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节
推荐阅读:被俘(np)、说好的恶毒女配呢(穿书)、小说大纲里的女主觉醒后(NPH)、【足球】曼彻斯特的绿玫瑰、纏歡入骨(兄妹骨)、低级向导不能强制爱吗(NPH)、小主在上(百合ABO)、【黑篮】我意本非此(高H,NP)、静海旖旎(校园高H)、咫尺(纯百H)、
而就在那时,如意夫人给了她一个筹谋多年的任务——四国谱落到了风小雅手上,伺机接近他,窃取此物。燕国的大长公主钰菁,会给予帮助。
四国谱,是流传在唯方大陆的一个传说。
传说璧国的姬家之所以迅速崛起,百年不倒,就是因为他们有一本《四国谱》。里面记载了世家的秘密,任何一个说出来都足以震惊天下。而姬家,就是用这些秘密要挟各大世家,操纵他们为自己办事。
如此重要的东西既然落到了风小雅手上,必须赶在姬家有所举动前,抢到手中。
夫人给她安排了新的身份——酒庐老板的独生女儿,在填写姓名时,她忽然想起品先生递给她的那朵花,于是提笔写下了“秋姜”二字。
如意夫人看着这个名字,扬眉一笑:“秋天的姜花?词简意美,不错。”
新身份就那样被一步步完善——
秋姜,性灵貌美,擅酿酒,通佛经。
父程国人,母璧国人,七岁随父母移居燕都郊外蓝亭山下,经营酒庐为生。因其父酿得一手好酒,无数权贵慕名远来,踏青品酒,自成风景。秋姜因为病弱,送往山上庵堂养病,鲜少出现在人前。
如意夫人把写到这里就停了的名录册递给她,嫣然道:“接下去该怎么填写,你自己看着办吧。”
七儿看着上面结体宽博气势恢宏的字迹,想了想,提起毛笔接着写了一句话——
“菩提明镜,惹了尘埃。”
第二卷 前世·蛇魅
第八章 缘起
“豆腐。”
素白的手垂入木制盆的清水中洗净,用丝绢拭净了,挪到一板半尺见方的豆腐前。
“又称膏菽。言好味,滑如膏。取黄豆用石磨磨成粉,熬成浆,以纱布滤净,再反复熬制,加石膏粉兑之,放入板盒,以石压之。一个时辰后开盒,即成膏。”
玉手拿起竹刀,嚓地一切,切下巴掌大小的一方,放入木盘。
“说来简单,但想做得好,每一步都要做到极致。好比这块,为何好?”修长的手指一翻,指尖多了一枚针,举到一尺高的地方松开,银针坠落,稳稳地插入了豆腐中。
“晶白细嫩,遇针不碎。”
竹刀如风,每一下、每一顿、都极具韵味。不一会儿,便将豆腐雕成了一朵白玉莲花。
双手未停,翻搅着另一只小碗,将一朵真正的荷花捣碎,浇入蜂蜜,混成粉色后,将汁浇在豆腐莲花花瓣的尖尖上。如此一来,豆腐莲花上也泛呈出了逼真的渐粉色。
再取来几片荷叶,剪入盘中。
将剩余的荷花蜂蜜烧热,加入绿豆粉,捏了一只蜻蜓出来。
最后,把糖泥蜻蜓小心翼翼地放到豆腐荷花上。
一盘“蜻蜓落荷”便栩栩如生地呈展在了木盘中。
手的主人再次洗净了手,用丝绢擦干,将木盘托起,走向一旁的软塌。榻上闭目盘膝坐着个眉发皆白身形枯瘦的老和尚,还有一位年约四旬风姿犹存的道姑。
道姑用满是欣慰的眼神看着那盘佳肴,躬身对老和尚道:“小徒拙计,献丑了。恭请无牙大师品评。”
老和尚这才睁开眼睛——
看见做菜的女子对他盈盈一笑。
清雅绝伦的白玉豆腐莲花,在她的笑靥下也黯然失色。
无牙静静地看了她一会儿,伸手拿起筷子夹了一口豆腐放入口中。
中年道姑忍不住问道:“敢问大师,可行?”
