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混在三国当神棍_148
推荐阅读:我以神明为食、大唐天将军、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半岛小行星、东京泡沫人生、黄泉逆行、仙官有令、我的模拟长生路、我每月能刷新金手指、盖世双谐、
燕清道:“请讲。”
荀攸道:“主公数次以少胜多,战绩显赫,又不畏强权,方遭贬谪,已然名满天下,还有仙人雅名四处流传……”
燕清一听到这些便心虚头疼,忙出手打断:“公达!”
荀攸从善如流地跳过那些马屁话,继续道:“主公广开府库,多开义诊,解了燃眉之急;又轻徭薄赋,施以仁政;还安置流民,体恤百姓,爱护将兵;再鼓励农耕,广建校舍,无一桩不是众心所望,民心所向。那得百姓归顺,青壮不复逃避兵役,愿为护家而出战,有甚么出奇的?”
燕清听得老脸发红,嘴角抽抽道:“若真如公达所说,怎么除了你们辛苦写信哄骗——咳,举荐来的良才美玉,都没见几个像样的士子肯来投效?”
荀攸道:“这正是攸之忧虑所在。”
燕清正了正色:“究竟何故?”
摊子越开越大,人才短缺的弊端也越厉害,燕清没有办法,只得一直紧巴巴地凑合着用,一个人恨不能掰成两人使。
长久下去,不说燕清舍不得叫这些心肝宝贝的谋士们这般受罪,本就偏弱的他们的体质,也早晚得吃不消。
燕清在几个月前才刚感到宽松,兖州一打下来,就一边展望着富饶的冀州,一边悲哀地回到紧巴巴的窘迫了。
他最初从洛阳的小皇帝身边——现在是先帝了——耗了那微薄的愧疚心获得了几个人救急,又处心积虑地拐了郭嘉做别驾。再由郭嘉拔出了一串儿颍川良才,后在中牟发现了陈宫,半年后来了荀攸荀彧这对叔侄。
之后,燕清忙得脚不沾地,根本没什么空需拜访当地名士,只得将登庸人才的任务分派给了陈宫和荀彧了 。
可荀彧的眼界和眼光,都不是普通的高,是以荐的必重质量,数量却着实太少了。
说来惭愧,燕清恍然间意识到,自己这会儿手底下的幕僚们,其实一大多半都是史上曹操早期的班底。
曹操可远不止这些人。
不但有得力的家族弟兄做后盾,又有欣赏他的名士和师辈给予的人脉,相比之下,连‘祖宗’都还是靠郭嘉挑人吹出来的、连个正经家乡都寻不出来的‘村夫’燕清,才是彻头彻尾的白手起家。
要不是在这风口浪尖,又是敏感时刻,怕太惹眼下招麻烦,燕清早学曹操那样,为表达自己的求才若渴,发一道唯才是举的求贤令出去了。
荀攸笑吟吟道:“那不过是因天下士人,已有十有六七,归汝南袁氏所用!”
燕清对这答案并不意外,也不觉得荀攸费这么大劲儿将他叫出来,是为讲个谁都明白的道理,便施施然道:“公达的意思,莫不是劝我同其中一派修好,好获得支持?”
燕清目前拉起的这股势力,用后人的眼神来看,自是无比豪华,群星璀璨。
可落在当代人眼中,构成的元素太复杂,则有种不伦不类的大杂烩的味道。
其中有的是寒族出身的京官,以贾诩、孙坚为代表;有的是名门望族出身,以荀家叔侄和其所荐者为首;有的是并州一派、曾在丁原手下效力的军官将领,就如吕布张辽;还有的是豫兖两州当地归顺燕清的官员,如陈宫、鲍信一流;再有的就是目前不甚起眼的流亡北士,赵家兄弟……
也得庆幸这派系分得太零碎,在他们之间三两结盟前,燕清还有一些清净日子能过,不用烦恼要如何平衡底下人。
荀攸道:“正是如此。”
燕清道:“公达可有何妙策?我先说好了,要我与袁家或是董卓握手言和,那是绝无可能的,你要是想说这话,还是早早放弃吧。”
他当初在朝堂上跟袁家撕破脸,虽也是逼不得已,但在外宽内忌的袁家看来,他之后能青云直上,就全然是踩着袁家的名声上去的,可不得把他恨到骨子里去?
荀攸好整以暇道:“攸尚未痴傻,岂会说这蠢话?只是依附袁家者,多是为门生故吏时的提携之恩;或是爱其世布恩德,宽仁容众的显赫门第,为前程而受其驱使;现京中风起云涌,而袁家事败几成定局,自身难以顾及,董卓纵一时半会伤不得其根本,也会剪除其羽翼来出口恶气。”
燕清一下明白过来了:“劫狱,盗人?”
荀攸颔首:“主公睿智。”
董卓拿袁系官员出气,定会导致用莫须有罪名来施加的牢狱之灾,而董卓越看清局势,就会越嚣张无忌,袁家的处境只会越来越艰难,又哪有余力去救遭殃受累之人?
