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推荐阅读:菜鸟归来,末世也飞翔、被抄家流放,她要搬空皇帝的一切、重生嫁疯批太子爷,让渣男火葬场、女扮男装死后,她开始演柔弱绿茶、i人医生,e人患者、重生,但是被撤回、一封来自X的信、信息素真香定律、和病弱老婆离婚后我后悔了、天灾:开局一座山,囤货?种田!、
我一愣,道:“公子想见谢浚?”
公子喝一口茶,一脸淡然:“也不十分想,只是听说他回来了,见一见也好。”
我了然。他越是摆出这副不在乎的模样,其实便越是上心。
*****
谢浚,字子怀,是大儒谢襄之后。
在雒阳,若说有哪位少年成名的公子在风评上能跟我家公子一较高下,那么应该就是谢浚了。
他长公子五岁,以书法见长,七岁作赋,在公子童年之时,已是名噪一时。但与公子不一样,他十五岁时离开了雒阳游学,各种聚宴雅集再也见不到他的身影。
公子与谢浚皆出身高门,自然见过面。论起来,两人还有些亲戚关系,谢浚是公子的叔父的妻舅的亲家的侄儿。只不过谢浚离开雒阳的时候公子还小,并无深交。
我更是从没有见过谢浚,不过关于他的各种消息,我时常能听到。比如,他在什么地方与什么人见面,留下了精辟的玄谈之言;或者在什么地方题诗一首,不出一个月,那书法的摹本便会在雒阳流传开来。他最近的消息,是几个月前,西鲜卑秃发磐叛乱,他在前往平叛的秦王司马胤帐下做了长史,近来得胜,他还受了封赏。近来谢浚的父亲谢匡卧病,想来他突然回雒阳,当是与此事有关。
我听许多人说过,如果谢浚与公子同龄,又不曾离开雒阳,公子怕是要有对手。
对此,我很是不以为然。
管他谢浚还是王浚,在我看来,论风靡出众,这世间不会有别人能比得上公子。
不过,公子并非活在世外,这些言语,自然也有耳闻。
人总有比较之心,公子对谢浚一向好奇。我知道他书房里收着几幅字,都是谢浚亲手所书。
既然是公子所愿,我自然也不好提回府之事。没多久,青玄走回来,禀报说谢浚的车马已经到了。
公子闻言,眼睛微亮,即从榻上起身,让我替他整理了衣冠,不紧不慢地走出门去。
鹤园中,弦歌缭绕,白鹤起舞,果然热闹。
公子刚入内,身边就围上了一大群人。我跟在公子身后,亦步亦趋,青玄领着几个仆从,熟稔地护在左右。正待往里面走,忽而闻得后方又是一阵骚动之声。望去,只见高蟠和众多宾客簇拥着二人走来。一人锦衣玉冠,我认得,那是四皇子城阳王;而另一人,身着长衣,步履款款。虽看不清面容,举手投足只见却自有一股非凡之气。
城阳王的母亲沈贵妃,是皇帝和大长公主的生母沈太后的侄女,在宫中颇有地位。在诸多后妃之中,大长公主与沈贵妃最是要好,公子也与城阳王年纪相仿,自幼相熟。
“元初。”城阳王看到公子,走了过来。待到跟前,他对旁边那人道,“我记得谢公子当年在雒阳时,曾与元初见过,不知今日可还记得?”
谢浚看着公子,露出微笑,“岂敢忘怀。”说罢,与公子见礼,“多年不见,元初别来无恙?”