无牙慢慢地咽下那口豆腐,再抬眼看做菜的女子时,便多了许多情绪:“这盘豆腐,得形、色、香、味。却不得魂。”
女子脸上的笑容消失了。
“这样的素斋,招待寻常人无妨,想献给鹤公,却是不够。”无牙大师说着轻轻咳嗽了起来,拢了拢身上的袈裟,叹声道,“罢了,还是老衲自己来吧。”
女子直勾勾地盯着他,语音有些不甘:“请问大师,何为魂?”
“素斋之魂,是‘净’。心不净之人,做不好心食。”
“大师由何看出我心不净?”
无牙的眼神充满悲悯,看着她,就像看着一件打碎了的绝世瓷器,片刻后,一笑,垂下眼皮不再说话。
女子却似大悸,沉默了好一会儿后,将整盘豆腐啪地回扣在托盘上,竟是生生地毁去了。
中年道姑惊道:“秋姜,不得无礼!”
秋姜盯着无牙,她笑起来时眉眼灵动,尺璧寸珠,光华夺目。但一旦不笑,其貌不扬,更有股死气沉沉之气,宛如一具雕工拙劣的木偶。
“我再去练。”她木然地说,然后转身离去。
***
下一刻,秋姜走出厨房,山风吹过来,吹起她的月白僧衣和长发,宛若流风回雪。
门外被绑着的小和尚,看见她却如看见鬼魅,嘶声道:“你、你把我师父怎么了?你这妖女,快放了我师父!我师父是得道高僧,你如此不敬神佛,是会遭报应的!”
秋姜冲他一笑,用手中的竹刀敲了敲他的光头:“想救你师父?就得听我的。”
小和尚含泪悲愤:“小僧誓死不从!”
“那我切了老和尚的手,让所谓的天下第一素斋就此消失吧。”秋姜作势要扭身回屋。
小和尚连忙唤住她:“你到底想做什么?”
“很简单,就一件事——六月初一的心食斋,由我来做。”
小和尚先是一愣,继而想到一事,惶恐地睁大了眼睛:“你、你……你想对鹤公做些什么?!”
秋姜明眸流转,一身僧袍,硬是被她穿出了章台平康花团锦簇的风姿,看在小和尚眼中,便是活生生的摩登伽女,念着先梵天咒准备去迷惑阿难。
“阿弥陀佛,造孽啊!”
***
六月初一,风和日丽。
每年的这一天,风小雅都会前往蓝亭山缘木寺参佛。
这位名动燕国的鹤公,大概是天生重疾,看破生死,因此一方面放荡风流,娶了十个老婆,极尽享乐之事,另一方面却又推崇修身养性,结交了不少高僧雅士。
蓝亭山上有两座庙宇,一寺一庵,都名缘木,分别招待男客女客。地处京郊,达官贵人富商文士总去踏青,久而久之,自成风景。
山下有一间酒庐,名叫“归来兮”。
店主是一对夫妇,姓秋。
有路人问:“你们明知山上是寺庙,过往行人大多是去烧香的,见菩萨时要诚心诚意,怎么可能停下来喝酒呢?”
秋氏夫妇笑笑,答:“正是因为此地方圆十里无酒无肉。故而卖酒。卖茶的已太多了。”
别说,还真是如此。一开始大家都不去,慢慢地,酒庐的生意就好起来了,到得最后,把邻边所有的茶铺也给挤走了。
原来大家拜了菩萨下山后,都觉得可以放松了,便纷纷到酒庐喝几盅;也有山上的香客馋酒,偷偷下山买;更有那百无禁忌的,该喝的喝,该拜的拜。
秋氏夫妇道:“来烧香拜佛的,都是对菩萨有所求的。往往这样的人,才容易贪杯。”
再加上他们家的酒确实酿得不错,一晃十年,已成金字招牌。许多人就算不拜菩萨,也会刻意驾车去品尝。
秋氏夫妇有个女儿,据说从小体弱多病,寄养在庵中。秋姜偶尔下山,被人看见,也只说是面黄肌瘦,其貌不扬。
而这一年,华贞三年的六月初一寅时,风小雅的马车经过秋氏夫妇的酒庐时,听前方一阵骚动呼喊声,便掀帘看了一眼。
他一向懒惰,能不自己动手就绝不动,这一次,却是鬼使神差地掀了车帘——
初夏的晨光还很朦胧,但那熊熊大火燃烧正旺,几将整个天空都给映红了。
风小雅皱了皱眉,问赶车的车夫:“怎么回事?”