燕清却可以,并且,还不适合借联盟之力去做。
而据燕清的推论,结合历史所说,荀攸的猜测确实不错——照这样发展下去,董卓势必会拿极多官员下狱。
燕清立场鲜明地跟目前隐被当成世族领袖的袁家对立,无形中就遭了多数士人的厌恶,哪怕那些对他并无恶感的,出于不愿得罪袁家的心态,受到征辟时也会再三犹豫,更不会主动投奔到他麾下来。
而燕清哪怕有心走曹操的洗白老路,也是不管用的了:臭名昭著的公敌宦官已经被斩杀殆尽,一时半会的,也找不出第二个来。
他也不可能放任董卓得势,一通倒行逆施,鱼肉百姓,惹得天下震怒后再动手斩除,好来成就自己——那样不得害死多少无辜百姓?
那唯一可行的,也是最好的办法,就是按荀攸所说的去做了。
既能跟另两方划清界限,表明态度,还让士林欠下一个大情。
“此计甚好,”燕清沉吟道:“只是要如何施行,还得从长计议……先回去罢。”
“不急。”荀攸落后燕清小半步,二人一起往回厅的方向走,这时笑道:“声东击西如何?”
主力军全留在汜水关前吸引注意力,然后分一小股人乔装打扮,经河路进京,趁里头人兵荒马乱,互相推诿的时候,寻机劫狱。
“可。”燕清心念电转,加快了脚步:“此任到底至关紧要,待我一会儿奉先具体商量,再做具体定夺。”
荀攸道:“切记秘之。”
燕清道:“自然。”
就在这时,燕清的眼角余光不经意地瞥到某处,不由微微一滞,不动声色地从左侧,换到了荀攸右侧。
荀攸不解,燕清笑答:“地湿易滑,行这边罢。”
荀攸并未细究,谢了主公的周道和好意,翩翩然地往外靠了一靠。
在那小径边的泥地上,因清晨时才下过一场贵如油的春雨,上头还十分湿润。
只要错开零散花卉的遮拦,往下看一眼,就赫然能见顶上印着一溜大小在军中都独一份的大军靴印,张扬地揭示着不久前还在这的偷听者的身份。
给吕布遮掩完了,燕清却不打算这么忽略过去,微眯起了眼。
跟踪主公,窃听秘话……
看来这段时间里表现得很是老实安分的吕布,终于露出了马脚,显然欠教训了。
燕清回到会厅当中,微微笑着坐下,十指交扣着,并不看还装得若无其事的吕布,心里想的却是一会儿怎么管教、或是警告这头不老实的布老虎。
荀攸道:“主公数次以少胜多,战绩显赫,又不畏强权,方遭贬谪,已然名满天下,还有仙人雅名四处流传……”
燕清一听到这些便心虚头疼,忙出手打断:“公达!”
荀攸从善如流地跳过那些马屁话,继续道:“主公广开府库,多开义诊,解了燃眉之急;又轻徭薄赋,施以仁政;还安置流民,体恤百姓,爱护将兵;再鼓励农耕,广建校舍,无一桩不是众心所望,民心所向。那得百姓归顺,青壮不复逃避兵役,愿为护家而出战,有甚么出奇的?”
燕清听得老脸发红,嘴角抽抽道:“若真如公达所说,怎么除了你们辛苦写信哄骗——咳,举荐来的良才美玉,都没见几个像样的士子肯来投效?”
荀攸道:“这正是攸之忧虑所在。”
燕清正了正色:“究竟何故?”
摊子越开越大,人才短缺的弊端也越厉害,燕清没有办法,只得一直紧巴巴地凑合着用,一个人恨不能掰成两人使。
长久下去,不说燕清舍不得叫这些心肝宝贝的谋士们这般受罪,本就偏弱的他们的体质,也早晚得吃不消。
燕清在几个月前才刚感到宽松,兖州一打下来,就一边展望着富饶的冀州,一边悲哀地回到紧巴巴的窘迫了。
他最初从洛阳的小皇帝身边——现在是先帝了——耗了那微薄的愧疚心获得了几个人救急,又处心积虑地拐了郭嘉做别驾。再由郭嘉拔出了一串儿颍川良才,后在中牟发现了陈宫,半年后来了荀攸荀彧这对叔侄。
之后,燕清忙得脚不沾地,根本没什么空需拜访当地名士,只得将登庸人才的任务分派给了陈宫和荀彧了 。
可荀彧的眼界和眼光,都不是普通的高,是以荐的必重质量,数量却着实太少了。
说来惭愧,燕清恍然间意识到,自己这会儿手底下的幕僚们,其实一大多半都是史上曹操早期的班底。
曹操可远不止这些人。
不但有得力的家族弟兄做后盾,又有欣赏他的名士和师辈给予的人脉,相比之下,连‘祖宗’都还是靠郭嘉挑人吹出来的、连个正经家乡都寻不出来的‘村夫’燕清,才是彻头彻尾的白手起家。
要不是在这风口浪尖,又是敏感时刻,怕太惹眼下招麻烦,燕清早学曹操那样,为表达自己的求才若渴,发一道唯才是举的求贤令出去了。
荀攸笑吟吟道:“那不过是因天下士人,已有十有六七,归汝南袁氏所用!”
