就将这又一份感觉会争论极大的烫手山芋,扔给主考官孟景遇。
好似想看看孟大人会怎么处理。
这人呐,真讲个天时地利人和,讲究运程。
孟大人要是没被皇上训,他可能会老学究到底。
可是他刚被训,就觉得不能将这份争议大的卷子直接批名次。要总结上次的经验教训,争议大的还是由皇上说的算吧。
皇上又不是不来,一会儿就赶来了。
最主要的是,杨明远试卷中的“恩师”,还有表述的所思所想,总结出来,就一个观点,为官者要为皇上、为朝廷、为百姓着想。
老孟觉得这篇不一样。
别看这篇争议大,但是性质完全不一样。
“皇上驾到。”
所有官员急忙整理好官袍,跪地迎接。
“批的如何?”
孟大人就将各批卷官挑出的文章,弯腰双手呈上,“回皇上,这里有几篇争议较大的,需要您定夺。”
皇上瞅眼孟大人。
能看出来这几日,孟学士又干瘪清瘦了不少。
心想:争议大的,你不用帮朕定了?
皇上坐在上书房最前方。
这一翻阅,还别说,真有几份让皇上很是出乎意料的。
其中之一,就有丁坚的文章。
丁坚答卷时想着,既然这份试卷的笔者都能写到这个程度,那他还有什么可不能答的?
皇上要想让他们批判不赞同这些观点,完全不用如此大费周折。
很明显,皇上要听更言之有物的,要听实用的。
由于出身高,见得多,丁坚在宋福生原有文章的基础上,写的更加全面。
还有一位是来自五台山的贡生。
这位贡生年纪偏大一些,五十多岁的年纪,写出的文章让皇上挑了下眉。
只是一听长的不咋地,年纪又大,主要是年纪大,心中略微遗憾。
最后一位就是杨明远的试卷。
皇上全部看完。
看完端起茶杯,沉默的低头喝了几口茶,吃了两块茶点。
看来朕差些又遗落一位好官,这位考子的恩师是谁?
皇上接过李德全递过的帕子,擦了擦手,拿起御笔,郑重的刚要落笔。
孟大人忍了忍,实在忍无可忍。
他太紧张了,这可是三甲,落笔就定,不可随意啊皇上。
孟景遇上前道:“皇上,臣以为,这份试卷的贡生最后写跑题了,在定夺时,需要考虑进去。”
你给朕闭嘴。
本来刚才朕还想着,让你主考过后,回府休养两日,瞧你瘦的,麻杆一样。
眼下,哼,看来你还是那个你啊。
皇上一边盯着孟大人,直给孟大人盯到紧张的用官袖低头抹抹汗,一边御笔落下。
——
太和殿,丹墀前。
杨明远头戴金花乌纱帽,身穿大红袍,手捧钦点圣召,一脸缓不过神的站在鳌头之上。
发生了什么。
皇上,那您既然欣赏这样的文章,欣赏臣的恩师,那您为何让他孤零零的剩下,而我们这些不如他的却走到这里。
恩师,明远竟然成了状元。
杨明远的身后,是数百人的新晋进士们。
那数百人打头者是榜眼,来自五台山年纪极大的老举人,探花,丁坚。
李德全宣旨:
此年新科状元杨哲,字明远,奉天籍人,封授翰林院修撰,品阶从六品。
新科榜眼、探花被封授翰林院编修,品阶正七品。
一身大红状元服的杨明远,带领众数进士们跪下,“吾皇万岁万万岁。”
李德全寻到机会,私下小声问新科状元,“敢问状元,师承何人?”
“宋福生,字子帧,奉天籍人士。”杨明远不傻,介绍的那叫一个详细,他怕皇上寻错了人。
皇上转头就知晓了。
在新科状元被礼部官员引领,预备要骑马列队去游街时。
皇上笑着又看了看杨明远的文章:“好,好一个宋子帧。”
陆丞相低头间,也微微一笑。
公平有很多方式,不是非要重新张贴榜单的。
——
“爹,你瞧,状元郎来啦,”梳着两个冲天辫的小女孩,在爹的怀里一边举着糖人,一边兴奋的叫嚷着。
百姓们夹道欢呼:“来啦来啦,新科状元。”
只看远方队伍前,有两牌开路,牌上写着四字:肃静,回避。
本文网址:https://www.powenxue11.com/book/36416/812942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powenxue11.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