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7章 乱投医
推荐阅读:我是大明星、快穿之渣男洗白实录、本宫不死,汝等终是妃子、快穿:渣男就要往死了虐、快穿:狗渣男,过来挨打、农门福妻她腰缠万贯、农门福妻:首辅大人又苏又撩、绝地求生之神级高手、美国之殇、美国8大名案、
这话说得靠谱。
王夫人虽然表面上冷静淡定,内心早已火烧火燎。
王会笙在出事之前没有早做安排,待到锦衣卫把王会笙抓走,王夫人再想把儿女们送出去,已经迟了。
王家外面有人把守,一家老小都不能出门,每天只能依靠家仆出去买菜时,拿了首饰到当铺里换成银子,再到诏狱里打点。京城里的消息也都靠家仆们打听,以前的故旧,有的是想来不敢来,还有的是干脆退避三舍。
王会笙没有妾室,膝下两子一女,长子早夭,次子年方弱冠,前年成亲,儿媳出身江南书香门第;幼子和幺女都还只有十一二岁。
这些年来,王会笙在仕途上顺风顺水,不惑之年便已位列小九卿。
王会笙出身寒门,直到前两年,王夫人告诉丈夫,有两个堂侄太过不堪,王会笙不知用了什么法子杀鸡儆猴,老家那些亲戚们这才不向他们要银子,即使如此,他们家也从没有缺过银子,王会笙不贪墨,可家里仅有的几间铺子却是一本万利。
王夫人心里清楚,自家日子过得好,全是因为王会笙跟了瑞王府。
早在十几年前,瑞王世子赵宥住在昌平的一座寺庙里,结交了一批没有背景的五六品官吏,那时还在刑部任六品主事的王会笙便是其中之一。
没有家底,没有背景,二十五岁出仕,外放苦熬了几年,削尖脑袋进了六部,可是能用的关系都已经用尽,家里再也凑不出银子上下打点。
赵宥的出现,对于王会笙而言就像是汪洋里的一棵稻草,那时他只是盼着,有朝一日能做个正五品的员外郎,就已经心满意足了。
他没有想到,瑞王府的能力会这样强大,十年间,他从名不见经传的主事,升到通政司的通政,三年前刑部有了空缺,他又从通政司调回刑部,升任正三品的刑部侍郎。
王夫人午夜梦回,都担心这是一场梦,她又时常安慰自己,这不是梦,这是真的,丈夫的地位越来越稳定,再过几年,就能进内阁,成为大学士。
当年和王会笙一起出仕的人,有的已经倒了,有的还在外放,唯有他顺顺遂遂。
王夫人打死也没有想到,一次次朝堂动荡,党派之争,王会笙都未伤毫发,这一次却坏在汇发钱庄大掌柜这样一个小小的商贾身上。
王夫人坐立不安,她不知道远在平凉的瑞王世子赵宥是否知道这个消息,如果知道了,那他何时能把老爷从诏狱里救出来。
老仆回来,把从诏狱里听到的事情告诉了她:“郎指挥使亲自审讯,也没有在老爷身上审出什么来,这案子八成就审不下去了,如今事情都落到那三家商贾身上,若是他们撤了状子,这案子也就不了了之,锦衣卫再关着老爷也没有理由。”
王夫人何尝不知呢,当初金宝号和利有号的两位当家的,来找老爷退银子时,若是能有银子给他们,这两家自是不会再扯着不放。
商人重利,只要把他们入股的银子退还,再给出一笔红利,他们没有必要打官司。
这打官司又不是好事,何况还是民告官。
王夫人把帐房先生叫过来,问道:“你再算算,看看还有没有别的地方能筹出银子?”
自从王会笙被锦衣卫带走,王夫人就已经让帐房把所有能变卖出来的产业都算过一笔细帐。
家里现在也只有四万五千两的家底,其中现银只有五千两,余下的就是这处宅子和几间铺子。五千两现银王夫人不敢动,留作以后打点之用,现在家里上上下下的花用,包括打点狱卒的银子都是典当家里细软的钱。
这些全部变卖,也刚刚够还给汇发钱庄的。
何况汇发钱庄悬了暗红,一次就付出去十万两,加上先前入股的五万两,汇发钱庄前后损失十五万两,又岂是王家这点家底能够填平的?