车夫共有两人,全都身穿灰衣,其貌不扬,一个名叫孟不离,一个名叫焦不弃。
焦不弃下车询问一番,回来禀报道:“秋家酒庐不知怎地着火了。大家正在救火。”
风小雅唔了一声,由于身体的原因,他一向鲜少沾酒,尽管对这家酒庐早有耳闻,但始终不曾踏进一步。如今见它失火,也未在意,吩咐道:“继续上山。”
孟不离和焦不弃驾驭马车离开,走出很远还能听见后面屋宇倒塌的声音。焦不弃道:“那酒庐里不知藏了多少烈酒,才会烧得这么惨烈,看来没个把时辰是熄不掉的。”
孟不离频频扭头回望,十分感兴趣地点了点头,嗯了一声。
“不知道老板和老板娘逃出来没。希望烧物不烧人啊!”
“嗯。”
“不过烧了物也可惜,他们家的酒真是挺不错的,这一烧一砸,估计全没了……”
“嗯。”
“没准就是菩萨对他们的惩罚。在山下开什么店不好,非酒啊肉的,不知祸害了多少修行之人呢……”
孟不离连忙紧张地冲他摇头:“妄议、菩萨、不敬。”
焦不弃哈哈一笑:“是是是,吃人嘴短,吃了菩萨的饭,便不该再妄言菩萨的事了。”
车内的风小雅忽然咳嗽了一声。二人彼此对望了一眼,笑着加快了速度。
其实他们没有说错,风小雅此行的目的,根本不是什么修禅谈佛,他每年的六月一日会去缘木寺的原因是——吃素斋。
缘木寺有一位高僧名叫无牙,人虽无牙,却有一手好厨艺,做的素斋可以说是一绝。但其人喜爱云游,每年只有几天回燕国,又只有初一的时候才肯下厨做菜。所以风小雅才会在这一天专程坐车去蓝亭山。
外人不知,以为他也是去烧香的,还道这位丞相家的公子一心向佛。
马车抵达缘木寺前,一个面目清秀的小和尚提着灯笼已在等候,见他到了,连忙引入后院,边走边道:“鹤公一路辛苦了,这边出了点事情……”
“怎么了?”
小和尚支支吾吾:“我师父……病、病了,起不了床。”
“什么病?”
小和尚摇头:“不知道……他说休息几天就会好。但鹤公不用担心,您的这顿斋饭是早就许下的,不能让您白跑一趟,所以,请了其他人来做……”
话音未落,风小雅已道:“停。调头,下山。”
</div>
</div>
四国谱,是流传在唯方大陆的一个传说。
传说璧国的姬家之所以迅速崛起,百年不倒,就是因为他们有一本《四国谱》。里面记载了世家的秘密,任何一个说出来都足以震惊天下。而姬家,就是用这些秘密要挟各大世家,操纵他们为自己办事。
如此重要的东西既然落到了风小雅手上,必须赶在姬家有所举动前,抢到手中。
夫人给她安排了新的身份——酒庐老板的独生女儿,在填写姓名时,她忽然想起品先生递给她的那朵花,于是提笔写下了“秋姜”二字。
如意夫人看着这个名字,扬眉一笑:“秋天的姜花?词简意美,不错。”
新身份就那样被一步步完善——
秋姜,性灵貌美,擅酿酒,通佛经。
父程国人,母璧国人,七岁随父母移居燕都郊外蓝亭山下,经营酒庐为生。因其父酿得一手好酒,无数权贵慕名远来,踏青品酒,自成风景。秋姜因为病弱,送往山上庵堂养病,鲜少出现在人前。
如意夫人把写到这里就停了的名录册递给她,嫣然道:“接下去该怎么填写,你自己看着办吧。”
七儿看着上面结体宽博气势恢宏的字迹,想了想,提起毛笔接着写了一句话——
“菩提明镜,惹了尘埃。”
第二卷 前世·蛇魅
第八章 缘起
“豆腐。”
素白的手垂入木制盆的清水中洗净,用丝绢拭净了,挪到一板半尺见方的豆腐前。
“又称膏菽。言好味,滑如膏。取黄豆用石磨磨成粉,熬成浆,以纱布滤净,再反复熬制,加石膏粉兑之,放入板盒,以石压之。一个时辰后开盒,即成膏。”
玉手拿起竹刀,嚓地一切,切下巴掌大小的一方,放入木盘。