他比公子高半个头,声音温和。一双剑眉如画笔描绘,目光明亮。
公子亦莞尔,还礼,“不知谢兄在此,有失远迎。”
*****
高蟠这宴席办得不亏,我敢打赌一个月之后,还会有人说起今日的盛况。
鹤园中最受瞩目的,不是鹤舞,也不是城阳王,而是同坐一席的公子与谢浚。不断有人走过来见礼,周围里三层外三层,困得水泄不通。
谢浚多年不曾在雒阳的宴席中现身,人们对他的好奇更甚于公子。
京中的世家纨绔,所谓从军大多不过是挂个羊头,就当是换了个去处游玩,回来仍然白白胖胖。
可谢浚看上去并不一样。他皮肤略黑,一看便知收过日晒风吹,腰间佩着长剑,举手投足也比别人多出一分利落。
当然,作为一个能与公子相提并论的名士,他容貌俊雅姿态出众,自是不在话下,与公子坐在一起,竟不曾被比下去,实教人惊奇。
这般雅集,自是少不了清谈。坐下不久,就有人抛出了谈端。
除了书法,谢浚当年以谈易闻名,这自是为他准备的。
谢浚亦不负众望,谈笑之间,从容道来。与公子言少而达意不同,谢浚的论言规整而稳健。虽是谈易,却并无故弄玄虚,旁征博引,颇有豪迈之气。在场众人听得专心致志,一时鸦雀无声。
一番结束,无人可对,众人心悦诚服,赞叹不已。
就连公子也不例外。
这让我有些诧异。
往日他出席这种白日里的雅集,无论公宴私宴,他总是最早离开。而这今日,他逗留得比往常都要久。甚至城阳王邀他回王府赏春兰,他也回绝,自顾留下。
亭中,谢浚正与宾客闲谈。
说来,此人的确有些意思。
当今的士人,以缥缈深奥的玄谈为追求,视时政孔孟为俗物。若是谁敢在这般雅集上抒发治国理政之感破坏气氛,那必然是要被人嘲笑。
谢浚却似乎全然不在意,聊了许久,天南海北,多是时政之事。不过他见识广博又言谈风趣,众人听得很是津津有味。且谢浚究竟声名卓著,即便犯了规矩也无伤大雅,不会有人敢当面指责。
“……如此说来,秦王此番出兵,十分顺利了?”有人问道。
谢浚道:“秦王先前镇守辽东数年,颇有谋略。此番若非他亲自出征,恐不可轻易得胜。”
“此乃天罚!”另一人不无豪迈地说:“叛贼竟敢杀我刺史,如今伏诛,罪有应得。”
谢浚闻言,却淡淡一笑。
“先前马巍为凉州刺史时,与羌、鲜卑为善,西北本无乱事。后程靖接任,为人独断,积怨渐生。此番作乱,便是叛党借嫌隙生事,若非平叛及时,只怕河西断绝割据,回转难矣。”他不紧不慢道,“若说罪有应得,只怕不止叛党。”
那人一愣,神色尴尬。
周围众人亦讪然,面面相觑。
“谢公子怎说这些……”青玄忍不住小声嘀咕。
我没说话,心里盘算着如何早点把公子哄回家。
这时,高蟠轻咳一声,举杯笑道,“谢公子游历天下,果见多识广。今日雅集,有良辰美景,又有高朋故友,岂可辜负?诸公,我等当纵情欢饮,一醉方休!”
他这番圆场打得不错,众人纷纷举杯,重归言笑。
谢浚亦不再多言,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公子不饮别人斟的酒,我从侯府的僮仆手中接过酒壶,亲手给他斟上。
“霓生,”他忽而转过头来,低声道,“我宴后要再会一会谢公子。”
他眼睛里微光闪动。
我一愣,忽然间,心底有些不好的预感。
*****
公子虽看上去是个膏粱子弟,但我知道,他其实颇有游侠之志,总幻想着有一天能像陈王诗篇中的少年俊才那样,纵横闯荡,建功立业。
所以,他对游历过天下的人,总会高看一眼。
果不其然,夕阳西下,宾客散尽,公子和谢浚仍留在亭中。二人果然聊得投机,以兄弟相称。眼见着天色要暗了,公子也迟迟不提离开的事,还让我在旁边烹茶。
“元初看新安侯这富春园,可算得好?”谢浚斜倚凭几,对公子道。
公子四下里望了望,道:“新安侯为造此园,极尽豪奢,自然是好。”
茶汤在釜中翻滚,我盛出来,端到案上。
谢浚将茶盏接过,往上面轻吹一口气。
“你看那楼台,名玉露阁。”他道,“传闻其中沉香铺地,珠玉饰壁,新安侯将最美的婢妾置于此阁之中,每日锦衣玉食,声色娱情。”说罢,他看着公子:“元初看来,那婢妾享尽荣华,可算得人生之幸?”
公子思索片刻,道:“便是享尽荣华,也不过婢妾。”
“你我亦如此。”谢浚意味深长,“若安然其中,也不过笼中雀鸟,一世碌碌,徒有声名。”
公子道:“子怀兄当年远游,便是因此么?”
谢浚笑了笑:“其实非也,我当年远游,实为寻一人。”
公子好奇:“哦?何人?”
谢浚浅抿一口茶,道:“元初可知璇玑先生?”