王夫人只好叫来儿子和儿媳一起商量。
儿媳一听脸色惨白,婆婆该不会要动用她的嫁妆吧。
回到屋里,儿媳就哭了起来,儿子也觉得母亲是这个意思,除了媳妇的嫁妆,还有成亲时给他们置办的两个小田庄。
为了救父亲,把这些都拿出来也无妨,小两口为此大吵一通。
王夫人闻知后,也不知说什么才好,儿子和媳妇的那点东西,就算都拿出来也是杯水车薪。
次日她收拾了一批细软,让心腹的婆子去了当铺。
这阵子,王家已经是当铺的常客。
当铺的朝奉见这次拿来的物件比每次都要多,便猜到王家是快到绝路上了。
他好心地对那婆子道:“这打官司就是无底洞,家里的东西都是死数,早晚会典当一空,你们也不能这样下去啊,总要想点别的门路。”
那婆子想起夫人这些日子夜不成寐,眼圈儿就红了:“不瞒你说,我家夫人平素里从未管过这些事,一切都是老爷说了算,如今老爷不在,里里外外都要用银子,两位公子都还年幼,夫人一个妇道人家,除了典当,还有什么法子啊。”
朝奉摸着山羊胡子,意有所指地道:“路是死的,人是活的,哪能没有法子啊,只是你们是妇道人家,不知道外面的道道。”
那婆子大喜,忙问:“你们开当铺的最是熟悉这些银钱上的事,你有门路就说一说,他日等我家老爷回来了,少不了你的好处。”
那朝奉犹豫不决,迟疑着不肯说,婆子见了,拿了一小锭银子塞给他,朝奉左右看了看,见没有人看过来,这才压低声音道:“我认识一个人,专门给达官显贵们筹措银子。”
婆子道:“放印子钱的?”
朝奉不屑地摇头:“放印子钱的,那才能有多少本钱,这位一出手就是十几万两往外借,但凡是做生意的,还有官场上的,谁没有个几万两十几万两需要周转的时候?遇到这种时候就是请他帮忙。”
“那利钱很贵吧?”婆子急忙问道。
“说出来怕你不信,人家要的是人情,但凡能找到他借银子的,无论是官是商,哪个都是京城里响当当的人物,欠了他这份人情,那可是多少银子也换不来的,你可是大户人家做事的,这个道理你不懂?”
婆子当然懂,老爷有权有势的时候,那些想要托关系,就是花了银子也找不对门路。
“利钱很低?”这个时候,没有什么比银子更让王家在意的了。
朝奉眨眨眼:“比外面放印子钱的,还要再低两成。”
王夫人虽然表面上冷静淡定,内心早已火烧火燎。
王会笙在出事之前没有早做安排,待到锦衣卫把王会笙抓走,王夫人再想把儿女们送出去,已经迟了。
王家外面有人把守,一家老小都不能出门,每天只能依靠家仆出去买菜时,拿了首饰到当铺里换成银子,再到诏狱里打点。京城里的消息也都靠家仆们打听,以前的故旧,有的是想来不敢来,还有的是干脆退避三舍。
王会笙没有妾室,膝下两子一女,长子早夭,次子年方弱冠,前年成亲,儿媳出身江南书香门第;幼子和幺女都还只有十一二岁。
这些年来,王会笙在仕途上顺风顺水,不惑之年便已位列小九卿。
王会笙出身寒门,直到前两年,王夫人告诉丈夫,有两个堂侄太过不堪,王会笙不知用了什么法子杀鸡儆猴,老家那些亲戚们这才不向他们要银子,即使如此,他们家也从没有缺过银子,王会笙不贪墨,可家里仅有的几间铺子却是一本万利。
王夫人心里清楚,自家日子过得好,全是因为王会笙跟了瑞王府。
早在十几年前,瑞王世子赵宥住在昌平的一座寺庙里,结交了一批没有背景的五六品官吏,那时还在刑部任六品主事的王会笙便是其中之一。
没有家底,没有背景,二十五岁出仕,外放苦熬了几年,削尖脑袋进了六部,可是能用的关系都已经用尽,家里再也凑不出银子上下打点。
赵宥的出现,对于王会笙而言就像是汪洋里的一棵稻草,那时他只是盼着,有朝一日能做个正五品的员外郎,就已经心满意足了。
他没有想到,瑞王府的能力会这样强大,十年间,他从名不见经传的主事,升到通政司的通政,三年前刑部有了空缺,他又从通政司调回刑部,升任正三品的刑部侍郎。
王夫人午夜梦回,都担心这是一场梦,她又时常安慰自己,这不是梦,这是真的,丈夫的地位越来越稳定,再过几年,就能进内阁,成为大学士。
当年和王会笙一起出仕的人,有的已经倒了,有的还在外放,唯有他顺顺遂遂。
王夫人打死也没有想到,一次次朝堂动荡,党派之争,王会笙都未伤毫发,这一次却坏在汇发钱庄大掌柜这样一个小小的商贾身上。
王夫人坐立不安,她不知道远在平凉的瑞王世子赵宥是否知道这个消息,如果知道了,那他何时能把老爷从诏狱里救出来。
老仆回来,把从诏狱里听到的事情告诉了她:“郎指挥使亲自审讯,也没有在老爷身上审出什么来,这案子八成就审不下去了,如今事情都落到那三家商贾身上,若是他们撤了状子,这案子也就不了了之,锦衣卫再关着老爷也没有理由。”
王夫人何尝不知呢,当初金宝号和利有号的两位当家的,来找老爷退银子时,若是能有银子给他们,这两家自是不会再扯着不放。
商人重利,只要把他们入股的银子退还,再给出一笔红利,他们没有必要打官司。
这打官司又不是好事,何况还是民告官。
王夫人把帐房先生叫过来,问道:“你再算算,看看还有没有别的地方能筹出银子?”