燕清对这答案并不意外,也不觉得荀攸费这么大劲儿将他叫出来,是为讲个谁都明白的道理,便施施然道:“公达的意思,莫不是劝我同其中一派修好,好获得支持?”
燕清目前拉起的这股势力,用后人的眼神来看,自是无比豪华,群星璀璨。
可落在当代人眼中,构成的元素太复杂,则有种不伦不类的大杂烩的味道。
其中有的是寒族出身的京官,以贾诩、孙坚为代表;有的是名门望族出身,以荀家叔侄和其所荐者为首;有的是并州一派、曾在丁原手下效力的军官将领,就如吕布张辽;还有的是豫兖两州当地归顺燕清的官员,如陈宫、鲍信一流;再有的就是目前不甚起眼的流亡北士,赵家兄弟……
也得庆幸这派系分得太零碎,在他们之间三两结盟前,燕清还有一些清净日子能过,不用烦恼要如何平衡底下人。
荀攸道:“正是如此。”
燕清道:“公达可有何妙策?我先说好了,要我与袁家或是董卓握手言和,那是绝无可能的,你要是想说这话,还是早早放弃吧。”
他当初在朝堂上跟袁家撕破脸,虽也是逼不得已,但在外宽内忌的袁家看来,他之后能青云直上,就全然是踩着袁家的名声上去的,可不得把他恨到骨子里去?
荀攸好整以暇道:“攸尚未痴傻,岂会说这蠢话?只是依附袁家者,多是为门生故吏时的提携之恩;或是爱其世布恩德,宽仁容众的显赫门第,为前程而受其驱使;现京中风起云涌,而袁家事败几成定局,自身难以顾及,董卓纵一时半会伤不得其根本,也会剪除其羽翼来出口恶气。”
燕清一下明白过来了:“劫狱,盗人?”
荀攸颔首:“主公睿智。”
董卓拿袁系官员出气,定会导致用莫须有罪名来施加的牢狱之灾,而董卓越看清局势,就会越嚣张无忌,袁家的处境只会越来越艰难,又哪有余力去救遭殃受累之人?
燕清却可以,并且,还不适合借联盟之力去做。
而据燕清的推论,结合历史所说,荀攸的猜测确实不错——照这样发展下去,董卓势必会拿极多官员下狱。
燕清立场鲜明地跟目前隐被当成世族领袖的袁家对立,无形中就遭了多数士人的厌恶,哪怕那些对他并无恶感的,出于不愿得罪袁家的心态,受到征辟时也会再三犹豫,更不会主动投奔到他麾下来。
而燕清哪怕有心走曹操的洗白老路,也是不管用的了:臭名昭著的公敌宦官已经被斩杀殆尽,一时半会的,也找不出第二个来。
他也不可能放任董卓得势,一通倒行逆施,鱼肉百姓,惹得天下震怒后再动手斩除,好来成就自己——那样不得害死多少无辜百姓?
那唯一可行的,也是最好的办法,就是按荀攸所说的去做了。
既能跟另两方划清界限,表明态度,还让士林欠下一个大情。
“此计甚好,”燕清沉吟道:“只是要如何施行,还得从长计议……先回去罢。”
“不急。”荀攸落后燕清小半步,二人一起往回厅的方向走,这时笑道:“声东击西如何?”
主力军全留在汜水关前吸引注意力,然后分一小股人乔装打扮,经河路进京,趁里头人兵荒马乱,互相推诿的时候,寻机劫狱。
“可。”燕清心念电转,加快了脚步:“此任到底至关紧要,待我一会儿奉先具体商量,再做具体定夺。”
荀攸道:“切记秘之。”
燕清道:“自然。”
就在这时,燕清的眼角余光不经意地瞥到某处,不由微微一滞,不动声色地从左侧,换到了荀攸右侧。
荀攸不解,燕清笑答:“地湿易滑,行这边罢。”
荀攸并未细究,谢了主公的周道和好意,翩翩然地往外靠了一靠。
在那小径边的泥地上,因清晨时才下过一场贵如油的春雨,上头还十分湿润。
只要错开零散花卉的遮拦,往下看一眼,就赫然能见顶上印着一溜大小在军中都独一份的大军靴印,张扬地揭示着不久前还在这的偷听者的身份。
给吕布遮掩完了,燕清却不打算这么忽略过去,微眯起了眼。
跟踪主公,窃听秘话……
看来这段时间里表现得很是老实安分的吕布,终于露出了马脚,显然欠教训了。
燕清回到会厅当中,微微笑着坐下,十指交扣着,并不看还装得若无其事的吕布,心里想的却是一会儿怎么管教、或是警告这头不老实的布老虎。
本文网址:https://www.powenxue11.com/book/21560/339745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powenxue11.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