我听到这几个字,一怔。
“璇玑先生?”公子道,“那个曾为高祖作谶的异人?”
“正是。”
公子更是惊奇:“子怀兄莫非是去寻他?”
谢浚笑了笑:“璇玑先生名震天下,可惜踪迹难寻,现身之期亦不定,短则数年,长则数十年。那年我听闻他在会稽山中作谶,便想去看看那究竟是何等人物。可惜遍寻不见,颇为遗憾。”
公子道:“朝廷毁禁谶纬,璇玑先生或许是为避祸。”
谢浚道:“元初有所不知,朝廷毁禁谶纬,正是因那年璇玑生所作谶语而起。”
公子看着他,讶然。
谢浚喝一口茶,道:“那年,璇玑先生现身,作谶言曰‘天下三世而乱’。此言出后,天下震动,朝廷随后便下令禁绝谶纬。我当年去会稽山中寻璇玑先生,亦是因为此事,可惜去得太晚,他已不见踪影。”
公子了然,眉头凝起:“如此缘由,弟竟不曾听闻。”说罢,他想了想,道,“不过既无人见过璇玑先生,这谶言或许是传闻,不过无中生有。”
谢浚颔首:“若无人为证,我亦是此想。不过璇玑先生作谶时,在场的人之中,有一人为我所识。”
“哦?”公子问,“何人?”
“秦王。”谢浚莞尔,“我正在其帐下效力。”
*****
回府的路上,公子很是兴奋,跟我巴拉巴拉地跟我说着“谢公子”说了一路。
“谢公子如我这般年纪时,已出了阳关。”他叹道。
他又叹道:“他连岭南都去过。”
他仰躺在隐枕上,以臂枕头,喃喃不已:“谢公子如今已有了功勋,听说陛下要给他赐爵。”
最后,公子坐起来,转向我,目光认真:“霓生,若以我比谢公子,如何?”
我一直在走神,听得此言,只得看向他。
这个问题有且只有一个答案。
我说:“公子何出此言?公子虽不似谢公子般游历天下,但在我看来,论才情人品,公子皆在谢公子之上。”
公子摇摇头,文绉绉道:“汝虽美我,实私我也。”
话虽如此,但我知道他受用得很。
“霓生,”过了会,公子忽而问,“那个璇玑先生的谶言,你信么?”
我愣了愣。
“公子信么?”我不答反问。
</div>
</div>
公子喝一口茶,一脸淡然:“也不十分想,只是听说他回来了,见一见也好。”
我了然。他越是摆出这副不在乎的模样,其实便越是上心。
*****
谢浚,字子怀,是大儒谢襄之后。
在雒阳,若说有哪位少年成名的公子在风评上能跟我家公子一较高下,那么应该就是谢浚了。
他长公子五岁,以书法见长,七岁作赋,在公子童年之时,已是名噪一时。但与公子不一样,他十五岁时离开了雒阳游学,各种聚宴雅集再也见不到他的身影。
公子与谢浚皆出身高门,自然见过面。论起来,两人还有些亲戚关系,谢浚是公子的叔父的妻舅的亲家的侄儿。只不过谢浚离开雒阳的时候公子还小,并无深交。
我更是从没有见过谢浚,不过关于他的各种消息,我时常能听到。比如,他在什么地方与什么人见面,留下了精辟的玄谈之言;或者在什么地方题诗一首,不出一个月,那书法的摹本便会在雒阳流传开来。他最近的消息,是几个月前,西鲜卑秃发磐叛乱,他在前往平叛的秦王司马胤帐下做了长史,近来得胜,他还受了封赏。近来谢浚的父亲谢匡卧病,想来他突然回雒阳,当是与此事有关。
我听许多人说过,如果谢浚与公子同龄,又不曾离开雒阳,公子怕是要有对手。
对此,我很是不以为然。
管他谢浚还是王浚,在我看来,论风靡出众,这世间不会有别人能比得上公子。
不过,公子并非活在世外,这些言语,自然也有耳闻。
人总有比较之心,公子对谢浚一向好奇。我知道他书房里收着几幅字,都是谢浚亲手所书。
既然是公子所愿,我自然也不好提回府之事。没多久,青玄走回来,禀报说谢浚的车马已经到了。
公子闻言,眼睛微亮,即从榻上起身,让我替他整理了衣冠,不紧不慢地走出门去。
鹤园中,弦歌缭绕,白鹤起舞,果然热闹。
公子刚入内,身边就围上了一大群人。我跟在公子身后,亦步亦趋,青玄领着几个仆从,熟稔地护在左右。正待往里面走,忽而闻得后方又是一阵骚动之声。望去,只见高蟠和众多宾客簇拥着二人走来。一人锦衣玉冠,我认得,那是四皇子城阳王;而另一人,身着长衣,步履款款。虽看不清面容,举手投足只见却自有一股非凡之气。
城阳王的母亲沈贵妃,是皇帝和大长公主的生母沈太后的侄女,在宫中颇有地位。在诸多后妃之中,大长公主与沈贵妃最是要好,公子也与城阳王年纪相仿,自幼相熟。
“元初。”城阳王看到公子,走了过来。待到跟前,他对旁边那人道,“我记得谢公子当年在雒阳时,曾与元初见过,不知今日可还记得?”