“说来简单,但想做得好,每一步都要做到极致。好比这块,为何好?”修长的手指一翻,指尖多了一枚针,举到一尺高的地方松开,银针坠落,稳稳地插入了豆腐中。
“晶白细嫩,遇针不碎。”
竹刀如风,每一下、每一顿、都极具韵味。不一会儿,便将豆腐雕成了一朵白玉莲花。
双手未停,翻搅着另一只小碗,将一朵真正的荷花捣碎,浇入蜂蜜,混成粉色后,将汁浇在豆腐莲花花瓣的尖尖上。如此一来,豆腐莲花上也泛呈出了逼真的渐粉色。
再取来几片荷叶,剪入盘中。
将剩余的荷花蜂蜜烧热,加入绿豆粉,捏了一只蜻蜓出来。
最后,把糖泥蜻蜓小心翼翼地放到豆腐荷花上。
一盘“蜻蜓落荷”便栩栩如生地呈展在了木盘中。
手的主人再次洗净了手,用丝绢擦干,将木盘托起,走向一旁的软塌。榻上闭目盘膝坐着个眉发皆白身形枯瘦的老和尚,还有一位年约四旬风姿犹存的道姑。
道姑用满是欣慰的眼神看着那盘佳肴,躬身对老和尚道:“小徒拙计,献丑了。恭请无牙大师品评。”
老和尚这才睁开眼睛——
看见做菜的女子对他盈盈一笑。
清雅绝伦的白玉豆腐莲花,在她的笑靥下也黯然失色。
无牙静静地看了她一会儿,伸手拿起筷子夹了一口豆腐放入口中。
中年道姑忍不住问道:“敢问大师,可行?”
无牙慢慢地咽下那口豆腐,再抬眼看做菜的女子时,便多了许多情绪:“这盘豆腐,得形、色、香、味。却不得魂。”
女子脸上的笑容消失了。
“这样的素斋,招待寻常人无妨,想献给鹤公,却是不够。”无牙大师说着轻轻咳嗽了起来,拢了拢身上的袈裟,叹声道,“罢了,还是老衲自己来吧。”
女子直勾勾地盯着他,语音有些不甘:“请问大师,何为魂?”
“素斋之魂,是‘净’。心不净之人,做不好心食。”
“大师由何看出我心不净?”
无牙的眼神充满悲悯,看着她,就像看着一件打碎了的绝世瓷器,片刻后,一笑,垂下眼皮不再说话。
女子却似大悸,沉默了好一会儿后,将整盘豆腐啪地回扣在托盘上,竟是生生地毁去了。
中年道姑惊道:“秋姜,不得无礼!”
秋姜盯着无牙,她笑起来时眉眼灵动,尺璧寸珠,光华夺目。但一旦不笑,其貌不扬,更有股死气沉沉之气,宛如一具雕工拙劣的木偶。
“我再去练。”她木然地说,然后转身离去。
***
下一刻,秋姜走出厨房,山风吹过来,吹起她的月白僧衣和长发,宛若流风回雪。
门外被绑着的小和尚,看见她却如看见鬼魅,嘶声道:“你、你把我师父怎么了?你这妖女,快放了我师父!我师父是得道高僧,你如此不敬神佛,是会遭报应的!”
秋姜冲他一笑,用手中的竹刀敲了敲他的光头:“想救你师父?就得听我的。”
小和尚含泪悲愤:“小僧誓死不从!”
“那我切了老和尚的手,让所谓的天下第一素斋就此消失吧。”秋姜作势要扭身回屋。
小和尚连忙唤住她:“你到底想做什么?”
“很简单,就一件事——六月初一的心食斋,由我来做。”
小和尚先是一愣,继而想到一事,惶恐地睁大了眼睛:“你、你……你想对鹤公做些什么?!”
秋姜明眸流转,一身僧袍,硬是被她穿出了章台平康花团锦簇的风姿,看在小和尚眼中,便是活生生的摩登伽女,念着先梵天咒准备去迷惑阿难。
“阿弥陀佛,造孽啊!”
***
六月初一,风和日丽。
每年的这一天,风小雅都会前往蓝亭山缘木寺参佛。
这位名动燕国的鹤公,大概是天生重疾,看破生死,因此一方面放荡风流,娶了十个老婆,极尽享乐之事,另一方面却又推崇修身养性,结交了不少高僧雅士。
蓝亭山上有两座庙宇,一寺一庵,都名缘木,分别招待男客女客。地处京郊,达官贵人富商文士总去踏青,久而久之,自成风景。
山下有一间酒庐,名叫“归来兮”。
店主是一对夫妇,姓秋。
有路人问:“你们明知山上是寺庙,过往行人大多是去烧香的,见菩萨时要诚心诚意,怎么可能停下来喝酒呢?”