自从王会笙被锦衣卫带走,王夫人就已经让帐房把所有能变卖出来的产业都算过一笔细帐。
家里现在也只有四万五千两的家底,其中现银只有五千两,余下的就是这处宅子和几间铺子。五千两现银王夫人不敢动,留作以后打点之用,现在家里上上下下的花用,包括打点狱卒的银子都是典当家里细软的钱。
这些全部变卖,也刚刚够还给汇发钱庄的。
何况汇发钱庄悬了暗红,一次就付出去十万两,加上先前入股的五万两,汇发钱庄前后损失十五万两,又岂是王家这点家底能够填平的?
王夫人只好叫来儿子和儿媳一起商量。
儿媳一听脸色惨白,婆婆该不会要动用她的嫁妆吧。
回到屋里,儿媳就哭了起来,儿子也觉得母亲是这个意思,除了媳妇的嫁妆,还有成亲时给他们置办的两个小田庄。
为了救父亲,把这些都拿出来也无妨,小两口为此大吵一通。
王夫人闻知后,也不知说什么才好,儿子和媳妇的那点东西,就算都拿出来也是杯水车薪。
次日她收拾了一批细软,让心腹的婆子去了当铺。
这阵子,王家已经是当铺的常客。
当铺的朝奉见这次拿来的物件比每次都要多,便猜到王家是快到绝路上了。
他好心地对那婆子道:“这打官司就是无底洞,家里的东西都是死数,早晚会典当一空,你们也不能这样下去啊,总要想点别的门路。”
那婆子想起夫人这些日子夜不成寐,眼圈儿就红了:“不瞒你说,我家夫人平素里从未管过这些事,一切都是老爷说了算,如今老爷不在,里里外外都要用银子,两位公子都还年幼,夫人一个妇道人家,除了典当,还有什么法子啊。”
朝奉摸着山羊胡子,意有所指地道:“路是死的,人是活的,哪能没有法子啊,只是你们是妇道人家,不知道外面的道道。”
那婆子大喜,忙问:“你们开当铺的最是熟悉这些银钱上的事,你有门路就说一说,他日等我家老爷回来了,少不了你的好处。”
那朝奉犹豫不决,迟疑着不肯说,婆子见了,拿了一小锭银子塞给他,朝奉左右看了看,见没有人看过来,这才压低声音道:“我认识一个人,专门给达官显贵们筹措银子。”
婆子道:“放印子钱的?”
朝奉不屑地摇头:“放印子钱的,那才能有多少本钱,这位一出手就是十几万两往外借,但凡是做生意的,还有官场上的,谁没有个几万两十几万两需要周转的时候?遇到这种时候就是请他帮忙。”
“那利钱很贵吧?”婆子急忙问道。
“说出来怕你不信,人家要的是人情,但凡能找到他借银子的,无论是官是商,哪个都是京城里响当当的人物,欠了他这份人情,那可是多少银子也换不来的,你可是大户人家做事的,这个道理你不懂?”
婆子当然懂,老爷有权有势的时候,那些想要托关系,就是花了银子也找不对门路。
“利钱很低?”这个时候,没有什么比银子更让王家在意的了。
朝奉眨眨眼:“比外面放印子钱的,还要再低两成。”
本文网址:https://www.powenxue11.com/book/25736/431872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powenxue11.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