谢浚看着公子,露出微笑,“岂敢忘怀。”说罢,与公子见礼,“多年不见,元初别来无恙?”
他比公子高半个头,声音温和。一双剑眉如画笔描绘,目光明亮。
公子亦莞尔,还礼,“不知谢兄在此,有失远迎。”
*****
高蟠这宴席办得不亏,我敢打赌一个月之后,还会有人说起今日的盛况。
鹤园中最受瞩目的,不是鹤舞,也不是城阳王,而是同坐一席的公子与谢浚。不断有人走过来见礼,周围里三层外三层,困得水泄不通。
谢浚多年不曾在雒阳的宴席中现身,人们对他的好奇更甚于公子。
京中的世家纨绔,所谓从军大多不过是挂个羊头,就当是换了个去处游玩,回来仍然白白胖胖。
可谢浚看上去并不一样。他皮肤略黑,一看便知收过日晒风吹,腰间佩着长剑,举手投足也比别人多出一分利落。
当然,作为一个能与公子相提并论的名士,他容貌俊雅姿态出众,自是不在话下,与公子坐在一起,竟不曾被比下去,实教人惊奇。
这般雅集,自是少不了清谈。坐下不久,就有人抛出了谈端。
除了书法,谢浚当年以谈易闻名,这自是为他准备的。
谢浚亦不负众望,谈笑之间,从容道来。与公子言少而达意不同,谢浚的论言规整而稳健。虽是谈易,却并无故弄玄虚,旁征博引,颇有豪迈之气。在场众人听得专心致志,一时鸦雀无声。
一番结束,无人可对,众人心悦诚服,赞叹不已。
就连公子也不例外。
这让我有些诧异。
往日他出席这种白日里的雅集,无论公宴私宴,他总是最早离开。而这今日,他逗留得比往常都要久。甚至城阳王邀他回王府赏春兰,他也回绝,自顾留下。
亭中,谢浚正与宾客闲谈。
说来,此人的确有些意思。
当今的士人,以缥缈深奥的玄谈为追求,视时政孔孟为俗物。若是谁敢在这般雅集上抒发治国理政之感破坏气氛,那必然是要被人嘲笑。
谢浚却似乎全然不在意,聊了许久,天南海北,多是时政之事。不过他见识广博又言谈风趣,众人听得很是津津有味。且谢浚究竟声名卓著,即便犯了规矩也无伤大雅,不会有人敢当面指责。
“……如此说来,秦王此番出兵,十分顺利了?”有人问道。
谢浚道:“秦王先前镇守辽东数年,颇有谋略。此番若非他亲自出征,恐不可轻易得胜。”
“此乃天罚!”另一人不无豪迈地说:“叛贼竟敢杀我刺史,如今伏诛,罪有应得。”
谢浚闻言,却淡淡一笑。
“先前马巍为凉州刺史时,与羌、鲜卑为善,西北本无乱事。后程靖接任,为人独断,积怨渐生。此番作乱,便是叛党借嫌隙生事,若非平叛及时,只怕河西断绝割据,回转难矣。”他不紧不慢道,“若说罪有应得,只怕不止叛党。”
那人一愣,神色尴尬。
周围众人亦讪然,面面相觑。
“谢公子怎说这些……”青玄忍不住小声嘀咕。
我没说话,心里盘算着如何早点把公子哄回家。
这时,高蟠轻咳一声,举杯笑道,“谢公子游历天下,果见多识广。今日雅集,有良辰美景,又有高朋故友,岂可辜负?诸公,我等当纵情欢饮,一醉方休!”