秋氏夫妇笑笑,答:“正是因为此地方圆十里无酒无肉。故而卖酒。卖茶的已太多了。”
别说,还真是如此。一开始大家都不去,慢慢地,酒庐的生意就好起来了,到得最后,把邻边所有的茶铺也给挤走了。
原来大家拜了菩萨下山后,都觉得可以放松了,便纷纷到酒庐喝几盅;也有山上的香客馋酒,偷偷下山买;更有那百无禁忌的,该喝的喝,该拜的拜。
秋氏夫妇道:“来烧香拜佛的,都是对菩萨有所求的。往往这样的人,才容易贪杯。”
再加上他们家的酒确实酿得不错,一晃十年,已成金字招牌。许多人就算不拜菩萨,也会刻意驾车去品尝。
秋氏夫妇有个女儿,据说从小体弱多病,寄养在庵中。秋姜偶尔下山,被人看见,也只说是面黄肌瘦,其貌不扬。
而这一年,华贞三年的六月初一寅时,风小雅的马车经过秋氏夫妇的酒庐时,听前方一阵骚动呼喊声,便掀帘看了一眼。
他一向懒惰,能不自己动手就绝不动,这一次,却是鬼使神差地掀了车帘——
初夏的晨光还很朦胧,但那熊熊大火燃烧正旺,几将整个天空都给映红了。
风小雅皱了皱眉,问赶车的车夫:“怎么回事?”
车夫共有两人,全都身穿灰衣,其貌不扬,一个名叫孟不离,一个名叫焦不弃。
焦不弃下车询问一番,回来禀报道:“秋家酒庐不知怎地着火了。大家正在救火。”
风小雅唔了一声,由于身体的原因,他一向鲜少沾酒,尽管对这家酒庐早有耳闻,但始终不曾踏进一步。如今见它失火,也未在意,吩咐道:“继续上山。”
孟不离和焦不弃驾驭马车离开,走出很远还能听见后面屋宇倒塌的声音。焦不弃道:“那酒庐里不知藏了多少烈酒,才会烧得这么惨烈,看来没个把时辰是熄不掉的。”
孟不离频频扭头回望,十分感兴趣地点了点头,嗯了一声。
“不知道老板和老板娘逃出来没。希望烧物不烧人啊!”
“嗯。”
“不过烧了物也可惜,他们家的酒真是挺不错的,这一烧一砸,估计全没了……”
“嗯。”
“没准就是菩萨对他们的惩罚。在山下开什么店不好,非酒啊肉的,不知祸害了多少修行之人呢……”
孟不离连忙紧张地冲他摇头:“妄议、菩萨、不敬。”
焦不弃哈哈一笑:“是是是,吃人嘴短,吃了菩萨的饭,便不该再妄言菩萨的事了。”
车内的风小雅忽然咳嗽了一声。二人彼此对望了一眼,笑着加快了速度。
其实他们没有说错,风小雅此行的目的,根本不是什么修禅谈佛,他每年的六月一日会去缘木寺的原因是——吃素斋。
缘木寺有一位高僧名叫无牙,人虽无牙,却有一手好厨艺,做的素斋可以说是一绝。但其人喜爱云游,每年只有几天回燕国,又只有初一的时候才肯下厨做菜。所以风小雅才会在这一天专程坐车去蓝亭山。
外人不知,以为他也是去烧香的,还道这位丞相家的公子一心向佛。
马车抵达缘木寺前,一个面目清秀的小和尚提着灯笼已在等候,见他到了,连忙引入后院,边走边道:“鹤公一路辛苦了,这边出了点事情……”
“怎么了?”
小和尚支支吾吾:“我师父……病、病了,起不了床。”
“什么病?”
小和尚摇头:“不知道……他说休息几天就会好。但鹤公不用担心,您的这顿斋饭是早就许下的,不能让您白跑一趟,所以,请了其他人来做……”
话音未落,风小雅已道:“停。调头,下山。”
</div>
</div>
本文网址:https://www.powenxue11.com/book/18333/286076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powenxue11.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