他这番圆场打得不错,众人纷纷举杯,重归言笑。
谢浚亦不再多言,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公子不饮别人斟的酒,我从侯府的僮仆手中接过酒壶,亲手给他斟上。
“霓生,”他忽而转过头来,低声道,“我宴后要再会一会谢公子。”
他眼睛里微光闪动。
我一愣,忽然间,心底有些不好的预感。
*****
公子虽看上去是个膏粱子弟,但我知道,他其实颇有游侠之志,总幻想着有一天能像陈王诗篇中的少年俊才那样,纵横闯荡,建功立业。
所以,他对游历过天下的人,总会高看一眼。
果不其然,夕阳西下,宾客散尽,公子和谢浚仍留在亭中。二人果然聊得投机,以兄弟相称。眼见着天色要暗了,公子也迟迟不提离开的事,还让我在旁边烹茶。
“元初看新安侯这富春园,可算得好?”谢浚斜倚凭几,对公子道。
公子四下里望了望,道:“新安侯为造此园,极尽豪奢,自然是好。”
茶汤在釜中翻滚,我盛出来,端到案上。
谢浚将茶盏接过,往上面轻吹一口气。
“你看那楼台,名玉露阁。”他道,“传闻其中沉香铺地,珠玉饰壁,新安侯将最美的婢妾置于此阁之中,每日锦衣玉食,声色娱情。”说罢,他看着公子:“元初看来,那婢妾享尽荣华,可算得人生之幸?”
公子思索片刻,道:“便是享尽荣华,也不过婢妾。”
“你我亦如此。”谢浚意味深长,“若安然其中,也不过笼中雀鸟,一世碌碌,徒有声名。”
公子道:“子怀兄当年远游,便是因此么?”
谢浚笑了笑:“其实非也,我当年远游,实为寻一人。”
公子好奇:“哦?何人?”
谢浚浅抿一口茶,道:“元初可知璇玑先生?”
我听到这几个字,一怔。
“璇玑先生?”公子道,“那个曾为高祖作谶的异人?”
“正是。”
公子更是惊奇:“子怀兄莫非是去寻他?”
谢浚笑了笑:“璇玑先生名震天下,可惜踪迹难寻,现身之期亦不定,短则数年,长则数十年。那年我听闻他在会稽山中作谶,便想去看看那究竟是何等人物。可惜遍寻不见,颇为遗憾。”
公子道:“朝廷毁禁谶纬,璇玑先生或许是为避祸。”
谢浚道:“元初有所不知,朝廷毁禁谶纬,正是因那年璇玑生所作谶语而起。”
公子看着他,讶然。
谢浚喝一口茶,道:“那年,璇玑先生现身,作谶言曰‘天下三世而乱’。此言出后,天下震动,朝廷随后便下令禁绝谶纬。我当年去会稽山中寻璇玑先生,亦是因为此事,可惜去得太晚,他已不见踪影。”
公子了然,眉头凝起:“如此缘由,弟竟不曾听闻。”说罢,他想了想,道,“不过既无人见过璇玑先生,这谶言或许是传闻,不过无中生有。”
谢浚颔首:“若无人为证,我亦是此想。不过璇玑先生作谶时,在场的人之中,有一人为我所识。”
“哦?”公子问,“何人?”
“秦王。”谢浚莞尔,“我正在其帐下效力。”
*****
回府的路上,公子很是兴奋,跟我巴拉巴拉地跟我说着“谢公子”说了一路。
“谢公子如我这般年纪时,已出了阳关。”他叹道。
他又叹道:“他连岭南都去过。”
他仰躺在隐枕上,以臂枕头,喃喃不已:“谢公子如今已有了功勋,听说陛下要给他赐爵。”
最后,公子坐起来,转向我,目光认真:“霓生,若以我比谢公子,如何?”
我一直在走神,听得此言,只得看向他。
这个问题有且只有一个答案。
我说:“公子何出此言?公子虽不似谢公子般游历天下,但在我看来,论才情人品,公子皆在谢公子之上。”
公子摇摇头,文绉绉道:“汝虽美我,实私我也。”
话虽如此,但我知道他受用得很。
“霓生,”过了会,公子忽而问,“那个璇玑先生的谶言,你信么?”
我愣了愣。
“公子信么?”我不答反问。
</div>
</div>
本文网址:https://www.powenxue11.com/book/19911/307095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powenxue11.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